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 儒家思想育人心得体会(优秀8篇)

小编: 飞雪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儒家思想育人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个人修养、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塑造自身品质和品格,实现人格的完美。

第二段:仁爱为本(200字)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仁爱之道。仁者爱人,儒家倡导人人都要具备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和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的需求,积极关心和帮助他人。通过实践仁爱之道,我们可以培养出对他人之间的互助精神,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段:勤学修身(200字)

其次,儒家思想注重勤学修身。学习是人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儒家进行德育的基础。儒家思想倡导个人通过学习从中修身养性。勤学修身的精神在个人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让我们保持谦虚和虚心好学的心态,扩宽知识面,不断地反思和提高自己,从而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展现出高尚的品质和道德。

第四段:礼治为基(300字)

此外,儒家思想追求礼治。礼治是一整套完整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规范和道德准则。通过学习和遵循礼治,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行动,不仅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还能塑造自身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第五段:以人为本(300字)

最后,儒家思想以人为本。它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而重要的个体,都有发展自身的潜力和权利。儒家思想鼓励个人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注重个人的尊严和幸福。这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理、美和善,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同时,我们也应尊重他人的个人价值和选择,为每个人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总结(100字)

通过学习儒家思想,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通过实践仁爱之道培养出互助精神,通过勤学修身提高自身品质,通过礼治塑造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通过以人为本追求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在实际的育人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儒家思想,将其融入到教育和培养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二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儒家思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的内容和价值理念广泛地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在当代的教育领域中,师德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话题。对于教师来说,如何与儒家思想的理念产生对接,使自己的师德更加优秀,是每一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段: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约300字)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承中。儒家思想强调“仁”,即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性需求,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核心理念是“仁爱的、正义的、忠诚的、谦让的、智慧的”。此外,儒家思想还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一个人的修养的开始,也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三段:儒家思想与师德(约300字)

从儒家思想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授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将孔子所说的“爱敬人”、“为师之道”付诸实践。此外,儒家强调“示教”,即身教重于言传。教育者的行为所显露出来的价值和道德观是学生们很好的示范和榜样。因此,秉承儒家思想的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注重提高师德修养,做到道德高尚、言行一致。

第四段:我的师德心得(约300字)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入地体会了儒家思想与师德之间的联系。我认为,良好的师德,不仅要将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更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标准。作为老师,我们能够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而是如何做人处世,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有担当的、有信仰的人。良好的师德,需要以身作则,遵循儒家思想的道德标准,做到言传身教,塑造学生成为品行高尚的公民。

第五段:结尾(约200字)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与师德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将儒家思想贯彻到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素质和文化意识,尽己之力,造福社会。而对于我自己来说,时刻记住先做好自己,做好师德,做好示范,做好爱的传递,这是我最大的追求和信仰。希望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能够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将儒家思想转化为实际的教育实践。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三

读《论语》感悟到儒家文化贯穿两千多年历史,辉煌古代,如今《论语》借助电视、网络、讲座向国内外传播,为建设当代人的精神家园做出了贡献。我从养生的立场思考儒学关于人生的基本准则。

1.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的思维敏捷,会学习,学的程度在于“习”,学后会用,必然产生喜悦。“习”是深入体会、反复练习,如弹钢琴,一个指法就练许多天,体育运动每个项目都要天天拼搏。习的目的在于升华,古儒叫格物,真明白了它的意义必然“悦”之。朋友来了可切磋,可升华,可传播,其乐大矣。孔子指出:人要通过学与习去追求人生的最高极点,是内悦;朋友互访,可以从中交换、互补、提高、借鉴、增强气场,使蓬荜生辉、信誉远播;君子应该有内心中的恒定地位,人不知道你的胸襟作为,又怎能生气呢?做人不是给人家看的,而是要担负起为国为民为人类的使命。圣人的这三句话是人生指南针。

2.三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语。忠、信、习三者是人永远应对照的镜子。子贡问孔子国家安定政治平稳之道。子曰:“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国家要强盛(兵足),经济要繁荣(足食),人民要信实。三股力量齐备,才能使国安定政治平稳,当力量达不到时,先去兵,经济力达不到可去食,但必须让老百姓对国家有坚强的信仰力。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28年中,经艰苦奋斗,缺兵缺粮食,但人民对党坚信不移,终于建成了中华民族人民民主共和国。

3.天道: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无言”也是一种教育。“道法自然”,神接近天,圣接近地,人要开天辟地,一日九变。既要有理想主义,又要有现实主义。只有理想没有土地者是梦想主义者;只有土地没有天空是务实主义者,二者都不能得到开拓。上天给人自强不息、从容不迫的大气度:地给人以生生不息、温柔敦厚和谦仰的态度,加上人之理想与适应实践创新的摸索,成为伟大的力量,天人合一,与时俱进,一种完美的力量凝聚在心中,即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

4.“安贫乐道”:子曰:“贫而乐,富而好礼”。古有愿安贫乐道、寻找心灵的家园的人物如陶渊明。而今小康世界,物质极大丰富,全国老年人老有所养、有所学、有所用,更有所乐。如果说“贫”,那是道德修养不够,贪得无厌不知足。孔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今天,中国有几亿老年人颐养天年,多学点传统文化儒、释、道、医、哲科知识,必然生“乐”。

5.“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把宽容放大,则“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们应该怎样修身养性?一切皆由心而得,向外延伸,儒家用“和”,佛用“空”,道用“无”,全是开放性的.,穿越千古时空,宇宙沧桑,这就是天地人合一之道也。

6.心态:如何对待人生遗憾?

生活中的遗憾,如果多次放大,就会破坏生理功能,危及生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用可以做的事去弥补遗憾。我有三宝“放、和、了”,“放”,万事放得下,身体放松,心胸放宽,心情放远。“和”,对人对物要和气、和谐、和光同尘。“了”,事大事小、一过就了、一了百了。

7.处世之道: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原则是强调做事情的分寸,避免“过”和“不及”。“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去体现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以怨抱怨将会成为恶性循环,殃及子孙后代;以德报怨,则献出越大,浪费越大。第三种态度是用率直、磊落、高尚人格,坦然面对,一切太过的疏远和太过的亲密,都会起相反的结果。子游说:“事君数(屡次),斯辱矣(招致羞辱)。朋友数,斯疏矣(也就快疏远了)”。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要保持一个尺度,不要大包大揽)如你真爱自己的孩子,就是让孩子独立去走上成功,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夫妻之间彼此也要给对方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是禅宗讲的“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使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全开了就要凋谢了。对待工作要尽心尽责。但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本分,不要越俎代庖,会招来祸害和嫉妒。怎样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呢?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无莫也(没薄厚、没远近、没亲疏),义之与比”。(道义,就是做事的原则和标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不要说漂亮话,取悦于人,要少说多做)“谨言慎行(要四多、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言寡尤,行寡悔(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

尊礼、守礼、行礼节,“修已以敬”。子曰:“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孔子的态度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人格写照。

8.君子之道:

“仁而不忧,知而不惑,勇而不惧”。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利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人生德大义,事关国家、大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无恒产有恒心”。“矜而不争,辟而不党”。(君子在人群里从来不争,也不结帮营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的言行标准是“讷于言而敏于行”。(表面上少言寡语,而内心无比坚强、坚定、刚毅)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过其行,说的多,做的少,是君子之耻。子曰:“君子不器”。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只作一份职业摆在那里。有个故事说:在炎热天有三个瓦匠,悲观主义者说“我在出苦役”;职业主义者说:“我在垒墙,要完成任务。”理想主义者说:“我在盖教堂。”同样一件事因心态、境界不同而体现出的生命价值有异。我们都可以成为不平凡的君子,君子儒的高尚完美的人生价值观是“君子不器”。我从此处认识到君子之道三大内涵的精髓是“仁而不忧,知者不惑(明白取舍,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勇者不惧(在道义中就要勇为,做到了仁知勇三达德)。”

9.交友之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是人的价值取向。“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僻、友善柔、有便佞,损矣。”直:真诚、坦荡、其人格给你勇气;谅:信也、诚实,使别人精神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多闻:知识面广,从间接中转化成你的直接经验。便辟:谄媚逢迎、溜须拍马。善柔:典型的“两面派”当面奉承,背后诽谤。便佞:夸夸其谈,耍嘴皮子。人生三道坎:“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告诉人当选朋友时应注意自己的年龄段和自己的心智素养,去交益友。人老了,许多人总是谈过去,谈家常,一谈现实则满腹牢骚,这样的心态不好。

10.理想之道: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孟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宏大的理想,不见得是权势、金钱、或什么职业。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命链条中最在乎的东西。君子有天下使命、历史的使命,要不辱使命。理想之道就是给人一个淡定的起点,给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不管环境好坏,君子内心有一种恒定能量,使周边熠熠生辉,用生命的气场改变命运和方向。我喜爱国画,当1972繁华年我作为黑五类分子,自己一人在家,一天只领到一斤白薯干,去上山砍柴,砍了二百多斤背着下山,突然天飘大雪,山路滑窄,于是扔掉柴薪,坐在山头观雪景画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山下就是白河支流)暮色淹没了山头,我下山又走了二十多里,摸到被雪盖住的寒舍,空去空回,人生苦极反成乐。我爱针灸,因父亲是针灸大夫,我也学过中医,但没机会从医,1968—1978年间也曾治过不少病,曾为生气而停止呼吸的老太太刺透过心窝膻中穴,一针四十分钟后人好了,许多病都是医院不治之症。2006年我在医院体检出尿路结石和膀胱肿瘤,应该立即开刀,我练翻掌功半年再检查,两个病全好了。为了人类的健康长寿,我于2009年完成了《佛学养生九要参》和《百岁养生健康法宝》,忠心祝愿和谐社会人人健康长寿。

11.人生之道: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21世纪是科学昌明时代,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最大的难题是不知如何选择。选择要有规划,有信心毅力去孜孜不倦地学习。“过犹不及”,贪多嚼不烂,要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学、边想、边应用。经过学习、历练,提升自己,有所感悟。学习有两种方式,“我注六经”,皓首穷经,白头到老。“六经注我”,用经典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这是心灵自信,叫“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不惑”太难,当今物质极大丰盛,精神文化博异多彩,越多越奇越诱人,难辨高低、曲直、是非,这阶段要用减法,敢于取舍,舍去不必要的物、事和朋友。按照《中庸》的理念,才变成淡定而从容。

庄子《逍遥法》里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受夸赞时而不多往前走一步,受辱时而不泄气,依然坚持自己的荣辱观)”。这就是孔子的“耳顺”境界,无论什么样的话,顺心的,逆理的都听得进去。不管云在五千米还是五百米,他总能感知到这个高度。孔子因材施教,“耳顺”使自己无比辽阔,可以遇合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在某个高度。这就是中庸的融会贯通境界。从心所欲:当今世界一体化,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有对立斗争,也有互补和交融,互化又互相辅相承,成熟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展创新,要与西方先进科学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上半个世纪我们曾盲目横扫传统文化,现今全世界又春花怒放纷纷建立孔子学院林立于各国,在人类道德危机的重要时刻,我国古典精神力量文艺复兴《论语》更绽开独放异彩去拯救人类的本来心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古恒常。

西方文化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中国文化相信“道德就是力量”。21世纪的开端,世界各国纷纷建立孔子学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选择道德来拯救心灵信仰。孔子说:“仁者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无敌”并不是别人打不过你,而是相互敬爱,以其自身人格的感召力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这才是最高的境界。从表面上看道德是柔弱的,但是只有道德才能彰显人的崇高和尊严。放眼上下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无论是物质的力量,还是制度的力量,抑或是知识的力量,都不如德性力量那样久远和悠长,斗转星移、时光荏苒,一切都在实践的无情淘洗中灰飞烟灭,唯有那“感天地泣鬼神”的德性之光确穿透漫漫长夜和重重屏障,依然熠熠生辉,感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道生之,德蓄之”,永恒不怠。我们学习中华文化,也就是学习道德文化。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四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儒家思想和师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教育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儒家思想和师德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在此共享一些心得体会,以期能够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带来启发和帮助。

第二段:探究儒家思想(约300字)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强调的是“仁爱”、“诚实”、“中庸”等价值观念。对于教师而言,这意味着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例如,秦桧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可以引导教师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是否符合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高尚品德。

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书育人”,而不只是注重教学内容。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耕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信,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这也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态度和知识价值观。

第三段:体验师德风采(约300字)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要以师德为根本。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师德的重要性不能够高估。教师应该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作为师长应尽自己的全力来关注每一位学生。

同时,教师要做到言行一致,言传身教。教育教学中的任何言语和行为都应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既要注重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师在这方面的实践中,会遇到各种情况,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方法,以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四段:从体验中成长(约300字)

在实践中,我发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有时候我会因为语言不当或情绪波动而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自己的工作受到负面评价。其次,有时候我会因为忙碌和疲劳而失去耐心和爱心,导致对学生的教育不够有效。这些问题让我深感反省和忧虑,也让我认识到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通过反思,我得出了一些改进自己的方法。首先,我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调节方法,尽可能地掌握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干扰。其次,我会更多地学习一些实践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教学的环境和背景。最后,我会加强自己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发掘不同领域内的优秀经验和理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五段:结论(约200字)

儒家思想和师德是相互补充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刻铭记的品质和精神。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追求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品质和素质。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与广大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以更优秀的态度来面对未来的教育和成长。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五

每个专家都可以倾向于用他自己的语言表达大体一致的思想。当安东尼谈到通常的倾斜sway(这是常用来平衡转身的)的时候,他使用他“航船”例子.船的立桅保持对船身的垂直不变,不论船身如何随着风浪滚动都是如此.这就描绘出直线(头到脚尖)的倾斜。我喜欢这样解释这种不间断的倾斜动作:把它和熟练驾驶的飞机作转弯的倾斜飞行作比较,这时飞机转弯的离心力正好和倾斜的离心力平衡,于是乘客和机组人员都感觉到他们像处于垂直坐着或站着时的正常平衡状态.我很高兴听到安东尼非常赞同这样的事实:标准舞(摩登舞)的核心是一对舞伴的中线身体接触.关于这一点是没有模棱两可的说法的.“两个身体完全和谐一致,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优雅非凡.”。安东尼这麽说.如果一对舞伴接触松散,断断续续地分离身体,这就把他们用在跳舞的其它方面的一切努力都抵消了!身体的接触绝对十分重要,正如腿和脚的外转对于正确表演芭蕾至为重要一样.安东尼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五个标准舞中每种舞蹈都保持身体接触是一种不容商量的事实,这是所有教师和比赛者都必须在训练中遵守的规则,而且也是评审员必须考虑到的因素。我也确认安东尼的男士内在垂直中心的概念(这是一条理论上的从头到脚的直线,男士身体转动和自转时以此线为中心)是正确的。用他的说法,女士的姿势必须是易于弯曲的和女性味十足的`。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女士身躯的弧线以从下端(脚)到上端(头)成弓形延伸。男士引导舞伴进入任何一种旋转步(spin)时,离心力必须造成她的头和肩部成弧状,离开男士向外倾斜。柔韧易弯曲的脊椎,记住了吗?在例如反向抑制步(contracheck)中,也有女士上身线条向外延伸的现象.安东尼再次强调一点,即:女舞伴绝不可使上身处于固定不变的位置.还要注意的是女士必须保持与男士相应的平衡中心,否则保持身体接触便成为不可能.哪一种说法把我引向安东尼的下一个观点呢?华尔兹中的摆动求平衡和脚尖位上的持抱.安东尼和他的舞伴是展示他的讲座中的每一个特点的三对舞伴之一,其他两对是东尼・托克曼和阿曼达・欧文以及斯科特・德拉佩和莫伦拉・科拉格雷科,他们跳华尔兹右转的前半部……并在一小节音乐中保持这个位置,他们在旋转步转动的第三步上同样停下来并保持平衡……我看这部份录像时,感觉到好像处在时间错位之中.我的思想跳回到1937年的那个年代,那是一个周末之夜,黑池冬天花园向普通观众关门,我的老师伊莱特夫人拥有黑池舞蹈俱乐部――我那时16岁,雄心勃勃,是俱乐部会员.在这个同样的皇帝舞厅学舞.她教我们控制平衡和精确放脚的共同属性.所有的每一对学舞者都必须跳舞,按着口令指示去跳,一小节音乐,再用一小节音乐冻结平衡,跳另一小节音乐,在身体上升动作时再次冻结,然后重复做这个练习,直到老师叫停下为止,伊莱特女士鹰一样的眼睛一直仔细盯着每对舞伴的步伐,只要发现一点点不足之处,就予以批评指正。我建议把这种方法作为训练每个参赛舞者的标准。你在看录像时会发现安东尼和他的”助手们”有点儿不同之处:他的姿势.特别是他的脚上功夫的精确程度比赛准备就绪阶段,然而他的平衡和控制能力,比如说并脚双左旋转步(doublereversespinfootcloses)(脚尖旋转步动作,重心不变),这个动作就更精确,更富有艺术性,双脚的里面限定在一起,双脚后跟以同样高度离地而起,双脚脚尖准确地接触到同样的假想线上。请你一定把录像的这一部份重放二到三次,其中双双对对的舞者在晚会节目中跳了3个双左旋转步.请观察每一双脚,如果你能从中了解到:一个舞者出色的技术的基本细节,如果没有同等的高标准的支持,光靠最高级的令人愉快的编舞是不能获胜的,那麽,这对你来说就值很多钱。安东尼谈到舞蹈旋转步技术,这是华尔兹的历史基础。他对旋转步下了定义,他表演了用每一条腿做的站立旋转步,让没有重负的腿跟着进入负重腿后面的位置,这又一次把观众的注意吸引到平衡的重要性上。在比赛中我看到许多男士在引导女舞伴围着他们做站立旋转步的时候,不断地把重心/重量从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我看(其他人也一样看)这个舞蹈者无疑是太平凡了,他还没有学会在必不可少的时间长度内保持单腿平衡。安东尼说,跳流动旋转步时绝不可打算尽可能多地扩展在舞场上的距离.这里最重要的是旋转的质量和音乐感,而不是移动多大的空间。我和安东尼在这一点上再次一致,男士身体”内部的轴心”必须垂直于地面并且感觉到是旋转的中心,女士的头和肩部必须显出是沿着旋转的周边旋转.在把重心从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时,不应前后摇摆.在第一次轴转时,脚的自然距离分配绝不可在随后的一步上增加.切不可伸腿伸脚,因为这会破坏旋转的纯净。高质量的移动旋转步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类型一一是对它本身的深入研究过程,对于这个舞蹈的单个方面可以谈很多,写很多。信息量最丰富的讲座设计出来是为了培养出具有雄心壮志的舞蹈家。安东尼・赫尔利说的不言而喻的道理与舞蹈各方面的现实符合吗?正如任何一个好学生应该做的一样,学会把理论用于实践,然后,你可能成为一个好舞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13、《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七

经过上文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却存在多种问题,因此,加强传统儒家思想的运用,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第二则是可以让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其他方面得到完善。总之企业借鉴、学习传统儒家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将对传统儒家思想对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意义进行简要探讨。

“重民”是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同时也一直是我国进行国家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思想。此外,“仁者爱人”也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一个主要思想,它的意思近似于“重民”,因为两者都是以人为本的意思。以人为本思想是指无论是国家统治者还是企业领导都必须做到以人为中心与出发点,人是一切工作的重心。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国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国家治理,如此才能得到人们对自己的爱戴,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样一个企业想要持续不断的发展,并在其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前面已经提到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不足之处就是缺乏以人为本理念的建立与落实,这严重阻碍了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只有保证企业内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才能做好企业的相关经营管理活动。因此,当代企业要继承学习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民”思想,并通过各项措施使这一管理思想得到真正落实。例如通过建立合理的工薪制度、晋升制度,为员工增加培训机会,增进与员工的沟通,尊重与关心员工等措施来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落实,最终给企业自身的进步创造无限的发展动力。

诚信的缺失是当前社会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这造成企业员工的流失,很难吸引更多的顾客,也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诚信的缺失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必须要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企业只有认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正确看待诚信的重要性,并积极地改进自己,才能通过诚信来使员工服从,使顾客信任,从而实现企业的顺利发展。传统儒家思想中就很重视诚信,认为诚信是成为一个高品质、高修养人的必备条件,同时诚信也体现了我国的传统道德。儒家思想还把诚信看作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立国的根本并不是粮食的充足、武装的丰富,而是人们对统治阶级的信任。同样,儒家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信誉可以看作是人的第二个生命,如果缺乏个人信誉,那么这个人就很难在社会立足,可见儒家思想将诚信看的多么重要。所以作为企业来说也需要特别重视诚信,在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时刻遵守诚信原则,从而给自身的发展提供保证。例如企业在面对顾客时要做到童叟无欺,在面对员工时要信守承诺,在面对合作伙伴时要按照合同认真履行自身职责。

在生态被严重破坏,环境被污染的当今社会,企业要想取得社会的认可必须要摒弃之前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而是要树立生态发展观念。儒家思想中也很重视对生态的保护,例如儒家一直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意思是指人与天地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此外,儒家把人看作是“万物之灵”,认为人类不可以违背生态平衡来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社会企业应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来进行生产,从而保证自身的盈利。例如企业可以通过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或社会市场营销观念来指导自身企业的生产经营,这样有利于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儒家传统思想中比较倡导“仁者爱人”,这一思想认为人只有具备了关心别人的能力才可以称为是一个合格的人,所以儒家思想中把“仁”看成是体现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体现。作为一个企业,假如想要真正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必须要正确处理自身与社会的利益。此外,当今社会很多企业都在面对“利”与“义”的取舍问题,而传统儒家思想中向来推崇“以义取利”,所以企业在借鉴儒家这一思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具有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意识,决不能通过恶性竞争来对其他企业造成不利。其次,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话需要顾及社会整体的利益。企业仁义精神的形成能够帮助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竞争的工作环境,还有利于行业有序竞争的实现。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格篇八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杨振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