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育扶贫演讲稿(实用10篇)

小编: QJ墨客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演讲的直观性使其与听众直接交流,极易感染和打动听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一

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爱心启航》。

我们少先队大队部的成员通过互联网、查阅报刊资料,知道了“六一”节的来历: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的儿童押进了集中营,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毁掉了。为悼念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保护儿童权利,1949年11月联合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队员们还专门就父母如何为孩子过节进行了调查走访,大家发现,100%的家长非常愿意陪孩子过节,95%的父母准备送孩子节日礼物。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郊游,去科技馆参观,去娱乐场游玩或去听音乐会。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想方设法,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全社会在这一天也都对孩子们倾注着无限的关爱,把浓浓的爱洒向孩子们。

爱是真诚的付出,爱是无私的奉献。面对社会各界及亲人的无限关爱,同学们,我们该拿什么来回报他们呢?我们少先队大队部的队员们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打起小队旗,走向社会,加入社会实践大军。义卖报纸,宣传科学,建立爱心服务岗,救助贫困伙伴;走进大自然,探寻自然奥秘,体验科学的魅力,争做环保小卫士;走入家庭,让“小鬼”当家,体验理财“我能行”。

同学们,快快响应我们的号召,过一个既特别、又有意义的节日吧!预祝全体队员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二

我来自大凉山,从小自己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大学毕业之后终于走出了大山到峨眉山市公安局工作。而四年前,又为了回到大凉山不停向家乡投简历。为什么要回去?因为我是凉山人,更是热爱自己民族文化的彝族年轻人,回到家乡不需要理由,不回家不回乡才需要理由。自己很幸运,现在已经是一名大凉山的守护者了,更是一名肩负光荣使命的驻村干部。

我所在的乡镇是会东县海拔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纯彝族乡叫野租乡,这也是自己的老家,每一个村里都有我的亲戚,所以刚调回家乡时可以说热血沸腾,很想做点事,就不停地到处去拉赞助、到处筹钱来给孩子们买校服、发奖学金、助学金等等。其实后面才发现留守儿童他的缺失并仅仅是物质上的赠予,而更需要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寄托。然后我们又和村里的年轻人,把各村被遗忘了很久的农村书屋利用起来,从孩子中选出小小图书管理员,每个月发100块钱的奖金,让她带领村里小伙伴们在周末、在暑假能够去看书、去阅读,去填补精神上的关怀。

作为一名乡镇团委书记,未来自己只想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用服务来凝聚人心”。大家心里都清楚留不住年轻人的农村是没有希望的,也是我们脱贫攻坚能否取得胜利关键所在。所以自己把附近两个村子剩下的年轻人都聚在一起。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舞蹈队、青年创业团队,有了农村淘宝站,大家今年还一起共同完成了乡里首届“火把节”宣传活动,通过共同宣传家乡把大家的心都凝聚在了一起、我们还创立了自己的高原羊毛被品牌,因为溯源和品质得到了保障,价格定位合理,市场与用户反应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现在我们的高原羊毛被供不应求。未来我们也雄心勃勃筹划着把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家乡的燕麦酒相结合——打造中国彝族燕麦酒之乡,努力挖掘家乡现有的资源和彝族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心里最想做的事。当然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更需要家乡的有志青年与外出务工的有志之士共同参与,共同划策。记得我们彝族有句谚语:一个榜样胜过99条教诲。到现在自己深信一点,精准扶贫真的不是政府一个群体的战役。所以,我们要全力支持,全力打造我们本乡本土本村的青年致富榜样,让榜样成为精准扶贫的引领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从根本上带动身边的群众脱贫奔康。

大凉山最近刚过完彝族年,村里年轻的父母马上又要忍痛离开孤苦无助的老人和还没有懂事的孩子,为了养家,他们没有选择,只能踏上这永无尽头的打工之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村庄都在流浪。每当此时此刻,我恨自己,恨自己没有能力,无法挽留住他们的手。

今天在这里,作为一名大凉山最基层的乡干部。我想呼吁,呼吁新一代彝族年轻人,回来吧,回家吧!家乡的弟弟妹妹们需要你们、我们缺老师缺老师还是缺老师!家乡的亲人需要你们,让我们一起去布拖、去昭觉、去美姑、去金阳、去大凉山最需要的地方、去大凉山每一片炊烟升起的地方,让我们从乡村教育做起、从知识的传播做起、从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做起。作为一名凉山儿女,我们也要感恩,感恩此时此刻还在扶贫路上的第一书记们、感恩情系大小凉山的各族兄弟姐妹们、各级各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在这里想深深地向你们鞠一躬。

如果还有人问大凉山,扶贫攻坚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取得胜利?那我们就准确地告诉全世界,如果,当我的同胞们头枕着高压线电杆却还没有电灯照亮自己前程的时候,我们就决不会放弃;如果,当我的同胞们脚踩着金沙江水却还没有自来水喝的时候,我们就决不会放弃;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还在因为贫困而辍学,还在因为物质匮乏而走向不归路,我们就决不会放弃!因为我们深信借着扶贫的东风,这个时代搏击的浪潮,我的家乡野租乡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高原彝族乡特有的发展道路;我们坚信就是在大凉山这样最高最穷最偏远最生态的彝族乡,在未来就是最有经济潜力的地区。

最后,我想用一首诗为演讲划上一个句号,同样这首诗献给在大小凉山扶贫路上倒下的战友。如果故乡需要,请把我埋在通往县城的方向,我愿意化作一条笔直的公路,往来的同胞会为我泪落两行;如果故乡需要,请把我化作一颗万能的种子,让我的故乡漫山遍野开满五颜六色的索玛花。如果故乡需要,请把我化作毕莫手中的神器,驱赶走瘾君子身体里的鬼魂,让他永远不要踏进这片神圣的土地。如果故乡需要,请把我化作一只雄鹰,永远翱翔在大小凉山的天空,这就是大凉山的守护者。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评委,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很荣幸在这个美妙的星期六早上来到这里,与你们分享我生命中一段特别的经历。

大概一年半以前,我参加了生平第一次演讲比赛。站在麦克风前,面对观众们期待的眼神,我竟紧张的说不出话来。那一刻,我是多么无助啊!

我花了一整天时间思考他的话。然后,我做出了一个勇敢而明智的决定:我要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五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

老教授是对的。我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一路杀进了全国总决赛。此时此刻,当我再一次站在了麦克风前,仍然心跳不止,但更重要的是,我终于能够勇敢地面对我的恐惧了,而这已足够了。

谢谢大家!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四

大家好!

自卑的人追求的是比别人强,他要的是胜过别人;自信的人追求的是比自己强,谋求的是超越自我。

自卑的人从事物中得到烦恼,产生苦闷。自信的人从事物中感悟快乐,获得启示。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缺乏信心和勇气;自信,就是正确的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对自我的认识。自信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即一种积极的对自我的认识。

自卑就是我不行,非他莫属;自信就是我能行,舍我其谁。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够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的自己的缺点。

自卑于人性;自信于理性。自卑让人可怜;自信令人尊敬。

自卑就是一种做人做事的不健康心态,一种不成熟心性的行为模式;自信就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健康心态,一种成熟理性的行为模式。

自卑,来源于你对自己的评价,改变了这种评价,自卑就会消失,自信就会自然地出来了;自信,来源于不自卑,想自信,唯一的方法,是去除自卑。

自卑者,在弱者面前不自强,在强者面前不自信;自信者,在弱者面前不自大,在强者面前不自贬。

自卑就是消极人生;自信就是积极人生。自卑就是失败人生;自信就是成功人生。

自卑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更谈不上发挥,一个自卑的人是没有什么工作业绩可言的;自信能够成功自信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能力,并努力发挥,一个自信的人能取得超越自身能力的业绩来。

自卑就是过低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其后果就是无道理的看贬了自己,自卑的人不会成功;自信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其前提是对自己的评价公正恰当,自信是力量之源,是成功之本。

自卑不等于没有了自信,而是压制了自信;自信不等于没有了自卑,而是战胜了自卑。

自卑中崛起,就是超越自我,超越灵魂的羁绊;自信中张扬,就是战无不胜,走向精彩的舞台。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五

《珍惜粮食,告别浪费》

一直以来,我校的食堂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较为严重,一盆饭菜只吃了几口就倒入饭缸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几乎动也不动就将饭菜整盆倒掉。在我看来,这种行为,倒也不全是由于饭菜不合口味,似乎更像是一种习惯了的行为,一种不把浪费当作一回事的坏习惯。可能有同学会认为:饭菜不对胃口是导致浪费的主要原因。的确,从客观上看,食堂饭菜的种类与质量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然而这是否就是造成大量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却值得商榷,因为在我们周围大多数的同学能够能将饭菜吃完,这就是个很好的回答。

对于食堂的浪费现象,有同学会觉得无关紧要。的确,一个人的浪费看起来不要紧,但许多人的浪费就不一样了。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假设我校500位同学每人每天浪费50克米饭,那么一天就要浪费25千克,一个学年下来就有1万斤,这么多粮食,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7年,如果再考虑蔬菜就是个更为庞大的数字了。

也许会有同学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了,物质也丰富了,倒掉一些粮食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么请看看这样一份数据:截至20__年底,我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有2365万人,这,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仍旧有如此之多的人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况且,我国还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十一五”期间,预计粮食缺口仍有1000亿斤。可见,节约粮食还是必要并且紧迫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希望我们行动起来,让“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在校园中绽放光芒。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六

大家好!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生活总是很失意。一天一个智者告诉他,你把这块丑陋的石头拿到市场去买。第一天无人问津,第二天还是没有人买,第三天依然有人来问,第四天已经能买个好价钱了。智者有叫他拿到石器市场去买,结果和也一样,第一天一直到第四天,丑陋的石头就能卖更多的钱。智者又说,你再把石头拿到珠宝市场去卖……就这样,石头最后变得价值连城。

著名的布鲁斯学会的网页上有这么一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一块石头放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价值。只要你自己坚信自己的无价,那么你就可能是一块宝石。

信心真的很重要,自己内心有信仰,坚信自己能做到,那么你就会做到,如果你不断的提醒自己,我不能做到,那么你就会为你的做不到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信心其实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只要你有信心,就会走得顺心,走得越来越远。

信仰是人生征途中一颗摧残的明珠,它能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它就像金子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闪耀光芒。就会让你拥有自信,让你化自卑为自信。

每个人都需要信仰,话说,都是都主张信仰自由嘛。有了信仰就就能克服心中的苦难,就能克服所有的大风大浪,就能用有自信,就能在孤单远航的路上,越走越越远。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七

大家好!

“学会欣赏自己”,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正因为我欣赏自己,所以才战胜了自卑。

我没有横溢的才华,也没有过人的长处。于是小时候,我认为自己是丑小鸭,而且永远也变不成白天鹅。所以从小到大我一直很自卑,妈妈对此十分着急。

由于自卑,我放弃了班干部,放弃了荣誉,甚至放弃了友情……

有一天,老师突然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讲一道题。“不,老师,我不行。”我哀求着,“您换别人吧!”“不行,快去准备一下。”老师的语气很坚决。

讲完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便在这掌声中陶醉了……

从此我变得爱说爱笑了,不再自卑,成了班里各项活动的“活跃分子”。“欣赏自己”也成了我的座右铭。看到现在的我,谁会想到以前那个自卑到了极点的小孩呢?现在想想,那节课好像是老师刻意为我安排的吧。

我终于战胜了自卑,战胜了心中的阴影。朋友如果你像我一样自卑、怯懦,只要学会欣赏自己,你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八

要想国强先富民。今天,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应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富民强”,而是现代国家理念下的“民富国强”。只有老百姓认为中国梦和自己的梦想是一致的,他们才会全力以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开放,使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走向了辉煌的历程。但我国现在还有7000多万的人口未脱贫,国家政府的扶贫工作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贫困人口的脱贫之路艰辛而漫长。为了让扶贫途径更有效,扶贫工作更精准,让我国贫困家庭更快、更好地脱贫,我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精准扶贫”是我国强国惠民的好政策。“十二五”期间,政府加强了扶贫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政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确保了“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看到了扶贫工作中的实惠,就不断涌现出想争当贫困户、来争当贫困家庭等现象,有些被评为贫困户的家庭甚至不想脱贫,以自己是贫困家庭为荣。这无疑是扰乱了我国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正常秩序,加大了脱贫工作的开展难度。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应正确认识到国家出台的扶贫政策,是针对我国真正需要帮助、需要扶持的贫困家庭,是为了减少国家的贫困人口,提高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是贫困家庭的,就要在国家扶助政策的帮助下,勤劳致富;达到脱贫条件的,就要按时脱贫,应该把实惠和政策真正地用到实处,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推进脱贫攻坚战,树立“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正确思想。

国家精准扶贫工作要从贫困户的思想上进行改造,让贫困家庭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树立劳动光荣、用双手创造财富的观念。只有他们有了这样的思想,认同党的惠民政策,他们才会有动力,有干劲,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而不是拿着国家的实惠得过且过。

让我们大力贯彻“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思想,让脱贫攻坚深入人心,争取早日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真正做到民富国强,共同实现我们伟大祖国的中国梦!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九

大家好!

新学期,新气象。新,就是与旧不同;新,就是变化;新,就是进取;新,就是发展;新,就是创造。

新学期,新气象。在新的学期,我们要不断求新,求变化,求进取,求发展,求创造。

新的学期总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新的前进动力。而新的学期也不仅仅意味着新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新的旅程与考验。新的学期的到来,同样让我们都迎来了一个新的起点,有了新的挑战。尤其是九年级的同学,回首三年即将一晃而过,最后一学期,100多天,请我们全力以赴吧,以实力选择人生的第一个交叉路口的走向,把握好自己,交上一份无愧于母校,无愧于家人,无愧于自己的满意答卷。

呼吸着校园中新鲜的空气,你们是否都已经进入了紧张学习的状态了呢?我们豪情满怀地走进新的学期,新的学期就是我们创造新成绩、新辉煌、新胜利的广阔舞台。我们要以新的面貌去面对,争做一个超越于以前的自己,做一个崭新的自己。

谢谢。

教育扶贫演讲稿篇十

历史的车轮开进20xx年,中国进入攻坚扶贫关键一年,在千千万万扶贫大军中活跃着教师的身影,潘玲玲就是其中一个。

20xx年元月4日下午,作为一位骨干教师的潘玲玲在和同事们前往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的路上,因所乘客车坠落山崖,潘玲玲伤势过重不幸身亡,年仅31岁。

潘玲玲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20xx年,在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两次荣获一等奖,是该中学重点培养的年轻后备力量之一。殉职前,她才从清华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返回不久,可以预见,在教育界有着良好口碑和光辉业绩的潘玲玲老师一定会成长为桃李满天下的名师。

然而,这一切却因她倒在扶贫路上戛然而止,潘玲玲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教书育人是她挚爱的事业。然而她,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扶贫人,奋战在扶贫前线。一个教师,没有倒在三尺讲台上,却倒在扶贫路上,不得不说这是一首教育悲歌。

扶贫,是当前我国一项标准明晰、程序严谨的政策,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只是参与形式不同罢了。但是扶贫应当让专业的人员,去做专业的事,能给贫困户找出脱贫出路,给出台脱贫政策,把好的项目给予这些贫困人员,使他们早日摘掉贫困帽子。政府官员、民政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各职能部门和乡镇干部,如今都拿着几千元的工资的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他们比长期拿粉笔的普通教师更有方法引导贫困户脱贫。

在笔者看来,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教师完全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通过教育来帮助他们文化脱贫。消除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差距,农村孩子教育水平提高了,如果能在城里找到工作,收入比没有文化的要多很多,即使不在城里呆,回到家乡,也能成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力。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扶贫,也才能长久的脱贫。

这年头,政府各个部门都有权利号令学校,一纸文件忙得要乱,各种检查、各种表册多如牛毛,扶贫表册返工n遍。笔者想问:政府扶贫是靠表册扶贫吗?教师的本质工作是什么?是教书育人,而不是误人子弟。

作为80后教师,潘玲玲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她的学生,还没来得及在三尺讲台上施展更大的抱负,就倒在了扶贫路上。女教师潘玲玲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但也是一曲教育悲歌!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飞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