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实用15篇)

小编: 雁落霞

优秀作文的结构严谨有序,每个段落都紧密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阅读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奇特的风俗活动,每年春节,我们家都会举办,这个活动就是请火姑娘。

请火姑娘可讲究了,只有在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之间才能请到,在别的时间段,是请不来火姑娘的。

请火姑娘的第一步,制作火姑娘。

首先,得先准备七根柳条、七根桃树枝、七根茅草、一个小稻草人,还有一个竹提篮。接着,把柳条、桃树枝、茅草插在稻草人背后,再把稻草人固定在竹篮里。紧接着,来到最重要的一步为火姑娘画上一个漂亮的脸蛋。把脸蛋画好后,再把它粘在稻草人头上。准备工作便做好啦。

夜幕降临,大家在院子里围着火堆,火堆前方,两个姑娘提着竹篮,周围摆满了贡品和火纸。接着,外婆便熟练地喃喃自语(四川话):

“杀大猪,宰大羊,不请爹,不请娘,就请天上的火姑娘,火姑娘你要来,早点来,莫在路上紧到挨,紧到挨,打湿你的绣花鞋。”

接着,外婆就问:“火姑娘,来了没有,来了就点一个头。”神奇的事发生了在没有人偷偷摇竹篮,没有风的情况下,火姑娘竟自己点了一下头(使劲向前摇了一下),这表示火姑娘已经来临。

然后,我们就可以向火姑娘提各种问题了。并且,火姑娘真的超级灵验!

那一年,小姨妈正巧怀二胎,十月怀胎只差了十几天,但小姨妈依旧没有生产。我们恰好赶上请火姑娘,于是,我的三姨妈便问:“火姑娘,我的妹妹最近会生产吗?会的话就点一个头,不会的话就点两个头。”我们全神贯注的看着火姑娘,而火姑娘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于是我们赶紧给小姨妈打了视频电话,给她通报了这个消息。结果,不知道是否出于心理原因,次日凌晨,小姨妈竟然真的生了!

迄今为止,火姑娘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科学解释。她也因此成为了我心中那一道最神秘的光彩。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老家的春节,总是让我很愉快。

老家是可以放鞭炮的,这也是我喜欢春节在老家过的一大部分理由了。

春节期间,老家大街小巷都有卖烟花、鞭炮的,我经常买一大堆回去玩。有一次,我们喜欢上了用脚踩地上的摔炮。不知是谁先想出来的主意,把摔炮铺在阳台门口,当时正是晚上,阳台没灯,黑漆漆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更别说脚下了。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让弟弟喊妈妈过来。没想到,由于我们一直在一旁”不怀好意”的坏笑,妈妈觉察到了什么,转身走开又去忙自己的事情了。我们只好悻悻地自己去踩“雷”,当鞭炮的火光四射伴着我们的脚舞动的时候,刚刚的一点儿不“如意”已经烟消云散。我们就这样在阳台兴奋地玩了一个晚上……小的鞭炮我玩过,大型烟花我也喜欢。有一次,买回来了几大箱烟花。大人们手里拿着打火机,把引线点燃后便立马跑开。过了一会儿,五颜六色的烟花便在天空开了花。正当我看着天上的烟花的时候,突然有人喊了一声:“看,降落伞!”我向天上仔细一看,立马发现了有什么在向下坠。啊!好多美丽的“小伞”呀!原来这种烟花冲上天还带着一团软软的纸絮,当火药在天空炸开后,这些纸絮也如仙女散花,从天空旋转而下宛如降落伞一般,漂亮极了,浪漫极了!

过年最喜欢的还是红包了。以前都是拜年的时候,小辈跟长辈讨要红包,长辈们图开心吉利也很爽快大方。但说句心里话,这种“讨”要红包的方式真不如这几年在手机上“抢”红包快乐。一到了过年,家族群里就开始活跃了,我们也会拿回被爸爸妈妈关“禁闭”的手机,加入到抢红包的行列,无论这些三姑六姨,叔叔,舅舅在哪里,只要他们有手机,在线,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送去语音祝福,最后总不会忘记关照:“赏个”红包呗,只要红包一出,就看谁的手快,网速快并且运气好,紧接着就是截图晒谁抢的多~有时候一连几个红包同时上,激动地你都不知道抢那个,有时一连几个红包你都慢半拍一分抢不到,开始怀疑人生~一个小小的微信红包,也许就是几元钱,但在除夕夜把我们整个家族联系在了一起,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热闹”。

这就是我在老家过的春节,我最喜欢的春节!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是谁来了?城市被装饰得五彩缤纷;是谁来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容;是谁来了?街道变得热闹非凡。啊!是我最喜爱的春节。

不久,到了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要祭灶王,家里人会做一大桌子菜。奶奶告诉我:“今天送灶王上天,拍拍灶王的马屁,灶王就为咱家给玉帝说说好话,不让他给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煞是有趣呢!

过了二十三,除夕眨眼就到了,大人、孩子都在买新衣,为迎接新的一年做准备。

大人们等着,孩子们盼着,除夕终于到了。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兴奋的。回老家的路上,我和妹妹一直念叨着买鞭炮,毫不夸张地说,把爸爸妈妈的耳朵都念出茧子来了。

回到老家,经过一天的久久等待,终于开始吃年夜饭了。桌上摆着的各种美食,光是看看,就令人垂涎欲滴,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碗饭。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在屋子里玩耍的弟弟妹妹们,立刻兔子似的地从屋子里跑出来,争先恐后地说:“这盘是我的,谁也别抢!”“哇,看起来好好吃啊!”‘’哈哈,今天我要吃两碗饭。‘’说完,又望向桌上的美食,口水咽了又咽。吃饭时,孩子们这个抓卤翅膀,那个抢红烧肉,一片欢声笑语。爸爸端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一边说着贺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一边举杯畅饮,屋子里一片祥和,团圆的景象。

吃过年夜饭,大人们开始观看春晚,孩子们才不管其他的,一直嚷嚷着放鞭炮,甚至在饭前就分配好了‘’这个是你的,这个是我的‘’。就在这个漆黑的小院里,燃起了火龙一样五彩缤纷的鞭炮,一炮接一炮,点燃了夜的激情。天空中,仿佛有一条条五颜六色的流星,划破夜幕,把新年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天空之上。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是旧一年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是一年里最热闹、最美好、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征并且历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觉得客家的春节最有趣了。

那是三年级的一个寒假,我和父亲母亲一起回老家五华过春节。客家春节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的,那一天到正月十五日就算客家春节。我们到五华的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了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了门,叫了一声:“奶奶,我们来了!”奶奶笑着给我开了门,说:快进来吧!“我进了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了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的声音,一副大大的年画挂在客厅的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很有过年的气氛。

我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了。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来,说:"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帮手了,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经过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许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按照习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如果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放银元,寓意有富有食。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父亲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我和父亲吃过早餐,就和往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按照规矩在这一天给我了许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这样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极了,一回到家里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二,奶奶一大早就杀了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了纸钱的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的一个重要习俗。这一天,是一定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过早餐,大家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起开车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扫墓,祭祖,烧钱,这些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拜祖日”。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春节盼来了。

除夕那天,妈妈拎着我上街,陪她买菜,街上人山人海。物品各式各样,什么都有。我走在大街上四处张望,桥街边一个卖鞭炮的老人正在大喊: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鞭炮大减价。一群人闻声赶来把那边买。卖鞭炮的小摊被堵得水泄不通。

看右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和一位店主砍价,这位老奶奶平时说话磕磕巴巴,没想到在砍价时说得滔滔不绝。此时的店主崩溃了,算了,大过年的,按她出的价格卖给她吧。老奶奶拿着东西满载而归。

妈妈买来蔬菜水果肉等就拉着我回家了。

到了晚上,妈妈、奶奶、婶婶一齐拥在厨房包饺子,爸爸、爷爷、叔叔在家高谈阔论,我弟弟表妹躲在一个地方玩儿游戏。我们玩了一会儿,觉得没意思。于是趴在窗户上看夜景。月亮已经挂在了天空中,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下面是我住的小区,已经红通通的一大片,我又来到了厨房,看着妈妈她们包饺子,她们先用手托着皮,用另一只手拿起勺子,舀了一块肉,放在皮的中间,再将皮的两端合起来,折成百褶裙的花边,好美呀!

妈妈看我如此出神,便招呼我一起包。我坐在桌子旁边,也学着她们的样子包了起来,没一会儿,一个饺子包成。我托着饺子。满是得意,可是下一秒,馅儿就破皮儿而出,扑在了我的手上。我连忙在拿了一张皮,在外面包了一层,没想到,又漏了,我气急败坏,一口气包了三层,这个饺子在其他饺子中算是个大王。

饺子煮好了,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旁,吃着说着笑着,好不热闹。窗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人们的欢笑声也响成一片,在预示着新的一年来临。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滋味儿是凉爽的,家乡的滋味儿是自由的,家乡的滋味儿是纯朴的,但我以为还有一种滋味是神圣,是充满关爱的。

过年前几天,我们要提前回老家,要提前准备过年的年货,还要一次次的买、运。到了黄昏,门口便响起一阵阵的喇叭声,走过一看,路上挤满了各色各样的车,这几天并不繁忙,不用出远门儿拜年,也不用招待客人们,因为所有大人都在忙碌中。我们就只要写写作业,下午打打球,晚上打打游戏,这一天就美好的过去了。

但还有件事儿要干:拜祖宗。

这几天下午,奶奶在餐厅规矩地摆满了鸡鸭鱼肉,还有点心水果。可把我和弟弟馋死了!可奶奶却在餐厅这儿一直挡着,像个皇室贵族用餐那么视仪。在许多“宝座”上空无一人,可奶奶还在每座椅边恭敬的倒酒。我十分好奇的问:“奶奶,有客人吗?这是空气吃的吧!”奶奶小声的对我说了句“老祖宗!”我们拜了拜便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来,奶奶则是把杯子里的酒倒回酒瓶里。

一点到四点了,时间可真快,奶奶的身手也真好,去杂物室三下五除二就拖出了一个大铁锅,在里面放上一个美丽的“纸灯笼,立刻点着,大火“腾空而起”,从锅中烧到了一米高的空中。奶奶又变身,开始拜,边鞠躬边嘟囔:“保佑我家……和……平安,幸福,成绩好些。”我突然明白了这些意义,不仅是老人相信神仙,也是对子女孙女的关爱。

当时,还没有这个习俗,可是一个名人的弟弟弄巧成拙“发明的”。

蔡伦成名了。蔡莫就到他那边学造纸,可学艺不精,卖不出去,他的妻子想到个好办法。蔡莫装是哭说自己与老婆吵架,她上吊死了。又一天,蔡莫在她的棺材上痛苦。突然慧娘坐了起来。哭着唱了许多苦话,乡音们听,就都向蔡莫买纸当“纸钱”。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我的家乡在乌拉特中旗,距离蒙古国边境有130公里。冬天非常寒冷,快过年的时候,我们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

我们这里的春节从腊月十五的时候就开始了。街上到处都是摆摊的,有卖对联的,卖灯笼的,卖干果瓜籽的,卖水果蔬菜的,还有卖衣服和鞋的。人们匆匆忙忙的都在买东西,门市里的人也是满满的。

我们全家人都卖了新衣服和新鞋,还买了许多水果和糖块。小孩子们都买了自己喜欢的炮,我买了飞机炮,火箭炮,还有烟雾蛋。人们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拿。

二十九的下午,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挂起高高的灯笼。最热闹的是除夕夜,接神的时候夜空像一个巨大的花棚,五颜六色的烟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美丽极了。

初一的早上,人们早早的吃过团圆饺子,就去给长辈拜年。我还收到很多压岁钱呢。

热闹的春节,一直持续到元宵节。吃过了香甜的元宵,人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就都去忙了。我喜欢家乡的春节,我盼着下一个春节。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来了,上菜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春节,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老家的春节。

清晨,外面雨刚停,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我深深地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来到厨房。“来来来,快给灶王拜一下!”我走过去,没错,绍兴就要拜灶王。绍兴不仅拜灶王,还要拜车头王,希望来年继续保护我们的车。

中午,家中来了客人,外婆开始上菜,我抬头一看,谁这么调皮,往水里放了金桔?外公看出了我的不解,哈哈大笑,解释道:“水里放金桔是这里的习俗,寓意我们来年万事如意。”“哦,原来是这样!”

“来,吃饭了!”外公端上菜招呼我们,饭桌上菜品十分丰富,有切开的红膏炝蟹,经过冷藏味道鲜美,入口即化,“红膏”鲜美无比!还有绍兴的梅干菜扣肉与扎肉,肥而不腻,十分美味!我迫不及待地解开了扎肉上的线,一口咬下去,肥肉与精肉相互碰撞,那浓厚的肉香在我舌尖扩散开去,令人停不住。此时,鲤鱼上来了,这鲤鱼是现抓现做,这也是我们这的风俗,从后面鱼塘捕上了鲤鱼现做,味道鲜美,肉质绵绵的。

绍兴的春节是严肃的,是美味的,更是怀念的……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照福建闽南那一带的老规矩,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同样也是祭灶日。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老人长辈都忙着做各种特色糕点。

红龟粿就是其中一种。它扁平约巴掌大小,红色外压龟印内包馅,闽南人作为节日祭祀之供品。一些庙宇也会用之为祭祀品。红龟粿的口感软糯,香香甜甜,小孩子们尤其爱吃。长辈们做完,便放在蒸炉里蒸,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红龟粿就出炉了。一人捧一个在手上,吃的欢。但它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拿来祭奉灶神,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冀望其“上天言好事”。

过春节,自是少不了贴春联,不仅增添过年的气氛,还寓意着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在闽南,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除夕的前一天,在村中心搭上戏台,通过投影,播放电影,俗称“做戏”。还记得小的时候,一到晚上,我就拉着爸爸妈妈跑到台前,已是人山人海,运气好时,就有座位,运气差点,就自己搬来小板凳,光看图画,也看得津津有味。

大年初一,按福建的习俗,不能扫地。这是迷信的说法,人们认为扫地会招来“扫把星”,带来霉运。除此之外,还不能倒垃圾,洗碗,剪头发,用剪刀,吃荤食。

过了元宵,春节结束了,人们纷纷散去,地上没有了鞭炮纸屑,乡镇又安静了下来……。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描写清明节的。那我今天就要说说我家乡清明节的风俗了。

清明节的第一件大事肯定就是扫墓了,一大家子收拾好后,一齐赶往南山祭拜老祖宗。首先祭拜的是太姥爷,祭拜时态度要虔诚,首先在地上铺几张报纸,由长辈先跪,跪拜三下后再起来。最小的我当然是最后祭拜。全程中,忌欢声笑语大喊大叫,这样是对老人家的不尊敬。祭拜完后,再由老人家生前最亲的人对着墓碑说几句亲和、吉祥话,表示祝福。

祭拜完后,按照家乡的风俗,一大家子人都要去饭店吃饭,也是以此祭奠已故的亲人。

来到饭店后,全家人一齐坐下,小孩子们都要坐在一起,而同龄的长辈要坐在一起,显得有规有矩,在老人家面前当然不能没了礼貌。

等菜上了桌后,最大的长辈先动筷子,随后其他人才可以开吃。饭桌上不可以做一些小动作,那也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待到长辈们想喝酒时,我们这群小孩才有发言的机会。给长辈们倒酒是隆重的,同时也是愉快的。先给最大的长辈倒酒,要说上一句:“祝您万福金安,健康长寿。”然后依次从右往左倒,千万不能倒洒了,要不然就预示着不吉祥。孩子们倒酒也是有规矩的,哥哥姐姐先倒,接着是弟弟妹妹倒。整个吃饭时的气氛尽显家庭和睦。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区不同不仅仅口音有差异、春节习俗的差异之大也令人惊叹。今年春节我们一起回妈妈家乡——四川,那里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真让我这个安徽人彻底震撼。

一下车,街道上的餐馆不是火锅就是串串香,几乎没有农家乐、面馆之类的。最具特色的是这里的人们顿顿都离不开辣椒,由此“爱吃辣”成了四川人的标签。我们刚走进餐馆,外公就拿着装满辣椒酱的调味盘向我走来:“相宇,这个好,多吃点!”我看着满满的红红辣椒,头皮发麻,连忙拒绝,可是外公十分热情:“你看,四川人的娃娃,哪有不吃辣椒的呀?来来,尝尝嘛”讲的我不得不接过盘子。咦?桌上摆着鸳鸯锅,四周还摆着四个细长的有底的洞,这是干什么的?装垃圾的?我正就准备向投垃圾。外公拦住我,向我解释说:“我们吃的是串串香,这些是放签子的,而这个鸳鸯锅是用来烫串串的。”“烫串串?”我又收获到了一个新名词。强忍着,吃了几口油碟,外公似乎很满意。没想到第二天,手上、胳膊上突然长了红色的疙瘩,奇痒无比,真令我难受,于是看了医生,医生却说是这里的湿气太重,要多吃辣。我终于明白,四川人为什么爱吃辣了。

终于到了新年了,我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帽,准备给外公外婆拜年。厨房已经热气腾腾,没想到他们初一必吃的粑粑(汤圆)就等我们了呢!我心想,这可怎么吃惯呀,外公又一把拦住了我,只见外婆端上一碗汤圆粑粑(超级超级大)递给我,家里每个人都端上一碗站着一排,最后舅舅拿上一半的柚子皮,拿上三根点燃后尖尖的蜡烛插了上去,接着外婆双手合十,嘴里叨叨絮絮说着什么,外婆说完,外公也照做了一遍。我十分不解,悄悄问:“这是在干什么?”妈妈神秘的说:“这是在请过世的家人们回来一起过年,你也去拜拜吧。”我只得照样子做了做过了关。

过年要发红包的真有意思啊,必须要说四川话才可以接红包,看着长辈们手里鼓鼓的红包,想着入乡随俗嘛,于是现场学着他们的口音,说出蹩脚的四川话,看着全家人哈哈大笑,我也乐在其中,多么美好的一天呀!

在长久的岁月里,一代一代人传承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而我无论是四川还是安徽,都有我的亲人,我便热爱那里的土地和风情。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一样的风俗,家乡的地区环境也各有不同。接下来,我就要介绍我姥姥家的风俗习惯。

在妈妈小时候,每到过清明节时,柳条也都绿了,姥爷就会摘下来一根来去一去家里的晦气、懒气,在用柳条打扫时,还容易让灰飞散在屋子里。

每到清明时,小孩子往往都是最开心的。姥爷就会砍下两块大木桩子,用粗麻绳吊起来,做成一个小孩子们喜欢的秋千;再就是姥姥,会做煮鸡、鸭、鹅蛋,平均分给家里人,因为当时家里穷,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姥姥煮的蛋五颜六色的,吃起来也特别好吃……小孩把蛋壳用针捅一个小眼儿,用一根铁条做成的小扁勺挖着吃,吃完之后的空壳会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还玩碰蛋的游戏,看谁的蛋壳先碎,谁就输了,这个游戏妈妈也不少教我玩。

妈妈还说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他们都会过寒食节,在那一天,谁都不能碰火之类的东西,不然就会传来不好的运气;姥爷在寒食节都会用柳条编成几个花环给妈妈、姨妈、舅舅、还有家里的小狗,戴在头上,表示送给别人好的运气,表示幸福、开心的日子要来了,姥姥和姥爷每次到清明节都会带我和妹妹、弟弟来到柳树下给我们也看一看,给我们往头上戴。

当我玩了妈妈童年的游戏时,感受到了当时童年的美好、欢快;感受到了清明节时的快乐,充满了温暖。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世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正月十五过后,就是十六啦,要开学和工作啦,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火花在黑夜中绽放,整个寂静的夜空为此刻成为了背景,大人们点燃烟花,邻居们也开始互相问候,现场变成了大型烟花交流现场。

一天中的夜间是最安静的,可在除夕夜,谁不希望热闹点呢?就算是夜里。于是烟花、鞭炮,搞得整条巷子响亮亮的。一群人跟着声音走出来,也拿出自家的烟花,开始响起来,两人、四个人、五个人……渐渐的,大家习惯了除夕夜的热闹,总是先把饺子包好,在春节联欢开始前,先出来热闹一下。

“妈妈,妈妈,什么时候出去啊?”我拿着小烟花着急道:“乖,一会就出去。”我一听,又是这句话,急得我跺着脚,坐在了旁边的凳子上。这种情况,是个孩子都会着急的,毕竟这次可跟以往不一样,过年了,聚得齐,可以看见平常见不到的人,或认识没见过的伙伴,可现在也只能等着。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新年的开始。人民为了欢度春节,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如放鞭炮、包饺子、守岁等,形式多种多样。而我要介绍的是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又称“门对”、“对联”、“春贴”。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述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当在自己家门口贴春联时,就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呢?这是因为可以压邪。我通过查资料得知,关于春联还有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呢!

据说在东海有一座山叫度朔山。山上有棵大桃树,在桃树的东北方有一座鬼门,门里的妖魔鬼怪会跑到人间玩耍。桃树下有两个神将,分别叫神荼和郁垒。他们负责把守鬼门关。如果善良的鬼想出来就放他们过关;如果恶鬼想去祸害人间,他们就把恶鬼抓起来。老百姓们都怕恶鬼来自己家捣乱,因此人们就在桃木上面写上两个神将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震慑那些鬼怪。后来,人们觉得在桃木上写春联有点复杂,于是就改成在纸上写吉利语用来驱邪。

我家也有年年贴春联的习俗。如果亲自写一副春联,那就更好了。除夕的早上,我们一家人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开始写春联。我早就想好了要写的内容,拿起毛笔在红纸上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首秀春联出炉啦。字的笔画虽然有些稚嫩,但红彤彤的颜色和大大的福字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家家各有各的韵味,也各有各的希望。我们家自己写春联独一无二,为春节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氛围。

通过贴春联这个习俗,我知道了春联是一种人们对生活愿景的美好寄托,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传承。我喜欢写春联,喜欢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