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可爱中国教学工作计划(汇总5篇)

小编: ZS文王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我们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可爱中国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教学过程(1~2课时)

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

 1、出示方志敏的照片: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

 板书:方志敏

 2、方志敏是谁?你们知道吗?

 阅读方志敏生平简介

 方志敏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也是我国早期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造者。

 1900年农历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湖塘村。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党,“两条半枪闹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赣交界的陇首村被捕,坚贞不屈,拒不投降。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听了方志敏的介绍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3、今天,我们学习方志敏的被捕时的故事,就是由方志敏作品《可爱的中国》出示课题:“可爱的中国”学生读课题(可爱的中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生字新词:字形:

三、紧扣课题,寻找句子

“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首先,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找书上的有关句子。)

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不按照顺序)

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谁能来读好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的可爱呢?学生交流读)

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谁能读好它?你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国可爱的呢?教师小结读)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一起读好这段话。)

三、自读感悟,圈画句子

“刚才,大家用心读了课文,找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这些文字,都是70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那么,70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找出有关句子)

四、介绍图片,了解背景

遵循“文字——画面——文字”原则,老师向大家介绍70年前中国的情况。

(让学生先读课文找句子,再播放录象,老师介绍图片,再让学生交流)

五、精读感悟,组织交流

好的,我们来交流一下70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

(不按照顺序)

段落1:第2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的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得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4个“难道?”变颜色,你从4个难道了解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母亲似乎在骂什么?读学生交流)

(你还从哪里看出当时的情况?具体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

段落2:第3小节(只要学生讲到,全部先出示)

 2、听到雄壮激昂的国歌,你会怎样去读好下面的话呢?

 3、如果你是当时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做?学生交流抓住两个“惟一”)

段落3:第4小节开头:

(只要读读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随机完成板书:(屈辱……)(白色)

六、感悟将来,激情朗读

70年前的中国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尽管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了苦难,但是他对中国的(板书:将来)来还是充满了希望,你们找到了那一大段话了吗?能用齐声朗读读给老师听吗?(学生齐读)

出示段落

 1、谁来谈谈读了以后的初步感受?

 2、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生之快乐、明媚的花园”变颜色,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你的心情怎样?你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表示什么的呀?(学生交流)

 4、8个“代替了”变颜色,当一切美好的事物代替了丑陋的事物,那时候的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中国?(学生交流)

 5、(引读)“活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我们民族就可以——而生育我们的母亲——读)

相机完成板书:(欢歌……)(红色)

七、感悟自信,照应开头

方志敏说这段话的时候,充满了自信。(出示最后一节,从“自信”这个词语你看出什么?(学生交流)是的,这种自信,来自于方志敏对祖国母亲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读读第一小节。老师小结。(板书:深沉、执着)再读课题。

八、激情总结,写话训练。

1、播放阅兵式和儿童成长录象

2、请学生介绍近几年中国的成就

3、写话训练

4、学生交流5、老师归纳

九、自主选择,完成作业。

 1、把完整的《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去读一读。

 2、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3、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4、为方志敏画一幅画像。

可爱中国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听一听,课前体验。欣赏《 * 》。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吧!

师:同学们,从这首歌,你们听出了什么?

二、说一说,祖国知识知多少

1)教师:同学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国。那你对祖国了解多少呢?(让学生了解祖国版图形状、祖国全称、生日、首都、面积等情况。)

2)出示图片:国旗、国歌、国徽

三、看一看,进一步了解新中国

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有关情况。

(1)教师: * 10月1日下午3时20分,开国领袖 * 在 * 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 成立了!”让我们来了解当时的情形。(出示开国大典的录像)

(2)教师小结: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呢?(让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了,对于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2、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你知道的 * 有哪些?( * 、 * 、 * 、 * )

3、初步.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

1)教师:新中国的 * 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大地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看看祖国成立60周年的盛大庆典。(出示60周年的庆典的录像)

(2)教师:看了这些录像,与开国大典相比,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

四、说一说,我为祖国而骄傲

1、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高高的山,有长长的河,有大片的森林,有一眼望不到边的平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善良的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祖国的繁荣。祖国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你知道有哪些?(1.风光秀丽2.了不起的人和事)

2、小组内交流。(把你知道的,大声地告诉你们组内的同学)

3、班内交流。

(2)人物:袁隆平、刘翔、杨利伟、

(3)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建成的天路,中国人民建成了!

(4)xx年成功举办奥运会、神州七号载人航天卫星发射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4、此时此刻,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

5、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全班齐读。

五、展一展,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教师:每个人都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那如何表达你的爱呢?每个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爱。(可以用一首小诗、一幅画、一支歌、一张卡片、一句话等)

2、“可爱的祖国”主题活动展示会。

六、唱一唱,升华情感。

教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让我们让一首歌来结束这一节课。

一、可爱的中国

1、山河壮丽

请大家仔细观察和分析下面的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及想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句句饱含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现在,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材料,并以“从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我感悟到了什么”为题,与同学们畅谈、交流和分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很好,都为能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你游览过祖国的哪些地方?说出来,让同学们共同分享一下你的幸福。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2、文化厚重

(多媒体展示我国厚重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认同祖国文化。)

看了这些图片,你感悟到了什么?

(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相补充)

(多媒体展示图片)

看后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刚才同学们谈的都很好,现在又到了你露一手的时候了。

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反映我国当代科技经济军事等领域

取得的突出成就方面的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言,谈感受)

师生小结:历史上我们是伟大的国家。现在,我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地位日益增强,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

3、我在行动

做为一名当代中学生,身为祖国之子,我们该怎么办?(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提出问题: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小组讨论,组长发言)导入

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 民族团结

请同学们展示收集到的反映历史上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图片和资料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谈体会)

师生共同小结: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祖国大地上的各民族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结下了兄弟般的亲密情意。在新时代,民族团结有了新的发展。

( 多媒体展示图片)

提出问题:这几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长进行总结性发言)

教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在新时期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局面。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应该倍加珍惜。但是,极少数人确以人民为敌,妄图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分裂。请同学们看下列图片,看完后,请谈一谈你的感受及想法。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堂小结:可采用多种形式(略) 最后,师生共同高唱《我爱你,中国》

可爱中国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合作探究】

1、《可爱的中国》一文,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理清脉络小结各部分内容。

自我评价(      )      同伴评价(      )      教师评价(      )

《可爱的中国1》问题训练——评价单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根据意思写词语。

1、崇高而庄严。(     )

2、像野兽一样,在动物还活着的时候,就剥了皮整个吞下去,形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          )

二、写反义词。

慈祥——(    )     悲哀——(    )   美丽——(    )

三、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中国是生育我的母亲。(      )

(2)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     )

四、填空

五、按原文填空.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是(               ),到处是(                ),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代替了(    ),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    ),智慧代替了(     ),友爱代替了(    )。生之快乐代替了死之(     ),明媚的花园代替了(     )的荒地。

可爱中国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1、独立识字学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设问、反问、对比语句的表达效果,学习段首词句过渡的结构特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背景资料;“目前”之中国、今天之中国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珍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可爱的中国》,一起聆听方志敏烈士牺牲前的心声。齐读课题。

你对方志敏了解多少呢?生读资料,老师补充:(一生朗读)。

方志敏,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他牺牲时年仅36岁。 在敌人的监狱里,他很清楚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于是他非常珍惜余下的日子,忍受着敌人的严刑拷打,抓紧一切时间彻夜不眠地写作。

2、出示导纲:

a、谁来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

b、那么目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描述中国“目前”的景况的词句。

c、方志敏对朋友抒发怎样的情怀?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

2、展示评价:

谁来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两生概括)

(课文描述了当时的中国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侮辱、奴役,一片黑暗,但作者相信祖国的未来是光明、美好的,呼唤全国人民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解救祖国母亲。)

3、教师精讲:

那么目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描述中国“目前”的景况的词句。(生汇报之后师点明本段是并列的句式,句式非常整齐。)

同学们,前边的“金钥匙”曾经教我们引用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真实反映80年前中国状况的图片和资料(出示,师配乐解说)

(近代的中国,风雨飘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开始了对中国的侵掠暴行,先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三省。但是国民党政府却实施“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多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整个国家内外忧患,战火不断。中国人民流离失所、骨肉分离,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同学们,看了这些资料后你有何感想?(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国民党反动派太可恨,我们当时的祖国太落后、可怜了,我们应该拯救祖国……)

4、质疑解难

三、导学归纳:

1、学生谈收获:

方志敏对朋友抒发怎样的情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在旁边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讨论,做好发言准备。

2、老师总结:

母亲为什么责骂孩子?(母亲是怎么责骂孩子的?)责骂的对不对?

用怎样的写法责骂?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一生读,指导:母亲非常生气地质问和责骂孩子,所以每句的结尾声调压下来,不要太高了。另外,反问的句子声调一句比一句高。

分组读,升华总结:但是,祖国母亲是不会说话的,她痛彻心扉、悲愤、难过,其实是作者自己痛彻心扉、悲愤、难过啊!

总结段首过渡词句的结构:孩子们,你们看课文从头到尾,每段开头都有一个什么词?作者就是用这个词做过渡,使全篇文章连接紧密、结构完整,浑然一体,特别亲切。

四、拓展运用

看板书总结:同学们,作者身在监狱,忍受残酷刑罚,珍惜余下的时间拼命写作,是因为——爱国;为祖国目前的落后黑暗而焦灼,是因为——爱国;呼吁大家都来拯救祖国,是因为——爱国;相信祖国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美好的,这也是因为——爱国。作者全篇文章都在向我们抒发他的爱国情怀啊!

马上就到清明节了,作为他的“小朋友”,你想对方志敏说什么?写一写。(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两生展示。

五、布置作业:

读《清贫》和《可爱的中国》全书。

可爱中国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激趣导入:

2.学生说。(如:亲爱的祖国、伟大的祖国、腾飞的祖国等)

3.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母亲,你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可爱的中国》。

二、初读感知:

1.通过课前的预习,你觉得哪些字词大家容易出错,想提醒大家注意?

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等,注意读音,字形、词义。

2.词语解释:

蹂躏: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能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辽远:很远,遥远。

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方志敏在狱中,关于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你有哪些了解?(师适当补充)

方志敏,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党,参与创建江西的中国共产党、团组织。曾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主席,领导农民运动。参与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1934年,率部北上抗日,被国民党军队逮捕入狱,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可爱的中国》曾由鲁迅先生代为保存,解放后公开发表。

5.学生质疑(祖国为什么可爱?祖国母亲为什么哭泣?……)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三、细读品悟:

(一)讲读第1——3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到作者激动的心情)

6.作为儿女,怎样才能解救自己的母亲呢?(刻不容缓,不是……而是)指读,从中感受到什么?(热爱祖国,远大的抱负)

7.有感情的朗读1——3自然段。

(二)讲读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中国的历史:长城、运河,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

中国的现状:江山破碎、国弊民穷、帝国主义侵略、汉奸卖国贼

中国的未来:………代替………前途光明;民族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祖国母亲也会美丽的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

2.再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作者的心情吗?(对祖国明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自信)

3.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讲读第5自然段:

1.齐读,从这一段中你读出了什么?

2.指名说,师点拨。(表达了无比的信心,强烈的爱国之情)

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

四、情感升华: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你的心情怎样?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能为祖国母亲做些什么?

4.总结。

五、作业设计

1.摘录课文中的佳词佳句。

2.写写自己学完课文后最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思考题:

1)“朋友”指的是谁?方志敏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课文是怎样描述中国“目前”景况和“将来”的景象的?

3.小结。

二、日积月累:

1.课文中有许多语句特别震撼人心,找一找,试着背一背。

2.学生找出震撼自己的句子,交流。

3.尝试背诵。

三、听写本课生字。

四、拓展阅读《可爱的中国》一书。

五、练笔:

2.学生发挥想象,交流。

3.指名学生说,共同评议。

4.把你想象到的方志敏的心理活动写下来。

六、总结。

七、作业设计:

1.写摘录笔记。

2.背诵课文中震撼人心的句子。

3.完成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