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8篇)

小编: 字海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一

舅舅家真好,有一个小小的后院,院里种着花草,还有一个秋千,我荡了会秋千,就跟着舅舅一起来到山上的蒙古包中吃羊肉串。我大口大口的吃着羊肉串,觉得实在是太美味了。

吃饱喝足后,我召集全场的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了一场跑步比赛,我来当裁判。

第一局开始了,我大喊道:“预备,开始!”小朋友们象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大家在激烈的竞争下,壮壮获得了冠军。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游乐场里的淘气堡,玩了一个超大的滑梯,特别好玩,我们尖叫连连,游乐场里传出阵阵我们的大笑声和尖叫声......

这一天就这么飞快的过去了,我还没玩够呢。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二

端午节,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我所过的端午节一定与你们有不同之处,让我来为你们讲一讲吧!

上午,我和妈妈挤进菜市场买回了艾草,插在门缝里,放在窗户上,立在院子前、大门前。全小区的人都买了,放眼望去,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巾正随风摇摆呢,那艾草能驱蚊除虫、驱灾辟邪,发出一阵阵清香,使人们沉浸在奇特的香味之中。

正午,大人会给孩子系上五色绳,有的叫长命绳,辟邪绳和快乐绳。据说,穿上这种绳子可以强身健体、长命百岁呢!

到了两点钟左右,家家户户开始洗澡了,这洗澡水很特别,是由十多种草熬成,说是用这种水洗过后,身上就不会长东西了。

要吃晚饭了,哇好丰盛的菜啊!不仅有白菜,还有鸡鸭鱼肉虾,鱼代表以后会年年有余,鸡、鸭寓意着来年家畜兴旺等等。

这个端午节别具特色,令人难忘。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三

桃枝五月传神话,善妇悬它救万家。

德润乡间留美誉,年年端午众门斜。

为什么要在端午节的早晨挂桃枝呢?传说桃枝有纳祥辟邪镇魔的作用,古代过年时就有“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说法。桃,逃的同音字,所以挂桃,就寓意可以逃过劫难。

关于端午挂桃枝和艾草还有个很美丽的民间传说。

那是在历黄巢造反的时候,他亲自带兵打仗,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屠城。不管是官府还是寻常百姓人家都不能逃过这一劫。

这一天他带兵路过乡下一条小路的时候看见一位妇人和两个小孩子,可能是走过很长时间的路了,两个小孩子都累了。所以妇人身上背着一个孩子。让另一个孩子跟着走。奇怪的是,这个妇人身上背着的是个大一些的孩子,而在走路的却是个很小的孩子。黄巢看见了很是奇怪,让手下人把妇人叫道马前,要询问明白为何这妇人背着大孩子而让很小的孩子走路。妇人回答:大孩子是丈夫前妻所生,而小孩子是她亲生。自己孩子苦点就苦点了,不能让没妈的孩子受委屈。

本来硬心肠的黄巢也为这位妇人的作法而感动。他决心不杀这妇人一家。于是告诉妇人,让她在第二日,也就是端午节的那天早晨在家里屋檐下挂上艾草和桃枝。随后黄巢通知手下所有人,第二天屠城的时候,见到屋檐下挂有艾草和桃枝的人家避门而过,不得惊扰。

没想到第二天一进城,士兵们发现城内所有人家都高悬桃枝和艾草。原来妇人回家后,听说黄巢的军队要路过此城,黄巢的凶残大家都有耳闻。正在大家惊慌的时候。妇人明白了原来她遇上的那个人是黄巢。于是她告诉大家。第二日早晨都在屋檐下高挂艾草和桃枝,能避邪,逃过此难。邻居们又把这话告诉了邻居的邻居,一夜之间这个城市里所有人家的屋檐下都挂上了艾草和桃枝。黄巢率兵经过,发现每位人家门前都挂着桃枝和艾草。知道了一定是那位善良的妇人把挂桃枝和艾草的消息告诉了全城的人。为了信守承诺。黄巢的军队没有杀这个城一个人。

后来端午节清晨挂艾草和桃枝这一典故就做为一种保平安的习俗延续了下来。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四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们到奶奶家一起包粽子。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这个疑问直到读小学后才被老师解开了:原来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报国无门,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泪罗江自杀。楚国人民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不让屈原的尸体被鱼吃掉,这样年复一年,就形成了端午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记忆中的端午那天,我们总是赶了大早到奶奶家,这时奶奶早已准备好一切开始包粽子了。我飞快地跑到奶奶旁边,好奇地看了看,好几张粽叶躺在盆里舒服地泡澡了,锅里的糯米饭香喷喷的。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这些粽叶要一直泡在水里呢?”奶奶说:“粽叶泡着沾上水,包的时候糯米不会太黏,比较好包。”原来是还有学问啊!

我先看了看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学着她的样子包了起来。先洗个手,沾点水,从盆里拿起两片湿哒哒的粽叶,交错叠在一起,抓着它的两边,折叠成一个小漏斗,用汤勺挖了三勺糯米饭放入漏斗中。仔细一看,糯米饭里和着不少三层肉、虾米和香菇呢。接着,还得把半颗熟鸡蛋塞进糯米堆哦。再把“漏斗”上面那两张半片的粽叶将露出的糯米饭盖住,然后用红色的绳子将它缠绕住。但是我怎么也绕不住,看着奶奶包了一个又一个粽子,我的心里甚是着急。

这时弟弟走了过来,指着我包的粽子大笑了起来:“姐姐你包的粽子比奶奶包的粽子大了好多呀,粽王!哈哈哈。”我看着手中的粽子,确实比奶奶包的粽子大了不少。奶奶笑着说:“要小点,煮熟后还会再长大个的。”我便把还没缠上线的粽子拆开。用汤勺把一些糯米挖了出来,当我手中的粽子与奶奶包的粽子一样大时,我在将它用红绳缠绕住。这时一位身穿绿色衣裳的“粽美人”便诞生了。我提着亲手包的粽子在弟弟面前炫耀起来:“看!你不会包吧?我包好啦!”弟弟把头一撇,不理睬我了。

包完两盆粽子后,便放入锅中和水一起煮,煮了大概半个小时便好了。锅盖一打开,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我忍不住赶紧用剪刀把红线剪开,放入碗中。忍住烫,打开粽叶,香味更加浓厚了,这时我总爱把粽子蘸着甜辣酱吃,又辣又香,还有点儿粽叶的味道呢,吃完许久后舌头上仍然留着一丝丝余味。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五

为了纪念一个远古的英雄

先民们创造出了这个节日

还发明了棕子

那棕子里包裹着岁月人生

让我们品味

有时候会怀念那个赛龙舟的时候

一伙人站在高墙上

看着河道中百舟竞渡

每家门前依旧悬着菖蒲

依旧挂着艾草

耳朵脑门上依旧会被涂上了雄黄

可是有些习俗我们只是变的习惯

那远古的传说还有谁记住?

棕子还是那么香甜,这节日还是飘散着五味草的味道

记忆悠悠的回到童年

脖子上挂着一串网兜

网中挂着一串蛋...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挂蒲,

初五抹雄黄

也许远古那旧日的传说已经暗淡的时候

在沿海一个我的家乡

还保留着所有古时的习俗

一些东西经过岁月沉淀

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楚国人

也是为了纪念一种不屈

现在这种精神渐渐少了

我们也会渐渐的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味道

只记得那种闹热了...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六

今天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还要举行龙舟比赛,据说,这一风俗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一大早刚起床,我便见妈妈拿着几枝带有香气的草挂在了门口。我好奇地问妈妈:“这草叫什么名字呀?为什么要挂在家门口呢?”妈妈向我解释:“这种草叫艾嵩,是端午节每户人家门口都要挂的。你可别小瞧它,它能驱除人身上的疾病。”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呀!再一看手脖,妈妈早帮我系好五彩线了。接着,我、爸爸、妈妈也分别用泡过艾嵩的清水洗了手和脸。家里到自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艾嵩香。

我们一家三口围坐在餐桌旁,爸爸提议,我们来滚鸡蛋。我挑了一个又大又圆的鸡蛋,于是取名为“大肚皮”,妈妈挑的鸡蛋个头也不比我的小,为了增加它的斗士精神,“胜斗士”这个名字也就产生了。老爸的鸡蛋看起来挺灵巧,就叫它“小机灵吧!”

决斗开始了,擂台上放着两枚鸡蛋,不用问就知道红方是我的“大肚皮”,蓝方是爸爸的“小机灵”。妈妈一声令下,我们便开始比赛。“一、二”我一用劲,“大肚皮”滚向“小机灵”。老爸也用手一搓,两枚鸡蛋分别冲向对方。可谁也没料到,小机灵缺乏实战经验,晃当一声掉下“悬崖”,不攻自破了。“耶!我赢了!我跳了起来”。妈妈这时已经跃跃欲试了。我又开始挑战妈妈。别看“胜斗士”这个名字听起来厉害,还不是一下就被我的猛将“大肚皮”轻松打败了!

不论是输了的`时“小机灵”、“胜斗士”,还是赢了的“大肚皮”,都带着我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吃进了肚。

我们吃粽子,玩游戏,但可千万不要忘了端午节的由来啊!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七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之屈原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

公无前220xx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的小学生日记篇八

包粽子,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习俗,我就和家人一起包了粽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哦!

我和奶奶一起去河边洗粽叶,粽叶一身清爽爽地上了岸,奶奶和我一起来到了长廊那里包粽子,不过奶奶说包粽子有点小困难,我不怕!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我先把粽叶交差,哇!那个样子真像一个小小的帽子,再把糯米放到“小帽子”里,我想打喷嚏了结果一喷,喷到了弟弟脸上,我“咯咯咯咯”我笑了起来,然后再把粽叶和糯融为一体,轻轻提住它的鼻子”最后,用绳子绑住,正宗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想:如果加上眼睛嘴巴会成什么样呢?我还是不要了吧!因为粽子不够,只能摆成花朵,好漂亮呀!

过了一个小时,粽子熟了,一股香味向我飘来,我连忙抓起一个粽子,棕子可真粘,把我的手紧紧的粘住了,剥棕子就像剥衣服一样,棕子衣服剥了下来,黄黄的身体全露了出来,我不太喜欢吃灰水棕子,像九江的粽子有绿豆的,红豆的……不过黄色棕子,只有定南才有,大家都称为它叫灰水粽。我只吃了一半就丢弃在旁边了。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让我回想起了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