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物外貌教学实录 人物心理活动的教学反思(模板5篇)

小编: FS文字使者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外貌教学实录篇一

这学期我听了林老师一节作文指导课——心理活动描写。我为林老师扎实、丰富的作文教学水平所折服,她那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手段让我耳目一新。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造成他们在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说起”。即使自己经历过的.事。由于写作无章法,也不能尽情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让他们有话可说,一方面也要在写作章法上指导学生。首先,我很欣赏林老师课前与学生的互动,活跃了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写作文。其二,林老师在课堂上学生写作时给学生出示一些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词语,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有些学生阅读量小,积累不多,词汇贫乏,写起文章来平淡乏味,如果学生能恰当地运用老师出示的词语,使自己的文章增色,也是很不错的。第三,林老师通过做游戏,让学生谈感受,这样,学生就能真实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学生有话说,学生写起作文来自然也就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听了林老师的这一节课,我受益匪浅。首先,我还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积累。老师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要简简单单学语文,留一些时间给学生去阅读。其次,我还应该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的灵活多样上下工夫,以林老师为榜样,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写作。只要是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我们就应该采用。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

人物外貌教学实录篇二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人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教学时我抓住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第一个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我让学生画严监生摇头的动作和伸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第三个片段抓住了凤辣子的语言神态描写。这一课既是课文也可以作为指导写作的范文。我在教学时读写结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这课时,第三个片段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是不常用的,学生对这些词不理解,也读不通顺,于是我采取了领读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读,然后挑读,并引导学生简单地理解了句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将从《红楼梦》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人物外貌教学实录篇三

5月4日,文化部下达了《关于加强网络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对于进口的网络游戏产品实行内容审查制度。审查范围包括进口游戏产品权,承认虚拟交易的合法性,呼吁立法上完善有关法律制度。

2、虚拟财物是一种智力成果,是受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的一种,其保护适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3、虚拟财物就是虚拟财物,因其具有交易价值而成为特殊交易物,法律应明确此种特殊交易物的权利属性,以保护交易各方和权利人的'权益。

关于对虚拟财物性质的定位,笔者认为应对此“物”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进行判别。可以明确的是,虚拟财物是在网络游戏环境下的财产和物品,不是现实中虚拟的财产和物品,作为物是有其固有的自然属性的,所以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任何虚拟物的。法律对物的自然属性规范成为特定的法律关系,使物具有法律属性,如所有权就是物的法律属性。如同虚拟游戏环境中的人不是现实中的人一样,虚拟游戏环境中的物也不是现实中的物,不会因为名称上的相同而具有同样的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如果说虚拟环境中的物可以独立于虚拟环境存在而具有了物的属性,是否可以认为虚拟环境中的人也当然具有了人的自然属性和人格和身份的法律属性,结果是否定的。我国目前采用物权法定主义,不允许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的种类和权能,对于物的认定也不是因为其名称上的相同而当然就称为民法上所谓的物。所以,虚拟财物终归不是物,在不能独立存在并被权利主体有效支配的情况下,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以及所有权的对象。

同样,虚拟财物也不是无形资产的智力成果。游戏中的装备和物品,在游戏中从a变成b,从b变成c,都是游戏模式中的一部分,是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包括游戏运营商和玩家在内都没有创造和改变的可能,也不对全部和部分享有专有排他权,所以不具有知识产权的特性,不能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关于虚拟物品的价格确定,首先要明确游戏运营商与玩家的关系,游戏运营商与玩家是服务合同关系,游戏本身和游戏中的各种附助功能都是运营商提供服务的一部分,这是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关系。服务提供者提供符合法定或约定的质量、要求、数量、期限等的服务,玩家接受服务并支付对应款项,游戏运营商和玩家是不存在所有权交易关系的,游戏提供者也不是以转移游戏及游戏中的附助功能的所有权为目的,玩家购买游戏中的装备和物品目的也是在游戏中的运用,对相关装备的控制也就标志着有权利享受运营商提供的相关服务。所以,这个价格是服务行为的价格,而不是所谓“物”的价格,所有权是物的交易的前提,也是物的交易的结果,这是物的交易的实质,而服务交易中的交易是行为。举例说游戏运营商提供的游戏服务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手机服务是一样的,用户有权请求电信运营商提供约定的通话服务,用户享受的是对服务的权利。在手机的基本通话服务之外,还有短信息服务,图片铃声下载服务等其他服务,游戏用户可不可像对手机的图片和铃声一样主张对物的所有权呢?可以明确的是,手机用户对手机所下载的图片和铃声是有所有权的,但网络用户为什么没有对游戏物品的所有权呢?因为手机中的图片和铃声是独立存在的,是可以被权利主体有效支配和处分的,因为其本身就是权利的载体,而游戏中的物品只是权利的证明,它不能独立于网络游戏存在,它只证明权利人有请求约定行为的作用,就像手机中的卡一样,对卡的占有并不是对服务的占有,因为卡的丢失可以请求电信运营商取消丢失卡的链接而重新设定链接,号码和内容与以前完全是一样的,所以它只是服务权利的证明,并不是权利的载体。如果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络游戏中的部分财产或物品可以以独立的数据形式存在,并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被用户有效的占有和处分,而不是游戏中的占有和处分,那么这样的财物就具有了物的属性而可以成为所有权的对象,其占有者也可以根据法律和约定对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但此所有权也仅限于排除游戏开发商声明享有知识产权的专有范围之外的独立数据。因此,游戏中虚拟财物的丢失,玩家对游戏环境下的财产和物品主张所有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如果根据双方的服务合同约定主张运营商违约是完全会得到支持的,对于游戏中虚拟财物的交易,也是对运营商服务行为请求权的交易,而不是物的所有权的交易。

关于虚拟财产的立法,笔者认为应当认真思考,除非有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有必要对其进行规范而形成新的法律关系,以明确关系各方的权利义务,如克隆技术所产生出的克隆人就会产生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法律如不加以明确就会使主体权利处于不确定状态,如婚姻法、继承法中的身份关系。这是新的社会关系的出现导致法律做必要的调整。虚拟财物的法律纠纷主要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范围,还没有形成新的社会关系。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所做的判决是在新的环境下对消费者权益的确定和司法救济,对虚拟财物的法律调整仅是针对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特殊形式的制度完善和法律保护。

网络游戏的特征决定了游戏中每一个物品,武器装备都有一个特定的号码,这个号码是特定物品或装备在游戏中的唯一标志符。所以,从运营商来讲,游戏中的装备是不会丢失的,除非运营商数据库中链接的数据被删除。而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装备不被自己游戏中的人物的全面支配和控制之下,装备就“丢失”了,这是游戏中的丢失。而这种“丢失”如果不符合玩家与运营商之间的约定,游戏运营商就有义务为玩家恢复装备。这种恢复并不是对物的占有、使用、处分的恢复,而是对约定的游戏装备的服务行为的恢复。

关于游戏中的帐号和装备的保护,笔者认为,首先是建立游戏帐号实名登记制,使账号与所代表的权利相分离,账号的遗失,可以通过挂失来恢复权利。其次是在行为规则中建立游戏运营商的特定义务,即有义务为玩家及时查询、保存、恢复、证明游戏账号中的数据和装备。第三是游戏帐号和装备的转让建立登记确认制度,以运营商登记确认的权利人为合法权利人,只有登记的交易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所以,只要证明权利人是帐号的合法拥有者,就可以为用户恢复账号的权利,游戏中的交易也具有了安全的保障。

从保护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权利规范与市场调节是必不可少的,网络游戏产业会在新的调整下促生出新的动力。游戏运营商不应签订不利的协议而承担风险,玩家也不会丢失了财物而放弃游戏,游戏生产者也不会片面强调利益而乎视了众多用户的烦恼,市场调节与法律规范有效结合才可以促进有序竞争,国际合作和自主开发既是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市场成熟的标志和动力。以法律手段来解决网络游戏中的难题,合理维护各方的利益,必将引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驱向新的时代。

人物外貌教学实录篇四

一、搜集课外资料,丰满人物形象。

在上课前,我就让学生读了《儒林外史》的第五回,使他们对原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严监生原名严致和,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粮成仓,童仆成群,牛马成行。对于这样一个人,本应该丰衣足食,但是平日里,他夫妻四口在家里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常小儿子要吃时,在熟肉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就是了。

他这样拼命地节制一切费用,终于营养不良而染了疾。即使生病以后,仍旧每晚算帐,直算到三更,病得吃不下饭,还要在家前屋后走走,看守他的财产。卧床不起了,还一心想着田上要收早稻,打发了管庄的仆人下乡去,又不放心,心里只是急躁。

病入膏肓时,还舍不得银子吃人参。这种对财物的过分爱惜,该用不用,足可见其吝啬。在教学感悟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时,通过补充严监生的背景资料,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理解后,我问学生: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很多学生都说他吝啬、爱财如命,也有学生说他是勤俭持家、是节约。为了让学生真正把握人物形象,我先让他们理解吝啬和节约各是什么意思?吝啬是指过分爱惜自己的钱财,当用的不用。而节约是指节省,不浪费的意思,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然后,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并根据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严监生把一根灯草看得比生命、亲情、财产都重要,这就是吝啬。其实,对于这一人物的理解,也许不同的人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要强调多元解读,强调独特感受和体验,但是任何作品的价值都有一个主流解读。主流解读是大多数读者的理解和体验,也是我们解读作品、理解作品的基础。所以,老师还要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另外,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用细致的动作、神态来描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让学生学以致用。

《人物描写一组》这课有三个描写人物的片段,教学时我抓住了每个细节描写的侧重点进行教学。

第一个片段是抓住了小嘎子和胖墩的动作描写,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对于这些动作的体会,我分别请几对同学上台表演课本剧,请同学从动作神态这方面去评审这几对同学的表演,加强了对站、围、蹦、转、推、拉、拽、顶板等动作的理解。

第二个片段抓住了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描写,我让学生画严监生摇头的动作和伸手指的动作来体会作者所刻画的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第三个片段抓住了凤辣子的语言神态描写。这一课既是课文也可以作为指导写作的范文。我在教学时读写结合,在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后,对学生进行了细节描写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这课时,第三个片段中对凤辣子的外貌描写,有许多词是不常用的,学生对这些词不理解,也读不通顺,于是我采取了领读的方式,在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读,然后挑读,并引导学生简单地理解了句子。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我将从《红楼梦》中截取的片段播放给学生看,图文结合,更好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七单元的课文都是描写人物的,除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一个很重要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在教学22课《人物描写一组》时着重点就放在体会描写人物方法上。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是由三篇独立的片段组成的:《小兵张嘎》、《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并且三篇短文都选自名著。这三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而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又不尽相同。在教学时,我不急于求成,先复习一下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或某种思想品质。我用了三个课时,每一片课文用一个课时,每课抓住一个训练的重点。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着重抓住人物的外貌、穿着、语言的描写来学习。采用小组的形式,先划出相关的句子,再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还会有较大的争议,通过同学们的探讨,该搜理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挖掘出来了。

《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后再在全班作汇报。

通过这些方式的学习,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方法,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描写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也更清楚地体会到了写人的文章应该如何去写,写人的.文章与写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学生应该比以前清楚一些了,比较好地达到了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人物外貌教学实录篇五

抓住“两个指头”,走进守财奴的内心。

《两茎灯草》中的严监生非常吝啬贪财,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人。课文抓住他的动作、神态来描写,尤其是严监生伸出两个手指的细节。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细节,狂追不放,让学生理解“此时此刻,严监生想说什么”,以这个问题来理解临死之前的严监生,急于想说什么,进而走进他的内心,理解严监生吝啬、小气的形象。学生细读文本,找出了描写严监生动作、神态的句子,我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严监生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他想说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

严监生内心的焦虑越来越迫切,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严监生的心情从失望到绝望到崩溃。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正是作家抓住人物动作、肖像、心理及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才达到如此效果。

《人物描写一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