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论文(专业17篇)

小编: 梦幻泡

范文范本是通过研究和总结具体案例的方式来展示某个知识点或技能的运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知识或技能。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心理学毕业论文

摘要]克里希那穆提立足于人的心灵世界的改造和完善,强调教育者是新社会的奠基者,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必须具备了解自我、真正爱学生、避免成为权威、以教育为天职、心灵完整自由等素养。他独特的见解以新的视角拓展了教师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对教师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克里希那穆提;教师观;心灵世界。

abstract:beingbasedonimprovingandperfectingpeople'smentalworld,amurtiemphasizesthatteachersarethefoundersofanewsociety,theymustbetaughtfirstandownthequalityofrealteachers,suchasknowingthemselves,lovingstudents,avoidingbecomingauthority,keepingmindintegrityandfree,takingeducationasinnatemissionandsoon.standinginanewangle,amurti'sspecialexpatiationcandeepenthestudyofthetheoryofteacherandguidethepracticeofteacher.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20世纪最卓越的心灵导师”。他认为人类世界摆脱种种危机的真正改变必须从内在开始。以此思想为基础,他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教师观。本文试对他的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点评,以期有助于我国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克氏认识到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灵受到偏见、虚假的价值观、嫉妒、权力欲等种种限制,这些限制使人内心滋生冲突、仇恨并向外表现为世界上的冲突、暴力等危机。人类要想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消除这些危机,唯有借着智慧与爱,改变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使其从狭隘与偏见中解脱。教育必须致力于造就富有爱心的人,教育者担当着为新社会奠基的使命。他指出,“建立一个和平、开明的社会,其责任主要基于教育者身上”[1](p110)。教师可以超越既有的文化或制度的制约,影响和改变人心,从根本上为改变社会奠定基础。

克氏还洞察到,现实中教育者往往“已经在某种教育思想体系和某种行动模式中僵化了……将自己纳入某种意识形态、某种宗教,或某种特殊的行为标准中”[1](p116),又常常被自身的问题困扰,内心混乱,而且急功近利,不能着眼于孩子心灵的成长并把它与社会的进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一切必然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并导致混乱和冲突的延续。因此,他认为,“关切我们自己的再教育,远比为了孩子的未来幸福和安全焦忧来得更迫切”[1](p116);而且,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要使自身开明、独立、自由、智慧和富有爱心,只有自己的“情感和心智都经过洗涤,才能教育他人”[1](p143)。

他认为教育者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在他看来,“自我认识是自由的开端,唯有当我们认识自己,才能带来秩序与和平”[1](p59)。教育者必须“随时警觉,密切注意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自己所受的限制方式,自己的种种活动和反应”[1](p120),这样才能产生智慧,使自己和别人及其他事物的关系有根本的转变,才会走出种种误区,真正对学生有所帮助。否则,如同盲人领瞎马,“教育便成了延续混乱和斗争的方式了”[1](p115)。

当教师决定从事教育时,首先务必清楚何谓教育?为何要教育孩子和自己?该怎样教育?他要探究生活的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并设法帮助孩子去发现有关这些问题的真理,而不要将自己的习性和思维习惯加诸孩子身上。其次,他要洞察自己的思维和感情。如果对丑陋的思维和情感不加了解、抑制或摒弃,只能“导致我们的思维和情感是机械化的,一成不变的”,无法“真正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由的人”[1](p122)。再次,要明了自己所受的限制。他认为,“我们的心总是受某种文化或社会的制约,受各种感受、种种关系的紧张与压力、经济、教育、气候等因素、宗教的强制性等等的影响”[2],处于多种限制之中。孩子亦如此。“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环境背景传递给孩子,就会使他和我们的限制永远延续下去”[1](p27)。教师要了解自己种种公式化的行为模式,探究一切将自身封闭于其中的原因,并由此解脱以使自身及孩子发生根本的改变。另外,他还要直面自己的困难。教师和学生一样有困难,“一些日积月累的恐惧、悲哀、挫折,我们均未曾从其中解脱。为了帮助孩子有智慧,我们必须破除自身中使我们麻木、迟钝、轻率的种种障碍”[1](p121)。教师面对自己的困难,并且借着说出自己的心理反应,公开地和学生讨论,会使学生了解各种困难,并学会如何对待它们。

克氏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实中教师与父母给予学生的并非真正的爱,而是以爱的名义把理论、自己的理想或者某种功利目的强加于学生。真正爱学生必须与学生“心心相对”,着眼于学生的真实成长。

首先,要了解真实的儿童。他说,“正确的教育,在于了解真实的儿童而不将我们认为的他‘应该如何’加诸他的身上。将他围困于‘理论’框架里,是鼓励他的顺从附和。如此会滋生恐惧,在儿童的心中产生‘他的真面目’和‘他应该具有的面目’之间的不断冲突”[1](p25)。爱学生就要花时间真诚地观察、研究和面对“当下的”学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觉察每个学生独特的成长特点与实际需求。其次,用心灵之眼而不是理论对待儿童。仅依赖理论会排斥爱,影响教师了解孩子及孩子自我了解,使教师态度、行为机械化或在无法以理论解决的问题之前退缩。学生是“易受影响、变幻不定、敏感的、恐惧的、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要处理他们的问题,我们必须具有深入的了解力,以及忍耐与爱的力量”[1](p26-27)。再次,不用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塑造学生。“唯有当一个人不爱孩子的时候,才会把某种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成为这样的或是那样的一种人,借孩子而实现个人的野心”[1](p26)。“只要我们期望于孩子的是权势、有更高更好的社会地位、步上成功之梯,我们心中便没有爱,因为对成功的崇拜,助长了冲突与不幸。爱孩子,是和他们有内心的沟通,使他们受到正确的教育,以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敏感、有智慧、完整的人”[1](p119)。

克氏认为目前世界混乱的原因之一,是“对权威、领导人的依赖。……在任何文化里,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权威都是败坏堕落的原因。我们跟随他人,这其中必无了解,只有恐惧和附和顺从,其结果必然导致集权国家的残暴,或有组织的教条主义”[1](p79)。正确的教育必须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防止人陷入任何片面的或偏激的意识形态、宗教、权威的束缚中,教育者自身首先要对于任何形式的控制都加以了解而舍弃,尤其“应该特别注意,不能成为学生的权威”[1](p125)。

因为教师的权威会妨碍学生的发展,“一个有意或无意地鼓励学生依赖的教师,对学生永远不会有多大的助益”[1](p126)。他指出,现实中“大部分的教师并不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的伙伴——他们高高在上,训示着学生。这种师生关系只会增加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恐惧”[1](p127)。这种高傲的权威式的态度,这种由知识、成就、野心所产生的自我保护性的孤立状态,绝对无法打破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无法在教育者和他的学生中建立一种相互间的教育关系,而只能滋生嫉妒和对立。教师“必须随时注意不使他的学生将他塑造成一个榜样、一种理想或一项权威”[1](p126)。

在克氏看来,教育的功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完整的生活并发展成为完整的人。“因为惟有在这样的人之中,才有持久的和平”[1](p10)。“要做到这件事,显然教育者本身必须是个完整的人”[1](p48)。教育者只有把生活当作一个整体来了解它的意义,以完整的心灵融入日常的行动中,这时才会出现智慧,才会有内心的改造,才能帮助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同时,教育者应是心灵自由的人。他“不会被自己或旁人的野心所阻碍或左右”[1](p129)。“他并不是一个建立庞大教育机构的人,也不是政客的工具,他不被某种理想、某种信仰或某个国家所束缚。他为自己毫无所求。他没有野心,不追求任何形式的权利,他不利用教育作为获取地位、权威的手段。因此他能免于社会的压制以及政府的操纵”[1](p112),免于心中由于渴望成就所引起的恐惧,能内心充实、精神超脱地突破外在和内在的束缚,以开放、健康的心态引导学生成长。

克氏强调,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他认为,“一旦教育成了我们的一项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非一项献身的天职,世界与我们之间必然会有鸿沟存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便和我们的工作分离,无法融合。一旦教育成了一种和其他工作相似的职业,人与人之间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冲突和仇恨将不可避免”。“对于真正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一项技术,而是他的生活方式”[1](p128)。真正的教师献身于教育“是自动自发的,而不是任何劝服和希冀个人利益的结果”[1](p129),是因为他觉察到惟有经由正确的教育,人类才能有和平与快乐。

克里希那穆提的教师观立足于通过教育改造人类心灵,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其独特的视角与鞭辟入里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从新的视角拓展深化了教师理论研究。他对于教师问题的分析都着眼于人类未来,紧紧围绕着教师心灵世界及其与学生心灵世界的交互影响与完善而展开,这一崭新的角度拓宽了教师理论研究。如:他把教师的社会作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高度,突破了“教师是知识传递者或者连接人类文化的桥梁”的传统看法,深化了对教师作用的认识。他把教师内在的心灵完善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道德、知识和能力为主的局限,拓展了教师教育理论。尤其是他对教师素养的认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如,把教师充分了解自我作为教师素养的首要问题,突破了传统的教师素养结构的框架,把教师对自身深层的心灵因素的全方位洞察作为教师的必备素养。他明确真正的教育爱必须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实际,深入到学生的内心,谨防对理论的依赖及自身的主观意愿束缚学生,这弥补了已有的对教育爱探索的不足。他强调教师要避免成为权威、要追求心灵完整自由,填补了已有的教师素养研究存在的空白。他对教师要以教育为天职的认识,深刻揭示了真正的教师是发自内心地为了人类的发展与孩子的心灵需求而献身于教育的,教师的生命价值在教育中实现,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教师奉献与幸福的统一关系。

其次,质疑了某些不言自明的教师观。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完美的”,而克氏的思考告诉我们,教师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情感,有自己的困惑以及时代和文化背景带来的局限,教师只有坦然地直面和洞察这一切,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成长。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该是权威”,他则指出教师权威会妨碍学生的成长与社会进步,倡导以诚挚、开放的态度建立平等互促的师生关系,倡导学生因循个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身份是先在的”,而他认为教师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与努力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含有“教师是去成为教师”的意味。这些见解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理论探讨价值。

首先,能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如,他对于教师的社会作用及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的探索,有助于教师深刻思考自身工作的意义,反思自己的职业选择,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而以坚定的信念、积极的心态投入教育事业。他对于教育者必须受教育的独特认识,有助于教师深刻体会自我心灵世界的完善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从而把社会对教师的规范要求与自我心性的澄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他对于教育者必备素养的分析,有助于教师自我反思和超越,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其次,有助于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克氏深刻地揭示,现实教育中存在的种种戕害学生心灵的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自身的心灵问题。这能够使教师积极反思发现自身教育行为,克服由于自我工具化、行动机械化、模式化、过分依赖理论等造成的偏差与失误。例如,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很少去关注每个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多种需求;有些教师在“为学生好”的“爱生”招牌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剥夺学生的自由思考与选择的权利,甚至不惜伤害学生的自尊;有些教师仅仅以教育理论或学校认定的标准来统一规范和要求学生,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等等。他坚决反对教师成为权威的观点,能够引发教师辨证地思考传统的“为人师表”的意义,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同时,他倡导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有利于扭转一些教师“只管埋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工具化”心理倾向和工作方式,从而走出把“作为教师的我”的教学世界和“真实的自我”的生活整体世界割裂的“无我”、“浅表”、“孤立”的职业生存状态。

另外,有助于教师完整健全的专业成长。他以教育改造人类心灵,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平、安宁的世界为立足点来考虑教师问题,要求教师以自身完整、自由、美好的心灵关照学生心灵成长。他的认识拓展了教师教育实践的内容,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更合理的要求,有助于使教师从工具化的外在要求的专业成长中解放出来,以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的姿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总之,克里希那穆提以其独特的智慧为教师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资源。笔者仅仅是管窥其思想之一斑,其内在的精华须深入体味并加以实践,这对于充实和完善教师理论,改造和优化教育实践,提升我们的教育品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印度]克里希那穆提.一生的学习[m].张南星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

[2][印度]克里希那穆提.心灵自由之路[m].廖世德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5.

心理学论文

思想是领导教学方向的核心表现,虽然我国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和创新,使得教学安排和计划更加人性化、灵活化,但是有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太深,虽然教育制度进行了改革,但是古板老旧的教学思想却在脑海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新的制度下用旧的教学思想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身份的狭义性。

现在的教育制度已经呼吁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教学基本”,转变教学方式,由于过去教育将教师的身份定位过高,从而导致教师与学生不能达到一种亦师亦友,默契合作的关系,这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的身份定位过于狭义,即教师就是教学过程的主导人,学生必须要听从教师的命令。

3.教学手段的单一性。

现代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基本是照本宣科,书本概念,死记硬背,而学生无论如何必须要记住这些概念,而是否会用,有怎么用,完全看学生自己体悟能力。部分教师觉得教学应该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一个过程。而对自身的教学手段没有进行反思和修正,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欲望。

4.教学目标的主观性。

人在看待与自身有关的事物,通常会把事物引发的不利问题归咎于事物本身,而不会想到是自身对事物的影响造成的。而有些教师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成绩以及学生表现主观判断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被定为“九等”的学生将会对自己感到自卑,对学习丧失兴趣和热情,甚至还会引发自卑、自闭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这是教师对教学目标过于主观化看待导致的。

二、以教育心理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1.了解学生心理,为教学打好基础。

学生心理是学生行为和思考动向的一个参考,而当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行为或心理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动向分析,对症下药。为了解学生的心理,教师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思想方面,学生的思想是学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关注自身发展、对个人目标的选择趋于理性和务实的体现。而对学生思想的观察主要包含学生是否对近期国家大事有充足的了解、是否懂得礼貌和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生活追求是什么,是否染上恶习等;情绪,学生的情绪是学生心理特点的直接表现,例如有些学生胆子较小,上课害怕回答问题,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但是行为懒惰,结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是缺乏自律的表现;有的学生受不起挫折,遇到困难就犹豫、逃避甚至放弃,这是缺乏自励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反应学生进取心和能力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满脑袋记着概念、理论,但是考试时用不出来,不会用,这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体现,而有的学生学不进去,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意志薄弱,不能围绕一个目标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学习学不会、学不好,这是没有学习兴趣的体现。教师通过以上三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将为后期教育提供正确的参考方向。

2.教授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探索学习。

教师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并非知识理论的死记,公式定律的灌输,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学习怎样探索创新;学习怎样为人处事,学习怎样自我提升等。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源泉,而学生也能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面对挫折不惧怕,面对困难不退缩,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也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3.保证平等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平等教学是教师对职业的尊重,对学生的负责态度,相比传统教学的等级分化,平等教学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即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和肯定,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平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看作客观的个体,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心理教学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教学的平等性、和谐性,让学生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亲切,从“良师”转向“益友”。

三、

结语。

将教育心理学运用到现代教育体系中将是我国教育行业由“以教为主”向“以育为主”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合理利用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都带来巨大影响,我国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将教育心理学成功转化成一种教学过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每个教师继续探索研究下去。

心理学论文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在教育工作的质量,需要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开展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塑造融洽的师生关系、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等措施,运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本文就教育心理学知识在进行学生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育工作;教育心理学。

现阶段爆炸式的信息发展以及电子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学生能在生活之中接触到较多的外界信息,在最近的十几年间表现出了更加成熟的特点,其思想、思维等方面也有了独特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再仅仅采取严肃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工作,更需要教师能积极的使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学生培养,并在学生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心理规律的掌握,从根本上提升教师在教育工作的教学效果。

1教育心理学在开展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生在成长过程之中大部分的时间处在学校之中,可以说学校的教育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不仅承担着对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培养工作,同时也承担着对于学生在其人格以及思想方面的塑造工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工作的时候,除了要能全面的做好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工作之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心里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来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而是为了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将大部分的时间以及精力投入到课程安排以及相关教学工作之中,所以也就导致一部分的教师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学习以及研究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的情况。教师将主要的时间以及精力都投入到知识教育工作之中,这是一件较为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没有对学生心理方面知识有所掌握情况下展开教学工作,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此外,当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时候,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之中还需要教师能根据自己所教师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因为在学生成长过程之中的各个阶段,学生在心理学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才能进一步的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2促进教育心理学在开展学生教育过程中应用效果的措施。

2.1塑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现代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及开始积极的倡导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也能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并且在教育心理学的范畴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展开的基础,对与学生在其心理成长、情感发展等方面都有较为重要且突出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之中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一个主导地位,并且由于教学工作之中的课程安排、教学节奏、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来设定,所以也就成为了教学工作的主体,在我国展开素质教育之后,倡导将课堂换学生,让学生课堂的主体,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有些教师未能完全的落实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展开,所以在掌握了教育心理学关键点之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能放下教师的“架子”,融入到学生之中去并和学生打成一片,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为了能有较好的效果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恰当的时间之中主动的接触学生,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其次,在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还要能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所了解,比如处在十四周岁到十八周之间的学生,一般也处在青春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身体各方面具有成长发育速度较快、个人思想感情丰富、在情绪方面有着较大的波动,所以教师在和这一阶段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要付出更多耐心,更加细致的和学生进行交流。再次,经过心理方面教育学家的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对于学生期望程度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重大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教师对于学生能有较高的期望,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就会表现的更加用工,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相对的如果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程度较低,那么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在学习方面积极性不高,所以为了使学生潜力能全面的得到激发,教师在教学阶段要了解到每个学生在其个人能力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分为各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部分,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现较好的时候,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方式就能在塑造融洽师生关系的同时,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较为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下掌握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成长。

2.2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

在过去的传统模式教育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奋力讲解相关知识,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却没有能全面的吸收、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和教育心理学相违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以及吸收都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之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大中专院校,大中专生是指在经过义务教育后因为成绩平平上不了高中再进入大学深造的这些学生,可以说他们是在九年义务阶段被忽视的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学生在校被老师忽视、被同学轻视,在家被父母打骂,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与自豪感,于是致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而在大中专院校,课上每节课教授的知识量大,留给学生发言的时间少之又少,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在学习中是被动的心理暗示,时间长了这种被动心理更加明显,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自控能力,课上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不高、记忆力下降、没有学习兴趣想学学不进等等。一般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已成年,社会中他们有过工作经历就有实践的经验,他们有一种深入了解专业知识的强烈渴望,如果教师还是采用指导式教学,则教学照样达不到理想效果,反而使学生学习专业的激情减退。从以上看来,要达到教育教学目的,必须在教育策略与教学方法上有创新。启发式教学是现在教育界公认的好的教育方法,它是采用了教与学中的心理位置的互换方法,达到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要求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目的。

3结论。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学生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对教育系统进行优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们要更好地运用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来进行教育教学,使得他们的身心的发展与外在环境和谐一致,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兰文杰.中学教育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xx.[2]王燕.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20xx(9).[3]周军.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20xx(1).

心理学论文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与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大人物,后来在19与该学派分裂,建立了精神分析的个体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并不是单独应用于个人的心理学,它考虑的是个人、社会及他们相互间的关系,它强调社会因素决定人格,强调人的社会性的一面。阿德勒提出了许多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独到见解,并将自己的这些理论应用于儿童教育中,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对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看法。这些看法无疑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同时也给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制定和实施以不少的启发。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社会兴趣概念及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方面的启示较大。下面就分别从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这两个角度来谈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内容的启示。

阿德勒并没有给社会兴趣这个概念一个明确的定义,每个阅读阿德勒著作的人都会对社会兴趣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社会兴趣从字面来看可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心理过程维度,一个是目标维度。心理过程维度指兴趣本身,目标维度指兴趣所指向的目标。从心理过程来维度来看,社会兴趣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同情、认同能力,社会常识,合作、协同能力,价值观,独立能力,对未来社会的关心。从目标维度来看,社会兴趣范围广泛,从家庭、学校慢慢扩展到社区、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从一种归属感扩展到宇宙感。社会兴趣在这指的是自我实现、对社会有用、对人类的利益的兴趣。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兴趣的内涵十分丰富,而这些内涵几乎都属于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包含的范畴。

阿德勒将社会兴趣作为儿童精神健康的标准和儿童正常发展的晴雨表。阿德勒认为把儿童培养成具有社会性的人,成为人类之中平等的一员,就必须帮助儿童发展社会兴趣。heinzher则认为阿德勒所说的高度发展的社会兴趣的人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具有先天的潜能,比如婴幼儿在没有别人教他们的情况下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同情。但社会兴趣这种潜能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发展,否则幼儿就会变得自私冷酷,因此必须从小注意培养儿童的社会兴趣。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幼儿园是家庭的补充,幼儿园应当继续发展幼儿在家中养成的好的行为,纠正幼儿在家中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但幼儿园不能仅仅简单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因为幼儿在幼儿园消除的行为很可能在家庭中又会重新出现。阿德勒还指出“快到6岁的时候,孩子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牢固的行为模式”,即前面提到的生活风格。可见,幼儿园对幼儿这个时期的社会性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决定性的。

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应重点包括哪些方面有一定的启示。从社会兴趣的心理过程维度看,首先,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要侧重培养幼儿的同情、认同能力,合作、协同能力,独立能力,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其次,社会领域的课程不能忽视幼儿在入园前在家可能养成的不良的行为,教师应在幼儿入园后及时纠正幼儿在家养成的不良行为,纠正不良行为是建立良好社会行为的前提。笔者认为纠正幼儿在入园前形成的不良社会行为应是小班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首要内容。除了关注幼儿的不良行为之外,小班社会领域课程还应将重点放在让幼儿学会信赖教师和幼儿园班级中的同伴上。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这是让他们获得面对幼儿园新环境的勇气和信心的基础,也是幼儿面对社会生活的第一步。而从目标的维度看,社会兴趣的较高水平是自我实现、对社会有用、对人类的利益的兴趣。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较高目标应是让孩子实现自我,促进孩子关心未来社会。到了大班,教师应围绕这些较高目标来设计课程的具体内容,展开教学,发展孩子较高的社会兴趣,让幼儿的社会兴趣从家庭、学校慢慢扩展到社区、社会,甚至整个宇宙,从而让孩子的社会性在幼儿时期就得到充分的良好的发展。

二、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实施的启示。

阿德勒是一名心理学家,他的心理治疗理论由两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儿童心理发展观,一是心理治疗方法。笔者认为这两方面的内容都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

(一)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有一定的启示。阿德勒认为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有效的社会性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的心理,主要是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和幼儿的生活风格。教师在了解本班幼儿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1.了解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自卑感与追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是个人成长的动力来源。自卑感源自婴儿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软弱和依赖的经历,我们知道幼儿要依赖成人才能生存,他们与成人相比总是显得无力和虚弱,不得不产生自卑感。阿德勒还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追求优越的向上意志,正是这种向上的意志使幼儿在产生自卑感的同时不断地进行着补偿。从积极的方面看,幼儿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将会对自卑进行适当的补偿,将其转变为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力求朝对社会有利的方向发展。从消极的方面看,如果幼儿产生自卑情结,对自卑进行过渡的补偿,只追求个人优越,很少关心他人,将会导致幼儿问题行为的产生,阻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如果能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真正动力,就不会对幼儿的有些不良社会行为迷惑不解,而是会找出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每名幼儿,因材施教。

2.了解生活风格。

阿德勒将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代表着一个人的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并表现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风格是个体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工具,决定了个体会重视生活的哪些方面和怎样重视,赋予个体以同一性;也决定了个体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阿德勒认为在生命的第四和第五个年头,出现了起原型作用的生活风格。由于儿童年幼还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风格,它只是潜意识地表现出来。阿德勒指出健康、积极的生活风格可使幼儿与父母、同伴、教师和睦相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利。错误的生活风格则建立在幼儿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基础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利。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了解幼儿的基本生活风格,则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有更深入地了解,以便更好的开展幼儿社会性教育课程。

由于幼儿时期的生活风格并没有完全定型,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生活风格并非易事。但是教师应知道幼儿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与幼儿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有关,特别是与幼儿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环境,这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的性格、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格局、孩子在家庭的位置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幼儿最初的生活风格的形成。

总之,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发展观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在实施幼儿园的社会领域课程之前,应从幼儿的心理发展动力、生活风格及人格类型等方面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社会性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和实施社会领域课程,这样才能使社会领域课程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二)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对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实施方式的启示。

笔者在幼儿园做观察时,据教师们反映每个班的儿童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有些儿童有攻击性行为,有些儿童有一些胆怯、退缩的表现,有些儿童有吮指行为等。尽管教师们在平时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努力纠正孩子的这些行为,但教师们反映实施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中有许多困难,他们觉得社会领域教学活动难上,首要原因是教学效果不显著。有研究者指出这是由社会领域教育的特点决定的,“社会领域教育的一个特点是教学效果的非即时性。尤其是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方面的教育,更不容易在短时间内生效。”它的第二个特点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的技能要很全面,临场发挥要十分灵活。第二个原因是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不能仅靠教师单方面的教育,家长的参与、支持和配合在社会领域教育中非常重要,因为孩子的不良社会行为与家庭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改变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观念并非易事。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让许多教师都不愿上社会领域课程。针对这样的问题笔者觉得阿德勒的教育方法能给我们幼儿教师带来关于社会领域课程实施方面的启示。

阿德勒认为家庭和学校通过培养幼儿的社会兴趣可以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使幼儿的精神健康发展。而对于受不良环境影响已产生问题行为的儿童,阿德勒则认为幼儿园首先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那幼儿园的社会领域课程如何实施才能有效地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呢?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阿德勒在许多学校建立了教育咨询诊所,将自己的心理治疗法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用来矫正儿童的问题行为,帮助儿童发展社会兴趣。该诊所每周举行一到两次咨询指导会议,有一位不仅懂得心理学、也了解教师和父母生活情况的杰出心理学家担当顾问来主持会议。为方便父母也参加,会议一般在晚上5、6点时召开,学校的教师、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大家聚在一起,每人都提出一些问题儿童的案例,然后由心理学家提出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开始讨论,商谈解决对策。在讨论中,专家向父母和教师建议如何来帮助孩子。这些讨论一般都以阿德勒的心理治疗理论为基础。在讨论的过程中专家潜移默化地将阿德勒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传递给了教师和父母们。

阿德勒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改善幼儿的社会行为,发展幼儿的社会兴趣是非常有效的。咨询指导会议不仅是一个帮助儿童解决问题行为的场所,也间接成为了教师、父母进一步接受专家的教育培训的地方。幼儿课程研究者虞永平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注重调查、参观、访问、观察、劳动、游戏及上课等多种教育形式的结合。”“多种教育形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和具体的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的制约下有机结合,是社会领域的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除了以上提到的教育形式外,可以借鉴“咨询指导会议”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幼儿园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周或两周召开一次这样的会议,由专家亲自制定对孩子进行社会行为教育的计划,不仅可实现社会领域课程的目标,有效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的社会行为,还可加强家长和幼儿园的联系,此外也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同时如果这种方法一直持续下去,受到训练的教师也会成为具有心理学家素养的人。阿德勒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受到训练的教师非常满意,一般都会愿意继续这样的工作。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咨询会议来纠正幼儿的行为比一般的教学活动将更加有效。幼儿园应从幼儿的切实需要出发,邀请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和心理学的研究者主持会议,发动家长、教师们和问题孩子一起参与,让这样一种咨询指导会议成为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新的重要的组织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教育,还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机会,使教师对上好社会领域课程的信心大增。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主要分四个步骤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第一步:教育者与孩子建立稳固的健康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理解、信任、合作与关心的基础上;第二步:调查孩子的心理发展动力和生活风格;第三步:关注孩子试图通过不当行为来获得成功的目标,并对孩子的目标进行解释;第四步:试图改变孩子原来的目标,使孩子重新设定新的朝对社会有益的方向发展的目标,提高孩子的社会兴趣。教师可以借鉴阿德勒的心理治疗法,按照这四个步骤来设计、组织和实施一些社会领域的教育活动,以帮助本班的孩子纠正不良行为,重建良好的社会行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和教育对象建立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其次教师可以在参加咨询会议之后,在认真研究了儿童的个性和他的特殊问题后,专门针对这个学生的问题行为设计课程内容和教法。比如班上有一个胆怯的孩子,教师可以为孩子们筹设一次关于胆怯的讨论会。可以设置下列讨论问题:“什么是胆怯?”“为什么会胆怯呢”“胆怯好不好呢?”“怎么才能不胆怯?”来逐步了解胆怯行为的背后目标,指出该目标的局限性,帮助孩子重新设定新的对他人和自己都有利的目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讨论进行指导,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调动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给予孩子充分机会各抒己见。那个胆怯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他就是这次讨论的原因,但在这种集体的讨论中,他会对它感兴趣,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而班上的其他孩子虽没有去参加咨询会议但这种讨论课也加深了他们对问题行为孩子的了解,使他们慢慢关心和同情起这些问题儿童,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对他人的社会兴趣。可以说,教师这样有的放矢的实施社会课程将更加有效。笔者认为通过专家、教师和父母的共同实践,教师们还可以和这些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一起将这些根据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设计的教学活动编成社会领域课程的教材。笔者认为这样的社会领域课程教材是真正从孩子的社会需要出发,并通过实践检验能指导幼儿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幼儿园需要的教材。

三、小结。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关注人的社会性的一面,他的理论对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许多方面都具有启示作用。一方面,笔者认为阿德勒提出的社会兴趣理论启示我们纠正幼儿在入园前养成的不良行为,这应是小班幼儿社会领域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还启示我们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应侧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认同能力、合作能力、独立能力,让孩子了解基本的社会常识和社会价值观,促进孩子对未来社会关心。简单地说就是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应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兴趣朝更高的水平发展,最终促进幼儿实现自我。另一方面,笔者认为阿德勒的心理治疗理论启示我们幼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首先必须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动力和幼儿生活风格的基础上,并运用像阿德勒提出的咨询指导会议这样新的组织形式作为已有社会领域教育形式的补充,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授社会领域课程的信心,使社会领域课程的实施更加有效。

心理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大家都懂得,幼儿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校的同学表示反感,直至不愿意去幼儿园上学。在幼儿教学中它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幼儿学习的阻碍。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理由,找寻消除幼儿逆反心理的办法,这对早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逆反心理;早期教育。

一、展开形象化教学。

幼儿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对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幼儿的教学中,要以直观的形象化教学为主。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兴奋感以及求知欲,然后再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过多地讲抽象的东西,幼儿听不懂,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游戏与教学同步。

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我们要针对幼儿的这一特性,多采用寓教学于游戏中的策略,让幼儿在玩乐中、不经意中学到知识及本领,这是有效防止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行为的一种有效策略。

幼儿还缺乏一定的抑制力,而且还容易疲劳。针对这一点就决定了幼儿学习、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强度适宜,才能更好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三、采取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作为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比较任性。当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时,既不能采取强硬之法,也不能任由幼儿为所欲为,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比如,观察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使幼儿掌握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取绘画法,把事物绘画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变静为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一个大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幼儿在轻松的娱乐中学到知识。

四、引导形成科学的认知体系。

幼儿认识事物除了具有特殊规律之外,自身也具有一般规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能把幼儿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科学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体系,然后按这个规律有计划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这样就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轻松感,逐步地掌握新知,因此就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中所出现的难点,要进行比较耐心的、科学的引导,直至幼儿真的明白了、学会了为止,一旦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就要认真查清理由,及时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让逆反心理从幼儿的头脑中彻底消除,让幼儿健健康康地成长起来。

心理学论文

视知觉心理学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从视觉和知觉两方面来认知、了解事物。视知觉可以通过眼睛看、耳朵听、皮肤接触来感知、理解事物,所以,视知觉具有明暗视觉、视觉范围、视觉惰性和闪烁感等特性,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观,促使人们以不同的心理来感知艺术、美术等。总之,视知觉心理学可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认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欣赏事物。

二视知觉心理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在对小学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借助视知觉心理学相关内容,可以从心理学角度设计美术作品的色彩、教学背景音乐、教学视频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

1.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第一,针对性原则。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小学生所看到、触及的事物会影响学生的心理。为了使小学生能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在进行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发挥视知觉心理学的作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多媒体课件,保证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受活动的图像、多彩的图片、美妙的声音所感染,融入美术课堂的教学中。

第二,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以保证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设计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有效地应用于美术课堂中,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对于有效性原则的遵守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小学美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重突出视觉效果,保证所设计的课件可以正面地、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

2.基于视知觉心理学的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

第一,页面视觉语言的设计。在利用视知觉心理学进行小学多媒体课件页面视觉语言设计时,首要的工作就是分析小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及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集合视知觉心理学相关知识,设计面、线、点。

(1)面的设计。对于面的设计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利用颜色的冲击性,合理地配置整个页面的颜色。

(2)线的设计。线的粗细、长短、形式、颜色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页面中加入线,需要注意线与面的有效结合,凸显线与面的视觉效果,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心理。

(3)点的设计。点能够使人视觉集中,可以用于强调教学重点。在页面上,点的位置、大小、颜色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所以,在进行点设计时要明确通过点要达到的视觉效果再确定点的大小、颜色、位置。

第二,动画和动物图像的设计。运动的图像和动画在教学中可以准确地、形象地表达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中抽象的概念。所以,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通过动画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视觉效果,进而选择适合的动画来搭配,才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动画相得益彰,达到教学效果。运动的图像是通过视觉来影响学生,在进行动画设计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选用能够吸引学生的画面。运动的图像可以将声音与图像结合在一起,也可以选用一段视频,放入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投入到美术课堂学习中,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合理、有效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视知觉心理学表明学生所听到、看到的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可以积极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也可以消极负面地影响学生心理。所以,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设计时应当注意从针对性、有效性等原则出发,合理地利用视知觉心理学知识,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小学美术课堂多媒体教学正面地影响学生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参考文献。

[2]王玮.形式与规律——试论视知觉心理学研究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xx(2)。

[3]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目前状况与改善的深思[j].辽宁高职学报,20xx(1)。

心理学论文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性和深入性,我校于20xx年11月22~26日举办了题为“滋养心灵快乐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

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的主要活动有学生和家长的专题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原创作品征集活动、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日及心理影片展播,旨在营造全校心理健康氛围,加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此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性高,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一、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纪实。

11月22日在升旗仪式上,学校心理教师秦艳霄的讲话拉开了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的帷幕。同日下午,初一、初三年级各班举行心理主题班会。初一年级班会主题是“初中生活,我准备好了”,初三年级班会主题是“心新向荣”。本次初一、初三的主题班会均由各班的心理委员主持,班级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有效解决了心理困惑。

11月23日下午,心理教师尚玉宁为全校学生做了有关感恩和如何调整考试心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讲座。列举事例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学会体谅、理解父母;同时介绍了考试的目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学习查找知识的薄弱环节,利用考试进行。

总结。

和反思。本次讲座对广大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调适自我起到了一定的排忧、解惑的作用。

11月24日下午,全校学生观看了电影《叫我第一名》。它讲述了一个患有妥瑞氏症的人,凭借着对人生的乐观心态与追求梦想的执着,如愿成为人们眼里妥瑞症患者不可能从事的职业——教师的故事。此次电影展播,帮助学生们学会了从容地正视、接纳自己的缺点,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激发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增强了追求梦想、坚持到底的信念。

11月25日是本次心理宣传周的“心理咨询日”,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学校心理学会多位专家为全校学生提供权威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学生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心理测试和咨询,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

11月25日下午,达博教育向我校爱心捐赠心理实验器材。捐赠仪式由宋晋安副校长主持,达博教育及我校多位领导出席了捐赠仪式。宋晋安副校长表示我校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来回报社会的厚爱。

11月26日下午,我校邀请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咨询师、中国儿童基金会委员刘月娥老师,给学校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做了题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刘老师采用体验式的方式,使家长在活动中感受不良的亲子沟通方式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笑声中反思、收益,改变与孩子沟通的心态和方法。

本周全校学生参与心理原创作品征集活动,作品类型包括心理格言、心理漫画、心理健康教育徽标、心理情景剧剧本等。作品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具有科学性和创意性。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经评委组决定,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这项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创作才能和个人风采,起到了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展板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在心理教师秦艳霄的指导下,初二年级各班心灵导师(心理委员)联合制作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战胜恐惧、告别孤独、微笑每一天、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等主题。展板内容丰富,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很有教育意义。

二、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特色。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此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向全校发出通知,要求全体师生全力配合开展工作,保证了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校园网站也就本周活动进行了相关系列报道。

2.普及性高、参与面广。本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学生讲座、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原创作品征集、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展示、心理健康宣传咨询日、心理影片展播。每天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而学生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全员受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3.针对性强。对于家庭教育讲座,我校选择了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参与此活动。11月初我校心理教师对家长进行亲子关系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并向每位家长发放调查结果和建议,同时家长给予学校反馈。本次参与讲座的初二年级的家长是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亲子关系需调整的那部分人;初三年级各班由班主任在了解班级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每班选择5名需要调整亲子关系的家长参加讲座。此次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选择需要帮助的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能。

4.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我校各年级各班设置了心理委员两名,心理教师定期召开培训会和座谈会对心理委员进行培训,包括专业心理知识的讲解和助人自助技能的指导。旨在由心理委员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同学、朋友间的心理辅导,化解他们的人际矛盾,解除心理困扰,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培训会上,心理教师就如何制作心理展板、如何支持召开好心理主题班会等对心理委员进行相关培训。在本次活动周中,心理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他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周围同学积极踊跃参与活动,协助学校更加有效、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邀请校外心理专家。邀请校外心理专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专业服务,是本次心理活动周的特色之一。周四的“心理咨询日”,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学校心理学会专家孙爱娟、司晓东、严静和稽亚萍老师为全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现场咨询。周五的家庭教育讲座我校邀请到陕西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咨询师、中国儿童基金会委员刘月娥老师,给学校初二、初三年级部分家长做题为《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讲座。

三、心理健康宣传周效果。

1.营造了良好校园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心理健康的科普知识,形成了人人重视心理健康、关注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消除了对某些心理学知识的误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展板由每班心理委员负责,联合宣传委员及其他学生,结合学生们对心理知识的需求,在经过调查、整理资料、设计展板版式后制作,如:《我爱我自己》通过“心中的瓶子”“wethink”“量一量你有多少水”“如何爱你自己”和“爱自己爱别人”五个板块阐述“学会自爱”这一主题,其中针对“爱自己”和“自私”两个概念的不同进行了明确的解释,消除了大部分学生对“爱自己”认识的偏见。

现场心理咨询也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发展、成长的重要性,关注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有心理困惑可以求助心理老师。纠正了一些对心理学认识的误区,消除了一些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取得一定的效果。

3.增强了学生心理自助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所提高,逐渐开始接受心理咨询服务。活动结束后主动求助心理老师解决心理困惑的学生人数逐步增多。这些表示学生希望在心理咨询后提高自身心理自助的能力,这也反映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化。

4.提高了家长亲子沟通的能力。我校精心挑选200余名需要帮助的家长,针对他们在亲子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召开家庭教育讲座。讲座后,专家和心理教师一起为家长做了现场咨询,解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困惑。家长们表示:讲座很实用,既使自身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又学到了和孩子沟通的技巧。

5.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课间,各年级学生兴趣盎然地参观心理健康宣传展板,并学习展示的内容,他们纷纷表示展板内容丰富,与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很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看后受益匪浅。在心理影片展播后,学生们表示,看到患有妥瑞氏症的人都可以保持乐观心态去追求梦想,自己有什么理由退缩和放弃?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讲座纠正了一些学生平时存在的、常见的心理学认识误区,强化了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了心理调节能力。

6.扩大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多家报社、媒体对我校心理活动周工作进行报道,大力赞扬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很有意义,对我校进行了很好的宣传。

本次心理活动周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结束。我们相信,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困惑,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明年的心理健康宣传周将会更加精彩。

心理学论文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品质和高尚的人生境界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实效性,其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原则和教育实践等,也应该随着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趋势,它充分肯定人的潜在能力和自我价值,倡导尊重个体,重视鼓励与肯定,这些理念尤其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并能够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供借鉴和引导。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

一、引言。

所谓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的各种研究方法,(例如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以及质性研究方法等),来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力量和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更要研究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和强有力的生命力量,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将目光关注在普通人身上,探寻正常人的潜能和寻求幸福感的能力。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趋势,属于心理范畴,心理学是一种专门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人的头脑,及我赶快去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实践活动过程。它作为塑造人的思想的一项伟大工程,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内化过程离不开人的积极心理过程;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自觉不自觉地揭示出教育对象的某些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有机的契合点,二者在工作对象上、功能上和理念上存在有机契合,这一点为积极心理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思想政治教育同积极心理学都与人密切相关。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情绪体验,提高人的幸福感,培养人的良好品性,使人的存在更具有意义和价值,促使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积极思考,形成积极的应对问题和困难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同样也是人,出发点在于培养人塑造人,用积极正确的思想武装人,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和价值感,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两者都是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渗透和影响人,增强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

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这种对个体的尊重,实际上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更是对人的尊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体现的同样是尊重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平等待人、尊重人”。尊重个体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念之一,这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有很多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其工作方法,工作模式都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而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取得实效,必须尊重人的独立自主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贴近学生,切实了解学生的需求,为学生优良的德育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尊重个体体现在其研究内容上,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研究内容重点涉及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主观幸福感和主观情绪体验,这种强调各项内容的主观性就足已说明了积极心理学对个体的尊重。在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中,人们更关注自我需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等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求,包括能力需求关系需求自我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可以导致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会促使人的进步。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功能一致。

从某种意义上讲,二者的教育功能是一致的,因为他们的目的都是促进工作对象,拥有阳光心态。积极心理学重视引导,从而使工作对象接受和内化积极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这一点上二者一致。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活动和工作过程中,积极心理学关注工作对象的改变和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同样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关注的重点。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工作中通过尊重、理解、关心人的方式,把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灌输到教育对象头脑当中,使其对教育内容产生内化和认同。积极心理学尽管是应用目前比较完善的心理学方法对个体进行心理辅导和引导,但其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个体的发展与完善,这一点是脱离不开教育功能的。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依据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教育方法,遵循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信仰,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积极心理学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在教育方法上同样重视对个体的情绪疏导与引导,积极心理学通过理念倡导和实践活动引导个体走向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大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积极心理学在引导途径中,重视个体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觉悟,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过程中,也同样看重个体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认同。总之,无论是教育目标还是教育方法,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共同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暴占光,张向葵.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研究概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6).[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xx.[3]郝宁.积极心理学:阳光人生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

心理学论文

:结合茶园的具体功能特点和价值需求看,完善的茶园功能布局不仅是对茶文化体系的展现与诠释,同时也是对人们生活诉求的有效发挥与表达。因此,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优化茶园的功能价值,同时也是满足茶叶产业科学发展、整体创新的本质性要求。本文拟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状况认知入手,结合智能茶园景观设计的具体需要,通过融入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从而分析基于环境心理学角度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

结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时代特征和背景,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体系建设将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重要支撑。从环境心理学角度看,完善的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基础是社会大众消费理念实际需要的融入,同时也是整个茶园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而在融入环境心理元素和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也为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在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茶园景观设计机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茶园的观赏品质,同时也能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但是就目前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其存在相关问题和不足,尤其是景观设计元素的不足,加上景观设计理念中缺乏文化属性和价值内涵的有效融入,从而使得茶园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与整个设计活动开展实际之间存在极大差距。但是就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需要看,融入文化元素内涵,展现生态绿色特性已经成为当前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茶园作为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其在今天仍然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然,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一项内容更加全面丰富、要求更为多样立体的元素机制,无论是具体的文化要素,还是相关精神内涵,都实现了设计素材与具体设计理念的全面融入,因此,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立足时代特性,尤其是要准确感知当前人们的实际需要,以满足社会大众根本诉求为基础要求,进而实现茶园经营的最佳效果。结合当前时代前进的具体特征看,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标志,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带来了整个产业的革命性变化。而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融入和全面应用。对于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具体开展来说,其在实施过程中,本身就是一项形式多样、全新特点的活动,因此,融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优化该设计活动的表现形式,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我们更好利用各种元素技术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立足时代特征,通过具体探究设计诉求,从而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整体开展实施过程中,其需要对传统茶园景观设计活动思路进行整体改造和全面优化,尤其是要将景观设计活动的价值与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融入具体的价值需要和时代内涵,从而满足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客观来说,景观设计作为茶园的重要外在展现与表达,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诠释,更是茶园整体观赏效果提升的重要的要求。就整个时代发展的整体特征看,完善的景观设计活动,需要融入具体的`要素内容,从而实现景观设计的最佳效果。在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过程中,其需要注重完善的茶文化元素融入机制,尤其是要通过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表达,从而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做好智能茶园景观设计,要注重将生态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凸显生态理念内涵,从而实现整个生态价值的最佳呈现。当然,对于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要注重景观元素的综合应用需要,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要,进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而结合环境心理学的具体内涵和价值要素看,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景观元素与设计内涵的全面统一。

环境心理学是从生态环境应用与心理学认知相结合的理论,而该心理学理论是从心理视角来探究和认知在整个社会环境、人的具体行为。可以说,环境心理学的价值内涵,是整个环境元素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系统论视角看,社会环境与生态自然环境之间是整体统一,又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各项事物的布局,能够实现整个环境营造的最佳效果。对于环境心理学应用来说,其通过优化多样化元素内容,尤其是将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整体需要,尤其是人文素养相结合,从而实现环境心理学的最佳应用效果。对于茶园生态设计来说,其本身就是客观生态环境与人文需要的整体性融合,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整体适应性出发,通过探究合适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效果展现。在环境心理学理论中,随着该理论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该理论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其最关键的是对生态理念和绿色内涵的应用价值日益突出。该理论实际上是人与生态社会关系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整个理论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存,特别是随着人们对环境诉求的要求不断深化,做好环境景观设计活动就更为成熟。

环境心理学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生活中对生态元素应用价值成熟的重要表现,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整个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思路,不仅仅是优化设计元素的选择,同时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大众需要与茶园功能价值角度出发,探究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思路。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化活动,更是茶园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将智能化信息技术和多样元素内容应用其中,从而提升消费者在整个茶园参观体验中的实际感知度。对于茶园来说,良好的景观设计活动,不仅能够展现出茶园的绿色理念,完善的景观设计机制,实质上也是茶园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景观设计元素的应用与融入,同时也为智能茶园的价值提升提供全面推动力。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来具体看待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实际上是整个设计活动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认知智能茶园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要求,不仅是环境诉求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满足社会大众实际消费理念的必然抉择。就目前多数茶园的经营状况看,其仍然处于传统经营状态,特别是缺乏文化元素和时代技术元素的综合融入,进而限制了整个茶园的发展层次,从而无法与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因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元素,其不仅能够丰富具体的设计体系,同时也能实现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结合智能茶园建设的整体性需要看,完善的茶园建设机制包含着多种元素的应用,信息技术和景观设计活动的充分融合,实际上也实现了整个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当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出发,融入多元化要素的过程,客观上也是茶园这一茶文化传承载体功能价值发挥的重要过程,通过满足社会大众的具体消费需要,进而形成智能茶园建设的最佳效果。

随着茶叶产业经营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如今茶园在运营过程中,其元素内容更为丰富,尤其是当前整个时代赋予了其新的更多特色,比如智能化、信息化等等,就成为整个茶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因此,在茶园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环境心理元素,能够实现茶园景观元素的有效发挥和应用。

[2]刘博新.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j].中国园林;2015,(04):144-146.

社会心理学论文

一、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领袖人格是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的总和。与其说,统治阶级在夺取权力的过程中,会涌现出一个最为优秀的领袖人物或一个领袖群体。毋宁说,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渴求。领袖人物所具备的这种感召力和创造力,源自领袖独特的能力、性格、气质及道德品质,即人格魅力。领袖人格体现了领袖人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角色,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以其特有的渗透力,发挥着领袖职位权力所不具备的作用,直接影响领袖的政治行为。伯恩斯在谈及领袖的作用时说,“领袖的作用是由社会的实际变化来判定的,后者又是以动机及对人们的需求和渴望的满足为尺度来加以衡量的。”[2]这里所说的人们的需求与渴望,即人们对领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也即社会公众对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

至于公众为何会对领袖产生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库利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个体在其成长发育的过程中这种潜在的内心需求。库利认为,在社会个体特别是追随者的身上,存在着未得到引导的精力。他说:“个体的精力、激情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某些趋向,都隐藏在他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他自己还是别人都无法测度,但他们却是以往社会生活的全部精髓,这类成分的存在使人产生一种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要求;倘若没有放松和引导这一本能倾向的外来刺激,他就无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或者他起码会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他的内心储存着易燃的因素,只有碰上合适的火花,它们才能释放出来。而这个火花通常是某个人的暗示、某种能释放生命力、把骚动着的生命能量转化为力量的激发因素。”[3]这种来自人的内在要求而非外部强加的要生存、要去感知、要去行动的朦胧需求与存在于体内的未得到引导的精力相结合,便在青年中、在一般人的想象和热切渴望中产生了对崇拜的渴求。作为由社会个体组成的民族,他们越是富于活力和进取精神,就越需要理想和一个能向他们提供榜样的领袖。[3]伯恩斯在研究各种领袖类型时,将其划分为变革型领袖,即那些有能力将人们的思想提升到更高境界的领袖,和交易型领袖———领袖接近群众着眼于物物交换两大类。认为变革型领袖比交易型领袖要更胜一筹。

变革型领袖中伯恩斯最关注道德型领袖。他引用了甘地的例子,说明道德型领袖产生于并最终回归于群众的需要,能够创造满足追随者美好要求的社会变革。变革型领导关系最终成了一种道义上的关系,它提高了人类行为的层次,并激发了领导者和追随者合乎道德的理想,对两者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3]由此可见,领袖的精神特质、宽广的意识、出众的才能和智慧、卓越的品质和号召力为人们的信念提供了依据,引导着追随者为实现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需求、愿望、理想和抱负。领袖人格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唤起人们内心的崇拜,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渴望,从而获得人们自觉的追随和自愿的服从,对领袖的政治实践产生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同样表明,对领袖的过度迷恋和盲目追随往往会导致极端的领袖崇拜,将领袖个人神圣化、贬低人民群众,突出领袖的个人地位,无视集体和群众的作用,最终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国家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要求树立法理的权威,以法制的有效规范和制约取代个人专权,反对极端的个人崇拜,走依法治国的道路,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当今时代,社会公众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日益增强,人们不再迷信权威,盲目崇拜领袖或英雄人物的个人魅力。但是,人们对极具感召力和创造力的领袖人物的内心渴求并没有改变。因此,我们不应无视领袖对公众行为的重要引导作用,而应认真分析当代社会公众对于领袖人格的心理预期,巩固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

二、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

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意识形态不仅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提供了道义上的诠释,而且培育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威的心理认同,使社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绵延数千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凭借政治社会化机制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弥散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心理,外化为人们共同遵行的政治规范和政治生活准则。而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首先在于中国共产党用先进的思想意识把群众根本的利益提高到未来理想层次上,契合了民众对意识心态的心理预期,唤醒了民众的自觉意识,从而获得了民众的心理认同。一个文明国家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它们之间互相碰撞、互相融合。

这其中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的意识形态。社会成员对其心理预期拥有更高层次的体现,它包含公平、公正、正义、理性、权利、义务、责任、竞争、效率、开拓创新以及自由、自主、平等、博爱、民主、法治等内容。在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带来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导致社会的不断分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与国际接轨”的生产方式,引发了人们在思想上的反映,使中国社会心理迅速世俗化。在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世俗化的社会心理易发生不稳定现象。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发展的文化全球化在中国社会的反映是消费主义日渐扩张和传统意识形态削弱,使传统意识形态整合、引导社会心理的功能减弱,加剧了社会心理不稳定。[4]这种状况导致了社会心态的世俗化与不稳定,社会焦虑、社会冷漠增加,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5]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挑战,政权体系合法性也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意识形态表达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思想文化整合。那么如何用先进的思想对日益分化的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进行整合?这要求必须遵循意识形态政治表达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渗透到社会现实的生活信仰和道德信仰之中,内化而融合成一种民族精神和政治认同,营造与培养与公众社会心理需求相一致的政治意识形态。

三、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对人类需求的优先考虑必须成为判断公共政策是否合法的最终基础”。[6]这里的人类需求也即社会成员的需求包括物质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大类。合法性基础本质上存在于政权体系对这两类需求的满足。政府绩效作为政治合法性资源中最直接和直观的资源,是以政府及其执政党为代表的政治权力体系通过提供最现实的政治产品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需求,借此证实其政权体系的正当性和正义性,唤起社会成员的认同、支持和服从,从而获得并巩固其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如前所述,社会成员对意识形态的心理预期往往在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构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更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体系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义信仰与追求之上。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由神圣化走向世俗化,物质极大丰富,社会成员的需求不断扩大。如何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意即如何迎合公众对政府绩效的心理预期,已成为政府能否赢得社会成员的政治忠诚和支持的重要因素。与之相适应,政府的系列政治主张及其全部活动都必将围绕不断解放生产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政府绩效是否切实反映了公众的要求和愿望,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与公众的需求和愿望相比,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更有可能成为其中心工作。要克服这种状况,不仅需要转变执政理念,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公民需求的评价机制,以保证政府绩效的取得与公民需求有机衔接。同时也应看到,政府难以永远保持令公众满意的经济增长率,甚至特定时期还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

因此,政绩的合法性可能随时都会被民众不断增长的需求所消解。如果将政权合法性仅仅维系于政府绩效,片面追求政府绩效,很可能会付出民主、公正、自由等方面的代价。因此,只有将政府绩效与最广泛的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在绩效评估中坚持公民导向,保证公众需求与政绩的成正比增长,才能获得民众最广泛的认同、支持和拥护。

四、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

社会制度是超越个别群体、被赋予了合法性的行动规则复合体,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行政制度、家庭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医疗制度、军事制度、金融制度等。[7]制度规范是对遵守正式制定的非个人专断的法规的肯定。作为社会分工日益发达,社会日益组织化、专门化的产物,它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缜密的规范程序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社会资源,用经验事实证明政权合法性,增强政治认同感。

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遵守建立在其对制度规范的认知、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判断等心理预期基础之上,反映了社会成员内心对制度规范合理性与有效性的认同程度。对政治权力体系而言,了解人们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有助于唤起人们对制度规范的信仰与认同,建立起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体系的制度忠诚。为迎合社会成员对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需要以法理的权威取代超凡魅力的个人权威,建立民主、公平、合法的制度规范,有条不紊、有章可循。政府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酝酿、吸纳、表达、监控机制,使得政府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成为政绩体现和意识形态整合的根本保证。同时,随着社会成员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必须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走民主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致力于反腐制度建设,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制度体系,治理腐败成效显著。但应当看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度规范是合法性资源最缺乏的领域。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其要求的某些制度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无法唤起社会公众对制度的信任;另一方面,已经建立起来的制度规范基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比较偏离价值准则,无法获得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心理认同;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的存在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加重了部分群众的相对剥夺感和受挫感,导致政治认同弱化,消解了业已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因而无法培育社会公众对制度的忠诚。

这一切使得制度规范的运作变得非常困难。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高度,在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路径做出新的探索和创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以健全惩防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党的十八大之后的反腐败,在我党历史上,是最具特点的历史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时期“反腐”的最强音,指出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明确了关于反腐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方向。事实证明,反腐制度建设的大力推进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效迎合了社会成员对于制度规范的心理预期,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普遍愿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普遍认同,从而为巩固政党及政权体系的合法性赢得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宏观层面把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分为刺激因素和认知因素,进而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焦虑的特性,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应对大生心理焦虑的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心理焦虑心理调适社会心理学。

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社会转型时期,焦虑己日益凸显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20.3%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46.4%的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目前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20xx:15-17)。同时,笔者在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个案心理健康问题都很大程度地与心理焦虑相关。因此,大学生心理焦虑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但目前有关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探讨某些人格因素与焦虑的相关关系,很少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和宏观层面上来研究焦虑。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对大学的心理焦虑现象作一些尝试性的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成因。

作为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焦虑,其本质是个体通过认知评价,预料到内外模糊的危险剌激对自我、自尊产生威胁,而又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产生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引起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张松、张德山,:122-123)。基于此,我们可归纳出焦虑的四个因素:剌激,自尊,认知评价和能力。首先有来自内外部并指向个体自尊的刺激,同时个体通过认知评价认定这种剌激会对自尊产生威胁且自我无能力应付,如此才产生心理上的焦虑状态。为此,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焦虑的成因划分为剌激和认知两大因素,此二者是交互作用,彼此影响的。

(一)刺激因素。

1.人际关系失调产生心理焦虑。大学校园已不同于往昔的中学校园,但大学生们(尤其是低年级)仍希望自己在新的环境中能一如继往倍受瞩目和重视,成为所属群体的“核心”。但是,任何一个群体内部都必然产生层阶和分化。一个班级(或年级)内部的成员之间必然产生相对的地位落差,处于劣势的成员自然对优势成员产生敌意。在社会倡导竞争的文化环境下,在群体规范的束缚下,这种敌意不能得到正当的发泄,个体感到无能为力,于是转向压抑敌意,由此导致焦虑。尤其是当涉及到诸如评优、评奖学金等各种或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等稀缺资源的争夺时,“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激烈的竞争在大学生群体内部展开,当竞争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张,个体感受到这种紧张但又无力化解时便会产生焦虑。

2.不确定性的威胁。“不确定性”是指社会成员对未来会出现的状况无法预期,对社会行动无法做出利弊选择的状态。对大学生而言,不确定性的威胁主要来自就业和学习(或考试)。当前,就业竞争压力使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们担心的首要问题。“冷门”专业的学生为能否找到工作而焦虑,所谓“热门”专业的学生又为留在发达地区还是回家乡而焦虑,再加上高校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是继续读研还是尽快找个工作,也常常使大学生焦虑万分。有关调查表明“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前途未卜”列在了“大学生最苦恼问题”的首位(杨建义,20xx:15-17)。另一方面,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都与中学差别很大,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很重,再加上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具有自信、好强心理特点的大学生总担心学习上被同伴超过,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在考试前期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一般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感受到以上两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危胁带来的焦虑,但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学习焦虑,高年级学生则更倾向于就业或前途焦虑。

3.由于挫折产生焦虑。所谓挫折是指个体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言,大学生缺乏的往往是高层次的需要。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各方面的活动、竞赛十分普遍,这一方面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给某些同学带来失败的阴影、挫折的考验。如果个体对挫折的容忍力很小,就会引发诸如焦虑等多种不良反应。这种由挫折导致的焦虑在成就动机强的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大学生由于一段时间内连续受到挫折,往往对自我做出否定性的评价,由短暂性的轻度焦虑转变为持久性的焦虑,这种焦虑状态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他的下一次行动,从而又受挫,又进一步焦虑,这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习得性失助”。

(二)认知因素。

1.自我概念定位不准。与大学生焦虑有关的自我概念有两种,一是差的自我概念,二是虚假的自我概念。有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小,或者是自己的高水平和能力总不被他人接受,总得不到群体承认,因而产生差的自我概念,形成自卑的性格。这种自卑感与焦虑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有的大学生时刻不忘自己高中时期的某种优势,不正视眼前激烈竞争的事实,或以父母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家庭条件来过高地估价自己,从而产生虚假的自我概念,具有这种自我概念的学生确定的目标较高,认为自己会有好的机会,应有好的结果,但实际上他们很普通,没有过人的能力,因而在自己独立地从事某种活动时,会遇到比他人多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的打击很大,于是会表现出愤怒和焦虑。

2.对社会及群体的非认同性。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变动的反应最敏感。如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体制改革正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和突出,腐败现象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们对此在观察、在思考,他们迫切希望社会能维持良性的运行和发展,人民能平等地享受科技与文明发展的成果,但这些社会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社会期望值的低度兑现甚至是负向兑现,久而久之,大学生与社会本体之间产生某种隔阂,进而诱发出某种社会焦虑。另外,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已不如往昔,随着大学毕业生自主流动、双向选择制度的实行,大学生们对自己这一群体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非认同性,对本群体的社会地位失落而焦虑万分。

二、大学生焦虑的特性。

(一)以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或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型焦虑为主。

焦虑有两个维度:一是紧张,因为焦虑总是与人们的紧张相互联系,但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们的紧张程度不同;另一个是恐怖的程度,一般焦虑总相伴以恐怖的情绪,但有时表现突出,有时表现不突出,这两种维度共同组成了个体在特殊情况下的焦虑状态,据此把焦虑分为高紧张度——高恐怖程度,低紧张度——高恐怖程度,高紧张度——低恐怖程度以及低紧张度——低恐怖程度四种,而大学生的焦虑一般以后两类为主。在焦虑的成因作用下,大学生一般经常性地表现出轻度焦虑,这时他们一般有较弱的恐怖感,往往不知道恐怖的原因,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自由浮动”,如不好的心境,大学生的一般反应为心情烦闷,焦躁不安,无所事事,不能静下心来从事学习等。经常出现这种焦虑行为也会形成焦虑症。在较强的剌激环境下,个性敏感或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大学生容易出现高紧张度的焦虑,此时的心理状态以紧张为主,并没有多少恐怖感,表现最多的是社交焦虑、人群焦虑、考试焦虑或异性焦虑等,不同的大学生在不同的生活阶段都会有此种焦虑心理的存在。

(二)有一个酝酿、形成到呈指数扩张的过程。

大学生的心理焦虑具有某种社会焦虑的特征,即它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状态。起初,大学生中可能只是较少的存在着某些不安的心理倾向,如果引起这些不安心理倾向的环境因素没有及时被消除,并且有所增多、强化,那么便会引发起群体成员的普遍焦虑,这时,焦虑如果还不被及时地遏制住,那么再进一步,便极有可能由于大学生之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从而使得焦虑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指数型的扩张状态,达到高潮。大学生焦虑心理的这一发展特征依赖于两个基础,一是大学生在生活环境上的高度同质性,二是心理的互相感染。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焦虑的表现形式反映在生理变化、情绪表现和行为反应这三个层面上。对于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来说,焦虑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在出现焦虑心理后,性格内敛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因而变得神思恍惚,烦闷不安,思想迟钝,唉声叹气。上课时本能性地选择靠角落的位置并盯着书本发呆,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而易分散。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退缩。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白天无精打采,夜晚失眠多梦。但是,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就会有较强烈的行为反应,常会无缘无故地在同学面前发脾气,或者突然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习等活动,这些学生的肌肉系统处于一种紧张的反应状态,以随时可以采取行动去对付危险,但由于不知威胁来自何处,何时会来,所以只能做些无目的、无效的动作,他们行事匆匆,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寝室里会气愤地拍桌子,扔书本,或突然大喊大叫,以此来释放焦虑产生的能量。有些焦虑感强的学生对外界的剌激特别敏感,甚至连一点点声音剌激也会引起惊跳反应,每一个新的剌激都会引起他的注意,但他又将注意力集中在另一个剌激上。可见,大学生由于个体性格、素质等的差异以及接受外界剌激程度的不同,焦虑的表现形式也会多种多样。

(四)既有显型焦虑,也有隐型焦虑。

大学生心理焦虑经常是以显型状态存在的,就是说,大部分学生的焦虑往往可以被直接观察或感受到。但不应忽视的是,它有时还以隐型的状态存在着,一时难以被直接认识到。这种隐型的焦虑往往是深藏于大学生心理的潜层次,一旦转换为显型焦虑,其强度往往是很大的。由于对隐型焦虑的识别和社会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多是在社会缺乏必要准备的情形之下突然而至,因此会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三、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

下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焦虑的调适进行探讨。

(一)宏观层面。

当今就业的压力、专业的社会认知度、社会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需要高校、甚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介入,从而使大学生摆正认识,正确面对。

1.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及早应对就业挑战。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在进入大学时,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规划,到底是先就业、就什么样的业,还是选择毕业继续深造,他们都没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前途往往是茫然的。所以,需要高校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甚至可以重金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人士、成功的管理者和市场开拓人员等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然后配合本科生的导师制,对学生分别实施职业规划,应对就业挑战。

2.真抓实干的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个别和分类指导。目前很多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一个老师指导几十名学生,甚至一个年级配备一名导师,可想而知,指导效果会怎么样。这种局面应该尽早改善,否则这种制度不如取消。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高校专业课师资力量不足所致,另一方面是管理者不能充分地认识到导师制的作用。对于后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对于前者,可以打破学科、院系的界限,充分的利用一切教师资源,让学生自由选择导师,这样也有助于更好的分类和个别指导。

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的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应对大学生焦虑的心理工作水平。很多大学的心理咨询工作是教师业余兼职,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工作机构。我们认为,在发展完善的基础上,要重点建设心理咨询中心,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队伍,通过培训兼职教师或引进专业的心理工作者,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

(二)微观层面。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这些心理问题并不都是坏事。挫折和磨难会促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既然己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解决它,摆脱它,从而达到对心理焦虑的自我调适。

1.选择适当的满足动机或需要的方式。当自己的需要、愿望与客观现实发生矛盾而不能同时得到满足时,应实事求是地重新衡量主客观条件,权衡利弊,或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以彼此兼顾,或抉择其一而舍其余,以满足主导动机,减缓冲突,或全部放弃,另辟蹊径,以满足新的需要,或暂时搁置,推迟解决,以缓解冲突。

2.用自我激励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借助自我暗示、动机强化、兴趣回涨、改善需要等精神激励方法,可以增强良好情绪与情感形成的内部动力,实现内部动力的自我疏导,增强调节和控制情绪与情感的动力源,增强自我激励的效果。还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社会或个体发展有利的方面去。

3.学会宣泄,疏导压力。虽然我们不能避免所有的挫折和不幸,但是我们却有办法对付挫折、疏导压力。

(1)正确认知法。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要豁达达观,多发现事物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还可以主动找师长或朋友倾诉,使自己的不愉快情绪得到适当的宣泄。

(2)主动进攻法。这是指个体在遭到挫折之后,审时度势,冷静分析,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改善挫折情境,减轻挫折压力。如果是由于自身知识、能力不足而受挫,那么就要继续挖掘潜力,增强实力,以更加坚定的毅力与信心致力于既定的目标,以期获得成功。

(3)心理疏导法。指借助他人的安慰劝导,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当心灵受到创伤后,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事情,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心理环境,使心理恢复平静,保持平衡。如果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从正面去应付挫折,还可以运用一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来减轻心理负荷。常用的方法有:渲泄、移情、升华、自我暗示、呼吸调节、音乐调节等等。同时,到各高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或中心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功应用到管理活动中,分析和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探索激励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提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以达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管理心理学认为任何组织都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如何,直接影响到群体、组织乃至整个工作的活动效率。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心理过程具有共同性,但由于个体的遗传因素、成长的环境以及生活的经历等因素,导致个体在形成需求、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管理心理学将这类差异称作个性倾向性。相同的心理过程反应在每一个具体的个体上,得出的反应也是不完全相同。在能力方面,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过程中,个体在认知及活动效率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感知敏锐、思维深刻,而另一些则相反;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喜欢创新突破,有的喜欢循规蹈矩;有的对数字敏感,有的擅长归纳总结。在气质方面,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暴烈激动;有的情感外向反应迅速但不迟久,有的情感内敛反应缓慢但持续。个体经常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体现着个体性格上的差异,有的经常活泼愉快,有的经常多愁伤感;有的勇敢顽强,有的胆小懦弱;有的积极乐观,有的消极悲观;有的机智果断,有的优柔寡断……。个体在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心理学称为个性心理特点。个性的倾向性和个性特点有机地、综合的体现在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形成了一个人完整的个性心理,简称个性(朱吉玉,20xx年)。个性是个人能否施展才能、有效完成工作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个性方面存在缺陷,肯定会使其拥有的才能大打折扣。对组织而言,一个干劲十足,心理和个性都很健康的员工,远比一个情绪不稳定、动力不足的员工更有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是指个人的“显性素养”,包括基本知识和技能,即:个体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可以通过各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知识技能测验来验证,亦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是指个人的“隐性素养”,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即:个体求职动机、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这些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组织在员工选拔中按筛选申请材料(如简历、应聘申请表)、预备性面试、知识技能测验、职业心理测试、结构化面试、评价中心测试、身体检查、背景调查等步骤来完成员工选拔工作,不仅对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检测,还要运用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优化知识技能测验+结构化面试的简单选拔方式,从选拔方案的遴选开始到选拔过程中的系列测试工作,遵循心理规律的客观要求,因势利导,保证优势动力的充分发挥,深入了解应聘人员的“隐性素养”,从而实现提高人岗匹配的准确度目标。

1.管理心理学在员工选拔策略选择的运用员工选拔对员工来讲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激励工具,员工选拔策略选择得当将有效促进员工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保持较高的生产率;员工选拔策略不当常常会成为组织与员工之间产生矛盾矛盾的根源。组织在制定员工选拔方案时应高度重视员工的群体心理,慎重选择员工选拔策略,一方面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保证被选拔员工保持持久、稳定的高效率,还要有效激发未被选拔的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讲,员工选拔策略一般可分为内部选拔和外部选拔两大类,内部选拔包括竞争上岗、民主推荐和交流调配;外部选拔包括对外招聘和招收应届毕业生。内部选拔是一种承认和开发员工能力的重要方法,其本身还体现了组织对员工忠诚度、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的认可,更多时候还会伴随着职务等级或者薪酬待遇不同程度的提升。从管理心理学角度来讲内部选拔对员工可以起到正强化的作用,既能起到加强被选拔员工的积极行为的作用,又能使得其他员工出现积极行为的可能性增加。对于组织稳定员工队伍和吸引有价值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组织急需补充或即将需要补充一定数量的初级员工岗位时,或为获取现有员工不具备、不掌握的特定技术、技能时,或为获得具有不同背景、能够提供新思想、新理念和创新的员工时,可采取外部选拔方式。如果内部选拔人选的条件大致相当,竞争比较激烈,但却又都不太合适,在这种情况下,亦可外部选拔可以缓解这一矛盾,使未被提拔的员工获得心理平衡。开展合适的外部选拔可以在无形当中给组织现有员工施加心理压力,产生危机意识,激发斗志和潜能,从而产生“鲶鱼效应”,提高组织整体业绩。对于非空缺岗位的外部选拔需谨慎,避免给现有员工的心理造成不安全感,致使工作热情下降,影响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2.管理心理学在应聘材料审查上的运用筛选申请材料(如简历、应聘申请表)是员工选拔中的第一个环节,组织通过应聘人员填写的各种申请表了解应聘人员的基本信息(如学历、工作经验等),从客观的角度对应聘人员进行判断,了解应聘人员的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工作的稳定性,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去初步评估应聘人员对应聘岗位的需求和动机,并据此预测其未来的工作绩效和可能的任职期,淘汰不符合绩效和稳定性预期要求的应聘人员,淘汰比例通常为6:1。关键岗位的选拔程序应包括背景调查环节,背景调查对提高应聘人员提供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着积极的意义。背景调查是指组织通过应聘人员原来的雇主、同事以及其他了解应聘人员的相关人员对应聘人员的情况进行了解和验证。组织在公布的选拔公告中明确提出选拔包括背景调查环节,应聘人员预先了解提供不符合真实材料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后果,将会增加应聘人员使用真实材料和信息的可能性,降低组织核实材料的成本费用开支以及人员选拔上岗后的使用风险。

3.管理心理学在面试中的运用面试的关键是组织选派出的主考官的能力素质以及正确实施面试的方式。组织在选派主考官时要充分考虑选派人员的知识经验、人格品质和情绪现状,避免主考官用“有色眼镜”来审视应聘人员,主考官不应用第一印象给应聘人员定位,不应以应聘人员的长相和地域产生歧视,不应凭个人经验对应聘人员草率下结论,应尽量避免出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定势效应,客观看待应聘人员,既不能因为某个优点而给予高度评价,也不能因为某个缺点而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全面评估应聘人员是否符合岗位的招聘要求。主考官在面试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简单的提问来缓解面试的紧张气氛,消除应聘人员的心理压力,使得应聘人员能够轻松的进入角色,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和潜力;另一方面在提问的过程中多用诱导式提问让应聘人员更多的发挥余地,从而使得组织更加深入地了解应聘人员的能力和潜力;还可以通过比较式提问或者举例提问的方式要求应聘人员对进行比较分析或举例说明,以增加应聘人员的心理压力,更好地观察应聘人员的心理活动,辨别应聘者所谈问题的真假,了解应聘人员个人品格、工作动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4.管理心理学在职业心理测试的运用职业心理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职业人格测试等等。职业兴趣测试主要检测个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的价值取向,评价工作价值观对人员选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些职业或空缺岗位与应聘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并不符合,导致员工上岗后对职业或岗位可能并不满意,这不仅仅降低其工作绩效,甚至还会影响组织的效率。职业能力测试主要是通过测试个人的非生活经营积累而形成的能力来预测其在某一职业领域的发展潜能。能力不等同于知识、技能,能力更能表明个体在未来学习某一知识或技能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潜力”,在心理学中也称为“性向”,它是一种能力倾向(李蕾,20xx年)。职业能力测试包括一般能力(智力)测试和特殊能力(能力倾向)测试。职业人格测试即个性测试,它主要是对个体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的测试,旨在测量个体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以便了解个体人格(个性)差异,在促进员工和谐发展的同时为组织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参考。

5.管理心理学在评价中心测试的运用评价中心是一种综合性的人员测评方法,它主要通过公文筐测试、情景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或沙盘推演测评等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通过书面沟通、一对一的单向或群体互动的环境,运用多种测评手段,对个体现有能力,更对其潜在能力提供的客观、公正的评估。公文框测试的适用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它可以帮助组织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考核现有管理人员或甄选出新的管理人员(安鸿章等,20xx年)。它主要是通过赋予个体一个角色,并框定一个条件受限、时间受限的高压力高强度的虚构真实情景,观察个体心理活动的变化,了解个体自信心、组织领导能力、计划安排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分析决策能力、风险倾向能力、信息敏感度,从而达到预测个体在拟任岗位上独立工作的胜任能力即发展的潜力与素质。在情景面试中,主要是一些情景性的问题,即:给定一个情景,让个体扮演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并在过程中对应聘人员施加心理压力甚至设计冲突,观察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反映出来的个体特点,它主要考查个体的思维灵活性与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能、处理冲突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评价中心技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测评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个体进行集体面试。所谓“无领导”,是指不指定主持讨论的组长,不安排座位、也不布置议题与议程,但介绍一种管理情景,其中隐含待决策的问题,引导群体(5-7人)在一定时间内自由讨论,组织通过对个体在讨论中的表现及所起的作用来观测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沟通能力、宣传鼓动与说服力、人际协调团结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以及自信程度、创新力、心理压力、耐受力等个性特点,由此来综合评价个体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沙盘推演因强调个体参与企业运行管理中的某一具体角色,赋予群体(6人/组,2-3组)相同的场景,它要求个体在短时间内高度投入到模拟情景中,具有竞争力、趣味性、实用性和实战性等特点,在群体互动中个体掩饰或者伪装较为困难,从而能够让组织有效地观察到个体的实际能力。通过沙盘推演,可以考察个体的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统筹能力、预测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它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

综上所述,每一个应聘人员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一个岗位之间亦存在着不同的岗位胜任特征,采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视野分析员工选拔中的各种现象,并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既充分体现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又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识别应聘人员的心理及其特征,为准确的评价和判断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有意识地帮助组织选择合适的员工选拔策略。有效地开展应聘材料的审查、面试和各类测试,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提高员工选拔工作水平和质量,打造团结高效的员工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犯罪心理学论文

正如老师所说,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两节课还没看完,就马上回宿舍接着看完了这部影片,但是对于《圣经》不太了解,有些场景生涩难懂,也就只能看情节和画面,看到结局时深深的震惊。参考了很多资料,才略微看懂了剧情和故事本身的内涵,《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与我们不远的韩国,想离比较近,文化方面有想通之处,相对来说更能让我理解其中的社会背景,一部找不到缺点的电影是可怕的,《杀人的回忆》正是这样优秀作品。2003年在韩国票房冠军的宝座上停留了三个月之久的暴力动作大片。

影片《杀人的日子》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与《七宗罪》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与人间地狱大相径庭。《七宗罪》中看不到阳光,到处充斥着绝望,而《杀人的回忆》中的金黄麦田,让我们看到希望。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金黄色稻田竟然掩藏着惊人的罪恶,甚至惊讶于如此温暖的开场竟然直接过渡到了触目惊心的凶杀现场,突然得令人反胃。

一连串的杀人案,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十七年后,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这部影片的结局是对人性社会的深深讽刺。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在这点,与《七宗罪》有异曲同工之妙。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

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崔西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faraway„idon'tknowthisplaceanymore„„。”

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逃避这暗无天日,一直下雨,看不到希望的城市,或是这个黑暗的社会,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崔西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

灰灰的天空,灰灰的色调,似乎是这个毫无希望的世界的缩影,一连串的谋杀案笼罩在一团密云之中,凶手不知去向,暴食、贪婪、懒惰、淫欲、骄傲一项项罪名加在五名死者身上,剩下的两个目标到底是谁?罪恶的城市每天滋生新的罪孽,凶杀、迷幻、偷窃,就在隔壁转角的街口,坐拥整座知识宝库的警卫日以继夜地赌博,人类在追寻刺激的过程中似乎失去了什么。

年轻干探的妻子约快将退休的年老警探希望得到指导,如何在罪恶之城去生活,年老警探回忆从前女友怀上自己的孩子,他坚持要打掉,他到现在仍然自觉没有错,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在罪恶之中成长,他似乎看透人心,“如果你打算不要孩子,就千万别告诉他;如果你坚持要抚养孩子,就要用心去爱他。”最后年轻勃勃的干探家破人亡,年老的警探似乎深阅世情,名哲保身,导演暗示的是否要我们看破?美好的世界是没有的,但会是我们一直奋斗的方向。

太灰暗的结局,pitpeter的演绎近乎完美,最后的绝望与愤怒成就了整个计划,七宗罪呈现在人们面前,正如“传道者”所说,他的所作所为必将令到以后世人苦苦思索。不过苦苦思索的可能只会是像我一样的闲人,太多人融入现代的洪流,迈入都市的脉搏,被纷繁的信息弄至昏溃,“七宗罪”只可能是两个星期的头条,记忆总会衰退,或许有一天总会消失不见,我们的所作所为迟早会成过眼云烟,那么他那么努力地去“传道”,是否到最后仍然是白费。

米兰·昆德拉借助书籍去帮助记忆,为的是有过的罪行要永远被记清,对抗日益衰老的时间,对抗我们习之为常的遗忘,然而谁人会学他那么辛苦要永远记忆那些痛苦的经历,太多人会选择遗忘,有过的愤怒、真情、喜欢、相恋或者憎恨,到最后可能剩下的只是云烟。怎么办?害怕自己努力过的终将变成白费,消磨怠尽吧。可能是过程中的一步,那么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如何流传到明天,再明天,再到明年,明年,明年,甚至死后的每个世纪?一切都扯得太远,而一切我都尚未明白。

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崔西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崔西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worldisafineplace,andworthfightingfor。iagreewiththesecondpart。(世界是美好的,并值得我们为此奋斗下去,我只同意后半句。)很喜欢雨果的一句话: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难则是人杰的乳汁。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曾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升级勃勃的绿洲。

就像《七》中,最后老警官被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bearound”。我想他不会退休。他会继续呆在这个城市,与恶势力继续斗争,经常看看天,直到看到阳光。

就像《杀》中,最后胖警官从小女孩口中知道,17年前的强奸犯前几天刚来过。面部复杂的表情,我想他会在此布控,等待他的再次落网。就像金黄色的麦田,象征希望。

心理学论文

近年来,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幼儿教学中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更被人们所关注。大家都懂得,幼儿一旦产生了逆反心理,就会对学校的同学表示反感,直至不愿意去幼儿园上学。在幼儿教学中它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幼儿学习的阻碍。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产生的理由,找寻消除幼儿逆反心理的办法,这对早期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合格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幼儿;逆反心理;早期教育。

幼儿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由于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对一切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因此,在幼儿的教学中,要以直观的形象化教学为主。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激发幼儿对客观事物的兴奋感以及求知欲,然后再帮助幼儿形成概念。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过多地讲抽象的东西,幼儿听不懂,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幼儿具有好动的特点,我们要针对幼儿的这一特性,多采用寓教学于游戏中的策略,让幼儿在玩乐中、不经意中学到知识及本领,这是有效防止幼儿产生逆反心理行为的一种有效策略。

幼儿还缺乏一定的抑制力,而且还容易疲劳。针对这一点就决定了幼儿学习、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只有强度适宜,才能更好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作为幼教工作者都知道,幼儿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比较任性。当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时,既不能采取强硬之法,也不能任由幼儿为所欲为,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比如,观察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使幼儿掌握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取绘画法,把事物绘画得生动具体,形象鲜明,变静为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一个大情境,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幼儿在轻松的娱乐中学到知识。

幼儿认识事物除了具有特殊规律之外,自身也具有一般规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能把幼儿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科学的、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体系,然后按这个规律有计划地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这样就会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轻松感,逐步地掌握新知,因此就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

幼儿教师对幼儿学习中所出现的难点,要进行比较耐心的、科学的引导,直至幼儿真的明白了、学会了为止,一旦幼儿产生了逆反心理,我们就要认真查清理由,及时采取相应的消除措施,让逆反心理从幼儿的头脑中彻底消除,让幼儿健健康康地成长起来。

管理心理学论文

管理心理学在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属于与管理学同类、管理学的后续课程而开展;因行政学立基于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三大学科基础,因而,该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是起着夯实管理学基础的作用。同时,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进程中,对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的行为及基规律一直受到行政学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在管理心理学教学开展过程中如何针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创新成为该课程任课教师更为关注的课题。

1.管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部分老师存在着一开学就讲课的习惯,而这种讲课是指直接教授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看似抓紧时间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任务,但易于带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中的位置不清晰的问题。因此,在行政管理专业中教授管理心理学课程时,教师应首先从专业培养计划的角度去解读这门课程与该专业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专业学习的起点就了解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建立于政治学、管理学、法学三大学科基础之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应建立于这三大学科基础之上。只有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进一步学好相关的专业主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

2.管理学的理念及实践方法对行政管理的变革起着重要作用行政管理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若干次的范式转变与实践改革,从传统公共新政到新公共行政、从新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无不体现着管理学的发展理念对行政学研究及发展的推进。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建立缘于三大理论基础: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官僚制及科学管理理论,当时管理的重点在于任务的完成及效率的实现,因而,行政管理的重点也在于制度的设计及效率指挥棒的指引。20世纪30年代后,管理学的研究重点由原先的泰罗主义向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时期转变,人际关系与行为学派认为,员工的积极性依赖于他们的情绪和积极性、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公共行政的研究者正是着眼于人际关系与行为学派的管理基础去解释行政管理中的现象,强调政治与行政的二分不可能实现,注重管理中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的存在及其对管理的影响,树立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价值准则。

3.从当前国外行政管理研究的热点看,着眼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行政管理的研究从最初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制度框架的设计随之转向组织设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而当前开始越发关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传统行政学研究中强调人的完全理性,到现代西蒙的决策理论中认为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中只能做到有限理性,遵循决策结果的满意原则;伴随着多学科的研究推动及交叉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由此,可以看到,国外行政管理的研究热点已开始部分关注行政管理中的人及其心理研究。

1.完善课程内容,着眼于管理职能与管理主体分类的内容创新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无论是着眼于管理职能的划分还是着眼于管理主体的划分,课程内容都稍显单薄,并且偏重于管理学或者心理学中的某一部分,并不能完整地反映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是着眼于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研究定位。因此,在课程内容创新中,课程组致力于将两种倾向性的内容进行整合,既包含管理主体中的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也包含管理职能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研究。这样课程内容既保证了完整性,又体现了充实性,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十分有帮助。

2.课程教学内容中关注当前的研究前沿随着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何保证将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缓冲教材与现实研究之间的时差,成为课程组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课程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问题。比如,无论是基于行政管理专业的背景,还是基于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决策理论及其发展都会得到关注。当前的教材中主要关注的还是从古典决策理论的完全理性决策到现代决策理论的西蒙为代表的有限理性决策再到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但当前无论是关于决策理论还是关于决策中理性的研究都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因此,我们在决策中会将最新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如前景理论、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等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以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

1.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

教师通过提供合适的案例,给学生下达任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案例情况,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中的各种情节,逐步形成各自处理方案。由于案例一般来源于现实,通过对案例的阅读、分析、讨论,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意识,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管理中人的心理之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等属性。

2.自主学习。

首先,采取自觉阅读的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定相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可以指定书籍,也可以指定相关书籍中的相关章节,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背下来,经过巩固以后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运用起来会得心应手。其次,小组学习。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就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组成学习小助,课外查阅资料,查找相关的案例或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自编案例。这样,长期坚持的结果就是在学生中形养成了“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教学手段改革。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涵盖极大的知识量与信息量,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使管理心理学的相关事物形象丰富多彩。利用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可以让空洞单调的理论形象化处理、视频化编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总之,党校管理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其重要作用和地位,认真研究管理心理学理论,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的教学研究之中,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使管理心理学教学有效并顺利实施。

社会心理学论文

把p2p对等技术运用到虚拟学习社区中,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学习,使之更加适应当前远程教育领域分布式协同的趋势,为解决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目前大多数虚拟学习社区和网络学习环境都是建立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的,这种模式随着学习人数的增加会给服务器造成很大的负担,导致服务器瘫痪,社区内的活动不能正常运行。

一、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p2p虚拟学习社区的系统特征分析。

社会心理学理论指出教师和学习者角色发生转变时,学习的协作性将增强。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系统为学习者创建探索、发现、构建知识的情景,提供必要的构建知识的学习资源以及与外界环境包括伙伴、指导教师相互作用的手段。因此,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习者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它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大量信息和资料;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虚拟学习社区就是要促进和支持这种构建,而不是严格控制和支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自由性、情景性、协作性。

(二)技术支持——数据同步更新。

在虚拟学习社区内应保证课程中的资源是连续的,同步的,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候收到的资源列表都是最新的。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中,服务器中集中存贮数据和备份数据,控制客户端可以分享的资源,而在分布式的p2p系统中,由于没有服务器而使得数据的同步很复杂。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每一个参与的成员都能共享社区内的资源,当资源更新时,每个成员的信息及时保存备份后再同步更新后的数据。首先,假设学习者a,b,c是一个课堂对等组的成员,这个对等组中只有一个管理成员bpa,这个管理成员只是负责这个组内的共享资源的更新。下一个假设是a刚刚修改了组内的一个共享资源,这次修改导致了更新信息的调整,显示出被修改信息的名称和被修改的部分。a通过组内复制服务提供的管道发布这个修改信息,也就意味着这个信息将被组内其他的在线成员b、c和bpa收到。b、c接收到这个信息后立即把这个更新的资源复制到本地资源,因此a、b、c现在都获得修改的资源的备份信息。bpa在接收这个更新的过程中把这个更新信息存储在缓存中,然后通过属于管理对等组的管道把这个更新信息发送给其他的管理者。其他的管理成员随后收到更新信息,同样保存在缓存内。其他的管理者在缓存内存储更新信息的备份,这样可以使不在线的课程对等组的成员在下一个管理者那里得到更新信息。假设d是这个课程对等组的非在线的成员,他再次上线的时候a已经修改了信息,但是这些修改信息还没有传输到每一个管理员那里,在这样的情况下,d只能接收到组内的管理者bpa发布的更新信息,而错过其他的管理者发布的更新的信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d可以通过激活其他的组内成员执行一个错误保障检测程序,这个程序可以把自己的更新信息与其他的成员的信息作比较,如果不同的话则复制其他成员的信息,以保证自己的信息与组内成员的一致。

二、基于社会心理学理论的p2p虚拟学习社区的结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1.虚拟课堂是一个独立的课程对等组,学生加入到这个对等组后,便可以使用组内的核心服务。学生和教师在这个虚拟课堂中能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方便的进行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材料可以供大家下载,而且不受人数的限制,人数越多,下载速度越快;学生的个人学习材料和学习心得体会也可以给大家共享,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2.教师园地对等组模块主要是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服务,以促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管道服务方便的将各种公告信息发布给每一个学习者和上传教学资料,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沟通,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正确指导,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3.休闲广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工作和学习疲倦的时候,就可以来到休闲广场,这里提供各种游戏可以使人放松,并且在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开发智力和培养协作精神。

在p2p虚拟学习社区中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学习者之间可以很方便进行交流与知识共享,充分利用了p2p通信的优势,从而快速有效地获取学习信息。学习者之间进行交流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也是学习者之间进行社会性交互的过程。社会性交互是激发和产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的知识共享与社会性交互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社会性心理学理论可知,学习者进行的社会性交互越多,获得知识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可知,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通过网络能够看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却隐藏在每一位共同体成员的头脑中不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都只能通过学习者之间社会性交互才能获得。所以学习者之间可以通过p2p虚拟学习社区建立相关联结,当一个学者对某一知识发出帮助请求时,所有具备这一知识的教师与请求者之间可建立知识共享的社会性网络。如果某个学习者对某一知识提出搜索请求时,该搜索请求将按照指定格式被封装成相应的消启,然后发送到网络的所有的资源结点,并在资源中心内进行检索,将相关检索结果返回给请求学习者;如果资源库没有相关知识,就需要向社区中的其它学习伙伴发送搜索请求,收到搜索请求的学习者将会解析相应的搜索请求消息。然后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请求。这时在拥有这一知识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便形成另外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平面。但在这个网络中并不显示没有这一知识的学习伙伴。请求者可以从其中的任一个教师那里得到帮助;以学习伙伴a为例说明,a分别与教师b,c,d建立了联结,他们与a可以在线即时通信与交流,方便及时地提供a所需的帮助信息。同时a可以对不同的教师所提供帮助的信息做出评价,依据与自己所需信息相匹配的程度确定其信誉级别,并利用社区所提供的分类方法上传到数据中心,以备知识共享。

心理学的论文

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加快,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需要研究的新问题,目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其中老年人孤独问题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结合老年人孤独心理的特征,分别从老年人玩具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要素等方面展开,为设计排解老年人孤独的游戏玩具提供较为系统的方法,最后提出设计师要切实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

老年人;孤独心理;玩具设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迎来“全球老龄化时代”,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日益增多。尤其是当下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老年人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和身体健康的需求,更多地转向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层面。虽然我国已普遍进入老年型社会,但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研究表明在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中,孤独心理所占的比例高于50%,孤独心理是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因此,针对我国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产品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孤独”这一术语最开始源自于医学界,后来,心理学将“孤独”的概念引入到“社会心理学”中,对其概念、内容、意义进行了一些重新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孤独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孤独感还没有确切公认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孤独感概念的理解可能有所差别,但大多数国外学者对孤独感诠释的基本框架是:大部分孤独感是指当个体感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或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状况存在一定差距时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或体验,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孤独感有两个特质: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是一种情绪体验。

1、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韦斯将老年人的孤独分为情感性孤独和社会性孤独两类,情感性孤独是指缺乏家庭成员间的交流,与丧失亲密的依恋有关。社会性孤独是指缺乏朋友间的交流,与缺乏能提供归属感的广泛社交网络有关。而在中国,受传统伦理观念和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人们的家庭文化观念浓重。老年人所体会到的孤独不是朋友稀少,而是感受不到亲情和享受不到天伦之乐,所以情感性孤独是中国老年人孤独心理的主要特征。

2、心理孤独和环境孤独。由于孤单和孤独的界定是不一样的,孤独更多的表现为缺少共同语言以及主观上被疏远的感觉,而孤单则表现为客观上的独自一人。在中国社会,氏族宗亲观念根深蒂固,传统联合式的家庭生活模式依然存在,老年人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意识,这就使得他们的表现是不孤单但却非常孤独。

3、自我封闭性孤独和环境排斥性孤独。老年人的孤独心理的形成可能与老年人本身的自我内心的封闭有关,也可能是对周遭环境的排斥有关。自我封闭性孤独是主观的将自己的内心与外界隔绝开来,是一种内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中国人的性格普遍谦虚、内敛,不善于交际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更容易受到孤独感的侵袭。当个体处于热闹的氛围中依然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不善于或懒于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者觉得自己内心的感受别人无法体会,我国老年人很大程度上趋向于环境排斥性的孤独。也有学者称“中国式孤独”指的是人们总是习惯于把想说的话藏在心里,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主要表现为在很多场合表现矜持,因此感到孤独。西方的孤独区别于中国式孤独,他们的孤独主要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现状,使内心充满了不安、焦虑和无所适从。

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重视和理解老年人的个体心理需求,对于减少老年人的生活孤独感和本身人格心理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总得来说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生理的,又有心理的,老年人对产品的需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功能上出现许多障碍和病变。这其中主要表现为视觉、听觉不断退化,触觉的灵敏度降低、行动缓慢,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上述的生理变化也使得他们在心理上表现为孤独、抑郁、偏执、自卑、多疑等消极情绪感受等,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其实老年人渴望健康,害怕死亡,在他们的意识中有着强烈的对生的渴望。鉴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特点,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兼顾老年人生理老化现象,使老人在玩乐的过程中达到锻炼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解决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结构逐渐变化,个人社会角色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老年人强烈的心理反应。他们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乐于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实现自身价值,从中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老年人容易多疑多虑,自尊心又强,对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尤为敏感,他们并不期望自己的产品都打上“老年人”的标签,他们也希望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各种现代文明带来的欢乐。实践表明具有娱乐游戏性质的老年人玩具既可以使老人活跃思维、锻炼身体,预防老年痴呆,又可以弥补儿女不在身边的孤寂,还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改善现有的生活质量。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在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具有一定习俗性和稳定性的。老年人地域文化特质更为明显,由于老年人不大可能获得新的重大的成就感,他们转而进行自我心灵的平衡和维护,长期的文化熏陶,使得老年人对其熟悉的、反映出其生活环境因素的产品往往在情感上更容易认可,这种认可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慰藉感和安全感。传统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习惯直接反映在他们对产品造型、色彩、材质及纹饰等的喜好和选择上,老年人对身体健康长寿、家庭和睦融洽、生活幸福美满的企盼也正是传统地域文化的反映。

根据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分析,综合社会环境等因素考虑,我们在设计玩具产品时不仅要考虑个体的舒适和便利的操作,更要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满足和个人尊严,老年人需要的不只是便利,更需要满足的是心理层面的需求。

1、借鉴无障碍设计和通用设计的原则。

老年玩具的设计在使用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原则,注意产品的操作精度和复杂程度,降低操作的施力,适当的减少信息量,增加信息强度,简化产品操作的步骤和流程,减少逻辑的推理,减弱老年人在使用产品时需要思考的部分,采取本能性的行动或者习惯性行为,融入更多的交互性,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度保持一致,这样玩具产品才能为老年人带来慰藉感和安全感。而老年人用品不只是一个产品,更多的是对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应当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找到和其他人的共通点,把老年人产品的关键要素融入到大众产品中,使其不会感受到区别对待,这样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也保护了老年人的情感,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不断的追求和寄托。

首先,本能层面的交流是老年人在选择玩具时考虑最多的一个要素。依据衰老生物学的理论,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反应能力日趋迟钝、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受到伤害,因而在玩具的设计中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玩具的材料要环保安全;第二是外型要圆滑无尖锐部分;第三,结构要合理、牢固。

再者,行为层面的交流性设计。这一层面的交流性指的是使用行为,老年人由于身体各部分机能都逐渐退化,视力、听力和握力理解力都相对较弱,这就要求玩具产品在使用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这些特征,在玩具的易用性和语意性上进行特别的设计,注重信息的传播,使老年人更接近更了解社会,跟上社会的步伐。

最后,反思层面的交流性设计。这一层面的交流体验指的是在心里层面的交流。老年人往往容易产生孤独自卑、失落恐惧、抑郁的心理,并伴有敏感多疑、固执的情绪。分析了解这些特殊心理,鼓励老年人多与人进行交流沟通,增进老年人之间,老年人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设计充分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帮助他们排解寂寞和苦闷的情绪,也有助于设计师对老年产品的特性进行更好的定位。

丰富产品本质的调性指的是在满足产品功能实现的前提下,产品设计应当具有的一定的文化内涵,产品调性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本土国情,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传统、独特的文化,虽然地域的生活模式受文化交流的相互影响逐渐丧失原有独特性,但基本的传统形式依然不会改变。受成长环境的影响,老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老年人玩具不需要太多徒有其表的外在形式,需要的是能够传递丰富精神内涵的设计,老年人玩具产品调性的设计需要充分运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合地方特色和区域文化,形成特有的文化调性,设计师应该尊重这些传统,设计出他们喜爱的老年玩具来。

在设计史上,沙利文提出著名的“形式追随和功能”的思想,作为设计师应该留意一件作品的内在原理,然后再去进行外观的形式设计。一件玩具的外形,会给消费者提供最直观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感受比任何产品介绍和产品说明都要简明扼要,在老年人玩具设计的形态上,要充分利用产品的语意学,不管是什么样的玩具形式,都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某种心理或者情感上的共鸣。首先是老年人玩具产品要带来的良好的视觉体验,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其次老年人积累下的审美经验对造型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形象所产生的联想,把玩具的形式与老年人熟悉的事物结合起来,有些形态有特点的象征意义,例如“圆”是我国历来比较推崇的一种符号元素,代表着圆满、团聚的寓意、给人完美无缺的感受,让人联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这类大部分中国老年人都熟悉的形态元素产品会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将产品的功能符号与文化符号结合到一起能凸显出更丰富的情感信息,享受玩具带来的乐趣时还能体验到亲切感。

老年人玩具产品建立在以材料为基础的载体上,在选材上,首先需要考虑的必定还是各种材料的物理属性,不同的材料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材料不仅制约着玩具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老年人在触摸不同质感材质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考虑到老年人特殊心理的前提下,针对玩具产品的材质选择上,不仅要考虑产品加工的材料需求,还要符合老年人心理和情感的特点,比如,老年玩具选择肌理触感强且圆滑的材料,可以弥补老年人日渐降低的触觉机能,使其更具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相对于一件产品而言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色彩,其次才是形态。老年人在色彩的选择上,也是很有讲究。在设计老年人玩具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对特定色彩的偏爱,人到老年,眼角膜变厚,对近似色的区分力下降,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应适当增强使用色彩的亮度和对比度。在设计老年人玩具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对特殊色彩的偏爱,据研究表明,色彩是带有情感的,能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情绪,设计师可以针对老年玩具产品的不同用途对色彩进行构建,尝试用“色彩心理学”原理,把色彩与人类的情绪连结起来,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色彩与老年人情绪之间的关联,特定的色彩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老年人在视觉上找到满足,并获得愉快的心理感受。

从心理上来看,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并不高,且没有太多的信心,要尽量减少老年人使用功能时所耗费的时间,避免产生焦躁厌烦的情绪,老年玩具的主要着力点在于娱乐,所以针对老年玩具的设计,需要着力提高产品本身的特有的吸引力,逐渐改变一些传统观念。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代偿心理在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的,老年人自叹生命短促,到晚年更不免有些憾事,年轻时追求某种东西没有获得满足时,人们会放弃原来的目标,企图假定另外一个替代品,在心理修复机制的影响下,很自然的会从容易追求的替代品中获得暂时性的满足,使得最初产生焦虑、孤独的心理也会得到修复。这样假借它去造成一种目的实现了的假象,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心理状态叫做情感代偿。老年人孤独心理需要通过其他的媒介来进行弥补,且老年人的情感代偿心理表现方式多种多样,譬如现在许多老年人喜欢摆弄琴棋书画、跳跳广场舞、养养宠物等等,把全部情感精力投入到兴趣爱好中去,这是一种代偿行为在老年人身上的表现。设计师需要尊重和满足他们这种特殊的情感诉求,通过产品传达丰富的情感体验,提供情感上的依托,弥补老年人生活上的孤独感。

老年人玩具在中国尚处在发展阶段,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在其辅助治疗的应用上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科学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国家和社会应从各个角度对老年人进行关注和重视,目前在设计领域,基于老年人生理需求方面的日常用品和医疗保健产品做研究比较多,而对老年人心理情感方面的产品研究则不够深入,我国庞大的老年群体已经变成各种消费产品不可忽视的潜在客户,他们需要关怀和照顾,更渴望情感的交流和沟通,设计师要在深入研究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基础上,切实关怀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如何让他们由原来的“安度晚年”向“欢度晚年”转变是社会的义务,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现。

[1]马素红.在校硕士生孤独感状况及其与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任佳盈.玩具介入改善老年人孤独心理可能性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9.

[3]刘巧,靳桂芳.从老年心理学角度探索老年人玩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16):016.

[4]陈汗青.产品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刘丹丹,曹巨江,孟亚.基于老年人特征的玩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2(2):15.

[6]李晔,宗明明.老年人玩具安全性设计[j].大众文艺,2010(15):151.

[8]郭佳逸.浅析老年用产品设计中情感代偿心理的引入[j].科技资讯,2009(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