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泥工教案(精选5篇)

小编: 雅蕊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泥工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汽车的组成部分,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涂色。

2、帮助幼儿建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

3、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5、在浸染、欣赏作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熊玩具、小汽车玩具、汽车步骤图。

2、幼儿收集小汽车玩具。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活动。

2、(出示小汽车)师:这可是熊宝宝的最爱啊,教学英语单词:car

3、师幼共唱英文歌曲《thelittowcar》边唱边做动作: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车轮转动的动作,小汽车的嘀嘀声。

二、观察与实践。

1、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汽车,讨论:小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像什么形状?

2、幼儿相互比较小汽车,说一说:自己的小汽车与别人的小汽车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3、师出示小汽车步骤图,请幼儿观察讨论:小汽车要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最后画什么?

4、师示范画小汽车,鼓励幼儿在涂画中要进行大胆涂色,为画好的小汽车起名。

5、(放音乐)幼儿涂画操作。

三、作品欣赏。

师收集作品,与幼儿共同欣赏,分享为小汽车起名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2、师:老师要嘱咐小熊,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做个安全的小卫士。

3、师幼儿歌《安全小卫士》

小朋友,你别跑,站稳脚步把灯瞧。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

手头不能出车窗,乘车安全要注意。

从小就要讲规则,做个安全小卫士。

【活动反思】

托班的幼儿基本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随意画画、撕纸、玩泥,根据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特点,设计了此次教育活动。托班幼儿喜欢在游戏中探索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教师为诱幼儿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鼓励幼儿尝试。在活动中教师运用了角色扮演的的游戏形式,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托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喜欢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美术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以帮助“鱼妈妈”为主线,让幼儿进行彩纸撕贴游戏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当他们看到用自己的双手为小鱼撕贴漂亮的衣服时,感到格外的高兴。教师在示范撕纸方法时,不是单纯的说和示范,而是用儿歌的形式,教师把撕纸的方法简单化,幼儿理解更容易些。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泥工教案篇二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能调节情绪、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12月4日~5日,南湖区骨干教师进行了《美术教学中生活化材料、工具的运用》教学研讨活动,探讨通过生活化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拓展美术教学的空间,将美术活动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传统过渡到创新。其中,由汤含倩老师执教的大班美术活动《纸袋蝴蝶》给我印象颇深,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及反思:

一、新奇、特殊的材料

新《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和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纸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用过后往往就丢弃了,但教师充分挖掘了它的教育功能,延发了一个生动、新颖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探索、操作,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渗透了“变废为宝”的绿色教学理念,让幼儿更加关注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废旧材料,同时拓展了美术活动的内涵,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积极、宽松的`活动氛围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亲切、自然,与幼儿互动性较强。运用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想象、探索,确立了纸袋变蝴蝶的大胆设想,并在积极、宽松的探讨氛围中,确定了制作方法。幼儿在动手尝试、体验中经验得到了提升,并掌握了蝴蝶翅膀是轴对称的这一数学知识点。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提供了大小不一、软硬程度不同的纸袋,让幼儿根据自身的不同发展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促进了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在装饰蝴蝶中,教师再次提供了生活化材料:刨花、彩纸等,让幼儿在装饰中发现美、创作美,感受美。孩子们获取了自信,感受了成功的快乐,在最后的舞蹈表演中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三、我的建议

1、装饰材料过于单一本次活动中,教师提供的装饰材料过于单一,对幼儿的创作起了局限性。且教师帮助在每个材料上贴上了双面胶,对大班幼儿来说完全有能力自己完成,应让幼儿真正以一个主动者的身份参与到制作活动中,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及成功感。

2、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在提倡创新教育的时代,我们可否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蝴蝶翅膀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否引导幼儿尝试创作各种形态的翅膀,让活动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本次观摩活动中,让我们对生活化美术材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探索,对今后的美术教学也有了新的见解。在提倡“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的教育策略下,我们教师要做好幼儿与生活的牵线者,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将美真正融入到美术创作中,绽放幼儿的艺术之花。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泥工教案篇三

一、说教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结合中班现在的主题,依据这一教学理论及对幼儿平时的观察,开展了此活动,前一阶段孩子们开展了线描画装饰手套围巾的活动,我想到了可以运用多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于是就开展了此活动。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个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为两点:1、通过欣赏,感受印染画图案和色彩的美,并对印染画活动感兴趣。2、能初步掌握简单的印染方法,并尝试装饰围巾。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欣赏,感受印染画图案和色彩的美,能大胆的运用印染的方法装饰丝巾。难点是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折叠方法印染丝巾。三、说准备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材料准备:生宣纸、水彩墨水、调色盒、抹布、毛笔等等。2、实物围巾,ppt等。四、说教法:首先,运用实物和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法,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其次,运用示范讲解法,引导幼儿了解认识什么是印染画,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兴趣。五、教学程序《纲要》中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的创设幼儿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发展水平将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为儿童的重要资源环境教育中很重视过程教育,布置在了教室的墙壁上,既可以装饰教室环境又可以参与区角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同时又能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我分三部进行:第一、采用观察法,运用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第二、采用讲解示范法,在对围巾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印染画的示范。第三、操作法。鼓励幼儿用生宣纸进行折叠,引导幼儿知道不同的折叠方法,对折的次数越多,蘸的颜色越多,花纹就会越多。六、说过程:现在说说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我以实物丝巾出示,引导小朋友们欣赏各种各样的丝巾,引发活动的兴趣,在这一基础上欣赏ppt图片引导幼儿感受图案的美和色彩的美。第二部分,教师演示操作过程,指导幼儿先将纸对折,再进行印染。第三部分,指导幼儿进行大胆的创作。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提供的材料来创作出漂亮的丝巾。在这过程中,第一我提醒幼儿先将纸对折,再进行印染。第二提醒幼儿注意卫生,墨水不要蘸的太多最后一部分以展览的形式,组织幼儿欣赏,并邀请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设计或者喜欢的丝巾。让每个幼儿都得到肯定和鼓励,从而在活动中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后请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学给予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大班美术《漂亮的蝴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泥工教案篇四

设计意图

《漂亮的毛衣》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毛衣是幼儿平时经常接触的生活用品,每当孩子穿上新毛衣,就会情不自禁地向同伴炫耀,有时她们还会观察比较,发现毛衣上的花纹、图案、颜色等带来的视觉美感。我班孩子能剪会粘,爱动脑会思考,她们在以往的剪贴活动,拼贴图案、设计花纹时经常能用到一些对称的知识,以及规则排列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手工操作经验。基于孩子原有的能力水平,本活动旨在引导孩子通过有目的欣赏,感受毛衣上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设计特点,并能迁移经验设计毛衣。结合本人的微型课题研究,我为幼儿准备了折剪用的色纸、服饰上的亮片、己剪好的小图等多种材料,鼓励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大胆发挥想象,设计出漂亮的毛衣。

活动目标

1.欣赏毛衣,感受其图案和花纹带来的美感。

2.看图示折剪连续纹样,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3.利用珠片等辅助材料有创意的装饰毛衣,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设计毛衣的经验。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有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毛衣若干件,从网络下载毛衣图片制作成ppt。

2.各种颜色的蜡光纸条,珠片等辅助材料,以及卡通小动物图片等。

3.幼儿每人一件即时贴毛衣底板。

4.剪纸图示(附一),范例若干(附二)。

活动过程

一、欣赏毛衣,关注图案纹样

――教师身穿带有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毛衣出场,看看老师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

――“教室里有这么多的毛衣,你最喜欢哪件?你觉得毛衣哪里很漂亮?“(毛衣上的图案和花纹很漂亮)

――“看看这些毛衣上哪些部位有花纹?”(胸前、袋子、领子、袖口、底边)

――“这些花纹是什么样的?一样吗?”(有的花纹一个连着一个,有的图案不一样)

总结:底边、袖口处一个连着一个,连续出现的花纹叫连续纹样;单独出现的图案叫独立纹样。

二、观察图片,丰富装饰经验

――巩固知识,发现纹样:“老师身上的毛衣哪些地方的是独立纹样,哪些地方的有连续纹样?”

――逐一观察,ppt图片:“这些毛衣的花纹在哪里?是什么纹样?”

三、学看图示,尝试折剪连续纹样

1.出示范例,观察发现

――“这件毛衣是怎么装饰的?哪里有连续纹样?哪里是独立纹样?”

2.猜测方法,提问讨论

――“底边上连续花纹是怎么变出来的呢?”

3.魔术导入,见证奇迹

――出示长条型纸条,变出爱心纹样的花边:“这是什么?看我对折、对折、再对折后,咔嚓一剪刀,然后轻轻打开,变成了什么?”

4.出示图样,揭示方法

――“第一步是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折了几次,是怎么折的?谁能用纸条试一试。”(将长条形的纸短边和短边对折、对折、再对折)

――““第三步做什么?从哪边开始画?谁能看着图示来画一画这半个爱心?”(请一名幼儿到视频投影仪上操做,半个爱心像数字2的前半部分)在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注意不要将连接点剪断)

――“最后一步是什么?我们在展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5..幼儿尝试,初次探索幼儿尝试在图是的`指示下进行爱心花边的折剪。

――“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两个筐,一个是放有铅笔、剪刀和纸条的工具框,另一个是垃圾筐,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剪下的纸屑要入筐。”

6.分享经验,交流困难

――“你成功了吗?你在操作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7.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通过比较两个孩子成功与失败的作品,发现有的孩子剪的断点的情况。

――“请成功的幼儿说说,你是从那个边开始画的?是折痕边还是开口边?”

――“折叠的纸条一边是像门一样能打开的,我们叫它开口边,另一边是像门轴一样打不开的,我们叫它折痕边。”

――“如果画的太满,就容易剪断,上下左右要留有空隙。”

教师总结:剪出连着的漂亮花边,画与剪是关键,画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隙,剪的时候要从折痕边入手,不然就会断开。

四、继续探索,掌握折剪方法

1.出示不同形状的折剪示范图,鼓励幼儿按图的示范进行折剪。

――“除了爱心以外,我们能折剪出更多的图案吗?”

2.幼儿尝试,继续探索连续纹样的折剪方法。

――“请你挑选喜欢的图案,看着图示来学一学、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3.幼儿看着图示,继续探索,剪出不同图案的花边。

五、迁移经验,用连续纹样和独立纹样装饰毛衣

2.设计毛衣

――“请小朋友撕去底板上的不粘胶,把这件白毛衣装饰一下。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什么样的花纹,哪里用独立纹样装饰,哪里用连续纹样装饰。”

教师巡视,给与不同能力的幼儿不同的建议和帮助,提醒幼儿保持桌面整洁,工具用完放回框中,最后将垃圾放入垃圾箱。

六、幼儿相互欣赏设计的毛衣

――展示完成的作品,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介绍自己设计的毛衣的图案。

活动反思

一件漂亮的毛衣,其图案的点缀、花纹的排列,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孩子是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来创造美的。本次活动从欣赏入手,让孩子通过观察,了解毛衣上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的设计特点;进而通过范样的提供,让幼儿发现利用多种材料有规律的装饰美,利用美工区剪下的图案,装饰在胸前当独立纹样,选用不同颜色的珠片间隔排列,装饰领口和袖口处的花边,底边是用看图示剪纸的方法,制作出的连续纹样。

但是对于怎么剪,凭借他们以往的剪纸经验是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在本次活动中重点学习的,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设计了简单的剪纸图样,孩子们发现从“折痕边”往里剪,可以剪出不同的镂空花边。在此过程中,让孩子主动去解密图示,给幼儿自主去探索方法,允许幼儿出错,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再次尝试。

当孩子剪出镂空的连续图案时,他们的笑脸个个兴奋起来,在下一步的装饰制作中,他们发现剪下的图案还可以装饰在不同位置,将毛衣点缀的更加华美。摆上一个个独特的图案,贴上一条条连续纹样,捡起一颗颗亮晶晶的珠片,很多孩子做得入了神,一个红色、一个黄色、一个红色……一边摆一边念叨,尽管制作花费的时间很长,但是孩子们全神贯注的摸样,好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当看到自己的毛衣展示出来时,孩子们个个自信满满,积极地介绍着,这是我制作的毛衣,中间的小花是独立花纹,下面的连续花纹是剪出来的……谁说不是呢,二十一世纪的服装设计师由此诞生!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蝴蝶泥工教案篇五

中班美术活动:漂亮的蝴蝶(装饰画)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创作时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

2、能够用对称的方式表现蝴蝶翅膀和花纹。

3、通过观察图片,初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形状图片(偶数量)以及单个图片,油画棒若干。

2、幼儿用书:《漂亮的蝴蝶》。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

(1)教师引导幼儿猜谜语,引出蝴蝶。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

(2)出示蝴蝶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中蝴蝶图片,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对称。

(1)教师指导幼儿翻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的图案和线条。

师:这里有许多蝴蝶!你看到哪些形状的翅膀?有哪些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一只蝴蝶的图片,发现对称的秘密。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蝴蝶的秘密?它们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3)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各种蝴蝶,找出对称的规律,了解什么是对称。

3、师幼共同探索蝴蝶的表现方法。

(1)出示形状图片,引导幼儿操作形状图片探索各种对称方法。

教师:如果让你画只蝴蝶,你想用什么形状来表现蝴蝶的翅膀?怎样才能对称呢?

(2)发放形状图片,幼儿操作,进一步探索用对称的方法表现蝴蝶。

师:翅膀对称了,还要注意哪里对称更漂亮?图案怎么对称呢?

(3)师幼探讨蝴蝶的对称装饰方法。

师:你准备用什么颜色?装饰蝴蝶时还要注意什么?

4、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创作不同造型和色彩的蝴蝶。

师: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翅膀对称了,还要注意哪里对称更漂亮?图案怎么对称呢?

(2)提醒幼儿注意蝴蝶翅膀的对称。

5、展示和分享作品。

活动延伸:

可以提供各种彩色纸,让幼儿撕出多种形状粘贴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