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实用7篇)

小编: 雨中梧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定信念,把好质量)。

企业讲究效益,有了质量,才会有效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产品的生命,更是我的`“生命”。今年,企业围绕全省烟叶质量座谈会提出的“要严格控制上等烟比例,切实提高烟叶收购质量,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达到60%以上,品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的目标,将质量与效益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可见质量与效益,与企业,与企业的每一个从业人员是多么重要。

开始,我对烟叶质检的“质量”的理解仅仅是:掌握烤烟国家标准,对烟叶准确划分等级。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仅有烟叶分级技术是不够的,必须要把国家利益、烟农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烟叶的质量。

xx年,公司对寻甸,嵩明试行二次验级质量把关前移。我被派驻到寻甸分公司,负责监督、指导工作。那个时期,不论是崎岖的山路,还是泥泞的田间,1980平方公里的36条烟叶收购线就是我的工作路线。从早上8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般要忙到晚上8点才能吃晚饭,那时,吃、住基本都在县里,家是根本照顾不了的。刚开始,每到一个烟点,我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程序:抱烟—甩把—讲解,遇到等级有质量问题时,我会耐心地给烟站(点)长讲解,让他们明白应该是怎样的质量才符合等级要求,我还把自己分解出的等级在地上摆好,逐一分析出现的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有时候,由于检查出一些有等级质量问题的烟叶,使考核受到影响,被检测人便不高兴。有人劝我:“多栽花,少栽刺是人之常情呀!”,有人说:“你把标准的门槛放低一点不就过了,睁只眼闭只眼,同事关系也‘和谐’呀!”,更有人说我这是“出力不讨好”。

听到这些议论,我也曾经着急过,这些人对质量要求怎么这样不理解啊,这样下去开展检验工作就难了。可转念一想,在事关生命的质量问题上,绝不能打折扣。我的信念没有受影响。通过调查,我发现烟站(点)对待有问题烟叶的态度有三种,一种是非常紧张,一旦发现问题就紧张到连烟该怎么收都不知道的;一种是还比较在意,但是被检查出问题只忙着应付,却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有一种是正确对待,问题在哪就整改哪。针对实际情况,我区别对待,在检查中遇到不敢大胆工作的,我就把烟叶等级质量要求反复讲给他听,并倾听他工作的难处,找到共鸣点,以自己的经验鼓励他大胆尝试。遇到有主意但却是歪点子的,就把随身带着的烟叶收购相关规定或考核办法拿出来给他阅览,令其加深问责的力度。遇到能正确处理好有问题烟叶的人,我会中减少频次,只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抽查。

不同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一年,我圆满完成了负责地域内烟叶收购质量的监督、指导工作,以一个平凡女子的坚定走过了62天。秘密就是一个:坚持原则性,把好质量关。

当然,有的时候,质量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一次,我指导完一个烟点正准备离开,有个人挡在了门外,问:“你是领导吗”?我一惊,是个瘦高,脸色黝黑但精神矍铄的老人,“哦,老人家,我不是领导”我回答他,“我看你分过的烟,你能不能看看我这些呢?”哦,原来是位烟农。我问他是否预检过,他说预检过,我又问他为什么对等级不满意,他说:“在我看来,定个中桔三行了,可是那些预检员还定出些中桔一、中桔二、上桔一、上桔二,我觉得不行,来站上一看,你们领导定出的好烟多,就想请你们帮我也好好定定级”,原来,他是对预检有不同意见。老人掀开马车上的油布,扯出一捆用预检袋裹好的烟叶,我抱起一捆写着中桔二的烟叶,抖开一分,心中已经有点数了,接着我又分了他袋里的另两个等级——中桔一、上桔一。“老人家,您种的烟叶真漂亮……”,我的话还没说完,老人就抢着回答:“我眼巴巴的就等着它长好了多卖点钱呢,你看这些烟中桔一我不敢说,中桔二嘛,应该是没问题,可是他们预检还检出些其它级,我看不行,至少应该全部收作中桔三”!边说边翻着烟,我静静地听完他的陈述后判断,这是个又会种烟,又懂等级的老烟农,是的,烟农为了种烟辛辛苦苦确实不容易,可是会种,会烤,不一定就能够正确分级,就对他说,“你的烟叶是好,好在烟叶质量上,可是你看,一把烟里有中桔二有上桔一,甚至还有点中桔三,如果都分成中桔三你不是吃亏啦!”我拿起其中一把烟,轻轻解开扎叶,一片一片分等级,“老人家,你看!这一把烟叶里就有中桔一1片,上桔一6片,中桔二3片,中桔三11片,你要中桔二多,或者全要中桔三,甚至不要上桔一,你再看我分出的这些等级,还能要得出来吗?”老人拿起烟,在手里掂掂这片,摸摸那片,最后轻声答了一句:“嗯,人不会说话烟会说”,我看着老烟农的背影,一点也不轻松,伺候烟叶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是不能正确划分等级,一年下来就是白忙一场!我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烟叶质量的责任更重了,烟叶质量的检验变得沉甸甸的。

从实践中我好体会到,烟叶是烟农懒以生存的经济来源,我们讲质量,更要讲责任心。

在检查中,我常常看到来自山区的烟农带着孩子一起来交烟,那些身体单薄的小孩,光着脚丫,满脸灰尘抱着烟叶,我是一名母亲,想想自家的小孩,从来衣食无忧,我也打心底同情烟农的子女,但同情并不代表要“质量让路”,我可能会常常带些糖果分给他们,但一定会坚持“质量第一”,我可能会带上书籍分发给他们,但一定会坚守烟叶检验质量关。我认为,正是高度的责任心,换来了烟叶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促进了烟农“小康”的早日到来,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二

创业、创新、创强,创造新业绩,对此,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不管你是一名工人、一名技术人员或者是一名领导决策者,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不能安于现状,要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创新,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合创新工作,在我们桐乡运管稽征所征费大厅工作人员的心中多了这么一句口号“服务只有起点,满意没有终点” !在岗位上创新,创优成了我们的目标。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去过我们的征费大厅,给您的印象是什么?大厅里排满一条条长龙,无论是营运车还是私家车来缴养路费的车主与日俱增。为了更少占用车主的时间,我们的稽征人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尽心尽力为车主提供“一条龙”征费服务。可一到月底,车主都扎堆赶来交费,征费大厅往往会出现一个缴费高峰,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特别对营运车辆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多花时间排队对车主也是一种损失。哀泳沄作为稽征科的科长,常常看到得是车主由于长时间的排队,而焦急万分的神情!面对越来越多的服务对象,如何提高服务效率,如何方便于民,这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也是响应创新要求,对我们稽征人员提出的一个挑战!

工作经验告诉哀泳沄,要提高效率就要简化办事程序,这就要对征费方式进行创新。哀泳沄先从听取车主意见入手,无论工作再忙,他也耐心听听车主的需要。用他的话说“车主利益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根据征费大厅的实际情况,哀泳沄的脑海里闪出了一个念头,要把以前的“一条龙”征费变成“一站式”办理,让车主在一个窗口就可办好所有的缴费手续。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所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了成功推出“一站式”服务,学习到先进的管理技术,哀泳沄在一个月内连续外出取经,奔走在外,借鉴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此,他埋头苦干、整整一个月没有休息一天。要知道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位党员、一位稽征人员,他还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就在他四处奔走的这段时间,儿子突然病了,妻子一个人又照顾不及,又急又气地打电话给他,让他一定回家。孩子也在电话里哭着、喊着“我要爸爸,我要爸爸!”听着孩子的声音,哀泳沄的心都快碎了,他爱儿子,儿子弱小的身躯承载着多少对父爱的渴求,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让他无法停驻脚步,因为早一日进行从“一”到“一”的改革者,实现由“一”至“一”的转变,就意味着在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给广大车主尤其是营运车主带了极大的便捷,增加了相对的同比经济效益,获得了更多的可能性商机。他只能在电话里安抚妻子“这次征费创新工作对单位十分重要,只能委屈你们了…”。在接下来的大厅改建工作中,小哀更是坚守岗位,事事亲力亲为。在高温的几天,他身上的那件制服是湿了又有干,干了又湿!这让原本就身体瘦弱他,又瘦了整整一圈。

在小哀的带领下,自今年正式实行“一站式”服务以来,稽征人员紧密配合,有条不紊,突显一体化办公效能。过去交费排长队的状况不复存在,车主切身感受到了桐乡稽征人的“热情主动、便民高效”! 当听到车主对一站式服务点头称好时,我们的科长哀泳沄以他的微笑为这次创新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朋友们!稽征人只是交通事业中燃烧、发光的一根火柴,只有常富予“创业创新“的理念,才能燃得光鲜、燃得亮丽、燃得精彩!是的,我们就是那一根火柴,看似平凡,但在我们平凡的外表包裹着的是我们火热的心、通透的能量、执着的认真,在属于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了交通事业的美好明天用力燃烧自己!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三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活动,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创造质量神话》。

质量是道德,是责任,是诚信,更是生命。我们生产的药品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反复检验后才能到市场上流通。提到去年的“毒胶囊事件”,我想大家并不陌生。缺少道德因素的制约,质量是难以想象的。质量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企业道德的缺失,也可看出质量意识未融入涉事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我认为,不论你是在哪一个环节,都是自己岗位的质量落实一把手。优质的产品,反应的是我们良好的道德品质。

质量是对责任心的检验,好质量要求更高的责任心。作为一名微生物质检员,我认为,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工作努力、认真踏实;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工作细致,听从安排;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做毎一件事都会坚持到底,不会半途而废;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推卸责任。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善始善终,不敷衍草率;不推卸自己所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以自我为中心,要做到心中有他人,主动为下工序作想,不忽视每一件看是寻常的小事和细节。质量提升的过程也是责任心培养的过程。责任心与使命感紧密相连,我们应当时刻把重视质量、追求质量、关注质量作为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质量即诚信,作为一名基层员工,我认为,凡事要能说到做到,第一次做到,次次都会做到。墨菲法则告诉我们:如果你不想把事情做对,那么它一定会错。只有认真地确认需求、明确的理解要求、彻底的掌控过程、不折不扣的符合要求、决不把缺陷留给他人,方能获得质量和成功。质量与诚信是贯穿企业发展全程的主旋律。是企业在社会中做大做强,取得蓬勃发展的精髓所在。

松下幸之助说过一句很简单但足以发人深思的名言:“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所以我们都应本着“质量就是生命”的宗旨,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归根结底,我们的人品决定产品,决定企业的命运。在企业当中,谁都懂得效益就是金钱这个道理。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质量才是赢得客户的基本砝码。只有质量过关,才能占有市场。我们卖出的只是产品,但是留给我们自己的却是产品的品牌与口碑,这是要一直跟随我们的,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的品牌。

我相信如果我们心中有质量,用生命的信念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企业精神,永远把产品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发扬“求索进取、护佑众生”的企业理念和“高质惠民、创新为民”的企业宗旨。那么,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谢谢大家!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四

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质量在我心中。

“质量”这两个字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陌生,质量的好与坏与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质量”一词已成为当今社会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汇之一。质量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院成立至今,承担全国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及其合金加工企业的设计任务,多次获得国家、有色金属协会、河南省等颁发的各种奖项。院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今年院里又全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质量月活动”,从宣传动员、学习培训到检查回访;从质量问题整改落实到活动总结报告,公司上下全面展开员工质量教育培训,各单位内部也纷纷开始了自查和讨论:目的就是要以月促年,就是要让广大员工形成“天天都是质量日,月月都是质量月,年年都是质量年”的思想状态,让我们的质量意识不仅仅是停留在语言中,而是铭刻在我们的头脑中,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当中。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视企业的生命为我们的立身之本这一质量意识将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可以高高托起我院的今天与明天,为设计院的再次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把理想化为现实,把愿望结成果实,还需要集体的努力,作为一名基础岗位的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就是要随时抱着这种质量忧患意识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态度去把握产品质量。因为一个小小的疏忽、一次不够规范的意外操作都有可能给国家建设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人民群众造成惨痛的伤害,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岗位,就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因此用心、用脑、用行动做好每一次质量控制我们责无旁贷。

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企业是因为有着重厚的质量基础作保证的,一个企业的质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员工精心打造出来的。让我们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质量保证机制,为有色院的发展、为实现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令人尊重的企业及行业内工程总承包领路者的总体目标而不懈奋斗!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五

从三鹿谈质量从20xx年9月12日至17日8时,xx奶粉库存2176吨,召回产品8218吨。同时公安部门已经介入,对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进行查处。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其中,4917例患儿症状轻微,生命体征稳定,正在进行院外随访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有1327人。所有临床诊断病历中,有158人发生过急性肾功能衰竭,占总病例数的2。5%。经有效治疗,目前158例重症患儿当中,已经有94人病情平稳或已经治愈出院。此外,回顾性的调查发现有3例死亡病例,其中甘肃省有2名,浙江有1名,不包括在我刚才提到的6244名诊断病例之中。

多么可悲的数据啊?企业的损失不用说,人们以后对企业的信任有会怎么样啊。食品和药品,都是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物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长远的根本,如何把好“质量关”,如何崩紧质量这根弦呢?这个问题是我们所有员工必须引起深思的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的三大元素里,“人、机、料。人一直是排在一大因素的最前面,因为人在这里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人的自身因素很重要,如果人的自身因素能确立的话,那么,质量问题就会少出现或杜绝在萌芽状态。质量是我们全体员工的工作理念!质量意识在我门的心中,更在我们全体人员的心中,所以我门要100%按着标准操作程序完成岗位操作,安全高效生产出合理数量高品质产品。 并且需要每一个人都要有主人翁意识,对于自己所用的辅助材料应该去了解,这样,才知道应该怎样去控制,从那个方面去控制,鼓励持续改进,不断对所有细节问题进行改进,降低所有能够降低的生产成本。

三鹿成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这些部门就应该负起责任来。不能把人民的生命安危视为儿戏。除了三鹿以外,其他企业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呢?除了奶粉以外,其他的产品还会不会出现对人体有危害的问题呢?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问题出了再引起重视,再来查处,而不能防患于未燃呢?那些对人体有害的成份在产品出厂前难道就检查不出来吗?我门要从中感触一些。每个员工不希望我门的企业成为不赢利的企业。管理人员更不希望如此。三鹿的品牌,也是名牌,以获得大家的青睐,最根本的是以前的产品是良好的、过硬的、稳定的质量来立足的。

好听的名字,铺天盖地的广告,大张旗鼓的渲染,都不会稳定这一基石。但现在一个岗位的疏忽和轻视使三鹿企业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三鹿在人们心中已经痛到底了。就算三鹿以后生产的都是合格的产品,人们心中的阴影会不会米灭呢?企业倒了,我门也就失业了。其实我们都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生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工作,企业提供我们懒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假如我们不用心工作,将是自毁长城,自挖墙角,自断后路。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我们个人的命运就把握在我们的手中。把握质量就是给企业添砖加瓦,就是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我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要视责任如泰山,视产品在手中,质量在心中,细节在精益求精中,真诚在每一道工序中,让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观点用脑、用心溶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去,让我们安装的`机组精益完美,让时间磨损不了优良的质量,让企业因为质量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充满生命和活力。让三鹿的事件永不出现。

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企业是因为有着重厚的质量基础作保证的,一个企业的质量形象是靠每一位员工精心打造出来的。质量是生产过程的积累,只有生产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点点控制,所生产的产品才有可能保证质量,成为人们心目中信的过的产品。质量是一个准则,质量是一个忠诚,质量是一个责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企业没有的质量,没有了诚信,没有了市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那么将近上千名员工将何去何从,将近千百个家庭的生活将如何维持。为了宏源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了我们自身生活的安定,让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质量托起宏源的明天!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六

你们好,我是来自质保部的丁晓婉,我演讲的题目是《责任托起的质量》。

当世纪的钟声还在耳畔回旋的时候,当熊熊的奥运之火还未燃尽的时候,当辉煌的世博还在举办的今天,面对繁荣昌盛、蒸蒸日上的祖国,我们不禁要问,支撑这些成就的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品牌,还有人说是团结,而我认为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时势下民族企业的质量才是根本。

首先,就要人人明确“人的责任心在质量中的作用,一人把关一处安,人人把关稳如山”的观念。这说明质量是人控制的。不管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人是管理机器的主体,人决定质量,而非机器决定质量。质量也是一种责任心的培养。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产品质量是我们每一个职工干出来的,而不是质检员检查出来的!因此应该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把产品质量深入到每个职工的心中。就像发生在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发生在美国三哩岛的核事故,他影响了几代人的命运,并给全球的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如果没有他们故意违反操作,就没有地球上的一系列生态破坏。所以要想提高核电的质量,就必须让每个员工拥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再者,要把核电质量抓好,这里需要每位核二三员工敢于跨越自己心中那一道“心墙”。自古以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承担责任。拒绝承担个人责任是一个易犯的错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和负责任的职工,都会为事情结果负责,而不是推三阻四,逃避责任。在我看来,认识错误有助于解决问题;与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更不愿意认错。在中国以往的历史经验中,例如三国有名的军事家曹操,明知自己犯错可就是不认错。如果认错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宁愿选择牺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既是中国人的优点也是一种缺点,作为一名普通职工或者管理者,应该先学习如何认错,为事情的结果负责。然而,不能由于认错而指责某人,也不应该由于认错而要其负起过失的责任,把矛头指向他。多数情况下认错有助于事情的解决。最后,要想把质量意识提升上去,那就要注重细节。注重细节就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的风气,乃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迫切的需求,也是我们核电建设的迫切要求。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就像在核电,我们之所以把工作分的那么细,就是要每位员工把好质量关;因为质量是在一个一个小小的细节中打造出来的,我们只有把细节做好了,才会把质量提升上去,总之,无论你的产品广告有多么漂亮,包装有多么华丽,但是如果没有质量,那么这个企业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质量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只有把讲究质量放在整个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为重中之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始终保持优质高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一座座核电拔地而起,当一艘艘火箭翱翔太空,当一家家喜笑颜开的时候,欢声笑语凝成一句话:质量决定生命!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质量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篇七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细节决定质量,责任成就品牌》

先和大家一起回忆几个故事:一个大公司招聘人才,尽管面试的人都很自信地回答了问题,但是没有人通过,这时有一个人走进来,发现干净的地毯上有一张纸团,就随手捡起来准备扔进垃圾桶,这时主考官说请你把纸团打开,他打开一看上面清楚地写着“热忱欢迎你来我们公司任职”。这位应聘者后来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

国内有一家药厂,准备引进外资,扩大生产规模,他们邀请德国拜尔公司派代表来药厂考察。在进行了短暂的室内会谈之后,药厂厂长便陪同这位代表参观工厂,就在参观制药车间的过程中,药厂厂长随地吐了一口痰,拜尔公司的代表清楚地看到了这个场景,便马上拒绝继续参观,也终止了与这家药厂的谈判。

“一张纸团成就了一个人才”,“一口痰吐掉一个联营药厂”这些故事反映了细节的重要性: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宏大的计划、壮伟的工程、都依赖于每个细节与步骤的正确实施和准确到位,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美国宇航航天局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胜利完成任务,在返回地面过程中,接近地面前十八分钟时所发生的爆炸空难也许大家还记忆犹新,为何会产生那次空难?这也许是每位地球人都希望知道的。但遗憾的是经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和最终分析结果,却是因为飞机左翼与机身连接处的一颗铆钉铆固不牢所引起,就是因为这一小小的细节最终导致了那次空难的发生!我想如果他们检测维护人员在飞机进行那次航天飞行前能端正工作态度把每项工作做得更精细一些,也许可以避免那次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