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大全9篇)

小编: 笔舞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多读书、读好书可以让身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多几分宁静,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正是现代人丢失并渴望得到的东西。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这三个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充当三种角色:子女、手足、父母。有这样一本书,可以让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去体味为人处事的道理,以便我们在经历同样的阶段之时少走弯路。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以儿女的身份去体会如何成为一个孝子,以兄弟的身份体味如何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职责,以父母的身份感受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用心去读,这本书所能带给你的是一个人成长所需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就是《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是孝顺的长子。在写给父母的信中,他曾多次提到“以繁琐为贵”。这几个字充分体现了一个远方游子对父母的关心思念之情。当椿萱并茂之时,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方作出决断;当父母离开人世之时,虽手中大权在握仍不忘记讲求孝道,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仍然不忘记寄书至家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曾国藩是负责的兄长。他的家书中,许多是写给弟弟们的,这足以看出家风“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在修身上,他提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细读家书,可知曾氏与子弟们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勤”“谦”二字,勤能补拙,谦可受益。在治学上,他提出:“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他告诫弟弟们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天赋不高,也不要去抱怨外界的条件不够,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努力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恒。在治家上,小到弟弟们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事,大到他们的职业前程,无不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件,一是兄弟和睦,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在为官上,他从两方面来表明自己的公心,“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在待人上,曾氏提出:“求仁则人悦”,就是对人要有爱心,你关爱别人,别人也就欢迎你。

曾国藩是仁慈的父亲。在他写给九岁儿子纪鸿的一封家书中,提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句话,百余年来广为传颂。曾国藩强调功名不能完全由自己做主,而德行是可以由自己来修炼的,他希望儿子要将重点放在德行修养上,这反衬出我们如今的教育太过重视“才”,而忽视了“德”。曾氏的这种家教启迪了千千万万望子成龙的家长:“龙”不是“大官”,而是君子。天下父母皆有疼爱子女之心,这无可厚非,但“自古奋斗出英雄,从来纨绔少伟男。”家长们这样的做法让子女难以体会奋斗的艰辛,更不懂得珍惜。今天,重温曾氏不蓄银钱给儿孙的话时,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一个长者对后辈的真爱大爱。

且不评论曾国藩的历史功过,他能够在清代这个封建社会的末期成就一番事业,成为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驱就实属不易。通过阅读他的家书,足以见到他成功的原因。《曾国藩家书》并不是长篇大论,也没有精工巧思,但是处处充满了朴素的人生哲理,是一本可以坐下来细细品读的好书。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波和挫折。然而,他却凭借坚定的信仰和卓越的智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给他的家人写的信,这些信凝聚了他的智慧、他的思想和他的人生哲学。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我深受启发,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思想的力量

《曾国藩家书》中的每一封信都展现出曾国藩坚定的信仰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在信中不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相信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履行家庭责任,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和造福人民。曾国藩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让我意识到只有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第三段:责任的担当

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多次强调了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要以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为重。他告诫家人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勤勉工作,不贪图功名利禄。他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方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并且在实践中才能真正成长和进步。

第四段:人生成长的智慧

曾国藩在信中经常强调学习和修身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修身,我们才能获得智慧。曾国藩鼓励家人通过阅读充实自己的知识,思考人生的意义,并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思考,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指引自己。

第五段:坚持信仰的重要性

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强调了坚持信仰的重要性。他相信只有有坚定的信仰,我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他鼓励家人要立足本心,守正出奇,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曾国藩的这种坚定的信仰也影响了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始终保持信念,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且不断努力追求进步。

总结

通过阅读《曾国藩家书》,我对曾国藩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从曾国藩的思想和人生哲学,我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明白了一个人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明白了学习和修身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明白了坚持信仰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曾国藩家书》所赋予我的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更加努力地秉持这些原则,追求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他人,传承曾国藩的这种伟大的思想,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可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并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往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往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此刻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可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今日,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文化和教育。经济能够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能够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应当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处处洋溢的浓浓亲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现代人正在丢失的和渴望得到的东西。当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时,也许这个社会才不会那么浮躁和狂热,也许每个人的心儿才会多几分宁静和安逸。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来自于民众深厚的文化积累和道德修养,除此也许别无他法。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曾国藩,中国清朝末年的名将、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学家。作为一代名人,曾国藩留下了大量的家书,其中蕴含了他的智慧、处世之道以及人生哲理。在阅读曾国藩的家书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他的情怀、智慧和做事方法所打动,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首先,曾国藩的家书中体现的情怀令人钦佩。曾国藩是一位极具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人。在家书中,他常常提到对家庭成员的关怀和担心,以及对国家大事的思考。如在给家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要“以德报怨”,“宁可偏安一隅,却不能以奇诡之计为世俗所嘲笑”,这不仅表达了他对家庭和睦的渴望,更显现出一个世家子弟的家国情怀。阅读这些家书,不禁让人感慨万千,令人肃然起敬。

其次,曾国藩家书中的智慧启迪了我的思维。曾国藩是一位兼具文武之才的人物,他善于思考,擅长察言观色。在家书中,他向家人传授了很多处世之道。他说:“为人低调,不喜争斗,待人友善而谦逊”,这无疑是曾国藩智慧的结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争斗而产生矛盾,而曾国藩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友善待人才能收获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这使我深受启发,也更加理解了为人处事的道理。

再次,曾国藩的家书中充满了做事的方法和技巧。曾国藩在与家人和朋友的书信往来中,常常提到自己的工作和治理之道。他说:“匡时济世,申述大意”,并以他自己的实际经验告诉他们如何去努力,如何去改进。他还提到了“事事须主动”和“建功立业”等观点,这些话语对于我来说,就是打开一扇门,告诉了我成功的方法和运作的技巧。通过阅读他的家书,我仿佛看到了曾国藩在忙碌的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场景,我体会到了他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从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后,曾国藩家书中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曾国藩在家书中分享了他的一些生活感悟和人生哲理,如“万几千万人,命运不能雷同”,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和境遇,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他还说:“衣食住行不在赢了人数、多出家业,多出学问上算好,多出征辞是得胜。”这些言辞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物质的积累和功成名就,而是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他人的关爱。这让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

综上所述,曾国藩家书中蕴含的情怀、智慧以及做事方法和人生哲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新的体会。通过阅读曾国藩的家书,我不仅理解到了为人处事的智慧,更学会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这不仅帮助我完善了自己的人格,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生的旅途中,曾国藩是一位伟大的导师,他的家书将永远陪伴着我们,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仰首你的风骨当代政坛上两位针锋相对的人物,毛泽东与蒋介石曾经同时推崇一人,毛泽东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说:“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他的学生则评价其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他就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曾有一个故事写少年时期的曾国藩:某天晚上,夜深人静,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文章反复背了好久还没有背下来,他就一直背诵此文。没想到房梁上趴着一小偷,耐心等待主人睡觉后下手,听着曾国藩一遍遍地背诵,小偷早已烂熟于心,而他还在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小偷终于忍不住跳将下来,训斥道:“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篇,扬长而去。且不说这则笑话的真实性,但文中所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却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其以中等资质创伟世之功。

曾国藩自1842年十月初一日立志写日记,并誓言“终身不间断。”其后无论是悠闲的翰林院、无论炮火硝烟的前线阵营、无论公务缠身的总督府,直至其生前的最后几天已拿不动笔了,曾国藩从未一天间断过日记,他的日记并未流水账,而是写自己的“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每天反省自己过失。其意志,硬似钢铁;其修身,志如坚冰。

要论当今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当数《曾国藩家书》,书店、超市、车站、机场甚至地摊,只要有书的地方都能见到《曾国藩家书》,各种版本,反复印刷,无需广告宣传、不要签名售书。《曾国藩家书》收集曾国藩写给家人的家信共780多封,如果说读唐浩明的《曾国藩》让人热血沸腾,那么读《曾国藩家书》让人肃然起敬,文章没有瑰丽的词语、没有雄奇的章句,却字字珠玑,闪耀着人格的光辉,关于修身、关于齐家、关于治学、关于为人处世……家书中,曾国藩对兄弟子侄反复强调戒骄戒惰、克勤克俭,“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最重要的是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在他的这种家风传承下,其后人历经八代,一百六十多年,家族中人才辈出,成为教育、医学、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行业翘楚,且低调而不张扬。孟子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苦心的兄长、严慈的父亲。面对亲人,曾国藩化作一江春水绕指柔。书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你穿越时空垂首恭立于圣贤旁边,静听其谆谆教诲,醐醍灌顶。

读一本好书,如择一良师、如交一益友。曾国藩有一封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知人善用,且用人不求全责备,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他提拔重用了一大批优秀能人,彭玉麟、杨岳斌、郭松焘、沈葆桢、李鸿章、容闳…都是当时政治、军事、科技方面的中坚,他的幕府中人才荟萃,甚至超过翰林院,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嫉能妒贤”,只有“见贤思齐”。

当时堪称有诸葛之才的左宗棠屡建奇功,颇为自负,一天,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共同好友欧阳兆雄看望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左宗棠扬言曾国藩不如自己,欧阳兆雄则说:“带兵打仗,曾国藩或许不如你,但识人用人却强过你几倍,曾的门下人才济济,你的楚军除开你这个统帅外再无第二人。谁不如谁,后世自有公论。”说得左宗棠哑口无言。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时时攻击引起当时政界的普遍不满,于私,左宗棠与曾国藩八年不相往来,于公,左宗棠西征,曾国藩将湘军中最强劲旅刘松山的部队派出增援,粮饷及时保障,当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朝中大臣评价:“左宗棠建此大功,可谓西北第一人。”曾国藩补充道:“岂止西北第一人,当属全国第一人。”话传到左宗棠那儿,左宗棠听后既感动又惭愧,终于低下高傲的头,主动写信给曾国藩冰释前嫌:“…三十年交情,尽在此中: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人低为王、水低成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以大海般胸襟,广育英才、风云际会,可谓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曾国藩在家信中对子侄们说“男儿不可懦弱无刚,必需要有倔强之气。应在自修处求强,而不可在胜人处求强。”一生徐图自强的曾国藩,从不去与别人争强斗狠。曾国藩建立湘军,严军纪、苦操练,一介书生,率领湘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卧薪尝胆、刀口舔血,咬紧钢牙不服输。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历时十年,湘军从建立之初的五千多人、备受正规军歧视,到的拥兵三十万、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曾国藩以徐图自强荡平天下,其势如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水滚滚东流,时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手捧《曾国藩家书》,如临湘江、如立长江,俯首间一枕清流,生生不息,仰首间你的风骨,薪火相传。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一曰君子之修身:曾国藩的家书以倡导君子修身为出发点。他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修身养性。在《告家人书》中,他写道:“以臣言之,见过俊乂者,其行止犹云可学;既接之,觉其直接多有所贰,犹翘翅而乘风也。”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君子修身行事的期望:不仅要言行正直,还要时刻警醒自己,避免一举一动的不慎,从而达到真正的修身养性的目的。

二曰君子之齐家:曾国藩把“齐家”放在了家书的重要位置上,他认为家庭的和睦和稳定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他在家书中多次强调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家人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对待妻子儿女应该亲和有爱,对待家中的长辈应该尊重和孝敬。他深知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团结对个人修炼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因此在家书中他对家人们的教诲言犹如慈父般呵护着每个家庭成员,以期家人能互敬互爱,和谐共处。

三曰君子之治国:曾国藩的家书中一直强调要以天下为己任,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有担当和责任感。他在家书中强调,在任何岗位上都要竭尽全力,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他写道:“懒惰怠惰,少慷慨奉献精神,他日若执其政,民岂有福?以实务论,岂能守祖宗遗业之丰茂?适执政者,以斯行事,乃可于顾命,岂畏阵亡哉?”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治国的态度和坚持,他要求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并且要为国家和人民负责。

四曰君子之平天下:曾国藩的家书不仅着重于个人修身、齐家和治国,还涉及了平天下的思考和观点。他提出了“心平气和”和“持盈保泰”的理念,这种理念强调了君子应该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心态,既不骄傲自满,也不消极沮丧。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温和,对待外事要有智慧。他在家书中写道:“心情片时不得意,即当推己及物,置之平地。”这句话传递了他对待外界的心态,他要求自己和家人们都能坚定地保持平心静气,不被人事所困扰,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

五曰君子之安定社稷:最后,曾国藩的家书强调了君子安定社稷的责任和使命。他认为君子要有身心健康的习惯,这样才能够给自己和他人以美好的影响,才能够安定社稷。他在《筹议家教书》中写道:“初闻钟品格者以为功利之言,未知邪辟冥昧。及筹此书,方知为人之难,其目的盖谨守品格,各具各之质二字耳。”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修养身心的重视和对于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的信念。他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有品格的人,以此来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定。

综上所述,阅读曾国藩家书让我深受启发。通过他的字里行间,我深切感受到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受到了家庭和谐团结的启示,明白了个人修养和治国安邦的关联,明白了保持平和心态和安定社稷的必要。曾国藩的家书无疑是一本君子修身齐家治国的宝典,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通过阅读和思考曾国藩的家书,我们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人生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相信它也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久闻《曾国藩家书》的大名,却从未加入自己的读书清单。有时候,书和人一样,相遇也需要缘分,相知相伴更是上世修来的福气。

再想想,书籍或许是对人类而言最平等的存在了。“有教无类”,就看每个人如何去解读和利用书籍了。

20xx年是我的低谷年,不得不承认,这一年中,我经历了得到、失去,始终在患得患失之间徘徊,身体状况也并不理想。老子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幸运的是,去年我读了一些书,所谓福祸相依,也是这个意思吧。

回到《家书》,最初还有些误解,以为这是一本讲述曾家家规的书,因此,推测全书应该类似于《三字经》或《弟子规》多是一些劝诫的话语。拿到书稍作翻阅后,才发现《家书》其实是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往来。其实,单说“家书”一词,是知道含义的,可加了曾国藩三字,却忽略了他原本的含义了,之前的误解是我先入为主罢了。

下面以阅读理解的问答方式,总结下阅后感吧。

《家书》是曾国藩自青年至中年给家中长辈、兄弟乃至儿女所写书信的合集。

曾国藩是一个聪明的勤奋者。于家庭,是一个尊敬长辈的孝者,是时刻牵挂兄弟姐妹的长者。于国家,是兢兢业业的忠者。于朋友,是个热心周到、愿意共同进步的陪伴者。

他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地主家庭,自幼饱读诗书,但才华一般。他靠着持续学习的韧劲,逐渐得走出湖南,走向中央。

通过家书,我看到了,曾国藩在事业上,经历了年轻气盛时的步步高升,官至高位后,又跌入谷底,归家修养,蛰伏2年后,东山再起,得到了更高的官位,直到晚年得以善终。在家庭中,经历了祖父母、父母的离开,弟兄的成长与离开。

他时刻保持着谦虚的态度,在自己身处高位时,也不忘“居安思危”,时刻警惕着自己的行为。

他保持着每天学习的习惯,“积跬步,致千里”。

《家书》中可一看到,曾国藩对祖父母、父母非常孝顺和尊敬。虽然自己做官,但家中大小事自己都关心,遇事也主动请长辈指点,不敢有不敬之处。

曾国藩对于兄弟的读书非常关心,总是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指导弟弟们学习要专一,要有恒心。对于读书作文不是特别有慧根的弟弟,也教他们遵守孝道,在品德上做到位,也可以过好一生。

最让我佩服的是,曾国藩对于族人的关心和帮助。或许是他身居高位,有能力帮助族人远亲;或许正是他有这样的胸怀和智慧,促使他能越走越远。看到他的这种胸怀,让我我深感愧疚,深感自己的格局太小,一是能力不够,二是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意识。

要做:勤、俭、孝

要戒:骄、奢、逸/惰

人生是条长路,每个人都会经历起起落落,时刻保持勤奋、谦卑,幸福自会来敲门。

以下是记录的文中一些有用的话。

1)古人云劳则善心生,佚则淫心生。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做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事无成。

3)勿戏言戏习。

4)书蔬鱼猪,一家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勤者生动之气,俭者收敛之气。有此二字,家运断无不兴之理。

5)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人败,离不得个逸字;

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6)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

欲去惰字,总以早起为第一义。

7)养生的方法,大约有五个方面:一是睡眠饮食有规律,二是制怒,三是节欲,四是临睡洗脚,五是两餐饭后各走三千步。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第一段:引言

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思想家,他的家书被誉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曾国藩的家书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其政治和军事思想,更涵盖了他对于家庭、教育、道德等方面的看法。曾国藩的家书具有深厚的道德、伦理、文化内涵,对于我们当代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篇文章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结合曾国藩的家书,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以家庭为中心

曾国藩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他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品德和学识的根基。在许多家书中,他对子女的教育格外关注,他主张要让孩子在家就能形成良好的秩序,厘清对与错,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在今天,孩子成长环境固然十分重要,但家庭教育也占到了很重要的比例,独生子女的现状使得许多家庭都会把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传承给子女。曾国藩的家庭教育主张,对我们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即便作为成年人我们也能从中受益,关注个人的良心和品德,为我们的人生道路奠定扎实的基础,提振生活的意义。

第三段:以道德为重点

曾国藩是历史上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之一,对道德的重视尤为突出。在其家书中,他多次强调尊重天道,追求真善美之道,遵守社会规范,符合良好的行为准则。他常常引用诸如莫谓言之不预、莫谓发之不及等的名言警句强调道德约束的重要性。今天,我们的文化也注重道德,对于正义、公平、诚信等各种美德的强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感知到体系化反思意义的道德高度。

第四段:以事业为桥梁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成功在于在打江山平定乱世的同时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他提倡求舍观念,即以大我为重,不断追求更高的事业。在他的家书里,常常强调“立业之本在德”,并从思想情操和集体利益两个方面建立自己的理念。他通过自己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强调自我成就和大我利益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今天,我们也需要在个人的事业追求过程中融合个人理念去响应社会的需求。正是这种认识和坚定的信仰,才能既有作为,又能充实人生,使个人和社会互动,为自己的事业、社会和后代创造更好的前景。

第五段:总结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儒家思想家,他的家书突出了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理念。他的家书以家庭为基础,道德为重点,事业为桥梁,丰富了自身生存带来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如今,曾国藩的家书继续亮丽其美好的形象,展示着人文价值的重要性,我们应当以现代化的眼光和理解去回看历史,在此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宏扬我们自己的人文价值观。

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九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近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一起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借用唐浩明先生的评价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我们都无法否认的是,在那个时代,他挽狂澜于即倒,在这个时代,他文章德行影响深远。

《曾国藩家书》收录曾国藩从年轻至去世前的百余篇较有代表性的家书,按内容大抵可分为治军、为政、修身、治学、处事、交友、用人等章。由这些书信,可探索到他一生的行为思想,从中感受到清朝末年的政治风云变换,由于他功高盖主而树大招风,所以他虽身居高位,但内心却如履薄冰。《曾国藩家书》是一面镜子,真实的折射出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我阅读的这篇文章,就表达出了他“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的观点。

宋朝的朱熹说过:“天下事,坏于懒与私。”这与“人败皆因懒”是一个意思:纵览古今兴衰成败,凡是导致一个人失败的原因,主要就是懒惰。现在有句话说:“昨夜梦里行万里,今晨醒来在床上。”现在许多人都是这样,他们都有一个心比天高的梦想,但又吃不了苦,很难坚持,并为自己照例千百个不坚持的理由,于是日子就变得得过且过了。读完这篇文章,我就明白了:我们现在偷的每一次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

古人常说:“性谦受福。”而“事败皆因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唯有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做事情才会顺利。一个人如果有了很大的功劳后,还能谦虚谨慎地做事,怎么会不成功呢?但如果这个人成功后,开始变得骄傲自大,那就没有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了,这就是衰败的开端。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刻地领悟到了,对人谦逊有礼,就能不断地积攒福气,我们的人生才能顺遂。

司马光说:“奢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在物质充裕的今天,勤俭的美德已经过时了。实则不然,唯有保持勤俭,切忌奢侈浪费,才能幸福一生。如果子女胡乱挥霍,就会导致家庭的衰败。所以我们不能养成骄奢淫逸的恶习,勤俭一生,就能幸福一生。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我将会把“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牢记在心,做一个勤奋、谦虚、勤俭的人,让自己因此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