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大学(5篇)

小编: 文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大学篇一

世界上的语言种类有很多种,但是,像汉字这样的方块字,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创造。像英语、法语这种由字母组成的语言,虽然它们有自己的规则,用一些字母经过组合,形成长长短短的单词,但却不像中国方块字这样,形象变化万千,远远没有中国汉字那样意蕴悠长、深厚,正如同中国的悠久历史。

细看笔下写成的每一个汉字,我在想,正是这些方块字本身的美,才造就了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草书、行书、楷书、篆书、隶书……不同的字体写成的汉字,在我们面前翩然起舞,或奔腾跳跃,或徐步缓进,或婀娜转身,舞出中华汉字的美。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同样,美丽的方块字,也是对我们自己性格的塑造。

中国文化中的方块字,不仅是我们的语言沟通工具,还塑造了我们的心性。就如同课堂上讲到的“正”“直”两个字,就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汉字一样,做一个正直、端正的人。

中华汉字,在历史的流变中不断发展革新,它凝结着先人智慧的结晶,透过它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在笔画之间感受到的,不仅是汉字之美,更是它传达给我们的中国精神和做人风骨。以后我要写好每一个中国汉字,做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继承人!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大学篇二

9月1日的《开学第一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深刻内涵和巨大的魅力,而且告诉了我们——应该要怎样地热爱和传承自己祖国的优秀文化。

节目中,有为了研究中国文字而倾尽家资、决不放弃的“汉字叔叔”理查德,有为了将中国的诗词文化翻译成外文传播四海而日夜兼程、辛勤劳作的九十高龄的许渊冲老先生,有与机器人斗智斗勇、虽败犹荣的围棋高手——柯洁哥哥,有到巴基斯坦传播中国语言汉字的杨老师和感恩杨老师而永生追逐汉字魅力、传播汉字文化的米斯巴……他们对中国文字的热爱,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我为悠久的中国文化而骄傲,但更为他们对汉字的热爱而感动!

节目中的“汉字叔叔”理查德和许渊冲老先生,尤其令我感动。

一个外国男子,对汉字的了解从零开始,为了学习汉子,他制作了一万多张的卡片,随身带着学习记忆。不仅如此,他还花了20年的时间,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整理好,放到网上,2002年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创建了汉字字源网。一位外国友人,尚且可以如此孜孜不倦地传承中国文化,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保护不去传承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呢?

马上就要开学上课学习了,我为即将到来的学习跃跃欲试,我也想,好好学习,将来像他们那样,传承我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求学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我想,我应该像他们那样,奋勇向前!节目中的许渊冲老先生,九十高龄尚且夜以继日地翻译,他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可以想象——老眼昏花的他,可能为看清一个字母而将脑袋伸到电脑屏幕前仔细瞄看,可能坐了一阵子就双脚麻木而不得已停下来捶一捶,可能为了完美地翻译一句古诗而绞尽脑汁、反复地翻看词典,可能因为自己绝美的作品而兴奋得一跃而起却忘记了自己坐在轮椅上而摔倒……我的心深深地为他而感动,我再也不应该害怕学习上的困难了,因为我的心中有许渊冲老先生!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来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中的一句诗。它的意思是说——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要把这句诗作为我今后学习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不忘初衷——努力学习传承中国的悠久文化,砥砺前行!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大学篇三

9月1日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华骄傲”。内容主要是讲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精彩的节目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

今年的舞台被布置成一个打开的“书卷”的造型,两侧是卷起的书边,在“书卷”下,是两排一共32套课桌椅,简直就是教室的模样。

汉字、围棋、武术都是中华的瑰宝,钢琴家和机器人钢琴的表演都很精彩。“汉字叔叔”的美国人和巴基斯坦米斯巴教授为传播中华文化呕心沥血。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爷爷。他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已有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外名著都是通过许渊冲爷爷的翻译才能为我们所熟知。他说自己每天都至少翻译一页纸,常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有时也会半夜坐起,打着手电筒写下想到的内容,生怕第二天忘记。

许渊冲爷爷说:“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我要翻译到一百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传播到海外。”

我们做为一名小学生,要向许渊冲爷爷学习,为自己定下目标,然后向着目标前进。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大学篇四

当王亚平老师站在天空一号为我们太空授课时,你是否了解过她为梦想付出的努力?当地震夺去她的双腿埋葬了她的舞蹈梦之后,她对舞蹈的坚持有没有让你热泪盈眶?当她用音乐敲开通过孩子内心的大门之时,你知道那一句等待了多年的“妈妈”吗?当他时刻做好准备当名替补结果成就了钢琴梦后,你能明白为梦想而坚持的意义吗?

他们是名人,他们也只是一个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普通人,是坚持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就正如13岁就实现她自己的从军梦和飞天梦的付丽娟一样,梦想虽然美丽,但如果没有坚持的勇气和行动,那么,那份美丽就只能停留在梦境中,而不会成为如今的现实。

他们的事迹全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有梦就要坚持,唯有坚持梦想才能通向成功。

梦想不会抛弃我们,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抛弃自己。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尽管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中会出现各种磨难,必须经受多重考验,甚至会让我们难受得哭泣,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疼痛,但是,如果放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就算再苦再痛再累,我们一定要坚持。因为,坚持是通向梦想的最好途径。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当一名文学家。虽然这个梦想看起来很可笑,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弄文字,认为文学家不外如是。或者有的人认为文学家只是埋首书堆的书呆子,不能与时代接轨,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我喜欢带着欣赏的目光、愉悦的心情阅读那些美好的文字,去了解过去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去倾听古人的心声,去追寻他们所走过的痕迹。这尽管有许多困难要克服,但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就像他们一样。

梦想是一片钥匙,她不能打开所有的锁,但却能够打开属于我们自己的锁。但有个问题,这片钥匙可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打磨,打磨得更适合打开梦想的锁。没有经过雕琢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我的朋友,就让梦想雕琢我们的人生,就让梦想带领我们走向成功吧!

如果想要放弃,请握紧手中的钥匙,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打开那把锁!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400字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大学篇五

那年的“第一课”让我感触非常深,还记得它是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主要彰显平民的“中国梦”。梦想主讲老师有: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员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等人,他们和航天员王亚平、钢琴家郎朗、演员章子怡一起诠释梦想的力量。

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廖智从小喜欢跳舞,虽然没有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但舞蹈老师的工作也让她感到无比快乐。

而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家人、她未满周岁孩子的生命以及她轻灵舞动的双腿。假肢带来的剧痛,一度使她放弃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梦想。悲痛欲绝的她,也把假肢丢弃在家里的角落。直到一次她独自在家,需要去卫生间,不得不爬着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卫生间。到了卫生间后却狠狠地摔在地上,顿时廖智感觉她一无所有,于是她趴在卫生间痛哭。但就在这时,廖智想到了自己的梦想,想到了那个曾经自己为之坚持的愿望。她告诉自己,一定要重新站起来,重新在舞台上跳舞。

廖智,十天学会穿假肢站立行走,一个月后重新开始跳舞,她说:“一旦发现你不再恐惧害怕,困难并不是那么难以战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做了很多健全时不曾尝试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就是因为她对梦想的坚持,给了她一个精彩的人生!

她真的是美丽的,不管是动还是静的镜头。舞台上的她充满了自信,你绝不能想象,她是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她又经历过怎样的痛苦。而她的声音更是让人感到温暖,我听到了她在经历了失去亲生女儿,双腿被截肢后,对于失去、对于生活加于她痛苦的感言,她说的是那么平静温柔。她说她必须要坚强起来,而失去让她更懂得了珍惜。

当我和妈妈看完廖智的故事,眼眶都湿润了。我们被廖智那坚强、就算失去双腿也不放弃梦想的精神所感动了!

再想想身体健全的我们,生活在那么温馨、美好的环境下,却又不懂得珍惜,和廖智姐姐相比,我们实在差得太多了。一个高度残疾的人都能做得如此之好,何况一个身体毫无残缺的我们?世界上没有登不上的山峰,只要我们肯努力,山顶上的曙光又算什么呢!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克服它,并且勇敢地面对,朝着自己的梦想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