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跟电商合同(大全5篇)

小编: 梦幻泡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协议,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合同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合同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快递跟电商合同篇一

围绕来宾市农业、工业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支柱产业链,加强物流与供应链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深加工产业提供仓储、信息、物流金融、配送等全方位、一体化的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工业物流发展,健全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依托现代物流管理手段、设施与技术,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拉长制造业产业链条,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来宾市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加大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引育力度,提供现代化信息服务、仓储服务、配送服务等,实现生产资料及零部件零库存,支撑以订单生产为主导的生产计划制定模式,并向后延伸到贸易、维修、消费信贷、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

来宾市滨港智慧物流园项目位于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疏港大道正前端,位于煤炭交易中心的正南方,西靠来宾港滨港作业区,东与市中心相连。项目建设总投资预计亿元。项目总体规划占地约100亩。建设“一区三中心”,包括智慧物流服务区、快递包裹分拣中心、零担货运中心、城市快消品仓储配送中心以及冷库等辅助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期为2018年12月到2020年12月。园区现存问题主要有:园区内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物流中转站,缺少大型企业入驻,运营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

利用现代化物流信息技术新建智慧物流平台,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园区的物流服务功能以及配套设施,扩大仓储市场规模,提高物流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完善的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加工制造企业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与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实现全面融合,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延伸相关产业链,从而可以扩大园区的辐射范围和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的竞争力。

项目建成运营之后,其物流服务价值可达100亿元,创造政府税收价值1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间接带动关联企业从业岗位5000个以上。

提升货物交易额,创造政府税收1500万元以上,成为广西有较大影响力的智慧物流平台企业。

广西闽鑫物流园开发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30日注册成立,是本项目的经营主体。项目位于兴宾区迁江镇白鹤隘火车站旁。预计总投资约20亿元,用地规模约3100亩。该项目是闽鑫公司联合兴宾区政府、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湛江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湛江市海宏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一个公共物流平台。

建设木板厂、建材厂、碳酸钙厂等,形成各大类产业集群。对接湛江港集团,建设来宾陆运港。重点发展多式联运,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建设首期项目—来宾陆运港项目,占地面积约300多亩,其中核心区(公用平台)约130多亩,分布在白鹤隘站铁路沿线两侧,设计年到发能力600万吨。

贯彻落实湛江港集团与南宁铁路局集团战略合作协议向纵深拓展,盘活白鹤隘站资源,促进公路货源改走铁路;主动对接湛江港集团,为来宾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出海口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铁路专用线的运能,加快物流产业园区与湛江港的对接,打造来宾内陆港物流产业园。通过信息手段加强各运输方式之间、产业园与港口、海关之间的衔接,着力增强铁水、陆铁联运竞争力。

根据初步测算,经来宾陆运港发运货物预计成本将降低5%;当到发量达到300万吨时,经来宾陆运港进出货物产值预计达到30亿元。来宾陆运港项目的建设运营有利于带动其他产业项目向白鹤隘集聚,推动来宾陆港物流产业园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快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整合发挥各参与方的资源优势,打造公共综合物流产业服务平台,优化物流环境,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提升当地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聚集,促进当地规模特色产业聚集发展。

引进木板厂、建材厂、碳酸钙厂等各类型企业35家,并实现各产业集群发展。最终形成年产值50亿元的产业园区,年创税利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0人。

快递跟电商合同篇二

来宾港作为来宾市综合物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宾港物流枢纽是来宾市能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支撑点和载体。对来宾市能承接东部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宾港主要以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煤炭和集装箱运输为主。主要发展现代物流和临港工业,兼顾旅游客运。具备装卸储存、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旅游客运、港航综合服务等功能。

宾港作业区位于兴宾区来宾电厂下游约300米处的红水河右岸,作业区后方为来宾市重点建设的工业园区。岸线长,已建成4个500吨级泊位和6个1000吨级泊位(码头水工满足2000吨级船舶靠泊)。

以矿建材料、煤炭等大宗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同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珠海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来宾电厂提供从国外进口原煤到珠海港,再通过珠江-西江水运到滨港作业区,再用汽车运输到来宾电厂的物流优化解决方案。

采取“前港后园”的运营模式,完成进港铁路建设,实现水陆运输无缝连接,完善业务内容及运输方式的互补。

年通过能力286万吨,为西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大宗物资客户提供运输、仓储等综合服务。

加强港园联动,相互支撑,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力;完成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招商引资;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

年通过能力600万吨,建成综合性物流枢纽港区,成为自治区示范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猛山作业区位于象州县石龙镇猛山附近的柳江右岸,距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象州出口仅3公里,临港而过的高速路引线西连209国道,东接307省道,公路交通四通八达;沿水路,1000吨级船舶可上溯柳州、来宾,下通梧州、珠三角等地,港口位置优越,交通运输条件良好,货物集疏运极其便利。规划岸线长390m,可建4个1000~3000吨级泊位,已建成2个1000吨级泊位(码头水工满足2000吨级船舶靠泊)。

规划为散货、件杂货、集装箱作业区。

加快建设港口后方物流园项目,并开展二期工程工作。

年通过能力160万吨,实现与象州县工业园区马坪片区联动发展。

完成猛山作业区二期建设,并构建物流信息化体系,促进猛山作业区与现代供应链上下游互联互通。

年通过能力300万吨,实现智慧化港口,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协同创新。

3.

樟村作业区位于武宣县二塘镇樟村附近的黔江左岸,后方为武宣县重点发展的二塘樟村物流园区。规划岸线长1149米,可建设12个3000吨级泊位。

作业区规划为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作业区。大部分业务为承接柳州工业物流的服务。

港区配套建设及后方园区加快建设,并促进招商引资工程及重大项目落地。

年通过能力500万吨,打造综合性物流港区。

加强“前港后园”模式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樟村作业区的地位和优势。

年通过能力800万吨,为桂中地区大宗物资运输服务。

龙从作业区位于武宣县武宣镇龙从村下游的黔江右岸,尚未完工,作业区后方为武宣县重点建设的黔西工业园区。规划岸线长1015米,可建设10个3000吨级泊位。

作业区规划为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作业区。大部分业务为承接柳州工业物流的服务。

加快建设龙从作业区及配套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工。

年通过能力400万吨,完成港区建设并投入运营。

积极主动承接柳州工业物流服务;为黔西工业园区及周边区域工业物流提供服务。

年通过能力800万吨,为桂中地区大宗物资物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

合山新港作业区位于合山市河里乡五塘村下游、旧马安大桥下游约480米处的红水河左岸,距合山市约16公里,作业区后方为合山市重点建设的马安工业集中区。规划岸线长米,可建设23个500~1000吨级泊位。

以合山市特色产业为依托,作业区规划为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作业区。

完成合山新港作业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衔接,打造合山新港货运中转基地。

年通过能力460万吨,为合山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发展智慧化临港物流产业园,扩大新港作业区规模并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

年通过能力600万吨,实现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协同创新。

莆田作业区位于兴宾区城厢乡莆田村及其上下游的红水河右岸,作业区后方为来宾市重点建设的河西工业园区,同时临近来宾市城市规划的主干道,公路集疏运十分便捷。规划岸线长2338米,可建设23个2000~3000吨级泊位。

作业区规划为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作业区。

兼顾滚装作业。

加快完成莆田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

年通过能力400万吨,为西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大宗物资客户提供运输、仓储等综合服务。

继续推进莆田作业区二期建设,实现一期作业区与二期作业区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完成智慧化港口建设。

年通过能力920万吨,建成综合性物流枢纽港区,成为自治区示范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

7.

直壁沟作业区位于兴宾区高安乡新沟村及其上下游的黔江左岸,作业区后方为来宾市重点建设的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高安片区,同时临近国道355,公路集疏运十分便捷。规划岸线长2414米,可建设25个3000吨级泊位。

作业区规划为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作业区。

兼顾滚装作业。

奇山作业区位于兴宾区南泗乡铁帽山附近其上下游的黔江左岸,规划为危险品运输专用码头,作业区后方为来宾市重点建设的来宾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石化园区),同时临近来宾市三江口港产城新区规划的主干道,公路集疏运十分便捷。规划岸线长485米,可建设4个3000吨级泊位。

作业区规划为危险品运输专用作业区。

快递跟电商合同篇三

同国家、自治区相关物流规划相衔接,进行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体现来宾市本地特色和亮点,规划适度超前,可操作性要强。

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与地方规划相结合、与来宾市相关产业规划相结合。根据来宾市物流相关产业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依托来宾市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地方特色,符合来宾市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规划。物流枢纽规划应尽量集约化发展,而不是均衡分散式布局。

始终坚持市场化主导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使社会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积极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引导作用。积极营造物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着力培育物流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打造政策洼地,延伸物流产业链,促进临港产业和物流产业要素聚集,形成来宾市优势临港产业和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物流业与制造、商贸、金融等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现代物流枢纽规划建设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平台和产业集群的配套,通过物流带动商贸与制造业发展,形成强大的经济枢纽。实现物流产业推动临港产业招商和产业集聚发展,临港产业推动和支撑物流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快递跟电商合同篇四

甲方: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v^甲方^v^)

乙方: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v^乙方^v^)

一、甲方为乙方优惠提供孵化办公场地服务

提供的办公场所地址为茅山镇福源安____门面房 ___号,合计_________平方米。孵化期为 ________年,孵化期内享受的优惠政策为:____________ ________年租金全免。孵化期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二、孵化期内,甲方为乙方提供以下服务:____________

1、提供具有基础装修办公场地;

2、提供电商经营办公桌两张;

3、提供电商办公用台式电脑一台;

4、提供电信宽带接入;

快递跟电商合同篇五

以来宾市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工程为抓手,构建来宾市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来宾市农业快速发展,尽快实现“东融”战略,使来宾市农业更多地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服务。

紧紧依托来宾市特有的优质农副产品资源,打造覆盖周边地区的优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为保证冷藏冷冻类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和减少损失,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实现全过程冷链配送。

通过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工程实施,将会对来宾市农副产品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三农服务,群众增收和商贸物流发展等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项目选址在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良江至迁江二级路与原柳南高速交叉处西北角。位于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园区交通便利,距离通车的国家高速公路出口5公里范围内。区域人口相对集中、农产品产量较大;物流条件良好,经济发展潜力明显,冷链需求旺盛。

:项目定位为冷链仓储物流基地,提供冷冻品及冷藏品储存、加工、检测、运输及配送等服务;同时拓展区域业务,为区域内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交易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相关企业及居民的生活。

冷链仓储物流基地的建设,将商流、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融为一体,将冷链物流市场交易功能、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功能融为一体,可更好的满足区域市场对于冷冻仓储规模、流通加工效率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冷链产业一条龙式、高效率、集约智能化发展及壮大。

:加快融资,完善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配置,整合来宾市及周边地区的鲜活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需求与资源,建成满足来宾居民饮食需求并辐射来^v^边约200公里经济圈的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批发基地。

:年吞吐量达50万吨,年交易额达到8亿元,可为政府上缴各类税金不低于5000万元。可直接提供约3000人的就业机会。影响范围覆盖来宾市200公里经济圈。

提高项目吞吐能力,整合桂中地区鲜活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及资源,充分利用来宾市对“东融”项目的的支持,促进来宾市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农副产品流通,打造广西农副产品流通的重要枢纽。

:年吞吐量达150万吨,年营业额达到30亿元,带动就业1万人,带动至少3万农民增收。影响范围覆盖华南地区各城市,对接并融入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西超大型“一站式”一级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中国特大型原产地农副产品交易中心。

:项目位于武宣县城东新区武宣—平南公路旁,用地暂定230亩。项目包括综合商务区,建筑面积55032平方米;展销区,建筑面积25232平方米;综合交易区,建筑面积49320平方米;大宗商品交易区,建筑面积41576平方米;仓储区,建筑面积41340平方米。

:建设具有岭南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集农副产品集中、批发、农资交易、东盟农副产品展销、旅游产品展销与电子商务、电子结算、检疫检测、大型冷库于一体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完成项目的施工建设、人才引进和招商引资,形成完整的运营管理机制,整合武宣县农副产品资源,开展中转批发、冷链仓储等服务活动,建成满足武宣县居民以及机构饮食需求的农副产品批发中心。

:2019年实现项目竣工,2020年开始运营,引导15家企业入驻园区,仓储设施设备得到有效利用,2022年实现年销售额5000万元。

在原有中转批发和冷链仓储的业务基础上,积极开展国际化、平台化转型,发展东盟农副产品展销、旅游产品展销和现代交易、检验检疫等业务,并发展住宿、餐饮等生活配套设施,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国际农副产品批发中心。

:成为武宣县重要的农副产品展销平台,服务范围实现武宣全县覆盖,向县内60%以上机构客户提供农副产品配送服务,设施设备使用率达到70%,实现年销售额1亿元。

:项目拟建于合山市马安片区,规划占地150亩,主要提供生鲜果品的冷链仓储、加工、库存代管理等服务。

:联合果农或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营冷链果品供应链,建成集冷链仓储、果品加工、市场交易、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园区。发展百香果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前端抓好技术支撑,中间抓好生产组织,后端抓好市场营销,着力打造合山市知名农副产品品牌,推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完成冷链物流园的规划与建设,配备现代化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引进冷链物流专业型人才,与合山市各大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农产品经销企业形成合作关系,冷链物流园区投入正常运营。

:2020年完成项目规划,2022年完成园区建设,组建专业的冷链物流管理团队,并引导5家以上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大型农产品经销商入驻。

完善鲜活果品冷链物流运作机制,对接销售市场,建立市场监控与预测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为园区企业提供销售机会,协助企业合理安排产品销售期,并提供拣选、包装等初级加工服务。引入果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果品深加工业务,提升产品价值,进一步延长销售期,增加农业销售收入。

:实现外销大规模增长。实现园区产品在合山市各大商超、机构基本覆盖,并通过延长销售期、果品深加工等服务,增加园区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5%。

:项目拟建于象州县石龙工业区,规划占地面积150亩,主要提供生鲜农副产品的冷链仓储、冷藏运输、批发交易等服务。

主营农副产品冷链运输和仓储业务,建成集冷链仓储、产品配送、展销交易、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县域冷链物流中心。打造集农副产品收集、质量检测、仓储、物流配送、精深加工、包装、中转、信息处理、电子商务、交易、结算等农副产品全供应链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中心。

:完成项目规划及施工建设,引进冷链物流与运输管理专业人才,配备冷链物流设施设备,购置冷藏车辆并组建冷藏车队,推动冷链物流业务正常运营。

:2020年完成项目规划,2022年项目竣工,园区管理团队与自有车队组建完成,入驻企业或农业生产合作社达5家以上。

建立供需管理平台,通过预测产地农副产品收成情况与市场需求情况,提前将冷藏车调度至产地,确保产地预冷的实现;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错峰释放库存,提供流通加工等服务,并组织展销活动,延长销售期,增加产品销售收入。

:物流中心设施设备出租率达70%,产地预冷比例达到80%,通过流通加工、错峰销售等,为入驻企业提高10%以上农副产品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