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优秀6篇)

小编: 翰墨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篇一

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质量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站工作总结栏目。

2018质量工作总结范文

一、 质量部门总体情况

目前质量部人员共2人,今年比以前增加了一人,公司加大了对产品的检测力度。不管是从原料进厂还是产品出库都能进行全程的控制,彻底能保证终产品的质量,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今年本部门针对半成品控制、成品控制、成品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及产品及时送样检测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厂区及车间内的卫生环境也加强了控制,按培训计划定期给生产线员工做培训,不断的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安全。

二、 公司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xx年对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了修改与换版,又增添了不少其它的控制程序来保证生产产品的加工过程。今年,完善了公司的体系管理机制,让员工能更好的熟悉和掌握生产工艺技术。对现场的生产操作情况能及时予以记录,以便于对产品的质量追溯。

今年六月,质量部门对组织内部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及通过了北京世标认证中心的外部监督审核。总共内外审核发现了9项不符合,不符合项分别为生产部三项,行政人事部两项,市场营销部、质量部、采购部各一项,已于xx年10月18日前所有的不符合项均匀已整改完毕,整改措施有效。

三、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面

因质量部门人员的增加,现对生产车间的加工卫生及产品的半成品严加控制,不符合产品要求的半成品严禁流入下道工序,对车间班组长的工作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生产加工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质量部对生产的半成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同时,也针对成品出库前,必须经过质量部进行逐批次进行随机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今年总共出厂批次354批次,不合格品批次为0,合格率达到100%。

今年公司因市场的需求,不断的加强对新产品的研发,不断提高公司的产品品牌形象和产品的质量,对不适合市场的产品进行淘汰,来应对市场的需求。虽因公司厂区的生产及包装车间环境并不太理想,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全部保证产品质量要求。

同时,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去规范操作,或管理方面监督力度不够,将严重的影响产品的质量问题,公司仍将进一步去加强生产管理,改善厂区的生产和包装环境,确保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结:公司发展增向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发展之际,面对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市场的变化,质量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过去的一年质量部人员越来越感受到公司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度加强,质量部将继续按公司制定出的总目标,将质量工作向各部门深入的指示。

提升质量部及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教育,做好xx年的质量管理策划,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公司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要,在质量控制上下大力气加强对产品检验手段、项目和方法的分析和策划,必要时将引入质量系统控制,加强质量目标的统计和质量异常的跟踪。

质量工作总结

一、 质量意识增强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有序

进入xx年公司更加认识到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部门工作管理规定、质量信息管理规定、过程质量控制纪录等,这些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1-6月份公司共召开了5次较大范围的专题质量会议并自4月份起形成了质量例会制度,通过阶段性的总结使质量工作更加扎实巩固。

上半年公司还通过质量通报的'形式处罚和教育员工累计下发9份质量通报、处罚了29人次,有效地制止了质量波动。根据批量生产的特点公司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批量订货和重要技术更改进行控制,避免了重大质量损失的发生。另外,公司组织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培训并实施了技术文件整改使公司产品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了彻底解决过去遗留的质量隐患,公司于本月实施了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对xx年生产的18台sq5sb2t产品进行了技术加固,该措施动用4名技术熟练工人历时近一个月覆盖三省七个地区、这一决定显示了公司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决心和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希望这一行动能深刻触动和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二、 上半年质量统计

1-6月份公司出厂的93台产品中因故障派出维修共6台次、返修率6.45%,产品合格率93.55% 、在交货时存在问题9台次,交货合格率90.32% 、合计计算产品出厂合格率83.87% ,反映出我们制造质量和出厂成品控制不足。

上半年维修材料费用39779.58+1xx计51779.58元、维修差旅费用14252.5+16300=30552.5元、合同损失费用计48000元,共计损失130332.08元。

不合格形成的主要原因为

1.调试检验不够严格如钢丝绳破股变形、部件砂眼漏油未发现等。

2.与用户沟通不够未能够充分理解和满足用户要求如安全标识缺项、卷扬钢丝绳定长不确定、回转死点不明确、油管长度不合适等。

3.生产不平衡、交货信息不明确出现交货仓促造成错、漏发件现象。

4.公告出现错误造成合同损失.

5.产品设计有重大缺陷.

1-6月份共接到质量信息218条,其中设计原因80条占36.70%,供方原因114条占52.30%,其余为制造原因6条占2.75%、采购9条4.13% 。

从以上数据看出下半年质量工作重点要放在对设计开发过程、采购过程、制造过程的管理控制。除公司及质量部将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对上述过程进行全面梳理、规整、控制外,各主管部门更要积极主动进行管理。各部门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管理职责在部门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完善制度、通过信息跟踪、通过培训教育甚至必要的处罚手段等积极在本部门举一反三开展纠正和预防措施活动使各过程能够流畅有序、安全高效的运行以逐步建立起自我改进、持续改进的机制。

三、 员工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公司发展迅猛对公司各项制度和员工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公司制度建设工作和员工培训工作相对滞后使得员工工作质量显得相对较低。上半年发生了一些员工工作失误如因公告管理错误导致销售合同损失累计4.8万元。尽管这些损失有客观因素存在但员工个人工作意识的欠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下半年,我们将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和理顺采购、设计、公告管理等工作流程,坚决执行既定工作制度、通过提高工作执行力度来确保工作质量的提升。上半年由于工作任务较重,我们忽视了员工质量意识和工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下半年将重点加强员工对各项工作流程规定的培训理解以提高效率降低工作失误。

1.2018医疗质量工作总结

7.2018医疗质量总结报告

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篇二

根据公司对我部的工作要求,使公司的生产管理走向正规化、标准化特对员工进行了分工,制定了员工职责,日常工作,经常进行助导、督查。对生产员工进行了技能技术的强化培训,使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按照《质量手册》管理职责的要求,负责公司技术管理职能。几个月以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一生产工序的质量,我们加强了工装管理、设备维护。建立了设备台帐。并按计划维护。车间开展了安全生产热潮,并对产品堆放进行了定置管理。经过培训,生产车间员工的自检能力和质量意识均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离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产工作干得更好,努力把公司推向更高的层次,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对生产员工进行了有效的技能技术培训,使得每位员工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提高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生产现场进行了整理,使得工作环境更加有序;现场整洁为创造宽松而又紧张的工作氛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制订完善的检验规范,根据质量的实际情况,经过同其他部门的沟通,制订了一系列检验规范的提高质量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五、认真做好技术文件管理工作,对生技部和质检部用的技术文件进行了复查,各部门文件均保存完整,清晰。

我部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继续发扬好的工作作风,努力把生产工作做得更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质检部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中,按照《质量手册》管理职责的要求,负责公司质量管理职能。几个月以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认真做好检验工作,其中成品交货合格率达到100%,极大限度的减小了顾客投诉,为公司的质量目标完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这是建立在生产中合格品质的基础上的)。加强了进货和过程检验,确保了产品质量。

二、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根据《测量设备校准计划》,对公司的检测工具进行了送检,以确保其精确度,充分保证了质检工作的正常进行。

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篇三

(一)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

(二)质量过程的监督检查

1、开展了1次管理体系内审,所发现的问题涉及*个标准条款。

2、依据发布的“质量控制计划”,跟踪各分厂的落实情况。一是检查各生产分厂关于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标识与追溯性信息登记情况。二是核实关键控制点自检及其记录情况。

3、结合产品质量问题调查,现场指出有关单位存在的问题,再发布“调查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4、质量改进与奖励共评审改善提案*项,采纳*项。

6、质量追溯发布、实施《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对产品生产、使用环节出现的质量问题,先登记备案,参与部分问题的协调处理,跟踪处理结果。再进行产品鉴定、过程调查、理论分析,明确纠正预防措施需求,明确责任单位。

对其中重大问题出具“调查报告”,一般问题形成记录。依据问题处理情况、调查结论,分别对内外责任单位予以追责。

执行《外购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发出索赔通知共*项,其中,*项通过交现金、扣除货款实现,*项在供方赔付实物或免费维修后不再扣款,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元。仅*项经核实超过质保期已撤销索赔。通过索赔,迫使供应商加大了售后服务力度。

(三)质量认证与名牌产品

1、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再认证。

2、矿冶产品安全标志认证与产品设计、生产保持同步。

(一)主要做法与创新

1、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踏实的工作作风,持续倡导并培养检验人员细致的工作习性,引导养成勇于担当的岗位品格,践行维护公司利益的责任心。

2、注重检验的技术依据。主动收集国家与行业标准、外购件说明书、外协件图纸、销售合同附件(技术协议),连同图纸、作业指导书、配臵清单一起,作为检验的基本技术资料。

3、注重管理上的落实。对会议纪要、领导布臵、部门协调、调查报告中涉及本部门的事项,逐条安排专人负责。

4、注重用户感受。对试验人员,允许他们充当用户,凭试车时的主观感受,评价产品性能的优劣,鼓励他们提出改进需求乃至具体建议。

5、控制检验成本。起草发布了“金属材料及制品检验规则”控制委外检验费用,安排检验人员临时换岗减少加班费。

6、完善管理制度。修订了产品监视与测量程序,协助起草大修管理办法、售后材料赔付程序。

(二)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

1、多数检验员在“勤”方面存在不足。需加大督导力度。

2、存在少量检验结论错误,影响效率,需要提高细致程度,认真对照技术资料进行判定。

(一)20xx年工作计划

1、加强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力,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加强关键生产过程的巡查及检验过程的自我监督检查。

3、加强产品生产中和使用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管理。

4、持续完善并严格实施检验规程。

5、持续推动质量改进相关活动,加强质量提案改善落实情况的跟踪。

6、持续推动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7、持续推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二)对公司的建议

1、建议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对全员进行质量知识的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对设计开发、材料采购人员进行设计和采购的专业培训学习。

2、建议各生产相关单位对自己单位产生的质量数据主动收集、及时分析并相互分享,以便公司采取改进措施。

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篇四

1、“质量和安全年”活动扎实有效。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市府办公厅转发了我局《关于全面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我处围绕质量宣传、质量提升、质量服务、质量整治、质量建设五个主题,组织相关部门积极有序地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着重通过舆论宣传、以点带面、质量服务等多种途径,引导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落实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参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各类企业达8000多家。同时,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着眼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政府负总责、企业负首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行业协会自律”的工作责任体系,在接受国家质检总局多次督导检查时,得到充分肯定。

2、“质量兴区”活动全面推进。根据市府办公厅转发我局《关于全面开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推进“质量兴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本市18个区县政府积极行动,纷纷召开质量兴区推进大会,成立质量兴区工作领导机构,很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均对质量兴区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亲任此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有效指导此项工作,我处于年初制定了《上海市质量兴区工作绩效评价指南》,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验收细则、督查程序和验收等文件。各区县质监部门根据任务目标,整合辖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力量,有条不紊地推进质量兴区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处于20xx年11月组织本市各区县质监局同志分赴山东、河南、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兄弟省市开展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工作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以进一步加快本市质量兴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3、“质量月”活动内容丰富。20xx年我处组织各相关部门、行业、区县,在“质量月”期间,围绕“共铸质量安全、同迎精彩世博”主题,突出“安全、民生、节能、世博”4个重点,开展24项主要活动,并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紧密结合、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与节能减排紧密结合、与迎世博紧密结合,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此外,质量月期间,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局联合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开展了以“质量,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我与质量60年”征文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共收到征文稿件540篇,除上海外,北京、山东、广东、福建、江西、江苏等全国各地的群众也踊跃投稿,上至80几岁的退休老人、下至20来岁的大中学生,都借助征文描述了质量给经济社会及百姓生活带来的深刻变化,表达了对质量工作的殷切期望和良好愿景。

4、质量工作体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质量工作合力,我处创新质量工作体制,牵头组建了由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13个主要行业协会组成的上海市行业协会质量工作网络。此外还进一步发挥上海市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领导推进作用,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质量工作网络在落实企业质量工作主体方面的作用。通过政府、行业、企业三个质量工作平台,本市各部门、行业协会、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推进质量工作,有效推进“质量兴市”、“质量兴业”、“质量兴企”,基本形成了大质量工作格局。

5、首届上海市市长质量奖隆重颁发。本市建立了以市长质量奖为标杆、以质量金奖为基础的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及阶梯式质量推进体系,以发挥政府对质量工作的引导作用,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提升全市质量管理水平。20xx年,为服务“四个中心”建设,我们对质量奖励制度进行了完善,将政府质量奖励的范围由原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中小企业及其他组织,质量金奖的额度由5个增至12个。10月30日,首届上海市市长质量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韩正市长为获奖组织和个人颁奖,并做重要讲话,强调“质量是上海的生命,追求卓越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内涵”。首届市长质量奖的颁发,极大地激励了本市相关企业及质量工作者的积极性。

6、首部上海市质量状况白皮书发布。为全面掌握本市质量状况,我局成立了《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编委会,经多轮研究讨论,确定了分析报告结构、框架和主要指标体系,最终于9月正式完成和印发了20xx年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对本市产品质量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同时,还会同行业协会召开了质量工作研讨会,深入探讨开展行业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并在组织开展涉及民生安全的电线电缆、钢筋等行业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专项检查的基础上,撰写了相关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以达到了“整顿一个行业、理清一个行业质量状况、提高一个行业质量水平”的目的。

7、战略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根据国家质检总局“探索建立以消费者认可和市场竞争为基础的产生机制”要求,结合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和我局“三定”职能,我处在原《上海市产品推荐办法》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上海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上海战略的推进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区县质量局与行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区县质监局集中受理试点工作,委托23个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进行初审,初步实现区县、行业在市办指导下“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全面推进”的全新模式。在各方的积极努力下,20xx年共有750多家企业申报了近800项品牌,本市企业争创的意识和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为鼓励本市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2月28日,我局携同市经信委、市商务委等有关部门,举办了以“齐抓质量保增长,勇担责任促和谐”为主题的企业集体倡议活动,共有300余家企业参加,我局推出了帮扶企业的12条措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8、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有力推进。一是健全本市缺陷产品召回工作网络,我处先后走访市公安交警总队、市消保委、上海热线、东方网等相关部门,探索与上海市疾控中心合作开展上海市产品伤害监测与缺陷调查试点工作,以实现缺陷产品信息共享。与12365质量投诉举报平台联网,拓宽产品质量投诉信息收集渠道,全年共收集分析有效产品缺陷信息1066条。二是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工作机制,探索形成行政执法、技术专家和相关生产企业三方联合开展产品缺陷调查、服务与监管有机结合、定期监管回访等多项制度,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逐步提高,20xx年共督促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发布主动召回公告2次,涉及缺陷汽车10106台;一般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发布主动召回公告4次,涉及电脑、咖啡壶、童装等缺陷产品近30000件。三是完备各项基础工作,全市儿童玩具生产企业信息数据库备案工作顺利完成,缺陷产品召回政策宣贯工作有序开展,缺陷产品召回专家队伍逐步充实。

9、工程设备监理工作积极迎世博。20xx年,我处围绕“迎世博”,积极开展工程设备监理工作。发布《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对本市涉及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设备监理项目专项检查的通知》,组织相关专家,对本市7条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涉及的12家工程设备监理机构进行了全覆盖的检查,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涉及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监理项目的监理实施情况,确保了在建轨道交通线路设备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基本受控,提高工程设备监理工作的有效性。

10、工业产品许可证工作有效性不断提高。一是严格行政许可工作。截止20xx年11月,本市共有2475家企业获证;二是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贯彻落实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自20xx年5月1日起委托浦东新区局和奉贤局试点开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受理工作;承诺将生产许可法定审批期限60天减少至50天;三是加强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围绕人民币伪钞鉴别仪、助力车、电热毯等面广量大、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产品,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四是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对高耗能或易造成环境污染的23类产品严把受理审查关,加强后续监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五是服务企业,先后开展下放省级发证的二批14类产品的实施细则宣贯工作,受到企业欢迎。

11、认证工作有效性进一步提升。针对认证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20xx年我处先后组织召开区县局认证监管人员强制性产品认证、食品农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管理体系认证行政监管、《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培训,及“认证认可与质量安全”宣贯与经验交流会等,合计培训900多人次。并组织区县局开展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强制性认证产品专项监督检查,建立对认证机构、咨询机构的工作报告制度和年度审查制度。同时,筹备成立上海市认证协会,加强本市认证行业自律。

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篇五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

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

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质量控制核查表中核查意见 质量工作总结质量工作总结篇六

通过这次深圳研发质量管理培训,了解了业界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的优秀模式与实践,学习了结构化的产品开发流程体系,重点关注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评审的分层分级与操作方法。培训讲师曾在hw公司多年从事流程引导,对新产品开发流程的讲解使我对ipd中岗位、角色,如pac(产品决策委员会)、pmt(项目管理团队)、pdt(产品开发团队)、pqa(产品质量保证)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这次培训的人员来自五家公司,主要是技术总监、项目管理部和质量保证部负责人,公司也都是中小企业,只有我们公司拥有实施ipd经历和研发管理信息平台,加上目前正在实施的系统工程(硬件可靠性、失效分析、物料认证),说明我们公司具有成长为中型企业的潜力,只是感觉公司之前对ipd流程的理解和贯彻落实的力度还不够。

研发质量管理贯穿于产品开发的全流程,包括研发质量管理组织建立、研发质量策划、研发质量控制(技术评审和产品测试)、研发质量保证和研发质量改进。而技术评审穿插于产品概念、计划、开发、验证与发布各阶段之间,目前也正是我们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最薄弱的环节,以往有些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技术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我们目前很多评审将研发组内纵向模块级评审与涉及pdt多部门的横向产品级评审混为一团,所以有人对跟自己无关的事讨论占用大家时间有意见,甚至有时不参加会议。

只有分级评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项目组在进行产品级评审之前必须先进行研发组内模块级评审,并做好必要记录和有关问题解决办法,模块级评审可以邀请其他技术部门高手参加,技术专家提供意见但不承担责任,可以不签字或者签字注明“特邀”,以便明确责任。产品级评审主要针对pdt各部门之间接口部分和模块级评审中提出的重大问题,如果模块级评审进行充分,产品级评审过程的时间就会降下来。建议由qa组织产品级评审,并对项目组的模块级评审记录和准备提交产品级评审内容进行检查,通过后方能进行产品级评审,同时维持会场秩序,避免陷入细节,避免把各村、乡、县里的事情都放到省级会议上讨论,提醒pdt中各部门代表真正代表其部门发言。考虑到qa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有限,模块级评审尽量参加,产品级评审则必须参加。抓好技术评审将是今年和明年研发质量保证组的工作重心。

技术评审最后谁来拍板呢?项目经理、产品经理、还是产品总监?我跟培训老师特别交流过。目前我们公司把产品经理定位于产品需求管理和市场支持,处在产品开发的两头把关。这对产品经理的要求很高,往往对多个项目提供支持,开会、出差较多。产品总监更是事务众多,评审会时常无法参加,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经理则更为全面。培训师建议:产品总监授权项目经理综合pdt成员意见,对技术评审最后拍板。我也认为项目经理具备这个能力。

需求评审非常重要,它对设计、开发影响最大,变更也是最多的,如何控制好变更,尽量减少变更?最好办法是一开始就尽量把事情做充分。需求评审时召集pdt成员代表自己部门提出需求,如工艺工程师提可制造性需求、测试工程师提可测试性需求、工程部提可服务性需求等等,我们的pdt成员除研发部门外生产、营销、工程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发言权,他们对项目的了解也是皮毛,产品需求里自然也很少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有人将研发、市场和销售部比作一个足球队的后卫、中场和前锋,市场部是中场发动机,负责整合资源、策划和组织进攻,我们正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场,培养产品经理的市场意识和建设产品经理后备队伍是关键。

研发质量管理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审计,据我所知我们目前没有组织过对哪款产品或项目进行正式的质量审计和记录,即使产品在市场上出现较大问题。适时启动项目质量审计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分清是态度、能力还是流程问题。如果是能力不足造成,应该给机会再提高;如果是流程问题,则改进流程;如果是态度问题,培训师建议格杀勿论。有人反问:现在不是提倡人性化管理么?培训师的一句话使大家都陷入了沉默:我们常常把人情化和人性化混淆了,容忍不端正的态度就是打击所有人的积极性!

这次培训还提到很多我关心的内容,包括质量保证人员的任职资格体系建立和矩阵组织中项目成员绩效考核等,但目前我们公司研发质量管理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是如何把技术评审做到位,我们研发质量保证组下步工作将围绕公司评审流程和评审参与人员展开分析,力争做到评审分层分级进行,提高与会人员时间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