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态报告(模板5篇)

小编: 琉璃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社会心态报告篇一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 可惜机会少 --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第二类是:下岗后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找工作,且时常抱怨,爱发牢骚。应给他们说的机会,实在的对待,引导其正视自己,了解人才劳务市场,帮助其学会考虑问题,推荐一份具体性的工作。

社会心态报告篇二

调查概况

2009年,在院系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们随机抽取了吉林市辖区几所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1300名,涉及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医学、历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进行毕业生择业心态的问卷调查,调查具体内容包括:生源类别、就业心态、就业价值取向、求职途径、就业求助方式等21个问题。发放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1250份,其中无效卷44份,有效试卷1216份,有效卷回收率为93.54%。在有效问卷中,男生628人,占51.64%,女生588人,占48.36%;学生干部524人,占43.09%,非学生干部692人,占56.91%;按生源分布,农村生源682人,占56.09%,城(镇)市生源534人,占43.91%;按经济状况分布,贫困学生613人,占50.41%,非贫困学生603人,占49.59%;按毕业学校分布,重点高校学生618人,占50.82%,非重点高校598人,占49.18%。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整理、统计,主要使用了数据分析和列表分析。

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态危机的现状分析

(一)诚信观念缺失

诚信是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处世立身的基本道德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诚信的重要性愈加凸现。然而,部分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抄作业、讲假话、做假材料等现象不以为耻。在择业过程中,买卖虚假文凭、盗取他人研究成果、编造获奖证书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生为迎合用人单位提出的“具有工作经验”等要求,在自己的“实践经历”一栏里添上许多子虚乌有的打工经历。有的甚至把其他同学在校获得的荣誉证书借来复印为己所用。在调查中,当问“你对大学生在自我材料中的‘注水’、证书的‘克隆’,就业过程中的‘一女多嫁’、重复签约等现象的看法是什么”时,2006年调查中有35.36%、2007年有37.4% 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无需指责”、“这很正常,否则吃亏”,明确表示谴责的学生不到一半。

(二)法制观念淡薄

法律是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是保障自身权益,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码条件。然而,不少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在2007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当问“你对毕业生毕业后频繁跳槽,任意毁约现象的看法”时,有10.7%学生认为“哪家单位工资高就到哪家干,很正常”,有18.2%学生认为“人往高处走,无须指责”,只有13.1%学生认为“这种现象是法律意识淡薄,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应予以谴责”。

(三)责任意识弱化

责任是伦理学的一个核一t2,概念。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法治的扭曲、道德的滑坡、诚信的缺失等都与社会成员责任感的弱化密切相关。在对跳槽频繁的同学随机访谈中,问“你有没有考虑过随意离职对用人单位及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时,绝大多数同学回答“没有考虑过”、“无所谓”。学生离职不与用人单位提前打招呼,不考虑自己贸然离去给单位带来的损失,这不仅反映了大学生个人信用缺失,而且体现了对用人单位、对国家缺乏责任感,它影响企业生产,扰乱劳动力市场,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消极影响。

(四)功利倾向明显

从人生旅途来看,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指引人生前进的方向。没有理想,生命之舟将会驶入歧途,所以理想总是处在人生最重要的位置。当问“你认为人生应追求什么”时,有43.8%的学生认为是“知识技能”,排在第一位,有36.4%学生认为是“理想道德”,排在第二位,有26.8%认为是“家庭幸福”,排在第三位。有23.2% 学生认为是“健康”,14%学生认为是“名声”,12.9%学生认为是“金钱财产”,有9.8%学生认为是“地位权利”。调查中发现知识技能等是学生较为关注的,因为它是学生的就业之本,但现在的学生更为务实,调查同时也发现学生对名声、地位、权利、金钱、财产等关注度明显“升温”,如果任其发展,后果堪虞。

二、大学生就业心态危机的成因分析

综观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危机,其背后反映的是人的道德危机。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学生在道德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对他人各种不守诚信的行为“口诛笔伐”,可自己又作弊说谎、弄虚作假。不少大学生说起法律条文“头头是道”,但具体选择时,更多的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只有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才会做一个诚信的人、有理想的人,当利益受损或出现新的诱惑时,他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这种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现象是道德教育的难点。

(一)社会原因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变迁的加剧,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的主体性、个体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张扬,它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特别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进一步完善之中,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一些人只考虑自己,不顾他人和社会,产生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同时由于监督和惩治机制不健全,许多不守法、不道德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腐蚀了社会风气,使人们道德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激励,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挫伤了人们的道德积极性。

(二)教育方面原因

一、封闭、贴标签式、理论灌输式的传统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和批判。长期以来,很多学生知道怎样做,就是不去做,实际上我们培养了一批有道德知识而无实际道德行为的人。西方教育家把这种学校道德教育称为“美脑袋”模式。这是因为在道德教育中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道德教育主体。只有道德主体认同,道德人格的追求就不会停留在被动的状态,不再把道德看成是一种外在的约束,道德教育才会具有实效性。因此,无论是在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成,还是在道德教育工作者的实践中,都应首先考虑主体认同问题,并以此作为德育的出发点。

(三)家庭及个体原因

人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较弱。当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要求与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时,易产生学生的“双面人”性格。另外,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但社会阅历不深,对道德素养给个人生存的意义及道德失范所带来的后果没有足够的认识,把握不住社会的主流,容易将观察到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本质,产生了大量的道德缺失现象。因此,探索大学生道德素养形成、发展、改变的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扭转当前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三、大学生就业心态危机的对策

(一)政府的应对策略

1.出台政策,创设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公开表示“公平竞争、择优录取”,但大多数学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对用人单位能否真正做到这一点表示出了不信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制有待完善,竞争尚不充分,少数人由于具有特殊背景,能够做出一些幕后交易而取得“非公平竞争”的优势。在问卷调查中,有30%以上的不同类别学生对“不公平竞争”表示“非常担心”或“比较担心”。政府需要对此问题提高重视,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用人单位的管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解除他们的心理顾虑,放松他们的畏难情绪。这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心里调适工作的重心之一。

2.举办多类型、多层次的招聘会。教育部要定期举行规范的大型招聘活动,地方政府部门如省人事部门、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要积极参与承办工作,加强对招聘单位的资格审查;积极利用网上人才招聘,提供更多、更快、更真实的就业信息给高校毕业生。

3.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宏观调控和指导工作;创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如信息服务制、保障机制、就业市场管理制度、待就业登记制度等;要通过媒体,加强舆论宣传,营造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高校的对策

1、要加强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

应该说择业观是毕业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一是要帮助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传统的“精英化教育”时代已过时,“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带来的必然是就业的“大众化”。要引导毕业生全面认识就业形势,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立足现实,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的现实接轨,做到既能做“白领”,也能做“蓝领”、“灰领”,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要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引导毕业生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待机而发的择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业信心,发挥创业能力,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三是要树立到艰苦地区、到平凡岗位建功立业的思想。动员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艰苦地区和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教育毕业生不能求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贪一时之利,从实际出发,树立强烈的事业心。

2、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会带来这样或那样不健康的就业心

理问题,要注意掌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心理,把握动态,培养良好的求职择业心态,调适和校正不良心态。要坚持面上专题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缓解部分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切实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特别关心低学历层次、长线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女大学生等重点人群。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做到顺境下善于节制,不忘乎所以;逆境中坚韧顽强,不灰心丧气。鼓励他们善于发掘自身优势,排除不良心理的干扰,克服盲目自信、自卑畏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依赖等待等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勇敢地“推销自我”。

3、要切实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者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既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常态下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也要看到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是发展中的问题,是一个短期结构性的问题,经过努力完全可以缓解和解决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全程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高标准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指导运作体系。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一是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做好就业形势教育,帮助毕业生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宣传党和国家为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就业信心,准确做好就业定位。就业指导的内容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既包括信息提供、职业选择和择业指导,又包括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就业观念指导、创业观念指导、就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指导,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政策和技巧、了解求职的过程及应聘手续办理的环节,抓住机遇,顺利就业。二是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健全就业信息机制,准确、高效、全面地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就业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让毕业生广泛掌握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4、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长期的“精英教育”步入一个“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这一历史性的变化给我们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向、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就业观念和职业定位都在发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与转变,表现出由“统包统分”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由“专一”观念向“多能”观念转变;由“依赖”观念向“自主”观念转变;由“地域”观念向“发展”观念转变。知识经济将是21世纪的主流,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信息化、区域化、全球化趋势,现代科技呈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发展趋势,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不断涌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渗透和汇流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本,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材内容,符合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要求,开设具有专业特点,个性化强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同经济发展要求相吻合,与就业趋势相吻合。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对智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采取多种途径,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多让他们在实践中接触社会,锻炼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使毕业生既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具备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还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为社会人才市场打造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社会心态报告篇三

1社会心态是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社会心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社会心态不仅对于了解社情民意、社会热点以及公众情绪非常重要,而且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前提。

本调查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持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社会心态部分,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28个省市130个区(市、县),260个乡(镇、街道),520个村(居委会)抽取7063个家庭户,然后在每个被抽中的居民户中按规则随机选取1人作为被访者,由调查员手持问卷对该被访者进行访问。调查时间为2006年4~6月。本文主要涉及公众对社会状况的感受、主要的社会关系、社会矛盾和冲突。

社会感受

(一)生活压力感——遇到最多、感觉最大的生活压力来自经济方面

近年来,教育、医疗、住房负担过高是民众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城乡居民遇到最多的生活问题是“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其次是“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再次是“住房条件差,建/买不起房”,比例分别为51.3%、45.5%和45%;排在第四到第六位的生活问题分别是“人情支出大,难以承受”、“子女教育费用高,难以承受” 和“家人下岗失业或无稳定收入”,比例分别为34.8%、34%和30.1%; 排在第七到第九位的生活问题是“社会治安不好,常常担惊受怕”、“社会风气不好,担心被欺骗和家人学坏”和“赡养老人负担过重”,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5%、23.3%和22.3%;选择比较少的问题是“家庭成员有矛盾,烦心得很”和“家人与邻居有矛盾,担心发生纠纷”,比例分别为9.8%和5%。城乡居民对所遇到的压力评价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住房、医疗、下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低、赡养老人、人情支出、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民众感到生活压力大的依然是经济压力,其次是社会压力,人际压力较小。

(二)社会安全感——食品安全感最低

安全感是人们对于目前处境的一种主观判断,是一种面临风险大小的判断。调查发现,居民安全感最高的是个人信息、隐私安全,最低的是食品安全,其他各项由高到低分别是人身安全、劳动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

居民认为食品“很安全”的比例只有12.6%,认为“比较安全”的比例为46.4%,而回答“很不安全”和“不大安全”两项合计的比例为36.7%。认为医疗很安全的比例只有9.5%,认为“比较安全”的比例为52.9%,而回答“很不安全”和“不大安全”两项合计的比例为26.7%。认为交通“很安全”的比例仅为11.7%,“比较安全”的比例为52.8%,“不大安全”和“很不安全”合计为32.3%。认为财产“很安全”的比例只有18.4%,认为“比较安全”的比例为58.8%,而回答“很不安全”和“不大安全”两项合计的比例为20.2%。认为劳动“很安全”的比例只有17.2%,认为“比较安全”的比例为60%,而回答“很不安全”和“不大安全”两项合计的比例为16.9%。认为人身“很安全”的比例只有20.3%,认为“比较安全”的比例为60.1%,而回答“很不安全”和“不大安全”两项合计的比例为17.2%。认为个人信息、隐私“很安全”的比例只有21%,认为“比较安全”的比例为56.9%,而回答“很不安全”和“不大安全”两项合计的比例为11.3%。

(三)社会支持感——家庭、亲友是最主要的社会支持来源

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人们遇到困难和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得到获得建议、指导、鼓励、帮助的社会性资源。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社会压力、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调查问卷中民众感受的社会支持来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家庭”、“家族、宗族”和“私人关系网(朋友、同乡、战友、生意伙伴等)”,“家庭”介于“帮助较大”和“帮助很大”之间的水平,“家族、宗族”和“私人关系网”介于“帮助较少”和“帮助较多”之间,属于有帮助水平。而其他机构和组织中“社区组织”、“工作单位”、“地方组织”和“党组织”得分稍高,但得分水平介于“没有帮助”和“帮助较少”之间。

这一调查结果说明,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系统较弱,城市单位较强的社会支持功能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下的社会支持功能弱化,而民间团体和组织还没有发育,使得家庭、亲友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源仍为社会支持的主要力量。

(四)社会信任感——对中央政府信任程度高

信任是人们对他人或者组织未来表现的推测,与个人的信心和预期有关,这里的社会信任感是指人们对于所调查的社会组织、社会角色、信息来源是否可以信任的主观感受。

调查结果显示,民众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最高,接近很信任,而对法官和警察、地方政府、信访机构的信任程度接近比较信任水平,消费者协会等维权组织、社区组织、环保等公益组织的信任程度与之接近;信任程度更低的是行业协会、宗教组织。在信息获取上政府新闻媒体、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的信任程度高于互联网信息和小道消息。

(五)社会公平感——制度公平高于机会公平

社会公平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公正性。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对总体上的社会公平状况的评价接近比较公平。公平程度最高的是高考制度,其次是义务教育和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最不公平的是城乡之间的待遇,其次的不公平是提拔干部、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综合起来看,民众对制度公平感评价较高,而对机会公平感评价较低。

(六)政府工作满意度——对社会保障最不满意

调查中为了了解民众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满意程度,问卷设计了包括如下方面的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和救助、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与推广、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治安、依法办事、发展经济、实现社会公正十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政府“义务教育工作最满意”,对“社会保障和救助”最不满意。

群际关系

(一)干部与群众——干群关系被认为最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

调查问卷把社会分为不同的群体类型,“穷人与富人”、“干部与群众”、“城里人与乡下人”、“雇主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高学历者与低学历者”和“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了解城乡居民对不同群体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可能性的判断,推断不同群体矛盾和冲突的存在程度。统计结果显示,民众认为最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是干部和群众之间,其次是穷人与富人之间,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的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雇主和雇员,其余的群体被选择的比例都很小。

调查还显示,公众认为穷人和富人之间、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差距是最大的,50.7%的人认为穷人和富人之间差距最大,17.5%的人认为干部和群众差距最大,9.5%的人认为城里人与乡下人差距最大。

冲突就不难理解了。

被调查者对不同层级的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评价不同,最基层的村(居委会)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总的表现比较融洽,“很融洽”与“比较融洽”两项合计的比例为72.5%,乡(镇、街道)干部和群众关系两项合计为53.8%,县(市、旗、区)干部与群众两项合计为40.4%。由于县(市、旗、区)干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有更多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不好说,而相应地选择融洽和不融洽的比例都低于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干部和群众的关系。

(二)穷人与富人——致富归因影响贫富阶层关系

在一个三选题中有10.87%的公众把“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列为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在重要社会问题中的排序中列第三,综合三个选项,有33.05%的人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更多的被调查者认为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最大,但穷人和富人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可能的被选比例却排在干群关系之后。进一步的分析会发现这与人们如何看待富人致富的原因有关,与如何理解富人致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有关。

总的说来,人们对于富人致富的归因中包含了积极的因素,如承认富人致富的努力和能力,以及教育程度,但也有相当多的人把富人致富的原因作负向归因,作外在归因,这就使得人们在与他们进行社会比较时更容易产生不公平感、不公正感,怀疑富人致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成为贫富阶层冲突和矛盾的隐患。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冲突

(一)公众视野中的社会问题

有57.32%的人认为看病难、看病贵是重大社会问题,33.13%的人认为就业、失业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33.05%的人认为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是重大社会问题,28.04%的人认为贪污腐败是重大社会问题,26.39%的人认为养老保障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19.71%的人认为教育收费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有五个问题属于比较重大的社会问题,如13.34%的人认为住房价格过高是重大社会问题,13.16%的人认为社会治安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10.44%的人认为城乡、地区差距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10.08%的人认为社会风气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而对于进城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待遇问题、干群关系问题、司法不公问题、征地拆迁补偿不公问题、卖淫嫖娼问题和劳资矛盾等问题,只有10%以下的人认为这些问题是重大社会问题。

(二)矛盾、冲突化解策略

1.社会矛盾和冲突

调查中调查了公众对于不同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应对方式,问卷中把社会矛盾和冲突分为四种类型:

(1)与政府公共权力相关的矛盾和冲突

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政府公共权力行使中的矛盾和冲突了解比较多的是“贪污腐败、侵占国家集体资产”,不了解的比例仅为27.1%,但主要是间接了解,有亲身经历的只有3.2%;另一个了解比较多的是“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但直接了解的比例较高;被调查者对“社会保障纠纷”的了解最少,亲身经历也最少,而有5.3%的人回答亲身经历过“司法不公、执法粗暴”,但是,考虑到我国现阶段亲自参与司法过程人数的比例并不高,所以,5.3%的比例还是偏高的。对“贪污腐败、侵占国家集体资产”和“司法不公、执法粗暴”这些问题的了解渠道主要是新闻媒体。

(2)与政府或经济组织相关的矛盾和冲突

经济组织中的典型矛盾和冲突放在一起讨论。在这些问题中,“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的影响最大,只有32.3%的人回答不了解,而回答有亲身经历的人数最多,占18.4%。

另一个了解比较多的是“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工作”;其次,对“下岗失业没得到妥善安置”了解的人数比较多,考虑到样本中大量的农村样本的存在,因此,这一问题在城市社会中应该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而“征地、拆迁、移民及补偿不合理”一项,虽然亲身经历的比例为7.8%,亲身经历的比例低于前述几项,但考虑到这一问题本身涉及的社会面较为狭窄,但所产生的影响却大于其他问题,因此,这样的比例也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3)教育、医疗行业中的矛盾和冲突

调查中发现,教育和医疗行业中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特点。被调查者对于“学校乱收费”的了解程度较高,只有31.4%的人回答不了解,但有19%的人有过亲身经历,是所调查各项社会矛盾和冲突中亲身经历人数最多的;而有“医患纠纷”经历的比例较低,为3.4%,这一比例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医疗问题并非是以一种纠纷的形式表现的,而教育的问题在教育费用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4)消费矛盾和冲突

消费的问题与前几类问题相比,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的了解程度都很低,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在包含大量农村样本的条件下,购房等城市生活中容易引起纠纷的大型消费并不普遍;二是消费矛盾在商品市场化已经比较完善的情况下已经不突出,或者已经有了市场化的解决方法。

2.化解策略

(1)无行动是最普遍的行动策略。各种类型的行动方式中采取最多的是“无可奈何,只好忍了”,其次是“没有采用任何办法”。在各种类型的矛盾和冲突中,采取这种消极忍耐方式最多的是遇到“学校乱收费”,其次是“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再次是“工作环境恶劣,老板/经理管理粗暴”,然后是“贪污腐败、侵占国家集体资产”,“征地、拆迁、移民及补偿不合理”,采用最少的是“购房等大额消费中的纠纷”。

(2)诉求策略是面对与政府公共权力有关的矛盾和冲突的主要策略,其次是沟通策略。对“司法不公、执法粗暴”,有11.58%的人选择了“上访/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对“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有8.14%,对“社会保障纠纷”有21.69%,对“贪污腐败、侵占国家集体资产”有15.74%作了同样的选择。对“社会保障纠纷”有16.67%的人选择“与对方当事人/单位协商”,其他几项都有5%以上的人选择了这种沟通策略。

此外,对“司法不公、执法粗暴”的另外的主要的行动还有“打官司”,有15.71%的人作了选择,另外的行动方式还包括“找关系疏通”。

(3)沟通策略和诉求策略是解决政府或经济组织相关的矛盾和冲突的主要策略。“征地、拆迁、移民及补偿不合理”、“下岗失业没得到妥善安置”、“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工作”、“工作环境恶劣,老板/经理管理粗暴”和“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各项分别有11.09%、10.45%、18.47%、12.62%和10.03%的人选择了“与对方当事人/单位协商”;而选择“上访/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的比例分别是18.99%、12.13%、8.38%、4.55%和16.93%。

此外,在面对“征地、拆迁、移民及补偿不合理”时有6.08%的人选择了打官司,并有2.59%的人选择了暴力反抗。

(4)沟通是处理医患纠纷的主要策略,面对教育乱收费无奈采取无行动策略。在遇到“医患纠纷”时,22.13%的人采取了“与对方当事人/单位协商”的行动方式,其次有5.45%的人选择了“上访/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而遇到“学校乱收费”,无论是沟通策略还是诉求策略,虽然依然是选择最多的策略,都明显低于遇到其他问题时的选择比例,显然,这样的策略对于问题的解决可能有作用,但采取这种行动方式后的不利影响或者对不利影响的顾忌使得人们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

沟通策略是消费纠纷的主要解决策略。有22.13%的人选择“与对方当事人/单位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大额消费纠纷。其次,“打官司”和“上访/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的选择比例分别为7.51%和5.45%。

(5)法律策略没有成为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主要策略。除了在面对较为严重的“司法不公、执法粗暴”时有15.71%的人选择了“打官司”外,另两个选择较多的问题分别是“医患纠纷”和“征地、拆迁、移民及补偿不合理”,所占比例分别为7.51%和6.08%,其他问题中选择“打官司”的比例均在5%之下。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大众的法律观念不是很强,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法律策略的成本较高。

(6)疏通策略很少采用。被研究者认为中国人的行为具有关系取向,但在遇到矛盾和冲突时,找关系疏通极少被采用,除了在遇到“司法不公、执法粗暴”时有5.59%的人选择了疏通策略外,其他情况下极少被采用。

(7)对抗策略虽然很少使用,但在个人利益受到侵害且侵害主题明确的情况下也有使用。

社会心态报告篇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

可惜机会少

--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社会心态报告篇五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 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第二类是:下岗后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找工作,且时常抱怨,爱发牢骚。应给他们说的机会,实在的对待,引导其正视自己,了解人才劳务市场,帮助其学会考虑问题,推荐一份具体性的工作。第三类是:家里有一些具体困难的,他们对工作选择不挑剔,只要离家近,不上夜班有休息日,能顾家就行。因此他们不难找工作,如保洁工,值班员,他们都能很快接受并干好。

第四类是:比较有传统观念的女性,他们经历比较坎坷,多数插过队,下过乡,素质较高,下岗后家里生活条件随之下降,他们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的自信已被多年的不顺磨掉了,应从其身上找到闪光点,让他自信起来,推荐独立负责的管理工作等。

以上四类是较常见的,还有许多更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解决。因此必须认真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新路子。使再就业指导工作能对症下药,帮助下岗职工尽快找到新的岗位,维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计算机信息管理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