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报告(模板7篇)

小编: 琉璃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一

【实验名称】

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 【实验过程】

【问题讨论】

分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二

1.制定研究计划,形成实施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

3.做好实验过程中过程性资料搜集、整理工作;

4.总结经验,撰写课题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

5.分析问题,调整方案,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成果提交鉴定、验收、结题;

现就该课题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课题确定后,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从宏观方面勾画出了实施框架。课题立项后,快速进入了行动研究阶段,每月均制定了具体的研究实验计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得力。这样,确保了课题研究有序高效推进。

自20xx年二月起,该课题深入扎实地投入到了行动研究阶段。三个月来,共计上了多次研讨课,开展了三次听评课活动,在听评课活动中,邀请了学校领导及同学科教师参与,旨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相互促进;召开了多次月工作总结会,总结会上我深入详细地交流了自己的月工作计划、月工作总结、课题试验反思等系列的课题研究试验资料内容;同时也听取了领导和众多教师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实验方案得到了不断补充修订,实现了实验方案科学、合理;进行了多次课题反思活动,通过反思,查找出了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了教学方法,确保了课题研究验顺利实施。开展了一次论文交流活动,通过论文交流便于形成经验总结,利于课题成果推广使用。

1.学生成果: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得到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弄清楚了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做,更要注意探究的过程,养成了实验探究的习惯。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是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

2.教师成果:把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形成论文,叙事,随笔,设计,课 件等进行展示。通过本微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明确了加强实验教学是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保证完成化学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实验的真正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对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体验等方面进行教育的良好机会,为了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

四、资料完整

课题实施以来,课题试验教师一直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进行分类保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题研究实验资料,为课题的结题做好了准备。

总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一市级微型课题自申报立项以来,我依据实施方案,紧张有序地进行了课题实验,按计划完成了实验任务,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达到结题的标准。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三

实验题目:

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期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

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

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四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原理

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五

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然后加热试管,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六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

1、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2、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1、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高中化学实验报告篇七

1、了解熔点的意义,掌握测定熔点的操作

2、了解沸点的测定,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

1、熔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熔点,利用测定熔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2、沸点:每一个晶体有机化合物都有一定的沸点,利用测定沸点,可以估计出有机化合物纯度。

1、尿素(熔点132、7℃左右)苯甲酸(熔点122、4℃左右)未知固体

2、无水乙醇(沸点较低72℃左右)环己醇(沸点较高160℃左右)未知液体

温度计玻璃管毛细管thiele管等

1、测定熔点步骤:

熔点测定现象:1、某温度开始萎缩,蹋落2、之后有液滴出现3、全熔

2、沸点测定步骤:

冷却)3记录(当最后一个气泡不冒出而缩进是为沸点)

沸点测定现象:刚开始有气泡后来又连续气泡冒出,最后一个气泡不冒而缩进。

熔点测定结果数据记录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沸点测定数据记录表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

平行试验结果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实验结果比较准确,试验数据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测量环乙醇的时候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橡皮筋脱落,造成试验几次失败,经过重做实验最终获得了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测量未知固体熔点时由于前一个测的是苯甲酸,熔点较高,而未知固体熔点较低,需要冷却30摄氏度以下才可进行实验,由于疏忽温度未下降30℃就进行了测量,使第一次试验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做了该实验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1加热温度计不能用水冲。

2第二次测量要等温度下降30摄氏度。

3b型管不要洗。

4不要烫到手

4沸点管石蜡油回收。

5沸点测定是不要加热太快,防止液体蒸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