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感想作文800(4篇)

小编: 笔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秋节的感想作文800篇一

这是有着一段美丽凄凉神话的节日。这是让所有漂泊的游子魂牵梦萦的节日。这是沉淀了中华千年凄清的节日。

有人说中秋的魅力莫过于让人回想起凄美的往事,能让每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变成最富有激情的诗人。

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凄凉,所有的思念在那落叶纷飞的季节与那月圆之夜指向了同一个地方——故乡。

游子们思乡的情被欢乐、烦恼等一些常见之客紧紧地包裹着,蒙蔽着周围的人,也欺骗了自己。当在中秋月下的静谧中沉寂时,当那些烦琐情绪都疲惫时,那份深埋的情就像三月绵绵不绝的雨,细细长长,零零乱乱,随风四处飘摇。中秋将叶子抖落,却把人的思念挂在枝头。

游子,是什么使你隐姓埋名?是什么将你吹往他乡?使房屋留住了你的思念?是道路催促了你的离开?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一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踏上了故乡。所以,游子们的故乡不是各自分散的,而是统一的精神家园。在中秋之时,这个精神家园就被寄托在了那个有着广寒宫的明月上。留住思念的不是房屋,而是情感;催促离开的不是道路,而是梦想。

或许人的内心也在远离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我们身陷琐屑而繁杂的世俗名利中,远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越来越远的时候,思想的情感就日渐沉重。因为梦想的美丽,离了故乡;因为梦想的沉重,想了故乡。人们在生活中的牢笼一直徘徊,前进与后退。

夕阳老去,西风渐进,消瘦了离人泪,苍白了游子心。

中秋节的感想作文800篇二

中秋佳节,也许是我国最受的传统节日了。从古代文人骚客赞美月亮的诗词,再到如今家家户户的亲人团聚,中秋节充塞于历史时空,带给人们无尽的梦与想象。而月,也因这个美丽的节日而显得神秘而迷人,温馨而浪漫。

我做过无数的梦,梦到庭院深深,可以收藏得住月亮,梦到嫦娥恬静的面颊,冰清的裙裳;梦见依偎在妈妈怀中,亲人相聚,共度中秋时光……

然而,月有圆缺阴晴,又怎能总是完美无缺,人有悲欢离合,又怎能奢求永久的团圆?

婉转悠扬的笛声,伴水飘来,元月清风中的大地显得格外清宁冷静。“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大观园的两位女儿啊,虽是锦衣玉食,无奈寄人篱下,父母双亡,中秋之夜的孤单身影更显感伤。面对万家团圆,湘云、黛玉的联诗又显得如此凄美悲凉。

“明月几时有?”苏轼把酒问月。中秋良宵,弟兄分离,唯有皓月孤影相伴,“起舞弄清影”,一也难成眠。罢,罢,罢!无法相见又何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在圆月之下,即使远隔千里,也算是另一种相聚吧!

中秋赏月,月亦可读,可思,可品。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中秋赏月,让我们像月一样清宁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秋赏月,让我们像月一样晶莹坦荡,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中秋赏月,让我们像月一样笑对悲欢离合,释然阴晴圆缺。

中秋节的感想作文800篇三

我静静地坐在窗前,两手托着腮,入神地看着天上的月亮,月光温柔地自天幕倾泻而下,照亮了四周的景物。皎洁的月亮像是一尘不染的大玉盘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我想大家已经想到了,今天是中秋节。

看着窗外的月亮,那月亮也看着你,你可以和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你也可以把它想像成亲人、朋友,进行面对面的谈心。这时的心情也好像彻底放松了,因为你可以尽情地倾吐出你的悲伤,你的快乐。说出你的悲伤,它会静静地安慰你,说出你的快乐,它会默默地为你祝贺。

窗外灯火辉煌,屋内欢声笑语,亲人们欢聚在一起,把自己的心里话一个个讲出来,说出自己的经验与家人共享。满桌子的佳肴,满桌子的笑语,满桌子的情意,满桌子的幸福……

中秋节是一个好日子,是与亲人们欢聚一堂、团圆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在干什麽,如果回不了家,只要你有心,就会往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哪怕是一句也好,只要让亲人们知道你过的好,你过的幸福平安就行。家人心里牵挂的也正是你的平安、幸福。

我的思绪突然被一阵阵的烟花爆竹声打断,那烟花是那麽美丽,是那麽耀眼,我想到了远方的亲人们,你们应该也会看到美丽的烟花吧。如果你们在外未曾回家,那麽请你们马上拿起电话给家人打个电话,报声平安吧!

中秋节真是个好节日啊!月亮又圆又大,在黑色的夜幕中它显得那麽的璀璨、那麽的美丽,它那温柔的月光让人感到那麽的温暖、那麽的亲切。月亮是美丽的,人是有心的,每一个有心人都会留意观察美丽的月亮。远方的游子,你们此时是不是也在遥望着这深邃的夜空?是不是也感受到了月亮的亲切与温柔?是不是也有种回家的感觉呢?

中秋节的感想作文800篇四

记得还在上初三的时候,那天是礼拜五的作文课,我们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也姓孔的语文老师走上了讲台,他告诉同学们因为快到中秋节了,因此这次的作文就是让每位同学写一篇有关度过中秋节的`散文,题目自拟,但必须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深长的意味。

于是我开始挖空心思组织我的中秋节作文。因为我知道自从那次我的游览我们当地吕庄水库的散文被孔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番点评后,我的作文就再没有被孔老师表扬过,不仅没被表扬过,而且作文分数从开始的90多分一直在直线下降,尤其那次孔老师让我们在学了一位明代小说家写的小说后,让我们对那篇小说进行续写,由于自己没有一点这方面的生活与感悟,因此虽然写的花团锦簇,但到底只得了64分的低分,让我极其不爽,于是想借这次让写大家都熟悉的中秋节打个翻身仗。

在当时,自己对于中秋节的印象其实也只是自己与妹妹在农村的窑洞里与爷爷一起度过的经历,我知道每次中秋节爷爷敬献给月宫嫦娥的主要就是西瓜、葫芦枣、石榴、核桃、苹果与自制的月饼等,而且由于家园的四周都是悬崖、高墙与长树,因此银白的月亮也只有过了晚上11点以后才能够看到,而这时的月光也才挤满了院里角角落落的花花草草,让人感觉一片仙境的气派。于是我就把这怎么祭献,怎样的感受,怎么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仍然很开心的过程都用优美的语言表述了出来。

但是这次的作文分仍然不高,只有72分,只见孔老师的评语还是说没写出不一样的中秋节与不一样的感受,通俗地说就是写的还有些人云亦云的味道。

那次刚好有事,就走进了孔老师的办公室。顺便我就与孔老师说起了我的那篇有关中秋节的作文,希望他多给我些指点,多给我些批评。孔老师说要把大家都熟悉的中秋节写出彩来,要注意下面几点:一、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因此写中秋节的文章就要着重在团圆两字上做文章,而不是我的文章中那样只是月圆,而没有团圆;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有限,因此无论写什么文章不能只在自己经历过的东西中去搜寻素材,而是要学会“拿来主义”,把他人的经历进行自我演绎,只要能够说明一个道理而且感人就行;三、要有广阔的阅读,要会活学灵用,你那篇写游览吕庄水库的文章之所以写的好,与你借用了课外看到的高尔基与显克维之写水面的文字有很大关系。孔老师说完,我连连点头,尤其是那篇游历散文,我还以为老师没看出来呢?原来他什么都知道。

后来,我把那篇中秋节散文重写了一次,而且在我上高一的时候,我们的语文杨老师有一次也让大家写一篇有关中秋节的散文,我就把初中写的改写了一下,还得到了杨老师的表扬。可惜的是,那时的作文到如今到底没留下底稿,只留下了一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