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通用9篇)

小编: 灵魂曲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一

xx月xx日,在市教育局冉局长的带领下,我们都亭二小的几位教师到柏杨坝镇见天小学去参加“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送教活动,与其说是送教,不如说让我们去感受、体验他们的教学及管理经验,回想起来,感受颇多。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见天小学。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幢三层教学楼及宿舍楼,放眼望去,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多彩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学校增添了无限风采。走进教师的办公室,桌上的东西摆放整齐,桌面一尘不染,有几台电脑,而且是光纤入户,由此可以看出,上级部门和学校该花了多大的精力,增加了多大的投入啊!说实在的,他们的办公条件并不比我们差,互联网的开通,更是拉近了他们与世界的距离,从老师的话语中,我看出他们对先进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方法的渴求也丝毫不逊色于我们。

让我感动的是蔡老师上的《穷人》一课,我在评课的时候用了“到位”一词进行了概括:一是引入到位,蔡老师从“人”字的结构入手,开题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对基础知识训练到位,蔡老师用小黑板出示的本课较难记忆的字,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印象,让他们记得快,记得准;三是读得到位,课中,蔡老师采用了范读、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等形式,体现了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四是对学生的激励到位,对表现好的学生,老师适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中,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五是讲解、指导到位,老师对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抠词抠句,讲解、引导恰到好处;六是板书出示到位,蔡老师能根据内容出示板书,板书层次清楚、字迹美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也可以看出老师出色的板书、语言功底;七是过渡语设计到位,各环节环环相扣,体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八是教师博学多才,特别是以小诗的形式出现桑娜和西蒙家的贫穷,既能让学生记得牢,又看出老师备课时花的精力多,教师的点子多,将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想,听了这节课,我该学习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像蔡老师那样认真备课、那样敬业。

令我感动地还有一个小男孩。在来的路上,我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估计是上学前班的,听见车来,他远远地让开,蹲在一堆石头上,在我们的汽车超越他的刹那,我分明读懂了他那请求的目光:“带我走一程吧!”顿时,一种不安之心涌上我的心头,我从车后窗望去,只见他又缓缓地行进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我看了看时间九点零四分,从这里到学校,我们的汽车竟然走了17分钟,他要走多久呢?我期待着……十点十八分,这个小家伙终于走进了学校。我想,这小家伙每天花在走路上的时间竟有这么长,姑且不说学多少知识,就是每天坚持走这么长的路,对成年人来说已是苦不堪言,对这样的小孩来说,更是可想而知了,我惊叹于他坚韧的毅力。而我们城里的学生,稍微远一点就是乘公汽、坐的士,学校离家很近也有父母接送,要什么买什么,而且学习不努力……可他却独自一人上学放学,我坚信,经过风吹雨打的磨练,一定会磨砺出小男孩坚忍不拔的性格,小家伙,我祝福你!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绝不能只放在口头说教上,绝不是学校几个领导就能完成的事,全体老师要形成共识、齐抓共管,要实实在在的去抓落实、去督促。只有这样,才能还我们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还我们一个平安、和谐、让人民满意的校园。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二

地方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的宝贵财富,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探索和体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在这段时间里,我参访了许多传统村落和文化遗址,参加了一些地方传统的节日活动,受益匪浅。通过这些经历,我领悟到了地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体验到了地方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深刻感受到了地方文化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地方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这些特色使得地方文化具有无法替代的魅力。在我的探索中,我发现每个地方都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手工艺品和美食。例如,某地的传统舞蹈优美动人,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某地的传统手工艺品精美绝伦,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技艺和智慧;某地的特色美食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这些特色与独特的地方文化密不可分,吸引了很多人前来体验和了解。

其次,地方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地方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某些地区,人们仍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习俗和传统,如祭祀、婚礼等。这些传统仪式不仅是当地人民的集体记忆,也是社区凝聚力和身份认同的表达。再如,某些地区的方言和口音也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语言特色不仅让人感受到地方人民的热情和亲切,也成为了当地人民的个人特征和自豪。

最后,地方文化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承,更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和品牌形象。在我参访的一些地方,我看到了地方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和推广地方文化,这些地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而且,地方文化还推动着地方产业的发展。许多地方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已经成为当地产业的重要支柱,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对地方文化的探索和体验,我对地方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地方文化不仅具有独特的魅力,还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它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财富,使其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三

近来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步伐日益加大,随着越来越多海归人才引入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众多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逐步向欧美国家看齐,其培养模式日趋与国际接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地方院校由于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及生源等方面国内985和211高校存在较大差距,与国内名校相比研究生培养的差距在逐步拉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河北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一员,近年来河北大学经济类研究生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招生专业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何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缩小与高水平名校的差距,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为深入了解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状况,尤其是从学生角度发现现行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在多次研讨,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调查问卷。并于6月-12月,在河北大学组织了一次在校研究生教学状况调查,涉及,,2012三个年级9个专业,样本量204。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分析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动机和投入不足。

(1)研究生以就业为导向,普遍对专业缺乏兴趣。研究生入学动机和专业选择动机决定了学生在研究生期间的目标和时间分配。本项调查显示,研究生入学的动机占最大比重的是“为了取得学历,找个好工作”,在总样本中的比例高达39%。第二是“为了成才,实现自我价值”,占到24%,而“对科学或学术研究感兴趣,希望探索真理”只占到总样本的9%。在是否对本专业及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调查中,研究生平均兴趣度为3.25,处于不感兴趣区间,而且“非常不感兴趣”的人数占很大比重。这充分表明了现代研究生在校期间缺乏学习兴趣,攻读研究生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工作。

(2)课余时间分配的非专业倾向。在学习过程的统计中,充裕的课余学习时间本是研究生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宝贵时间,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各专业研究生在课外时间分配中,“备考各种资格考试”成为占比最大的选项,最大的占用课外时间多达70%以上,考证人数占总样本的98%。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选出的不太符合及不符合的选项中包括“阅读专业文献”“旁听其他专业相关课程”和“经常阅读外文文献”。在与导师的交流频率和参加学术报告频率的统计上,各个专业平均频次分别为1次/2.5周、两月一次。总体来说,研究生对专业和课程学习兴趣不高,投入精力不足,这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深刻影响。

2.培养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及研究生对学习与科研的精力投入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从本次问卷调查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研究生认为在学习与管理上的自主性不足,自控能力差,认为学校的管理制度有待改进。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研究生的行为缺乏有效引导。

3.学习环境方面存在问题。从河北大学调查问卷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学校的硬件条件及学习环境打出不太满意的评价,主要问题有:

(1)缺乏产学研的机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制定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学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紧迫性的矛盾客观存在。因此产学研合作各方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协调。

(2)缺少学术交流机会。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机会,取决于是否有必需的经费、是否有能力邀请到举办高水平讲座的专家学者、研究生是否有进行学术交流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单位与研究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1.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总体来说,地方院校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本科生的培养。与本科生培养相比,研究生培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与此相应对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远远不足。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我们应深刻认识研究生培养对于学科发展,以及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意义,急需切实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将研究生培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认识到研究生培养与其他高水平学校的差距,提高紧迫性。

(3)坚定信心。只要我们推进相关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并扎扎实实地贯彻执行,研究生培养质量会有大的提升。

2.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1)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对于现有研究生课程结构调整,强化加强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开设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等课。

(2)对现有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统筹和凝练。要组织力量,进一步凝练各二级学科的方向课,打破专业的界限,实行专业课选课制度,使得各专业学生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课程总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学生可以选修的课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3)加强研究生教学环节的组织与管理。借鉴本科生教学和课程管理的方法,加强对研究生教学环节的组织和管理。一是完善各门课程教材、教学大纲、网络资源建设。二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课程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各项评比和考核,研究生课程应与本科生课程同等对待。三是规范和完善课程考核的管理。规定基础课和方法课程考核应有书面考试为主,并增加期中考试环节。各方向课和研究性课程,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核。降低以课程论文作为考核方式课程的比重,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3.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环境。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应规章制度不完善,以及一些规章制度流于形式,缺乏淘汰机制,是导致研究生松懈,在学业投入时间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1)建立中期综合考试制度。在第三学期末,山学院统一组织中期综合考试,考试科目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考试方式为笔试,三门考试均及格者方为合格。如果有两门科目同时不及格者,学院将劝其退学;若有一门不及格的科目,可在第二年重新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予以退学。综合考试合格后,进入准备开题阶段。进一步严格开题环节、预答辩环节和最后答辩环节的把关,建立淘汰机制。

(2)在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实施研究生教制度。在笔者实际调查了解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均在研究生的主要课程中推行助教制度,助教在年级研究生中选拔。尤其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研究推行的助教制度最为完善,各门课程每周都安排习题课时间,山助教讲解每周布置的习题,补充正课没时间讲解的预备知识是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3)创设良好学术氛围。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举办更多的高水平学术报告,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到学院教师的学术活动和科研课题中,将研究生作为科研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四

邯郸,位于中国河北省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邯郸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地方文化。在我参观邯郸的过程中,我对邯郸地方文化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探讨邯郸地方文化给我带来的感受。

第一段:邯郸的历史文化

邯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在邯郸的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很多关于邯郸历史的展品和介绍。这些展品,如青铜器、陶器等,都展示了邯郸在古代社会中的繁荣与发展。此外,邯郸还以其著名的历史人物而闻名。例如,邯郸是李斯和孔子的故乡,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对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了解邯郸的历史文化,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段:邯郸的民俗文化

除了历史文化,邯郸还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在邯郸的农村地区,我观察到了很多有趣的民俗活动。例如,在春节期间,邯郸的村庄里会举办各种庙会和民俗表演,吸引了很多游客和本地居民。我参加了这些活动,并亲身体验了邯郸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更加了解了邯郸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第三段:邯郸的美食文化

邯郸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邯郸的传统美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河北菜、面食和小吃等。在邯郸我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如照烧鸡、扒酱肉和邯郸烤鸭等。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让我流连忘返。此外,邯郸还有许多小吃摊位,在街头巷尾能找到各种美味诱人的小吃。邯郸的美食文化为我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满足。

第四段:邯郸的传统艺术

邯郸的传统艺术也是邯郸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邯郸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包括邯郸秧歌、丝绸印染和泥塑等。我参观了邯郸的艺术展览,并学习了一些传统艺术的技艺。例如,我尝试制作了一个泥塑作品,虽然初次尝试并不成功,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邯郸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邯郸的传统艺术不仅令人着迷,还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智慧。

第五段:邯郸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对邯郸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我认识到邯郸的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邯郸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以确保它们能够为后代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邯郸还应该促进文化创新和融合,使地方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

总结起来,邯郸地方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了解邯郸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传统艺术以及文化传承和发展,我对邯郸的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邯郸的地方文化丰富多彩,让人心生敬畏和向往。我希望邯郸的地方文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社会和人民带来更多的文化魅力和精神力量。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五

数日来连续紧张的加班,让我一度头晕脑胀,情绪低落。又是周末,恰逢文友相邀,说是武功古镇正在搞旅游项目开发,想去看看,或可排遣心中的烦闷,遂欣然前往。

武功古镇又叫有邰古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献记载:“新石器时期,炎帝姜姓沿沮水而住,黄帝姬姓以漆水而居,二水汇于有邰”。

公元574年,也就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武功镇作为武功县(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正式被载入史册,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了。

武功古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上古时期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圣母姜塬和农业始祖后稷,汉有高风亮节的苏武,唐有旷世明君李世民,宋有龙图阁大学士游师雄,明有钦点状元康海,清有帝师孙景烈等等。这些杰出人物不但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不朽的丰功伟业,也给家乡遗留了如郑尚坡遗址、后稷教稼台、姜嫄古墓、小华山、后稷祠、苏武纪念馆、城隍庙、报本寺(塔)、绿野亭遗址、康海墓、唐太宗晒书处、杨虎城守城处等诸多名胜古迹。全镇的古建、文物、墓葬、碑石等遗迹星罗棋布,长久以来,素有“中华农都、千年古镇”之称。2014年8月,武功古镇被设为国家级重点镇,2015年入选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是人们闲暇时前往休闲、游玩的最佳目的地。

一番商议,大家决定首先前往正在加紧施工的姜嫄水乡旅游项目开发地。

项目负责人闻讯赶来,热情的招呼着大家,激情洋溢地向大家介绍着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施工最新进展。姜嫄水乡项目依漆水河而建,规划总用地570亩,总投资为2亿元。将分三期实施开发,其中一期计划于今年7月底盛大开园,占地约96亩,主要建设民俗文化饮食、购物、水上集市等体验型商业街。旨在将江南风情与关中文化完美融合,打造成反地域特色旅游目的地——“关中第一江南”,建成后会成为陕西一流的集休闲、观光、体验、旅游、养老、养生、博览等于一体的城镇化代表作和城市文化新名片。

目前,有邰嘉苑小区主体和中心广场已初具雏形,正在加紧后期内部装修和广场硬化。一栋栋崭新的现代与仿古相结合的建筑体耸立在漆水河畔,旁边翠绿的柳条随风招展,古朴精美的仿古桥,清澈见底的溪流,不远处几个老人在那里悠闲地垂钓,这一切构成了一副优雅、恬淡的画面。看着不远处正在专心施工的建筑工人,不由得心中升起一种敬意,他们为了工程能早日完工,不辞劳苦加班加点,默默的奉献着。

随后,负责人又引领我们来到二楼的多功能演示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能工巧匠们独具匠心、精工制作的沙盘。上面形象地标示了武功古镇的地形地貌、旅游线路、景物景点、设施构想等,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让人可以一目了然地一窥古镇全貌。明灯高悬,直射沙盘,伴随着纪录片《走进大美武功》的播放,负责人一边操控着灯光,一边为我们讲解。沙盘中,点点彩灯闪烁、忽明忽暗,给人一种神奇莫测、俨然仙境的感觉。源远流长的传说,形象逼真的设计,把大家带入了古镇悠远的过去,我们聆听着她曾经的辉煌,让人遐思飞扬,如临其境,悄然陶醉。我们仿佛正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巷,花香鸟鸣,欢声笑语,中心广场上击剑的、下棋的、健身的,音乐喷泉边,孩子们嬉戏着、追闹着,溅起满地晶莹,一派怡然自得的景象;漆水河畔,柳丝婆娑,碧波荡漾,野鸭戏水,闲翁垂钓;饮食街巷,摊点林立,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各色旗幡飘扬,阵阵香味扑鼻;夜灯初上,车辆鱼贯往来,远远看去,灯火辉煌,五彩缤纷……大家惊叹之余,纷纷取出手机拍照留念。

沿着清风佛面、绿草如茵,格桑花、薰衣草相争绽放的漆水河畔,我们驱车从一条崎岖盘旋、陡峭狭隘的公路由南向西北攀缘而上,来到了西塬“龙背”上的大地园林景观项目将军台。到了塬顶,视线一下子开阔起来,放眼望去,沃野千里,一马平川,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似乎在向游人点头致意,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郁郁葱葱的千亩银杏、金叶榆林带和百亩名贵花卉遥相呼应,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听说到时这里将会有一条宽阔的石子路,路的两边现在已种上了格桑花等花卉,等到花开时节,便是一路风景一路花。那满山遍野鲜嫩的灰灰菜、芨芨菜等野生菜,让人惊喜之余忍不住俯身摘取,因为没有带袋子,只好用一只手攥着,用另只手又去采摘。

稍往前走,就看到了芳草萋萋、深约丈余的龙背沟,站在沟边远眺,整个古镇全貌尽收眼底。沟壑曲折幽深、山色空濛雄浑、小径蜿蜒盘旋,后河西来,渭水东去,漆水南来,漠峪交汇,春来山间花红草绿、夏至河畔柳绿成荫、秋来满山红叶醉人、冬至山川如诗如画,真不愧是山环水绕的一处世外桃源。

等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西塬,我们前往正在开发建设的大唐第一雄关——美阳关。站在美阳关的东塬上,抬头看着蔚蓝的天空,空气新鲜得刺鼻,有点醉氧的感觉,黄土高塬上已不见往日的苍老荒野,变得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低头看着工地上挖掘机、吊车等大型机械正在紧张有序、按部就班的作业,工人师傅们个个干得热火朝天,挥汗如雨,周围推起的几个大土丘,被用彩色的丝带圈绕着。放眼望去,一个雄伟的美阳关建筑群,正延着弯弯溪流破茧而出,拔地而起。

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势连绵,陡峭怪诞,令人望而生畏,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战争防御的天然屏障。东岳庙、龙王庙古建筑群点缀其中,亭台楼阁嵯峨有致,终年香火缭绕,游客络绎不绝,历代来都是宗教圣地。

一城秋色一城景,十月金秋美阳关。待到十月金秋时,美阳关就会像少女一样亭亭玉立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村,有让你忍不住流口水的关中美食,有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高空吊桥,有冬暖夏凉、安逸舒适的窑洞宾馆,有让你疯狂的乐不思蜀的游乐场。

早在7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块状如“金龟戏水”的漆水、漠峪、沮水河畔,“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农业始祖后稷就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黎民百姓曾在这古战场上,歌颂着“文武伐纣”的丰功伟绩。就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哺育了一批批优秀的华夏儿女,传承了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

如今,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武功向世界银行贷款,聘请上海浦东规划院和同济大学规划了一系列旅游开发项目:有姜嫄水乡、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漆水河民俗风情街、东西两塬景观带、十里生态文化长廊等,未来将恢复古镇传统的九街十八巷,以民俗文化创意体验为亮点,以滨河田园风光和大地景观营造为支撑,浓墨打造武功古镇旅游品牌,着力构建集旅游度假、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商务会议、景观地产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综合体,使之成为具备“宜游、宜居、宜养”等品质的生态型、环保型休闲度假好去处。

等大家都游玩的饥肠辘辘时,才记起该吃午饭了,一看时间快两点了,我们随即来到一家老字号旗花面馆,点了卤香猪蹄、普集烧鸡、武功馇酥以及腊汁肉夹馍、陕西凉皮等,还要了几盘旗花面。林哥一边吃着旗花面,一边给大家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正宗的旗花面,面要薄、筋、光,汤要汪、煎、稀,醋要出头,那样才有酸香特色……”突然发觉大家只顾低头狼吞虎咽,没人注意他演讲,服务员上菜速度远赶不上大家光盘速度,盯着桌上还剩几碗旗花面,赶紧也低头猛吃起来。用王哥的话说,就是“等咥饱了再斯文!”引来了大家的一阵哄笑,觉得这样才更实在、更真实。

返回途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思索着、回味着: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追求明显提升了,面对气候炎热、交通堵塞、噪音和空气污染严重超标的大都市,大家更多会选择风景迷人、环境优雅、宁静舒心的郊区游。近年来,周边县区的旅游业发展日益火爆,身为武功人,看着武功古镇集数千年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于一身,却经济发展滞后而痛心疾首。大家常常舍近求远,驱车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去寻访名胜古迹、浏览自然景色,试问周边县区的人造景点、仿古建筑,哪一处能与武功古镇天然的,有数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媲美呢?这次的旅游综合开发使沉睡了数千年的武功古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深信,也深切期待着,武功古镇以此为契机,以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实现跨越式发展,书写引领县域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六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特有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该地区人民的集体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艺术品味的总和。在我近日的旅行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地方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来总结我的体会。

首先,在这次旅行中,我体会到了地方文化的与众不同之处。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地方文化的特点。比如,在我游览的一个历史古城中,我看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手工艺品。这些都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我深刻意识到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

其次,地方文化可以带给人们一股独特的思想力量。在我和当地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地方文化是他们生活的动力和灵感源泉。地方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记忆和传承,更是一种思考和创新的力量。当地人对于自己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对于传统的尊重和对于未来的期待。这种思想力量是独特的,它可以让人们始终保持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于未来的信心。

第三,地方文化还可以传递出独特的价值观念。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这是地方文化的核心。在我此行的一座小城中,我看到了当地人坚持务实、勤劳和团结的精神。这种价值观念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当地环境的需要,更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和内核。在这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于传递价值观念的力量,它可以引导并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此外,地方文化还给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艺术品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这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此行的一个艺术展览中,我欣赏到了当地人的独特绘画和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深刻地体现了地方文化的精髓和个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让我明白了每个地方的艺术品味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丰富人们的人生经验并展示出地方的独特魅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通过这次旅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地方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地方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文化形态,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思想力量、价值观念和艺术品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和学习。只有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传承,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认识并接纳其他地方的文化。通过这次旅行,我更加坚定了继续学习和弘扬地方文化的决心,希望能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七

作为*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原*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端午节“出生”在*,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广泛深入人心。但总体而言,福建和台湾的端午节庆同出一源,民间沿袭习俗亦大致相若,足见台海*人民一脉相承、鱼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区端午节庆更具独特的风格。明清以来,每逢五月初五都会出现“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的盛况。两地人民身披节日盛装,同江竞舟泼水,交融情谊。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镇蚶江和台湾彰化县和美镇镇*里联袂举办“海峡龙舟竞渡邀请赛”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海峡情”民俗画卷,令海峡*同胞流连忘返,期待着“三通”实现日,神龙飞架*来。

福建和台湾各地,民间在过端午节时,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挂艾蒲、饮雄黄、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同时在自家门楣间插上艾叶、菖蒲,兼插禾稗茎以及榕树枝,象征老而弥坚。台湾民众采艾插榕的习俗,实际上也是一种思念乡里故土的寄托。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八

地方文化大讲堂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讲座、交流等方式,推广和弘扬地方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自己的文化。我有幸参加了其中的一次活动,深受启发和感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开头引出

地方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文明和兴盛的重要标志。一份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荣耀无尽,蕴藏深厚的文化积淀,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了解和传承。那么如何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呢?地方文化大讲堂,便是一个好的开始。

第二段,谈活动的前奏

参加地方文化大讲堂,我首先被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和精彩的讲解所吸引。他们亲自上阵,分享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地方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每次的讲座,都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如历史、艺术、文学、语言等等,看似各自独立,实则会相互呼应,让我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

第三段,介绍活动的核心

接下来,大讲堂开展的互动交流环节,让我和其他听众沟通交流,以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方式了解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在听众的发言中,我发现了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珍贵而又有趣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或者优美的方言和歌曲等等。这些不得不说是地方文化中的隐秘之处,是我们需要去挖掘和发掘的一个丰富宝藏。

第四段,讲述活动结尾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地方文化大讲堂让我也有了一个思考自己所属地方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将其传承发扬。恰好,黑龙江出版集团出版了《史记·唐虞世家》的黑龙江版本,这本史书正好和我们这个地方文化发展和传承密切相关。大讲堂结束后,我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专门组织了一次黑龙江唐虞文化论坛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所处的地方文化。

第五段,总结

参加地方文化大讲堂,不仅仅是自身修养和学识素养的提高,更是我们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大责任。黑龙江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里存在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风情和特色文化。作为当地人,我们应该立足本土、放眼全国、甚至关注全球,以推进我们这里的文化繁荣和发展。而地方文化大讲堂,则是为我们阐明方向,提供支撑,并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地方文化心得体会500字篇九

人们口中常说的巴蜀文化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其实啊,“巴蜀文化”就是四川省、重庆市的地域文化,它由巴文化与蜀文化结合而成,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有着许多具有象征的事物。

首先我们来说说我们可爱的大熊猫,大熊猫大部分生活在“蜀”,也就是四川里。它看起来很可爱,有圆圆的脸颊,黑黑的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行走方式,也有刀般锋利的爪子。它*时很喜欢吃竹子,但是“国宝”熊猫可是食肉目呢。它被人称为“活化石”与“*国宝”,也是巴蜀文化在一带一路中的一个标志性亮点呢!

我介绍的最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是巴蜀的“变脸”。“变脸”是巴蜀人运用在川剧中一种塑造人物的特技,可以容易地揭示在剧中人物的`心情与内心思想感情,使川剧更有艺术感。“变脸”本是各种戏剧都有的,但四川将“变脸”搬上了舞台,用绝妙的技艺让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文化。你别看变脸只是变变面部的面具,它可是所有川剧人共同创造,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呢!

听了我的介绍后,你对“巴蜀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了吗?这才是我们真正了不起的“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