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思想 政教工作教育管理创新思想探讨论文(大全5篇)

小编: 纸韵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创新的思想篇一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目前我国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为高职院校进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的音乐教育现状来看,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想全面提升高职音乐教育水平,显著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就必须深入研究分析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发展路径,从而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一、我国高职院校在音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缺乏目标定位

缺乏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给正常音乐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学校缺乏目标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定位不清晰,现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都是模仿普通高校的,这虽然是显著趋势,但高职院校并没有将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进行适合自己的改革,从而出现教育雷同化现象。第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职业化人才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比较大,如果没有认清这种差异,学校就会走入人才培养的误区。高职院校如果没有充分意识到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仅仅把自身当成是低级本科教育,这对音乐教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音乐理论型人才,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职业型音乐人才。总之,缺乏目标定位是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

(二)音乐教育管理的缺失

当今的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创新和变革,需要音乐教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定期开展实践活动的意识。高职院校要想有效改善音乐教育的效果,就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不再感受到束缚,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注重自己的感受,也要将学生的思想变化摆在首要位置,否则学生的创造性就会被禁锢,对其音乐素养的提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音乐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欠缺是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高职院校的局限性,很多高校教师更愿意到普通高等院校就职;第二,近些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但教师的数量并没有跟上,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欠缺。

(四)高职院校课程设置问题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设置不科学,导致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有限,其音乐素养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且,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往往更加侧重音乐理论知识,对实践重视不足,导致音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匹配。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路径

(一)不断创新管理音乐管理思想

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音乐教师要认清音乐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差异之处,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利用分权的管理模式来代替集中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二)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始终保持对音乐教育的热爱,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音乐知识,探索新的音乐理论和相关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管理方式,形成音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音乐教師要同时兼具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意识,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动性思维,使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取得更突出的成绩。

(三)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音乐教师队伍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校外引进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学校应该提高音乐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作为吸引人才的条件,为外来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给他们营造发展平台,提供进修机会,这会是提升现有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从外面聘请音乐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另一方面,选拔优秀骨干脱产或者在职培训,这样能帮助音乐教师掌握更加前沿的音乐理论知识,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完善音乐教育管理制度

第一,建立音乐教育管理学分制度。学生能否获得音乐这门课程的学分,不仅要看最终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综合考虑他们在平时的课堂表现。高职院校可以设置大学生素质拓展报告作为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制度性保障。很多高中生在进入大学之后缺乏学习和生活目标,学分管理制度则是促使学生建立人生目标的有效手段。第二,建立学分档案制度。学分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但它并不是决定学生成绩的最终因素。学分档案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各项活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五)建立健全音乐教材体系

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还包括完善和创新音乐教材体系,科学合理的音乐教材体系同样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就音乐教材问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发表自己对音乐课程设计和教材体系建设的建议,然后学校要整合各位教师的合理意见形成初步的教材设计方案,最后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外来专家的意见对初步方案进行细致修改,形成更加科学的教材设计方案。教学计划和学生培养计划要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教材体系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六)加强学生的音乐人文教育

从某种方面来说,音乐同语言和文字一样是人们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音乐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同一首乐曲中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来,所传达的情感也是有差异的。音乐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教师在给学生进行作品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作品的现实意义以及自身的感悟,这样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和创作中更加富有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和教育体制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原有的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音乐课程的发展,否则就会对学生的培养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比如,更新音乐教育管理理念、完善音乐教材体系,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等,这是高职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创新的思想篇二

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1][2]

创新的思想篇三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大学生语言技能的要求。通过文献回顾,指出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薄弱现状,从语境角度出发,解析大学生语言技能影响因素,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创设真实、自然语境,促进学生语言技能提高。

论文关键词:英语语言技能;语境理论;语境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修订版)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逐渐从注重扎实语言基础知识转变为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我国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培养下的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章从语境角度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语言技能培养问题,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真实、自然的语境,以语境为切入点,从语境中学得技能,在语境中提高英语语言技能。

一、我国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现状

1.英语语言技能

所谓技能,是通过练习、实习、读、说、听、写等实践活动获得一种能完成外语工作的各种技能。语言学家将语言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即英语语言技能通常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

2.我国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已走过三十多年历程,取得长足发展,但也突显出诸多问题。

(1)教学理念欠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因经济、地区等差异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英语教学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发展方向,转变教学理念,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然笼罩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下,教学中依然实行“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教师课堂上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教师鲜少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造成学生语言技能无法适时使用,进而造成语言技能薄弱,存在多年的聋哑英语仍未解决。

(2)“教”、“学”、“用”三者脱节。就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很多院校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四、六级考试;就求职情况而言,有些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只看重应聘者的考试成绩或者各类证书。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另外,学生为了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经常进行题海战术,研究应试技巧,忽视了对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只有在应用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大学英语教学没能将“教”、“学”、“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偏离了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语境理论

语境(context)这一概念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马林诺夫斯基对语境的关注始于词语和话语意义的理解(intelligible)问题,然后延伸到整个语言问题。包括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话语语境(contextofdiscourse)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情景语境是指语篇产生的环境。话语语境是指字、词、句、段等的前后可帮助确定其意义的上下文。文化语境是指某种语言赖以根植的民族里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后来伦敦语言学派的创始人弗斯()接受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这个术语,对语境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对于什么是语境至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韩礼德(ay)就语境的含义和构成因素方面提出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他进一步将情景语境语域细划为三个变项,即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2]而海姆斯将情景语境更加具体化,分为八项:即环境(setting)、角色(role)、功能(function)、概念(notion)、风格(style)、重读和语调(stressandintonation)、语法(grammar)、词汇(vocabulary)和语言帮助(languageaid)。这些构成因素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关联,并决定语言使用的形式。

我国最早的系统的语境理论是由我国的修辞学创始人陈望道先生创立的。他的理论包括情景适应论和情景论,核心是前者。情景适应论认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凡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应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进语言文字的可能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王德春教授在《使用语言的环境》一文中给语境下了一个描述性定义:“言语环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除了一定的上下文之外,主要因素有: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使用语言的人和使用语言时所表现的思想”。二十年后,王先生进一步补充了他的观点,把语境的诸因素区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他说:“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语境的理解国内外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解释,但无论是对语境的语言描述还是对语境结构的分析,都可以肯定语境是发生在特定时空里的,所融入的一切主观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具体的、不可复制的语言片段。任何在其内的因素发生都会依据一定的组合建构成不同的语境,关键在于如何依据语境内的不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建构出适时的、最佳语境。

三、语境理论与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培养

1.语境理论与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的关系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化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更需要一种课外、无意识的语言习得氛围,然而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而采用新理念、方法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没有形成大气候,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发挥语境的作用,创设语境,在语境中习得语言技能。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学基本环境发生在以教室、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为因素的课堂教学之中,较少有课堂之外的学习语境。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环境创造者,如何运用语境理论具体指导大学生语言技能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

2.语境教学与大学英语语言技能教学培养

语境教学的实施是将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情景语境、话语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理论寓于教学之中。教学要依据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内容进行不同语境教学的创设,从而产生不同的语境,让学生在不同语境中提高语言技能。

(1)语境在听说教学中。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听说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方面的技能。听说是任何一门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在听、说教学中应注重贯穿语境理论,听、说话语不同与书面语,具有很强的口语特点,且句型、俗语等不同于一般书面语,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技能时,以听力材料为文化背景,创设语境,实行先听后说的原则。首先,通过文本听力材料内容进行听力训练,然后口述听力内容。其次,依据听力内容创设听说语境。通过语境的创设利用听力材料的文本内容,创设不同的人物、时间、地点等不同的语境,可以用韩礼德情景语境的三要素来分析和描述每一个交际情景中的线索,如场景、人物、情节等,把握主题思想,领会言外之意,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懂得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加强语境感知力,学会在不同的语境里提高听力能力。

(2)语境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涉及到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涉猎广度,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仅深入到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扎实程度,同时更加关注的是在文本内容所创设的语境中理解文本所传达出的深层意义。学生个体差异性如学生间的文化差异、语言能力差异、感知能力差异等对阅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境构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课堂内阅读内容的创设建构,细致分析在这类语境中作者是如何建构他自己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对篇章语境的构建,借助阅读文本的题材、内容;交际方式,语言在具体语境里的作用;交际双方的身份以及他们的关系等对整篇文章的整体理解,在整篇文章创设的语境中理解,从中训练自身阅读技能。

(3)语境在写作教学中。写作涉及到不同的文体,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侧重文体教学以及在不同文体下所表述文化语境与会话语境。首先,教学中应渗透深厚的文化内涵背景,让学生理解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所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言语表达的各种不同语境使学生掌握在不同语境中写作的基本概要及特点,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适宜的语言方式,特别是一些不同文体表达方式,语言具有结构上的共同点,但因文体不同而不同,使学生理解语境的差异造成文章语言的风格的迥异。其次,学生通过对语篇的认知,了解篇章结构、文体风格、句式组合、词组搭配,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让学生模仿文中语境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把握语境,积累语感。最后,分析作文,并对作文进行对比,发现其优劣点及影响写作的因素,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与指导,以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结束语

语言学家widdowson指出:“语言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死板的符号,而是处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因此,如何把英语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是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利用语境理论去指导实际教学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展开语境教学,创设语境,在语境中展开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培养,利用课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等,充分挖掘课文中的语境以及学生周围生活的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话语语境,将其融入到语言技能培养中,以学生真实的语境为语境,将教与学同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达成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素质。

创新的思想篇四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能把难以用实验演示的内容展示出来,把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直观的“模拟实验”,它最大的优点是以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的视频效果,激发学生的情绪,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的运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由于有的教师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经验不足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课堂教学一味追求使用多媒体,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探讨多媒体对教与学的负面影响,以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思考,使多媒体能够得到更恰当、更有效的应用。下面结合本人课堂教学的实际,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用多媒体代替实验

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而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探究过程的亲身体验,可以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然而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上课时不仅不做学生分组实验,连演示实验也不做,直接用多媒体来展示实验的过程。他们认为,准备实验太麻烦,课前花的时间太多,实验时的数据又不那么准确,课堂上不如投影一下既快又方便,省时省力。有的教师甚至连很简单的实验也不做,如刻度尺的使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认为,物理知识不是来源于生活,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我们知道,这不符合探索科学的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实验操作,并分析和处理各种可能和不可能预见的情况,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中应特别注重的。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的精神。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做的实验,尽量不用多媒体课件去模拟,放手让学生去做。不仅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要做好,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后的小实验。让学生手、脑、眼并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养成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优良品质。

二对思维的限制

科学探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可是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探究时,早已把猜想和假设的内容设计在课件上了,实验的器材、步骤也全有。如果学生猜想和假设与课件上的不同,就想方设法引导到课件上来。实验的数据和结论是固定好的,如果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来进行科学探究,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过分地强调了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个人的思维发展中,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要努力克服以上的不足,教师要少一点主观臆断,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放飞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过大的课堂容量

使用多媒体,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课堂的节奏。由于信息量大、速度过快,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地观看一个个画面,没有消化和理解的机会,这样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而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都有一个认识、思考、消化吸收的过程,学习的内容过多,学生就会接受不了,昏头昏脑,这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并没有什么两样。课件上的内容是课前设计好了的程序,而在课上运用课件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耽误了时间,不能按时完成准备好了的任务,于是下面的内容就加快了速度,非要一堂课教完全部设定好的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顾对学生的灌输,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纯粹的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根本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知道,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呈现的内容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要避免出现过分使用多媒体,防止学生由于视觉疲劳、精神高度集中而引起的身心疲惫,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运用多媒体要做到择机呈现、适度运用,还要注意内容呈现的速度和节奏,要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四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减轻了教师的课堂负担,尤其是板书。有的教师课堂使用了多媒体,一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痕迹都没有。老师板书逐渐的被多媒体的投影所代替。这样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少的老师总是把一些物理规律、定理、公式、结论都事先设计在电脑里,上课时用课件呈现,投影的内容变化的很快,学生根本来不及记,即使记的快的学生也不够完全,甚至还会记错。如果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事先设计好了的内容,便可以减少学生整理知识的时间,学生容易记下来。通过板书,课堂的内容脉络清晰,有条有理,一目了然,易于记忆。一个老师优美的板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对学生书写能力的提高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在黑板上设计好板书。

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把难以用实验进行的内容模拟出来,用一些生动的画面把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创新的思想篇五

内容摘要:当前,一校多区已成为全国高校的主要办学模式,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规模构成也日益复杂。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对高校固定资产安全有效的治理,是高校治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高校多校区固定资产治理现状及成因,提出从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建立内控制度)、治理手段创新三个方面进手,构建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治理新模式,以确保高校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固定资产治理模式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题目。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校通过增设新校区或多所高校合并办学,形成了“一校多区”的办学格式。由于多校区办学模式快速发展,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的规模构成日益复杂,治理难度逐渐增大。在新形势下,应加深对多校区固定资产治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题目的熟悉与理解,进行固定资产治理模式创新,进步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治理水平。

高校多校区固定资产治理现状

(一)固定资产治理主体的缺位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的影响,高校对国家投资办学的依靠性强,习惯了“伸手要”,形成了高校对固定资产重投进、轻治理的惯性思维,只注重预算安排,不重视实物治理,基本上不关注固定资产使用的长期性和综合效益。高校的上层治理者大部分是学者出身,只片面夸大非经营性资产服务于教学、科研的重要性,忽视了经营性资产的经济效益。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的购建(除房屋外)基本是以二级单位为主,特别是直接用于教学、科研、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形成了“谁购置、谁拥有、谁使用”的局面。从而,高校的固定资产名义上是学校所有,实际上治理权分散在各二级单位,使用权回固定资产的占用单位或个人所有。在这种治理体制下,由于资产治理与资产使用部分间的责任不明确,导致治理主体缺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治理效率低下,甚至有些仪器设备成为小集体或个人创收的工具。“一校多区”型的办学模式使高校固定资产治理主体多元化,加剧了固定资产治理主体的缺位程度。由于多区治理,各校区之间缺乏密切配合,固定资产在使用治理上职责不明确,从而发生职能部分相互推诿的现象,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未能有效整合固定资产

高校固定资产治理是对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整合、协调、监视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合并后的多校区高校固然在行政上实现了合一,但在固定资产治理上并未进行有效整合和同一治理,形成了行政活动和固定资产治理的“两张皮”。同时,多校区高校一般未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治理机构,很多分校区都还沿用原校区的治理制度,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由于分块治理、各自为“政”,各校区之间缺乏密切配合,致使多校区高校对固定资产的治理在交叉口处形成真空。由于学校对各分校区固定资产的治理缺乏有效的协调、监视和控制,结果造成资源配置不当、重复投资、浪费严重的现象。例如,在扩展校区时,未及时对分校区现有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合并,账务上也没有做及时的处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账物不符”和“账账不符”,使分校区相当数目的资产游离于账外。

(三)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固定资产治理基本都实现了微机化治理,但大多只停留在登记造册、价值数目增减的水平上。特别是合并后的多校区高校,各分校区大多都还沿用原来的治理模式,治理手段依旧停留在账面登记和增减进出的流水账的监管资产上,固定资产的数据具有陈旧和静止的特征,不能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存量分布和动态变化。由于多校区高校财务治理制度不完善,个别分校区受经济利益驱动,利用高校合并后监管乏力、治理滞后的空间和时间差,盲目投资,争相申请购买高档仪器设备,造成相同设备重复购置,设备闲置,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造成极大浪费。由于没有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各个分校区对闲置资产的使用方向监管不到位,部分教学、科研设备形同职能部分的私有财产,甚至局限于个人专用,造成高投资、低效益,还有可能滋生***现象。

高校多校区固定资产治理混乱的原因

(一)治理方式滞后

高校扩张合并后,固定资产的数目急剧增加,固定资产经费来源、占用形式以及固定资产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固定资产治理方式并未随之改变、更新和同一治理,各分校区仍沿用合并前的治理模式,致使治理方式滞后。目前,我国公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由国家投资拨款和有计划有指标的收费制,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执行的是报批预算制,而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不计任何本钱也无需使用单位和个人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只要打个报告就行,审批也很轻易。因而人们头脑中很难形成国有资产治理意识,这是高校固定资产治理长期不被重视,人们头脑中至今还被重钱轻物、重购置轻治理思想困扰的根本原因。

(二)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并缺乏本钱效益观念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学校购建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记进事业支出,全部从当年事业收进中抵扣。因此学校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每年的本钱核算中也不包含固定资产折旧项目,造成本钱用度核算严重失真。一方面,这种会计核算方法违反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虚增了报表上的资产总量,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背离实际价值。由于学校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是通过提取“修购基金”来实现的,而“修购基金”是按学校事业收进和经营收进一定比例提取的,计提时直接列支出,同时增加专用基金,并未引起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数额的变化,这使得净资产中既包括购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又包括固定资产更新维护基金――修购基金,这种重复计算会计方法造成净资产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作为教育本钱核算项目,使得高校在治理政策理念中本钱效益原则未被摆在应有的地位予以重视。假如高校分为几个校区,各个校区在固定资产治理方面均存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题目,本钱效益不匹配的缺陷就会被放大。

(三)创收政策不到位并缺乏有效监管

高校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与经营性固定资产的并存性及相互的密切关系,决定了高校固定资产治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与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界限不清,而高校固定资产治理往往夹带有行政权力的因素,经常是尚未进行充分的论证和产权界定,就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划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致使产权模糊、治理职责不明、缺乏有效的监视治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进发展,高校的创收意识不断增强,各校区各部分争相利用学校资源来发挥产业作用,咨询服务、电脑应用、房屋对外租赁等都在不断地被用来进步本部分的经济利益。更由于高校创收政策底线模糊,使得二级单位的院系及个人将学校的仪器设备拿出往用于本单位或个人创收,而学校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和应有的租金及折旧,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