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汇总8篇)

小编: 书香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一

寒假,完成了作业后,我开心地捧起了我最爱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开始了我的休闲一刻,作者海伦身上那种对光明与知识成为我学习中坚强的动力,激励着我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热爱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个人,每样事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她热情地劝告我们应该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海伦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短暂的一瞬间,或许我们只会像平时一样做着日复一日的事情。可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在海伦心中,却是最珍贵,最想拥有的。她可以去仔细看她的老师、亲人、朋友;可以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的动人奇迹,仰望壮丽的曙光;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在日常的世界中度过一天。而我们,却时常忽略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美。现在的学生中就有这么一些人,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们不是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反而是吃不得半点儿苦,把学习当成一大苦差,整天东游西逛,无心学习。

海伦说:“苦难对于天才只不过是一块垫脚石。”这种磨难练就了海伦坚强的性格。在老师的帮助下有着甚至是超过了常人的健康心理。她不去抱怨命运给她带来的不公,不接受他人的怜悯,而是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去造就一个新的自己,勇敢的面对现实,接受命运的挑战。

读完这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海伦是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呀!她没有残疾人的自卑,却总是时刻保持着一颗快乐、真诚的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二

有个女孩名叫海伦・凯勒,她的伟大你可曾听说?一到书店,我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细细读着,跟着海伦・凯勒慢慢进入她的“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两岁时得了一场疾病,这使她看不到光明,听不到声音,也说不出话,每天都生活在漆黑、无声的世界里。天生的缺陷无情地封闭了她通向外部世界的路,但阻止不了她内心对光明的热切渴求。她把这份渴望写进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用她平日通过艰难触摸努力学得的知识,美美地想象着自己能看得见的三天会干些什么。

海伦・凯勒有了光明,她就迫切地想了解这个世界。她说:“如果我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凭借视觉将会有多少美展示出来啊!”而我们,拥有正常视力的人却不懂得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常常躺在沙发上发呆,总觉得周围的事物都太平常不过了。

海伦・凯勒拥有光明后的夜晚,总是要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度过,如饥似渴地去领略人类的文明。而我们呢,不知早跑到哪里玩去了,周围的事物通通只是一些浮云,更不用说像海伦・凯勒那样发现事物的内在美了!有了光明,人类的一举一动都能牵动海伦・凯勒的心;而在我们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竟只被作为一种天生的福利,而不是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

第一天,海伦・凯勒刚获得光明,第一眼想看她的老师,让我感觉到她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海伦・凯勒不仅要看老师面庞的轮廓,还要“研究她的容貌,发现她出自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生动迹象”。而我也有可敬的老师,可亲的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可爱的小伙伴们。我每天都被大家的爱包围,可是我把这一切看作了理所当然。从现在起,我也要好好珍惜这份爱,也要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我的爱。

海伦・凯勒拥有光明的第二天她既要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又要参观艺术博物馆,看得出来,她非常热爱自然和人类的历史,对知识很渴求。她说:“啊,你们有视觉的人们竟能欣赏到历代艺术中这么丰富的.意味和美!”听到她羡慕我们的话,我觉得很惭愧,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正常视力,并让我们的视力成为进一步探索世界的钥匙。

而第三天,海伦・凯勒要逛街边的服装店,会成为忠诚的橱窗顾客,对服装的时髦样式感兴趣,原来她和我妈妈一样很爱美呢。更可贵的是,她还要到工厂去,到贫民窟去,她从自己的需要转向对他人、对弱者的关心。这也告诉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爱亲人,也要爱别人,这才是伟大!

看了这本书后,我感到自己拥有的东西很多很多。海伦・凯勒是那样憧憬三天短短的光明,而我们呢,每天都可以拥有这样的“不可思议”的时光。一个盲人的“假如”,让我们醒悟,我们最该珍惜的就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最平常的生活。

海伦・凯勒是那么坚强,她看不见,听不见,说不出,但她用她的触觉来学会认字,这是多么艰难的事啊!她是那样的乐观,仅仅是三天假想的光明就让她欣喜万分。而我们现在一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哭哭啼啼,我们离海伦・凯勒还有很大的距离呢。

记住海伦・凯勒的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知道,应该善用我们的眼睛,去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让我们珍惜现在自己拥有的一切,像海伦・凯勒一样,用它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三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凯勒那敢于与病魔斗争的伟大精神谱写了我脑海中光辉的一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在19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后她又丧失了说话能力。就是这样一位残疾姑娘,却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完成了在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业。《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向我们阐述了海伦伟大的一生。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是战场上的胜利者,海伦.凯勒则是生活中的勇士,是拒向命运低头、立志驱除人生黑暗的光明使者。”

有一次,海伦.凯勒的朋友建议她把精力用在与她有着相同遭遇的儿童身上,不必勉强上大学。可海伦不愿向命运屈服,她相信自己能像常人一样上大学。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

海伦.凯勒刚学会用嘴说话的时候,就外出演讲。尽管她是通过安妮.莎莉文老师嘴唇的动作来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尽管她不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但是她从不放弃。观众总是耐心地听她说完,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海伦.凯勒从来没有停下来,她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在她的一生中,她完成了正常人都无法完成的很多伟大的事业。

通过读这本书,从海伦.凯勒身上,我想到了我们自己。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青少年,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没有海伦.凯勒的精神和毅力。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了。看看我们自己,再看看海伦.凯勒,真是相差太远了。让我们抬起头来,像海伦一样,做生活的强者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四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这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令我深有感触。

书的主要类容是讲了海伦·凯勒,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坎坷的一生。刚开始海伦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脾气暴躁。但后来,在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一个老师,名叫安妮·莎莉文在各位老师的关爱下在父母的帮助下让海伦认识了许多的字,学会阅读。

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结交了许多朋友,但不免会受到挫折,但她并没有放弃。正是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她学说话,写作。后来,海伦的努力成就了梦想,她进入了哈佛大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

掌握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加油鼓劲。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海伦一直渴望得到三天光明,她想这样度过这三天难忘的时光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其实人体的缺陷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我们从今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习,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五

总是悄悄问自己“生命是什么?”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的确,虽然海伦凯勒已经去世了,但是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间。

海伦凯勒在出生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丧失了视力和听力,从此变成一个盲聋人。进入了一片听不见,看不见的世界。她很丧气,很难过。后来,一位老师莎莉文老师来到了她的.身边,用唇语和手语和她交流,慢慢地,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她逐渐学会了说话,学会了怎样与别人交流。她立志一定要考上哈佛大学。在所有人的引导下,她更加努力地学习,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步步走向人生之路。

轻轻合上这本书,我似乎觉悟了些什么。

一个盲聋人虽然身边有着很多的困难,但是总是能勇敢地面对,获得巨大的成功。相反,我们呢,遇到一点点的难事,就只会哀叹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根本就没有想过怎么去解决。朋友们,你们可曾知道,世界上有多少残疾人,她们是怎么生活的,她们的生活比我们更艰难,有时连吃饭睡觉都成了难事。我们拥有一个健全身体,却永远看得比那些残疾人少。不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不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其实我们算幸运的了,人生不可能一切都是顺利的,总是有一些磕磕绊绊。重要的是我们是怎么看待。对待生活靠的是耐心,遇到困难的时候,何不试着接受困难,乐观地去解决,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不要轻言放弃,前面的路还长,你不会一方风顺的,有的时候可以抱着一颗积极的心去面对生活,困难的时候想想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六

海伦·凯勒自小就成了聋哑人,在她意识到自我无法与朋友沟通,与人交流、烦躁不安地无礼取闹时,安妮·莎莉文教师出现了,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海伦·凯勒不懈地努力,克服了在阅读上的种种困难,不断地钻研、实验,最终考进了哈佛大学。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了人生光明的一面。马克·吐温先生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在未成为聋哑盲人之前,仅有一些短暂的完美记忆,树的影子、百鸟啁啾,和深秋的草黄叶红。一场病将她推入黑暗深渊,看不见万物,听不见任何声音,也领略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完美情感。知识改变命运,对于热爱知识的海伦·凯勒,命运真的出现了转折,她把引导她走进知识殿堂的安妮·莎莉文教师称为再塑自我生命的人,在如饥似渴的求知过程,她感受到了光明、期望、欢乐和自由。

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无比渴望,对生命的珍惜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环顾现代社会,为了一点小事而轻生自杀的人越来越多,上帝给予人们宝贵的生命与健康的身体就是为了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让人生多一些憧憬与向往,努力为社会做贡献。而此刻的人们,不把生命当一回事,更不用说热爱生命,海伦·凯勒虽然身体上缺陷,但她的心是自由的,她用爱心拥抱世界,又以坚强的毅力应对困难。如果海伦·凯勒的精神种子播洒在每个人的心田,相信从都会重视生命,敞开心扉应对完美的`世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七

海伦凯勒创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励志心灵的书。我们读了,都得到哪些精神力量?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600字,一起来看看。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海伦·凯勒在出生不久患了一场重病使她丧失了听力和视力,然后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可她并没有气馁,在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帮助下,她走出了这个黑暗无声的世界。海伦·凯勒学会了读书和说话,渐渐的能和其他人沟通。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这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感受到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无限向往。

海伦·凯勒虽然是一位残疾人,但她有一颗坚强的心在逆境中崛起。对海伦·凯勒来说,没有其他奢求,只求三天光明,看到最想看到的。书中,海伦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使人很难相信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一定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更要使每一天过得有意义。人生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有激流,有险滩,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些一帆风顺、总依赖别人的人,是不可能品尝出苦难的艰辛,更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残奥会上,有许许多多杰出的残疾人运动员,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比赛中那种拼搏精神、顽强的毅力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从他们身上,我感觉到了海伦·凯勒的影子,我体会到了怎样才是一个“健康”的、“大写”的人!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

前几天,我读完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一岁零七个月时因高烧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后的成长故事和海伦最感谢的安妮·沙莉文老师小时候那充满心酸的经历以及海伦那优美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散文。文中,作者将自己设想得到的光明分成了三部分。第一天,她要看人,看她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第二天,作者要在博物馆、剧院里感受艺术的美;第三天,海伦要把这最珍贵的时间用来游玩城市,去世界的各个角落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海伦最值得我学习的就是坚持不懈的品质。每当我做什么事遇到困难想到放弃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海伦。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家的小姐姐比在一小时做十题奥数题对的多的就赢。比赛开始了,由于前面的我都有一点头绪,所以不是很困难。到最后的两题,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就想提前交卷。这时,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海伦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永不言弃的场景。于是我理清思绪,反向假设问题,终于在最后的时间里做完了。经妈妈的批改,我全对了,而姐姐错了一题。耶,我在海伦的“指导”下赢了!

同学们,一个又盲又聋的弱女子都可以付出全部力量,努力奔着自己心中的目标等待着彩虹的到来,那我们这些健全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的面对暴风雨呢!

最近,爸爸终于讲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作者是海伦·凯勒。这本书一共有四章。第一章:张开心灵的眼睛。第二章:信心与希望。第三章:走出黑暗与寂静。最后一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凯勒小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听力和视力。在安利·沙利文老师的鼓励下,她克服了种种困难:看不见、听不到、不能独立读书、写不了字。然而最终她凭借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写字,并且考上了大学。在大学里,她一开始极不适应,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才慢慢适应了。终于成长为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着作,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真的难以想像她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要珍惜每天的时光,珍惜老师的关心,珍惜父母的疼爱。还要珍惜周围的一草一木。我要仔细去听鸟的歌唱,去闻闻花草的香气,尝尝每日饭桌上父母为我备好的美食……珍藏好生活给予的每个日子。当然这本书还告诉我成功的秘诀:要成功,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当我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想想海伦·凯勒,一切困难也就算不上困难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的读后感篇八

大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在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深深的被海伦•凯勒坚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海伦•凯勒出生19个月后不幸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从此以后,她再也听不到美妙动听的声音,再也看不到绚丽多彩的世界了。

当海伦6岁零九个月时,安妮•莎莉文担任了她的家庭教师。在莎莉文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下,她成功就读于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学院学习。

海伦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又盲、又聋、又哑,很难想象她是如何艰难地学习。在她刚进入剑桥女子学校时就遇到了困难。课程已经开始了,但她需要的许多书都没能及时地出凸印版,而且缺乏某些课程所必需的学习器具。加上学生很多,老师不可能给她特殊的指导。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突破这些障碍。最终,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哈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