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迷宫游戏教案 中班体育游戏设计方案(实用6篇)

小编: 翰墨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走迷宫游戏教案篇一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听信号抢椅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

2.想办法克服人多位子少的困难,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和幼儿人数相同的椅子、空阔的场地、场地上的标线、小旗子。

三、活动过程:

(一)趣味热身运动

1.通过快速辨别方向来进行热身

我们都是小小机器人,老师手里有一个遥控器,遥控器指到哪个方向,机器人也要指到哪个方向。

2.幼儿热身

(二)游戏:抢椅子。

1.听指令做游戏

舞小旗子时,幼儿快速跑回椅子上做好。

2.用听觉来分辨有效信号和无效信号

朋友变换位置。

3.用视觉来分辨有效信号和无效信好

换位置。

(三)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

1.讲解游戏规则

,还要想办法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不能让一个小朋友站着,否则算全体失败。

2.幼儿游戏

3.讨论怎样帮助没有椅子坐的小朋友

师:你们是怎么帮助没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来的?

向空间不足的情况下,想办法增加纵向空间,完成任务。

4.幼儿再次游戏。

(四)放松活动

播放轻音乐,好朋友之间互相捶捶背,揉揉腿。

走迷宫游戏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利用游戏情境,练习双脚跳。(重)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难)

3.体验小青蛙跳荷叶的乐趣。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荷叶若干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小蝌蚪》,引导幼儿进入情景

(1)师问:咦,小蝌蚪长大后变成了什么呀?

小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呢?(鼓励全体幼儿尝试双脚跳)

小青蛙另外两只脚要怎么做?这样子跳就更像小青蛙了,小青蛙们,我们再来跳一跳吧!(鼓励幼儿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2)师:今天天气不错,小青蛙们,快到妈妈这里来,咱们一起去荷塘里玩!(加深难度,鼓励幼儿双脚向前跳)

2.进行游戏“跳荷叶”

(1)教师明确游戏规则

师:哇,你们看池塘里有好多的荷叶啊,咱们今天就来玩儿跳荷叶的游戏吧!小青蛙们可一定要注意安全了,千万不要掉进水里。我们跟着音乐来跳,音乐停了,就赶快从荷塘里跳出来,回到妈妈身边,好不好?(音乐响起)好了宝宝们,你们去玩吧!

(2)音乐停,请个别幼儿示范,分组练习

师:刚才妈妈看到这个小青娃跳的真好,请他来跳一跳。还有哪个小青蛙想来跳一跳?(个别幼儿示范,强化优点,提出建议)

下面,妈妈请摸到头的小青蛙再去荷塘里跳一跳!(分组练习,进行指导)

3.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边跳边游进行放松

教师:小青蛙们跳累了,跟着妈妈一起坐在荷塘边,捶捶腿,休息休息!孩子们,跟着青蛙妈妈,咱们到河里游玩吧!带领幼儿边游泳边跳,跟鱼妈妈说再见。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设计方案_幼儿游戏活动方案大全

走迷宫游戏教案篇三

如何让人们在充满丰富消费情趣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愉悦,主题餐厅的软装设计往往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主题餐厅的主题设计是整体设计的灵魂,主题是设计定位和设计内容表现的第一要素,是一个文化的诉求,空间艺术的主题性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怎样能够引导和转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提升设计文化品位,深圳软装饰公司七号公馆和您一起来了解主题餐厅的设计内涵。

当代人居生活环境渴望回归自然是一种时代潮流,以田园农舍为主题进行设计的酒楼饭店受到欢迎。植物软装饰、大厅内萦绕弯曲的小水道、楼顶灯具设计成玉米图案、墙上陈列草帽、马灯等物品,窗棂敞开,微风吹过,给人一种田野的味道。软装设计师将天然的木、竹、藤、麻作为设计主材,配合禄科木、压模混凝土等现代科技的产物,两者结合恰到好处。软装设计做到了景中有房,房中有景,房中有房,景中有景的融合。更加突出了生态餐厅以自然为主题的特色。

对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挖掘整理,再现历史风韵,赋予饮食空间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是怀旧寻古是餐饮软装设计中经常运用的主题,以个性的格调突破了室内空间的因循守旧,青灰色石板铺设的地面,拾阶而上后便是蜿蜒的廊道。粗藤细竹编制的桌椅,浅色的天然材质,巨大的古树与绿荫,原石垒出的溪流接近苏南郊野的乡村风光,环境营造出气定神清与豁然开朗的感受,古式宫灯不仅精美异常,灯光更添不少雅趣。

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由于餐馆酒楼的设计定位与企业的经营联系紧密,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底蕴是企业立足的基础。餐厅的设计必须有一个完整的主题,才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抓住各个设计对象不同的文化诉求。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师找到它们各自不同的主题,强化空间设计的主题性和文化性。如许多酒楼、饭店以文学名著为蓝本,布置了许多文学名著背景软装饰。大厅以旧色为基调,铺上古代地砖,木质的餐桌椅,餐桌上铺上深色的餐布等,这些软装配饰都在营造文学名著的主题。

以地域民俗民风为主题根据民俗民风进行主题软装设计的餐饮空间设计的饮食场所较多。在我国广大的地域空间内,北方有以土炕、土墙、狗皮帽子为主题装饰的东北农村风格的饮食软装设计,南方有以椰子、海洋等为主题的热带风情软装设计,西边有以黄玉米,大辣椒等为主题装饰软装设计,东边有老上海风情软装设计。以地域民俗民风为主题的空间设计把凸现在人们记忆中、烙印在人们性格里的厚重文化通过装饰设计,用现代手法追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走迷宫游戏教案篇四

游戏是幼儿一种有的快乐活动,而且它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但传统的游戏存在不小弊端,而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而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现将本次游戏活动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班级:

三.活动具体方案:

美工区:

1.用水彩笔或棉签蘸颜料在纸或其他材料上随意作画.

2.用笔沿着手掌或脚掌的外形把手掌或脚掌描在纸上,也可利用手掌或脚掌的形状做作画.

3.提供完整的蛋壳和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幼儿在蛋壳上或是根据石块的形状作画.

4.提供橡皮泥让幼儿随意做各种物品.

5.提供一些纸,让幼儿折飞机或船等其他物品.

阅读区:

1.学会正确的翻看图书并保持安静.

2.知道要爱护图书并不乱撕.丢书.

3.尝试看图片讲述或编故事.

4.启发幼儿将类似的动物或人物卡片找出并尝试编故事.

5.活动结束后能将书整齐的放回原位.

体育区;

1.尝试对纸箱上的大小洞进行投掷活动,锻炼幼儿目测能力.

2.探索沙包的几种玩法并自由玩沙包.

3.让幼儿在独木桥上行走,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4.提供布袋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

益智区:

1.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能正确分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一些平面图形.

2.提供20以内的点卡及相同数量物品的图片让幼儿学会一一对应,会20以内的数数.

3.提供填数字图片,巩固幼儿对20以内顺数及倒数的掌握.

4.会将相同数量的物品摆出各种形状,巩固的5以内数的守恒的掌握.

角色区:

串串香

1.提供钱币让幼儿初步尝试掌握钱币的使用.

2.能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分配分角色,使用工作语言参与到游戏中去.

3.对活动中的材料感兴趣,会正确的操作和摆弄.

4.活动中能热情的与同伴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走迷宫游戏教案篇五

一、活动目的:组织学生用自己多余的学习用品,图书、玩具……以中队为单位,进行商品交易活动,把卖得的钱捐献给乡镇贫困学生,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关心他人的崇高品质,并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初步培养商品意识。

二、参与范围:全校学生以中队为单位同时开展义卖活动。

三、活动要求:爱心义卖活动方案_小学义卖活动方案

1.每班设计一个展台。

要求:每班给自己的展台起个名称,如“五(1)中队金苹果小卖场”。

每个小卖场应有本卖场的商品介绍,特色介绍,义卖口号。

展台应有:服务员3——4名,会计、收银员以及维持秩序的学生。

每个卖场应设有一个“收银箱”,每班派专人收管记帐。

2.义卖商品为:多余的学习用品,看过的图书,用过的玩具,自己的小工艺品,小摆设等,所有物品都应有七八成新。

3.义卖商品价格:每件物品都贴上标价,且每件价格不超过5元。

4.向全体学生发出通告,届时作为顾客参加商品义卖交易会。

四、活动时间:12月9日(周六上午9∶00——11∶00)

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六、活动过程:爱心义卖活动方案_小学义卖活动方案

1.准备桌凳摊位,商品信息公布,布置中队展台。

2.正式开市。

3.各中队自主交易。

a.售货员面带笑容,介绍商品,诚恳议价。

b.值勤人员维持秩序,班主任老师下班指导。

c.收银人员认真清点钞票,交记好帐。

d.剩下商品降价。爱心义卖活动方案_小学义卖活动方案

e.结帐捐款。

4.各中队整理自己的场地。

5.交流活动收获。

七、活动提示:

1.各班活动由班主任总负责。

2.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教师作适当指导。

3.班主任要适当对义卖商品价格作指导。

4.班主任要关注和处理好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问题。

5.欢迎老师们参加本次活动,为乡镇贫困学生献出爱心,并为学生作出行动表率。

走迷宫游戏教案篇六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自然景物的变化。

2.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1课时。

1.背诵《草》。

2.揭示课题。认识晓,读准课题。

1.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绍古诗。大意是诗人夜读入睡,半夜被风声雨声惊醒,一会儿又睡了。直到鸟鸣声传来才发现天亮了。起身后,边听鸟鸣边吟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忽然,他想起夜里听到的风声、雨声,走到窗前,边张望边吟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由此,留下了一首好诗《春晓》。

3.范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读通古诗。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认识的生字,读正确。

1.认读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觉、啼,再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齐读)

2.认读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声、知、少(注意三个翘舌音的字),再读一读三、四行诗。(指名读齐读)

3.连起来读一读古诗。

1.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节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2.背诵课文。(指名、分组、齐背)

觉:学下面的的子换成见。

夜:第四笔是竖,不要写成竖钩。注意指导笔顺,提示不要漏写第七笔点。可与熟字衣比较字形的异同。

雨:仿佛隔窗观雨。里面左右各两点,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声: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笔是丿,不是竖弯钩,不能写成巴。

知:左边是把午的竖改撇,再加一点。右边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说出来。

少:上面与小不同,第一笔是竖,没有钩。

1.填空。(完成课后练习3)

指导:先数一数每个字的笔画,边数边在字下注上笔画数,再把相同笔画数的字写在一起。

2.朗读、背诵课文,填空。(完成课后练习4)

3.补充诗句吟诵。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爱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写下了不少咏春的诗句,我抄了几句,你们想读吗?(出示诗句,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 ,练习背诵。)

推荐朗读的诗句:

(1)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以上诗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学自由朗读,不必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