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优秀九篇)

小编: 纸韵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一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公元前228年,承蒙太子恩惠许久的你,在府中听闻此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硝烟四起,诸雄争霸的时代,你是否感受到秦王嬴政强大的野心呢?是否担忧刺秦的成败呢?

“秦兵旦暮渡易水,虽欲常侍足下,岂可得哉?”燕太子怎会养闲人?用美女、宝马、豪舍精心侍奉你,不过是看重你侠肝义胆,利用你罢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太子丹催促你该动身了。

“轲知太子不忍,遂私见樊於期。”即使知道自己是被利用的,只是太子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而已,但却依然选择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以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义激”樊於期,使得热血直肠的樊於期主动自刎,毫无怨言的献上首级。你得到了亲近亲王的信物。读到这里,也许有很多人说你心狠手辣,但我却为你的“行事周密、智慧才华、善于言辩,工于心计”深深折服。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内敛深沉、胸有城府的你怎会不晓得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也许你也早就知晓了秦武阳之辈不可靠了吧!

“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面对太子的的质疑,你郁结,一腔热血熄灭了一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番浅显易懂的道理太子竟不知?隔着千年的时光,我似乎听见你的叹息,“罢了,你竟这般不信我,今太子迟之,请辞诀矣!”嘴角那一抹一定是晦涩之极的苦笑。在这点上,你赌气欠沉着,意气用事,已经暗示了你的悲剧人生。秦廷上只有你一人在做孤胆英雄,燕太子用人不善啊!

“厚遗宠臣蒙嘉”,“秦王喜,设九宾于咸阳宫”。你熟谙人情世故,虑事周密,投其所好,靠蒙嘉得以引见。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在偌大的咸阳宫中,你的锋利的毒匕首直逼秦王,可是“惜其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你还是忽略了你的能力,忽略了应该凝心于钻研武学,你终是被世俗之事迷了方向。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你选择了报效太子这条路,也早知此去秦国,凶多吉少,九死一生。但真正面对死亡时,你却在大笑,有谁像你一样,坦然面对必然要面临的厄运?能够笑对死亡?那种凛然正气,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震撼了秦王。

如此富丽堂皇咸阳宫,竟成了你最后的刑场。

我轻合上陈旧的书页,耳边咸阳宫殿上杀伐之声似乎还在回荡。集勇智于一身,但后人对你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我眼里的荆轲是个信守诚信、感恩图报,身赴国难的大写的人。我仰慕你,荆轲。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二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许许多多让人敬佩的英雄,像刘备、张飞、关羽、曹操等,但我的心目中最敬佩的英雄是诸葛亮。他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上戴着纶巾,飘飘然有神仙气概,手中经常拿着一把羽毛扇,气度非凡。

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周瑜一直嫉妒他的才华,就出难题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好三万支箭。但是诸葛亮说他只要三天就能造好箭,还立下了军令状,发誓说三天之内造不好箭愿意受重罚。他让鲁肃给他备上二十只船,上面放着一些稻草。

连续两天都还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天空起了大雾,诸葛亮开始交战。他请鲁肃和他一起上船。曹军摸不清他们在何处,只好放箭看看如何。诸葛亮让士兵们擂鼓呐喊,吸引曹军的注意。最后,不仅完成了任务,还保全了性命。

诸葛亮是一个武力高强的人。孙权设计扣了刘备,讨要荆州。诸葛亮给赵云三个锦囊。之后刘备率赵云、孙权在江东打开第一个锦囊是先散布结婚的消息,让全村人知道。之后几年,刘备听闻曹操出军到荆州,他就以祭祖之事回家。刘备在打亲情牌,在打孙夫人的信任,最后顺利回家了。

在“气死周瑜”的故事中,诸葛亮也是很有智慧的。周瑜在临死之前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话是“我寿命将尽,不能再为主公效力了,你们要尽力辅佐主公,成就千秋大业。”说完之后就昏死过去了。过了一会儿,又说:“既然生下周瑜,又何必生下诸葛亮!”大声叫了声之后,气绝身亡了。

诸葛亮夜观天气,得知周瑜死后,将祭品摆到周瑜灵前,亲自斟酒,跪在地上朗读祭文。读罢,又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痛不已。这样的表现,无不让外人看来真情意切,宽容大度,反倒显得周瑜很小气。

“草船借箭”“赔了夫人又折兵”“气死周瑜”,在这些故事中,无不彰显出诸葛亮是一个很足智多谋,重情重义的人。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三

我的心目中有很多英雄,譬如岳飞、黄继光、董存瑞、海娃、小兵张嘎……这些英雄离我很远。但是这次汶川地震中那些普通的小孩,也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不顾自己的危险,去救别人,顽强的在废墟下抗挣。这次我就来到了地震的重灾区绵阳、德阳、都江堰。

站在聚源中学的废墟前,我看到了所有的楼已经倒了,只有楼梯间没倒,破破烂烂的站立在那里。六层楼高的楼变成了一层楼都不到的瓦砾堆。在聚源中学的废墟前,我仿佛听到了聚源中学初三学生高莹在废墟下的歌声。

杨柳,它只有十八岁,她是绵竹汉旺的高二学生,地震发生仅仅只有两个小时,她就被发现了,但是如果先救她,其他的几个同学,很可能就会死亡,她在这时选择了坚强,让她的同学先出来,自己留在废墟下等待。漫长的六十九个小时过后她终于被救了出来。她在面对生死的时候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同学,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崇高的境界会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林浩,他和我一样大,九岁,但他比我轻,他在地震发生之后,冒着余震救了两个同学。他的体重五十多斤,当在节目里主持人问他怎么背得动同学的,他说:“我经常在家帮我爸爸背玉米,我一次就背五十多斤,都背习惯了。”一个九岁的孩子在面对大灾的时候,不惧危险,不惧个人安危,舍身救人。这种崇高的品格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邓清清,十五岁,初一的学生,她是什邡一个农家的孩子,家里很穷,她特别热爱学习,常常在晚上回家的山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在5。12地震中,被压在废墟下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就是她。她忘记了危险和饥饿,用读书声驱赶着恐惧,她是勇敢的。

这些小英雄的英雄事迹,将激励我更加奋发向上,以他们为榜样,用他们那种精神战胜我以后前进中的困难,特别是学习上的困难。向邓清清一样,学好知识报效祖国,让祖国更强大。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朝是一个昌盛繁华的年代,但同时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像岳飞那样的爱国名将数不胜数。我心目中的英雄,他同样是宋朝的一位爱国人士,但他常以文人形象出现在世人眼中,他就是辛弃疾。

谁又曾想到出过数篇千古流之佳作,以文笔名天下的辛弃疾也曾为大宋立下过汗马功劳,其报国复强之心与岳飞齐高,又有谁曾想到文采高深,印象中弱不经风,身为文人的辛弃疾,在年轻时也曾率5个小卒,闯入五千人的金人大营,生擒了叛徒后潇洒离去,他是真正的英雄。

身为英雄,朝气蓬勃,威慑四方,志高胆大。

在南宋被金人打得节节败退时,没有懦夫叛逃,偷走了一支起义军中的军印,在几次强攻无效后,辛弃疾当时年轻气盛,武艺高强,主动领5个小卒在中午闯进敌方大营,生擒叛徒,气势雄厚,让金兵惊得不敢阻拦。他的威名在金军中传开,使金兵谈之色变,颇有赵云七进七出的风范。

身为英雄,有勇有谋,缺一不可。

多次请求入仕时被拒后,朝廷终于让辛弃疾处理地方事务,但都是环境恶劣,力所不能及的,但辛弃疾每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使朝廷中人哑口无言。他将一支当地极为著名的懒散军队训练成大宋的精锐部队,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身为英雄,报国之心尤为出众。

辛弃疾的爱国之心伴随了他的一生。早年提枪上马,驰骋沙场,擒拿叛贼,中年想入仕处理国家事物,却屡遭拒绝,受朝廷刁难处理难物却办的井井有条。训练军队,写下千古诗篇。当他被撤职时,他绝望隐退,望天而思,对自己人生选择的道理产生质疑,但最终坚定态度,隐退林野,但依旧心怀国家,心系百姓,天天在院中练剑,向往有一天上战场精忠报国,上书朝廷发表对国家治理对建议……多年过去,当他收到皇帝亲自写下的旨令,让他带兵收复失地时,他却重病在床,垂垂老矣,连自己的剑也提不动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当时每一个爱国者的心声,也是每一个英雄的心声。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五

寒风交迫,大雪风飞,它却依然耸立在哪高高地山峰上。它不容易舍弃生的希望。给它一棵树苗,它能够还你一片绿洲,它便是松柏。

大伙儿甚爱垂柳,爱它的亭亭玉立;大伙儿甚爱白杨树,爱它的翠绿色成荫;大伙儿甚爱樱花树,爱它的优雅极为;但我却爱那最不值一提的松柏树。

种下一棵树苗,不管有多么的寒冷,它不容易死去;不管有多么的酷热,它不容易死去;不管有多么的旱灾,它不容易死去。这就是它,一个不挑选生活环境的绿色植物松柏。

不管碰到哪些,它都坚强不屈,顽强不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它沒有柳树那麼柔嫩;它沒有杨树那麼繁茂;它沒有银杏树那麼高雅。乃至沒有一切树那麼起眼,可是,它所具备的质量已远远地超出了其他的树。它好似守卫边疆的战土,顽强、英勇。沒有一切艰难能够阻拦它。

它,就是一个不与凡俗随波逐流,不追逐名利,但求社会经济发展默默奉献,体现它生存实用价值的绿植。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六

什么叫“英雄”?英勇?善战?有血性?大概不对,重点是在这个“雄”字上,那什么又是“雄”呢?站在家人前,扛起责任的那个男人。“英雄”就是站在那个最大的“家”的门前,扛起滔天责任的那个人。

泱泱华夏五千年,英雄太多了,就从远古的神话中说起吧。

神农氏尝遍百草,总结出一本《神农百草经》,为后世免除大多病痛。过去、现在、未来的诸多神农,配得上“英雄”这一称号。

再是黄帝,带领我华夏击退来敌,免受外敌入侵之苦,立国家之本,保人民之安。过去为立国安民的诸多帝王,配得上“英雄”这个称号。

其三便是大禹,洪灾来临之际,冒险治水,想尽办法,来回奔波,甚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徒留妻儿老小。任何时候,为抢险救灾而疏忽家庭而牺牲的“大禹”们都配得上一句“英雄”。

黄帝手下大将力牧,保家卫国,所向披靡,力战蚩尤,战功赫赫,一次次游走于生死边缘,为国而生,为国而战。无论何时,保家卫国的战士们都是英雄。

其五仓颉,观星宿运动趋势,鸟兽奔走足迹,创象形文字,记载历史,革除结绳之陋,开创文明先机,奉为文字天神。从过去到未来,传承历史,散播文明的“仓颉”均为英雄。

其六隶首,创造了十进制算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摆脱了混沌一片,信息杂乱的时代,祂为后世数学、科技打下基础,让后来的大厦可以越来越高。任意时间上的“隶首”都是英雄。

除去这些,还有一群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推翻前朝,创造一个自己大概率看不到的理想社会的革命家,他们不为自己,为人民献上生命,为人民创造幸福,从不要求回报。过去、现在、未来、川流不息的时间长河上任意一个不起眼的浪花上的国士,都是英雄!

其实,英雄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为什么人们总能分辨出一个人是否配得上“英雄”这两个字?

奉献!奉献!奉献!

凡是献出自己的物品、精神、成果和拥有奉献精神、扛起与力量匹配的责任的人,无论大小,都配得上“英雄”的称号,凡是为他人献出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或是为了他人置自己于险地的,都值得受奉献者称一声“大英雄”!

敢于奉献为“英”,肩扛责任为“雄”。两者结合,方为“英雄”!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七

在历史长河中,英雄处处都有,而我心目中的大英雄,身高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气概,他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让我真正的佩服上了诸葛亮。周瑜为了让诸葛亮出丑,让他十天造十万只箭,而诸葛亮却认为十天太多,自己只要三天便可以造完十万支箭,并且立下军令状。第三天夜里,诸葛亮命人用锁链将二十条首尾连接,往北岸开去。

这天夜里,正是雾天,江面上雾气弥漫,身后不见五指。然后,船队渐渐靠近曹军水寨,将船队由西向东一字排开,擂鼓呐喊。他料到曹操生性多疑,大雾漫天,肯定不敢出战。果然,曹操传令弓箭手放箭,用乱箭击退周瑜,曹操看不清船上的士兵其实是草人,只顾放箭,就这样,十万支箭,密密麻麻地插在了草人上。回去后,周瑜只能自叹不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

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还拥有难得的高尚品格。他运用妙计,导致周瑜箭伤复发,活活被他气死,年仅三十六岁,听闻周瑜病故,诸葛亮故意前往江东吊丧,只见他又是奠酒,又是朗读祭文,还伏地大哭,看起来很悲痛的样子。这让旁人难以信服周瑜是被诸葛亮害死的,反倒是周瑜自己气量小,给自己找气受,被自己害死的。

诸葛亮精通谋略,有军事才能。他交给刘备三个锦囊妙计,特意交代不到关键时刻,绝不打开。第一个锦囊妙计,将入赘的事传的人尽皆知;第二个锦囊妙计让正乐不思蜀的刘备回荆州;第三个锦囊妙计让刘备打感情牌,得孙夫人的帮助,顺利回荆州。

徐庶曾说过:“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能,神出鬼没之计谋,实在是当地奇才,如果我是萤火虫之光,他便是皓月之明。”在《三国演义》中,他是当世奇才,他的《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无不让人赞不绝口。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八

他们,在我的心目中像星光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故事令人啧啧称赞,他们的精神被后人所传承。在我的心目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他,不被世俗所污浊,安然自得的隐居着,抛开了一切的杂念。没错,他便是陶渊明,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毅然辞官归隐,他认为,只要自由快乐就好。桃源般美妙的世界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百姓流离失所,战乱纷繁的世界令他无可奈何,他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但他无能为力。他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我心目的一个洁身自好的英雄。

他弃医从文,是中国近代的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便是鲁迅。他生活在那样的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深深的知道:若想使中国富强起来,必须改变现在的思想,于是他用笔做刀枪,用一篇篇文章讽刺黑暗的社会,也深入了每一个人的内心,对社会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充分的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爱国精神被后人称赞。鲁迅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屈原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面对世态的炎凉,他慨然而叹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他抱着石头跳入了汨罗江,只为这令人可悲的世界。他的爱国精神又何尝不令我们钦佩与畏服?他在我的心中也照样是一个璀璨的明星,是一位英雄。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现身?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汇聚了他多少壮志豪情;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又寄托了他多少的爱国精神?他们不会被后人所遗忘,历史的史册中记录着他们的功名。他们的精神也会不断的传承下去,感染我们每一个人。

我心目中的英雄,也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我钦佩他们,同样也会学习,会传承他们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目中的英雄作文字 我的目中的英雄篇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天空,在这片天空中会有一个英雄,也许是具意的,也许是广意的。

我心中的英雄—“微尘”。他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一个团体的名字,他是一个社会爱心人士的名字。有了“微尘”,世上又多了一份力量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世界需要和平,中国需要和谐。有了他们的存在人们正走向和谐温暖的大家庭。有了他们冬日的寒风不在凛冽,温暖的阳光照射进人们的心田。那份博爱之心在世人心中涌动,给无数人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微尘”就像他名字那样很渺小也很微不足道,但他却深深地震撼了整个中国,成为“感动中国”一颗耀眼的明星。在光辉下面的是无数爱心人士的爱心,他们用他们的赤诚之心温暖世间。

“微尘”一个拥有博爱之心、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团队的名字。他让爱如潮海般涌入中国大地的每个落脚。他们的爱无处不在,时时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微尘”的原型是一位青岛市民。她帮助了一位急需诊治的病人。她为了不让别人自己的讯息,在静悄悄的夜晚将手术费放在病人的床头上,她在纸上留下了“微尘”二字,也许她觉得自己的所为真的太微不足道了。但正是这样小小的地不起眼的行为却救回了一位即将面临死亡的病人。

后来“微尘”便不再是一个人,也不再孤独了。他成为了一个爱心团队总的名字。他成为了青岛人的骄傲,成为了青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成为了时代的符号,队伍也不断壮大。大爱无声,这成了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中,他们也成了一支不可或不可缺的队伍。“微尘”们又以他门渺小的身躯站在了救助第一线。古人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微尘”用微小的身躯释放出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用自己那份炽热之心去温暖受灾的同胞。在抗灾第一线与受灾群同甘苦共进退。

灾后的四川已是一片狼籍,那“天府之国”也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微尘”们又开始了他们新的旅程,那就是帮助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虽然很难恢复“天府之国”的原貌,但相信有“微尘”、国家、四川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把四川建设成为“天上人间”。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通人间坦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珍惜。

正是我们有着感恩的心,人们才能和谐发展,也正因有了感恩的心,“微尘”的队伍在逐渐壮大。我们要学会感恩,向“微尘”们学习。他很渺小但很伟大,他微不足道却无与伦比。

“微尘”处处在,人人是“微尘”。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