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机工作总结个人 农机推广个人工作总结(实用5篇)

小编: 影墨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总结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机工作总结个人 农机推广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农机化装备水平实现新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7.1万千瓦,比去年增加1万千瓦,同比增长1.1%。拖拉机保有量达16770余台,其中大中拖1160台。拥有稻麦联合收割机780台、水稻插秧机200台。名优茶加工机械2800多台套,粮食烘干机械585台。

农机化作业规模持续扩张:据统计,机耕、机收年作业总量达160多万亩,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机耕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7%、96%,机械化播种作业水平4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77.8%,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

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发展:全县已挂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2家(省级示范社5家),总资产6050万元,从业人员410人,拥有各类机械台数900多台套。以合作社为主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承担机耕、机插秧、机收等农田作业服务。

(一)主攻薄弱环节,抓好水稻全程机械化新技术推广。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方式,能够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硬件装备和技术支撑,是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20xx年以推广水稻栽植环节机械化技术为突破口,在镇、镇、镇、镇等水稻主产区乡镇依托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点,要求有关乡镇确定专人负责,落实示范点,确保示范推广效果。

示范中以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县乡镇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技术结对,开展工厂化育秧、机插秧、机耕、机收、秸秆综合利用、粮食烘干等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今年实现机械化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机插秧18万亩。

(二)精益求精,大力推进茶叶加工机械化。

一是推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先进的茶叶加工流水线,促进茶叶加工机械更新换代,提档升级。二是项目拉动,推进茶叶加工机械化,今年通过市级示范社项目建设和全省农事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的拉动,全面提升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发展,将通过项目的实施,攻克茶叶机械化的难点,将我县茶叶生产制作机械化水平提上一个新台阶。三是积极推进茶叶加工机械化转型,由原来的简单加工型和传统粗放型向复合成套型、清洁化、连续化转变。近年来,随着我县茶叶加工机械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落后的加工工艺和设备逐步淘汰,清洁化、连续化、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已经成为今后茶叶加工的发展方向。通过大力推进茶叶加工机械化,既减少操作人员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又能为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叶不落地的清洁化生产创造条件,从而保证了茶叶的质量安全品质。茶叶加工机械化、智能化使茶叶精深加工成为可能,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到20xx年10月,规模茶叶龙头企业19家,茶叶合作社93家,家庭农场48家。

县、乡农机技术人员坚持在农忙季节送技术下乡。春耕期间支持农机备耕。午收关键时期,农机跨区作业组织对口支援。农忙期间,农机人员节假休息日坚持在岗在位,及时收集和发布“三夏”“三秋”农机化作业信息,提供后勤保障等服务,利用“农机通”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机具供给和作业需求信息,促进机械与田块的有效对接。组织跨区作业服务队20个,参加跨区作业机械200台,跨区收割17万亩。

(四)服务中心工作。

1、抓好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工作

为配合全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积极发挥部门作用,从搞好技术宣传指导、落实机械保障、搞好协调引导等方面入手,多方位搞好服务,努力抓好农作物机械化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

一是搞好宣传指导。根据技术规范和实施要点,明确了农机作业技术路线。二是开展技术培训。举办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大户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同时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农机大户传授机械化深翻深耕技术操作技术,共计办班3期,培训农民群众300人次。三是抽调专人参加全县秸秆禁烧巡查工作。

2、做好扶贫攻坚工作

今年以来,我站的每名同志根据上级扶贫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包保村、组、户,调研、走访。开展组组进,户户访活动,与贫困户同吃同劳动。及时解决贫困户的微心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真诚的为群众服务。切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加强绩效管理,认真抓好农机补贴实施。

今年省财政、省农机局下达我县20xx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3万元,20xx年结转资金316.876万元,合计可用资金599.876万元。确定的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为15大类35个小类91个品目。根据今年补贴政策新的变化,开展了广播电视政策宣传10余次,出动宣传车10余台次,印发宣传资料500多份。县局和各乡镇设立农机购置补贴服务窗口,实行受理申请、核实登记等“一站式”服务,并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新购补贴相衔接,同步兑现。目前共补贴机具549台,受益农户428户,补贴资金599.8万元。

20xx年8月上旬到10月底开展了县农机购置补贴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20xx年以来享受补贴的机具进行全面核查,成立核查专班38个,参加核查人员92人,共核查832户、1309台机具,经销企业3家,做到全覆盖。从自查情况来看,我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制度健全,补贴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按照省农机补贴实施指导意见要求进行;补贴政策透明、信息公开;各类原始档案归档整齐,内容真实完整;购机补贴资金兑付准确到位。未发现有虚报冒领、套取骗取、违规享受补贴情况。工作人员在办理农机购置补贴过程中,没有优亲厚友、吃拿卡要、与经销商勾结捞取个人好处等现象。

(六)服务生产一线,认真搞好职业农民培训

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坚持深入生产一线,坚持实用性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并重,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年共计培训职业农民100人。今年共计办班6次。还于20xx年10月11日组织培训学员和农机大户到合肥现场观摩20xx年省农展会。目前实训工作已经结束。

(七)农机化项目实施工作

1、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工作:20xx年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市、县文件要求20xx年我县共申报五家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实施完毕。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到20xx年12月我县共有九家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

1、农机服务条件建设亟待加强,服务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工作需要。

农机工作总结个人 农机推广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后,积极参加了组织培训学习,全面学习了水稻的有关知识,完成了“现代农业推广服务、水稻病虫害防治、水稻育种新技术、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水稻产业发展状况和对策、水稻生产技术和水稻高产创建”等课程的学习,更新了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服务能力。

传面向市场的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蚕豆无公害栽培技术、大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洋芋无公害栽培技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农业科技推广在我镇以种植业为主,科技示范户理所当然的要有一定的种植水平,同时要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来。经过综合考虑,选择了10户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对10户示范户进行挨家挨户走访,详细了解各农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摸清当地耕作制度,并登记示范户的相关信息,收集他们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各种意见、建议。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和辐射带动户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在指导方式上采用入户指导为主,半年来入户时间达6天/户,总入户时间60天,同时辅以集中培训和现场交流会形式开展。及时发放示范户门牌。

总之,我将努力工作,加强实践,积累经验,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右所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作贡献。

农机工作总结个人 农机推广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一)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稳步推进

全省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推广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水稻机插技术推广作为我省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我省精心组织、全面实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稻全省机插面积达120万余亩,比上年增长85%,超额完成全省水稻机插任务,并初步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双季杂交稻水稻育插秧体系。

全省每个县(市、区)均开展了水稻生产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在机械化重点示范县的带动下,插秧机数量和面积快速增长,今年全省新增插秧机710台,插秧机保有量达2110台。按照农机化司的要求,我省认真组织南昌县、泰和县等7个部级机插示范项目县共建立了52个机插示范点,示范县共投入资金380万元、插秧机282台。示范点均超额完成了机插示范推广面积,合计实现新增水稻机插面积74560亩,超项目计划要求的432%。示范区共举办了插秧机操作机手和育秧技术培训班39期,培训人员3232人次,组织机插、育秧现场会55次,印发宣传资料及技术资料近2万份,各级媒体宣传68次。示范点全省累计举办机插培训班75期,培训技术骨干4500人次,召开示范现场会105场,印发宣传资料3万多份。所做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机插工作快速发展。

(二)油菜、花生等生产机械化新技术得到发展

我省紧紧围绕“兴机富民”工程,坚持把农业机械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途径,在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技术基础上,在制定了江西农机主推的十大农机技术,积极推动油菜、花生、茶叶等作物的生产机械化技术,全省开展各级别农机新技术推广示范演示会200多次。

一是为促进油菜生产的发展,完善了省级油菜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油菜的免耕开沟直播技术的推广,九江市推广油菜收割机割台、油菜开沟机等油菜生产机具800多台套。油菜免耕直播机械化生产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新余推广油菜开沟机械化面积预计15万亩,农民接受油菜机械生产技术,使油菜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二是全省花生主产县区加大了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每个主产县至少抓了一个示范点,坚持以点带面,重点抓好花生收获、采摘、脱壳等机械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使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对比机播覆膜、不覆膜与手工播种的花生,亩产分别为685.7斤、623.4斤、472.7斤,使农户进一步看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提高了他们发展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仅樟树市花生种植面积就达到14万亩,纯收入预计达到1.25亿元。

(三)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果明显

我省果业在规模、产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中,农机部门实施了“农机上山”果业机械化工程。通过几年来的科学引导,目前,我省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成果明显,在今年秋收冬种全省果业机械演示会上亮点纷呈。

一是中型拖拉机逐步进入果业生产领域,使得果业中耕、开沟施肥、扩穴改土等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目前已形成中拖、手拖、果业耕整机在不同坡地、不同果业面积的大、中、小机械化果园管理的作业格局。

二是节水灌溉越来越受到农民欢迎。从推广节水微喷开始,到目前滴灌、渗灌、药肥水共施系统等一大批节水灌溉新技术、新机具、新设施落户我省果业,在节能环保、节本增效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药肥集成喷施系统。通过二年的实践,大力推广药肥集成喷施系统。以大功率机泵为功力,取代小动力药泵,通过管路按果树定株实施药肥喷施。解决了打药劳动强度大,农村劳力紧张的矛盾。

四是分级包装设施越来越受欢迎。目前,我省赣南脐橙出口生产基地全部都配上了果品分级清洗设施,销售外省的脐橙全部都通过了分级分类包装销售。电子机械化分选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滚筒式、模板式分级机械。

(四)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取得新突破

我省建设了一批地方特色如茶叶、马铃薯、榨菜、蜜桔、牧草等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浮梁县财政拿出25万元专门用于名优茶加工机械的补贴,补贴率达30%,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五)农机购置补贴成效显著、新机具新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快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投入补贴金2.15亿元,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有效的引导农民购买选的农机装备,新农机新技术、高效农机具得到较好的发展,农机装备结构得到调整。全年补贴类机具达5.95万台,其中,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高速插秧机、大中型拖拉机6800多台,改变了以小型农机具为主的局面。轻型喷灌机具、高效机动喷雾器等一大批新技术新机具通过补贴得到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广农机新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六)加强农机新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出发,全省各农机化技术学校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要求,充分运用师资、设备设施优势,积极开展新农机新技术培训。全省举办农机科技培训班116期,培训农民7625人次,结合科技抗冰救灾,开展农机科技下乡活动16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多份。

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对农机春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大户进行了重点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还组织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对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作业队、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效果进行了调研,摸清情况,了解实情,分析问题,把握趋势。今年在《中国农机化导报》、《中国农机化信息网》《江西农机化信息网》、《江西农业》等各种媒体上发表我省农机推广技术信息200次,撰写调研报告和新技术可推广可行性报告13篇,有力地推进农机推广工作。

《南昌县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南昌、新干、高安等三县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湖口县实施的全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成效显著;省级农业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项目即《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赣州市果园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推广》等已完成;《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技术基地建设》已完成有关试验、示范工作,各个项目的研究示范都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省农机化发展的新技术,为今后更好推广农机新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坚持农机与农艺结合,实现水稻机插秧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水稻机插秧成败的关键是农民能培育出适合插秧机机插的秧苗,各级农机推广部门紧密与农业技术部门相结合,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对水稻机插育秧、栽插及大田管理等配套农艺技术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深化试验研究,推进了农机农艺技术配套组装集成,实现了水稻的群体质量栽培与机械化高产栽培的有效结合,有力保证水稻机插的快速发展。

(二)坚持行政推动与引导市场相结合,狠抓示范项目落实

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加大行政推动力度。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是近年来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专门成立了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且把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推广列入农机化工作年度工作主要目标进行考核。全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任务,落实政策,强化措施,推动水稻机插育秧推广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同时,还抓住有利契机,坚持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中,对重点推广的农机技术需要的机具进行倾斜,如利用中央、省、市财政对农民购买插秧机及培训工作实行了稳定的补贴政策,其中手扶式插秧机补贴总比例达到70%以上。通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加大了农机推广力度。

(三)坚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结合,积极营造农机技术推广良好氛围

在机插秧技术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过程中,我省坚持示范先行、典型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在试验示范阶段,重点抓种田大户、农机大户,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让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了解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同时,通过层层召开育秧现场会、机插现场会、大田管理现场会和机插水稻长势现场会,并借助广播电台、电视、网络、报刊杂志、集市、印发小册子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增强基层广大干群的感性认识和认知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并为大范围的区域发展提供成熟的模式、技术和经验。

(四)坚持机具推广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保障体系

技术能否到位是农机技术推广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抓好插秧机推广的同时,特别是在试验示范初期,以市县水稻生产机械化项目负责人、农机、农艺技术骨干为对象,派员到生产厂家或邀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当地开展师资培训,逐渐建立了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技术推广骨干队伍。免费组织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培训600余人次;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免费派送“江西省水稻机械化育秧及大田管理技术模式挂图”等有关水稻机插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农机维修使用方面的教材和vcd教学光盘、《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等科普教材5000余份。

(一)农机化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农机新技术推广速度相对较慢

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机技术推广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相对于农民日益增长的对新技术需求,农机推广经费相对较少,导致我省农民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技术较慢,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还存在农机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和老化严重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优化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要求。

(二)农机化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我省农机化水平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农机科技投入不足,农机新产品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机械插秧等关键环节推广工作尚在起步阶段,思想障碍、资金障碍和技术障碍尚未根本解决。

(三)农机推广工作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

随着农村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资金逐年增多,由于我省地区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适合山区的机具的种类少,山区农民购买能力低,并且山区丘陵没有机耕道等因素,造成地区之间农机化发展速度不一致、不平衡,特别是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宣传、推广、培训、演示工作难以开展,区域之间发展更为不平衡。

总之,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对于提高农机的科技合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过去,经过不懈的努力,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吸取经验,使我省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更上一层楼。

农机工作总结个人 农机推广个人工作总结篇四

春耕时节是农机作业的重要时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组织召开了农机化工作会议,突出对春耕生产抓早抓实,充分发挥农机的职能作用,局党组、行政根据市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农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到农机户家中落实春耕生产工作。

一是对各种技术推广抓好点、带好头,召开现场演示和示范,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手传授农机技术,结合实际发放先进农机技术宣传资料,积极参加科技“三下乡”活动,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政策和农机新技术推广,使广大农民认识农机、了解农机、购买农机、推广应用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通过宣传发动、单凭购机补贴来看,今年全市新购买机具150台套,享受购机补贴资金26万元。

二是农机技术人员责任到头、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帮助农机手,克服困难,抢抓农时,全力推进春耕生产,积极配合农机手提前维修,检修农业机械,使农机作业机械减少带病运行,提高农机作业效果和作业水平、保证作业质量和数量,达到节本增效,不误农时季节的目的。

三是积极规划落实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做好技术资料的编印、发放,对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全过程环环到位,重点抓营养土配制,采取双膜和轻盘育秧,整拌秧田,精量 、苗期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技术,农机技术人员不但会农业机械技术,还要学会机械化育秧技术局党组行政要求农机技术人员要一专多能,我局在春耕生产中还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和机关工作人进行农机技能大比拼,对操作、维修、理论大竞赛,使农机工作在全市的春耕生产中有声有色,在春耕生产中扮演了重点的角色。

四是积极开展农机帮扶活动,在春耕生产期间,白沙镇、曾家乡、大沙乡等乡镇,组织农机作业队,为困难户提供优先、优质、免费的服务,避免了因特殊困难,造成土地撂荒现象,农机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谐,解决了务工农民两头跑的困难,农机的健康发展,即为老百姓的生产节本增效,又为农机手增了收,解决就近务工赚钱,还能照顾老百姓的问题。我们相信农机事业将在各级党政的重视下,在农机人的努力,在老百姓的认可下,农机事业将会逐步走向辉煌。发展壮大成重点的支柱产业。

存在的问题,我市属于山区,作业面不够集中,田型地型不够规划,机耕道建设特别滞后,严重影响工作效果。机械质量个别品牌,质量不高、维修量大,更是影响作业实效。

建议上级应给予农田作业用油的补贴,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促进农机化的推广普及力度,较好的发展农机事业。

农机工作总结个人 农机推广个人工作总结篇五

xx年初, xx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就把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作为推广重点,在总结上一年水稻插秧机械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推广方案,确保推广项目的顺利完成。

在省市农机部门和 xx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乡镇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 xx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全站人员,全力以赴,上下一致,取得了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推广的阶段性胜利。

今年项目的技术推广,最显著的标志是大规模引进推广水稻插秧机38台。延吉12台,久保田22台,山东伏尔沃3台,东洋机1台,农民自购插秧机6台。引进水稻育秧播种机4台,农民自购40台。育秧覆土机10台,纸质育秧盘10万片。 xx市现有插秧机84台,水稻育苗播种机75台。水稻插秧机主要分布在大有乡、安屯乡、闫家镇、建业乡、新庄子镇。

今年共进行水稻育秧40万盘,其中机械播种38万盘。水稻双膜育秧3000亩。水稻机械化插秧面积16300亩。

为了做好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的技术推广工作, xx市农机推广站从大局出发,抓住机遇,积极落实,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按照省市农机部门有关水稻插秧机械化方面的会议和文件精神, xx市政府及时召开以农机部门为主的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技术推广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有关水稻插秧机械化方面的'文件精神,传达了有关今年水稻插秧机政策性补贴的文件等,确立了今年水稻插秧机械化项目的重点乡镇。

在xx年下半年,市农机部门就又多次前往水稻插秧机械化有关乡镇,进一步做好xx年购机用户的调查摸底,并深入进行宣讲工作,落实任务,具体落实每一个人。

由于政策性补贴的减少,有些厂家的插秧机性能及质量问题等,农民购机数量不是很多,但基本面已经铺开,并势在扩展。

水稻插秧机械化,是制约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主要瓶茎。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农民根本没有见过插秧机,对水稻插秧机械化持怀疑或观望态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产区农民对水稻插秧机械化的认识,市农机推广站于xx年4月2日,在安屯乡龙王村李兴武家,召开水稻育秧现场会,锦州市农机推广站和 xx市农机推广站人员到会,久保田和锋陵公司的插秧和收获机械进行现场示范表演,参加人员达150人以上。xx年4月3日,在闫家镇政府院内召开现场会,锦州市农机局和锦州市农机推广站人员到会, xx市农机局和 xx市农机推广站到会,参加人员参加达150人。久保田和锋陵两家公司进行了现场机具表演。会后,锦州市和 xx市电视台做了相应的十几次宣传报道,效果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 xx农机推广站领导班子决定,今年要特别注重提高全站人员整体素质,加大培训力度,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都舍得花钱,做到人人会驾驶插秧机,会调整修理插秧机,提高了技术服务的整体水平。

xx年5月18日,建业乡李文春使用久保田插秧机,开始了今年的第一个机械化插秧,市农机推广站人员到场并进行了技术指导。

开大型的水稻插秧现场会。参加人员有水田乡镇领导和各村主任,水田大户,xx年购机用户,xx年购机用户等。久保田公司,延吉厂方,山东伏尔沃公司,山东宁联公司派人员参加,并做现场示范表演。会后, xx电视台和锦州电视台同时报导了现场会情况。

xx年5月25日, xx市又在较为偏远的安屯乡召开水稻插秧现场会,现场会是由安屯乡政府主持召开的。有久保田公司人员现场表演,有安屯乡三义村农民张练自制的水稻联合整地机械表演。到会插秧机达xx台。锦州市农机研究所人员到安屯现场会指导,张练的联合整地机表演,爱到了人们的一致赞成,效果极好。联合整地机是集耙地、施肥、酒药、托平、铲运为一体的水稻生产整地专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