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图讲述活动设计方案 看图讲述活动教案(通用5篇)

小编: XY字客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避免盲目行动和无效努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图讲述活动设计方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在蚂蚁合作搬豆的游戏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2、能尝试学习用简单、完整的语句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讲述图片内容及想法。

3、能安静倾听,并愿意在集体面前响亮表达。

活动准备:4副图片、小图片人手一张、音乐《蚂蚁搬豆》

活动过程:

1、教师用语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就知道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 出示图片一,提问:你们看-谁来了?多可爱的一只小蚂蚁呀!今天天气

(2)出示图片二,提出问题:“小蚂蚁在干什么?小蚂蚁在搬一粒香喷喷的豆豆,它搬起来了吗?为什么?”(结合幼儿回答总结:小蚂蚁因为力气小,所以搬不动豆豆。)

3、教师激发幼儿帮助小蚂蚁的愿望,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2)幼儿自由讨论,启发幼儿大胆想像,想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并请幼儿学学想到的办法的动作,体验小蚂蚁角色。(如抱,推等动作)

(3)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大声、完整地表达,然后老师与其他幼儿进行集体分析,分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4)出示图三、图四。教师:“你们想知道小蚂蚁想了什么好办法吗?看看这两张图片就知道了。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小蚂蚁是怎么做的?它们在干什么?(原来,它请来了很多蚂蚁朋友帮忙),教师归纳第三幅图片内容(小蚂蚁想了想,赶紧回洞叫上它的朋友们都来帮忙)然后请幼儿仔细观察第三幅图片:小蚂蚁触角翘得高高地在话,猜猜小蚂蚁在和它的`朋友们说什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渗透幼儿对小蚂蚁触角传递信息的认识)

观察第四幅图片,提问:豆豆搬起来了吗?为什么?(因为蚂蚁多了所以力气大了)香喷喷的豆豆搬起来了,小蚂蚁的心情怎样?小蚂蚁会对朋友们说什么?蚂蚁朋友们帮助小蚂蚁,它们的心情怎样?归纳第四幅图片(看,许许多多的蚂蚁出了洞口,大家一起用力抬,终于抬起香喷喷的豆豆高兴地回家啦!)

4、教师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并且引导幼儿运用新的经验进行讲述。

(1)教师完整讲述图片的全部内容,并且引导幼儿一起归纳讲述思路:(先讲第一幅,再按顺序讲第二、三、四幅。先讲小蚂蚁发生了什么事情,再讲朋友们怎样帮助小蚂蚁,结果如何?)

(2)幼儿操作小图片进行看图讲述(从椅子底下拿出小图片,人手一份,教师:

老师为小朋友们也准备了一份画册,请小朋友轻轻地拿起来放在膝盖上,一页接一页的翻看。)教师注意仔细倾听,以插话、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思路。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完整讲述,每讲一个幼儿,教师围绕幼儿语言的完整性、讲述的思路、用词的准确性进行及时评价与指导。

5、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含义,懂得团结就是力量。

教师小结:你喜欢故事中的小蚂蚁吗?为什么?小蚂蚁搬不动豆豆时,懂得请朋友帮忙,是其他朋友帮助了它,小蚂蚁真高兴,团结力量大!所以我们遇到困难也要团结起来,互相帮助。

6、播放音乐《蚂蚁搬豆》,教师:“音乐响起来了,看,这里就有一颗豆豆(大球),变、变、变,我要变成一只蚂蚁去搬豆,你们也想变吗?请个小朋友上来搬。”然后引导幼儿找朋友帮忙。分四组进行,幼儿一起帮忙把四粒“豆豆”搬回家。结束活动。

看图讲述活动设计方案篇二

《送小鸟回家》这个故事由三幅图构成,图片内容以三只小鸟从鸟窝里掉下来为线索,小动物想办法帮小鸟回家的故事情节简单,角色鲜明。图片内容符合中班幼儿开始思考问题并能大胆讲述的特点。因此选择此图片作为看图讲述的内容,希望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图片,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积极大胆的交流自己所思、所想。不仅仅获得语言经验的积累,同时激发了幼儿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较连贯的讲述送小鸟回家的故事情节。和对话。

3、喜欢参与看图讲述活动,体验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讲述图片、ppt,幼儿每人一份图片。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思考,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图片上的小鸟怎么了?小鸟为什么哭了?猜猜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讲述角色心理活动。

1、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内容。

提问:三只小鸟怎么了?它们为什么哭呀、小鸟回不了家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

2、出示图二、图三,观察画面内容。

提问;谁来帮助小鸟?它们把小鸟送回家了吗?长颈鹿是怎样帮小鸟回家的?儿观察画面内容。

3、幼儿分组讲述,引导幼儿按图片顺序观察、连贯的讲述三张图片的主要内容

(1)幼儿两人一组,自由讲述。

提问:谁来帮助小鸟?它们是怎么帮助小鸟的?请幼儿两人一组按图片顺序用完整语句连贯讲述三张图片内容。引导幼儿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和伤心、开心、高兴、快乐等形容词,描述故事。

(2)每组派代表讲述,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倾听同伴讲述,并挑选出好的句子和词语让幼儿学习,丰富幼儿讲述经验。

(3)引导幼儿学习运用“可是”、“接着”等连接词比较连贯的讲述图片内容。

老师也有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小朋友注意听老师用了哪些好听的词语把故事连接起来的。

三、引进新经验,感受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快乐。

1、分析幼儿和教师讲述的内容,引出新经验。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建立新经验将输出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对话。

出示图一,感知小鸟的心理活动

提问:小鸟从树上掉下来它们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出示图二,幼儿表演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提问:小羊、小兔看到小鸟伤心的哭了,它们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会怎么说?(师幼共同表演对话)

出示图三,感受小动物心理活动和对话。

2、鼓励幼儿新的经验进行讲述,并提出新的讲述要求。

3、请个别幼儿讲述、表演。

请小朋友把自己编好的故事边表演边讲给小朋友听,听听他们的故事里,你最喜欢他们说的那句完整的句子和词语。

四、给图片起名字

图片还没有名字呢,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来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活动延伸:

把图片投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大胆的发挥想象去创编新的故事。

附:

送小鸟回家

一天早上,三只小鸟不小心从鸟窝里掉了下来。小鸟们很伤心,它们想回家可是回不去。

接着,小兔和小羊走了过来。它们抱起小鸟,想把小鸟送回家,小鸟们很开心。可是,小兔和小羊太矮了,不能把小鸟送回家。

接着,长颈鹿来了。长颈鹿脖子一伸,轻轻松松地把小鸟送回了家。小兔、小羊和小鸟们高兴地说:"谢谢你,长颈鹿!"小鸟们回家了,小动物们快乐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

看图讲述活动设计方案篇三

生病,每个孩子都经历过,孩子们对此有切身的感受。生病时的所感所想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但同时又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大班看图讲述活动《小猫生病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借助“信”的形式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像和讲述,同时让幼儿感受朋友在自己生病时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一种正确对待病痛的健康心理,感受相互关心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下丰富经验、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品德行为。

一、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初步了解信的格式,较清楚、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学习词汇:孤单、惦记

3、知道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帮助。

二、活动重点:

较清楚、连贯讲述图片内容,渗透良好品德教育。

三、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合理地想象。

四、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向幼儿简单介绍信的基本格式。

2、教学挂图;信封;小猫、小鸟、小刺猬、小兔、小鸭头饰;小猫、小兔图片;一张小床、一束花、一本故事书等。

五、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猫的信”的情境引入。

师(出示小猫):“小猫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让好朋友小兔来看它,可是小兔离得太远了,小猫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兔呢?(教师打开信,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挂图,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1、以“读信”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一)

(1)小猫信中的三幅画说的是什么呢?小猫为什么哭?小猫心里会想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合理地想象和讲述。学习词汇:孤单)

(2)小猫的信要怎么读呢?(教师运用“我”的口气读信,让幼儿了解信的基本格式)

(3)教师有表情地完整讲述。

2、以小兔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二)

(1)教师出示小兔,引导幼儿讨论:小兔收到信会怎么样?(鼓励幼儿大胆、合理地想象。学习词汇:惦记)

(2)小兔把小猫生病的事告诉哪些好朋友呢?

看图讲述活动设计方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图片,按自己的意愿排列图片,编出情节合理的故事。

2、让幼儿用较连贯的语言完整地讲述故事,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性。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五幅,幼儿人手五幅小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出示挂图,并示范讲述告诉幼儿这五张土前后顺序可以随意编排,编成许多不同的故事。

2、幼儿自己操作图片,按自己的意愿任意排列,排好后按图片顺序将一个故事。幼儿在讲述过程中,可以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流。

3、师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幼儿编讲故事,帮助幼儿理顺故事情节,纠正语言中的错误。

4、请幼儿上来将自己的故事将给其他小朋友听,并让大家评价故事中好的与不够的地方。

活动反思:

优秀绘本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深受小朋友喜欢。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又调动情感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看图讲述活动设计方案篇五

1.通过观察图片,简单讲述图片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脸”、“自己吃饭”等,初步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

3.通过叠被子比赛,初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能做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2.环境准备: 把活动室布置成娃娃家。

3.材料准备:小猪拉拉手偶 图文传送器、图片。幼儿人手一套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儿的注意。

师: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她叫小猪拉拉,她可能干了。看,她来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中说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有谁?她在做什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让幼儿根据问题仔细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说一说。

1.出示图片一、二:“拉拉在干什么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说些

什么,我们猜一猜。”(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叠被子)(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勇敢地说出来)。

2.出示图片三:“拉拉可讲卫生了,你看,她在干什么?”(自己刷牙、自己洗脸)

3.出示图片四:拉拉去哪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你是怎么知道的?

4.出示图片五:“拉拉多能干,会自己做这么多的事情。看,她现在在干什么?”(自己吃早餐)“她自己吃饭吃得真干净!”

(三)引入新的讲述经验,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四)小朋友各自操作学具,自由讲述。教师巡回指导。

(五)启发幼儿用“我会自己……”的句子说说自己会做些什么。

1.“小猪拉拉这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们会自己做什么呀?”(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上幼儿园等,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2.游戏:“叠被子比赛”。

“原来小班的小朋友也这么能干。好,现在我们来比赛叠被子,看谁叠得又快又好。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艺术:通过儿歌表演《小小手》,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生活中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自己做。

六、环境中渗透 在活动区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区活动时,进行游戏“帮布娃娃穿衣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