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编: 曹czj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一

2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奥尔夫音乐教案教学准备:秀豆糖、苦瓜、奶糖、辣味牛肉干、百宝盒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3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5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奥尔夫音乐教案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二

1、感受abaca的回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认主题音乐,感受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

3、尝试多种乐器合奏,感知多种乐器的音效。

师:春天来了,所有的小动物都来迎接春天的到来!(教师出示图片,根据图片讲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1.初步感受音乐

师:春天的到来大家都很开心,连森林里都想起来春天的声音……(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出示不同动物的图片)

师:刚才有哪些小动物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了?

2.随故事情景感受音乐曲式

(1)肢体动作创编

(2)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讲故事,伴随肢体动作。

3.角色扮演——辨别主题、感受情境

(1)教师和幼儿合作扮演

农夫:学农夫耕田和播种

小鸟:学小鸟捉虫、戏水、梳理羽毛、飞翔、玩耍

小鱼流水:学流水中的`小鱼戏水

打雷闪电:用手抱住头或两人相拥

(2)幼儿自主扮演

1.感受乐器音响效果

师:今天哪些乐器宝宝来了?

(教师分别演奏各种乐器,让幼儿感受不同乐器的音响效果,了解乐器音响之间的区别)

师:你们来听一听,今天来的乐器宝宝像什么声音?

(教师一一演奏乐器,请幼儿猜想乐器和动物形象的配对)

2.教师示范乐器操作

教师播放音乐,随音乐变化操作各种乐器。注重乐器的正确操作姿势。

3.幼儿分组操作

——律动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三

材料准备:毛绒白兔,会动或会叫白兔、上玄小兔

乐器准备:响板、手鼓、三角铁

操作过程:

1、宝宝“手起”问好。

2、律动:闪烁小星

3、引题:

4、串讲歌词:

拿出道具,将小白兔的外貌特征:他又红红的眼睛,拜拜的皮袄,相貌很好看,他的前脚短又小,后脚长又大,走起路来一蹦又一跳。

(收回所有道具);老师把小兔子的故事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把眼睛闭起来。

闭眼听一遍曲目

5、念唱歌曲: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的提示语是继续)

6、乐器伴奏:同样的方法用手鼓、响板、三角铁练习三拍节拍

7、体态律动:发小白兔的玩具给宝宝玩耍,请宝宝观察,收回玩具

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小白兔蹦跳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

请宝宝站起来,和老师跟做歌词的内容:红眼睛(指向眼睛),白皮袄(从上到下祚手),小白兔,相貌好(左右摇晃身体),后脚长又大,前脚短又小(分别指向退和胳膊)走起路来一条有一蹦(学兔子蹦跳)

8、游戏律动:宝宝带上小白兔的头饰分组做蹦跳比赛

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

9、总结:

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小白兔的歌曲我们也会唱了,也学会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白兔的表演。小白兔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小白兔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兔子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兔子图,提示图上小兔子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兔子图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身后。在位置做好,手放在膝盖上。

10、手起

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四

:(听力训练3-4岁)

: 1 培养幼儿的听觉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想象味道和声音之间的联系。

沙锤、串铃、三角铁、手鼓、多音桶、钹、括葫

3 老师请每位幼儿不说话,用表情来表达自己尝的是什么味道。其他小朋友来猜,这位小朋友尝的是什么味道。

5 老师可以请每位幼儿到老师那自选一种乐器,在老师那尝完味道后,坐回原位,老师请每位幼儿站起来演奏自己的味道。

6 老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味道所对应的乐器的声音,老师说那种味道,那种乐器发出声音。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五

1.感应乐曲特定节奏。

2.尝试和老师一起学做小马的动作。

纱巾、图谱、铃鼓。

师生拍肢体问好

从前,在一个很远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果园,在果园里种着好多果树,有橘子树、苹果树、香蕉树等等。这天,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有一个叫企企的男孩知道了,好想吃果园里的水果。你们听,他骑着小马踏上了去果园的路。

三、肢体律动

1.你们知道小马怎么走路的吗?还可以怎么走呢?

a:学小马散步

b:擦汗、喝水

1.引导幼儿用纱巾做骑马衣。

你们看,知道我手上拿着是什么吗?这是马身上的绳子,拉着这绳子我们就可以骑马了。

2.用纱巾擦汗或用纱巾做水壶。

累了,我们用纱巾擦擦汗吧;

口渴了,还可以把它变成水壶喝水喽。

3.听音乐用道具律动

a:纱巾做骑马衣

b:纱巾擦汗、纱巾水壶。

玩铃鼓,教师引导幼儿演奏铃鼓。

a:按拍上下摇奏

b:铃鼓戴头上(遮阳帽)。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六

碰铃

1、宝宝端立正坐姿势,手起,问好:宝宝好——

2、律动:丰收之歌

3、复习上一首曲目

4、引题:

5、出示大蝴蝶,串联歌词:

(收回所有道具)老师为美丽的蝴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6、闭眼听一遍曲目:

为了很专心的听歌曲,我们要闭上眼睛

7、念唱歌曲:

跟音乐拍手念一遍,四拍节奏: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这首歌。

手起,注意问奏时手不打节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的提示语:摇头)

尾奏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是继续)

8、乐器伴奏:

出示哑铃,和着歌曲两拍一动。

我们会唱这首歌了,现在可以用我们的乐器来给这首歌伴奏了,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件乐器叫哑铃,使用哑铃的时候手抓着手柄,不能碰到碰钟上,要不然碰铃就不会发出悦耳的声音。(示范)今天我们用刮奏的方法给蝴蝶伴奏。

示范: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饰身穿花花衣;

教师把乐器按宝宝人数放成一排,请宝宝上前取乐器;

提示宝宝随意练习敲打、刮奏乐器,同时在老师说“收”时停止;

和着宝宝用乐器伴奏,提示宝宝大声唱出歌词;

请宝宝把乐器放回老师面前,老师收回乐器;

表演结束提示家长给予鼓励和宝宝鞠躬答谢,并要坐回自己的位置。

9、体态律动:

发蝴蝶玩具给宝宝,请宝宝回想蝴蝶飞舞的动作,请每个宝宝说出并模仿蝴蝶飞舞时的样子,老师总结并请宝宝跟做,两拍一动。

放歌曲做游戏的背景音乐(注意音量较低)

10、律动表演:

现在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装上一样漂亮的翅膀,我们用漂亮的纱巾来表示。

示范:老师系好两条纱巾,披在肩上,做蝴蝶的动作

每个宝宝两条纱巾,宝宝使用纱巾做翅膀扇动的动作

11、游戏律动:

妈妈两手合拢做花开的样子,散坐在教师里,宝宝做蝴蝶,扇动翅膀围绕妈妈飞舞。

放歌曲做背景音乐

12、角色互换表演:妈妈用纱巾做翅膀围绕宝宝进行游戏,宝宝做开花状。

13、总结:

请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发纸偶蝴蝶给宝宝,引导宝宝带上指偶蝴蝶飞到妈妈的肩膀、头上等,使宝宝更加喜爱蝴蝶。

讲解:蝴蝶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蝴蝶和花的表演。蝴蝶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现在把好朋友蝴蝶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蝴蝶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蝴蝶图,提示图上蝴蝶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蝴蝶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

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14、 手起,宝宝再见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七

腰鼓、小军鼓、大鼓等,少数民族地区或不同地域最好选本民族、本地域的特色鼓,人手一个。

有关鼓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每人拿一个鼓,尝试它可以发出什么声音。选几个同学怎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讨论用什么样的符号耒记录这些不同的声响:

由学生指挥带领大家看图击鼓(自由节奏),先是一个声部,并用手势指挥音量、速度的变化,(可多几人试试不同的处理)还可全班分成两组,进行两声部的演奏。

四人一组,(1—4报数)每人四拍,即兴演奏,用不同的音色、节奏、奏法,(注意保持拍率,不要断)。用迥旋曲式,每组由教师临时叫一个号,该号即为主部,其他三人依号序做三个插部,如2为主部,即2 1 2 3 2 4 2 。 (班级人数多,可采用分小组进行。)

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鼓乐,讨论:两段音乐比较,(从总体到要素),那些一样?那些不一样?进行探索。

选一种鼓,如腰鼓、太平鼓,鼓不够其码每人一副槌,(以腰鼓为例),设计一个动作,大家模仿到大部份掌握,再继续设计新的动作。

讨论:鼓的名称及属地、构造及材料。

讨论:鼓的用途,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中作用的比较。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八

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习。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

(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

2.配合音乐

(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九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1、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2、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3、听故事导入。

1、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4、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5、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丫欢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奥尔夫音乐教师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十

1、感应ab曲式和乐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

挂图、彩带、水彩笔。

一、出示图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听音乐。

1、老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静静聆听。

2、手之舞

a段:手臂飘点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画出4个乐句。

3、飘带之舞

a段:聆听老师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

三、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

a段:面对面模唱。

b段:两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图片p3,讲故事。

感应两个小节的乐句:二个6拍

每2小节换拍肢体部位,走2小节换方向。

五、音乐与舞蹈。

1、分组进行表演。

a段:打击乐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拿一根彩带。

a段:左右摇晃。

b段:两人一前一后随乐句划船。

六、游戏书。

a段:依树叶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画出青蛙的船浆及水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