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育儿心得体会 教师育儿心得体会精选

小编: 笔尘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老师育儿心得体会 教师育儿心得体会篇一

曾经也有人说过,幼儿老师是伟大的,他是无数成功人士的启蒙老师。幼儿老师是幼儿能树立正确人生观引导者。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是快乐的,我的快乐源于孩子们是我的劳动对象。比如,在工作中,我时常会因他们的天真,因他们的真实感情的流露,因为他们的点滴进步,而得到快乐。所以,我心甘情愿将我的全部智慧和汗水都播散到他们身上。

我从小的愿望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大学毕业后,我也如愿成为了一名幼儿老师。开始面对3岁左右的小孩子,我真的是束手无措,甚至被他们开学的哭闹“整的”狼狈不堪。3岁的孩子上学时会极度的没有安全感,我只好放下老师这层身份,作为阿姨或者妈妈般去呵护他们,爱他们,教育他们。经过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我收获到了他们对我的信任,我真的感到很开心。有一天早晨,有位姥姥抱着宝宝入园,我和平常一样走上去迎接宝宝并且准备把接送卡递给老人。这时,宝贝扭头和姥姥说“姥姥,这就是我在幼儿园里的妈妈。姥姥再见”说完就钻到我的怀里,搂着我的脖子。当时老人高兴的笑了。当时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温暖,因为我对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应,我对他们的爱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又重新摆平心态,做好准备,迎接我的宝贝们入园。同时,我们班又将迎来一名新成员,他叫浩浩。虽然是中班的小朋友了,但是自理能力比较差,而且沟通交流能力也欠缺。针对这个幼儿我先是电话家访了解幼儿情况和家庭情况做好准备计划。我得知他有轻微的自闭症后,针对他我做了详细的规划。终于到了第一天开学,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来送他上学,一位英俊的小帅哥躲在妈妈身后,我试图抱抱他,被遭到了拒绝。后来,我和他的父母沟通好后,父母放心的回家了,宝宝被留在了学校由我带。我先是和他走进新教室把书包放好,然后,给他倒了一杯温水喂他喝,他不仅没有拒绝我,反而,用一只小手握着我的手。我冲他微微一笑,他竟然又说了一句话“喝完了”。我觉得只要细心照料,不断引导这个宝宝,他会慢慢有进步的。

开学一周了,每次课堂上浩浩都不喜欢跟着大家一起朗诵或者学习,每次我都会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他的头鼓励他。直到有一天,教师快到了,我们全班在学习儿歌《老师本领大》,小朋友们都在一起高声朗诵的非常好,只有小浩浩再用双手捂着耳朵。后来有一个小朋友起来慢慢朗读时,浩浩放下了双手,小嘴巴里也在学着说。我慢慢的鼓励他起来试一试。浩浩起来断断续续的说完了整首儿歌,还模仿者做了几个动作。我情不自禁的为他竖起了大拇指,还在他胸前贴了小红花。此时的他竟也乐开了颜,并且高兴地跳了起来,小朋友们也哈哈大笑起来,并且为他鼓掌。浩浩的进步,我们大家都为他高兴。就这样,慢慢的浩浩现在对课堂有了一些适应,上课能坚持听讲了。渐渐的有了许多的进步。作为老师,我真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高尔基曾经说过“永远要愉快的给别人东西,少从别人那获取东西。”我觉得老师就是这么一种职业,永远都在给与别人,看到别人的进步,自己也从中获得了快乐和满足。

老师育儿心得体会 教师育儿心得体会篇二

从学习心理学角度解读孩子学习成绩提升的密码。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成绩的高低由三方面因素决定:智力基础、动力系统、学习方法。

智力基础是最容易让大家产生错觉,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但面对一张张试卷上的成绩很快将家长带入另一个极端,出现这一情况时家长就会妄下结论。家长不要给孩子贴一些多动症的标签,要分清楚小孩的气质类型,不要扼杀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的小孩,如果发现有多动症的小孩,不能强化,要多沟通,致使其淡化,家长与老师沟通时不要总说孩子的缺点,要对老师的工作进行肯定或欣赏,引导老师去鼓励和表扬孩子。

有些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智商不正常,所以给孩子吃一些补脑丸、忘不了之类的药丸,这么做是不科学的,与其买一些昂贵的药物,还不如坚持给孩子做早餐,多给孩子吃鸡蛋,喝牛奶,补充营养。判断一个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表情识别,如果孩子的嘴巴一直张着,大到一定程度的话,就可以初步判定你的孩子存在智力问题,只要孩子没有这些症状,那他智力就是正常的。

孩子真正的竞争不在智商,而在情商,孩子的想象比大人复杂,不要把他当宠物养,情商在小学时期很重要,特别在小学一年级要注重培养情商,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入学。情商包括意志力、人际关系。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老师误解一个学生,一种学生的反应是大胆说出自己的不满,这种学生在社会上比较偏执,跟人无法相处,总是抱怨是别人的错,从不正视自己,这是典型的负能量;一种学生的反应是被老师严厉的言语吓哭,这种孩子将来出现的'问题就是胆子太小不能勇敢的闯世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女老师的控制欲强,这种控制欲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体现,比如,看电视的时候遥控器的主动权;第三种学生的反应是,表情淡定,既不悲伤也不执拗,下课之后主动向老师示好,再进一步向老师说明情况。这种学生情商高,将来能自如的应对社会上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

开学没几天,一些孩子就会产生懒惰、不好学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三类人群:第一类是青少年,写两道题就开始抠手、发呆、看电视,这就是拖延症;第二是文艺青年,要求有自己独立做作业的空间,其实他是在里面插着耳机听音乐;第三类是更高层次的青年,一回家不是她的生理告诉他而是他的潜意识告诉他,快睡觉吧,早睡早起,明天好去抄作业。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弊病,有的孩子却非常自觉,这是为什么呢?有5%的学生是班级的核心,经常期待考试,发卷,开家长会,觉得这是他们最荣耀的时刻;还有一些学生期待停电不上晚自习,老师不来不上课,这些学生学习都很被动,如果你的孩子属于后者你就要小心了,本来学生的水平没有问题,但是上好学校需要有相对优势,那么孩子就会相对薄弱一些。

一旦让孩子处在后5%被动学习的人群中,孩子会有三个阶段的表现。

第一阶段:老师上课提问,他不敢与老师对视,说话声音会突然变小,这是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的表达;

第二阶段;不在沉默中毁灭就在沉默中爆发,孩子上课时会故意接老师的话引起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或者故意顶撞老师,不守纪律,而孩子的实际需求是——求关注;

第三阶段:孩子会千方百计寻找一个舞台来证明自己很强,个子高的学生就会去学习打篮球,再苦再热都不怕,打游戏的孩子也并不是懒得学习,他们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只是为了在游戏中获取经验值,血值,能力值等等来证明他很强。

这些就是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相对优势,也是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说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说近几年流行的十字绣,大家都在绣,可这是为什么,就是为了朋友来家里玩时随便问一句这是谁绣的啊,而你却会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闲着没事随便绣一绣”,朋友就会夸赞说:“随便一绣就绣的这么好”,在这样的激励下,完成了一幅十字绣的巨作。这就说明人一旦受到激励就会战胜你的惰性。那么你的孩子真的受到激励了吗?有的家长则会期盼老师作为圣人般出现。

虽然我们的教育极力推行要赏识教育,但是赏识教育更多的是一个教学术语,我们国家的教育学更多的是受前苏联的影响,有一个教育学家说,一个小孩在校园的花园里摘了一朵花,他就问:“你为什么摘花”看,小孩说:“因为我妈妈过生日”,教育家帮他又摘了一朵,这个故事虽然很唯美,但是现实中无法实现。

西方心理学观点告诉你,当老师表扬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时,这叫无效经营。怎么样的经营最有效,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例如刘老师的孩子在课堂上受到老师的表扬,激起了孩子的兴趣学习,回家以后就吵着让爸爸给自己辅导,预习功课,第二天带着成功的欲望去上课,希望再次受到老师的表扬,果不其然,老师表扬他“勤奋、认真、自觉、踏实等等”。

所以说老师要不停的给孩子贴上唯美的文艺标签,慢慢的孩子就会带着这样的任务不停的努力,从而塑造成这样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上讲,创设情景助人自助,不要给学生讲道理。不要给孩子贴上懒惰、不好学、不细心、不上进的标签,而应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心理健康,学习习惯,要能体会到成长比成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