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大全(16篇)

小编: 影墨

规章制度的修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公司财务通则》和《公司会计准则》、《工业公司财务制度》,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原则,是提高经营效果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消耗,资金占用和经济效果进行计划、记录、计算、控制和分析。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必须全面,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

第三条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1、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3、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4、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

5、编制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6、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8、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

第四条公司在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生产副总、总工程师、工程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五条公司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切实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公司财务通则》和《公司会计准则》、《工业公司财务制度》,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原则,是提高经营效果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消耗,资金占用和经济效果进行计划、记录、计算、控制和分析。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必须全面,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形成完整的核算体系。

第三条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1、遵守财经纪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2、加强和完善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3、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4、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

5、编制切实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6、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8、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

第四条公司在公司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生产副总、总工程师、工程部经理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作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

第五条公司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切实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六条各项定额的制订,需要在统一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进行。在定额制订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公司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切实可行。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1、水厂成本应帐目清晰,各项成本纳入微机管理,严格控制成本的支出。

2、成本的支出如:电费,材料费、燃料费、修理费、水资源费、物业费、取暖费、差旅费等费用需由水厂各职能人员核对准确后,经主管领导签字方可支出。

3、水厂对水源站不予报销非生产费用。生产所需材料,必须由水厂材料员统一进行购买。

4、水费的收缴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上交公司财务,并记好凭证,发生问题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工资、加班的发放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6、根据公司的要求,水厂结合二次分配方案,研究后进行发放效益奖及误餐费用,。

7、差旅费的核销:。

1)、过桥、过路费均按公司审批后的长途路单进行核算。

2)、车公里补助费按实际发生给予补助,但不能超出全年承包指标。

3)、通勤车票:水源站岗位人员均坐班车,不予报销车票,如遇没有班车时职工自行上站的,班长进行统计后给予报销;机关跑通勤人员每月核销4个往返车票;机关人员因公事发生的车票费用实报实销(不包含出租车)。

4)、经厂领导同意后,外出学习、调研疗养人员发生的差旅费用,均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费用每季度核销一次。

8、保健费用按月考勤进行核准后,按季度进行发放。

9、通讯费用严格按照定额执行,超出部分在季度奖金中扣除。

10、宣传报道工作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年终水厂统一进行嘉奖。

11、水厂组织参加局、公司各项活动的参赛人员,年终水厂统一进行嘉奖。

12、年终公司对水厂的各项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水厂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项工作负责人员进行嘉奖。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

1、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的支出。

3、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各种捐赠支出。

8、各种赞助支出。

9、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1、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

4、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9、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各项具体方法(包括材料计价、价差调整、费用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费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七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分类称为生产费用要素。

1、外购材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从外部购进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休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由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指按照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各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修理费:指按照确定并备案的提存率预提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用或直接计入生产费用的修理费用。

8、利息支出: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9、税金: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10、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物耗和非物耗等。

第八条、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称为成本项目。公司成本项目规定如下:

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并具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另外包括包装物。

2、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各种燃料和动力。

3、工资及福利费: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4、制造费用:指各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1)工资:指车间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辅助工人、勤杂人员的工资。

(2)职工福利费:指按上述人员工资的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折旧费:指车间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费。

(4)修理费:指车间维修各类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所发生的修理费用。

(5)办公费:指车间发生的文具、纸张、印刷品等办公费用。

(6)水电费:指车间非工艺过程用水和照明用电的费用。

(7)取暖费用:指车间应分担的采暖费用,不包括支付职工取暖费津贴。

(8)租赁费:指车间从外部租入各种固定资产和工具而支付和租金。

(9)差旅费:指车间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市内交通费。

(10)机物料消耗:指车间非直接用于产品、劳务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修理费用、劳动保护用品等。

(11)保险费:指车间应负担的财产保险费。

(12)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车间耗用的通用工具、生产用具、仪器等。

(13)劳动保护费:车间为保证劳动安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应由制造费用开支的各项劳动保护措施费、劳动保护装置维护费、防暑降温费、劳动保护用品等。不包括增加固定资产的劳动安防护措施支出。

(14)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5)运输费:车间内部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和运输部门为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

(16)外部加工费:指车间产品零部件委托外公司加工协作的费用。

(17)试验检验费:指不能直接计入为鉴定某种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产品的试验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费用、理化试验、质量监控等费用。

(18)设计制图费:指对产品和工艺进行科研、设计所发生的费用。

(19)其他:指不属于以上项目的其他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支出。

第九条、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1、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对难以直接计入的间接费用要按合适的标准,在公司包括主营业务、其他所有产品之间分配。企业的产品包括全部的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劳务协作。

2、凡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均应直接计入。

3、凡不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应采用与费用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4、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第十条、购入材料的成本:

1、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买价、外地运杂费、保险费、大宗材料的市内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但不包括购进材料增值税和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购进材料直接用于非应税产品的,应按包括进项增值税在内的全部支付价款全额计入材料成本。

3、进口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国外进价、进口税金。

第十一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月终未报账的材料,按计划价办理暂估入库,于材料报账时冲回。

2、采用公司内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月终将耗用材料的计划价调整为实际价格。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使用当月实际差异率,按材料类别或品种核算。其中vb1主要原材料、制剂主要原材料按品种核算,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制易耗品按材料类别核算。

3、材料稽核员根据领料单,将属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计入制造一部生产成本。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计入领用部门制造费用。成本核算员将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材料按材料稽核员转来的“材料领用单”,以材料核算价分配到各工序、各产品。并将材料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4、月末车间材料员负责将已领未用的材料办理“假退库”手续。

第十二条、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动力包括水、电、蒸汽、冷、压缩空气等,分外购自制两种。自制动力以及需经本单位辅助车间处理后使用的外购动力,均应作为辅助生产核算。

2、动力费用根据计量仪表记录的实际耗用数量进行核算,没有计量仪表的,应由动力部门或有关部门确定的合理的分配标准,作为分配动力费用的依据。

3、动力费用的核算要划清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界限、内供和外供的界限。

第十三条、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各项工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列入工资总额。各项工资性支出都应按照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和汇集。

2、按照规定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依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正确计算应付工资和实发工资。

3、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提取和支付职工福利费,不得擅自改变计提比例。

每月应付职工的全部工资和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部门、车间进行汇集与分配,分别计入有关科目中。

第十四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1、固定资产的折旧费根据确定的折旧年限和折旧率,按月提取,分类计入各有关科目。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应按集团公司的统一会计政策确定,报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备案,不能随意变动。

2、公司购置或竣工验收交付试生产的固定资产,都要按经审计确认的资产原值(或估计原值)入账并计提折旧;对长期不用或不需用的资产要及时办理封存手续。对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要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据以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以后,按决算数调整原固定资产估价和已提折旧,以保证成本水平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第十五条、待摊和预提费用。

1、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的受益期确定分摊期限,但应在一年内摊销完毕。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应在“递延资产”科目核算。

2、预提费用是反映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各月支付的费用,预提费用的期限也应按受益期确定。为了使各月成本费用水平均衡,应编制各项预提费用预算分月计入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提的费用的差额应计入费用支付期的有关成本费用项目。

3、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包含如下内容:

(1)新建、扩建企业或车间一次大量领用的低值易耗品;

(2)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3)一次支付的固定资产的租金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5)按规定应分期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技术转让费;

(6)一次支付的财产保险费;

(7)按季度(或延期)支付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支出;

(8)停产检修期间的费用,可以在当年内分月摊销;

(9)其他经营主管部门批准的待摊、预提费用。

第十六条、制造费用。

1、制造费用按照生产车间和规定的费用项目进行汇集。

2、应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单独负担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应由一个以上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制造费用,按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入。

3、各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负担。

2、计算在产品成本;

3、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

第十八条、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按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产品、劳务、作业的种类和成本项目进行汇集和分配。

a)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作业成本,按各车间提供的劳务作业量,以计划单位成本,分配给受益单位。

b)辅助生产车间按水、电、汽、冷及维修等为成本核算对象,并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c)辅助生产车间为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费用,扣除车间自用的部分外,应当全部分配给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不得节留。

d)辅助生产为各单位提供的产品及劳务,应分别计算实际成本。实际总成本与转给各受益单位的实耗量和计划价格计算的总成本之间的差异,公司财务部门统一分配,计入当期产品成本及管理费用。

第十九条、成本计算方法:

1、根据原料药产品的生产特点,对维生素b1产品的直接材料按工序采用逐步结转法进行核算,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采用按产品产量及一定的分配标准在各品种之间进行分摊核算。

2、根据医药制剂产品的生产特点,采用品种法核算,并以平行结转法核算到片剂、胶囊两条生产线,各生产线分别按配置工序、包装工序核算。直接材料按领用的品种直接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按品种类别(大片剂、小片剂、胶囊等)及一定的分配标准分摊核算。

3、月末在制品只结存原材料,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当月发生的其他费用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分摊,不留余额。

第二十条、按照生产产品的品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并按成本对象设置成本计算表汇集生产费用,每月的生产费用就是该产品的总成本,再除以当月实际产量,就是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第二十一条、在制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

1、公司制造部门应设置台帐,登记在制品的加工数量、完工数量、废品数量,转出数量和结存数量,并定期进行实地盘点。在制品的盘盈、盘亏按规定报批计入“管理费用”。

2、根据在制品的实际结存数量和折合成本量正确计算在制品成本。在制品成本月末只留直接材料成本。

3、制造部门对已完工的产品应及时办理验收交库手续。产成品的收发结存数量,必须在年度内定期与实物进行核对盘点,对产成品的盘盈、盘亏计入“管理费用”。

4、原料药产品月末按照在制品的完工程序折合为约当产量,再根据约当产量与完工产量的比例,计算在制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解释,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一、第十九条。

成本计算方法:期未在制品的处理方法是只留存材料成本而不留存人工及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系统是可以留存人工费及制造费的,因为有些行业的月未在制品这部份费用比例并不小,况且电脑系统计算起来比手工核算方便得多,而且产品成本会更加准确。

二、第十一条。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采用公司内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成本核算系统是采用成本期间加权单价为核算单价。

成本核算员将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材料按材料稽核员转来的“材料领用单”,以材料核算价分配到各工序、各产品。并将材料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我们认为根据材料领用单来分配材料这一方法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应用的,那就是不会有其它产品用到此物料,否则原计划用于产品a的物料,由于特别原因会用到b产品中去,而且当有剩余物料退仓时,真不知该冲减哪一个产品的领料记录。

成本核算系统采用定额材料耗用加上材料差异部份,这一方法得到许多同行的认可。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服务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医院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财务院领导、财务科、后勤部及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对全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医院财务科配备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一般由专业会计人员担任,负责具体的成本核算工作。各科室和后勤班组应配备兼职的成本核算员,负责基础资料的统计编报工作。

医院的成本核算贯穿于医疗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医院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必须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真实、完整。

1、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消耗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和人员定额,加强定员定额管理。

3、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并建立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

1、合法性原则。即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即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与客观经济事项一致,不能人为提高或降低成本,且这些信息还要有可核实性。

3、配比性的原则。即要求严格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

4、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

5、一致性原则。即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保持一致,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6、重要性原则。即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重点核算,力求精确。

成本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医院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提供相关成本资料,作为制订医疗收费标准及评估收费合理性的依据;可以作为医疗资源分配及投资效益分析等经营决策的依据;可以作为医院管理者评估营运绩效及控制成本的依据。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医院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医院内部应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核算,个个参与成本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因为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人,所以应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水厂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厂成本核算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水厂成本应帐目清晰,各项成本纳入微机管理,严格控制成本的支出。

2、成本的支出如:电费,材料费、燃料费、修理费、水资源费、物业费、取暖费、差旅费等费用需由水厂各职能人员核对准确后,经主管领导签字方可支出。

3、水厂对水源站不予报销非生产费用。生产所需材料,必须由水厂材料员统一进行购买。

4、水费的收缴经核对无误后,方可上交公司财务,并记好凭证,发生问题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5、工资、加班的发放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6、根据公司的要求,水厂结合二次分配方案,研究后进行发放效益奖及误餐费用,。

7、差旅费的.核销:

1)、过桥、过路费均按公司审批后的长途路单进行核算。

2)、车公里补助费按实际发生给予补助,但不能超出全年承包指标。

3)、通勤车票:水源站岗位人员均坐班车,不予报销车票,如遇没有班车时职工自行上站的,班长进行统计后给予报销;机关跑通勤人员每月核销4个往返车票;机关人员因公事发生的车票费用实报实销(不包含出租车)。

4)、经厂领导同意后,外出学习、调研疗养人员发生的差旅费用,均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费用每季度核销一次。

8、保健费用按月考勤进行核准后,按季度进行发放。

9、通讯费用严格按照定额执行,超出部分在季度奖金中扣除。

10、宣传报道工作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年终水厂统一进行嘉奖。

11、水厂组织参加局、公司各项活动的参赛人员,年终水厂统一进行嘉奖。

12、年终公司对水厂的各项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水厂根据实际情况对该项工作负责人员进行嘉奖。

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应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及工作职责。

医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统筹安排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医院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一名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院领导为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制定落实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

第二条管理人员及部门

医院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住院床位在5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一级医院应确定专(兼)职人员不少于1人,二级医院应确定专(兼)职人员不少于2人,三级医院应确定专(兼)职人员不少于3人。

各科室、独立的门诊部、卫生所(室)、诊所应当确定专(兼)消防管理人员,每天上班前、下班后负责检查和整改本科室、本场所火灾隐患。

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具体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防火巡查

医院应当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并明确巡查的重点和人员。

医院住院楼(部)、门诊部等白天应当每两小时至少开展一次防火巡查,住院楼(部)、急诊部夜间应当至少开展两次防火巡查,其他场所每日应当至少开展一次防火巡查。重点巡查以下内容:

(一)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五)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落实整改和防范措施。

第四条防火检查

医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应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有各部门、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防火检查,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一)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情况;

(二)日常防火巡查工作落实情况;

(三)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医护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

(四)消防控制室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五)消防设施设备运行和完好有效情况;

(六)电气线路、燃气管道定期检查情况;

(七)火灾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应当督促整改。

第五条消防控制室、设施维保检测及安全评估

医院应当对依照规定依照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完好有效。对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医院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保、检测,单项检查每月至少1次,联动检查每季度至少1次,自动消防设施每年至少全面检测1次。

消防控制室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应持证上岗,熟悉应急处置程序,能熟练操作消防设施。消防控制室内应保存竣工后的总平面布局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及安全出口布置图等纸质或电子档案资料。

属于火灾高危单位的医院,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开展1次消防安全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加强和改进消防安全工作。

第六条消防安全标识化管理

医院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等应实行标识化管理。

消防设施设备及器材要设置规范、醒目的标识并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在楼层显著位置应设置本楼层疏散指示图,在病房门后应设置疏散逃生线路示意图;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显著位置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处应设置消防警示、提示标识;在主要消防设施设备上应张贴维护保养、检测单位和维护保养、检测情况。

第七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医院应当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医护人员上岗前、转岗前应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所有医护人员应懂得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会报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自救。

医院对入院治疗的病员和陪护人员应及时开展入院消防安全提示。

第八条志愿消防队

医院应建立志愿消防队伍,消防队员的数量不应少于本单位从业人员数量的30%,并能保证每班次随时能够出动足够的灭火救援力量。志愿消防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和灭火器材,并定期开展训练。

第九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

医院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

各科室、住院部、门诊楼、药品库房、实验室、供氧站、高压氧舱、胶片室和锅炉房、配电房等应分别制定针对性的预案。预案应明确每班次每岗位的报警、疏散、扑救初起火灾的任务分工和职责要求,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条禁止性条款

严禁下列行为:

(二)违规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

(三)采用易燃、可燃夹心彩钢板作室内分隔或搭建临时建筑;

(三)擅自停用、关闭消防设施设备;

(四)锁闭、遮挡安全出口,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扑救场地;

(五)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病房楼内使用液化石油气;

(六)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使用非医疗大功率用电设备;

(七)室内吸烟和违章使用明火。

(八)在门诊楼、住院楼(部)的外窗设置铁栅栏等障碍物。

医院管理制度

一、新病员人院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体温在 37,5 ℃以上及危重病员每隔四小时测一次。一般病员每天旱晨及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每天问大小便一次。新入院病员测血压和体重一次 ( 七岁以下小儿酌情免测血压 ) ,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二、病员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做出相应标记。具体制度见《分级护理制度》。

附:死亡病员料理注意事项

1. 医师检查证实死亡的病员方可进行尸体料理。

2. 医师填写死亡通知单,即送住院处,由住院处通知死者家属或单位。

3. 需有两人在场检查死者有无遗物,如钱、票证、衣物等各种物品,交给死亡家属或单位。如家属或单位人员不在,应交由护士长保存。

4. 当班护士要用棉花塞好死亡病员之口、鼻、耳、肛门、阴道等。如有伤口或排泄物,应擦洗干净包好。使两眼闭合。穿好衣服,用大单包裹,系上死亡卡片,通知太平间接尸体。

5. 整理病室,撤走床单、被褥,通风换气,床铺、床头柜按常规消毒处理,如系传染病员,即按传染病消毒制度处理。

6. 整理病案,完成护理记录。

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的公益价值越来越大。

它对于维护一个地区的安定,带动本地区的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私营经济发展迅速,私营医院的兴起给县级公立医院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

由于受到旧有体制的影响,医院在成本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方面的漏洞逐渐显现出来。

在新的医疗体制不断深化的今天,成本管理对公立医院的发展起到决定性影响。

笔者将县级公立医院的全成本核算作为论述对象,着重探究当前形势下公立医院加强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分析医院在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为提升医院的运作水平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要求各医院要紧跟行业发展形势,摒弃旧有成本管理体制中的落后思想,从不同角度对成本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的监控,以全成本核算为主要核算方式,加快医院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公立医院全成本管理是指将以往的静态成本管理转变为从不同角度对各种成本进行全方位考察,实行全过程动态控制。

它是一种新的成本控制理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后来在我国的企业中开始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至于目前被事业单位所广泛借鉴。

导致医院的运作成本居高不下,多出的成本大多体现在了病人的医药费方面,长期下去病人因为看病贵的原因可能转去私营医院就诊,医院的信誉度降低,效益也就有所下降。

公立医院内部开展全成本核算,能够对各种成本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这样一来,医院的运作成本有所降低,对于患者而言能够缓解一部分就医经济压力,患者愿意前来就诊,对医院的发展也能极大地促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种提升不单单指的是吃好喝好,更多是对社会服务质量有了更多的要求,就医也不例外。

通过调查我们能够发现,目前,公立医院在服务方面做得与私营医院有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态度冷漠,对于患者的需求无法满足,时间长了对于医院积怨较深,自然会选择其他服务态度好的医院。

公立医院要开展服务多元化,势必要提升医疗成本,让本来就很高的成本更加居高不下,而开展全成本核算,能够有效整个各种医疗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成本也能控制在较低水平。

与其说全成本核算是提升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不如说市场的形势决定了全成本核算方式的出现,只有有效提升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医院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多的政府资源,增加综合实力。

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有一种心理,即只要做好了自己的分内工作,为患者治好了疾病,或者尽心尽责的护理至其康复,自己的工作就算完成的很好,这种认知在以往的医疗卫生领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甚至还出现了数据失真的情况,这样一来全成本核算的结果往往与初衷相违背,失去了其控制成本的作用。

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医院运营的方方面面,不仅仅包含患者的治疗成本,还包含医疗服务成本、后勤保障成本等多项,需要专业的成本管理人员参与进来。

但是,现如今全成本核算的实施情况并不是如此,很多医院将全成本管理工作扔给财务部门,由普通的财会人员负责管理计划的编制与施行工作,没有实行分级管理。

导致各个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横纵向的对比,不能全面客观的反应医院整体和部分的全成本。

(三)公用成本费用的摊销存在问题。

很多县级医院成本管理本着简单易操作的原则进行,尤其是在公用成本的摊销上更是实行平分制,即将各个科室、部门的公用成本费用加在一起,用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后,获得利润在每个科室和部门之间平摊。

医院管理制度

2、药库必须建立药品验收登记制度,按照难收工程逐一验收,并按照要求认真填写记录。验收登记本要妥善保管,不得丧失,以防范查。

3、药库应按照药品剂型、分类和性质,分别保管储存。在仓库和冷藏柜内分别放置干湿温度计,并观察记录每天的.温度、温度,以保证药品良好的储存条件。

4、特殊药品的管理应专人、专帐、专柜管理。

5、药品出入库时要先办理出入库手续和微机出入帐,先后放、验收药品,做到发近存远,不合格药品不得入库。

6、药库每月要清点盘存,做到帐物相符。各种单据要书写清晰,妥善保管,不得丧失。

7、药库不得私自外借药品,临床科室如急需使用,必须履行借用手续。

8、药库人员工作调动,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9、下班前要关好水电门窗,严禁烟火和无关人员入内,及时消除不平安因素。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论文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方案

要保证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使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真实的体现,并且为医院科室的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成本的制定找到准确的费用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进行完善。具体来说,就是要将医院科室所使用的各项直接或间接的成本费用都计算到成本核算中去,对医院的行政管理费用、科室所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提,并将其纳入科室成本核算的范围之内。此外,科室人员的工资、奖金等薪酬成本,也应该根据其实际状况纳入成本核算之内。总而言之,就是要将在医疗供应、临床医疗以及行政后勤等各项服务过程中的医疗成本都分摊到医院科室的成本之中,保证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完善费用分摊标准。

要解决好医院科室在费用分摊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该从这几方面来加强:一.要完善医院保障服务部门在服务定价方面的成本核算体制,只有首先保证各项医疗资源和服务有一个准确的定价成本核算,才能使其作为间接的管理成本具体分摊到各个科室形成实际的成本核算。二.由政府或相关的社会团体组织牵头,通过研讨会的形式,根据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制定一个统一的费用分摊标准,以此来供各家医院进行参考。而在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对科室的管理费用的分摊,应该按照各科室的实际状况来制定相应的`分摊标准。此外,还要按照相应服务的定价标准来对医疗器械维修、洗涤、医疗供应等环节的成本费用分摊,对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的生成费用进行一定的控制。做好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前期准备调查工作,尝试实行统一管理,减低成本支出。

3.加强医院实物资产的管理。

加强医院实物资产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也是改善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一项重要措施。一.加强对医院实物资产管理部门的有效管理,建立专门针对实物资产的实物会计体系,以此来建立比较完善的医院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要定期做好对医院实物资产的使用、存储状况的效果和状态分析,完善实物资产的财务报告,对实物资产的年度成本预算、采购、维修等开支提出具体的建议。资产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医院的库存状况,及时与医院的实物会计和医疗采购部门进行沟通,保证医院物资的充足,但是要对物资的积压和浪费情况进行预防。二.加强对临床科室对医疗物资的使用管理,针对临床科室对物资的使用状况,制订相应的使用和储备医疗物资的标准,尤其是对临床科室的医疗物资的储备的时间、数量等制订相应的量化标准。三.要加强对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成本知识的宣传,让其在一线的临床医疗实践的过程汇总,能够尽可能地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实物消耗和浪费,以此来降低科室的成本。

医院管理制度

1.根据医院总体目标、科室发展、新项目开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进修计划。

2.由进修人员本人提出申请,科室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个人表现等情况,择优选拔,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报科教部。

3.科教部汇总科室申请,按照重点学科、业务骨干优先的原则,审核上报申请材料,经业务院长批准后,作为年度计划予以落实。

4.进修人员外出进修前到科教部、人力资源部备案,进修期间须遵守学习医院的制度,服从管理。

5.外出进修人员必须按照进修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不得擅自延长或提前结束进修时间。如遇特殊情况需改变进修时间,则需本人提出申请,报科室主任,科教部、医院批准。

6.外出进修人员进修期间须遵守学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按要求参加医院的各项活动,服从管理。

7.外出进修人员应定期向科室汇报进修情况。

8.进修学习一年以上者,应写出进修专业学术论文及返院后开展工作计划,交科室和科教部,纳入个人技术档案。

9.进修结束时,进修人员要作出书面鉴定,经学习单位签字,盖章后,交科教部备案。

医院管理制度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积极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全科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并有安全检查记录。

3、安全值班人员及时查看设备的安全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向保卫科报告。

4、经常检查灭火器的完好情况,使灭火器经常处于良好安全状态。

5、严禁在工作场合吸烟、乱接电线。经常检查电器线路的完好情况,如果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报告电工房值班人员,及时处理或更换。

6、值班人员下班前认真检查水、电、气的关闭情况,关好门窗,确保室内安全。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论文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方案

目前,国内部分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并不十分完整,列入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医疗活动的消耗材料以及少数医院医疗活动的固定成本,而对医院的行政后勤等部门的费用成本分摊则比较有限,尤其是医院所投入的一些大型的医疗器械、仪器以及医院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等方面的成本并没有计算在内,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是还是不够完整的。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得到的核算结果是不够准确的,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医院的财务成本状况。有的医院科室在参与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只注重与其绩效奖金有关的那部分成本消耗的核算,使科室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大大降低,不能反映各科室真实的支出成本状况。

2.费用分摊标准不统一。

大部分医院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在管理费用、成本中心的费用等成本分摊上所实行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各家医院科室成本的支出范围也是不同的,有的科室分摊的管理费用配额高,得到的成本核算结果也相差的比较多,与科室实际的成本消耗相差的比较大,不能真实、客观地对医院科室的成本进行预测。与此同时,管理费用的分摊标准不一,也不利于医院之间在具体科室管理和医院水平上的比较。

3.医院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院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影响现代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健康发展所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医院在其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重视医疗器械、仪器的购买,对实物管理与核算不重视,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积压和浪费现象。具体来说,没有建立定期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虽然一些医院有对医院的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但是对资产的状况没有进行有效的分析,对资产的折旧率、报损率没有进行及时的统计,使得医院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成本虚增的状况。此外,医院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沟通机制,医院各科室、医疗器械管理部门、采购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使得医院的医疗采购、管理与临床医疗在资源的使用上发生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资源的积压、浪费等,使医院的成本开支增加。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

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

1、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2、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

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对外投资的支出。

3、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5、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各种捐赠支出。

8、各种赞助支出。

9、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

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1、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2、开展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加强对二级核算单位以及班组成本核算的组织与管理。

3、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必须在不断加强与完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使成本费用的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4、成本费用计算期应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规定为每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月1日至当月末。计入当月成本的费用要素消耗和产品产量的起止日期须与成本计算期保持一致,不得提前和延后。

5、成本核算必须坚持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应真实准确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成本水平的经营成果。

6、成本核算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与产成品的界限、各种产品之间的成本界限。

7、根据计算期内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数量、实际消耗和实际价格,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不得以估计成本、目标成本代替实际成本。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进行核算的,应在月末调整为实际成本。

8、遵循谁受益谁承担费用的原则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设置成本费用账册,以审核无误手续齐备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对成本项目在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象间进行分配,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9、公司成本核算中的各项具体方法(包括材料计价、价差调整、费用分配方法、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计算等),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并将变更的原因及其对成本费用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在当期的会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第四章:生产费用的分类、归集、分配。

第七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分类称为生产费用要素。

和低值易耗品等。

2、外购燃料: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一切外部购进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液休和气体燃料。

3、外购动力:指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耗用的由外部购进的各种动力。

4、工资: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职工工资。

5、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指按照工资总额的规定比例14%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指各生产单位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折旧率计算提取的折旧费用。

7、修理费:指按照确定并备案的提存率预提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各类固定资产的大中小修理费用或直接计入生产费用的修理费用。

8、利息支出: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9、税金:指应计入生产费用的各种税金,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10、其他支出: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支出。如物耗和非物耗等。

第八条、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称为成本项目。公司成本。

项目规定如下:

1、直接材料:直接用于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并具有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另外包括包装物。

2、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各种燃料和动力。

3、工资及福利费: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规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

4、制造费用:指各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

(1)工资:指车间生产工人以外的管理人员、辅助工人、勤杂人员的工资。

(2)职工福利费:指按上述人员工资的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折旧费:指车间使用的各类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费。(4)修理费:指车间维修各类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所发生的修理费用。

(5)办公费:指车间发生的文具、纸张、印刷品等办公费用。

(6)水电费:指车间非工艺过程用水和照明用电的费用。

(7)取暖费用:指车间应分担的采暖费用,不包括支付职工取暖费津贴。

(8)租赁费:指车间从外部租入各种固定资产和工具而支付和租金。

(12)低值易耗品摊销:生产车间耗用的通用工具、生产用具、仪器等。

(13)劳动保护费:车间为保证劳动安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应由制造费用开支的各项劳动保护措施费、劳动保护装置维护费、防暑降温费、劳动保护用品等。不包括增加固定资产的劳动安防护措施支出。

(14)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15)运输费:车间内部运输所发生的费用和运输部门为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

(16)外部加工费:指车间产品零部件委托外公司加工协作的费用。

(17)试验检验费:指不能直接计入为鉴定某种产品质量而发。

生的产品的试验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检验费用、理化试验、质量监控等费用。

(18)设计制图费:指对产品和工艺进行科研、设计所发生的费用。

(19)其他:指不属于以上项目的其他应计入制造费用的支出。

第九条、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则。

1、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核算对象,对难以直接计入的间接费用要按合适的标准,在公司包括主营业务、其他所有产品之间分配。企业的产品包括全部的主营业务、其他业务和劳务协作。2、凡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均应直接计入。

3、凡不能直接计入各生产线、各作业、各产品的费用,应采用与费用形成有直接关系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4、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第十条、购入材料的成本:

1、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外购材料的成本包括:买价、外地运杂费、保险费、大宗材料的市内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但不包括购进材料增值税和购进免税农产品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2、购进材料直接用于非应税产品的,应按包括进项增值税在内的全部支付价款全额计入材料成本。

3、进口材料的采购成本应包括国外进价、进口税金。第十一条、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月终未报账的材料,按计划价办理暂估入库,于材料报账时冲回。

2、采用公司内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月终将耗用材料的计划价调整为实际价格。材料的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异,使用当月实际差异率,按材料类别或品种核算。其中vb1主要原材料、制剂主要原材料按品种核算,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制易耗品按材料类别核算。

3、材料稽核员根据领料单,将属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计入制造一部生产成本。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计入领用部门制造费用。成本核算员将直接计入产品实体的材料按材料稽核员转来的`“材料领用单”,以材料核算价分配到各工序、各产品。并将材料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4、月末车间材料员负责将已领未用的材料办理“假退库”手续。

第十二条、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动力包括水、电、蒸汽、冷、压缩空气等,分外购自制。

两种。自制动力以及需经本单位辅助车间处理后使用的外购动力,均应作为辅助生产核算。

2、动力费用根据计量仪表记录的实际耗用数量进行核算,没有计量仪表的,应由动力部门或有关部门确定的合理的分配标准,作为分配动力费用的依据。

3、动力费用的核算要划清生产用和非生产用的界限、内供和外供的界限。

第十三条、工资及福利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应当支付给职工的各项工资,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列入工资总额。各项工资性支出都应按照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核算和汇集。

2、按照规定的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依据有关的原始凭证,正确计算应付工资和实发工资。

3、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提取和支付职工福利费,不得擅自改变计提比例。

统一会计政策确定,报集团公司财务审计部备案,不能随意变动。

1、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的受益期确定分摊期限,但应在一年内摊销完毕。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待摊费用应在“递延资产”科目核算。

2、预提费用是反映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各月支付的费用,预提费用的期限也应按受益期确定。为了使各月成本费用水平均衡,应编制各项预提费用预算分月计入产品成本。实际发生的费用与预提的费用的差额应计入费用支付期的有关成本费用项目。

3、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应包含如下。

内容:

(1)新建、扩建企业或车间一次大量领用的低值易耗品;(2)数额较大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3)一次支付的固定资产的租金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5)按规定应分期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技术转让费;(6)一次支付的财产保险费;

1、制造费用按照生产车间和规定的费用项目进行汇集。2、应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单独负担的制造费用,应直接计入。应由一个以上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制造费用,按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入。

3、各月发生的制造费用,应当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负担。第五章:成本核算方法。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论文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方案

摘要:科室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全成本核算、诊次、床次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由上至下的多部门的联动,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各医院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医院成本核算的经验,完善成本核算体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医院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会计人员知识更新及培训。新医院会计制度用专门的一个章节讲述了医院成本管理与核算,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科室成本核算内容,对科室的成本范围、成本归集、科室成本的分摊做了相关规定,改变了旧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过于笼统、缺乏指导性、没有规范的成本核算原则、工具、及方法,各医院的成本核算更多的是用于科室绩效考核,没有可比性等缺陷。目前,公立医院的专职成本核算人员主要由会计人员担任,新的科室全成本核算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会计人员要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及培训,正确掌握科室全成本核算的范围、对象、内容、流程及方法,保证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2.进行全院固定资产盘点,为折旧做准备。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中,规定医院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图书除外),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医院在进行科室绩效考核的时候,也会对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分摊,但是折旧年限比较随意,对于金额不大的固定资产,科室一般会提出缩短折旧时间,对于金额较大的固定资产,科室会提出延长折旧时间。为了统一折旧口径,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必须对医院各科的资产进行全面盘点,摸清家底,按新制度规定的标准和折旧年限计算各科室每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3.科学确定核算单元。核算单元是医院基于业务性质及自身管理特点而划分的成本核算单位,其基本特征是责、权、利相统一。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合理科学的设置成本核算单元极为重要,成本核算单元设置合理,成本的分摊、归集将顺利进行,成本核算会真实反映成本核算单元的成本控制结果;如果设置不科学,不但会给成本核算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使成本核算结果失去评价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核算单元并不总是和行政划分单位相一致,划分成本核算单元可根据医院业务发展规划进行并根据医院业务发展规划进行增减。核算单元具体可分为临床服务类、医疗技术类、医疗辅助类、行政后勤类。

4.设置科室编码。设置科学的核算编码有利于归集成本的科室通过电子信息化系统准确上报成本费用数据,实现与his系统、物流系统的数据对接。具体做法为:根据核算科室的性质和分类,按新制度对核算科室的分类,在会计账上设置核算科室编码,将临床服务类、医技类、医辅类和行政后勤类的编码设置为同一级,并在该分类下面设置相应的二级、三级核算编码。

5.升级医院财务软件及核算软件。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医院会计核算具有共同的核算对象,即以货币表现的医院经济活动,这就决定了两者核算的内容和结果应该一致,医院会计核算的支出内容包括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内容,无论科室成本核算的成本费用怎样归集、分配,一定期间各成本核算单元的成本费用总和都应等同于相同期间会计核算的支出总数。医院科室成本核算与医院会计核算内容的一致性为会计数据信息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前提。以医院建制科室或核算单元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各个成本核算单元的直接成本费用,设置支出类会计科目的部门辅助核算,在录入记帐凭证的同时将各项支出归集到所属部门,达到归集收入及成本的目的。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因为对成本核算的要求比较笼统,所以,不论是用友、金蝶等使用量较大的财务软件都没有在支出类会计科目下设置部门核算,因此,有必要升级财务软件,包括升级相关的工资软件,固定资产软件等,每月能根据各软件的数据自动生成相应的凭证,并按核算单元进行归集,减少核算人员重复劳动。

6.合理制定内部核算价格。内部核算价格是分摊医疗辅助类、后勤类成本的依据。比如,医院供应室消毒类物品中,外科的消毒类物品比内科的消毒类物品多,如果单一的使用工作量或者收入来分摊,会造成科室成本的不真实,所以,有必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模拟市场运作,以医院内部价格结算方式分配医疗辅助类、后勤成本至各受益科室。医院应定期测算内部价格,发现实际成本与内部价格差异较大时应及时重新核定,以尽可能减少未分摊成本。

1.1人员经费:指直接为科室核算单元医疗活动提供的各种劳务报酬,包括各种正式人员、合同工、返聘人员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等用于个人部分的各项支出。由于医疗行业有其特殊性,医生护士轮换科室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正确核算科室的人力成本,按每月各科室上报的考勤人数工资计算各科室人员经费,能达到准确的效果。

1.2药品费:按各核算科室领用药品费的进价,直接计入各核算科室成本。

1.3材料费:指小型器械和消耗材料,包括手术、介入、诊疗等器械和耗材,以及透析材料、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医用气体等。按领用、消耗材料的进价直接计入使用科室成本。

1.4固定资产折旧。在不考虑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按会计核算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按核算科室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房屋类固定资产按核算科室实际占用面积计提折旧。

1.5无形资产摊销。医院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采用年限平均分期法平均摊销,按受益科室确认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全院使用的信息化投入,如电子病历系统、his系统等,纳入管理费用进行核算,再进行摊销。

1.6后勤保障类费用。

(1)水电费。直接按各核算单元所安装的水电表上的记录,由后勤保障部计算后,计入核算单元成本。

(2)被服洗涤费。由于各公立医院后勤服务逐步社会化,被服洗涤业务大多数由有资质的专业化服务公司承包,服务公司提供的洗涤服务费按不同洗涤项目标价,按科室的洗涤数量收取费用,因此,每月可以按照服务公司提供的工作量及工作项目,科室确认后直接计入科室成本。

(3)办公费。各科室从后勤保障部仓库领出的纸张、笔墨、电池等办公费用,按消耗量直接计入领用科室成本。

1.7科研教育费、职工培训费。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计入科室成本。

1.8医疗风险基金。按开单科室收入3%直接计提计入临床科室成本。

1.9设备修缮费用。按修缮记录直接计入科室成本。

1.10消毒费用。按消毒项目内部价格及消毒数量直接计入科室成本。

2.科室成本的分摊。医院的间接成本包括管理费用和医辅、医技科室发生的成本,根据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各类科室成本应按照分项逐级分步结转的办法进行分摊,通过三级分摊,最终将所有成本转移到临床类各科室。第一级分摊:管理费用分摊。将行政后勤类科室发生的管理费用向临床类、医技类、医辅类科室分摊,分摊参数采用人员占比计算。第二级分摊:医辅类科室成本分摊。医疗辅助类科室按各自的工作量分摊成本,根据医辅科室提供服务的对象,将各辅助科室的成本分摊到临床门诊、临床住院和医技科室。医辅类成本根据医院制定的内部服务价格,首先按内部服务价格根据记录的服务量直接归集到临床和医技类科室,剩余部分再按服务量比重、收入比重、工作量比重等进行分摊。第三级分摊:医技类科室成本分摊。

参考文献:

[1]财务部规划财务司:医院财务与会计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