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汇总14篇)

小编: 翰墨

考试总结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通过总结弱点和成功经验,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一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二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尽快、尽早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在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识字部分有两块内容,一块是会认的字,另一块是会写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本里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写。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侧重。低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年级段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在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上下工夫,而现在的教学中烦琐的讲解、分析,过多过深的感悟代替了识字,代替了朗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注意这些方面:

1、激发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2、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3、坚持在阅读中识字

教材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环境。教学时要遵循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原则,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4、让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把阅读权归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指导学生朗读应体现三个层次:首先,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不丢字、不错字,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互相听读,在认读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其次,结合课文特点及教学环境,通过创设积极有效的情境,指导学生用真情实感读书,用心读书,读出感情。最后,指导学生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此外,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应注意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较难理解的.课文,采用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形式。以对话为主的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描写景物的课文,采用轻声地自主欣赏性读和全班自主朗读后集体交流的形式读。情节生动的课文,采用表演的形式。不宜读好却又是重点的句子,采用对比朗读(老师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提示学生辨析,或请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后让大家评析)。对长课文不必要求全文读通顺,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选择重点进行朗读,从而做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帮助学生切实达到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兴趣,可将竞赛、游戏等贯穿“读”的始终。

20xx年6月20日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三

根据学校和班级制定的阅读教学计划,我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一学期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读书笔记展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中的一首诗。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是很有必要的。选课外读物至少要有以下标准: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2、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四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城关中心小学伍春莲

阅读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最迅捷途径之一,也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获得信息从而进行思想交流迅速有效的方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而小学阅读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和思维。

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义”的效果。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有所感悟的重点是通过精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有认识、有体会随时可以发表。此时的精读课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亲近课文和作者对话、和课文中人物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中生疑、在读书中求解、在读书中品味、在读书中生情、进而形成了独特的感受,受到情感的熏陶。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加强给学生的,只有通过反复朗读,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熏陶自己进行阅读。人们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也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从能力角度来说,这四项能力都很重要,本无轻重之分。但是从语文学科特点来看、从四项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从四项能力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来看,即谁影响谁、作用更大一些。

二、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的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

三、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五彩斑斓的乡土文化是我们鲜活的语文阅读教学素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后,要找准切入点,顺势引入到乡土教材的学习,这样既能丰富课堂资源、活跃学生思维,又能拓展学习的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弘扬乡土文化。魏书生曾说:“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只在由四堵墙围成的物理空间中进行,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在于他能把学生的目光由课内进而引向课外那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使学生能在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增知识、长才干。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其次,国家在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农村小学应建起图书室,班级可成立图书角,有了图书室或图书角还要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再者,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起于思,思源于,小学阶段,正是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用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寻求学科间的有机渗透,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结合

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很明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不可分的,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但遗憾的是阅读教学远远强于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将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

教材是写作借鉴的主要阵地,学生需要从课文中积累写作能量、感悟写作方法,使作文有章可循。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不但是分析鉴赏的例子,也蕴藏着巨大写作能量,只要我们善于吸取,勤于积累,就能提高写作水平。注意把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基础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吸收营养、在“读”中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在“写”中运用规律,做到“读中学法、读中悟法、作中用法”,使阅读中得来的知识转化为作文的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目的和教材重点、难点,带着强烈的传授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的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去上好阅读课,让阅读课真正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训练作为小学课文教学的重点。因读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有感悟,又有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所以,把课文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让学生动用全部感官与心智去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文化积淀、情感体验来获得对文章的感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五

1、“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读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的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的多元反应,培养了语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语感。

2、“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阅读训练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问时,要采取开放式的补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单一的答案。

3、“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能做到认真读文、大胆提问、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的起始阶段,也是学习阅读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朗读技能的获得,理解字词句能力的形成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期初,我结合本班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我爱阅读”的活动中来。还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图书,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

一、指导学生掌握读书读报的方法。

第一:读书时要注意姿势正确,眼睛离书本一尺,不能躺在床上看书,要时刻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另外一般读书半小时后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看看绿色,眺望远方,以此来缓解眼睛的疲劳。

第二:要爱惜书本。自己的书,可以在书上做读书笔记,可以对好词好句圈圈画画,写点感受,如果是别人的书,就不能这样写了,要记在笔记本上。

二、交流评论。

可以以交流为主,也可以以评论为主;采取故事、朗诵、表演、实验等方法交流。利用晨读、班会、课外活动等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好书推荐”交流。

三、进行读书活动。

不仅让学生“会读”,而且使学生“乐读”、“好读”。同时建立奖励制度。在活动过程中,颁发各类奖章,定期评选读书积极分子,同时奖励。红、黄、蓝、绿各色笑脸,集够五个兑换一个大拇指,孩子们的读书积极性越发高涨,我内心感到无比欣慰。

四、确保阅读书籍来源

有书才能阅读,无书阅读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每个人都买一套课外书,则要花费孩子很多钱。将孩子分成多少个组,每组购买一套必读的课外书,然后交换着阅读。

五、交流读书所感所思

充分利用每天早晨出操回来后的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讲一讲自己读的书中的故事,形式不限,可以只讲其中的一个精彩人物或一个好玩的'情节,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让同学们吐露自己阅读的所感所思。

有书就有希望,读书就有幸福。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师生的底蕴,让师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不断对生活、学习产生新的追求目标,从而从容当书生,潇洒走人生。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七

转眼间,一学期就要过去了,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教学工作严谨扎实

1、精心备课。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的准备说课、备课。提前备好课,写好学校规定的标准的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的上网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

2、认真上课。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学生积极的融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的理想。

3、及时辅导。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给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使他们不断进步。

4、作业合理。根据减负的要求,我与同年级的老师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仔细的批改,对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5、资料拓展。这学期注重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通过上网、询问、图书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二、注重教研改革

1、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努力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实行以感知――探究――体会――延伸为主线的学习法,探索以合作――探究――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重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大增。

3、注重平时的积累与写作。

本学期我教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很多样,在积累的同时,特别是积极响应学校倡导的每天读书半小时,扎扎实实用好学校下发的读书卡和学生的循环日记,现在我班孩子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强,都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4、用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创设和谐家校互动。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力图与家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在家也能形成自然的学习氛围,为巩固提高在校的知识提供坚实的后盾。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

1、个别学生的不良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引导改正。

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其中有一些学生在习惯方面存在着的问题,如写字习惯很差,写字姿势不正确,不能自觉地完成作业,还有个别学生字迹潦草;还有的学生遇到难题没有坚强的意志,不会主动克服解决,也没有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2、写话方面水平差异太大。

班中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厚,但优生与差生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全班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不够均衡。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以克服。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很快就结束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让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咬定教坛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八

一、重视识字指导写字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识字与写字。本年级要认识850个常用字,写650个。教学要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具体的识字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随文识字,是其主要的识字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理解字词的意思,建立字词在音、形、义的统一联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

要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要重视发现规律,抓住重点,示范写典型字,教给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要讲求写字质量。

二、重视朗读指导

二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落实朗读教学的具体目标: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做到: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面,使每个学生都能经历由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练读过程;第二,朗读训练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要体现渐进的过程(如,初读课文,要求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画出生字;再读课文,画出不懂得词句,提出疑难问题……)。

第三,朗读的形式要多样。一堂成功的阅读课,教师必定在朗读上花过一定的心思。在什么时候较适宜采取集体朗读,什么时候应该个别指名读更合适,有时可以分小组读,有时也可以选角色读,甚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能激发对朗读的兴趣。最后,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请你结合自己的朗读体验说说喜欢这一段的原因,谈谈课文中的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找找令你感动的地方,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三、要注重加强默读训练

朗读有利于表达,默读有利于思考。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有了默读训练,学习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默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四、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课文,重要的是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通过圈点细读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要逐步培养“一边读,一边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如:学习《泉水》第二自然段,初读后,孩子的感受可能只是停留在“泉水欢迎姐姐来打水”这一层面上。如果细细品读,泉水的自豪溢于言表(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泉水的无私也表现得很突出(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

怎么引导孩子深入体悟呢?可以先划出泉水说的话,自己读一读,圈出不理解的词,再联系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的`意思,这其实是在引导孩子联系生活实际读书,从而感受“泉水很多”的特点;然后再读整句,说说从泉水姐姐的话里听出了什么?把感受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这样一步一步将阅读逐步引向深入,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理解词句,还要过渡到简单的段的教学。要让学生说说一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这几句话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把“如何读懂有相互关联的几句话或一段话”作为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我是什么》的前两个自然段时,就可以让学生说说每个自然段分别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然后教师适时小结并指出第一二自然段就是围绕“我会变”这句话来写的。这样既培养了初步的概括能力,又为向中年级过渡理解段篇的教学打基础。

五、注重积累语言,培养语文的实践性

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语言。要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的篇章;要通过摘抄,积累好词佳句。以达到“厚积薄发”目的。

阅读教学还要注意课堂学习内容的延伸。如:教学《动手试试看》时,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写一写: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学完课文《雷雨》,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观察日记。这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六、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性”.。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还是有限的,甚至有时还是偏颇的。

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时,初读课文,有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要学习小枣树的谦虚,不要学小柳树的骄傲。这时,教师就要适当引领,让学生对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特点即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有感性的认识,又要对他们的不同表现做前后对比。让学生明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学会平和地面对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又如:在教学《丑小鸭.》时,当学生们沉浸于同情丑小鸭的悲惨命运时,教师也不要忘了挖掘丑小鸭身上的“正能量”。简单的一句话:是呀,尽管遭遇如此凄凉,但他仍然没有忘记对美丽的深情向往。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我想这比“逆境中要学会坚强”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比一堂空洞的生命教育课更有感染力。

七、加强课内,延伸课外

小学一二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不少于5万字。要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要努力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堂上要以文本作为中介,通过文本的启发,拓展语文学习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可通过一篇带多篇,引导并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读的语言生动浅显的童话、故事等课外读物。

要有意识地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学生阅读,还要参与到课外阅读的讨论中。如:书里哪个人物最有趣?在他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是事?或者说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生活现象......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努力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九

精读就是在课堂上以教材为本,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教会学生掌握有关作品的读法,学会摘录好词好句,时时吟诵,学会感悟。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从整体入手,指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自读、自悟、自得”;教材处理上改变了面面俱到的弊端,把握教材特色,联系学生实际,突出课文重点,进行合理取舍。

博览就是放手让学生浏览书报、杂志、博览群书,开拓眼界。博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进学生博览的主要形式。我校是一所省级艺术示范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起来也格外丰富多彩。办“报”让学生作一名美术编辑,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品“古诗”让学生学做一名诗人,为学生提供展示的乐园。演“剧”让学生作一名业余演员,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作一名演说家,律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不仅如此,教师还鼓励和动员学生走出课堂、校园,走向社会、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研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实践操作。假期中搞“搜集性”研究学习,开学后进行完善、充实,形成大规模的展室,并在走廊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有图片收集、诗文画报、作文展评等,供学生参观、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以语文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为新的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最富内蕴和思想的,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我们就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连接点。通过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让语文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全面实施研究。研究改进课堂教学,压缩语文课文的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在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突出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突出情感的熏陶与感染。

(二)构建以语文活动和语文环境为双翼的新的语文教学体系,实施,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应该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三)学生生活积累、生活实践研究。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语文教学。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这个创造性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反映出来,所有的习作是内心体验的反映,言之有物,言为心声,有思想,有想象,有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在学生创造性的开展语文活动中体现,自办刊物、报纸,自办电视台、广播站,成立剧社等。

我们的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各位专家们的批评指导,我们将勤于思考,扎实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总结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差,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指导方法不当有关。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不应是知识的化身,主宰课堂的圣人。教师应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我还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和合作精神。课堂教学应体现语言的实践性,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研究:

1.悉心指导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从指导学生预习开始。当学生凭借语言材料愉快地用心体验,在品读,感悟,玩味,思考的基础上,去面对文本时,这种阅读才是有效的。为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就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学生预习得充分、有效,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就高,学习的期望也高,这必然促使教师更多地去研究课堂,会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我们也会在这样的课堂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对预习的要求,我们总结了四个方面,供学生参考:一是生字的预习应该抓住重点字词,对于音形义,设计一些识记的小窍门。一篇文章里,或多或少会有些学生不认识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词,不解其义的语句。那么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读准字音,注意生字中容易写错的地方,最好在书上写一写。二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理清文章脉络,品析课文题目的精当等,有机渗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对课文精彩的语句有独到的见解。三是了解课文整体内容。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都是由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具有诸多美点。四是质疑问难,提高预习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预习题目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预习可以很好地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

2.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的道理,教学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水准的高低,而决定教学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了解程度。一要掌握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不同要求,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也有明确的指向,是我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航标灯。二是深研教材。教师读懂教材就是要先了解全册教材,再深入到每一课,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无论是字词的积累与运用,文本思想的解读与感悟,还是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都要明确了解。教学设计才会更有针对性,才会更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三要熟知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他们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与能力存在着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重视阅读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材施教。

3.尽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内教学效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优秀的教师注重确定一个既适合教材内容又适合学生情况的教学方法,以期用最少的时间创造出最大的教学效益。

课堂阅读教学中,首先要特别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2)教师要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多参与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断感悟,体会到阅读的趣味。(3)教师要鼓励为主。要用不断的鼓励,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来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收获成功的喜悦。

其次教学形式要多样。(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贵在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质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3)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要让学生能沉得住气,不是“浅尝则止”,而是不断去探寻,去感悟。

4.全心开展各类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基于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阅读教学局限于课内是不够的,应该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开阔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内容。鼓励孩子们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从而贮存大量的语言和思想资源,能对每个人有着为生命奠基的意义。因此我做到上好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并且开展了各类活动,如背诵比赛、集体诵读赛、演讲比赛等,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用心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探索最优教学。

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写反思是何等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反思能弥补教学中的失误。我努力做到在研究的每一次实践中,要多去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这样才能促进研究,并更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

其实学好语文是要靠不断的语言积累,大量的阅读,不断的创作练习,学好语文需要不断的总结,才能获得实质性提高.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总结,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

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为此,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读书笔记展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比如: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字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平时课外诗歌指导时,安排每周背《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中的一首诗。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

二、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质量。因此,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也很重要。

1、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l)思想健康。好书,以健康的思想教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以科学的知识丰富人。

(2)有趣味性。知识的海洋对于少年儿童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宇宙的奥秘,诸如森林中的动物之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以及关于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都会引起他们认识世界的炽烈欲望。教师要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程度的课外读物。

2、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随着期末的临近,本学期我的语文教学工作也即将接近尾声,回顾自己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感觉既漫长又短暂。在教学中,我本着将理论与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紧紧地融合到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了快乐。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是时刻本着一名教师特有的工作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学期,我共听课共20节,每听一节课,我都会认真地做好记录并积极地思考,在别人的课堂中汲取到了精华,从而弥补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失,同时在思考中也让自己的教学观点得以更高的提升。

关于认真备课,本册书中的每一课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备,从而再到课堂上给学生来讲授,在我的意识里,我觉得只要是自己能努力去做好的,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做,能够在课堂中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快乐与成就。二年级仍然还是重点,每节课我都严格要求孩子们做好生词卡片,并在家里做好充分预习,在课堂上检查每个学生都必须要过关,同时在指导认读的过程中,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教给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让孩子们牢记每一个生字。在写字教学中,我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经过我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生在一天天地进步,很多孩子的铅笔字写得是工整清晰。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还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在课后的反思中找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发现自己讲课的不足,从而冥思该如何去改进。在本册书中,我在每一课教学后,都会认真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每个单元后的综合学习,我也会紧紧抓住其中一两个教学环节认真做好反思。

二、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拥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为了让孩子们更喜欢语文,除了让孩子喜欢我这个语文老师外,更多的是我要想办法如何丰富语文课,丰富语文课堂的学习。另外,我还将语文课堂融进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当学到了适合角色表演的课文,我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来进行表演,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头饰,孩子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孩子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课文的角色中。

三、注重平时的积累。

本学期我继续让孩子们坚持“每日一积累”主要还是做到形式多样的积累,这学期孩子们在积累内容上,兴趣上较上学期均有了明显的提升,好词好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名人名言等等,内容很多样。在积累的同时,孩子们还能将意思说出来,诸如:成语,学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时,还能进行恰当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学生能知其大意,还能结合自己亲身实际谈出深刻的体会。孩子的多样积累内容及出色表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将这项课外积累坚持下去。现在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写作及回答问题时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基础,这也与平时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 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管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教学的重要议程,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特别是小学生,学习可塑性强。教学中严格要求,训练到位,经常抓,抓经常,采取随机抽查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口语交际面试,口语的规范考核,知识积累的调测,体现了考核的全面性。

古诗文的背诵、积累,课外阅读……这些都已经成为孩子日常学习的一部分。另外老师们还引导孩子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在系列阅读中享受阅读的快乐,积累一定的词汇,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可以说,一学期的读书活动较有成效。让每一个学生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很多年了,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是一门复杂而丰富的教育,做一名语文教师很不简单。教学中,我常常感叹自己的知识浅薄,我深知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还是实际教学,都需要我不断地去摸索去尝试,才能在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让自己的语文教学迈上更新的台阶!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各种呵护,想看动画片有电视,想玩游戏有电脑,玩起来比谁都厉害。可一到学习上,各种犯难、不会,简直是要了他们的命了,更别说写作之类的,说不上三句完整的话,没有一个优美的词汇等等。自古以来就有妇儒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如今,许多大作家一谈起之所以“成名立家”,无不同声答道,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曾经有人向鲁迅先生请教过写作经验,他也这样说,哪有什么经验,无非是多看了几本书罢了。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不谋而合。然而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 借助本学期的家长会,我向家长提出在家中为孩子创设家庭读书氛围,身教胜于言传的方法。每周带孩子去书店,每月买一本好看的小书给孩子。其次家长要督促孩子进行读书,时间长了,孩子也就习惯成自然。 同时我也充分利用图书角,它是一个有效阅读的做法。“书非借不能读也”,很多家长反应,给孩子买了许多书,可他就是不爱看。而一旦让每个孩子从家中带来一两本课外书成立一个“角”后,情况就迥然不同了。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开阔了孩子的眼界,丰富了孩子的阅读范围,那种看别人的书的愉悦感更促使孩子不断地去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也把我认为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几本小书放了上去,孩子们看得更起劲了,争先恐后的去看。 如此一来,有利也有弊,孩子们是喜欢看书了,但是有时候都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在看,为此,我跟孩子们约定好,中午吃过饭后完成作业,剩下的时间就是你自己的了。有了这个约定后,孩子们不但作业做得快了,剩下的时间也能有效地充分地阅读了。虽说阅读是件好事,可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不宜长时间阅读,一般时间在二十分钟左右。值日班长在这段时间负责检查督促,在班上维持良好的安静的读书环境。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对小学低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掌握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在选择读物时以图为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绘本,孩子从图中就能领会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彩色的乌鸦》《不一样的卡梅拉》《吹小号的天鹅》《神奇校车》《莎娜的红毛衣》等,这些书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其做法是先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阅读课外读物的一般方法:一、看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单位,从中了解书里讲哪方面的内容。

二、读文字看图画,图画能帮助理解文字的意思,使文字叙述更加形象具体;文字能叙述图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两者都要看。

三、看完后,讲讲故事内容。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这种方法读自己喜欢的书,边读边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其次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尽量引导其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呀?什么地方懂了什么地方没明白呀?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好看啊?不一定要有答案,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尝试去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强语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对课外阅读最简明的肯定。只要我们能激发这一阶段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改善学生课外阅读环境,教给孩子课外阅读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就能使孩子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使读书成为孩子的一种自觉需要,在乐中读,在读中乐,打下终身学习的良好基础。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一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提前读写”实验课题的引领下,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成长的幸福,在表达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本学期,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索和努力:

结合实验教材《水的语言》主题单元,向学生推荐了一组与水有关的文章:《水弟弟》、《水的自言自语》、《到宇宙去找水》、《泉水》、《假如水会说话》,从不同的角度介绍有关水的知识,延伸了课文的学习。

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本学期我们共读了《时代广场的蟋蟀》、《鼹鼠的月亮河》、《亲爱的汉修先生》三本书,推荐学生自读《塔克的郊外》、《爱的教育》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整本书阅读的一套系统的指导方略,对不同阶段的阅读有不同的教学策略:导读课——激发阅读期待;推进课——推进阅读进程;交流课——深入故事情节;延伸课——拓宽阅读空间;展示课——与人物面对面。本学期,筹划了《时代广场的蟋蟀》的课本剧表演,因时间仓促,没有细致排练,下学期决定把课本剧引进课堂,与整本书阅读呼应。

(一)结合生活练写作

叶圣陶老先生讲:生活即语文。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有多么宽广。及时捕捉到生活中的片段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是我指导孩子们写作的第一招。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到高新区消防大队参观,孩子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参观记;今年三月十一日,日本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我和孩子们留下了饱含国际友情的《祈福日本》;观看了反映大地震中人间真情的《心动奇迹》,我们写下了感人至深的观影感;辫子姐姐郁雨君到我校与学生互动交流,我们及时记录下《与儿童文学作家面对面》;四月底,组织班级学生到朱家裕参观,到章丘采摘草莓,孩子们留下了一篇篇《春天里踏春忙》……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孩子们的习作充满真情实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记录下童年的美丽回忆。

(二)延伸课文来练笔。

结合鲁教版以主题编排教材的特点,我们在手写习作方面也有新的进展:美丽的风景、喜欢的动物、观察日记、游记、创编童话故事、想象作文等,孩子们逐渐养成了电脑打写和手写同步发展的习惯,完成了由低年级段的单纯打写到中年级手写习作的过渡。

(三)习作比赛点燃创作激情

本学期,我校五个课题班分别参加了“编个故事给你听”、“续编故事”、“创编童话”、“故事接龙”、“命题习作”五个话题的现场作文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三年级作品评出一等奖九名,我班有三名同学位列其中,他们是:王怀洋、冯子洋、赵丛鑫,其中王怀洋同学是一等奖第一名。在“第二届‘陶行知杯’作文大赛”中,我们班学生成绩斐然,有一名同学获得特等奖,四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十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寒假“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活动中,我校被评为推进阅读“优秀组织奖”。

参加比赛,历练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创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孩子品味到写作的乐趣。

本学期,我先后到德州跃华实验学校、张店潘南小学、临淄大武学校、宁夏固原参观学习,与当地老师共享教育智慧。无论是德州的“晨诵、午读、暮省”,还是宁夏的“技术启迪智慧”,带给我的不仅是新的信息,还有崭新的理念和思维,更是坚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

深圳南山张鹏校长到我校调研工作,对我校的课题实验给予高度评价,并指出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主题单元和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的问题,带给我许多全新的思路。结合课堂观察用表的使用,观摩了王崧舟、孟强两位老师的课,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我有了自己的思考:研究教材,把握语言,积淀语感,培养阅读,点燃表达。做语文教师该做的事。

本学期,语文课调整为每周七课时,两套教材、十八周教学时间,时间紧,任务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我对教学的持续思考。深入研读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对内容多次解读,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制作课件,就为一个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

教材的每一组内容都一个主题贯穿,紧扣主题组织教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每一篇文章又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上课时,要把握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切入点,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比如,在学习了《颐和园》一课,让孩子们学会“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写游记;学习《白鹅》、《白公鹅》,重在体味作家的语言——-表面看是批评、责备,实际上是喜爱、赞美的反语表达;学习“神话、传说、寓言”一组文章,重在体会故事丰富的想象力及蕴含的道理,对语言的体味是次要的,重在激发表达……语文课堂要提速,教师就要懂得取舍,有所侧重。

对于每天的晨诵、午写,我坚持做到提前到位,指导细致,严格要求。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我力求做到按时批阅,及时反馈。

总之,一学期忙碌而充实,紧张而有序,我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学之余,我注意及时和孩子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有时开开玩笑,让他们感受老师的童趣。我和孩子们之间形成了默契,感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们乐此不疲。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二

以往的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主要表现在:没有摆正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教师是主宰,主宰着学生和文本。师生之间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不平等的关系;没有真正的对话。有的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往往是为了迎合老师的、言不由衷的答问。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特感受;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阅读教学都是串讲串问,是繁琐的课文内容的分析。那么,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新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扎扎实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如果老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优点,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老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喜欢上语文课,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教学尽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加兴趣。

(1)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有利于废止繁琐分析,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

首先说说朗读。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其次是默读。默读的练习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三四年级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五六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默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时间。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体验不仅是语文教育的特点,而且是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教育的实施方法。所谓体验,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更多是指情感活动,是对情感的种种体会和感受。语文教学使学生、文本、教师的多边互动、融合、提升的复杂过程,而学生主体的体验,正是使这一过程能进入最佳状态的重要保证。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如此强调体验的价值所在。当然,个性化阅读也需要价值引导,不能任由学生乱发挥。我们要及时发挥自己的作用,虽然说教师是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但这个伙伴应该做到“高于学生之上,融于学生之中”的。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自主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自主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低年级侧重引导学生有提出问题的兴趣、能够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中、高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善于提问,能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我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在这里我采用了一定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如拾贝集、书海寻珍等,进行课内外的阅读积累,效果很不错。

(5)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应用”。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我以引导学生通过应用巩固学习的成果。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学语文,用语文,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三

(一)精选材料提供给学生,形成阅读志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志趣就是为了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行动或意志的趋向,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志趣。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见精选读物的重要性。我认为,小学生应从以下几类读物中精选: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选择名家名作,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随着阅读所得的不断巩固、扩大、加深,随着阅读行为的持续发展,学生会逐渐形成阅读志趣。

(二)及时检查督促,进行小组评比

学生阅读,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查督促制度,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目的,所以必须有一套合理而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教师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查,并采取记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督促落实。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心得体会、汇报阅读进度或组织开展阅读汇报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制度落到实处。

这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朗读,让学生读书练兵,让学生读出感情。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式,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对读等。教师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读中品味,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作了如下设计:a.自读。学生各自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针对课本预习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b.轮读。在检查预习情况时,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按自然段顺序读。c.试读。让学生各自练习有感情朗读,琢磨语气、语调、语速。d.议读。边读边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并结合实际号召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e.比读。抓住关联词语,让学生比较着读,如采取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读后评议。f.听读。学生通过对比读、试读后,究竟怎样读才好,再放录音听读。

教师善于寻求美,创设美的情境,并非轻而易举,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学生学过《春雨》过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儿童是美丽纯洁的,他们的美是纯净的。童年无知可爱,童年缺乏知识的力量,儿童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蹲下来看学生,就能看到学生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当学生心中承载了神奇而美丽世界时,他们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例如“用下面这些词语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有的学生用“听”造句: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有的学生用“跑”写句子:春天跑来了,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有的学生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又回来了。有的学生用“睡觉”写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还有的学生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明天再见!”美无时不在,生活中的美,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才是属于自己的。

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读得花样翻新,读得多姿多彩,读得津津有味,最终都离不开读的真正目的———读中思,读中获,读中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思,一直是我不断尝试和始终恪守的原则。引导学生阅读前,我对每篇文章都充分咀嚼,力求提出精、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既思考了文章的内容,又明白了文章的内涵,从中感悟出文章要传达的真谛。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这样,整个阅读教学才更高质、更有效。

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教学总结与反思篇十四

任时光飞逝,我辛勤工作,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谨记于下,权作经验教训的总结。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 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四、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六、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