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指读后感200字通用

小编: 笔尘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红手指读后感200字篇一作为儿子,前原昭夫是不尽责的。有了自己的家庭后,生活重心的改变无可厚非。但应该继续持有自己的立场与原则。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父母。然而从父亲生病到病逝,这个过程让他感受到了压力,结局也只是让他感受到了解脱,而无太多的伤感。

此后,前原昭夫与妻子、儿子、年老的母亲一同居住在老房子中,妻子与母亲的争吵不断,首先在饮食上与自己分开。然而,妻子的抱怨依然不断,前原昭夫似乎在这些影响下也开始对母亲有了厌烦的情绪。渐渐他的母亲自愿患上了老年痴呆,彻底将自己关进了自己的世界,除了女儿春美,任何人都无法进入。

而前原直巳看着这样的父母,他的心里是很难健康成长起来的。甚至把祖母视作是某种肮脏的事物,而前原昭夫和前原八重子也都没有告诫他不能这么做。且由于母亲的溺爱,父亲的漠视,同学的欺凌,导致他性格上的缺陷,养成遇事逃避。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反而是养成了他遇事逃避、抱怨,对外内向腼腆胆小,而对内则是霸道强横和蛮不讲理的性格。因此在误杀了一个小女孩后,他当下固然是害怕的,但是却还能若无其事的在房间里玩游戏,还能感到“饥饿感”,那心是得有多大啊?

即便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我也同松宫一样无法理解怎么能把自己年老的母亲拿来做替死鬼,这是多么浅薄和无知的犯罪啊?然而,前原昭夫还真就这么做了,为了帮助儿子逃避处罚,不惜和妻子合谋设计自己的母亲,这件事无论是从情理法上来说都是无法容忍的吧!就算他在最后一刻坦白,就算算是他带给自己的救赎,但是造成伤害却无法消除。正如加贺所说的“我们不能忘记的是,即便是老人,不,正因为是老人才会有无法消除的心灵伤痛,而治愈它们的方法不一而足,虽然周围的人们是很难理解的`,壳重要的是即使不能理解,我们也应该给予尊重。”

在这个故事中,让置身事外的我不禁庆幸春美的存在,她的存在无疑仿佛是穿透了厚厚云层的一束照在海面上的光,照亮了这片天空,也给这片海域带来了希望。再不仅仅是联想到“久病床前无孝子”这类的词了。反而她是一直照顾着父母、陪伴母亲,守候在他们的身边。她才是前原昭夫,他的哥哥的救赎,因她的存在,而使得前原昭夫所犯的错才没有那么的罪不可赦不是吗?

红手指读后感200字篇二《红手指》听完了,原谅我的智商,原谅我的理解能力,当语言消失的一刹那,脑子仍沉浸在半糊涂半清醒的状态。

静静地思索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头绪,东野大叔这本书究竟在写什么?

这部作品在篇幅上其实并不是太长,案件情节不是太复杂。以一个女童离奇身亡展开情节逐渐走入诸多社会问题的背面。当洋葱层层剥开,案件迷雾的最后只剩下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凉。这部作品的写作重点不是放在案件的推理上,而是放在了反映现实的家庭悲剧上,生活的悲鸣中,小说着重描写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通病。一一亲情的流失。

简单梳理,其实有两条线,明线是昭夫得知儿子犯罪之后抛尸到警察查案的经过,再到最后交代真相。这条线让人感受到的是他们一家人的自私自我软弱无能,阴暗可怕,心理扭曲,不义不孝的无情一面。这一家子人里有悲伤的爱情,有无限的溺爱,懦弱的逃避,有责任的缺失,有道不尽的心酸,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那缺失的亲情。书中印象最深的这句:当直已被警察带走时,说“都是我父母的错。“

另一条线则是一条暗线一一加贺和父亲的关系。

一直以为加贺是恨父亲的,父亲得病住院,至死也不送最后一程,到最后才知其实这正是加贺父亲的夙愿一一和妻子一样孤独地死去。而加贺为了成全父亲,宁愿忍受思念和悲伤,也不愿再在濒死的父亲面前出现,而在背后用其他方式默默地关怀,惦念着。父亲虽然在孤独中死去,在心头却释放了对妻子的爱。加贺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两条线,一明一暗,一正一反,无比鲜明地讽刺与嘲笑了两个家庭不同的亲情道德,折射了社会上这种家庭的普遍性。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听到小夫妻为如何教育孩子争论不休,也常见到双亲老了,怎样照顾两方的老人,家庭中常处理不好两者间的关系。听多了,见多了,有时只有沉默,语塞,难受。

其实家庭亲情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古语讲:子不教父之过“,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家庭亲情的温暖是不可缺失的。同样,对待家里的老人,更要给予家庭的温暖。这可能说说容易做做难。

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唯有本真的对待自己的内心,才是难能可贵的。

再说句祝愿的话:愿天下所有家庭亲情洋溢,亲情普照,和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