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 运算律教学反思(大全9篇)

小编: 曼珠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一

《运算律》这节课在前测部分有效地进行了知识点的回顾,在学生小卡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同桌2人组的交互,进行第一次思维扩张,在此基础上随即检测,手势表决,并指明汇报,有效地做到了五防。

在中测部分出示多向度平台,学生自由选择1+3个向度自主学习,体现了学习的自由度,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需求发展。在交互强化环节,学生8人单元组传阅,批改学习卡,讲解纠错,汇集学习成果,汇报质疑补充,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做到人人有事做,攀升了强化次数,解决了大容量的学习任务,锻炼了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心。

在后测部分学生积极主动检测,有效展示学习效果。再次攀升了强化次数,提高了学习效果。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多向度选择中,学生习惯于从前到后,由浅及深,导致有难度的题目做的人少,或学生没时间完成,今后在这方面鼓励学生基础题跳跃完成,预留大量时间挑战有难度的题目,在完成难题的基础之上再回头完成剩余基础题。

由于时间紧迫,在后侧环节有些仓促,留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够,主要是汇报环节学生占用时间过大,调控时间不够得力,今后加以训练和改正。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二

关于这节课的第一个环节——由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而猜想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内容。那么我在想我们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时,会不会有一个即定的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知道应该朝哪一个方向去猜想,需要我们去搜索,有时它会突然冒出来(即直觉)。所以我认为猜想的重点是怎样把联想的对象(这里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找出来(即找到一个思考的方向)这应该是这节课的关键。

这节课验证的过程是这样:因为所有学生写出来的算式都证明这个定律是正确,所以这个定律是对的。这个过程对吗?实际上这个过程不一定正确,虽然在小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是演绎法和不完全归纳法。验证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对定律内容的理解,举例子只能说明学生对定律内容的一个表层的认识,是非常具体的(即根据定律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应该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上理解乘法交换律(如6×7,7×6它们都表示6个7相加是多少或7个6相加是多少,它们表示的是同一个意义,所以它们的积是相同的),这样的话学生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是更进一步的即在抽象层面上的。我后来觉得是否可以这样:当学生引出了字母公式后,师:我们通过举例子可以知道这个定律是正确的,那你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如果没有)师:能不能根据乘法意义来理解这个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说怎么去理解)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三

学生对于加法交换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然而对于乘法结合律则运用得不太理想。

反思造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初步认识,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学生不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运用运算定律,如遇到25× 16就不知道如何计算 ,有时会把16分成10×6,有时会写成25×10+6 ,针对上述情况还需对学生加强算理、算法的理解,更要在学生的脑海中渗透“凑整”的思想。

第三,对于有些算式,有的学生甚至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不会灵活处理。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四

结合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教学观摩研究课活动,我于20xx年5月6日上了一节教研课—运算律,现根据教学情况作出如下教学反思。

1、根据总复习课的特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处理,各环节安排了相应的补充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和需求。开头安排了口算练习,对常见的题目进行了口算(得数是整十或整百),为学生下一步应用运算律奠定一定基础。

2、教材内容一开始强调的是整数的运算律,然后才过过渡到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其它数。实际上学生都已经经历过知识的迁移过程,所以我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走这种简单重复的过程,应该统称为运算律比较恰当。

3、我重视强调了用文字来表述运算律,以加深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4、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时,我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如加法结合律:a+b+c=a+c+b=b+c+a乘法结合律:abc=acb=bca乘法分配律:ac+bc=(a+b)cac-bc=(a-b)c。其实运算律的表述不应该仅局限于两个数或三个数相加或相乘。

5、让学生直接记笔记,培养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6、多给学生进行练习、演示和展示,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特别是对练习题的安排上还做的不好,没有很好体现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提炼和解决,还一定存在部分学生的问题还没有暴露和展示出来。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细节着手,教师在读书、写字、一言一行上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3、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没有从时间、空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学生活动空间被教师压缩了。

4、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教师合理的关注和引导,也没有得到小组同学真诚的关心和正确的帮助。

文档为doc格式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课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冬季锻炼项目跳绳、踢毽子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理解题意,自己解决问题,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经历加法运算律产生、形成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3、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数学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运用的认识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足之处:

1、整节课上下来,时间较紧,练习无法保证,此外在用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时学生想出的类型很少。

2、在总结、交流加法的结合律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教师应适当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3、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只注意了算式之间的比较,而忽略了两个运算定律之间的比较。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六

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计算,对乘法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对于乘法定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定律和运用乘法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这才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应用的思路进行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的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之前,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律已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让学生处于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超越。

教学设计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实现了运算律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工作中,并对照开学初的计划,我从以下方面加强改进日常教学:

1、注重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入手。如:紧密联系整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把整数运算知识迁移到小数运算中来。

2、注意教给学生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如在简便运算中,让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和用运算律计算,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规律具有的普遍意义,又能对这些知识得到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

3、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题能力,能解决小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注重后进生双基的补习,让培优转差落到实处,以提高整体水平。

虽然班级的基础偏差,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但只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日常加强题组训练,突破难点,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更好基础。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七

这节课主要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相关的简便运算,由于学生已有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课时的主要目标是对“两个数相乘”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以及对简便运算方法的提升。

在学习本节课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逐步学会了不完全归纳法和用字母表示数学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在学生日常的自学活动中,重视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重视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所以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正逐渐提高,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1、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引导学生概括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

生:喜欢

生:想

师:那好,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与发现。

二、探索乘法交换律

播放课件1,出示情境图。(用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长方体的一面)

师:你知道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横着数一行有5个小正方体,一共有4行,5×4=20个。

生:竖着数一排有4个小正方体,一共有5排,4×5=20个。

师(板书5×4=4×5)可以这样写吗?为什么?

生:可以因为积相等,(求的就是一个整体)

师:认真观察这个等式,你能发现什么奥妙吗?

生思考,汇报(数字相同,交换了位置,积不变)

生:……

师:请你帮淘气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验证一下行吗?

生举例验证

生说师板书:

a×b﹦b×a叫做乘法交换律

师:a.b指的是什么?

三、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2出示情景图(书54页)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估一估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集体交流。(说说估计的方法)

师:谁估计的准确呢?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生举手汇报,师追问:怎样想的?

师引导从上面、正面观察

上面:(3×5)×4

师:这个算式可以写成(5×3)×4 吗?

生:可以,都是求同一个物体,

生:可以,虽然3和5的位置交换了,但根据乘法的交换律它们的积不变。

师:出示4×(5×3) 可以这样写吗?

生交流,师引导可以把(5×3)看成一个数,这里也运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正面:(4×5)×3

师:你还可以怎样写?根据是什么?

生:(5×4)×3 3×(5×4)

[设计意图:通过对算式的变换,巩固乘法交换律]

师:细心的淘气在这些算式中发现了两组特别的算式,(师擦掉其它算式,留下(3×5)×4 3×(5×4)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乘数相同,三个数的位置不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积相同。

师:可以写成(3×5)×4 = 3×(5×4)吗?

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算式异同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2、提出假设,举例验证

(学生在小组内举例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举例的情况。

生:……

3、概括规律

生思考概括

生说师板书:

(a×b)×c﹦a×(b×c)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运用模型,完成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1题。最后运用课件集体订正。

2、运用乘法结合律很快算出38×25×4 42×125×8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后汇报

3、完成“练一练”。先要求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有错的让该生上去视屏展示,集体交流,并说明运用了什么规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个好朋友的?

板书设计

运算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a×b﹦b×a (a×b)×c﹦a×(b×c)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八

1、根据总复习课的特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处理,各环节安排了相应的补充内容,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实际和需求。开头安排了口算练习,对常见的题目进行了口算(得数是整十或整百),为学生下一步应用运算律奠定一定基础。

2、教材内容一开始强调的是整数的运算律,然后才过过渡到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其它数。实际上学生都已经经历过知识的迁移过程,所以我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走这种简单重复的过程,应该统称为运算律比较恰当。

3、我重视强调了用文字来表述运算律,以加深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复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4、用字母表示运算律时,我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如加法结合律:a+b+c= a+c+b= b +c+a乘法结合律:abc=acb=bca 乘法分配律:ac+bc=(a+b)c ac-bc=(a-b)c。其实运算律的表述不应该仅局限于两个数或三个数相加或相乘。

5、让学生直接记笔记,培养听课记笔记的习惯。

6、多给学生进行练习、演示和展示,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1、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特别是对练习题的安排上还做的不好,没有很好体现练习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进行及时提炼和解决,还一定存在部分学生的问题还没有暴露和展示出来。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细节着手,教师在读书、写字、一言一行上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3、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安排,没有从时间、空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学生活动空间被教师压缩了。

4、少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教师合理的关注和引导,也没有得到小组同学真诚的关心和正确的帮助。

三年级数学数的运算教学反思篇九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程老师深入钻研教材,贴近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使这样的计算课堂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的开始程老师出示一组口算题,让学生在复习基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接着反思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关系,为接下来的迁移类推打下伏笔。旧知的基础上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愿闻其详,激发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程老师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知学生。所以这部分的教学,程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程老师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学的好方法。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