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高一上期语文教学计划(汇总5篇)

小编: GZ才子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有意义。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五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一

语文教学要现代化必须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最优化是这一过程的决定性因素。本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期语文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一、教学任务: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解题能力;讲练结合,夯实基础,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二、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灵活运用语言文字,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2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在课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 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 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二)必修2

本册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4个单元分别是:情趣与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对话与交流(演讲辞)。“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学习 抒情,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口语交际”专题为演讲。“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修辞无处不 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名著导读”介绍了《家》和《巴黎圣母院》两部长篇小说。

五、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学习新教材、新课标,明确课标对高一年级的要求;认真钻研新教材,扎扎实实备好课,讲好课,充分发挥课内45分钟的效力,科学支配时间,注重教学效果。

2、提高备课质量。对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要详细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基点、疑点,设计好课堂练习,灵活处理教材。 3、作文教学依据教材编写体例,完成教本上的“表达交流”训练,但又适当超越教材。调动学生参与作文批改与点评,提高批改实效。重视自能作文,要引导学生、要求学生多练笔,教师认真批阅。教师适当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评点学生作文时心态主动、亲切,真正挠到痒处。本期拟做大小作文8~10次,课外练笔若干。

4、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积极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5、 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自奋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课文理解;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相互讨论。

附:本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课时

2 9.8-9.14 军训一周

3 9.15-9.21 《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武退秦师》大作文1写作 8

4 9.22-9.28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大作文1讲评 8

6 10.6-10.12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大作文2写作;月考一 8

10 11.3-11.9 《故都的秋》大作文3讲评;第四单元测试;月考二 8

14 12.1-12.7 《诗三首》《修辞无处不在》大作文5讲评;月考三 8

15 12.8-12.14 《兰亭集序》《赤壁赋》;名著导读 8

18 12.29-1.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姓氏文化》;放月假 6

19 1.5-1.11 月考四;本期总复习 8

20 1.13-1.18 期末测试及其讲评 8

说明:计划只是总体设想,视具体情况,执行时可能有所出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教育观为指导,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语文教研组的具体要求为行动指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注重积累,夯实基础,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扎实、稳步地推进高一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二、学情分析

(一)学情:

1、本学期本人带高一(1)、一(2)、一(3)班,三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自觉性较强。

2、有少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欠佳,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当,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针对性策略:

1、语文教学以基础为主,稳扎稳打,适当拓展,不宜贪多求快。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适量地补充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注重迁移和拓展。

3、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规范答题训练。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积累,勤于写作。

三、教情分析

(一)教情:

本人参加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教学基本功不是很扎实。

(二)针对性策略:

1、积极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多参加听、评课活动,融入集体备课,精诚团结,提高自己。

2、努力整合教材,力争驾驭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四、教学目标

1、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根本目标。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

五、教学内容

1、完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教学内容。

2、传统文化导学:《弟子规》、《百家姓》等。

3、学校、语文教研组布置的其他教学任务。

六、具体措施

1、“文以载道”,把教学与育人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文本熏陶学生,陶冶他们的情操。

2、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提高备课质量,体现知识和能力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系统地讲解相关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训练加以落实。

3、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和检查,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和整改措施。强化语文知识的积累,督促学生多摘抄、多写读书笔记、多练笔并检查落实。

4、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抓手,带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作。作文教学:本学期主要训练记叙文,形成系列,穿插在单元教学中进行。

5、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增加课外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热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为此,本备课组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以xx大精神为指针,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

3.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 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点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

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一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三、 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 教学设想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小作文,每单元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 教学策略

1、 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 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化作文能力。如观察生活如何观察?怎样才能培养感受能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奖的及时性,为学生提供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能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4、加强语文第二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本学期安排四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第二次“报刊剪摘、注评、展评活动”,目的是激发广泛阅读报刊、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动脑动手的学习技能与习惯,创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第三次“‘校园心声’作文竞赛”,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次“‘爱我校园,爱我中华’即兴演讲赛”,目的是锻炼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多项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与争鸣的良好风气。

六、 教学工作实施

(一)必修课

1.教本

(1)进度安排

高一册的阅读教材,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着由浅入深、分散化解难点的原则,教学安排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六、三、四单元。每单元安排中心发言人。

(2)教学要求

(3)备课要求

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说明本单元的重难点,讲清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提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意见,以及和读本相关课文的处理意见,其他成员就这些意见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沦,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和读本相结合的原则,为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如下安排:

(1)教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序号)

第一单元—1/11(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12/24(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

第三单元—23/34(演讲词)

第四单元—35/45(序言和其他)

第五单元—46/51(先秦历史散文)

第六单元—52/58(先秦诸子散文)59/64(名著与文化索养)65/74(语言运用与写作)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难点、处理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的处理方式

a.以“读’为主。老师要组织和安排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指定必读和选读的篇目,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b.以写促读,结合练笔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c. 每周的活动课时间,学生做读书交流。

d.在平时的基础练习.检测时纳入读本的内容和材料,促进学声对读本的学习。

(二)选修课和课外活动

1.按年级组的统一安排。在活动课开设语文选修课。

目的:拓展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纯正文学的热爱和鉴赏力,以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形式:讲座形式

选题:文学鉴赏[电影与文学、国学、唐诗宋词、名著欣赏(外国文学、女性文学)]

2.组织本年级文学社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投稿,培养文学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现和培养文学苗子。具体工作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有益的语文竞赛和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4、成立四人语文小组,每周采取“四加一”课程结构,(四堂常规课加一堂活动课),充分开展“大语文”活动。

(三)作文教学

1.完成教本上的“写作实践与口语交际”训练。

2.制定出高中三年学生写作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有步骤地进行作文系列训练,让学生达标,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列。具体由汪坤老师负责。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写作速度,训练课堂定时作文,在60分钟内根据要求写出800字左右的文章。

4.注重作文的讲评,对不合要求的作文一定要坚持讲后的修改和重写,

5.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进行自我总结.形成一套自改、互改和老师批阅的作文评改体系。

(四)课时进度

全期20周,除节假日、军训、运动会和期中、期末考试外.授课时间共17周

119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诗歌、散文、序言单元各10课时 共4个单元 40课时

文言文单元各12课时 共2个单元 24课时

作文各2课时 共5次 10课时

活动课各1课时 每周一次 17课时

机动18课时

三、教研工作

1、组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新教材和新教法,探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

2、贯彻“大浯文”思想,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3、探索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精神。

小五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二

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认真贯彻“课改”精神,教、学好必修课文和语文知识,进行有效的读、写、听、说训练,切实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汲取课文中的实用语言、艺术语言、文学语言的丰富养料;同时,通过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陶冶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报国的革命情怀。

二、工作要求

(一)课程安排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课程主要学习必修课程三、四两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1.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7)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8)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2、表达与交流。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2)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三、实施方略

1.阅读与鉴赏。

(1)教学中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指导意见》精神,依据文本内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恰当设计教学目标,并以此引领和实施教学。

(2)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3)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能够熟练驾驭教材。

(4)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文意,正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观点,并能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5)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6)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2、表达与交流。

(1)鼓励学生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观察、想象和表达,鼓励学生自由地、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2)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3)指导学生修改习作,针对学生写作中暴露的不足,可采取学生独立修改、相互修改等方式,使学生逐渐提高修改能力。

(4)重视指导学生在交际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演讲、讨论、辩论等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

小五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三

高一上学期,是一个重要学习阶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语文学习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学习的思路特点,热爱并投入地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扎实基础,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素养使其终身受益.为此,本备课组制定以下计划。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以xx大精神为指针,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

3.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 新教材的特点及教学重点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

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

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

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阅读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高二阶段着重培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阶段着重培养研讨、评价的能力。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人文性,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二是工具性,重思维训练,重能力培养。

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写作教材分为互相衔接的三个阶段: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第二至五册按常用文体能力要求,分点训练,分体训练,第六册按写作过程编排,突出了各种文体的共性要求。

第一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三、 学情分析:

本届高一学生由于入学成绩总体偏低,故情况不容乐观,初中基础普遍不够扎实,阅读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及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进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四、 教学设想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一次小作文,每单元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五、 教学策略

1、 改变观念,加强学习,增强新课标意识,重视知识更新。

(1)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思维训练的特点。

(2)要加强学习研究,重视知识更新,订阅书报杂志,阅读理论专著,及时更新观念,提炼信息,充实知识储备。同时又要尽可能地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参悟道理,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3)重视备课组建设,充分发挥集体的知识和力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重视思维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扎扎实实学好课本。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计,还是教学流程的操作,都要重视师生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表演空间,把气力花在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上。

(2)重视每堂课的收效,重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力求做到重点突出,训练到位,把功夫花在基本功的培养上。

(3)注意初高中的衔接,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提升学生良好语文学习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辨证性和周密性。

(4)持之以恒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3、 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设想: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努力探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课堂作文训练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双管齐下,使作文教学真正走上系列、优化的健康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思考和做法:

(1)分解能力,讲究专题性。每次写作,“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明确到位,决不含糊。

(2)重视作文教材,细化作文能力。如观察生活如何观察?怎样才能培养感受能力?在写作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想象和联想?怎样才能写出个性、形成创新?这些内容在教材中都有较系统的阐述,这大大有助于作文能力的细化,因此,决不能弃教材于不顾。

(3)序列优化,讲究实效。每次训练后,重视评奖的及时性,为学生提供范文,或分工下水,或从学生习作中提取,或收集佳作为我所用,努力做到做一次作文,有一次收获。

(4)写作与口语交际双管齐下。本学期口语训练的重点是两个:一大胆开口,快速思维;二文明应答,得体应和。

(5)课内练笔与课外练笔齐头并进。课外练笔方式主要是三种:一是专项片段能力训练,如联想和想象,二是二次作文,重在锤炼学生提升作文的能力,三是延升性作文,主要是完成作文单元后的练习。

4、加强语文第二课堂的组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本学期安排四次语文实践活动。第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同学们的朗诵和欣赏诗词的水平。第二次“报刊剪摘、注评、展评活动”,目的是激发广泛阅读报刊、探求新知的兴趣,培养动脑动手的学习技能与习惯,创造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第三次“‘校园心声’作文竞赛”,目的是激发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第四次“‘爱我校园,爱我中华’即兴演讲赛”,目的是锻炼学生采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表达交流、探索创新等多项能力与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与争鸣的良好风气。

六、 教学工作实施

(一)必修课

1.教本

(1)进度安排

高一册的阅读教材,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本着由浅入深、分散化解难点的原则,教学安排前半期完成一、二、五单元,后半期完成六、三、四单元。每单元安排中心发言人。

(2)教学要求

(3)备课要求

坚持每周星期四集体备课。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要详细说明本单元的重难点,讲清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并提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意见,以及和读本相关课文的处理意见,其他成员就这些意见进行细致而充分的讨沦,达成共识。

2.读本

根据教本和读本相结合的原则,为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如下安排:

(1)教本、读本衔接

教本(单元)——————读本(课文序号)

第一单元—1/11(中国现当代诗歌、外国诗歌)

第二单元—12/24(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

第三单元—23/34(演讲词)

第四单元—35/45(序言和其他)

第五单元—46/51(先秦历史散文)

第六单元—52/58(先秦诸子散文)59/64(名著与文化索养)65/74(语言运用与写作)

(2)读本纳入备课方案

单元备课,不仅备教本,也备读本。对两者教学的重难点、处理方法都做通盘考虑。

(3)读本课文的处理方式

a.以“读’为主。老师要组织和安排学生阅读和讨论交流,指定必读和选读的篇目,在读本的阅读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要做好检查督促工作。

b.以写促读,结合练笔进行读书笔记的写作练习,促进学生对读本的阅读理解.

c. 每周的活动课时间,学生做读书交流。

d.在平时的基础练习.检测时纳入读本的内容和材料,促进学声对读本的学习。

(二)选修课和课外活动

1.按年级组的统一安排。在活动课开设语文选修课。

目的:拓展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纯正文学的热爱和鉴赏力,以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形式:讲座形式

选题:文学鉴赏[电影与文学、国学、唐诗宋词、名著欣赏(外国文学、女性文学)]

2.组织本年级文学社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投稿,培养文学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现和培养文学苗子。具体工作由各班任课老师负责。

3.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有益的语文竞赛和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自己的作品。

4、成立四人语文小组,每周采取“四加一”课程结构,(四堂常规课加一堂活动课),充分开展“大语文”活动。

(三)作文教学

1.完成教本上的“写作实践与口语交际”训练。

2.制定出高中三年学生写作的阶段性目标和要求,有步骤地进行作文系列训练,让学生达标,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训练系列。具体由汪坤老师负责。

3.提高学生考场作文的写作速度,训练课堂定时作文,在60分钟内根据要求写出800字左右的文章。

4.注重作文的讲评,对不合要求的作文一定要坚持讲后的修改和重写,

5.鼓励学生写作文后记,进行自我总结.形成一套自改、互改和老师批阅的作文评改体系。

(四)课时进度

全期20周,除节假日、军训、运动会和期中、期末考试外.授课时间共17周

119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诗歌、散文、序言单元各10课时 共4个单元 40课时

文言文单元各12课时 共2个单元 24课时

作文各2课时 共5次 10课时

活动课各1课时 每周一次 17课时

机动18课时

三、教研工作

1、组织学习《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新教材和新教法,探索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

2、贯彻“大浯文”思想,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3、探索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标精神。

小五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四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刻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技巧、写作水平等综合能力,为培养适合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新人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的总要求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小组建制,务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验探索,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2、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除教材安排的必读内容以外,我班学生在20xx年订阅了大量的邮政刊物,加上学校图书室,配合少年宫大阅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做手不释卷的“批注式”阅读者。

3、加强作文指导,提高写作能力。继续实施素质作文过程体系与研究的课题,培养学生的积累、写作和欣赏、评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写作特长。

4、继续每月两次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手抄报、书法日日练、诗歌朗诵、辩论赛、古文默写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编排,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册共有30篇课文,按主题合成七个单元,每个单元按照主题进行综合训练,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初步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只有101分,且两级分化严重,差生较多。目前班级学生最大的缺点是自觉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和对知识的尊重不够。部分学生积弊难除,难以转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初中语文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五、教改措施

1、 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继续实施“小组建制,务本课堂“实验探究,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编辑者的意图及内在联系,从本校本班实际情况出发,对重点现代文篇目进行有选择的精讲,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切实掌握知识点;对文言文则稳扎稳打,归类整理,在学生读背写基本功到位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会翻译、会理解分析,有独到见解。

3、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7、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学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时反馈给学生,及时指导、评价、交流,激发写作动力,同时结合每周两篇随笔指导、交流,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学生作品启发、激励学生写作,把作文教学落到实处。

8、指导学生读书和写好读书笔记,每周一节交流随笔和读书笔记课,形成丰富、生动的语文学习过程,避免死读课本和读死书现象。

9、 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0、 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信心和决心。

小五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五

我教的高三9班和10班,都是学校的普通班。大多数学生成绩差,语言基础差。最尴尬的是,有些同学根本不把语文当一回事,普遍有鄙视语文的想法。他们很少在自习时间学习语文,没有时间考虑课外阅读,导致阅读水平提高不佳,知识面狭窄,思维闭塞,张文空虚。

二、教学理念

1、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学习。认真学习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须知,认真做了近十年的语文试题,试图找到一些考试规律,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及时实施。

2、专题复习,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夯实基础。

3、展培养优秀学生和弥补差生工作,实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教学、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

4、实施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问题,目的明确,突出实效。

三、具体措施和注意问题:

我们希望以最经济的时间换取效率。

1、复习重点是学年计划表的内容,根据高考试卷的结构分模块复习。本学期完成的第一阶段如下:先《三维》古诗文,先上课再下课,先基础再拓展;立体文章专项阅读练习和文选专项练习;三维基础知识语言应用专项练习。

2、精心为学生挑选优质的训练题,力求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3、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问题解决规律和问题解决方法,特别是在梳理知识点进行个别训练时,教师不仅要读出答案,还要对习题进行点评,重点解决学生的主要实际问题,告诉学生提问者的意图、目的和常用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4、语文靠积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忙碌的学生中,学生总是忽视语文。为了赢得课外时间,老师应该严格检查,确保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有时间学习汉语。

5、加强阅读训练。没有足够的“量”阅读积累,不可能通过试题训练实现“质”的飞跃。所以各种文体的阅读贯穿整个初三复习。众所周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促进他们的写作。而且高考阅读也不轻,做好阅读是复习的重点。

6、按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告诉学生提问者惯用的手法,如花从木,无中生有,偷换思路,采取偏科措施,扭曲思路,漏条件等等。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推断,使字面上写的内容清晰但不透明。克服学生答题时只能抄原文,不知道如何提取和组合原文的问题。

7、这学期语文要加强综合训练,练习速度和能力,通过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8、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

9、写作方面,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