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优秀7篇)

小编: 琴心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一

1、学习运用剪、贴、画、折等多种形式装饰爱心记录册。

2、能创造性的设计爱心记录册,积极的交流、分享自己的奉献爱心经历和感受。

3、体会设计爱心记录册的乐趣,明白给予比得到更快乐。

幼儿参加公益活动的照片、奖状及自己画的画等纪念品,课件,各种制作纪念册的材料若干。

一、幼儿分组相互介绍自己收集的爱心纪念品,分享爱心故事。

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帮助别人,自己更快乐。

二、引导幼儿观察纪念册,了解纪念册的特点。

1、出示课件,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纪念册,了解纪念册的特点。

提问:纪念册里都应该有什么?

小结:纪念册里应该有文字,告诉别人记录的是什么,应该把收集的有纪念意义照片和物品放在里面,可以装饰的漂亮一点。

品可以怎么样布置到纪念册中?照片可以怎么装饰?需要什么装饰材料?。

三、师幼共同制作《爱心记录册》,珍藏爱的记忆。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要将收集到的各种照片和奖状的物品分类整理到纪念册中,运用剪、贴、画、折等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装饰爱心纪念册。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鼓励、指导。

3、幼儿展示制作好的爱心记录册,并互相讲述作品。延伸活动:

“我是爱心小使者”鼓励幼儿将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画下来,制作立体记录册。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二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民间习俗,比如吃粽子、洗艾叶澡、点雄黄等。其中用绒线来编鸭蛋网、手链、和项圈,并在过节的时候给孩子们带上,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时刻。于是,今年的端午节,我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编绒线,让孩子们漂漂亮亮的过“娃娃节”。彩色的绒线在手指间捻动、打结,既可以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找到乐趣,又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传统的节日文化,同时也为节日的气氛增添了喜庆和欢乐!

1、学习用捻、搓的方法编绒线,尝试用线穗、串珠、小铃铛等材料进行简单装饰。

2、在制作过程中大胆配色表现自己的设想,使自己的饰品富有个性。

3、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1、粗细不同的彩色绒线、剪刀。

2、串珠、小铃铛等饰品。

一、欣赏“端午节”绒线饰品,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做好的手链、项圈,引导幼儿欣赏:这是什么?小朋友在什么节日的时候会带上它们?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示幼儿说出材料名称)二、学习编绒线的基本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线绳的方法。

(1)方法一:细线可以用捻线的方法制成线绳。

(2)方法二:粗线可以用编麻花辫的方法制成线绳。

3、学习用不同的饰品装饰线绳。

(1)学习线穗的制作方法。

(2)线穗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灵活选用串珠、小铃铛等饰品装饰线绳。

三、幼儿学习制作。

1、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粗细不同的绒线,用不同的方式编绒线。鼓励孩子大胆配色,表现个性。

2、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幼儿带上编好的绒线饰品,师生共同欣赏。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三

1、乐于拆装花灯,探究花灯的制作方法。

2、能用多种方法剪出相同图案的灯片,并能掌握纸张拼插的技能。

3、学会共同观察,尝试合作制作花灯。

1、教师实现做好的简单的花灯每组一个,灯片可采用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异形等不同造型。

2、订书机、剪刀每组一个,夹子多个,单色笔同幼儿数。

3、彩色卡纸每人5张,硬卡纸做的圆形灯芯(中心打孔)每人2个,线绳1根,穗头1个。

4、教师教学资源《美丽的花灯》,欢快的民乐《喜洋洋》作为背景音乐。

1、请幼儿说一说在灯会上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自己喜欢哪一种?引制花灯的兴趣。

2、引导幼儿拆装、观察花灯,学习花灯的做法。

(1)每组一个花灯,请幼儿观察,说说花灯是怎么做的。尝试小心地拆装花灯,研究花灯的组成部件,讨论花灯的做法。

教师边示范边:花灯的组成部件有四种:多个灯片、2个灯芯、1根灯绳和1个穗头。先将灯绳从灯芯中心穿过,下部打结,再将灯穗用同样的方法固定在灯芯上,将灯片上的开口与灯芯开口对插,灯片全部查好后,花灯就做成了。

(2)学做灯片。

印画法:将纸分成四份,先在一份上画出灯片图案,剪下后放在其他三份上,分别描画出来,再剪出来。

重叠法:将纸对折后两边再对中心线折,在一面纸上画出灯片图案,用手捏紧纸张剪下图案,灯片就可以一次做成。可以借助订书机或夹子将纸固定后,再剪图案。因为重叠的纸较厚,剪时要特别用力,注意安全。

(3)播出教师教学资源《美丽的花灯》,拓展幼儿设计思路。提示幼儿利用纸的不同折法,如横折、竖折、三角折等,可以做出不同的灯片。

3、幼儿设计灯片做花灯,要求每组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重点指导用重叠法剪灯片的幼儿,叮嘱幼儿捏紧纸片,并根据需要帮幼儿订、夹纸片。鼓励做得快的幼儿帮助其他同伴一起完成。

4、逛灯会。播放背景音乐《喜洋洋》,幼儿手提花灯,自由地在活动室走动,相互欣赏并适时介绍自己制作的花灯。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四

1、初步学习用对边折后再用撕的方法撕蜡光纸的技能。

2、用小长条粘贴鞭炮,学习安排合理的粘贴位置。

3、发展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4、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人手一份纸工操作纸

浆糊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们听到过鞭炮声吗?那你们见过鞭炮吗?鞭炮是什么样子的?(请个别幼儿说说)

小结:鞭炮通常是一串串的,一个接着一个相连在一起,像小朋友站队一样,一个一个排的非常整齐,只要一点火在最下面的那颗鞭炮,它们就会一个跟一个地发出响声。

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材料,一起来做一串鞭炮好吗?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操作方法

2、发放材料

请小朋友把纸一份一份地传下去,就可以开始撕了,撕完了老师就会给你拿浆糊。

3、幼儿操作,老师指导,提醒幼儿在恰当的位置放置鞭炮,并且让画面整洁。

三、结束部分

点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的小朋友,并针对出现问题作出纠正。

小百科: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五

1、尝试用建筑材料把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表现出来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勇于探索的品质

一、回忆自己所见的各种各样的桥引题

二、介绍材料和工具

三、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与同伴合作参与建构

1。启发幼儿与同伴协商选材

2。鼓励幼儿大胆构思并根据构思进行分工合作地建构

3。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

四、引导幼儿把作品集中摆放地班上创设"我们造的桥"互相观赏

五、延伸:鼓励幼儿与家长一同制作桥的模型,并带到班级参与展示交流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六

纸浆等

师:所以啊,我们要给纸浆杯子打扮得漂亮一点,给他穿上漂亮的外衣。

师:我们还可以装饰成喝水的杯子,在上面贴一些小花、小草、小鱼啊,只要打扮得漂亮一点就好。

(二)演示1.我们用左手拿好杯子,用你喜欢的颜料涂在杯子的身体上,一定要涂得均匀,我们可以在上面涂上不同的颜色。可以画点自己喜欢的图案在上面,总之,怎么漂亮就怎么涂。注意不要弄脏桌子和衣服。

2.我们除了可以涂颜色还可以给杯子做成一个杯子宝宝,我们用即时贴剪两只眼睛贴上去。

3.我们再用红色的即时贴剪一个弯弯的嘴巴。用五颜六色的毛线作头发粘上去。我们小朋友可以把杯子装饰成娃娃也可以装饰成喝水用的杯子,你们怎么装饰都可以的。

(三)操作师:小朋友你们行动起来吧,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纸浆杯子打扮得漂亮一点!

小朋友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欣赏幼儿作品,讲一讲,你是怎么装饰的!比一比谁装饰的更漂亮!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个篇七

1、尝试用彩色纸浆制作立体小瓢虫。

2、能运用辅助材料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小瓢虫旅行的情景。

3、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1、请家长带幼儿到小区绿化带和公园里寻找瓢虫,对瓢虫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2、幼儿操作材料:红、白、黑等颜色的稠纸浆每桌一份,牙签、火柴头若干,大纸盘每人一只,棉花、树枝、树叶、窄纸条、各种形状的彩纸片、记号笔、固体胶、透明胶、剪刀、糨糊、各种颜色的稀纸浆、塑料刮刀、擦手布。

1、利用已有经验导入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瓢虫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欣赏各种形态的瓢虫的图片,观察并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师:今天我也请来了几只小瓢虫,一起来看看吧。

师:我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浆,现在请你们用纸浆来做立体的小瓢虫吧。

3、幼儿用纸浆制作立体小瓢虫,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观看《小瓢虫旅行》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做的瓢虫真可爱,现在请它们在你的.盘子里休息一会儿,看看我带来的瓢虫都去干什么了。

(幼儿观看瓢虫旅行的视频,教师为视频配音。)

2、想象瓢虫会去哪些地方旅行。

师:看来小瓢虫很喜欢旅行。你想让小瓢虫到哪儿去旅行呢?

3、幼儿制作旅游路线图。

师:刚才你们说了许多很好玩的地方,可是小瓢虫还不认识这些地方呢。不如我们把刚才说的好玩的地方做到这张卡纸上面,为小瓢虫做张旅行图,然后用纸浆把它们连起来,让你的小瓢虫快乐地去旅行吧!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纸片、棉花、吸管、棒子、树叶,等等。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幼儿到户外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欣赏幼儿合作完成的瓢虫旅行图。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稠、稀两种纸浆,既可当橡皮泥进行立体造型,又可当水粉颜料进行平铺涂色。在幼儿灵巧的手中,各色纸浆变成形态各异的瓢虫和五彩斑斓的小路;小小的牙签成了瓢虫的脚,黑色的火柴头成了瓢虫的触角;树叶、纸条、棉花变成了天空、大海、花园、房屋、球场等瓢虫爱去旅游的景点。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活动中,瓢虫和旅游景点的设计及制作对幼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我把活动过程安排为“引入课题一幼儿操作一再引入一再操作一作品评价”,这样有利于幼儿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