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 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大全5篇)

小编: HT书生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篇一

一、活动思想: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丰富学生人文底蕴、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从阅读经典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民族精神的丰富营养,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操、崇高志向、自强人格、诚信品质,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华经典诵读内容:

六年级:《四时田园杂兴》《游园不值》《暮江吟》《过故人庄》《竹石》

四、比赛时间:2013年9月13日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为营造书香校园,进一步丰富学校的人文底蕴,创设师生浓郁的读书氛围,也为了让同学们能持之以恒地养成诵读中华经典的良好习惯,9月13日下午,我校举行了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来自各班的同学声情并茂地诵读了《清明》、《相思》、《回乡偶书》等几十篇中华经典诗文。那一字字,一声声的标准音节,抑扬顿挫,时而深沉,时而柔美,时而激越,他们用自己富有节奏感的艺术性语言表达着自己对参赛作品的理解。

从比赛过程来看,参赛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同学们精神饱满,通过诵读很好地诠释了国学经典的内涵。每一首作品的结束都有一个高潮,显得虎虎有生气。总之,每个班的同学各有风采,各有特色。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也切实把弘扬民族精神融入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篇二

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益于传承中华文化。在诵读中亲近经典,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在亲近中热爱经典,从经典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与自信。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开展以“孝敬、友善、节俭、诚信”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比赛,为使活动有序高质地进行,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内容和形式参考

1、内容要紧紧结合主题,以班级诵读相关诗词为主。

2、形式可多样,可以是独诵、双人朗诵或小组朗诵、集体朗诵,适当配音乐和表演,形式尽量多样化,但要突出朗诵,朗诵可脱稿也可看稿,倡导脱稿朗诵,脱稿的将进行适当的加分。每个节目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活动的有关事项如下:

1、参加对象:一至五年级学生

2、比赛时间:(若天气不好,另定时间)

3、比赛地点:教学楼前

4、会场秩序:各班班主任及值周教师

5、评委:另行通知

6、统计分:闫伟鹏、王福荣

7、评分办法:本次演讲比赛中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判,要求正确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表达形式相统一。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评委当场进行分析评分,统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其余的平均分为选手最后得分。为使公平公正,前三位的节目统一打分,从第四个节目开始亮分。

8、奖项设置:比赛按年级分组进行。

低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三、其他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按时参加开会、抽签、比赛。

2、选手参赛必须使用普通话,倡导脱稿朗诵,并富有感情色彩及丰富的肢体语言。

3、每位选手比赛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如果超时或不足,评委将适当扣分。

4、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中途不变更顺序,比赛需紧凑进行,选手上场迟到2分钟视为弃权。

5、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若有疑义,由评委会裁定。

6、全体师生必须在赛前10分钟入场就位,遵守会场纪律,不起哄,不喝倒彩,做文明观众,对每一位选手的比赛都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不得擅自提前退场或中途走动。

亭口中心小学 2017.3.27

附:朗诵比赛评分表

序号: 选手姓名: 班级: 总分: 项目 形象与形式(3分)衣着得体,与朗诵

朗诵熟练,吐字内容相协调,精神

清晰,普通话标具体方饱满,姿态得体大

准,能很好把握方。

文章节奏。朗诵朗诵形式富有创

富有韵味和表现面 意,配以适当乐曲

力,能与观众产或以其他富有创

生共鸣

意形式朗诵。

奋人心

分 加分

减分

教育意义

挥出色、振

召力和思想

功扎实、发

上,富有感

内涵,基本

容积极向

反映作品的明突出,内

表情的变化

作品主题鲜

然,能通过挚,表达自

语言与表达(3分)

思想内容(3分)

综合印象(1分)感情饱满真评分备注:

1、脱稿朗诵的节目可视具体情况加1—3分

2、每个节目的比赛时间限定在4—5分钟内,时间不足或超时扣1—5分。

评委签名: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篇三

1、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诵读活动,让传统美德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孕育纯朴的民风。

2、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利用中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间广泛诵读国学经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创建鹤城和谐家园。通过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鹤城悠远古朴的民族史,固守边陲的保卫史,可()歌可泣的抗争史,开拓创新的奋发史,感受到泱泱华夏的千秋美德,激发学生颂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热情。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篇四

以优秀的古典诗文(如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我市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为主,坚持多元融合,以崭新的视角、灵活的手段和方式,展示中华诗文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体现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和优秀文化。

2、品古韵。通过赏音乐、展绘画、竟书法、战棋弈等活动品味古诗古韵;

3、传美德。讲故事、课本剧等形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4、做君子。利用学校的主阵地课堂,渗透中华经典诵读内容,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等活动引导学生做谦谦君子。

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及总结篇五

一、活动主题: 诵读中华经典,营造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学生经典诵读比赛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及近现代经典诗文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博览群书、诵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增强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

三、组织领导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广大教师要怀抱历史使命感,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组织,认真落实,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宿州应用技术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长:赵

副组长:高方忠

谢万友

陈计聪

张传玲

员:

戴龙臣

徐冰川

吕学忠

周健

昌孙凤昆

孙纳新

李百川

戴福恒

胡方华

刘光明

赵曙光

加决赛人选;要以这次比赛活动为契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校掀起中华经典诵读的热潮,真正让广大师生阅读经典,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四、比赛时间及地点:

预赛时间:

2017年4月17日---

4月21日

点:

实训楼多媒体教室

决赛时间:

2017年4月26日---

4月27日

点:

校操场

五、参赛对象及内容:

1、对

象:全体师生(除高三对口四个班级、15幼师)。

2、内

容:

分自选内容和抽选内容,自选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及近现代经典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等。抽选内容均选自本学期校“每周弟子规诵读”的内容。

六、比赛方式:

比赛分自选背诵、抽背两种形式:

(1)自选:全班齐背,可穿插舞蹈、吟唱、书画等其他艺术表演艺术表演形式。

(2)抽背:在“每周弟子规诵读”的诵读篇目中,任意抽取内容(自选的内容除外)。每班班长抽选内容后,全班齐背。

七、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专业组自行组织进行。各专业组要在全组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初赛,初赛都采用相同的比赛形式,根据相同的评分标准来评奖。

2.决赛

初赛后,德育干事将确定参加决赛班级名单上报政教处,决赛学校统一组织进行。

八、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个参赛班级比赛时间限制在5--7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自选占60分,抽选占40分,具体评分细则:

a.作品内容(10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d.临场表现(20分):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衣着得体,体态语速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能引起观众共鸣。

e.抽选内容(40分)根据班级学生参赛人数、会背人数、熟练程度、发音吐字语速感情等临场表现得分。

6、全部评委所评得分需去除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计算平均得分,取小数点后两位。如分数再雷同,以班级人数多者优先。

九、奖励方法:

1、依据分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按参赛班级数的50%评集体一、二、三等奖数名,颁发奖状、奖品。

2、指导教师奖的评定:

本次比赛活动,指导教师由各班班主任担任。获集体奖的班级,教师获得相应指导教师奖励。

十、评委:

十一、决赛后勤工作安排:

(1)分数统计:周健

解志

张东

(2)奖品、奖状准备:

孙纳新

魏自礼

(3)宣传报道: 吕学忠

张大道

(4)集队:各班班主任

(5)音响:王

(6)纪律卫生:徐刚

杨玉玲

十二、其它要求:

1、各班班主任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比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2、各班教师要认真选材,努力创新形式,悉心指导,丰富内容,确保比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各班将自选背诵篇目于初赛前上报给专业组德育干事,以便初赛顺利进行。

4、初赛结束,德育干事把专业组比赛方案、结果报到政教处。

十三、对教师组的要求:

教师组直接参加决赛,以专业组、科室为单位集体诵读,诵读时间8分钟左右;比赛时可自备道具、配乐、服装等,形式多样,有感染力、可视性。鼓励全员参与。比赛满分为100分,成绩统计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按其它成绩的平均分降序排列,确定等第,进行奖励。

教师组评分标准:(100分)

(1)精神饱满,衣着得体,手势恰当;(10分)

(2)普通话发音规范,吐字清晰;(20分)

(3)正确把握朗读内容,感情基调处理得当;朗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适宜;富有韵味和感染力,现场效果好。(60分)

(4)诵读形式富有创意。(10分)

本次活动为进一步全面推进和深化诗文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奠定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师生平时认真安排、组织。

政教处

语委办

二0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中华经典诵读”评分表

参赛班级:

比赛规则: 1.抽签确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分自选和抽选,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5-7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评分标准:

序号

评分类型

评分细则

分值

作品内容(10分)

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节目形式(10分)

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语言技巧(20分)

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临场表现(20分)

遵守纪律,上下场迅速有序。衣着得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声情并茂,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能引起观众共鸣。

抽选内容

(40分)

抽选内容根据班级学生参赛人数、会背人数、熟练程度、发音吐字语速感情等方面得分。

选手最后得分:

附诵读推荐篇目

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及近现代经典诗文、《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等。

《致橡树》

《雨巷》

《春》

《荷塘月色》

《再别康桥》

《岳阳楼记》

《念奴娇.赤壁怀古》

《醉翁亭记》

《春江花月夜》

《将进酒》

《绿之歌》

《妈妈,我不敢回头》

《丁香花》

《海燕》

《我爱这片土地》

《邂逅》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棵开花的树》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满江红》

《匆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纸船---寄母亲》

《绿》

《雪》

《迟暮的花》

《多情自古江南雨》

《升旗》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

《红烛》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陋室铭》

《爱莲说》《长恨歌》

《琵琶行》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沁园春.雪》

《故都的秋》

《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