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学霸计划时间表 高中教研工作计划时间安排必备(汇总5篇)

小编: 碧墨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限制。这样,我们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学霸计划时间表篇一

  新学年的高中地理教研工作,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工作,设计、组织好各项地理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1、新学年的高中地理教研工作,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工作,设计、组织好各项地理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2、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入点,服务于一线教师的需求及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理念的能力。

  3、以教学评价为突破口,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及地理命题,高质量地完成命题及调研指导工作。

  4、以实验基地学校的地理教研组为单位,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认真研究课堂有效教学,切实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1)认真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每次教研活动,认真学习,然后对有关问题进行研讨。

  (2)积极参与省教研室的有关教研活动,并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3)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测试,各校要高度重视,做好授课和复习等工作,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4)落实好“双优课”评比工作,选手要认真准备,共同研究,要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力争取得理想的成绩。

  (1)强化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业务和理论水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研读两本书,确定一个研究问题(如何开展好案例教学)。

  (2)加强学科指导组成员的学习,研讨和分析如何提高我市的地理教学质量。

  (1)以蹲点教研为载体,加强对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研讨,一是到蹲点的学校,召集老师去听课,边学习,边提出问题,然后对有关问题进行研讨;二是通过蹲点教研,加强和每位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情教情;三是通过蹲点教研,认真研究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的情况,力所能及的帮组老师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利用课例研讨和送课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选优秀教师到边远学校送课,,二是计划开展一系列研究课,进行课例研讨,计划每个年级开展研究课各1一2节。

  (3)深入学校参加校本教研工作,把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探索新的教研思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以课堂观摩、课例研讨、跟踪听课等为主要形式开展校本教研。

  (4)积极做好新课改的研究工作,认真总结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每校以备课组的形势进行总结(高二年级)

  (1)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一是学科指导组要针对各校新分配的大学生情况,对其进行指导,专门为新毕业的教师开展课标及教材研究的教研活动。

  二是通过青年教师做研究课,锻炼提高自己。

  (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

  以双优课为契机,做好选手的指导工作,共同努力力争双优课取得好成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努力培养出名师。

  (3)做好“星级课”评选准备工作

  (1)充分发挥专业指导组的作用,做好二轮资料的修订工作

  (2)通过课例研讨的形势,认真研究如何提高习题课和讲评课效率问题

  (3)对-年高考试题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严格按考纲授课。

  (4)做好统考、统阅和统一教研研讨工作

  本学期以市一中为基地,开展站建设,力争通过站和博客等信息平台,资源共享,为老师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的资料和有关信息。

  (1)各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月上报一份材料(内容:备课组活动情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单元练习、教材的使用、某节课的教学设计等等),保证质量。

  (2)有条件学校至少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申请博客,通过博客进行研讨有关课改的一些问题。

  (3)要提高站对教学的服务作用,提高上传材料的质量。

高中学霸计划时间表篇二

一、 每天7点起床,在家里可以练习一会抖空竹,或者下楼跑步。

二、 8.00-8.30分吃早饭。

三、 9:00——9:30分,每天跟着点读机读英语,复习巩固。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完成。

四、 上午9:30—11:00 做作业,语文、数学暑假作业各做五页,能力训练至少做一页,口算每天至少做30道。

五、 下午1:00——3:00午休。

六、 下午3:20——5:30读书,一个假期多读些科普书,《神奇校车》三辑还有几本没有读完,读完后认真做读书笔记。认真学习书中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好词、好句。

七、 假期中的读书计划:《神奇校车》、《勇气》、《风到哪里去了》、《小猪当保镖》、《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中国经典科学童话》、《松鼠先生和月亮》、《凯,能行》、《电话里的童话》、《花婆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小布头奇遇记》、《小猪唏哩呼噜》。《洋葱头历险记》、《好饿的毛毛虫》、《生气汤》等。

八、 读完书后,及时记笔记,至少两天写一篇博客。

九、 和同学商量好,要一周学习一次小提琴。

十、 6:00——7:00休息看动画片。

十一、 每天和同学约好7:30——9:15一起骑独轮车或者玩游戏。

十二、 9:30洗澡睡觉。

高中学霸计划时间表篇三

一个主导教研组的课题,往往决定着教研活动的方向,价值,深度和实效。本学期我们的课题研究要着重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必须有较高的价值。所选的课题要符合当前课改的基本精神和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深化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必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应与教研组成员的实际水平(知识,经验,研究能力等)、现有的教学相关条件以及有关材料与掌握情况相适应,能够达成预定目标:

必须有较大的开放性,使教研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空间。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列有关课题的研究:

1、由xx老师负责,xx老师参与的省级课题《政治学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2、由xx老师参与的,由教研室主持的常州市重点课题《让学生道德品质在体验中升华》。

3、教研组积极申报新一轮市级以上的课题。

当然,课题仅仅是教研组的活动载体,一个再好的课题,如果没有扎实,有效的过程研究,那也只能成为一种装饰。所以,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必须切实注重过程管理,做到期初有计划,人员有分工,研究活动有资料,学期末有总结反思。

高中学霸计划时间表篇四

  按照学校教研活动要求,特制定本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

  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阵地上的作用,以教研促教学,教研中探索,在讨论中提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教学研讨、交流,学习先进理论,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要求。

  立足于服务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活动开展,结合现代化建设24字方针,探索高中历史具体模式,突出实践性效果的基本原则。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工作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研究、教学计划讨论、教学大纲讨论、教材研究、教学任务落实、实践技能改进和实训实验室建设管理等,推进教学改革。

  本学期,高中历史教研组将开展业务学习、教学研究、集体备课、专题讨论会、交流教学经验、听评课、说课、组织公开课及教学观摩活动等。

  1.深入学习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研活动要求,使高中历史学科组的活动与学校大方针、大政策保持一致。

  2.确立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根据学科特点和阶段要求,一次围绕一个重点或解决一个问题,突出经验交流和焦点问题探究和反思,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3.严格签到与考勤制度,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4.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交流,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5.大型考试后,要交流各年级考试总结,根据学生试卷出现的问题,调整教法和学法,提出建议。

  6.本学期要安排听、说、评课活动,每人上一次优质课,同时组织“同课异构”课堂大赛活动。

  7.立足本组实际,本学期要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

  8.进行高三复习课研讨,总结高三复习经验与教训。

  9.每次教研活动,要检查组员一周的教案,杜绝无教案上课。

高中学霸计划时间表篇五

  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v^对话^v^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过程。

  1、授课要求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讲好引入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化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化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另外,通过课题研究和学生动手实验,学生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猜测力,同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