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汇总7篇)

小编: 薇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学生对语文资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揭示《蒲公英》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时,不是照搬教参上的正确答案灌输学生,而是在学生充沛阅读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身的看法,作出自身的判断,让学生谈谈自身欣赏哪一类的人,适时让学生“辩一辩”。学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就是他们独立考虑、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知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得到了升华,主体性得到了落实。常此以往,就能达到《语文课程规范》所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发明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结尾的小练笔设计,让学生们想象一下,第二年这些蒲公英种子也有了孩子,蒲公英妈妈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什么?这样,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协助学生在懂得探索与幻想重要的同时,要正确处置听从和盲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蒲公英》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来感悟这个哲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遵循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尊重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为立足点,围绕“读好书”这一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培养收集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因上此新课前,我让学生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小组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资料与人共享,不仅体现”大语文观”,还对理解读好课文有很大的作用。

二、训练从读中悟的能力。

依据阅读教学特点和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以读代讲,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文本读正确,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创设朗读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也许要到天涯海角。如果你们现在都是蒲公英种子,一阵阵风吹过,你们飞到了天空中,朵朵白云从你们身旁飘过,你感觉怎么样?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读进去――理解课文,读出来――表达情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境界。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些蒲公英种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进行交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看事物应当全面,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真正以人为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领悟课文的精髓。

四、提高从拓展练习中延伸知识的能力。

结尾的小练笔设计,让学生表演读课文,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自己写一写,小组充分交流。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帮助学生在懂得探索与幻想重要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听从和盲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读的形式上还够多,学生能理解“嘱咐”,也会用嘱咐练习说话。但在如何读好太阳公公嘱咐的话时,学生还未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如果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父母、老师、长辈们是怎样嘱咐的,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蒲公英〉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第二、三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落在不同地方的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与有趣的故事之中,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面对崭新的教材,陌生的教学内容,课前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教案进行参考,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备了课。为了增添教学的生动性,我还制作了有趣的幻灯片,最后将教案熟记于心,按部就班地上完了第二课时,总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学生的表现非常好,坐得很端正,积极举手发言,就连平时不怎么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很积极,课堂气氛挺活跃的。可并没有达到原先预想的教学效果。在读的形式上还不够多,学生没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达到积累和丰富语言的目的。

究其原因在于我自身。

一、基本功较弱,上课时语音语调全都是一个样,语言干巴巴、硬邦邦的。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艺术的学科,教师提问的语气、朗读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气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满情感,富有感染力,课上抑扬顿挫,说话能够紧紧吸引学生。自己在这些方面尚欠缺,今后应多听朗读录音,练习朗读,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个数太多,并没有什么难度,答案都在语文书上,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而且整节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形式单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由于有老师听课,课上十分紧张,教态不自然,手势僵硬。

四、可能由于平时对学生一向要求严格,所以上课表情很严肃,对他们的关爱还不够。心里只想着教案,眼神不能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行为不太关注。

五、虽然制作了课件,但课件上的字小,没能放大,不够清晰,因此坐在后面的学生不大清楚。学生的注意力被课件分散了,他们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下面将要出示什么图片,将会看到什么样的视频,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屏幕上,对于课本中的文字倒没有认真去朗读品味,没有达到内化课文语言的目的。

总之,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自己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今后需经常听导师和其他老师的课,不断虚心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二

《蒲公英》是一篇童话故事,以优美形象的语言叙述了一个道理:不要被事物美丽的表面所迷惑,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学生对童话故事是很感兴趣的,可通过学文,悟出蕴含的道理,我想,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结合中心,设计了两处说话练习。

一、当落在沙漠里和湖泊里的蒲公英种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因为学生此时对课文内容已有了一定的理解,所以他们已走进这两颗种子的内心。

生1:“我要是当初听了太阳公公的话,也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我真是自讨苦吃啊!我不该被那美丽的外表迷惑了。”

生2:“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我要是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落在泥土里,相信我此时已茁壮成长起来,我现在真是后悔莫及呀!”

…………

听着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感觉到他们已领悟了课文蕴含的道理。

二、在学完课文之后,我问学生:“第二年的春天,当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来后,她们的孩子也将要离开母亲的怀抱,去找新家时,她们会怎么嘱咐孩子们呢?”

沉思片刻后,很多学生都能抓住两颗种子的教训,以蒲公英妈妈的角色叮嘱孩子们。此时,我感觉学生已经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我想:语文课堂上的说话训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三

(学完了课文)

师:你们想和这两颗蒲公英种子说些什么吗?

生:沙漠的金光闪闪、湖泊的银花朵朵是太阳光的缘故。你们被自己的眼睛骗了。

生:(急忙补充)被表面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所蒙骗了。

师:(肯定地点点头)说得很有道理。

生:(急不可待地)你们不听太阳公公的话,才落得这样的下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呀。

生:应该听长辈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生:(马上反对)长辈的话不可能都是对的,应该仔细想一想,正确的就听,不正确的就不能照着做。

师:(欣喜地)对呀,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

生:老师,我有补充。做任何事情前都要三思而后行。

师:说得真好。

生:(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想对蒲公英种子说:你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佩服你们,但也替你们感到惋惜。

(教师里一片静寂,大家都在回味、思考着这个学生的话。片刻)

生:(坚定地举起手)蒲公英种子,你们的追求虽然失败了,但这失败,对别的蒲公英种子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他们不会再做无谓的牺牲了。

师:(欣喜地鼓掌)说得太好了!是的,我们要看到蒲公英种子的探索精神,但不提倡无谓的牺牲;要听从别人的正确意见,但不提倡盲从;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听迷惑。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四

原想着能关注个性、借题深化,起到一石二鸟之妙用。谁知事与愿违,弄巧成拙,越扯越远,差不多快成了反面教材了。真是败笔一支啊!惊魂未定前,脑子里一片空白;痛定思痛时,肚子里满是埋怨,埋怨松的无言以对,埋怨梅和强的缺乏人性,埋怨孩子们让我下不了台收不了边的迥异思维;冷静下来,再三反思,不禁感慨!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确实,每一个生命体都有他独特的经历、体验和感悟。在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生命个体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每一学生个体。课堂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老师善于用他期待的眼神、赞许的微笑、睿智的语言关注每一个学生。我总是努力这样做着。于是,我不想就这样把“被踩断了花的蒲公英”晾在阴暗处,落在角落了,就想给他一个表白的机会,以唤起孩子们关注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可是这样的关注因为一环失扣而与良好意愿背道而驰,变得顾此失彼。或许,当课堂即将结束时,我可以用惋惜表示关注:“春天到了,落在泥土里的蒲公英种子茁壮成长,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要是没有那个顽皮的小朋友,花园里又会增添一朵耀眼亮丽的蒲公英,一定会更美丽。”或许,松无言以对时,我可以用机智挽回突变:“瞧!多么可怜的小蒲公英,因身体遭到践踏,生命即将枯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孩子们,以后你们去花园玩耍,可要注意脚底下呀!”或许,在两个孩子漠视生命后,我还可以力挽狂澜:“看到满树的果子自然兴奋,可也别只顾满足自己的馋嘴而忽视了果园的环境呀!要是有了蒲公英的点缀,不是更美吗?”或许,……可是这些结局一一被我错过了。那时的我,被所关注的学生个性牵着鼻子走着,一点点地摒弃自己主导的角色,我是失败的。因为我的教学智慧远不够驾驭这些独特的个体所迸发的灵感。个体的关注需要教师凭借智慧适度地把握啊!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生成的精彩源于预设的充分。只有对结果了然于胸,对过程多作假设,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进行对话,才能收获更多生成的精彩。可是,我哪里曾想会有“被小朋友踩断的蒲公英”,哪里曾想松会无话可说,又哪里曾想会有“他是活该”?如若有,定不至于惊慌失措,不知所以。如若有,才能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对课堂教学进行预设时,应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想象余地和建构空间,让教学设计富有更多的弹性。作为老师,当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溶入课堂,及时捕捉教学中从学生那里不断涌现的信息,方能恰如其分地把握机会,抓准切入口,亮出预设与生成连动的火花。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一个健全的人,首先得有健康的思想,应该懂得爱,懂得善良,具有尊重与保护自我、他人生命的意识。可是,两个才十岁的孩子,居然对着一个垂危的生命,声色俱厉地控诉“他的活该”。即使这是一个假设,即使童言无忌,即使另有原因,可这漠然无视生命的现象不能让我熟视无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童心呢?爱心呢?我们的教育则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新基础教育提出者叶澜认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人只有有了“生命的体悟”,才能真心与周围世界、与他人建立起“我——你”的关系。看来,我们的教育,应多留一只眼睛,为生命而好好惜存。随时正视“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偏差,以拨正孩子成长之舵的方向,以培育成绩优秀,但人格更健全的新一代。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五

教学《蒲公英》这一课时,我尝试着用自己对“先学后教”这一模式的理解进行了教学。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三个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

2、学会生字。

3、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结合这三个学习目标,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三次“先学后教”。第一次,读熟课文,要做到“三读”,即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第二次,学会生字,要做到“三会”,即会读、会写、会用。第三次,知道课文主要内容,要做到“三回答”,即课文主要写谁?干什么?结果怎样?就这样,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我组织课堂教学也条理清晰,但也有让我深思之处:这样的目标展示,好像缺了点儿什么。课下仔细想想,在看看“先学后教”的模式,才发现原来缺少了学法的指导,怪不得课上一部分后进生在学习时,除了反复读课文,就没做些什么了。我想今后的每次“先学后教”在组织时,不但要有目标,还不能没有方法的指导。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六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来感悟这个哲理。

教学时,我抓住了太阳公公的那段话,让孩子理解太阳公公说话的意思的同时体会到太阳公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将文章的中心引出——因为太阳公公害怕他们被外界的美好现象所迷惑。通过个别读,分角色读,有感情读,体会小种子们听了嘱咐后的不同想法和行为,在明白过程中是对太阳公公嘱咐内容的复述其次,我还抓住了两颗不听话的小种子的两段话,除了让孩子读好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去想像,小种子们的想法,走入他们的内心。最后将种子们结果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告诉孩子——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对于有经验的人的忠告,我们应该吸取。在故事中将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传达给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太阳公公的嘱咐,将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揭示《蒲公英》这则寓言故事的道理时,我只是把教参上的寓意出示给学生并没有让他们通过说来交流,应该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哪一类的人,适时让学生“辩一辩”。这样才会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才会得到升华,主体性才会得到落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以改进,并加强孩子这方面的练习。

蒲公英的梦教案反思篇七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为了让学生深切感悟到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道理,教学时,我创设了情境,注重学生的体验,让他们来感悟这个哲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感受各不相同,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遵循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尊重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为立足点,围绕“读好书”这一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因上此新课前,我让学生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把自己小组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资料与人共享,不仅体现”大语文观”,还对理解读好课文有很大的作用。

依据阅读教学特点和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认知规律,这节课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以读代讲,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文本读正确,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创设朗读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也许要到天涯海角。如果你们现在都是蒲公英种子,一阵阵风吹过,你们飞到了天空中,朵朵白云从你们身旁飘过,你感觉怎么样?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读进去――理解课文,读出来――表达情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境界。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没有把课文蕴含的道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些蒲公英种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感悟体验进行交流,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的启迪,不断提高认识水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白看事物应当全面,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真正以人为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领悟课文的精髓。

四、提高从拓展练习中延伸知识的能力。

结尾的小练笔设计,让学生表演读课文,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自己写一写,小组充分交流。既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更帮助学生在懂得探索与幻想重要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听从和盲从的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读的形式上还够多,学生能理解“嘱咐”,也会用嘱咐练习说话。但在如何读好太阳公公嘱咐的话时,学生还未读出亲切关爱的语气。如果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父母、老师、长辈们是怎样嘱咐的,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蒲公英〉教学反思

蒲公英》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故事的开端,讲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第二、三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第四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落在不同地方的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课文寓人生的哲理与有趣的故事之中,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面对崭新的教材,陌生的教学内容,课前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上网搜索了一些相关教案进行参考,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备了课。为了增添教学的生动性,我还制作了有趣的幻灯片,最后将教案熟记于心,按部就班地上完了第二课时,总算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整节课学生的表现非常好,坐得很端正,积极举手发言,就连平时不怎么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很积极,课堂气氛挺活跃的。可并没有达到原先预想的教学效果。在读的形式上还不够多,学生没有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达到积累和丰富语言的目的。

究其原因在于我自身。

一、基本功较弱,上课时语音语调全都是一个样,语言干巴巴、硬邦邦的。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艺术的学科,教师提问的语气、朗读的语气、评价学生的语气等等都是不一样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更应该充满情感,富有感染力,课上抑扬顿挫,说话能够紧紧吸引学生。自己在这些方面尚欠缺,今后应多听朗读录音,练习朗读,培养良好的语感。

二、课堂问题设计的个数太多,并没有什么难度,答案都在语文书上,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而且整节课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形式单调,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由于有老师听课,课上十分紧张,教态不自然,手势僵硬。

四、可能由于平时对学生一向要求严格,所以上课表情很严肃,对他们的关爱还不够。心里只想着教案,眼神不能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行为不太关注。

五、虽然制作了课件,但课件上的字小,没能放大,不够清晰,因此坐在后面的学生不大清楚。学生的注意力被课件分散了,他们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下面将要出示什么图片,将会看到什么样的视频,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屏幕上,对于课本中的文字倒没有认真去朗读品味,没有达到内化课文语言的目的。

总之,这是一堂失败的课。自己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今后需经常听导师和其他老师的课,不断虚心学习,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