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优秀5篇)

小编: 念青松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篇一

实施方案

活动内容:小灯泡亮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小灯泡亮的原理,知道小灯泡亮的必备条件:电线、电池、电珠。

2、教育幼儿安全用电,不随意玩电,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新事物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灯座)、发电机模型等。

活动过程:

一、自我介绍:我是中三班xx的爸爸,在成化中学的老师,教一些大哥哥大姐姐的。

二、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队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器官的现象要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

三、正式活动:

1、从日常生活中的手电筒和玩具灯着手,演示。

出示生活中的小灯泡、电线、电池,让幼儿认识各样东西,并引导小朋友注意观察小灯泡和干电池的外型特征,并指出要使灯泡亮,应该怎样把小灯泡、干电池和导线连接起来。(请动手能力强的勇敢的孩子上来连接,家长旁边指导。)

演示结束提问:怎样才会让小灯泡亮起来?(小灯泡、电线、电池要串联起来可以不考虑电池的正负。

2、提问:家里的灯量和刚才看到的是不是一样亮的呢?(不是)

哪些地方不一样?(没有看到干电池、有电线、开关、灯泡。)

家里的电是哪里来的呢?(很长的电线接到家里)。

电线接到哪里?(发电厂)

发电厂里有什么?(发电机)

发电机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怎样电的呢?

3、演示发电机模型

(1)介绍发电机的构造,并演示说明材料的性质,让小朋友走进看清楚,并体验磁铁可以吸铁。

把发电机模型与灯泡连接,问:不动轮子,灯泡会不会亮(不亮)说明没有电。怎样才会亮呢?(把轮子转起来。)

让小朋友亲自来转一转,摇动轮子的手柄发现什么?(请多为小朋友体验转动轮子,小灯泡亮了。)

(2)问:小朋友有的顺时针转,有的逆时针转,小灯泡都亮了,说明什么。(与转动方向无关,只要转动就会亮了。)

(3)有些占便宜转的快,有的转的慢,有什么区别?(转的快就更加亮。)

(4)总结:家里的等会亮,就是发电机转动发了电,通过电线接到家,再接上灯泡,开了开关几回亮了。

4、安全教育

刚才我们在演示和操作时手碰到带电的电线,有没有危险?为什么没有危险的?但家里的大人却告诉小朋友不能碰家里的电线插座和很多家用电器?(有危险,会触电。会烧伤、烫伤甚至回死掉。

那说明今天的电和家里的电是不一样的在家里要注意安全用电,等小朋友学会正确用电了就可以动了,不要过分害怕,也不能马虎乱动。

5、和小朋友再见,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再见。

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篇二

家长在幼儿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家长请进幼儿园,担任老师的角色,为幼儿.上课,组织幼儿游戏,是一种全新的家园联系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家园互助方式。家长助教活动是许多幼儿园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在家长助教活动中,教师扮演好“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探寻有效的指导策略,以保证家长助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家长助教,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增加生活经验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学期我们发动家长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组织一系列深受幼儿欢迎的活动,促进幼儿与家长、老师的共同发展。

1、为了促进幼儿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发展。

2、帮助家长提升教育、引导幼儿的经验和水平。

策略一:抓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教师与家长共同设定活动目标、内容,教师要帮助家长分析活动的目的、发展意义、活动的形式、内容的组织与实施,甚至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都要提前想到,防止发生意外。

策略二:做好活动中的组织工作。首先是营造平等、信任、尊重的心理环境,让家长能消除顾忌.充满信心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之中;其次是要因人施教、适时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重点对活动中一些突发现象进行指导,把握时机,适当牵引。

1、时间:每三周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次助教活动,具体时间根据本班情况自定。

2、地点:各班活动室。

4、助教内容:根据助教家长的职业及班级的幼儿的需求,制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

1.认真填写班级助教活动记录表。

2.在活动时,每位老师积极收集活动材料,活动结束后,整理上传。

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篇三

今天如期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我的爸爸》。这个活动和配班老师一起做了一些准备:带爸爸的手印、将活动方案发在网上、邀请家长参加……早上,7位爸爸来到了我们班。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游戏的愉快和欢乐,促进亲子情感。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请孩子拿出爸爸的手印,将自己的小手与爸爸的手印比一比,说说自己的发现,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

幼1: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师回应——“恩,大小不同”

幼2:连说带比划“这里这里”。师回应——“恩,爸爸的手宽,宝宝的手窄”

幼1:爸爸的手(其实是手指)长,宝宝的手短。师回应——“恩,爸爸的手指长,宝宝的手指短。”

(尽管活动前一周我已把需要准备的手印及相关内容告诉家长们,但当天仍然有部分孩子没能把爸爸的手印带过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环节的效果。于是在现场我告诉没有手印的孩子“你可以把手放在某某爸爸的手印上”,不是最佳方案,但也是尽量让孩子参与。

从孩子的交流来看,将“爸爸的手印”贴在泥工板上的做法很有效,不仅增加了美观,而且有了这个板,孩子手更容易放上去比较(同时便于携带交流),很好地帮助孩子发现“爸爸的手与宝宝手外形上的差异”,教师的回应在于帮助孩子提升发现。活动后我在反思,如果这个环节能够以记录的方式将“爸爸的手”与“宝宝的手”差异呈现给孩子,一定会更有效。)

对爸爸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让孩子感受与爸爸一起游戏的快了,尤其是爸爸的高大、力量。

亲子表演与教师提问

(1)(爸爸双手举起孩子,孩子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爸爸举起宝宝,宝宝像什么?

幼:像飞机、像飞机……

(2)(宝宝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一上一下。)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像什么?

幼:跷跷板、跷跷板……

(3)(宝宝坐在爸爸大腿上,滑滑梯。)现在像什么了?

幼:像在滑滑梯……

(4)(宝宝骑在爸爸的脖子上。)现在谁是高个子?骑在爸爸脖子上感觉怎样?

幼:宝宝是高个子,宝宝最高……

3.请爸爸朋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

(虽然是极其简单的游戏,但因为了爸爸的参与,孩子异常高兴!小脸通红通红的,有的孩子在说“我爸爸也和我玩过这个游戏的”!……瞧,现场景象刺激了孩子的相关回忆经验。)

1.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我的爸爸”。

2.播放课件。

散文的内容主要就是刚才表演的游戏内容,因为有了前面游戏活动的铺垫,特别是爸爸的加入,让孩子对散文内容有了直观的印象,倾听时非常专注。尤其是到散文的最后一句:“我喜欢我爸爸”时!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说:“我也喜欢我爸爸”。)

顺着孩子的话,我马上抛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你爸爸哪里最棒?”

——师追问:“哪里好?”孩子说:“我爸爸心好!”为了帮助自己解释她还将手放到了自己的“心”口。——师回应:我知道,你感受到了爸爸对你的爱。)

——师回应:恩,是个勤劳地爸爸!

——师回应:恩,爸爸的手温暖又有力量,让宝宝觉得很舒服!

——师回应:爸爸的手很巧,爸爸很聪明!

(成人的交流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了!)——师回应:爸爸努力工作,让宝宝一家生活得更好!

——师回应:爸爸的手让宝宝觉得很安全。

(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孩子的“情绪共鸣”在这一刻得到了“迸发”:每一句话,都是对于生活经验的一种直接反映,是孩子对爸爸爱的表达!尤其是那一句“心好”——很质朴,但却很真实地话。瞬间地感动将我震撼,这是小班的孩子啊!她能表达出来,说明她的心里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恰当的时间表达出来了!我的目光瞥见孩子爸爸脸“微微的一颤”,我想,那个瞬间他也应该被感动到了!——“教育的幸福与价值”在这一刻我品到了!)

这是一个随堂活动,未进行过任何的“磨课”,也有很多可以重新设计和调整的环节。但是这个活动对于孩子、对于爸爸、对于我的感动却是如此真实地难忘!相信他对于孩子亲子情感的促进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两人三足”游戏更简单了

本次亲子运动会,大班有一个项目是两人三足。因为上个星期孩子来得不是很多,所以今天乘孩子来得挺多的时候,就和孩子一起练习一下。前面两个项目基本上没有问题,都是家长和与幼儿独自完成项目过程,第三个项目需要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当我说完“两人三足”时,孩子们有点惊讶,也有孩子说和家长做过游戏。我请做过的孩子来说说是怎么做的,然后在孩子基本有印象的基础上,我介绍了游戏的方法:

我请一个孩子和我搭档,我把我们紧挨的两条腿绑在一起,可是怎样走呢?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全神贯注地看起来。不过,一开始,孩子的脚和我总打架,走了两步,腿乱套了,孩子们不再安静,纷纷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起来。可是,越是着急越是乱套,看我们着急起来,倒是孩子们却热情地喊着一二一。突然,我由孩子的喊声想到了解决两条腿打架的办法。

我们重新回到起点,绑好两条腿,然后和搭档的孩子说好,绑在一起的腿先走,喊“一”,另一条腿走的时候喊“二”,喊的节奏不快,正好配合走路的时间段,依次重复。没想到,一个难点居然被我们一下子突破了,我和第一个搭档绕教室里走了一圈,配合相当默契,喊的小朋友也能配合我们走路的节奏。孩子们激动起来,纷纷把手举起来,说要试试。

我又请了两位小朋友,每回请到小朋友的时候,我请孩子们自己来说说怎样喊节奏,走的小朋友则和喊的小朋友步调一致。让我欣慰的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孩子,居然每次都配合得非常好。由此,我相信孩子是掌握了,我适时地让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这个游戏,把方法和规则说给家长听,孩子们快乐的答应了。

在我写下感想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也还有孩子们热情的“一二”的声音,感谢孩子,让我们的一个难点突破了,也相信了一句话:集体的智慧是伟大的。想想:轮到大班的亲子运动会是在周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发挥得很好,期待着!

亲子游戏:筷子、叉子的神奇游戏

1 搬运乒乓球 给孩子一双筷子,让他平着端好。你在筷子上放一些比较轻的东西, 如乒乓球,让孩子平端着筷子从桌子的这一边搬运到另一边去。

效果: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手臂肌肉的调节能力。

2 玻璃杯乐器组 准备几个透明的玻璃杯,分别装上不同量的水,按水量的多少依次排列摆放。让孩子用筷子去敲击,注意听水量不同的杯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效果:可以让孩子理解水量的多少和音高的关系,逐渐领悟音阶的概念。 3 筷子“三角铁” 用线绳把筷子的两端绑在一起,就能做成一个三角铁。然后,你再让孩子拿一根筷子,去敲击这个“三角铁”。演奏开始了!

效果:用平平常常的物体,就可以制作出“乐器”,这可以激发孩子创造的欲望。 4 听一听筷子的声音 准备木头、竹子、塑料等几种不同材质的筷子,用它们来互相敲击,发出不同的声响。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对声音的分辨力,还能锻炼臂力。

5 夹豆子 准备2 个盘子,在其中的一个盘子里放上一些豆子,让孩子用筷子把豆子夹到另一个空盘子里。如果孩子还不太会用筷子,可以先让他夹比较容易夹的东西,如棉花球、爆米花等。 效果: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精细动作水平。 6 堆高塔 准备多双筷子。将每两支筷子交叉摆放,交错上升,慢慢地往上堆,就可以堆成一座高塔了。如果搭得好的话,最后形成的会是四边形的塔。

效果: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帮助孩子建立空间概念。 7 小小指挥家 给孩子放一些平时喜欢听的古典乐曲。让他拿筷子,按音乐的节奏来练习指挥。如果有机会,不妨带孩子参加音乐会, 让他对音乐指挥有真切的感受。 效果:音乐指挥练习可以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节奏感,还能让孩子体会指挥家的感受,提高想象力。

8 锅碗瓢盆交响曲 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拿出来,让孩子用筷子尽情地敲击,从中感受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效果:敲击动作对释放情绪很有好处,可以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宣泄。敲击不同物体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还能提高孩子的感知力。

1.孩子玩筷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拿着筷子到处跑。

2.经常让孩子使用筷子做游戏,可以让他逐渐了解筷子的特性。

3.多让孩子使用剪刀(儿童专用),对以后使用筷子也有帮助。

4.开始时要让孩子夹大块一些的东西,让他有成就感,熟练后再夹小的东西。

5.筷子用得好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忘记好好夸奖孩子一番。

很多人会认为,叉子比筷子容易学,所以常常会忽视叉子的作用。其实,叉子用好了,同样会对头脑的发育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1 重塑橡皮泥 准备一些橡皮泥,先让孩子充分地揉、捏。然后把橡皮泥平铺在盘子上, 再让孩子拿叉子去尽情地压、按、刮,看看橡皮泥会变成什么样子的。 效果:揉、捏橡皮泥的过程,可以锻炼孩子的触觉;用叉子在橡皮泥上雕刻出不同形状的东西,可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2 绕线绳 准备一些线绳,绕成一个小卷。教孩子把叉子叉在线绳卷上,然后将叉子按一个方向旋转,看看叉子是如何将线绳卷起来的。卷好后,再往相反的方向旋转,慢慢地解开线绳卷。

效果: 旋转线绳卷的动作,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手腕关节和肌肉的活动;正反两个方向的旋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方向感。

3 用叉子作画 带孩子去沙土较多的花坛里玩的时候,可以带上一把叉子,让孩子用叉子在沙土上画出各种图案。在家里,还可以在叉子上涂上不同的颜料,让孩子拿着在纸上画,看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

效果:在沙子上画画,可以让孩子了解沙子的质感。画画也是让孩子表达情感的好方法。 4 叉食物 把胡萝卜、芹菜、蘑菇等质感不同的蔬菜装在盘子里,让孩子用叉子分别叉起这几种不同的蔬菜,体会它们各自不同的质感。 效果:由于蔬菜的质感不同,孩子在使用叉子去叉的时候,需要使用不同的力度,这可以锻炼手部不同的肌肉。

亲子游戏:跳跳球

让孩子认识并辨别颜色、学会数数量。 适合年龄:5岁到6岁 准备道具:可以丢接的球与球套 活动内容:

1.让孩子手拿球拍,将球往空中抛去,当球落下来时,再用球拍接住,同时搭配唱数游戏,例如:1个、2个......。

2.父母将球往地上丢过去,孩子手拿球套,当球触地弹起时,让孩子把球接住,再投给妈妈。

3.爸妈投球时,可以一次丢好几个颜色的球,然后指定孩子要接哪一个颜色的球。 注意事项:

孩子如果接对了,要记得给他热烈的回响,例如:「好棒喔」之类的。

找对数

对家长的说明:

此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感知语言的韵律,了解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的图片

活动建议: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可以有几种形式:

开始的时候,家长说,孩子对

当孩子对儿歌的内容基本了解后,家长与孩子一起说。

当孩子把儿歌的内容都记住了,让孩子说,家长对。

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儿?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象把扇儿。

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你说五,我对五,梅花鹿头上长小树。

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说九,谁对九,哪个用头会顶球?你说九,我对九,海狮用头会顶球。

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又本事?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篇四

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家长担任老师的角色,组织幼儿做游戏,是全新的家园联系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家园互助方式。通过活动,促进幼儿与家长、老师的共同发展。

20xx年4月27日下午3:30分

项怡可妈妈

《我和皮球做游戏》

1、尝试皮球的多种玩法。

2、能听口令,初步理解游戏规则。

3、幼儿能够积极参与活动。

幼儿体验不一样的活动组织方式,积极参与活动,尝试皮球的多种玩法。

幼儿情绪稳定,能听口令,积极的参与活动。

皮球人均一个,10~20厘米的绳子若干。

1、教师:“今天,老师请了可可妈妈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大家鼓掌欢迎!”

2、由可可妈妈出示皮球:“小朋友们,看~我带来了什么?(皮球)今天我们要和皮球做朋友,和皮球一起做游戏。”

3、可可妈妈:“皮球可好玩了,它有很多种玩法。第一种是皮球钻山洞。”讲述游戏规则。配班双脚站立分开当球门,小朋友轮流来射门(3次为限),比一比谁的'命中率高,(射中一次换取一张星星贴纸),没有射中的小朋友表演节目来获得贴纸。示范玩法。请小朋友来玩。

4、可可妈妈:“第二种玩法是抱球跳跳跳。”

讲述游戏规则。(布置活动场地)将球用绳子固定在比小朋友高出10~20厘米处,请小朋友抱着球双脚向上跳,然后转身将球从绳子下滚出去,完成后小朋友可得到一张贴纸。示范玩法。请小朋友玩。

5、可可妈妈:“第三种玩法是我来做皮球。”

讲述游戏规则。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师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听到“变个大球跳跳”的时候往后退,变成一个大圈,原地跳跳。听到“变个小球跑跑”的时候,大家聚拢变成一个小球,原地跑跑。

6、活动小结:皮球真好玩,皮球要回家了,我们跟它说再见吧!

小班家长助教活动方案篇五

执教者:刘颖(李知航妈妈)

活动名称:音乐《我的好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知道妈妈很幸苦,萌发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ppt

与幼儿进行谈话,激发幼儿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2、幼儿自由讨论后,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来说一说,老师再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

教师小结:妈妈很爱我们,不怕幸苦不怕累,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当妈妈忙完了,累了,我们可以把妈妈请到沙发上坐好,倒给妈妈一杯水,帮妈妈捶捶背。给妈妈唱一唱在幼儿园学习的歌曲,给妈妈跳跳舞让妈妈开心的笑起来。

1、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我的好妈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遍。歌曲的名字叫《我的好妈妈》。

2、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和旋律

教师:老师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喜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唱了什么?看看谁听的最仔细,等下老师要提问的哦!

3、教师提问:妈妈下班回到家,她的孩子对妈妈说了什么,为妈妈做了什么?

4、老师把歌词念一边。

教师:歌曲里面还唱到了什么呢?老师念一边,小朋友们仔细。

5、学唱新歌学唱歌曲,老师边弹琴边唱歌曲,小朋友们小声的跟个一起唱。

6、老师边弹琴边小声的唱,幼儿大声的唱出来。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我的好妈妈的歌曲》这是一首表达对好好的爱,对妈妈的关心的歌曲,孩子回答家里唱歌妈妈听,妈妈一定会非常的开心。

2、游戏。

本月26日上午,我们小三班开展了“家长助教”活动,一名家长以教育者的身份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所谓“家长助教”,就是在家园共育的实践中,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用他们的兴趣、特长、人格、行为去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完善性格,促进家长和教师的相互理解,形成教育合力。

李知航妈妈是一位音乐老师,但是她第一次上对幼儿园小班的课难免有些紧张。由于活动前教师与助教的家长沟通较多,所以今天活动环节紧凑、内容饱满。

在此次家长助教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小歌曲的内容,李知航妈妈认真的准备了生动的ppt激发幼儿对学习歌曲的兴趣,还为小朋友准备了鼓励的奖品。整个活动气氛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