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实用9篇)

小编: 笔舞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一

20xx年,是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光辉史册的一年。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年来,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始终践行为民宗旨,始终推进民主法治,圆满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科学发展、依法治省作出了新的贡献。

会听取和审议了上半年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坚决支持省人民政府积极应对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听取和审议了“”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对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了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

听取和审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报告,建议高度重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资金扶持,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听取和审议了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报告,支持省人民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切实解决运行机制不规范、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贷款难等问题。会还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重金属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着力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监督和支持省人民政府抓好政策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工作机制,扶贫帮困取得新成效。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全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开展“百校千师万生”大调查,提出化解城区“大班额”难题、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等建议,调查报告受到全国人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听取和审议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加强审议意见专题督办,督促省人民政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财政新增设立2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补助资金,今年将添置学生用床42万张,确保每名寄宿生都有一个床位。

二是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湘江综合治理等环保重点工作开展监督。针对雾霾危害日益严重的现状,会把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监督工作重点,组织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以“防治雾霾污染、呼吸新鲜空气”为主题的“环保世纪行”活动,督促省人民政府进一步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防治体系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加大对湘江流域综合整治专项监督审议意见的督办力度,支持省人民政府抓好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湘江流域污染治理。

三是推动解决“卖粮难”、饮水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卖粮难”等突出问题,及时督促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整顿粮食收购秩序,严格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认真督办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促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喝上干净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农民健康行”活动,促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改善乡村环境卫生。

四是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会把信访工作作为畅通民意渠道、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改善信访工作环境和条件,规范工作程序,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办理群众来信,耐心宣讲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做好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对反映集中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加大调查研究和督办力度。一年来,共受理来信来访6145件、8557人次,协调处理集体访116批,督促“一府两院”及相关单位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努力推动法治湖南建设

一是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全年共制定和修订法规5件,修改和废止法规14件,审查批准长沙市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2件,督促省人民政府对14件法规中15个授权条款抓紧制定配套规定,对2件法规草案进行了初审。坚持把提高立法质量摆在首位,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强化组织协调,加强立法论证,抓好立法调研,开展立法听证,提升审议质量,努力使法规立得准、能管用。为修订好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选举法办法,调研组带着问题深入村组,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村民意见,使修订后的条文更加符合农村实际。在制定乡村公路条例过程中,多次与省人民政府协商沟通,反复修改,使条例务实管用、操作性强。开展旅游条例立法后评估,为改进立法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是促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听取和审议了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的报告,推动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公信力。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实施民事诉讼法情况、省人民检察院执行加强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情况的报告,督促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开展司法监督和队伍建设调研,加强协调沟通,推动司法机关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完善归口转交涉诉事项制度,归口处理涉诉事项913件,发函转交88件,督促司法机关依法办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认真处理报送备案的136件规范性文件,对其中的95件进行主动审查,规范政府抽象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四、加强财政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支持省人民政府管好“钱袋子”

一是依法作出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在全国省级人大会中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明确规定将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省级当年超收收入需安排当年支出的,应当报省人大会审查批准;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规范举债行为;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涉及单位须向省人大会报告整改情况。决定的出台,对推动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是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20xx年省级决算草案、20xx年上半年和全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级决算,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听取和审议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和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批准省级预算调整方案,明确提出债券资金优先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严格控制安排市场竞争领域的投资项目。

三是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听取和审议20xx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提出切实加强整改、完善体制机制的审议意见。在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整改情况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结果报告的同时,专题听取和审议涉及整改的15个省直单位整改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审议意见,绝大多数问题都已得到整改。

五、认真做好选举任免工作,保障中央和省委重要人事安排的圆满实现

按照中央和省委安排,及时召开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依法补选省人大会主任、省人民政府省长。高度重视换届后的人事任免工作。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49人次,其中决定任免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负责人14人次;决定任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人,决定任免省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28人次;任免“两院”法官、检察官201人次。会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圆满实现了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重要人事安排。进一步规范任免程序,出台关于省“两院”法官检察官任前公示的意见。适应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做好铁路运输“两院”移交地方后的人事任免工作。

六、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一是做好代表议案审议、建议办理和督办工作。对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确定的15件议案,会审议通过了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362件建议,已在法定期限内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闭会期间收到代表建议96件,已有53件按期办理完毕。在及时交办的基础上,会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单位和重点处理建议的督办,专题听取建议办理与督办情况的汇报。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办理实效有新的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双联”工作。制定开展“双联”工作的意见,明确省人大会组成人员每人固定联系5名基层省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了会组成人员与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是努力为代表履职搞好服务和保障。制定加强省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人员、场地和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举办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组织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围绕湖南能源瓶颈问题、司法行政工作等开展调研,指导市州省人大代表小组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城市群发展战略、油茶产业等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坚持邀请代表列席省人大会会议,参加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视察和调研活动,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会依法履职能力

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省人大会认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深入查摆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立行立改,加强建章立制,着力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切实改进作风。

坚持会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举办会组成人员学习培训班。制订进一步提高会会议质量、增强会议实效的意见,规范组成人员依法参会履职和会议服务工作。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当好“一府两院”坚强后盾,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统筹和规范机关外出公务活动,改进办文办会办事程序。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人大外事工作,深入开展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工作研讨,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职能作用,加强与市、县人大会的联系和指导,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省人大会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省人大代表、会组成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一府两院”协同配合、全省各级人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大会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会的工作离宪法法律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立法协调机制不够健全,保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相关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力度还不大,监督实效有待进一步增强;“双联”工作开展不够扎实,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不够高,一些代表和人民群众呼吁多年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对市、县、乡人大工作联系、指导、帮助不够。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各位代表: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六十周年。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认真吸取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深刻教训,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代表主体意识。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使命十分光荣,职责十分神圣,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履职、勇于担当,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永远不要脱离人大代表,永远不要脱离人民群众。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就是上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深知,只有我们爱人民,人民才会爱我们。只有我们对人民负责,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有了人民的充分信任和强大支持,人大工作就会永远保持生机,永远充满活力,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一是更加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立法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立法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规草案等方式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有序参与,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二是更加注重增强监督实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的监督,大力支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等工作,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高度关注民生,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重要问题抓住不放。推动司法公开、规范执法等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实施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依法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三是更加注重发挥代表作用。扎实开展“双联”工作,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加强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密切人大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提高办理实效。

四是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会组成人员履职学习,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重视基层人大工作,加强与市县人大的联系、指导和工作协同,不断提高整体工作实效。

各位代表: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改革的鼓点催人奋进,光荣的使命激荡人心。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成宪法赋予的神圣使命而努力奋斗!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二

我受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xx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省人大会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行使各项法定职权,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作出了积极贡献。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立法质量不断提高。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信息化条例、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志愿服务条例、植物园条例和韶山风景名胜区条例等9件地方性法规,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28件,审查批准长沙市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5件。此外,还就刑事诉讼法等9部国家法律草案和修正案向全国人大会提出了修改意见。

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跟踪监督、专题调研等方式方法,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听取和审议关于地方债券安排、扶贫开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农村饮用水安全、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等23个专项工作报告,督促“一府两院”认真改进工作,解决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开展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一条例一决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着力促进有关方面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有关专门委员会开展高等教育法、献血法、人民调解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等执法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开展农业法、残疾人保障法、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依法对报备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下级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进行主动审查。继续开展“三湘环保世纪行”、“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三湘农民健康行”、“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等专项活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用建设、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粮食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城乡监管一体化、医药分开、培育大湘西绿色增长极、湘西扶贫开发、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宗教执法主体建设、“两院”工作等专题调研,对推动相关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直饮水工程可行性专题调研,对解决全省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省人民政府将直饮水工程建设纳入八大生态民生工程,作为今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认真审议代表议案。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4件议案,有关专门委员会认真研究、审议,提出意见,及时向会报告了审议结果。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会议期间收到的1040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闭会期间代表提出建议66件,已有50件按期办理完毕。注重改进办理方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8件重点处理建议,加强督办。对胡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启动我省医保“一卡通”工作的建议,省人民政府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全面推行“大医保”信息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即时结算,切实解决群众异地就医难的问题。对陈国华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河道采砂整治工作后期督查的建议,省人民政府认真办理,及时出台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政策,编制全省河道采砂规划,建立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邀请代表列席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和履职培训,开展代表履职评选活动,宣传代表典型事迹。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任免干部的有机统一,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8人次。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组织开展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机关工作活力。人大对外交往、信访工作、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等取得新的成绩。

1、推动湘江流域综合整治,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会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动湘江流域综合整治。4月,主任会议成员带领四个调研组,先后到郴州、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七市,深入厂矿企业、建设工地、重点污染区、水利枢纽、公益林区和水源地,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实地调研。7月下旬,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情况的报告,并围绕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体系建设、城乡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向省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等10个职能部门进行了专题询问。会认为,湘江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必须坚持一江同治,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要求切实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加大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河道航道管理,实现湘江保护利用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省人民政府认真研究整改措施,抓紧制定湘江保护治理总体规划,加强流域重要湖泊水库的保护,加快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全面整治河道采砂、水上餐饮,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会还审议通过了湘江保护条例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为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加强预算审查监督,促进公共财政建设

会注重把人大监督的聚焦点放在预算监督上,积极探索管好政府“钱袋子”的有效途径。一是抓预算超收收入使用情况的监督。针对每年安排使用超收收入事后报告的情况,会提出要建立预算超收收入安排使用事前报告并提请审查批准制度。省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将20xx年省本级预算超收收入纳入下年预算统筹安排,由“当年超收、当年使用”调整为“当年超收、下年使用”,增强了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二是抓预算调整的审查监督。中央政府代理我省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115亿元,省级预算收支发生变化。会及时审查批准了20xx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要求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水利等重点公益项目支出;加强债券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偿还机制,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三是抓审计指出问题整改落实的跟踪监督。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对审计指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一抓到底,努力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屡审屡犯”、整改落实不到位等问题。7月下旬,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再整改情况的报告。从20xx年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报告,到跟踪整改报告、再整改报告,会连续四次进行审议,加强跟踪监督,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

3、开展食品安全跟踪监督,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把食品安全作为一件民生大事紧抓不放,在前年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跟踪监督,督促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层次突出问题。执法检查组多次召开专题整改会议,督促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快监管职能调整、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等。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到邵阳、怀化、长沙、娄底等地开展重点抽查,深入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经营企业、集贸市场、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地区明察暗访,对部分食品抽样检测。积极推介株洲市实行乡镇(街道)、社区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的经验,推动各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注重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主要媒体对跟踪检查进行全程报道,并在湖南经视开设《民以食为天》专栏,连续播出专题15集,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省人民政府狠抓整改落实,建立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设立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调整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建立部门履职、分段监管、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生猪私屠滥宰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广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强化监督的同时,会审议通过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正确处理促进就业、方便群众和严格监管的关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从法律层面规范和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健康发展。

4、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精神,深入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省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一是依法指导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举办全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召开联席会议、碰头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和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市州、县市区和乡镇实地调研,及时研究解决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问题。严把代表入口关,坚决落实“两升一降一保证”的要求,优化代表结构。全省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顺利成功,代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会依法确定设区的市、县级人大会组成人员名额,重新确定部分设区的市、县级人大代表名额。二是依法主持省本级人大代表选举,认真做好省人大换届选举有关工作。报请省委出台关于做好省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意见,及时召开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依法作出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落实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的结构要求。同时,做好我省应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相关工作。三是严格执行换届纪律,切实防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全省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和保障广大选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人民群众积极性,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了我省民主政治建设。

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

省十一届人大会任期已经届满。我们认为,五年的工作有以下基本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五年来,会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和大局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和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和重要活动向省委请示报告制度,在党的领导下履职行权,在服务大局中开展工作,确保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践证明,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会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保障民权、维护民利;督促“一府两院”改善民生、维护公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挥人大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大优势,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作出的决定、制定的法规、开展的监督更加切合实际、顺应民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3、必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立法是省人大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五年来,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注重把立法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做到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同步。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把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可行的做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注重制度设计,力求通过前瞻性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新途径、新方法,完善法规立项、起草、调研论证、审议、协调沟通以及立法后评估等工作机制和程序,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努力把各项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4、必须着力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五年来,会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监督重点,使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启动专题询问,开展专题调研,强化跟踪监督,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反复督查,一抓到底,使人大监督更有力度。在监督工作中,始终紧扣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愿所盼,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使监督工作形成良性互动。

5、必须坚持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做好代表工作是会的重要责任。五年来,会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提请省委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促进了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作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环节,切实改进办理方式,在加强综合分析、实行统一交办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处理建议,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督办;把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举措,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扩大代表对会和专门委员会活动的参与,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努力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密切与代表联系,自觉接受代表监督,维护代表民主权利,保护代表履职积极性。

6、必须不断加强会自身建设。地方各级人大及其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至关重要。五年来,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有计划地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在会会议期间举办专题讲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强制度创新,建立会委员履职报告和履职考察制度,完善会会议和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出台关于归口向司法机关转交涉诉事项的若干规定、立法工作规程等,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提高会审议质量。支持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会各工作机构在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谐型机关建设,机关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会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会组成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协同工作的结果,是全省各级人大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十一届人大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的各位同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会工作离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立法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有待加强,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监督方式需要不断改进,监督内容需要不断充实,监督实效需要不断增强;与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下级人大的联系指导不够,全省人大工作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形势下,会组成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法履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的建议

20xx年是新一届人大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新一届省人大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服务大局不动摇、履职尽责不懈怠、创新开拓不停步,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从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加快推进法治湖南建设。按照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完善经济立法,加强社会立法,突出生态文明立法。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认真开展立法项目前期论证,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切实保证立法质量。加强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要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积极推动实现稳增长、转方式、抓改革、惠民生。要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方法,监督和支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强化创新驱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环保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促进公共财政建设。围绕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力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政府职能转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三要着力督促解决民生问题。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所求、所盼、所忧、所难,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加强民生领域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把民生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督促抓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生态环保、城乡饮用水安全等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重点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要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对代表的初任培训和履职培训,提高代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自觉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作用。加强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切实改进作风,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发挥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会各工作机构的作用,加强上下级人大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素质能力和服务工作水平。

我们相信,新一届省人大及其会一定会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更好地担当起历史重任,继往开来,不断取得让人民满意的业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履职,扎实工作,务实创新,为保障和促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三

政府工作报告旨在总结政府过去一年的工作,对未来一年的工作进行部署,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湖南省委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的政府工作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决策部署,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有针对性地出台实施系列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基本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为全面完成“”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全省发展步入新阶段。发展平台实现新突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我省四大板块全部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要经济指标迈上新台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增长9.5%;投资规模突破2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03万亿元、2.08万亿元。交通枢纽地位得到新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到1296公里、5493公里,分别居全国第一位、第五位;欧美航线、货运班列开通取得突破;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800多万人次,居中部首位;黄花机场至高铁南站的中低速磁浮工程顺利开工,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等项目全面启动。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1.6∶46.2∶42.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百千万”工程进展顺利,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各类种植基地8300万亩,联结农户950万户。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867项,蓝思科技新材料、华菱汽车板等重大产业项目正式投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轨道交通等产业均保持15%以上增速,园区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分别增长120%、105.8%、21.9%。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速4.2个、11.6个、21.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比提高3.2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进展,城镇化率提高1.32个百分点,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

三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级杂交稻百亩连片平均亩产1026.7公斤。高性能计算、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获国家批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74个。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生产线投产,长沙超算中心投入使用。高技术产业增长27.8%,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四是改革开放加快推进。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十大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排污权交易范围扩大,民用阶梯式水电气价制度、绿色出行、绿色建筑推广到全省。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实现全覆盖,省级专项压减率超过50%,政府购买服务和ppp模式试点有序开展,政府性债务预警机制不断完善。省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取消和下放68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公布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和全部涉企收费目录。深化国企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混合所有制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市州上轮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新登记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分别增长34.7%和89.1%。教育、医疗卫生等改革积极推进。27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剥离转企改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承接产业转移、湘品出湘、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对接合作。综合保税区、口岸等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友城合作积极开展,南美、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有力开拓,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的重大境外投资成效明显。实现进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增长23.1%;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增长17.9%。

五是生态建设力度加大。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完成年度目标,湘潭竹埠港片区率先实现重化企业全部关停退出,全省淘汰关闭涉重企业1147家,退出规模养殖1351家,拆除栏舍67.9万平方米,湘江水质持续好转。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健全,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完成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力度加大,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完成全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基本建立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责任、治理和监管机制,启动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和生态红线划定试点,28个县(市、区)开展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率达69.3%。

六是民生工作有力有效。保障投入大幅增加,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达3314.8亿元,占总支出的66%。保障政策不断完善,落实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原民办代课教师及老年乡村医生生活困难补助、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和老工伤人员社保等政策;全省低保标准由平均线调整为保底线,实施农村月人均165元和城镇330元的最低标准,贫困地区农村低保保障率达到7.4%。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发放社保待遇支出971.4亿元,增长9.8%;城乡居民医保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40元。保障成效更加明显,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6570元、10060元,分别增长9.1%、11.4%;全面完成15项2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增城镇就业82.7万人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解决368.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粮食托市收购。精准扶贫取得积极进展,减少贫困人口100万,全面完成贫困人口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扶贫攻坚项目1672个,完成投资1100亿元;重点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事业继续发展,教育惠民力度加大,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食品药品及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加大,保障平安的能力得到提升。

七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实践,广泛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吸纳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244件、省政协委员提案658件。完成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

八是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干部作风明显好转。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定工作加快。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挂牌运行。政府法制建设加强,全面清理1978年以来省政府制定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分类实施依法行政考核。行政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和社会监督加强。

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国防动员工作制度不断健全,民兵预备役调整转型初见成效。双拥共建和“双带双促”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局面进一步巩固。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努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必须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保护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把法治思维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凝聚起强大正能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支持湖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指标没有达到预期。受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市场需求疲软、投资扩张动能不足等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没有达到年初预期。二是经济转型仍然较慢。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新的增长点还在培育发展之中,传统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三是改革力度仍需加大。等待观望现象仍然存在,涉险滩、啃硬骨头的主动性、创造性有待增强。四是经济运行仍然存在风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地方债务、金融等方面长期累积的风险有待化解。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去年下半年发生了三起重特大事故,部分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基础还较差。六是政府部门作风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转化。有的地方和部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现象,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存在。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xx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收官之年。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但仍保持曲折向好;我国经济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认识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持续推进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要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力,坚决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把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要引领新常态、战胜新挑战,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为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以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带一部”战略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促进“三量齐升”、“四化两型”,分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更加突出改革攻坚,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注重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1%左右。

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

积极培育内需新增长点。不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实施50个重大工程,推进1000个重大项目。交通,力争新增通车高速公路210公里以上,建设干线公路1800公里;加快湘江、沅水、澧水等高等级航道及重点港口建设;推进长沙中低速磁浮工程、黔张常、怀邵衡、蒙华铁路湖南段和娄邵铁路扩能等项目建设,争取启动张吉怀、常岳九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实施市州支线机场项目。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19万千瓦,推进大型电源点和核电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水利,加快洞庭湖综合治理、涔天河水库扩建、莽山水库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城市建设,加快长沙轨道交通、长株潭城际铁路,以及长株潭与益阳、岳阳之间的干线公路建设,完善市州城市主干道、供水、排水等设施,推进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信息,重点推进4g无线网络、宽带提速、老城区光纤改造和基站,以及主要场所无线局域网建设。增强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稳定住房消费;巩固汽车等大件商品消费,培育移动互联网、文化旅游、数字家庭、节能环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深入推进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和邮政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商贸物流园区和标准化配送中心建设;继续推进湘品出湘。多渠道提升保障能力。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继续推进成品油、天然气管道及储备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气化湖南”工程;盘活存量土地,强化供地率考核,保障重大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民生改善等项目用地。

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发掘做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多点支撑、多极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北斗应用、通用航空、两型住宅等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引导石油化工、工程机械、钢铁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推进上海大众长沙生产基地、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吉普车、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三一重工产品研发项目、中兴通讯研发基地、中航湖南通用发动机、蓝思科技三期、泰富重工二期、igbt优化提升、格力电器宁乡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推动科研、生产、服务、销售全产业链集群发展。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帮助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用工、社保等问题。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稳定大宗农产品生产,确保粮食总产保持在600亿斤左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抓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灌溉泵站更新改造、“五小”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果蔬三大千亿产业,做强做优油料、茶叶、竹木等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节药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控农村面源污染,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业态,推动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一批知名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平台。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矿物宝石、汽车和农业等国际博览会办会水平。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住宿餐饮、家政服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扩大技术、文化艺术、中医药等领域的服务出口和国际合作,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加强以旅游交通、智慧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品牌鲜明的旅游体系。

(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

加快新一轮国企改革。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平台组建、企业重组整合、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等试点工作。着力解决上轮国企改革遗留问题。推进政企、政资分开,基本完成党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与下属企业脱钩。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和资源税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管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透明预算制度,进一步公开财政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批和执行结果。编制省级重大基础设施债务预算,控制政府性债务规模,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在环保、交通、水利等领域试行省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省级财政专项压缩到100项以内。开展县级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国库资金调度与管理。

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建立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探索符合省情的ppp、资产证券化、股权融资等投融资模式。规范预算内投资管理。加快民营银行、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启动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实现融资担保服务县域全覆盖,扩大贫困地区信贷规模。规范发展小额信贷公司。完善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保险制度。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和担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融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加快推进省直管县改革。开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国有林场改革。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学生安全保障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向县级以上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延伸;研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全面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健全重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建立配套制度体系。

大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开非公资本投资领域。鼓励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法保障非公企业合法权益。继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加强改革后的市场监管。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水、路、空、铁四网联动,积极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港澳台,建设高铁沿线地区经济增长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联系,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稳定扩大外贸规模,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和出口基地,增加能源资源和关键设备技术的进口。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完善重大招商项目推进机制。整合对外交往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完善境外投资风险预警和信息服务机制,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外拓展。加快综合保税区项目入驻和配套,建设运营好各类进口口岸、加工贸易平台、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拓展国际国内航班航线。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

(三)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全面启动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实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引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创新型城市群建设,完善创新活动组织、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制度供给的统筹协调机制,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力量,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品质,努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以产业化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强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动力电池、高性能数字芯片等关键技术的集成攻关,促进互联网技术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渗透,向管理、营销环节延伸,加快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成新的增长点。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由市场决定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开展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试点。建设技术服务、成果交易、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孵化等服务载体,把创新成果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鼓励全民创新创业。弘扬湖湘文化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完善人才评价、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落实支持创新创业的财税金融政策,完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创新创业精神蔚然成风。

(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以推进生态文明为主题,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着力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沿江环湖产业,努力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现代产业新格局、统筹城乡新福地、合作发展新平台。发挥岳阳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桥头堡”的作用,将其培育成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建设以洞庭湖区中心城市为枢纽、以环湖公路为纽带的综合交通体系,培育发展常德、益阳、津澧新城等中心城市,努力把洞庭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统筹推进长株潭、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发展。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地位,申报建设湘江新区,把长株潭培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试点县、重点县为平台,建设湘粤开放合作试验区,把湘南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发挥大湘西地区生态资源和沪昆高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和特色产业,支持娄底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把邵阳、怀化、吉首培育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张家界旅游城市建设。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继续实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工程,培育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继续把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全面推进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力度,织好最低生活保障、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义务教育“四张网”,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实施精准扶贫,推动各种扶贫资源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村聚集。实施整村推进、雨露计划、危房改造等重点工程,推进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突出发展特色种养、特色加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一批省际边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健全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建立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抓好库区移民后扶工作。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健全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促进新型城镇化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全面小康等重大规划的统筹衔接。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管,强化城市边界和生态红线的刚性控制,促进城区功能提升与山水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推进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县级市和县城发展水平,推动重点镇加快发展。开展长沙、株洲和资兴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强化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完善城市应急管理、治安防控、救济救援体系。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所有城镇原则上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将新落户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一体规划、同步建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保护特色古村落,整治村容村貌和乡镇集市,建设一批美丽乡村。

(五)加快两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多管齐下开展污染防治。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完成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污染等源头防控,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加大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以及邵阳龙须塘等其它重点区域的污染整治。大力推进雾霾治理,降低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严控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提高城市污染物扩散和消纳能力,抓好长株潭等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完成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继续实施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能源。突出分业施策和减量调整,严格执行节能节地节水和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加强污染治理设施日常运行监管。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产品产业化。支持环保企业发展,培育环保产业集群。

持之以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第二阶段改革。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推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推进“一市两县一片”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和武陵山片区、湘江源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创新昭山生态绿心保护发展模式。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山水林田湖统一保护、统一治理,修复治理矿山生态,在重点生态敏感区域实施禁伐限伐,推进裸露山体复绿。加强两型标准体系建设和认证,完善节能环保监测监管机制,实行重大环境问题责任追究。倡导生态文明理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

(六)切实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积极扩大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依法保障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收费减免、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微企业、非公经济发展,扩大吸纳就业的容量。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改革,研究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以及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作补贴制度。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增强刚性约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落实同工同酬,增加农民和低收入者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医保城乡统筹,巩固完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继续做好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和五险合一征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75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到380元。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规范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坚持为民办实事。重点实施20xx年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抓好15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1、建设农村公路5000公里,完成1.5万公里普通公路安保设施建设;2、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4、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5、推进“两房两棚”建设,改造农村(农垦)危房13万户,新增公共租赁住房16万套,改造城市棚户区22万套和国有工矿棚户区1万套;6、推进“两供两治”设施建设,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32万户,确保县以上城镇公共供水厂水质达标,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7、帮助5000名0-7岁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8、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万人,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9、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3万个;10、建设社区矫正中心50个;11、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12、标准化改造300个农贸市场;13、推进120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14、实现40个县的行政村广播“村村响”;15、改造600个行政村的配电网。

(七)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倾斜,支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训和流动机制。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出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加快省博物馆改扩建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出版事业,建设中部地区工业创意中心和全国性互联网文化产业基地。推进老司城申遗。加快华声在线和体坛传媒上市。

积极发展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精神卫生工作,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加大职业病防治。进一步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农村医生培训。支持社会办医。加快健康产业园区建设。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发展壮大体育产业。实施gdp统一核算等统计制度改革,做好人口抽样调查。推进气象、地震等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支持人民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积极采纳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调研成果。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做好第九次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提升社会法治化水平。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做好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深入推进“四大三基”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公共安全保障,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全过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重点专项整治,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建立群众诉求依法有序表达、及时就地解决的机制,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依法终结信访事项。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创新社区治理服务方式,发挥乡规民约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虚拟社会管理,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统筹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扎实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人民防空及军事设施保护工作。深化兵役制度改革,提高兵员质量。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认真落实军转安置任务。

三、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行政机关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治化。全面公开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政府事权。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和省直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

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发挥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智库作用。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工协作的行政执法管理机制,推广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省直部门率先开展行政许可裁量权基准制订工作。

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支持监察、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开展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纠错问责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形成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三公”经费、楼堂馆所、办公用房、会议经费、节庆活动、评比达标、招商引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等管理制度。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集中治理和解决办事难、乱检查、乱收费、乱处罚等问题。严肃廉政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招投标、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处置等规定,坚决杜绝违法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等行为,依法严厉查处腐败案件。

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从我省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新常态下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科学提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使规划成为凝聚力量、指引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经受了考验、赢得了挑战。新的一年,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全面完成“”规划目标。我们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奋力开创转型发展新局面。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求真务实、奋发有为,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美好的现实,为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1123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中共湖南省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战胜历史罕见严重干旱,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守住“四条底线”,基本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先后出台发展县域经济、扶持重点产业、推进重大项目以及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等系列政策和意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等困难,下半年经济逐月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万亿元,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8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900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251.6亿美元;应对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有力有效,粮食生产好于预期,实现总产585亿斤;公共财政收入超过3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xx.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3414元、8372元。蓝思科技(长沙)、中联重科麓谷环卫机械工业园、北汽(株洲)等重大项目投产,大众汽车(长沙)、富士康(衡阳)大彩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25公里,总里程突破50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新改建国省干线20xx公里;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000多公里;湘桂高铁复线、衡茶吉铁路建成通车。完成20xx多座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电力装机220万千瓦。

(二)转方式调结构深入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7∶47∶40.3,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实力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等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740亿元。科技创新力度加大,超级杂交稻创百亩连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新纪录,新上3d打印、锑清洁冶炼等12个科技重大专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民间投资超过1万亿元,占比提高到62%以上;产业投资占34.7%。

(三)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省属国企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完成,市州国企改革攻坚扫尾力度加大。国库集中支付、“营改增”和资源税改革试点等财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稳步开展。林业、水利、医药卫生、户籍,以及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等改革积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7.9%。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增长20.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9.6%;衡阳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家十部委验收,湘潭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

(四)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湘江流域综合治理、资源性产品价格和金融改革等多项改革经验获国家有关部门肯定和推广,率先推行民用阶梯水价、电价、气价改革,首创两型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扩大到湘江流域八市所有工业企业及全省火电、钢铁企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开。解决37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湘江保护与治理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新启动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228个,关停淘汰重金属污染企业127家。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建设加快。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生态建设加快推进,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7%以上,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

(五)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超过30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65%。21项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各类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纯农户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动态清零。城乡医疗、养老保险进一步扩面提标,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研究制定全省统一的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实现社会保障托底;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稳步提高。大力推进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实施重点项目2200个。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强省深入推进,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政府对教育后勤服务的保障得到加强。文化事业和产业改革发展加速,第二批42家非时政类报刊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演艺动漫等稳步发展。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得到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扎实开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平安湖南建设取得新成效,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信访维稳工作不断加强。城乡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

(七)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推进。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会监督,主动接受省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院士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举办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听证会31次。提请省人大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5件,制定省政府规章2件。法治湖南建设不断推进,“六五”普法深入开展。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全年在线办理事项达到500多万项。大力推进居委会和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工作。

(八)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规范人民武装委员会、国防动员机构设置。积极遂行抗旱救灾、抗洪抢险、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完善优抚激励机制,做好优抚对象解困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双带双促”活动。广州军区国动委第九次全体会议在湖南召开,军队、武警后勤保障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驻湘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九)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实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坚持“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围绕解决“四风”问题,稳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成省本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出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对接国务院精简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75项,向长沙市下放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214项。全面启动工商注册资本认缴制。实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办公性行政经费、“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

各位代表,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落实;坚持一张蓝图抓到底,加强分类指导,持之以恒地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

各位代表,我省持续发展、和谐团结的大好局面,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湖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湘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支持湖南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必须紧密关注、认真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动力仍然不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消费持续增长的势头减弱,外贸依存度偏低。二是发展方式仍然粗放。高耗能行业比重较高,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三是发展效益仍然不佳。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较低,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四是发展环境仍然不优。行政审批项目和环节过多,行政效能不高,索拿卡要和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五是生态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地区工矿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的治理任务还较重。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解决。

二、20xx年的形势和主要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规划的攻坚之年。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经济处于换挡期,下行压力较大。在全球经济深度转型调整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认真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视察湖南时,关于充分发挥湖南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的要求,把改革发展与扩大开放紧密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我们要以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抓手,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奋力谱写湖南改革发展新篇章。

20xx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xx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以及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统一部署,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坚持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努力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万元gdp能耗下降2%。主要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落实改革开放目标任务

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出台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基本完成市州和县级国企改革。大力推进政企分开,推动国有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分类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实施统一监管。深化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注重长效的激励约束分配机制。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在长沙、郴州试点先照后证,取得经验后在全省推行。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落实扩大民间投资各项政策,制定分行业的鼓励和扶持措施,实施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统筹抓好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和行业系统改革,20xx年底之前完成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按照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总额不增加的原则,严控机构编制数量。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实施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年内完成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政府部门办公司要与所在部门全部脱钩。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对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

深化财税、金融、农村等各项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资金,省级项目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原则上不设立新的专项;扩大预算公开范围。加快推进“营改增”试点扩围和资源税改革。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预警和“红线”规定,有效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融资规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村镇银行,推进民营银行建设;引导外资银行和国内各类金融机构来湘发展;推进国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和管控。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民自建住房财产权、林权的交易和抵押贷款有效途径。深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推进居民水电气阶梯价格改革。继续推进水利、国有林场改革。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鼓励传统优势产品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扩大出口,加大成套装备、资源能源和关键技术的进口。加快建设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支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车株机等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并购、重组,设立境外产业园、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体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引导各地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加工贸易。开展专业化、产业链、点对点招商,健全外商投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和调度机制。深化央企对接合作,吸引更多企业来湘建立集团和区域总部,以及研发、结算、数据、采购中心。支持湘商回湘发展。加快衡阳、湘潭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大项目入区和服务力度,建设原油、农产品、汽车等专业性进口平台。深入推进口岸大通关、区域通关一体化,促进贸易便利化。

(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消化过剩产能、增强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出台支持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先进装备制造与再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轻工食品、节能环保、石油化工、钢铁有色等重点产业的政策措施,培育3d打印、工业机器人、两型住宅、北斗应用等新产业。抓好上海大众30万辆乘用车、泰富重工、蓝思科技三期,以及高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升级、华菱汽车板等重大项目。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实施园区倍增计划,依托重点园区打造产业链长、带动力强、集聚度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强化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加强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开发、产品和信息技术研发。加快数字湖南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服务业、经营管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支持军民两用技术应用和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大千亿产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引导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兼并重组。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保障粮食、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稳定供给,粮食总产稳定在600亿斤左右。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优质粮食产业和沃土工程等重大项目,抓好环洞庭湖、娄邵盆地等土地整治,确保全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衡邵干旱走廊综合治理,启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延伸粮食、畜禽、果蔬、油料、茶叶、竹木、棉麻、烟草、花卉、苗木、水产、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链,继续培育粮油千亿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培育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实施“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工程,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企连结机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启动实施“百片千园万名”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节水高效农业、农作物高产栽培等技术集成配套和推广。鼓励发展合作经济,引导各类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服务业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培育新的服务门类、运营方式和服务品种。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科技服务、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商务会展、节能环保、会计咨询等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服务业。支持企业承接软件和信息服务、文化、建筑等服务外包业务。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促进现代交通、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配套、融合。落实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重点实施“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区域性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我省山水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样、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周边省区旅游线路的开发合作,集中力量建设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集群,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强化旅游市场配套服务和营销管理。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巩固生活性消费,发展养老、健康、文化、培训等服务业,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试点,扩大“湘”字号消费品牌影响。落实服务业用水、用电与工业同价等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

力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依托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加强超级杂交稻、igbt芯片及模块、超薄平显玻璃、盾构装备、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生产装备等重点技术和产品,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攻关。积极争取长株潭三市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大力引进和发展科技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加大对创新型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专利权、商标权、股权等质押支持力度。开展科技保险工作。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股权激励,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创新成果得到保护、创新权益得以实现。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以上。其中:交通,争取建成通车高速公路4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1500公里;实施洞庭湖航道升级工程,推进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水运项目建设;加快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怀邵衡、黔张常等铁路项目建设;推进长沙机场飞行区东扩及支线机场改扩建,发展省内支线航空和国际航线。能源,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120万千瓦以上,推进西气东输三线湖南段建设,加快新一轮农网、主网输电网架及县城电网改造。城建,重点建设各市州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垃圾治理、地下管网、公共交通和绿化、美化、净化等工程。信息,重点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光纤宽带网络、局域传感网络和云计算网络等设施建设。水利,重点加强洞庭湖和“四水”流域综合治理,以及东江湖等水源工程建设。生态,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生态林建设,开展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民生,大力推进城乡安居工程和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普通商品房供给。

强化要素保障。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投资计划,积极试点发行地方债券,开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动产、股权、订单、仓单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快煤炭储备基地和输煤输电通道建设,继续推进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网和油气储备库建设,加快实施“气化湖南”工程。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城镇低效利用地再开发。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选冶和加工水平。依托重大科研、工程、产业项目,培养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和实用人才。

(四)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与建设步伐。继续推进长株潭试验区十大改革,推广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进城乡统筹、土地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管理等制度和机制创新,重点开展土地空间使用权确权登记、政府管理创新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建设长株潭城市群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一体化跨区域项目,加强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加快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娄底锡矿山等重点污染区域整治。谋划培育湘江新区等新的增长极。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研究出台非居民超计划、超定额用水、用电、用气办法,加大差别电价和企业直供电实施力度。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建设,努力完成火电、水泥、钢铁、石化、有色等行业企业脱硝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服务业改革试点,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范围。进一步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的配套,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监管,推动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

全力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环保工作。以水更清为重点,抓紧实施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理顺湘江流域管理体制,在长株潭地区全面实行水务一体化;突出对重要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源区和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的保护。以山更绿为重点,强力推进山体修复、尾矿库治理和“矿山复绿”行动;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启动重金属污染严重耕地的修复利用和作物结构调整试点工作。以天更蓝为重点,加大雾霾防治的工作力度、投资力度和政策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完善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监测网络,分批启动其他市州城市、重点工矿城市大气监测网络建设;加强汽车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对所有机动车实行绿色标志管理;加大建筑工地粉尘管理力度。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落实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绿色湖南建设推进机制,持续抓好生态城市、乡镇和村庄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发展林下经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用途管制,强化节地考核。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五)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把生活更美好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绿色发展、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科学编制城镇和农村规划,促进长株潭等城市群发展,推动市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县级市和县城,以及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省际边界中心城镇,致力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坚持产业兴镇,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应急处置、治安防控、救济救援体系,下大力气解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环境脏乱、城市内涝等突出问题。保护好名居、名镇、名胜。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和规范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推行政府担保和农户联保,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统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启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全省域覆盖工作,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把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继续实施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工程,加强县城城区、工业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继续推进扩权强县试点。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严格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差异化的区域配套政策。充分发挥长株潭产业、人才、科技等优势,引领和示范全省转型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湘南地区毗邻珠三角优势,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通江达海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推进区域交通、水利、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湘西地区资源生态优势,加强保护和开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文化旅游,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坚持以自治州为扶贫开发主战场,全面落实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推进老少边穷库区和高寒山区脱贫致富。坚持精准扶贫,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强化产业扶贫,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相关地市与自治州挂钩支援力度,省级专项扶持向湘西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倾斜。统筹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整村推进、连片扶持与重点帮扶特困村、特困户相结合,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推动水、电、路、气、房、环境整治“六到户”。抓好贫困地区教育工作,实施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管。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继续为民办实事。围绕“两房两棚”建设、“两供”、“两治”等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集中力量办好15件实事。1、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000公里。2、解决36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3、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4、建设新农村示范村100个、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00个。5、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添置学生床位42万个。6、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城市棚户区改造18万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3万户,新增公租房(含廉租房)15万套。7、实现30个市县供水厂出厂水水质全面提升,新增城镇管输天然气用户15万户。8、县以上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8%和87.5%。9、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50所,确保农村五保年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2640元。10、确保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不低于330元/月和165元/月。11、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0户,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3000名。12、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5000人。13、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2万个。14、确保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发放到位率均达到100%。15、建设农民健身工程3000个、室外健身路径工程200个。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继续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发展,努力解决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做好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工作。完善落实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重视残疾人就业保障。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工作,大力推进工伤保险参保全覆盖。完善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政策,建立健全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和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推动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工作。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20xx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各类报告多途径增加居民收入。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完成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扫尾任务。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七)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健全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以及政府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继续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突出抓好重点文化企业、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依托长沙后湖文化艺术园等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省美术馆、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和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文化设施,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等工程,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做好永顺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健全社会事业发展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推进考试招生制度和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统筹均衡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和救助制度,有序推动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延伸;深化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继续加强重点传染病防范和精神卫生工作。稳妥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支持和保障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支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层选举、议事、公开、述职、问责等机制。做好第九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依法惩治犯罪、强化法律约束、加强道德教育、规范社会行为,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做好社区矫正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依法加大网络管理力度,创新虚拟社会管理。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切实做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信访基层基础和网上信访工作,落实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严格按国家规定,有序关闭9万吨/年及以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发生较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煤矿。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贯彻党的宗教和民族政策,促进宗教关系、民族关系和谐。

统筹推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武警、应急动员和人防及军事设施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依法规范兵役工作,提高兵役工作质量。认真落实军转安置任务。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按照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的,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增强宗旨意识,加快建设服务政府。逐步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严格执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止性规定,坚决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加大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民生事项、重大投资项目和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力度。要增强问题意识,加快建设责任政府。认真落实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责任,改革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要增强制度意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及时修改或废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加快完善、严格执行行政决策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会商沟通、社会公示与听证、政府法律顾问等制度,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增强纪律意识,加快建设廉洁政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全面清理和规范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全面规范公务接待,全面停止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从今年起,全省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并全部公开。

各位代表,党的xx届三中全会已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篇章,三湘大地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满怀信心、攻坚克难,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以全心全意的努力,兑现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我们要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抢抓机遇、敢为人先,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要持之以恒、只争朝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抓落实、见实效,有始有终、善作善成。我们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以众志成城的坚守,一任接着一任干,最广泛地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正能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3123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五

各位代表:

我受湖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

20xx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省人大会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行使各项法定职权,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为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作出了积极贡献。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坚持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立法质量不断提高。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信息化条例、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湘江保护条例、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全民健身条例、志愿服务条例、植物园条例和韶山风景名胜区条例等9件地方性法规,修改、废止地方性法规28件,审查批准长沙市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5件。此外,还就刑事诉讼法等9部国家法律草案和修正案向全国人大会提出了修改意见。

强化人大监督职能,加大监督工作力度。综合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跟踪监督、专题调研等方式方法,监督实效进一步增强。围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听取和审议关于地方债券安排、扶贫开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农村饮用水安全、法院执行工作、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等23个专项工作报告,督促“一府两院”认真改进工作,解决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开展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一条例一决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着力促进有关方面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有关专门委员会开展高等教育法、献血法、人民调解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等执法调研,配合全国人大开展农业法、残疾人保障法、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依法对报备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下级人大及其会的决议决定进行主动审查。继续开展“三湘环保世纪行”、“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三湘农民健康行”、“民族团结进步行动”等专项活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用建设、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粮食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城乡监管一体化、医药分开、培育大湘西绿色增长极、湘西扶贫开发、海外人才和智力引进、宗教执法主体建设、“两院”工作等专题调研,对推动相关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直饮水工程可行性专题调研,对解决全省饮用水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省人民政府将直饮水工程建设纳入八大生态民生工程,作为今年全省重大前期项目。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认真审议代表议案。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4件议案,有关专门委员会认真研究、审议,提出意见,及时向会报告了审议结果。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会议期间收到的1040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闭会期间代表提出建议66件,已有50件按期办理完毕。注重改进办理方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8件重点处理建议,加强督办。对胡丽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尽快启动我省医保“一卡通”工作的建议,省人民政府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全面推行“大医保”信息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即时结算,切实解决群众异地就医难的问题。对陈国华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河道采砂整治工作后期督查的建议,省人民政府认真办理,及时出台河道采砂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政策,编制全省河道采砂规划,建立河道采砂管理长效机制。坚持邀请代表列席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集中视察、专题调研和履职培训,开展代表履职评选活动,宣传代表典型事迹。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任免干部的有机统一,认真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8人次。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组织开展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激发机关工作活力。人大对外交往、信访工作、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等取得新的成绩。

1、推动湘江流域综合整治,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会坚持多措并举,强力推动湘江流域综合整治。4月,主任会议成员带领四个调研组,先后到郴州、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七市,深入厂矿企业、建设工地、重点污染区、水利枢纽、公益林区和水源地,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实地调研。7月下旬,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情况的报告,并围绕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体系建设、城乡饮用水安全等问题,向省环保厅、住建厅、水利厅等10个职能部门进行了专题询问。会认为,湘江治理“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必须坚持一江同治,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要求切实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加大流域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河道航道管理,实现湘江保护利用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省人民政府认真研究整改措施,抓紧制定湘江保护治理总体规划,加强流域重要湖泊水库的保护,加快实施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全面整治河道采砂、水上餐饮,大力推进城乡环境同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会还审议通过了湘江保护条例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为湘江流域综合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加强预算审查监督,促进公共财政建设

会注重把人大监督的聚焦点放在预算监督上,积极探索管好政府“钱袋子”的有效途径。一是抓预算超收收入使用情况的监督。针对每年安排使用超收收入事后报告的情况,会提出要建立预算超收收入安排使用事前报告并提请审查批准制度。省人民政府及财政部门认真执行,将20xx年省本级预算超收收入纳入下年预算统筹安排,由“当年超收、当年使用”调整为“当年超收、下年使用”,增强了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二是抓预算调整的审查监督。中央政府代理我省发行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115亿元,省级预算收支发生变化。会及时审查批准了20xx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要求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水利等重点公益项目支出;加强债券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偿还机制,积极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三是抓审计指出问题整改落实的跟踪监督。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对审计指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一抓到底,努力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屡审屡犯”、整改落实不到位等问题。7月下旬,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xx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再整改情况的报告。从20xx年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报告,到跟踪整改报告、再整改报告,会连续四次进行审议,加强跟踪监督,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

3、开展食品安全跟踪监督,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会把食品安全作为一件民生大事紧抓不放,在前年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的基础上,继续开展跟踪监督,督促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层次突出问题。执法检查组多次召开专题整改会议,督促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快监管职能调整、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和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等。主任会议成员带队到邵阳、怀化、长沙、娄底等地开展重点抽查,深入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经营企业、集贸市场、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地区明察暗访,对部分食品抽样检测。积极推介株洲市实行乡镇(街道)、社区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监管的经验,推动各地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网络。注重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组织主要媒体对跟踪检查进行全程报道,并在湖南经视开设《民以食为天》专栏,连续播出专题15集,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省人民政府狠抓整改落实,建立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设立食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调整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建立部门履职、分段监管、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生猪私屠滥宰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推广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强化监督的同时,会审议通过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正确处理促进就业、方便群众和严格监管的关系,建立健全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从法律层面规范和促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健康发展。

4、做好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有关精神,深入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省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一是依法指导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举办全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召开联席会议、碰头会议,全面部署安排和有序推进换届选举工作。深入市州、县市区和乡镇实地调研,及时研究解决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问题。严把代表入口关,坚决落实“两升一降一保证”的要求,优化代表结构。全省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顺利成功,代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会依法确定设区的市、县级人大会组成人员名额,重新确定部分设区的市、县级人大代表名额。二是依法主持省本级人大代表选举,认真做好省人大换届选举有关工作。报请省委出台关于做好省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意见,及时召开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会议,依法作出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名额分配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落实代表候选人建议人选的结构要求。同时,做好我省应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相关工作。三是严格执行换届纪律,切实防范、查处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全省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尊重和保障广大选民的民主权利,调动了人民群众积极性,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进了我省民主政治建设。

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

省十一届人大会任期已经届满。我们认为,五年的工作有以下基本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五年来,会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和大局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和人大工作的各个方面。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和重要活动向省委请示报告制度,在党的领导下履职行权,在服务大局中开展工作,确保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践证明,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会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保障民权、维护民利;督促“一府两院”改善民生、维护公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挥人大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大优势,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作出的决定、制定的法规、开展的监督更加切合实际、顺应民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3、必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立法是省人大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五年来,会不断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注重把立法工作放到全省工作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做到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同步。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把实践证明是成熟的、可行的做法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注重制度设计,力求通过前瞻性立法,引领和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新途径、新方法,完善法规立项、起草、调研论证、审议、协调沟通以及立法后评估等工作机制和程序,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努力把各项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4、必须着力增强监督工作实效。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监督。增强实效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关键。五年来,会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法,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人民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监督重点,使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启动专题询问,开展专题调研,强化跟踪监督,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反复督查,一抓到底,使人大监督更有力度。在监督工作中,始终紧扣全省工作大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愿所盼,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使监督工作形成良性互动。

5、必须坚持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做好代表工作是会的重要责任。五年来,会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提请省委转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促进了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把增强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作为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环节,切实改进办理方式,在加强综合分析、实行统一交办的基础上,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处理建议,由主任会议成员牵头重点督办;把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举措,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扩大代表对会和专门委员会活动的参与,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努力为代表履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密切与代表联系,自觉接受代表监督,维护代表民主权利,保护代表履职积极性。

6、必须不断加强会自身建设。地方各级人大及其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至关重要。五年来,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有计划地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在会会议期间举办专题讲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强制度创新,建立会委员履职报告和履职考察制度,完善会会议和主任会议议事规则,出台关于归口向司法机关转交涉诉事项的若干规定、立法工作规程等,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提高会审议质量。支持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会各工作机构在职权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会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谐型机关建设,机关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会各项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会组成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协同工作的结果,是全省各级人大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十一届人大会,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的各位同志、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会工作离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立法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有待加强,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展;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监督方式需要不断改进,监督内容需要不断充实,监督实效需要不断增强;与代表保持经常性联系的工作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下级人大的联系指导不够,全省人大工作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形势下,会组成人员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法履职能力需要不断提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加以解决。

20xx年工作的建议

20xx年是新一届人大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新一届省人大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服务大局不动摇、履职尽责不懈怠、创新开拓不停步,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从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加快推进法治湖南建设。按照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好地履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完善经济立法,加强社会立法,突出生态文明立法。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认真开展立法项目前期论证,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切实保证立法质量。加强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要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着力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积极推动实现稳增长、转方式、抓改革、惠民生。要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多种方式方法,监督和支持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强化创新驱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重大环保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促进公共财政建设。围绕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力求在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政府职能转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三要着力督促解决民生问题。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所求、所盼、所忧、所难,反映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加强民生领域的立法和监督工作,督促政府把民生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督促抓好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生态环保、城乡饮用水安全等工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重点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强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监督,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认真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畅通人民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四要全面提高履职能力。加强对代表的初任培训和履职培训,提高代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自觉接受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作用。加强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集体行使职权,切实改进作风,增强依法履职能力。发挥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会各工作机构的作用,加强上下级人大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素质能力和服务工作水平。

我们相信,新一届省人大及其会一定会在党的精神指引下,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更好地担当起历史重任,继往开来,不断取得让人民满意的业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忠实履职,扎实工作,务实创新,为保障和促进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2123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六

一、**年主要工作

(一)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服务经济发展有了新作为

**市国税系统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和服务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是大力组织税收收入。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市国税系统坚持组织收入原则,通过深化预测分析、强化税收征管、统筹免抵调库等措施,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年,**市共组织税收收入259.35亿元,同比增长4.78%,增收11.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82%。其中不含调库组织收入2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7%。调库收入比上年减少8.11亿元,同比下降15.25%,20xx年免抵调库高基数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幅。二是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做好“营改增”政策宣传工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开发代开货运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预警监控软件,防控“营改增”企业的风险,周密部署全市66户广播影视服务业纳税人“营改增”扩围工作,积极做好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营改增”各项准备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有19215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年试点企业共实现销售115.44亿元,入库增值税3.96亿元,共计减税8556万元,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加抵扣4.46亿元,两项合计减税5.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三是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一年来,全市国税系统累计落实税收减免优惠49.41亿元,比上年减少3.93亿元,主要是受所得税内外资统一五年过渡期结束的影响。

其中:增值税转型新增固定资产抵扣22.53亿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减征增值税1.18亿元,个体工商户起征点上调减征增值税1.36亿元,月销售额小于2万元企业免征增值税284万元,办理其他各类减免退税6.96亿元,对进一步支持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创新推行出口退税专业化管理,深化应用无疑点申报处理信息系统,继续实行出口退税“天天退”,出口退税速度明显加快,有力地支持了外贸经济的协调发展。诸暨市局还实行免抵比重预警管理,加强免抵调库资源监控。去年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227.71亿元,同比下降4.87%,主要是受出口单证申报期限拉长和20xx年免抵调库高基数的影响。五是发挥国税参谋作用。坚持从税收看经济、看社会、看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市局撰写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面临的主要障碍》被国办录用。上虞市局撰写的《上虞市积极推进企业股改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得到朱从玖副省长的批示。

(二)推进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市系统继续深化和完善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税收法制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深化。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推动全市系统积极争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二是税收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开展税收业务文件清理,共清理业务文件488件,其中废止、修订文件91个。举办以“税收渎职犯罪预防及自我保护”为主题的全员执法风险法制教育培训,认真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做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考核工作,**年平均实际执法准确率为99.99%。严格实施过错责任追究,**年全市共追究执法责任77人(次),经济惩戒37350元。三是稽查效率不断提升。组织开展积案清理和办案质量年活动,重点打击出口骗税和虚开发票违法行为。**年,全市稽查部门共实施检查520户,检查发现有问题501户,补税罚款2.25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8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

(三)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征管质效迈上新台阶

一是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制定下发《**市国家税务局深化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以“明责、规范、降险、提效”为目标,全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市本级于**年5月20日全面推行,各县(市)局也已正式实施。一方面,充分发挥办税大厅的窗口服务功能,实现纳税人涉税申请事项“好找”、“快办”。另一方面,打破管理员管户制度,实现税源管理从管户向管事转变。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后,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大大缩短,税务人员结构分布更加科学,征管功能大大提升。二是强化税源风险管理。按照省局要求,做好重点税源风险分类应对任务。**年共对638户企业进行了风险应对,其中预警提醒467户,纳税评估168户,税务稽查3户,共计补缴税款滞纳金8122万元,核减亏损3.02亿元。三是加强各税种管理。按照区域划转要求,精心做好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等三个镇纳税人的管辖权划转工作2019团委工作报告2019团委工作报告。配合做好“个转企”工作。根据《浙江省福利企业监督检查办法》完善福利企业监督检查制度。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集体协商机制。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行车购税自助办税机。组织开展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抓好后续管理。深化大企业个性化服务,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制订《“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指导和规范全市“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四是推进信息管税。深化网络发票综合应用,推广普通发票网上真伪查验。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税收征管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为日常管理、税源监控、税收经济分析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年全市共评估纳税人841户,共入库税款1.65亿元。**县局探索实施纳税评估“三分离”管理模式,有效提高评估质量。

(四)坚持需求导向,纳税服务实现新优化

以专业化管理为契机,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目标,整合运用各类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效率。一是优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经过努力,在20xx年**县局、嵊州市局办税服务厅被省局认定为“示范厅”的基础上,系统其他全职能局办税服务厅均通过省局“标准厅”考核。积极落实办税厅激励措施,市局邀请专家教授为窗口工作人员作压力管理辅导讲座。继续推进网上办税厅建设, **年网上认证率、网上抄税率分别达到95.71%、94.01%。二是探索专业化服务举措。按照省局要求,做好纳税服务岗职体系和质量标准建设工作。配合专业化改革,全面修订《办税服务指南》。贯彻落实市局税企例会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税企例会的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起例会师资人才库,利用内部培训师队伍提升政策辅导水平。与滨海产业集聚区举行以“助力产业集聚 国税服务同行”为主题的税收服务签约仪式。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企业报税收宣传评比活动,并获优秀组织奖。上虞市局推行纳税服务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实现干部自我管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三是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建设。联合市地税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规范发展的补充意见》,在加强行业执业质量监管的前提下,明确了汇算清缴、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出具鉴证报告的相关标准。会同地税部门做好20xx-20xx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新昌县局组建由事务所工作人员、企业财务人员等组成“红背心”志愿服务队,开展宣传、导税、授课等志愿服务,并以“积分制”管理方式建立服务长效机制。

(五)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国税队伍呈现新面貌

**市国税系统坚持“公正·人本·卓越”的国税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科股级干部选拔和管理,选拔产生市局正科级干部7人、副科级干部1人、股级干部6人、县(市)局副科级干部4人。开展对诸暨市局的巡视检查和上虞市局的巡视回访及离任审计。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专业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和专业人才库人才集中选拔工作方案,做好**市系统专业人才库人才选拔工作,全市系统共有198人入选16个专业人才库。举办全市系统领导干部读书班、综合线股级干部及岗位能手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三是加强党建和国税文化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组织开展xx大精神微型党课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开展“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道德讲堂”17期,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举行全市国税系统排舞比赛,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市局获**年市十佳学习型机关和市“先进职工之家”称号。四是加强文明创建。制定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各单位创建各级文明单位。**年,市局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厅、市局信息中心、**县局办税服务厅、诸暨市局办税服务厅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新昌县局办税服务厅成功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青年文明号。

(六)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效能得到新提升

**市国税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个严禁”,切实改进作风,全面加强惩治和防腐体系建设。一是深化科技促廉。积极探索廉政建设管理电子化,协助省局开发廉政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坚持每月两次和节假日向市局本级全体干部职工及县(市)局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全年已累计发送廉政短信近7000条。新昌县局应用廉情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反腐倡廉的科技含量。组织参加全省廉政知识考试,继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建设工作,**县局被评为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年全市国税系统共有87人次上缴确实无法退还的礼金、礼卡合计45.35万元,港币5000元。二是强化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加强机关效能监察,做好对各项规定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年全市系统效能责任追究147人次,经济惩戒72840元。深入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县局办税服务厅被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县局“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获得省政风行风建设评比争优奖。三是细化内部管理。按照“营改增”试点工作要求和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优化完善税收执法与效能管理系统(lep系统),通过调整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重新修订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建立工作规程与支持性文件、文书表单的超链接,开展常用应用系统和日常性工作代办事项提醒,组织对全市稽查工作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进行内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完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重点工作督办,推动工作落实。**市局被评为**年度全省国税系统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年6月,因管理创新工作成绩显著,市局被省局记集体二等功,**县局和新昌县局受到省局的集体嘉奖。加强信访和涉税舆情管理,开展全市系统安全大检查,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经费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做好办公用房清理,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继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为干部职工提供安全、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面临复杂严峻经济发展形势和税收环境,依法行政有待进一步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的执行力需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xx年重点工作

20xx年,××县地方税务局在州地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地税干部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大力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税收环境逐渐优化,地方各项税费收入稳定增长。20xx年,还注重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抓好广大地税干部的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税收经济分析和税源监控,强化纳税服务和税务稽查、强化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深入推进全县地税“二次创业”,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平稳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现将20xx年地税工作作如下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税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设》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艰苦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xxx同志为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七

各位代表:

我受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年来,在中共湖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人大会全面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发挥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依法保障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圆满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坚持把提高质量摆在立法工作首位,充分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会立足全省实际,突出实践需求和质量导向,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一年来,共审议省本级法规草案12件,其中通过7件。审查批准长沙市及民族自治地方法规6件,对13件国家法律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第一,通过立法保障和落实精准扶贫决策部署。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打赢扶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扶贫攻坚战略部署,省委十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提出制定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建议。会根据省委建议,及时调整立法计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法规草案起草、论证的组织协调工作,审议通过了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条例将扶贫攻坚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相结合,进一步规范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扶贫开发职责,对扶贫对象识别和退出、扶贫规划制定、项目整合、资金管理、目标考核等作出了针对性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医疗卫生、金融扶持、社会保障等方面规定了具体扶持措施。条例的制定,为进一步提高精准扶贫实效、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制定出台一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地方性法规。会多次听取相关部门、规划编制单位和乡镇意见,征求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邀请部分代表参与审议,修订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办法明确规定,非经法定权限和程序,不得修改城乡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大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专项报告规划实施情况。办法的修订,将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工作机制,加强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着眼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修订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为解决好养老服务、老年人权益保障和社会优待措施落实等难点,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增强了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办法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真正把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落实到养老服务的各个方面。

会还制定了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审议了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等法规草案。

第三,扎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一是注重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统筹各专门委员会、会各工作机构力量,加强立项、起草、审议环节的组织协调,牵头起草了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基层法律服务所条例、会议事规则等地方性法规,自主起草法规案是本届最多的一年。二是坚持开门立法、立法为民。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及时向社会公开立法计划、法规草案、法规审议情况,拓宽代表、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把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与编制立法计划、制定修改法规紧密结合起来,法规制定中注重公民权利与义务、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平衡。三是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立法协商、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制定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及意见采纳反馈规定、立法咨询专家库和专家论证制度,完善立法评估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立法工作规范化水平。

二、坚持依法监督,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会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加大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和支持力度,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增强。

会持续关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组织4个检查组,历时4个月,对照问题清单涉及的213个问题逐一进行跟踪检查。在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省人民政府及省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厅、住建厅和交通运输厅分别报告整改落实情况,涉及的65家企业已整治到位,48家企业已经关停,41个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会高度关注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听取和审议农业环境保护情况的报告,督促省人民政府开展典型生态区域农业环境容量评价,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会加大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力度,支持省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化解经济下行压力,保障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加强对全省经济形势的分析;开展民族地区产业园区建设、县域经济发展等专题调研,要求进一步扩大内需,优化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推进“开放崛起”战略实施,听取和审议对外经贸工作情况的报告,支持省人民政府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打造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会听取和审议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报告,要求省人民政府加快出台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全省经济发展活力。听取和审议农村金融改革情况报告,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情况报告,要求省人民政府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配合全国人大会开展职业教育“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督促省人民政府制定和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技能型人才。

第三,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新预算法,改进预算审查方式,邀请部分省人大代表参与预算草案初步审查,初步审查意见和处理情况报告已印发全体代表。听取和审议20xx年上半年和全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20xx年省级决算,督促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先后两次审查和批准20xx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要求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规范政府举债行为,从严控制债务率,加强政府债券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展两型社会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就增强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听取和审议20xx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督促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整改,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审计发现的13条案件线索已移送公安、检察、纪检及相关主管部门,7人受到刑事追究或党纪政纪处分。

第四,促进司法公正。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陪审员决定执行和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报告,要求全省各级法院健全陪审员工作机制,提高陪审员素质,保障陪审员应有权利,更好地发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作用。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要求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加强和改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发生。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人大信访工作。全年受理来信来访2932件次、4798人次,其中处理集体访59批、1064人次,依法妥善处理人民群众诉求,较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会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深入开展“四行”活动。突出“守护碧水蓝天”主题,认真开展“三湘环保世纪行”活动,对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湘江航电枢纽环境保护、居民饮水安全和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督,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开展“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促进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不断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护墙”。聚焦“推动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深入开展“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督促省人民政府抓紧制定全省村卫生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切实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条件。着眼“促进团结、共同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行动”,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会还认真做好备案审查工作,对报备的162件规范性文件依法进行了审查。

第二,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任免相统一,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3人次,其中决定接受辞去会委员职务2人,任免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3人,决定任免会工作机构负责人4人;决定接受辞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3人,决定任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3人,决定任免省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6人;任免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60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官52人。接受全国人大代表辞职1人,补选全国人大代表1人。认真做好代表资格审查工作,依法终止省人大代表资格37人,确认33名补选的省人大代表资格有效。

四、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执行职务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尊重代表权利就是尊重人民的权利,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会切实加强代表工作,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质量,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会牢牢抓住代表建议督办工作不放松,进一步完善督办工作机制,加大督办力度,坚持主任会议成员全体参与,各专门委员会和会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分工负责,实现督办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建议办理质量有了新的提高。一是健全督办制度。主任会议研究通过进一步加强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督办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督办工作机制,落实督办责任。为了省人大代表所提问题落到实处,去年,主任会议成员带队督办14次,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会工作机构上门督办20次,参与督办的会委员达57人次。一次又一次的督办,大大推动了省人大代表所提建议意见的办理。二是完善督办方式。对6件重点处理建议和代表反馈不满意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加大对上年度b类建议的督办力度。组织60名省人大代表对省经信委、人社厅等8个部门的建议办理工作进行评议。向社会公开代表建议内容和承办单位,督促承办单位公开建议答复。三是突出办理实效。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356件建议已全部按期办理并答复完毕,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已解决和列入计划将要解决的占78.8%,有的建议被吸纳进全省“十三五”总体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草案。比如为办理好杨华代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建议,省人民政府编制农业机械产业发展规划,设立农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专项资金,计划扶持建设1000家现代农机合作社。省人民政府认真办理奉稳香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建议,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特色村镇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第二届湖南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镇”评选,精心编制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十三五”规划。省人民政府认真吸纳龙志华代表提出的将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我省支柱产业的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平台支持,加强与中车集团合作,国债专项资金向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倾斜,举办轨道交通产业合作对接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第二,组织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深入开展“双联”活动,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广泛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切实改进和推动了相关工作。大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引导各级人大代表依托平台开展活动。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已建成工作平台5570个,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平台活动近17万人次,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4.6万余件,转化形成代表建议1万余件。组织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部分省人大代表围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加快高铁经济带建设、社区矫正工作等开展调研,指导市州人大会组织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集中调研,支持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自主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21份。

第三,加强代表履职服务和保障。一是组织代表参加履职学习。分三批组织42名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人大会办公厅举办的学习班;举办两期履职学习班,170余名省人大代表参加,本届基层省人大代表履职学习已实现“全覆盖”。二是保证代表知情知政。及时向代表寄送资料、通报情况。邀请在湘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列席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调研等重要活动。三是规范代表履职管理。做好省人大代表履职信息收集和登记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报告履职情况工作的指导意见。

五、坚持从严从实标准,切实加强会自身建设

按照中央、省委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持把严的标准、实的要求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全面推动会及机关建设,不断增强依法履职能力。

第一,着力强化理论武装,保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人大工作。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制。切实加强党性教育,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始终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第二,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人大工作不断完善发展。认真落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由省人大牵头或参与的28项任务已按要求完成。切实抓好中央〔20xx〕18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提请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更好地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会议事规则,推动会议事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会积极服务全省对外开放大格局,加强与外国地方议会交流合作。加强人大理论研究和新闻宣传工作,推进人大信息化建设。通过召开座谈会、邀请市州和县市区人大会负责同志列席会会议等方式,加强与下级人大联系和指导,全省人大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各位代表,省人大会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会全体组成人员和各位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和全省各级人大及其会的积极配合,得到了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省人大会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加强立法工作。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结合,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紧紧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切实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不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今年会将安排审议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条例(修订)、基层法律服务所条例(修订)、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条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实施旅游法办法、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水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通信保障条例、财政监督条例(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修订)、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修订)、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修订)、地方立法条例(修正)等法规草案,打包修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工作若干规定、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细则、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等法规。认真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法规项目的立法调研。扎实抓好第二批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条件的评估确认工作,加强对设区的市人大立法工作的指导。

——加强监督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牢牢依靠法定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开展对食品安全法、民族区域自治“一法两规定”、水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的检查。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对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计划和预算执行、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农村基础教育、出生缺陷防治、“六五”普法等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加强和改善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注重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促进司法公平正义。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实施行政诉讼法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专项侦查监督活动情况的报告,促进“两院”进一步改进相关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切实维护法制统一。热情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代表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双联”工作,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加强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组全覆盖。丰富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有重点地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加强代表履职网络平台建设,推动“一府两院”建立重大事项向人大代表通报、征求意见工作机制,保障代表知情知政权。改进代表议案与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方式,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加大督办力度,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探索建立代表履职监督机制,督促和激励代表依法履职。认真组织代表履职学习,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加强会自身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制度自信,加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力度,加强会履职能力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认真开展“党内法规学习教育年”活动,切实加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履行好各项职责。

各位代表,依法治国任重道远,人大使命神圣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湖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全省人大工作新局面!

3页,当前第3123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八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下面本站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湖南省人大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20xx年,是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光辉史册的一年。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一年来,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始终践行为民宗旨,始终推进民主法治,圆满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科学发展、依法治省作出了新的贡献。

会听取和审议了上半年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坚决支持省人民政府积极应对投资增长动力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听取和审议了“”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的报告,对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科技创新驱动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了规划纲要的有效实施。

听取和审议了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项引导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报告,建议高度重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平台建设的资金扶持,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听取和审议了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报告,支持省人民政府出台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意见,切实解决运行机制不规范、经营管理人才缺乏、贷款难等问题。会还围绕经济结构调整、重金属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等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着力推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监督和支持省人民政府抓好政策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工作机制,扶贫帮困取得新成效。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散居少数民族工作、全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行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开展“百校千师万生”大调查,提出化解城区“大班额”难题、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条件、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等建议,调查报告受到全国人大、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听取和审议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加强审议意见专题督办,督促省人民政府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财政新增设立2亿元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补助资金,今年将添置学生用床42万张,确保每名寄宿生都有一个床位。

二是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湘江综合治理等环保重点工作开展监督。针对雾霾危害日益严重的现状,会把促进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监督工作重点,组织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以“防治雾霾污染、呼吸新鲜空气”为主题的“环保世纪行”活动,督促省人民政府进一步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推进防治体系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加大对湘江流域综合整治专项监督审议意见的督办力度,支持省人民政府抓好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大力推进湘江流域污染治理。

三是推动解决“卖粮难”、饮水安全等热点难点问题。针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卖粮难”等突出问题,及时督促省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整顿粮食收购秩序,严格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认真督办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促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让更多的农民喝上干净水。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农民健康行”活动,促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改善乡村环境卫生。

四是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会把信访工作作为畅通民意渠道、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改善信访工作环境和条件,规范工作程序,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及时办理群众来信,耐心宣讲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做好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对反映集中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加大调查研究和督办力度。一年来,共受理来信来访6145件、8557人次,协调处理集体访116批,督促“一府两院”及相关单位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努力推动法治湖南建设

一是切实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全年共制定和修订法规5件,修改和废止法规14件,审查批准长沙市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2件,督促省人民政府对14件法规中15个授权条款抓紧制定配套规定,对2件法规草案进行了初审。坚持把提高立法质量摆在首位,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强化组织协调,加强立法论证,抓好立法调研,开展立法听证,提升审议质量,努力使法规立得准、能管用。为修订好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选举法办法,调研组带着问题深入村组,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村民意见,使修订后的条文更加符合农村实际。在制定乡村公路条例过程中,多次与省人民政府协商沟通,反复修改,使条例务实管用、操作性强。开展旅游条例立法后评估,为改进立法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二是促进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听取和审议了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的报告,推动公安机关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公信力。听取和审议省高级人民法院实施民事诉讼法情况、省人民检察院执行加强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决议情况的报告,督促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开展司法监督和队伍建设调研,加强协调沟通,推动司法机关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监督。完善归口转交涉诉事项制度,归口处理涉诉事项913件,发函转交88件,督促司法机关依法办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认真处理报送备案的136件规范性文件,对其中的95件进行主动审查,规范政府抽象行政行为,促进依法行政。

四、加强财政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支持省人民政府管好“钱袋子”

一是依法作出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在全国省级人大会中率先出台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明确规定将政府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预算,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省级当年超收收入需安排当年支出的,应当报省人大会审查批准;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规范举债行为;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涉及单位须向省人大会报告整改情况。决定的出台,对推动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是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20xx年省级决算草案、20xx年上半年和全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级决算,要求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听取和审议20xx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和省级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批准省级预算调整方案,明确提出债券资金优先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严格控制安排市场竞争领域的投资项目。

三是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的督促整改力度。听取和审议20xx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提出切实加强整改、完善体制机制的审议意见。在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审计工作报告指出问题整改情况和审议意见研究处理结果报告的同时,专题听取和审议涉及整改的15个省直单位整改情况的报告。省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审议意见,绝大多数问题都已得到整改。

五、认真做好选举任免工作,保障中央和省委重要人事安排的圆满实现

按照中央和省委安排,及时召开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依法补选省人大会主任、省人民政府省长。高度重视换届后的人事任免工作。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49人次,其中决定任免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负责人14人次;决定任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人,决定任免省人民政府其他组成人员28人次;任免“两院”法官、检察官201人次。会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圆满实现了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重要人事安排。进一步规范任免程序,出台关于省“两院”法官检察官任前公示的意见。适应司法体制改革需要,做好铁路运输“两院”移交地方后的人事任免工作。

六、尊重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一是做好代表议案审议、建议办理和督办工作。对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确定的15件议案,会审议通过了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362件建议,已在法定期限内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闭会期间收到代表建议96件,已有53件按期办理完毕。在及时交办的基础上,会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单位和重点处理建议的督办,专题听取建议办理与督办情况的汇报。在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办理实效有新的提高。

二是认真开展“双联”工作。制定开展“双联”工作的意见,明确省人大会组成人员每人固定联系5名基层省人大代表,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了会组成人员与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是努力为代表履职搞好服务和保障。制定加强省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在人员、场地和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举办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组织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围绕湖南能源瓶颈问题、司法行政工作等开展调研,指导市州省人大代表小组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城市群发展战略、油茶产业等开展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坚持邀请代表列席省人大会会议,参加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视察和调研活动,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会依法履职能力

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省人大会认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深入查摆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立行立改,加强建章立制,着力整改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切实改进作风。

坚持会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举办会组成人员学习培训班。制订进一步提高会会议质量、增强会议实效的意见,规范组成人员依法参会履职和会议服务工作。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当好“一府两院”坚强后盾,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统筹和规范机关外出公务活动,改进办文办会办事程序。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认真做好人大外事工作,深入开展人大制度理论研究和工作研讨,切实做好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充分发挥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职能作用,加强与市、县人大会的联系和指导,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省人大会取得的成绩,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体省人大代表、会组成人员辛勤工作的结果,是“一府两院”协同配合、全省各级人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大会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会的工作离宪法法律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还不到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立法协调机制不够健全,保障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相关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力度还不大,监督实效有待进一步增强;“双联”工作开展不够扎实,代表建议办理质量不够高,一些代表和人民群众呼吁多年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对市、县、乡人大工作联系、指导、帮助不够。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各位代表:今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六十周年。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认真吸取衡阳破坏选举案的深刻教训,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代表主体意识。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使命十分光荣,职责十分神圣,要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履职、勇于担当,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永远不要脱离人大代表,永远不要脱离人民群众。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就是上帝,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深知,只有我们爱人民,人民才会爱我们。只有我们对人民负责,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有了人民的充分信任和强大支持,人大工作就会永远保持生机,永远充满活力,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一是更加注重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立法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加强立法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通过座谈、听证、评估、公布法规草案等方式扩大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有序参与,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二是更加注重增强监督实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运行情况的监督,大力支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等工作,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高度关注民生,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重要问题抓住不放。推动司法公开、规范执法等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实施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依法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刚性监督手段,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人大监督实效。

三是更加注重发挥代表作用。扎实开展“双联”工作,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加强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密切人大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提高办理实效。

四是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会组成人员履职学习,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提高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实效性和长效性。重视基层人大工作,加强与市县人大的联系、指导和工作协同,不断提高整体工作实效。

各位代表: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改革的鼓点催人奋进,光荣的使命激荡人心。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成宪法赋予的神圣使命而努力奋斗!

3页,当前第1123

湖南省税务局工作报告篇九

**市国税系统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和服务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是大力组织税收收入。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全市国税系统坚持组织收入原则,通过深化预测分析、强化税收征管、统筹免抵调库等措施,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增长。**年,**市共组织税收收入259.35亿元,同比增长4.78%,增收11.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82%。其中不含调库组织收入2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7%。调库收入比上年减少8.11亿元,同比下降15.25%,2019年免抵调库高基数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幅。二是扎实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做好“营改增”政策宣传工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组织开发代开货运业增值税专用发票预警监控软件,防控“营改增”企业的风险,周密部署全市66户广播影视服务业纳税人“营改增”扩围工作,积极做好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营改增”各项准备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有19215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年试点企业共实现销售115.44亿元,入库增值税3.96亿元,共计减税8556万元,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加抵扣4.46亿元,两项合计减税5.3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三是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一年来,全市国税系统累计落实税收减免优惠49.41亿元,比上年减少3.93亿元,主要是受所得税内外资统一五年过渡期结束的影响。其中:增值税转型新增固定资产抵扣22.53亿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下调减征增值税1.18亿元,个体工商户起征点上调减征增值税1.36亿元,月销售额小于2万元企业免征增值税284万元,办理其他各类减免退税6.96亿元,对进一步支持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创新推行出口退税专业化管理,深化应用无疑点申报处理信息系统,继续实行出口退税“天天退”,出口退税速度明显加快,有力地支持了外贸经济的协调发展。诸暨市局还实行免抵比重预警管理,加强免抵调库资源监控。去年全市累计办理出口退(免)税227.71亿元,同比下降4.87%,主要是受出口单证申报期限拉长和2019年免抵调库高基数的影响。五是发挥国税参谋作用。坚持从税收看经济、看社会、看发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建言献策。市局撰写的《跨境人民币结算面临的主要障碍》被国办录用。上虞市局撰写的《上虞市积极推进企业股改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得到朱从玖副省长的批示。

全市系统继续深化和完善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税收法制环境持续优化。一是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深化。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推动全市系统积极争创依法行政示范单位。试行“发起式”税收执法督察办法,对“代开的发票管理”等5个项目开展了执法督察,摸排执法疑点数据467条,对145条执法过错落实了整改措施,追缴税款58万余元。开展了“四合一”执法督查,对诸暨、上虞、嵊州等三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和督察,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税收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开展税收业务文件清理,共清理业务文件488件,其中废止、修订文件91个。举办以“税收渎职犯罪预防及自我保护”为主题的全员执法风险法制教育培训,认真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做好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考核工作,**年平均实际执法准确率为99.99%。严格实施过错责任追究,**年全市共追究执法责任77人(次),经济惩戒37350元。三是稽查效率不断提升。组织开展积案清理和办案质量年活动,重点打击出口骗税和虚开发票违法行为。**年,全市稽查部门共实施检查520户,检查发现有问题501户,补税罚款2.25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8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税收秩序。

一是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制定下发《**市国家税务局深化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以“明责、规范、降险、提效”为目标,全面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市本级于**年5月20日全面推行,各县(市)局也已正式实施。一方面,充分发挥办税大厅的窗口服务功能,实现纳税人涉税申请事项“好找”、“快办”。另一方面,打破管理员管户制度,实现税源管理从管户向管事转变。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后,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大大缩短,税务人员结构分布更加科学,征管功能大大提升。二是强化税源风险管理。按照省局要求,做好重点税源风险分类应对任务。**年共对638户企业进行了风险应对,其中预警提醒467户,纳税评估168户,税务稽查3户,共计补缴税款滞纳金8122万元,核减亏损3.02亿元。三是加强各税种管理。按照区域划转要求,精心做好孙端镇、陶堰镇、富盛镇等三个镇纳税人的管辖权划转工作。配合做好“个转企”工作。根据《浙江省福利企业监督检查办法》完善福利企业监督检查制度。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形成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集体协商机制。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行车购税自助办税机。组织开展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抓好后续管理。深化大企业个性化服务,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制订《“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指导和规范全市“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四是推进信息管税。深化网络发票综合应用,推广普通发票网上真伪查验。开发数据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税收征管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为日常管理、税源监控、税收经济分析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年全市共评估纳税人841户,共入库税款1.65亿元。**县局探索实施纳税评估“三分离”管理模式,有效提高评估质量。

以专业化管理为契机,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目标,整合运用各类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效率。一是优化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经过努力,在2019年**县局、嵊州市局办税服务厅被省局认定为“示范厅”的基础上,系统其他全职能局办税服务厅均通过省局“标准厅”考核。积极落实办税厅激励措施,市局邀请专家教授为窗口工作人员作压力管理辅导讲座。继续推进网上办税厅建设, **年网上认证率、网上抄税率分别达到95.71%、94.01%。二是探索专业化服务举措。按照省局要求,做好纳税服务岗职体系和质量标准建设工作。配合专业化改革,全面修订《办税服务指南》。贯彻落实市局税企例会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税企例会的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起例会师资人才库,利用内部培训师队伍提升政策辅导水平。与滨海产业集聚区举行以“助力产业集聚 国税服务同行”为主题的税收服务签约仪式。组织企业参加全省企业报税收宣传评比活动,并获优秀组织奖。上虞市局推行纳税服务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实现干部自我管理,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三是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建设。联合市地税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规范发展的补充意见》,在加强行业执业质量监管的前提下,明确了汇算清缴、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出具鉴证报告的相关标准。会同地税部门做好2019-2019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新昌县局组建由事务所工作人员、企业财务人员等组成“红背心”志愿服务队,开展宣传、导税、授课等志愿服务,并以“积分制”管理方式建立服务长效机制。

**市国税系统坚持“公正·人本·卓越”的国税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发展正能量。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严格科股级干部选拔和管理,选拔产生市局正科级干部7人、副科级干部1人、股级干部6人、县(市)局副科级干部4人。开展对诸暨市局的巡视检查和上虞市局的巡视回访及离任审计。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专业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和专业人才库人才集中选拔工作方案,做好**市系统专业人才库人才选拔工作,全市系统共有198人入选16个专业人才库。举办全市系统领导干部读书班、综合线股级干部及岗位能手培训班,进一步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三是加强党建和国税文化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组织开展xx大精神微型党课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开展“三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举办“道德讲堂”17期,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举行全市国税系统排舞比赛,进一步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市局获**年市十佳学习型机关和市“先进职工之家”称号。四是加强文明创建。制定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引导各单位创建各级文明单位。**年,市局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厅、市局信息中心、**县局办税服务厅、诸暨市局办税服务厅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新昌县局办税服务厅成功创建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青年文明号。

**市国税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个严禁”,切实改进作风,全面加强惩治和预防腐化体系建设。一是深化科技促廉。积极探索廉政建设管理电子化,协助省局开发廉政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坚持每月两次和节假日向市局本级全体干部职工及县(市)局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送廉政短信,全年已累计发送廉政短信近7000条。新昌县局应用廉情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反腐倡廉的科技含量。组织参加全省廉政知识考试,继续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建设工作,**县局被评为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年全市国税系统共有87人次上缴确实无法退还的礼金、礼卡合计45.35万元,港币5000元。二是强化政风行风建设。继续加强机关效能监察,做好对各项规定和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年全市系统效能责任追究147人次,经济惩戒72840元。深入开展行风政风评议活动,**县局办税服务厅被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县局“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获得省政风行风建设评比争优奖。三是细化内部管理。按照“营改增”试点工作要求和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优化完善税收执法与效能管理系统(lep系统),通过调整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重新修订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建立工作规程与支持性文件、文书表单的超链接,开展常用应用系统和日常性工作代办事项提醒,组织对全市稽查工作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进行内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完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重点工作督办,推动工作落实。**市局被评为**年度全省国税系统工作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年6月,因管理创新工作成绩显著,市局被省局记集体二等功,**县局和新昌县局受到省局的集体嘉奖。加强信访和涉税舆情管理,开展全市系统安全大检查,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加强经费预算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做好办公用房清理,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继续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为干部职工提供安全、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面临复杂严峻经济发展形势和税收环境,依法行政有待进一步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干部的执行力需进一步提升,党风廉政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市国税系统尽早谋划、及早准备,精心制定方案,严格组织实施,把各个环节的工作做精、做实、做到位。二是积极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开展税收政策调研。三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组织国税收入,深化依法行政工作,完善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创新税务稽查方法。四是全面加强税收征管。深化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提升信息管税水平,强化出口退税风险管理,加强各税种管理。五是持续优化纳税服务。推进纳税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创新纳税服务举措,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六是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实施基层单位岗位绩效管理。七是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好廉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试点工作,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抓实作风建设。八是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推行综合绩效管理,重视涉税舆情管理,做好行政后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