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研的心得 考研心得体会(实用6篇)

小编: 笔尘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考研的心得篇一

20xx年玉溪生物中考研讨会的心得体会3月25日上午,我在玉溪五中参加了玉溪市中考生物研讨会,这次会议让我们受益非浅。这次会议首先由市教研员李卫林介绍了20xx年全市中考的一些具体情况,中考试卷的特点及考试情况和20xx年中考考纲的一些变化,然后刘卫平老师做了中考复习的经验交流。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更加认清了考试的方向,清晰了知识的结构,了解了试题的特点,把握了考试的脉络。通过这次会议使我更加清楚了今后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学生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养成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习惯。

一、多注重学生对课本图表的理解。图表是生物的第二语言,通过图表的理解能使变抽像、难懂的知识变为具体、易掌握的知识,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通过图表的串联,能加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联系。

二、应立足教材,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让学生深刻理解核心概念,突出重点,构建知识网络。

三、科学设计教学,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多为学生构筑学习支点,扫清学习的盲点,在知识点的复习当中应该多穿插练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及时巩固。

五、注重考试的指导,树立学生参考的信心。

六、要重视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别字,要及时纠正,坚决封杀。

考研的心得篇二

——主要针对工业设计,其他专业可参考。

本人是二战20__年手绘129,理论124;20__年手绘134,理论126。

我并未考上我心仪的学校,主要是差在公共课上了。本不想写这篇东西,因为并没有完全成功,只读了调剂的学校,但是总觉的失败也有心得可以提取,同时避免大家走入我的困境。马云说:世界上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但失败的原因无非只有那么几个。希望各位考研人能借其精华,去其糟粕。

言归正传,我报考的是武汉理工大学,这所大学的设计学还是很棒的,但是近几年考的人特别多,每年分都在增加。这两年我的专业课考的还算不错,就讲讲专业课的学习经验吧。

手绘——这基本上是每一个设计学考生都焦虑的(当然如果你是大牛除外),我在第二年备考时有很多学弟学妹来跟我抱怨手绘的问题。我自己的手绘绝对不是我们班数一数二的,最多只能算是中上等,但是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是有针对性的。毕竟是考试,拿到分才最关键,但基本功也是要有的。在保证基本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分数。我没有报手绘班,手绘是长期的训练,短时间大的突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如果你时间充裕,想多了解些知识,又有经济实力,那报个手绘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3月初——7月底

其实手绘是可以提前准备80%的,许多人都很惊讶我连题目都不知道怎么准备。我们考研大概的准备时间是从3月份到来年的考研一般是1月份,大约有10个月。不过我没准备那么长时间,我基本是从暑假开始的,我怕自己战线太长最后没信心了,但是如果有耐心早点总没错。手绘在早期的几个月就是带着练练,每天1——2张a3纸,好吧,我基本都是一张。既可以进一步夯实基本功,也保证了手不会生疏。

8月初——10月中旬

大概到了8月份就可以对自己的手绘学习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了,我把手绘的时间都安排在晚上,2小时左右。8月开始就要对每天手绘的内容有特定的安排了,不再是以前随便画画。首先要对产品进行分类,这个分类有许多种分法,比如按功能分(交通工具、电气设备、医疗设备、公共设施……),按主题分(环保、和谐、绿色、科技……)等等。这个主要看个人喜好,我是按照功能分的。分好类别之后要收集资料,这阶段尽可能多收集资料,见多识广嘛。可以是照片、视频、手绘图等等,各尽所能的收集吧。

收集资料也许会花掉一点时间,5——10天都有可能,但是别担心,“磨刀不误砍柴工”。资料收集好了之后要进行筛选,选出各个小分支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图(数量不要超过5个),所谓的代表性就是能一型多用。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长方的造型,只需要简单的细节改变,我就可以把它设计成音响,也可以设计成垃圾桶,还可以设计成加湿器……挑出代表性的产品后就要开始真正的实践了,要坚持每天练习这些产品。根据我的经验手绘一个产品一两次是没有用的,记不住准确的型更加记不住细节,而且开始画一个造型的时候还容易走形。所以这些型是要画很多遍的,直到你可以默写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分支只选几个造型的原因,根本记不住所有的造型,那就着重记几个万能的吧。可以根据挑选出来的数量决定多少天会默写,这个默写包括造型、细节、上色、背景处理、展示方式……10月中旬的时候应该要能够把挑选出来的万能型都会默写了。这个阶段也是要不断的改变,以便更好的适应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安排适当调整万能型的数量。

10月中旬——11月初

这一阶段是要着重收集细节资料,米斯说:细节是魔鬼。在大型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细节的刻画可以区别产品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分的高低。比如:长方形加了喇叭就是音响,加了排气孔就是加湿器……所以收集细节是有必要的。我举一些常规的:按钮(出现几率,可以准备几套),显示屏(表现好了十分出彩),电线和插头(这也是细节,表现出来是产品更完整),排风口(不仅可以排风还可以排气,简化一下甚至是单纯的装饰),凹槽(有些时候如果产品没什么细节可以适当的加些凹陷,但是一定要合理,会是产品看起来更丰富,手绘时切忌画非常简单的产品容易使产品看起来单薄)……总之尽力通过细节的刻画使得产品丰富。

11月初——12月初

这时候进入了最紧张的复习阶段,你会发现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这里插一点关于政治的,政治这一时期会有许多新的资料出现,建议那种自己看不是很明白的同学去上一下辅导班,我是觉得挺有用的,那些老师会帮你把知识梳理通顺帮助理解。关于辅导班的押题我倒是觉得可信但不要尽信,不能只依靠老师押题,那会死的很惨。

继续回到手绘话题,这个阶段你大型的积累有了,细节的积累也有了,还有一些好的表现方式也在之前默写过了,你要开始创造关于你自己的东西了。比如你自己从历年真题中抽一个题目,开始表现。这时候你需要考虑排版,大体上包括:题目摆在哪里合适,题目的文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现,是否需要一些分析,小方案之间的摆放怎么合理,最终效果图如何表现,三视图放在什么位置,设计说明怎么安排等。这些东西构成了你一个完整的版面,而不是只有最终方案表达。特别是像一些好的学校,他们更加注重你的想法,最终方案的演变过程,就是你的整个思路。这一个月期间,一定要确定自己最终的版面是什么样子,可以固定的东西,在考场上尽量不要改变,一是我们不知道变的好不好看,第二要花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去重新思考。如果这些都准备好了其实你的版面也就准备的七七八八了,只等最后的产品出现了。

在准备的时候,应该是对一个完整的题目进行准备的,要严格按照考试要求,使用考试时规定大小的纸张,完整的表现,此时还不用把时间看的特别重要,因为还在摸索阶段,你可以超过考试时间2——3小时,不要超太多,但是每一次结束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作品。这一短时间的任务就是把能确定的定下来。

放一个我自己准备的草稿,我们要求是半开的纸,比较大。

考研的心得篇三

当一段经历结束时,我们是否要再反思一下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往事并不如烟。那么,考研究竟给了我们什么呢?考研给了我们一次机会,一次自我磨练、自我打拼、自我挑战、成就理想与追求的机会;考研给了我们一种以乐观和自信为根基,以毅力为支撑,勇于面对寂寞和枯燥的另类生活;考研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所以,当有人问我是要选择考研或是选择工作的时候,我一定会劝它们尝试一下这种感觉,或许以后就再没有机会了。当然,我不是在说考研有多么幸福,多么快乐,而是相反,考研的日子是很苦的!但是,同样是考研这样的苦日子,如果大家都能去珍重这样一次经历,去好好地品味这种生活,我坚信你会别有一番滋味的!

对我而言,考研给了我一颗感恩之心,让我受益终生。这种感恩之心会使你生活在蜜的海洋,随时感受到幸福浪潮的温暖。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它们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义无反顾地踏上考研之路;我要感谢我的培训学校和老师,感谢他们的帮助和鼓励,让我的考研之路如此顺利;我更要感谢我的朋友和战友,正是大家的相互督促、激励和竞争,才使我的考研之路处处欢歌笑语,考研岁月是如此珍贵和美丽。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其实这一路走来只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它们有时候开花结果了,有时候却最终成为了遗憾,我们很少去想这样做值不值得,但就是这么的奇怪,让你这样地想把它变成现实,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考研只是一个很短的时光,大家认真走过来吧,你将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最后,衷心地祝福所有考研人一路顺风,心想事成!

考研的心得篇四

1.数学和英语很好使你在这两门已和别人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2.数学和英语很好使你可以放手进攻政治和专业课,那么着两门你也不会很低。

那么这种制度是否合理呢?我觉得,总体上还是合理的。培养研究生的目标是使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大家考研究生不是为了将来做苦力吧),而目前仍然是美国等国家掌握着高科技的主动权,英语又是国际语言,因此如果英语太差,我觉得肯定不能掌握最新高科技。数学则是科研潜力的主要标志。我从未看到有人思维能力很差数学能考特别高分的。而如果科研能力很强,则学数学也是小菜一蝶。试想,即使华罗庚、苏步青、爱因斯坦等人没学过数一,给他们一个月时间,估计他们考个130也不成问题。此话也许让那些数学较差但专业课好且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不满,但现在水平高不等于科研潜力大,更不等于将来水平高。这就宛如《倚天屠龙记》里周芷若道:“弟子的武功怎及得上众位师姊?”灭绝师太微微一笑,道:“她们成就有限,到了现下的境界,已难再有多大进展,那是天资所关,非人力所能强求。你此刻虽然不及众位师姊,日后却是不可限量。嗯,可限量,不可限量,便是这四个字。”而如果有人思维能力很强而不够努力导致最终没考上,那也没什么好遗憾的,因为勤奋也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之一。有的人觉得考研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从而导致心态不稳。其实,大家大可以放开心。想想,你(已决定考研的)现在有什么重要的事清吗(特别是大三大四的),没有。何不考完研再找工作呢?而且只要勤奋得法,则考研究生十分简单,可理解为进入研究生所必要的一种手续而已。而如果心怀宇宙,则更是没什么可以顾虑的。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你只是物质的特殊表现形式,你来到世界上的唯一目的是表现宇宙的规律,因此你的辛苦其实是无足轻重的。再说,即使你吃的苦再大,对明天的你还不是一场梦,对你有什么实质的影响吗(专指你吃的苦,而不是考研结果)?我觉得现在很多人考研态度不对,有的人考研只是想考上,而不想学点东西。

大家何不趁考研的机会,多学点东西、提升一下思维水平呢?况且哲学对人有巨大的启发意义,英语和专业课对将来无论工作还是深造都有用,数学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有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然出来了,这样还愁考不上研吗?结果只想考上研(不想学知识)的人考不上,想趁机学点东西的人反而能考上。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此,我觉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下:前4个月全面打基础,提高水平、素质,后3个月再搞应试训练,全面提高应试技巧,两个环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可以说前四个月决定了你考分的上限,后三个月决定了你能否逼近这个上限,(基础好的当然不用打基础啦。)具体方法如下(仅做参考)

(1):英语:前四个月,找一本经典课本(如新概念4),放磁带默写,一个音节一个音节过关,实在默写不出来了,再看课本,再听再默写,如此反复,直到全部默写正确为止。然后在完全弄懂的基础上把它背的滚瓜乱熟(只需弄40篇课文),如此一来,你已基本搞定听力、阅读、翻译,并为完形填空、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期间,你还需要进行广泛的泛读。现在进入后三个月了,这时找来一本复习指导书()狂作2-3遍并同时背单词(两个月),然后再做20-30套模拟题(一个月),模拟题一定要全做,并计时,要和真的考试一样。做完之后,把听力听不清楚的一定要反复听,直到听清楚为止。作文方面呢?我比较推荐20篇优秀范文背诵精选,模拟题方面的作文可以结合后面答案、自己以前背过的课文(里面有很多经典句子)修改,然后背诵之(作文不可套模板,听说改卷老师看到这种文章就想吐,得分可想而知)。这样,英语就能得到75分以上。

(2)数学:前四个月,全面培养思维能力。思维能力从哪儿来,从思考中来、从独立思考课本中来、从独立思考习题中来。这时只需看课本(本科时自己上的那本),并做一做课后的习题(数学一定要防止眼高手低),争取弄懂课本上的每一句话、每一定理的证明,并仔细思考证明的来历,思考证明方法怎么想出来的,各知识点的联系,并在脑海中画出高数、线代、概率论的知识结构图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建议做习题时不会证的定理不要用以强迫自己思考(其实这种思考应贯穿数学复习的始终)。然后进入第二阶段,买一本辅导书我做的是考研数学成功指导,先做它一遍,买谁的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经过前期的复习,辅导书在你的眼中已经十分简单了。再做做历年考题,分析数学大纲,把握出题重点。然后再做一遍辅导书,辅导书一定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即既要掌握辅导书的内容,也要做的5-20套模拟题,这样,数学考个130分以上无忧矣。

(3)政治:前期找一本辅导书(找谁的其实无关紧要,因为都差不多),重点理解哲学、政经部分,看熟毛概、邓论、世经(一个月),并做少量习题。中期狂做题推荐北京考研班政治选择题押题30套(一个月),选择题弄懂,大题边做边总结解体思路。后期边背形势与政策边做模拟题(一个月),形势与政策一定要背细,如只是认个脸熟,很可能仍不会做。本人形势与政策10分仅得4分,血的教训,望各位吸取!下来还是把选择题弄懂,大题边做边总结解体思路。如此一来,政治75分得定了。

(4)专业课:前期先看指定教材并完全弄懂,建立起该学科的体系结构(两个月),中期结合所得信息(如重点)再把握重点的看一遍并狂做题(一个半月),后期做一下历年试卷(一个月),则至少能得110分。

总之,一句话,要相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肯独立思考、肯下苦功夫。当然,我并不否定互相交流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人的指点无法直接升华你的思维。下面再谈一谈时间安排,有人主张每天学习15小时,但我认为这样做对身体不好、效率也不高、坚持下去也不容易、复习效果也不一定好,并且也无这个必要。我主张每天复习9- 10小时即可,即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晚上5小时,具体时间段可以适当变动。但一定要留出时间锻炼身体,这样复习效率高、人的心情也愉快、也能很好的坚持到最后。

考研的心得篇五

有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话甚善。在我看来,考研与登山有着非常相似的联系。名满天下的西岳华山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来西安好几年了,除了心存向往之外,却一直没机会去拜访,心下不胜遗憾。

考研路是漫长的,是艰辛的,也是成功的——不论是不是能考上,你都收获的了不同的成功,当你感觉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见丝毫进展,当你心神气燥时,当你无论如何都不能收束心神安心学习时,一如爬山的历程,当你 走在崎岖的 山道上,当你感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向上仰望,看到的是仍是山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学要的是坚持,坚持,再坚持!我自己就有这种感觉,那时候,我真的是六神无主,心浮气燥,急的上火,但是我的理智始终能战胜我的情感,于是我用我自己特有的发泄方法,骑上自行车,一直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远离都市的喧嚣与浮躁,到荒郊野外去独自享受那无人的荒凉,去感受野外的魅力与大自然的魔力,你可以大吼大叫,可以尽情的歌唱,而不必担心有人会笑你疯子,什么都不用想,把一切都交给自然。回来后,我会感觉心境也平和了,精力也更充沛了,于是新的历程又开始了。

也许考研路上我们会错过很多风景,然而我们不能到达顶峰,就永远也不能领会“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气概,永远不会有那种气吞山河、舍我其谁的豪气!远登绝顶,看东方日出,观波澜壮阔,望茫茫原野,赏山花烂漫,心胸不由不开阔万分,于是,一路上的汗水辛劳,痛苦挣扎都觉得物所值,觉得一切和现在的感觉相比都算不了什么!为考研而奋斗的日日夜夜,每天发现此时此刻只有天上的星星在陪伴我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亏,相反觉得很充实,对明天充满激情与自信。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道河,那道河叫放弃,由失败通往胜利的征途上有座桥,那座桥叫努力。 考研前一天,我决定不去了,没一点把握,朋友说你都看了半年了,好歹去考场转转,为明年做准备。第二天,我参加了考试,总体感觉数学和专业课考的不错,英语还感觉不错,但政治没一点低。我是没抱多大希望,可是心里还是很在意,很想知道结果。

结果出来了,同学帮我查得:数学118 英语62 政治70 专业课117,总分367。考试结果和我预料的刚好相反。我觉得我的数学和专业课都可能上120,只是担心英语和政治不过线,现在终于松了一口气。不过这样更好,不用担心政治不过线了。 这就是我的考研经历,那段很是苦闷的日子。在我断断续续的考研历程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相信自己能行,这样想你就一定能做到的;还有要做好计划,做好总结。考研给予我的就是:做什么,都要坚持,坚持到底。

至于学习的经验,我只想将我个人的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先说说政治吧,我觉得政治不宜复习的过早,因为政治主要是靠背的,复习的太早到时候反而容易产生遗忘或者似是而非,觉得自己会了,但是真的要写出来时,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也就是所谓的眼高手低,根据我的经验,政治从10月份中旬开始复习最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报个辅导冲刺班,这样会更好,至于资料我用的是陈志良和杨凤城的政治高粉复习成功指导,她知识面全,重点突出,要点明确,大家可以做个参考,可以告诉大家,我今年政治考了76分,而且我也没下什么工夫。英语嘛我觉得基础很重要,考研英语要求的词汇量很大,大家最好在前期将单词好好突击一下,对于大纲要求的词汇要熟记,对于其他单词要有印象就行,最重要的是真题,一定要把历年的真题做上几遍,自己总结,到了后期再买些模拟题练习一下,这样就基本上能保证你的英语不会拉你的后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如梦,几度春秋,世间万物几何,人生不尽如人意颇多,挫折与痛苦伴人左右。如何去面对,如何去改变,曾困扰我许久,令我久久地在失望与希望的边缘徘徊。大海成汪洋之势却以其低而纳百川,天空展无垠之域以其高而容日月。一个人只有以大海"之低"和"云空"之高的精神勉励自己,才能上顶天,下顶地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容人所不能忍,做人所不能做"的胸怀大志的人。自考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我将会一如既往的奋斗下去,继续追逐我的梦想,虽然路漫漫,但我会脚踏实地走下去。

考研的心得篇六

昨天的高考备考研讨会总校是相当重视的,参会老师多,听课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我没有机会现场听讲,仅仅根据部分老师上传的课件图片,认真学习思考。

我从众多的图片中,精挑细选了十幅图片,分别谈谈学习感受。

关于“必备知识”,它不等同于基础知识,主要指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重视,我们以前很少提及。不过我们也能理解。因为高考命题人现在主要是以高校老师而不是高中老师为主,他们的命题思路显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个导向性直指“必备知识”。

至于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属老生常谈,当然特别重要,不再赘述。

关于易错点和反复滚动,也是这次研讨会专家反复叮嘱的。

想想我们现在的着力点,是不是更有信心了?

关于分层教学问题,也是这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专家们反复告诫老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要举一反三,反反复复,总结反思,准确掌握学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从操作层面来说,是复杂的,是有难度的。要真正取得滚动测试成绩的合格,必须着力解决好分层教学的具体问题。

一些指导班主任团队对此正在进行有效的也是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突出的就是中考复读学校。希望其他实体多借鉴多交流。

分层教学的重点在课堂,难点也在课堂。如果分层教学能够取得实质性突破,“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能落到实处,“会的变成对的”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打造高效课堂就有了把握。

关于毕业班复习教学进度与难度的关系处理问题,专家们说的很明确,牺牲难度也不能牺牲进度。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复习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全局的复习安排。

一轮复习中一些老师抬高难度,综合性太强,这都是不正确的,要抓紧改过来。

总之,通过学习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二、努力解决好分层教学问题。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学多少,会多少,对多少”。精细化掌握学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努力完成。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前预习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导向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对时间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监督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正确区分新课和复习课。新课主要讲知识,学会知识的运用;复习课主要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归知识点,进一步巩固知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坚决杜绝把复习课上成新课。

五、进一步落实“指导班主任负责制”,各级领导要为指导班主任履行职责保驾护航,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支持鼓励指导班主任开拓创新,公平公正评价老师的成绩和成果,用良好的机制孕育优秀的领导和老师成长成熟,为成功学校取得更大成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