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实用6篇)

小编: 念青松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篇一

1、体会寓言所蕴涵的寓意:任何一样东西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学会聪明地利用自身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笑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1)看到花、花香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来赞美它呢?(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词语)

花儿五彩缤纷、花香沁人心脾,请大家读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花儿五彩缤纷,花香沁人心脾,请大家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读通课文。

1、谈话: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么多的问题来读读这个故事吧。朗读时老师有一些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3)在书上圈圈划划,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通过读课文相信大家收获不少吧,那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2.认识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分小节)

4.师:刚才读完了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到这只破水罐很惭愧,他惭愧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去读一读第二小节后,我们再来交流。

2、学生读文讨论:

(1)是啊,这只破水罐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挑水任务而惭愧,为连累了挑水工而惭愧,你们看,他多伤心啊!

(2)出示:“两年后的一天……回报。”

(3)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破水罐此时的心情读出来吗?自己练练。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1、我觉得他读得还不够伤心;

2、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难过、伤心的水罐。

3、这是一只充满歉意的水罐。

齐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只破水罐的话。

(4)破水罐道歉后,挑水工讲了什么话呢?你能找到吗?

(5)齐读第二小节。

四、学习第三小节。

1.谈话:挑水工为什么要它注意小路旁那些美丽的花儿呢?这个问题我们读了第三自然段就会知道了。(生自由朗读)

师:

(出示挑水工的话)再请同学读一读这段话!

2.这里“利用了它”,这个“它”指什么呢?利用它做了什么呢?(板书“浇灌”);破水罐给主人带去了美丽的花,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呢?(学生思考,同桌讨论)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那些花儿只长在你这边),所以给大家带来了(回到课题:生齐读)是它渗出的水浇灌了这一路美丽的景象,让人们陶醉于这一路花香。

(一路花香:板书)

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篇二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一路花香》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其蕴涵的人生哲理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多元解读文本、辩证分析问题却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真正寓意,学会正确地看待别人和自己。”确定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我将学习目标分解为两个学习任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分析角色,看看带来一路花香的人是谁?”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孩子们紧紧围绕问题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都在为自己的结论寻找有力的证据。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书中感悟,伴着这感悟,书也读得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情趣。最后得出结论,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

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惊醒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它总是能将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是值得骄傲的!主人家不都需要这样的好水罐吗?但是这只好水罐如果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可取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破水罐,让学生在辩证的思想中揭示了课文的寓意,“收获了一路花香”。这种说话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教学时由于时间紧张,导致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较多,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展示较少。语文教学课堂上没有把握好读书的时间,缺乏一定的读的训练,特别是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孩子们朗读的不够到位,学生的情感没有在读中深化。

课上完了,课上呈现孩子氛围较好,但总感觉牵着孩子走的痕迹严重。也是这节课的最大缺陷,因为教师的理性和牵制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课堂上没有生成,所以也没有火花。我感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特别是运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放手让孩子学感兴趣的人物,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书是我下次磨课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一开始我读到这个故事时,就挺喜欢的。因为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这一课的感悟主题是: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样的主题学生是可接受的,也是可以基本理解的,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感悟其蕴涵的人生哲理体验其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悟的过程也是读书活动的过程,课堂中读书的时间占了很多,从初读读正确读流利开始,再精读课文角色的对话,要求读出味来,最后再品读挑水工的最后一段话,体会暗含着的道理。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书中感悟,伴着这感悟,书也读得越来越有味越来越有情趣。

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破水罐的价值呢?为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处进行想象说话。挑水工说了一番劝说破水罐的话后,课文就结束了。此处是一个非常好的想象说话的地方。即如果你就是那只自卑的破水罐,听了挑水工的话后,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对此处进行说话,就是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因为这时破水罐才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而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它总是能将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也是一只好水罐啊!主人家不都需要这样的好水罐吗?可是这只好水罐后来不禁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了。于是我结合练习册上的题目,在总结课文时我也引导学生用“好水罐,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说话,学生都肯定了它的成绩,指出它的自满。这种说话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突破了课文的难点。

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这其中的联系上下文,我想就是要让学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仔细地阅读品味,那要想真切地感受词语的意思,就要将词语与其所在地课文情境紧密结合,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咬文嚼字”。

《一路花香》主要写“破水罐”总是把水洒在回家的路上,从而让挑水工白费功夫,但最终在挑水工的细心开导下,他发现了自身的价价值。在这篇文章中就写出的破水罐的心情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惭愧,接着感到一丝快乐,还是伤心,最后感到欣慰。在教学课文时去,我结合课文情境,抓住了这个感情线,从“惭愧,一丝快乐,伤心,欣慰”入手让学生咬文嚼字,学生的感受由浅入深,理解变得深刻,最终情感得到升华。

所谓“空白处”指的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文中的某些情节想交代又不必进行交代的部分。对语言文字的“艺术空白”进行想象或补充,对言犹未尽的语段进行想象延续,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剂良方。补白能够培养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对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创造力等都很有帮助。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练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和意境往往不能作紧针密线,巨细无遗的抒写,总要给读者留下一些可借想象去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文本的“空白”,启发学生用想象个性化的“补白”,以激活学生的经验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结合经验回味,通过想象体验,从而沟通与作者的对话,这样既收读懂课文之利,又获发展想象之益。在教学《一路花香》一文时,我抓住了三处空白,对学生进行了说话训练。

1、第一处:

当学到“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两年,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我让学生想想看,此时,它会对破水罐说什么呢?“如果你是破水罐,听了这些话,你心里会怎么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说话,让学生体会到破水罐它心地善良,为自己总是漏了一半的水而内心满怀愧疚。

2、第二处:

课文的第三段是重点,特别是破水罐看到的一路花香的景象,课文中没有用多大的笔墨来加以描述,于是在教学中,我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路花香的美景,同时用自己的话说说如果你是破水罐时,看到这样美的景象会说些什么?当挑水工每天看到这样美的景象会说些什么?当路人走过这条小路欣赏到这样美的景象又会说些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想象,更体会到可那只破水罐的价值。

3、第三处:

挑水工说了一番劝说破水罐的话后,课文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但是教学却不能结束,我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来想象一下:“听了挑水工的话,破水罐的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会怎样想,怎样说呢?完好的水罐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听了它们的交谈挑水工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一引导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更深了,因为这时两个水罐都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

由于本班学生中有为数不少的自卑者,我决定充分利用这一优秀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因此,在充分朗读了课文,表达了感受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长处和弱点,但有的人却为此很自卑,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发现并发扬优点,现在,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做一回“挑水工”,透过你的慧眼,你发现了哪些平时默默无闻、不太起眼的同学也给别人带来了“一路花香”呢?用“我想对( )说,虽然( ),但是( )。”说一说。

也用这一句式对自己说一说。由于句式的出示,降低了学生说话的难度,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都想来说说自己心中的那只“破水罐”,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充满了浓浓的情谊。在此基础上,我乘热打铁,又出示了《欣赏自己》中的““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是一株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可你却是一条小溪;”这三句话,请学生来说说,如果你成了一颗里星辰,一株小草,一条小溪,你会怎样做?“是啊,长大后,也许你在一个普通的岗位上是个不太出色的工作者,当我们再回想起《一路花香》时,你会想……”通过学生的集体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产生领悟受到感染,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加深了对这则寓言的理解和体验,获得了启迪,享受了其间的学习乐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我想只要我们用心经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一定会一路花香,在读书活动中让学生自由感悟,获得收益,爱上我们的语文,树起学好语文的信心。

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篇四

语言在实践中表达才富于激发真情,在实践中运用才能得以熟练。正如有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一切语文,在实践中学习比在规则中学习要来得轻易的多”“语文教学应该以写字去学写字,从谈话中去学谈话.....”因此,遵循语言认知规律,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语言实践中学会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练习思维、陶冶情感,是语言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教师应着力将语文课上成全体学生的语言实践课,努力营造出让学生充分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学习氛围,助其实践语言,学好语文。

在上〈一路花香〉一课时,其中“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观看见太阳正找着路旁漂亮的鲜花”这句话或许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我抓住了这个让学生说话的机会,于是便设计了先出示图片,师范读,让学生想象路边漂亮的景象,于是提出(1)说到花,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赞美它?(2)说到话香,你又会想到哪些词语呢?(3)看到这些漂亮的话朵,一路上都飘着这样的花香,你们觉得怎样?心情怎样?(4)你能用句子描述一下吗?这样一系列问题,最后连起来说话,这其实就是一个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天安门广场〉中积累不少关于描写花的词语,再加上平时的积累,学生说得听不错。

但是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其实教师的语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积累。

而我在课堂中的语言不但不美,甚至有点乱,在课堂中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回答总是要重复一遍,似乎从我口中说出的话才是对的,才是学生该留意的。长此以往,一方面学生对于同学的回答不留意倾听(反正老师会重复一次的),只关注教师的语言;另一方面学生由于自己的回答不能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不愿再回答问题;于是整个一堂课便只闻教师声,不见学生语。因此,在课堂中,我以后应做到“该放手时且放手”。对于一些需要强调或疑问的地方,不妨问一问“大家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来重复一遍?”“他的方法行吗?请大家试一试。”等等。

要紧记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在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其知识,养成其语文能力,陶冶其情感,培养其语文素养,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

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篇五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让学生读课文,来明白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讲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读题目,对课文产生质疑,提出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采用的办法是让学生多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句来理解,从中感悟、领受其中的意思和含义。老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导的好,导的适时。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有以下几点是不错的:

第一,学生在学习中能深入地读课文并能从中感悟很多,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比如说学习第一小节时,为了启发学生,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破水罐,你会怎样想?李朋涛这样说:“哎呀,我总是把水漏掉,这样时间长了,主人要是不要我怎么吧?”可见学生现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技巧,能够自己阅读课文。

第二,学生对课文朗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喜欢读,并且读得有感情,不同的感情都能够表达出来。在学习第二小节时,刘辉和孙甜甜分角色朗读时,刘辉把挑水工的不讲大道理和循循善诱表现得淋漓尽致,孙甜甜读破水罐,对破水罐的自卑和惭愧把握得十分得体。

第三,教师在指导时,能放手让学生自己从读中感悟。教师的教和引领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敢于引导学生大胆地去挖掘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内容,而且不能局限于问答式的课堂教学,要敢于走在课改的前头。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也有失误:首先,教师在做课件时,出现错误是不应该的,另外,发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这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机智。其次,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考虑得周密些,这样不容易出现疏漏,我在让学生自由分角色练读时,分工不够具体,学生没有抓紧时间练读,浪费了时间。最后,还有一点是做的课件有些简单,把课文的内容都做了进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书本没有进行阅读。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优点我会继续发挥,对于不不足,我会积极地改正。

中班菊花飘香教案反思篇六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让学生读课文,来明白寓言所阐述的道理。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有以下几点是不错的:

第一,学生在学习中能深入地读课文并能从中感悟很多,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想法。比如说学习第一小节时,为了启发学生,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如果是那只好水罐,你会对坏水罐说写什么?如果你是破水罐,听了这些话,你会怎样想?杨志超同学这样说:“哎呀,你这个破水罐,外表没有我漂亮,而且还这么漏水,真是没用。”同样学生在说破水罐心情时也表达非常准确。可见学生现在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技巧,能够自己阅读课文。

第二,学生对课文朗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喜欢读,并且读得有感情,不同的感情都能够表达出来。在学习第二小节时,章超云和姚俊威分角色表演时,对破水罐的自卑和惭愧的预期和神态,把握得十分得体。学生表演的欲望很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学生对课文所揭示的道理不能准确表达,但“不要自卑,和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有学生回答出来。对挑水工的话包含的意思,好多学生不能体会到。小练笔:续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