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演讲稿分钟(优质6篇)

小编: 字海

演讲中的抑扬顿挫,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音乐需要节拍,演讲也需要节拍,你应该让你的演讲充满节奏感,节奏就是你口头表达进度的度量。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红色演讲稿分钟篇一

各位教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红色精神,立报国之志》。

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这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阅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我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并且,也正是这种不去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着,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日,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当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我。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红色演讲稿分钟篇二

小萝卜头的真实名字叫宋振中,他是和妈妈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的。当时,他出生才八个月,就跟妈妈一样过着国民党反动派那非人的监狱生活: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囚衣,住的是一年到头不见阳光既阴暗又潮湿的牢房。这样时间一长,他被折磨的面黄肌瘦,不成样子,长得脑袋大身子小。监狱里的叔叔、伯伯们见他被糟蹋成这个样子,心疼极了,都亲切地喊他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六岁那年,爸爸要求特务让他上学。特务们怕他把监狱里非人的生活说出去,硬是不让他上学。后来,经过难友们几次斗争,特务们才勉强同意,让他上学,由一位叫黄显声的伯伯教她读书。

小萝卜头很爱学习,也很有礼貌。他每次来到黄伯伯门前,总是先轻轻地敲几下门,等到黄伯伯说请进时才推门进去,还敬个礼说:黄伯伯好!黄伯伯上午教他语文和数学,下午教他外语和图画。他每门功课都很好。不但这样,他还利用和黄伯伯学习的机会,为监狱里的党组织传递情报。特务们在一旁监视的时候,他就用俄语跟黄伯伯说话,特务们听不懂俄语,只有干着急。在监狱里,没有学习用的纸和笔,妈妈就把草纸省下来,订成本子给他用。

有一次,他过生日,黄伯伯送给他一支铅笔,他可高兴啦,只在上课时用,平时就用小石子在地上写。不管牢房里冬天多么寒冷,夏天多么严热,他总是趴在地上写呀、算呀,不知疲倦。因为他知道,学习的机会多么来之不易。

三年过去了,正当小萝卜头还在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这一天,他又来到老师的牢房,准备上课。可是,不见人影;他使劲喊:老师!老师!没有人答应。怎么回事呢?这时,他好象明白了什么,难道?他不敢往下想,呆呆地站在那里。一位叔叔走过来,抚摸着小萝卜头的小脑袋,悲愤地说:昨天晚上,老师被敌人杀害了!顿时,晶莹的泪珠从小萝卜头的眼睛里一滴一滴掉了下来。没过多久,小萝卜头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也被敌人杀害了。那一年,他只有9岁。

同学们,和小萝卜头相比,我们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条件是多么优越啊!因此让我们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为建立新中国而献身的前辈们!

红色演讲稿分钟篇三

面对幸福安定的生活,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由得脑海里浮现出那一段段血浓于火的红色记忆,如此明晰,红色记忆演讲稿。一股又一股红色怀旧的风潮加速了红色记忆的升温。

冰封的皑皑雪山,留下了先辈们的足迹与热泪;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留下了先辈们的身躯与鲜血;桥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无一不浸透着先辈们的智慧、勇猛、坚韧·····。穷尽所有词汇,我们都无法表达你种最激烈,最痛心,最动人的血色记忆。

时代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的志向与使命的不同。虽然我们不需要用鲜血用身躯去完成使命,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未来而不断地前进。

前进的征途上,血色记忆中那“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的不畏艰难;那“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的英勇无畏;那“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的悲壮感人都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

我们是社会的精英,祖国的栋梁,时代的骄子。

不要认为自己还很渺小,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我们要去想的是自己会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两位老人的事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赵振友,陈振斌两位老人几十年来都在拓印烈士的纪念碑。遇到缺行少字的他们设法弄清楚;遇到有名无性或是有性无名的他们请教老人,查阅资料。他们本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几十年来风雨兼程,默默无闻。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我承认对于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都是一株株小草,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小草有夸父逐日的信念,精卫填海的执着,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坚韧不拔就会拥有整个蓝天。

我们普通但我们决不平凡,让我们伴着那血色的记忆,追寻着先辈们的足迹踏上我们自己奋发有为的征程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下午,我叫房干,来自大连水产学院。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党和怎样爱党的问题。

我觉得,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说,你们大都是被称为:“90后”的一代,没有经历过任何患难,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可能你们从小就多次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也举办过很多弘扬爱国主义的活动,但是我想,对于你们来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这种做法的深刻含义。绝大多数同学对我们党、对我们祖国可能还沉浸在机械被动的理解中,学校要求我们这做,我们就这么做,而没有想过我们这么做的意义。那么,今天我想讲的就是我自己的家乡。我觉得很有必要跟大家说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的变化,从这个方面,来使大家对党有个感性的认识。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认识的党。

我出生在安徽省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那这片土地上。十年前,我们住的房子非常简陋都是用土坯做成的,只有在根基处才有砖块,下雨时,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耕地都是用牲口,有的连牲口都买不起,就用人来拉,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当牛当马;村子里唯一的一条路也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给农民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当时,我们一个村里就只有一台电视机,而且还是黑白的。到了晚上,大家就把电视机放到院子里,然后一个村的人就围着这台电视机看电视节目;偶尔,会有人来村里放映电影,把荧幕挂在大马路中间,系在马路两边的白杨树上,几个村的人都过来看,就好像要参加奥运会似的那么积极。

当然,这些都是十年前的事,那时候农村非常穷,可以说是破旧不堪。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有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你看,现在很多农村都修上了柏油马路,给农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前两天,我打电话回家,爸爸跟我说,现在连家门口都是柏油路了。这是党和国家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处处为中国的老百姓着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现在,农村耕地用的都是机器了,在农村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留下的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幼小的儿童,所以让他们来收割麦子是非常困难的,不过现在有了大型收割机,只要父母把钱寄回家,他就能把小麦收到自己家里。现在国家又拨款规划新农村建设,安徽凤阳的小岗村,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吧,大家现在在网络上和电视上看到的农村新貌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建设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知道农业税早已经取消,但是,我想,也许只有家在农村的同学才体会得到,农业税的取消,意义是多么重大。以前,在农村农业税叫作公粮,每年我们收完小麦,都要上缴公粮,农村往往离县城很远,每次都用板车拉上十多袋小麦,去县城里上缴,要走好几公里的路。劳累不说,每次将自己一年来辛辛苦苦收获的小麦又上缴到国家,是在是舍不得。

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颁布了农业税条例,并实施至今。这一古老的税种,已延续了2600年的历史。农业税的转折自2004年,国务院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民政策开始。据统计,免征农业税,取消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可减轻农民负担500亿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亿农民直接受益。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了农业税条例,真正废除了农业税制度。让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缴纳农业税的历史。你可以打听一下,现在农民伯伯一提到农业税的取消,都非常感谢我们党和我们的国家。

农业税的免除只是惠民政策的一项,国家对农村的教育也是大力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上初一时,我知道家里困难,不能住校,就天天早晨5点起床骑自行车去学校,晚上10点多骑车回家。每天就这样来回跑着上学。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我养成了刻苦学习的习惯。

父母给了我太多的爱、太多的感动。还记得,在03年的非典时期,很多学校都放假了,但我们却留在学校里学习,与外界隔绝,因为一个月后就是中考。有一天,我看见爸爸站在学校大门口,一直在那等我。他递给我二十块钱,还有我妈给我带的咸菜。

每当回想起那一幕时,我的心中都会升起一股动力,一种感动。我明白,只有我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才能走出黄土地、走出贫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终于,那年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619分考入省重点高中。而且国家给补助,学费全免。那时我就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从未让爸妈失望过,以后也不会!后来,我终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考上了大学,成为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说来说去都是因为家庭困难,但是现在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一惠及百姓的举措实施后,全国农村中小学 每年可取消学杂费达150亿元,分摊到每名中小学身上,分别为180元和140元。

另外,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5200万名寄宿学生的生活费。

可爱的党

08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考验。今年年初的大雪灾,我的家乡也遭遇了。我的哥哥和很多赶着回家过年的旅客被滞留在了火车站,那几天家里白天停电停水,很是不方便,但是没多久,一切又都就恢复了,是谁在帮助受灾的群众,是谁,还能有谁,这就是我们的党。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为中国13亿人民在奋斗!

5·12地震,相信大家依然记得。有人说:灾难随时都可能发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在哪里,因为他们去了,所以我们还活着。灾难发生之后,灾区的人民表现出的乐观坚强、全国人民坚定团结众志成城的信心足以令国人扬眉吐气,令世界为之汗颜!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最可爱的人!这就是我们优秀的共产党员!这就是值得我们托付终生的中国共产党!

如何爱党

那么,说了这么多,我们青年一代应如何爱党呢?

一、积极入团,做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

我希望大家能在中小学阶段就像共产党一样处处起到带头作用,树立典范。他要求有较高的思想觉悟,比如在学习上要求上进,生活上要乐于助人,遵守校规校纪。这些都是爱党,爱集体的具体体现。

二、要有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

俗话说,成才先要成人。成人就一定要学会感恩,有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这一样是爱国。我们一定不要把父母的辛苦哺育当作理所当然,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父母,珍重自己的朋友,一个连父母和朋友都不爱的人还谈何爱国?我们青年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对我们多年的培育,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感谢孤独时朋友对我们无私的帮助,感谢遇到困难时那些关注的目光,感谢我们党我们祖国给我们这样一个安定团结的和平环境。唯有学会感恩,方能成为中流砥柱、国家栋梁。

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想,这一点并不需要多说,今天的中国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热情丝毫不差于当年的五四运动。多年前,经常有人怀疑,“80”后的青年从小在蜜罐中长大,是垮掉的一代,他们能有资格做好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吗?我想,这个答案在08年应该有了最好的诠释。自2008年以来,中国接连发生了南方大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以及拉萨“3·14”打砸抢烧等严重暴力罪行、欧洲的“藏独”分子干扰奥运火炬正常传递等重大事件,给中华民族和全体中华儿女带来了巨大的考验。面对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时代壮歌。尤其是被成为“80后”的青年一代,在巨大考验面前,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因此,我想说青年人是可爱的,曾经被称为“自私一代”的80后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在座的各位“90后”一定能将这种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其实,党和国家为人民做的事还有很多,今天我只是就我身边的实例来说的,我希望我今天的宣讲,能够让大家对红色时尚有个感性的认识。把红色时尚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人生航标,做一个有志青年!

最后,我想引用温总理的一句话:

红色演讲稿分钟篇四

小时候,看着有关长征的电视节目,我曾天真地问爷爷:“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爷爷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一首多么气势的壮歌,这又是一个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啊。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长征途中,红军不畏征途艰险,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爷爷曾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

茫茫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面对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面对险象环生的沼泽草地,所有红军官兵坚守着这样一个铁的承诺,只能攀登,不能停留,只能向前,不能回头,直至牺牲自己的一切。正是有了这种为党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信念,在死前的瞬间,在大雪埋身的瞬间,他们依然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伸出胳膊指向前进的方向,坚信革命一定会胜利。他们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精神永生,永远激励着活着的人革命到底。这些震撼心灵的画面,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中国红军长征史,就是红军官兵在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下的奋斗史。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从长江以南奠基于大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的战略任务,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地球上的一条永恒的红飘带;

长征是铭刻在人类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谱写的千古绝唱。

70年弹指一挥间,长征已经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但时至今日,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造就的不朽精神却依然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长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着我们这一代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听着爷爷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我们唱着长征歌曲,长征精神已从父辈身上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并且成为我们的人生航标,不断激发着我们潜在的生命能量。

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听着爷爷讲的故事,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的面前,那一幕幕战斗的场面壮烈在我的身边……也许我无法体会先辈们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的真谛,也许我永远不能走进长征中牺牲将士的英灵,但我明白了什么叫华夏子孙“生当做人杰,死为亦鬼”那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我懂得了中国共产党那“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英雄气概。

我已经看见了那飘扬的国旗上,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颜色,是长征点燃的火炬燃烧在中华大地的上空。

最后请让我用歌声来结束我的演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

从今走上繁荣富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红色演讲稿分钟篇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

记得小的时候,家就是温馨的港湾,是父亲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背影;是母亲洗衣做饭、操持家务的贤慧。家,就是父亲有力的臂膀,是母亲温暖的怀抱,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儿时的家吃的是红薯稀饭、穿的是补丁衣服,日子过得虽然清贫,却充满温馨和幸福。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外省读书。家就成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一封封书信把我和远隔千里之外的家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来来往往的家书寄托着我对父母的问候和思念,也饱含着父母对我的鼓励和嘱托。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父母为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风里来、雨里去,整日奔波忙碌的身影。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点工作,好减轻家里的负担。

毕业以后,我来到了xx单位,有幸成为一名水文工作者,而父母亲却一天比一天老了,头发渐渐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刚工作的那几年,我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再后来,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当上了父亲。这时我才深切地体会到: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才懂父母恩啊。孩子出生以前,我就要作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物质准备:准备好她的吃穿用品;另一方面就是思想准备:学习一些婴幼儿喂养方面的知识,以免孩子出生以后自己手忙脚乱,不能做一个好父亲。

孩子出生以来,她就成了家庭的中心。我每天忙完工作以后,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照顾孩子:关心她的饮食睡眠、关心她的表情变化、关心她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孩子的一声咳嗽、一次啼哭都会牵动我的心。

春去秋来,寒暑更替,一转眼孩子已经三岁多了。三年多的日子,有艰辛、有快乐、有担心、有欣慰。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进步,我的感觉是累并快乐着。

自从为人夫、为人父,我对家的体会和感悟比以前多了一些:我觉得,一个家庭,不仅仅是男女平等、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长相厮守;不仅仅是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其乐熔融的和谐氛围。家,意味着责任、奉献、宽容和理解。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每一位成员为她培土、施肥、浇水;要让家庭幸福之花常开,需要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家庭关系处理好了,对工作是一种促进和推动。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创建文明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应当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勤劳的家庭、学习型的家庭、环保型的家庭、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家庭。

由个人的小家庭我想到了xx单位这个大家庭。我的体会是:只有xx单位这个大家庭蓬勃发展、蒸蒸日上,才有每一个水文职工幸福的小家庭。目前,xx单位处在一个重要而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各项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这个大家庭的成长壮大,需要每一位成员悉心爱护,精心培育。

最后,我祝愿我们xx单位这个大家庭和谐、繁荣、兴旺!祝福我们每一位xx职工的小家庭团结、和睦、幸福、安康!愿家庭文明幸福之花常开!

谢谢大家!

红色演讲稿分钟篇六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 义勇军进行曲 ,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xx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那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越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己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著,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该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