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精选17篇)

小编: 影墨

元宵节也是吃汤圆的日子,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元宵节总结范文收集整理齐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和睦幸福的期望。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滋养身体的养生目的。

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勤劳积极的人生态度。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文档为doc格式。

元宵节吃汤圆日记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大家都要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汤圆又叫元宵。姥姥说:“过完元宵节,春节就算过完了。吃了汤圆,大家在新一年中团团圆圆,圆圆满满!”

可是我们家中没有人会做汤圆,母亲就去超市买了一些回来。有芝麻馅,有豆沙馅,还有肉馅。今年母亲把煮汤圆任务交给了我。到了傍晚我就开始煮汤圆了。我按姥姥教方法:先把锅中水烧开,放下汤圆,然后把火调小。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往锅中加一些冷水。没过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锅盖,只见一个个雪白汤圆漂在水中,就像一颗颗大珍珠。好诱人啊!

汤圆。”大家都赞成这个办法。可是父亲出谜语一下就被母亲猜出来了。母亲得意地说:“看来这个汤圆归我了!”我忙说:“别急,我还没出谜语呢,这个不算!”大家都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说:“你也会出灯谜?”我说:“你们猜猜看,雨下得太大,把山都冲倒了!是什么字?”大家猜了半天都猜不出。最后我公布答案:“是个‘雪’字啊!”

我得到了这个最后汤圆。太美味了,自己赢来东西才是吃啊!

元宵节吃汤圆日记

今天是元宵节,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汤圆,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元宵“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元宵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元宵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元宵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汤圆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奶奶一边包汤圆,一边对我说:“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是因为汤圆含有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意思。”

包汤圆了!奶奶把糯米粉倒入一个容器里。边搅边加入一杯温水,搅到粘稠的时候,我把奶奶分好的糯米团,用大拇指把中间给摁出一个窝,然后把奶奶分好的馅放进去,再分封口后搓圆。有两种馅,豆沙和猪油芝麻馅。为方便分辨,芝麻搓成梨形,豆沙搓成圆形,等水沸腾之后,把汤圆放下去,浮上来的`是熟的,几分钟后,汤圆出锅了。

一家人吃着我和奶奶做的汤圆,心理充满了家里温馨,团团圆圆的味道。

元宵节吃汤圆日记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寓意着家家户户团团圆圆。今年煮汤圆的任务由我承包了,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将汤圆入锅后,我生怕煮烂了,紧盯着锅,不敢离开煤气灶半步。一个个又白又圆的汤圆先是像十几个小胖子在水下睡觉,过了几分钟,它们好像醒了,一个个在水里游起泳来。又过了一会儿,汤圆都浮出了水面,我把它们捞出水面,汤圆一个一个地粘在一起,好像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好朋友。

盛在碗里,汤圆,白糯糯、滑溜溜的,好似一个个调皮可爱的娃娃一样。就是只闻不吃,也芳香四溢,清香扑鼻。我赶紧拿起筷子朝汤圆的白肚皮夹,没有想到滑溜溜的它,好像脚上抹了油,怎么也抓不住。一夹就滚到了一边。我一不小心,夹劲儿太重,它一下就跳远似的跳到了地下,变成了一个小黑球。经过一番周折后,我终于捉住了一个,被我一口吞进嘴里。哇!

香甜的汁水流到口中,夹杂着软糯的汤圆,甜香味一下子撑满了整个口腔,味道真是美极了。我一口气吃了十几只,都打饱嗝了,但还意犹未尽!

啊,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

元宵节吃汤圆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汤圆虽好吃,吃多了也会伤身。从营养学来看,糯米做的皮,豆沙、芝麻等甜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食品,如何吃汤圆才健康?吃汤圆得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汤圆虽好吃,但不宜多吃。汤圆属高热量、高糖分食品,含有油脂,缺乏营养素,除热量和糖外,没有太多营养。

其次,汤圆不宜在早上吃。早上胃肠道功能最弱,而汤圆外皮大多糯米做的,不易被消化,早餐吃易消化不良。

再次,吃汤圆时,别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同时减少其它主食摄入量。一般来说吃3个汤圆相当于1两主食。一般主食摄入量在2两左右,吃汤圆最好控制在五个到六个左右,过量的话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最后,油炸汤圆少吃。油炸汤圆虽然香脆,但会使本身油脂含量高的汤圆油脂比例更高,能量密度增加,成为更不健康的食品。胆囊、胰腺疾病患者,食用油炸汤圆很可能加重病情。

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建议应忌食汤圆,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糯米汤圆。建议健康成人吃汤圆也要适量,每天50克左右为宜,不要多吃。另外,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含大量油脂及糖分高的汤圆。

元宵佳节,很多讲究习俗的人,特别是老年人都认为“不吃汤圆就不算过元宵”,但专家提醒:吃汤圆有讲究,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吃汤圆更要多加注意。“元宵节,吃汤圆”意味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笔者走访我市各大超市发现,山楂、肉松、豆沙各种汤圆馅花样繁多,应有尽有,但这些袋装汤圆是否适宜市民食用,吃汤圆应该注意:汤圆虽然好吃,但应浅尝辄止,不宜多吃,特别是老人、儿童和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市面上元宵大多用糯米做成,而糯米黏性大,不易消化,老年人吃多易导致胃酸增多,腹部不舒服;而元宵黏性大,散热比较慢,因此元宵不宜吃太快,否则会刺激到胃部和食道,小孩子也容易被呛到。

元宵馅料含糖量高,热量高,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高血脂或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最好不吃。糖尿病人血糖如果控制正常,能够稳定在7.0以内,少量吃3到5个小元宵还是可以的,但是主食要减;而血糖如果大于7.0以上的,过节饮食上还需多加注意。 为避免摄取太多的热量,吃汤圆的同时可以多吃一些高纤维食物,购买汤圆时应看清成分;而在家制作汤圆的家庭,可酌情少放或者不放糖,适当做一些咸汤圆。

元宵佳节期间,据调查,超九成网友在元宵节都会选择吃汤圆、元宵,究竟是为什么在元宵节吃汤圆呢。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民俗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元宵节,“元”是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这一天叫做上元节,“宵”是夜的意思,所以元宵节实际上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

元宵节又叫灯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干什么?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吃汤圆

·观灯会

元宵放灯的习俗自汉代便已经形成,是有宫廷流传到民间,在唐代形成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更是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那时的长安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整个长安城都金光璀璨。

中国的情人节

欧阳修的诗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词更有“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描写,可见元宵节又是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传统社会年轻女孩不能轻易外出,唯独在元宵节赏花灯成为一个相会的机会。

踩高跷

民间的踩高跷也是元宵节的一项活动,他们踩上高跷,在地上跳跃、舞剑,

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舞狮子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走百病

“走百病”是元宵节一项信仰性的活动,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祭门、祭户

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放在老鼠出没的地方,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以纪念。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到了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有个习俗就是吃汤圆,寓意着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想起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终于包好后,可以下锅了。我又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于是便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上,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先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还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五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更好吃的汤圆给大家品尝。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和睦幸福的期望。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滋养身体的养生目的。

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勤劳积极的人生态度。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在民间过元宵的习俗有很多种,不同的民族过元宵的方式也会有所不一,以下是不同民族人们过元宵节的方式。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焰火。

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我国很多地方过元宵节都有吃汤圆、元宵的习俗。从我记事起,家里年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妈妈都给我们做汤圆,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爸妈说不上来。直到自己长大了才慢慢的从书中了解到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正月十五元宵节将至。元宵是灯节。在中国,唐朝遗留下来灯节观灯的习惯一直在民间流传着。另外,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也一直保留到现在,因为在上元节的晚上――元宵吃汤圆,人们也就习惯地把汤圆叫做“元宵”。

元宵佳节,北京的饮食、糕点铺,甚至连马路两边都设摊兜售汤圆,家家户户在正月十五这天都吃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人们是多么留恋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风俗呀!

汤圆又叫汤团、粉果,因为熟了浮在水上,古代又叫它浮圆子。人们在元宵节吃汤圆,实际上是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宋代周必大写《元宵煮浮圆子诗》是我国最早描绘汤圆的诗: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周必大是南宋孝宗时大臣,平时整肃军政,励精图治。这首短诗里已经流露出他举碗盼望全国人民团聚的思念,连灶下生火的丫头都为大家煮食汤圆时浸沉在思念故乡那种深沉的情绪里感到诧异呢!吃汤圆,忆亲人,这个习惯就一直传到现在。

元宵节吃汤圆简报

正值元宵佳节之际,为了庆祝元宵节这个团团圆圆的.日子,福林里社区于2月14日上午和民生银行联合举办了一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邀请广大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前来参加,并给大家煮汤园,一起来庆祝这个节日。

社区门口一早便布置一新,市民学校内挂起小彩灯和灯谜,居民纷纷前来看谜面,想谜底,知道答案后便把灯谜撕下来核对答案,每人手里都是拿了四五个灯谜,回答正确率高达90%,答对后还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大家笑嘻嘻的拿着奖品吃着工作人员端来的一碗碗热汤圆,甜在嘴上乐在心里。

活动开展了一个小时左右,居民参加热情踊跃,所展示的五十几个灯谜全部被猜中,活动圆满成功。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春节刚刚过去,很快就迎来了元宵节。虽然元宵节不如春节隆重,不过却丝毫不减它的魅力。例如,有些村里组织秧歌队,舞狮子,文艺队在集上,镇政府表演。

又是这一天,我又来到这里啦。只见这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飘舞人山人海”。用这句经典名言可一点也不过分。呵呵!一大清早,来的人就不少了。虽然天气很冷,但天公作美,太阳伯伯也难得一笑。载着秧歌队的车来了,看来表演就要开始了:那边是一队舞狮子的,一大一小两只狮子,上蹿下跳,眼睛还忽闪忽闪的,好像在说“你们看,我跳得多好呀!”这边精彩的表演引发人们阵阵叫好。那边是扭秧歌的,这些平日里勤劳能干的妇女们,今天也着实要放松一下了,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脸上洋溢着的微笑。呀!是谁在唱《马大宝喝醉了酒》?东南角的临时小舞台上传来了阵阵戏声,一群大娘大爷们听得如痴如醉。好一派热闹景象!

元宵节,没有汤圆怎么成呀!看着妈妈把汤圆放进锅里,不一会,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哈哈。汤圆就要出锅了。我最喜欢吃豆沙馅的,又甜又糯的,百吃不厌。我最爱的元宵节呀!

元宵节吃汤圆寓意

马上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人们一直以来都用吃汤圆或者元宵来庆祝这个节日。这种传统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节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据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汤圆虽好吃,吃多了也会伤身。从营养学来看,糯米做的皮,豆沙、芝麻等甜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食品,如何吃汤圆才健康?吃汤圆得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汤圆虽好吃,但不宜多吃。汤圆属高热量、高糖分食品,含有油脂,缺乏营养素,除热量和糖外,没有太多营养。

其次,汤圆不宜在早上吃。早上胃肠道功能最弱,而汤圆外皮大多糯米做的,不易被消化,早餐吃易消化不良。

再次,吃汤圆时,别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同时减少其它主食摄入量。一般来说吃3个汤圆相当于1两主食。一般主食摄入量在2两左右,吃汤圆最好控制在五个到六个左右,过量的话会给肠胃造成负担。

最后,油炸汤圆少吃。油炸汤圆虽然香脆,但会使本身油脂含量高的汤圆油脂比例更高,能量密度增加,成为更不健康的食品。胆囊、胰腺疾病患者,食用油炸汤圆很可能加重病情。

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建议应忌食汤圆,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糯米汤圆。建议健康成人吃汤圆也要适量,每天50克左右为宜,不要多吃。另外,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含大量油脂及糖分高的汤圆。

1、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元宵节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

2、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元宵的做法

原料: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桃仁(压碎)、芝麻、化猪油。

做法: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

2、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

3、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

4、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

饺子的做法

材料准备:牛肉、葱姜、芹菜,把所有材料剁碎混合,加三汤匙食用油,其他调料自己放,牛肉必须多放食用油,否则会很柴的。

做法:

1、饺子皮中间放馅料,对折,买来的饺子皮干,用手指沾点水,比较容易捏紧。

2、拿的姿势,肉馅部分往外,传统的就直接扭上就可以,但是元宝状的,要从上往下扭。

3、大拇指压着一个槽,把角捏在一起,别捏太多,多了元宝就歪了

一、汤圆属精白主食

简单地说,汤圆和元宵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除了精白糯米粉含有大量淀粉之外,馅料中糖分也不少。所以,从归类来看,它应当算是一种主食。所谓主食,就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含淀粉的食品。这类食品是用糯米来做的,而且是非常精细的糯米粉,纤维非常非常少,属于精白主食,不属于粗粮。

建议:如果吃汤圆和元宵,一定要相应减少主食的数量。一般来说,3个元宵所用的糯米粉相当于1两米饭所用的米。

二、汤圆油脂含量高

汤圆和元宵的馅料当中不仅仅有糖,更含有相当多的固态油脂。米饭、馒头是几乎没有脂肪的,汤圆可不是这样,馅料中的油脂甚至比糖还要多。传统上用猪油来做汤圆馅料,南方用猪油加肉做咸汤圆,用猪油加上各种果仁做甜汤圆。以后又开发了用黄油的产品,但从饱和脂肪角度来说,含量更甚于猪油。近年来的新时尚,是用植物奶油,或者说是氢化植物油产品替代黄油和猪油,但这种产品带来的健康效果,要比猪油和黄油还糟糕得多。

芝麻花生、坚果仁、巧克力等都是高脂肪的原料。加上拌馅的油脂,总量可真是相当可观。目前大馅汤圆有取代小馅元宵的趋势,而且汤圆馅中放的固态油脂要比过去北方的豆沙、山楂、五仁馅更多,一口汤圆中,差不多就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油脂。吃3个汤圆,就相当于吃1盘炒菜的油。

建议:如果吃汤圆,当餐或当日一定要少吃点油。否则,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是不可避免的。

三、巧克力馅营养价值低

馅料中也有些好东西,那就是芝麻、花生和各种坚果仁,还有豆沙。坚果类原料营养价值较高,豆沙也含不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相比之下,巧克力馅的营养价值最低。其中很可能放的是代可可脂和巧克力味的香料,所谓奶油馅的汤圆也有类似的问题。至于咸肉馅的汤圆,油脂更多,可取之处很少。

建议:优先选择果仁、芝麻、豆沙等馅料的汤圆。

四、元宵比汤圆更难消化

元宵和汤圆略有不同,元宵用干粉滚制而成,馅较小,粉较多,煮出来很实在,又容易硬心。而汤圆用糯米烫揉后的湿粉包成,通常馅较大,煮出来柔软细腻。本来糯米粉就黏腻难化,就淀粉消化角度来说,元宵比汤圆更难一些;但对于消化脂肪有困难的.人来说,汤圆更麻烦一些。

建议:如果吃汤圆,最好是热着吃,冷后更难消化。汤圆柔软,要吃得慢一点,避免烫伤,也要避免油脂过多难消化。吃元宵的时候要细细地嚼,以免胃里不舒服。

五、无糖汤圆并非“无糖”

很多糖尿病人对无糖汤圆感兴趣,觉得没有糖就可以放心吃了。其实,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低血糖反应。因为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还要快,与白糖相差无几。哪怕没有加糖,吃它也一样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人要十分小心。而且,里面没有糖不等于少放油,那么多的饱和脂肪酸,甚至还有反式脂肪酸,也不利于控制血脂。

建议:如果担心其中的糖和油,只要少吃就好了,不要迷信什么无糖产品。在美好的节日当中,吃两三个汤圆意思一下即可。为了控制血糖和血脂,宜用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来配合它,比如豆类食物、蔬菜类食物、菌类和藻类食物,都是上好的选择。

1、老年人

老年人多有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而且吞咽反射也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汤圆卡喉,导致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所以老年人吃汤圆一定要细嚼慢咽。

2、急性胃肠炎患者

很多暴饮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肠炎,这时候如果多吃汤圆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

3、婴幼儿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不适合吃汤圆的。由于糯米比较黏,1岁以下的孩子很可能将汤圆粘在食道而阻塞呼吸道,1到2岁的孩子不容易嚼碎汤圆馅中的花生。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应尽量少吃汤圆以防加重病情。另外,小儿消化功能较弱,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即使大一些的孩子吃汤圆时不能急于整个吃,要分成1/3~1/2吃,吃完一口再吃第二口,以防不测。

4、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

汤圆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甚至腹泻。

1、食材

糯米粉300克、红豆沙150克、花生酱100克、黑芝麻50克、白沙糖25克。

2、步骤

1、加入适当水和粉子。注意一点一点加入,和好的粉子的软硬程度要适中,一个判断标准是把和好的粉子放在菜板上不会往下塌。和好后取一块搓成条状。然后把条状按照需要的大小分成小块。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达到需要的汤圆数量,这样可以确保最后做出的汤圆大小一致。

2、汤圆馅切成需要的大小。不要切得过小,否则会造成皮厚馅少,口感不佳,取一小块分好的粉子,用大拇指肚按下一个窝,把汤圆馅放在按好的窝正中。从两边把粉子捏和,捏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力度,综合用力,否则一边捏和另外一边就会爆开。如果捏的时候还是爆开了,可以取一小块粉子粘在爆开处补救。

3、捏和差不多后就开始捏形状。注意不要放在两个手掌中搓,这样容易把馅和皮搓开,把汤圆搓烂。把汤圆放在右手掌心,两只手手指配合不停换角度和方向进行捏和。如果觉得右手别扭,也可换左手,看自己哪只手更顺手。

4、搓好后就可以下锅啦。注意下锅时后下的汤圆要仍在先下的汤圆身上,先下的汤圆就会被冲到一边。这样可以防止先下的汤圆粘在锅底。煮的时候火可以开大一点。如果火太小,汤圆会长时间沉在底部,容易煮烂。水开后再点两次水,等汤圆都浮上来了就可以了。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元宵节吃汤圆日记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元宵节吃汤圆简报

老字号”五芳斋第三十五届汤圆节5日开幕,叠式汤圆正式开卖。汤圆节上,老武汉们吃着传统手艺的叠式汤圆,尝鲜新春的第一道年味;年轻人们把“武汉味道”装进“福袋”、拍进镜头,让年味在这座城市蔓延开来。

当日清晨7时,位于大智路五芳斋总店的叠式汤圆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窗口内的工作间里,五芳斋高级汤圆技师们正在“叠元宵”。

“每到过年就‘欠’这一口,没想到今年叠式汤圆卖的这么早。”青山赶来的陈奶奶拉着小推车,知道叠式汤圆每天限量销售,她6点不到就从家里出门往这里赶,心满意足地买到了两袋叠式汤圆。

武汉有句老话,叫“吃了汤圆才团圆”,“滑”“细”“香”“弹”特色让武汉汤圆格外香甜,也让五芳斋汤圆成为了武汉年味的代表。其中,五芳斋叠式汤圆制作技艺,是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叠式汤圆的制作十分考究,由五芳斋高级汤圆技师将手工搓好的汤圆芯,倒进机器大锅里翻滚,蘸满汤圆粉,洒水打湿再滚一遍汤圆粉,前后要滚十几遍,就像滚雪球一样,直到汤圆变得圆润瓷实。一套流程下来要等近两小时,所以叠式汤圆仅在每年的五芳斋汤圆节期间销售。

武汉五芳斋汤圆制作工艺传承人李杰介绍,每年的五芳斋汤圆节都因为一口过年的老味道而备受武汉市民期待。以往,叠式汤圆一般都在春节后开售。从前年起,提前到腊月销售。

李杰介绍,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品牌,五芳斋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味觉记忆,延续着“中国味”的文化血脉。每年举办的五芳斋汤圆节,更是成为不少武汉人过年必须完成的仪式。今年,五芳斋汤圆节的主题是“福满大福袋,热爱中国味”。为了方便消费者带走心爱的武汉味道——汤圆,五芳斋贴心地为顾客准备了春节保温大福袋。

李杰表示,一直以来,五芳斋秉承“和谐、诚信、卓越、创新”的价值观,以“守护和创新中华美食”为使命,努力发展成为以糯米食品为核心的中华节令食品领导品牌。“守护”即守护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传承坚守的匠心;“创新”即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因此,五芳斋的产品不仅仅是有传统口味,也会在每年带来一些全新的尝试,产品体系更加立体和丰富,更加能够拉近五芳斋与年轻人的距离。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元宵节,就是一个人知户晓的节日,每个人不管有多忙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去陪家人:元宵节,就是亲戚朋友从五湖四海赶来欢乐地聚在一块儿,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欣赏那夜空中的光彩夺目的火树银花。

大街上车水马龙,到处张灯结彩。市中心周围四条宽阔的马路上灯火通明,使整个城市笼罩在灯的海洋里,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一家在花园里漫步,真舒服啊!

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一颗颗五彩的烟花腾空而起,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烟花炸开以后,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飘落下来,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烟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美丽的'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几声脆响,夜空又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早上爸爸问我吃什么,我说吃汤圆,又大又圆的汤圆有很多种味道。我喜欢吃红豆的,等不及了就要爸爸快点煮,我跑到冰箱前把门打开。拿出我爱吃的口味,过了一会,又大又圆的汤圆漂在水面上,看见它熟了我口水都流下来了。

爸爸把煮好的汤圆放在我面前,吃了一个真是津津有味,好吃极了。很快吃完了,明天还要爸爸给我煮美滋滋的汤圆给我吃。

元宵节吃汤圆作文

今天是元宵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包汤圆。

首先,我们把糯米粉用开水和成糯米团,再把芝麻粉、糖和油放在一起搅拌,直到糖融化。再把糯米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把买来的芝麻馅放进去,把开口封住,汤圆就做好了。

水开了,妈妈把包好的'汤圆倒进沸水里,过了一会儿,汤圆就浮起来了。妈妈把火关小一些,又煮了一会,汤圆就出锅了。

我急忙上去咬了一口,烫死了,真可谓是“心急吃不了热汤圆”啊!这下我有了耐心,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吹了又吹,才放进嘴里。汤圆又香又甜!

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意思。以后,我们全家每年都会在元宵节时亲自动手,一起包汤圆,一起吃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