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平小道参观心得体会(通用5篇)

小编: 雁落霞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平小道参观心得体会篇一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学校一行人列着整齐的队伍走向小平小道。我们走了很久终于走到小平小道,虽然又累又热但一想到小平爷爷原来就是在这里辛勤工作了3年,突然觉得自己的劳累不算什么了,小平小道的由来听着就那么温暖人心,1969年11月,一代伟人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汽车配件厂劳动,当起了普通的工人,一干就是三年多时间,每天,他都要走四十分钟的路到工厂,当工人们知道后,立刻在邓小平爷爷居住的地方挖了一条小道。现在,他从家到工厂只要20分钟了。有一次,邓爷爷走在下班的路上,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跤,他没有等别人搀扶,立刻顽强地爬了起来,工人们听说后,很心疼,就又挖了一条小道,这个小道就被称为“小平小道”。这样,小平爷爷每天上下班步行只需十几分钟就到了。这条小路看上去是那么朴实无华,杂草丛生,没有水泥柏油路的平坦,和老百姓庄稼地紧紧相连的平凡黄土小道,然而就是在这样一条极其普通的小道上,小平同志构想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亿万中国人民带向富裕之路,使中华民族从此走向富强的康庄大道。

看着这里的院落,树石,我仿佛穿越到了他们的那个年代,看着已经65岁在建国时代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老人在遭遇两起两落后又被扣上“走资派第二分子”的帽子,再次遭受迫害,他是用怎样的毅力抗住的。他是65岁啊!65岁,一个本可以有儿孙绕膝的年龄,一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年龄,可却干着打磨工具的体力活,还一干就干了3年,这是多么的不屈不挠,充满毅力啊。或许邓小平的乐观是我不能也无法想象的。走进“小平小道”纪念馆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小平一家的塑像,塑像的后面是一张被放大的报纸,署名是毛毛(邓小平儿子化名),上面进到:“三个加起来超过200岁的老人相互扶持,生活。”伟人也是人,他们也有家,有着自己的酸甜苦辣咸,因为邓小平缘故,他们一家均受到迫害。但他们相互帮持,用家的温柔,捂热小平的心。或许除了对国的爱,对家的爱才真正是使小平忍受一切不公的原因吧!再进去,便是对小平生平的简介,少年时的邓小平,从四川老家出发,立志报效祖国。接下来是小平生活起居的展示,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小平睡过的床,床上的两个环子,让我想象一个年过花甲的老者,坚持锻炼体魄的执着。让我感动的还有那一面书墙,从《马哲》到《三国演义》,老人在书海徜徉,在理论中探索。正是通过这些,他提出了“改革开放”,他提出了“一国两制”,他有了自己的理论信仰。出了展览馆,便走进了车间,望着保存完好的工作台,仿佛看到小平爷爷正在辛勤工作的身影,他的坚韧与达观。与朋友一起漫步在小平广场上,回首看着小平曾经工作的地方,深刻感受到这次的旅行不仅仅是对小平爷爷的追思与怀念,更是对一种不拍挫折,越挫越勇的人生态度和奋斗精神的学习尊敬。在以后的人生中更是要时刻记住小平爷爷留给我们的这笔宝贵的“财富”。

小平小道参观心得体会篇二

1969年10月的一天,一架军用飞机载着65岁的邓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由北京秘密飞往江西,夫妇俩被安排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参加劳动,历时三年零四个月。那时,邓小平从住处到厂里,走大路要将近一个小时,工人就在工厂的后墙开了一个小门,专供小平夫妇出入。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小平夫妇在这条约1.5公里小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原本模糊的小道渐渐变得清晰,被工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小平小道”。在这条蜿蜒的小路上,邓小平行走了三年,也思索了三年。后来有人说,这里是改革开放思想的萌生地,中国很多事情都是从这里发生的。

如今,“小平小道”作为江西红色旅游的一大亮点,被列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抗挫折思想教育基地,对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月27日,记者跟随中央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团来到新建县小平小道纪念馆,亲身走一走小平小道,感受那段特殊岁月里的不平凡。

小平小道管理处负责人许俊民告诉记者,小平小道自2002年5月对外开放至今,累计接待游客280万人次,特别是近两三年来,每年的接待人数在50万人次以上。“如何把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旅游产业的促进,是当前工作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许俊民说。

进入小平小道,首先来到小平小道陈列馆。邓小平在这里读过的书籍、工厂发给邓小平的豆腐票,以及一幅幅生动的照片,都被完整的保护好,清晰的再现了邓小平在这里劳动、生活时的原貌。

走出小平陈列馆向前走,整齐的香樟树后掩映的是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置身沧桑的旧厂房里,放佛一下回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对着车间大门的是邓小平当年工作的钳工工作台,破旧的桌面上,钳子、螺丝刀、锉刀等工具都被整齐的摆放着。

不少游客在这里驻足,仔细地观察这里的每一件东西,感慨着当年的艰苦。导游向他们介绍说,当年工人们意外地发现,邓小平劳动起来“像个老把式”,原来邓50年前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就当过钳工,谁料想50年后还可以重操旧业。

邓小平工作台的斜对面,是夫人卓琳的电工工作台,当年卓琳使用的电线、螺圈等工具也同样摆放整齐。夫妇俩被安排在同一车间,在当时的形势下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沿着厂区内一条水泥路前行,在杂草丛生的围墙外,一条普普通通的田间小路向着延伸,蜿蜒曲折的小路一头连着修配厂,一头连着南昌陆军学院。如果不是看到路边的石碑上写着“小平小道”,恐怕都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难以想象,当年的两位老人,每天怀着怎样的心情走在这条小路上?2008年小平小道陈列馆开馆揭牌,卓琳在写给纪念馆的贺信里说到,小平在每天参加修配厂劳动的同时,密切关注国家形势,通过三年的思考和观察,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

如今,这条道路被认为是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发源地,它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荣耀。

在小平小道上,记者遇到五六位慕名而来的旅游者,他们感慨的告诉记者,这里的教育意义很大,尤其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相信当年的艰苦,很应该来这里看看。正如许俊民所说的那样,游客来到小平小道实地参观,走一走,看一看,才能够更好地追溯邓小平伟大的精神及高尚的品质。

小平小道参观心得体会篇三

09013202黄继英

星期六早上八点在体训馆门口集合完毕,老师便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很近。路上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小平小道的话题。当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小平小道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是耳熟能详的了,然而我却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于是在心里充满了十二分的期待。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门口,原来南昌市政府已把小平小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径直进入了里面,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小工厂,几栋只有一层楼的小平房被分为两排,即成为了汽车配件的车间,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房屋和树木均保持了原样,没有被修复的痕迹,只是这些显得有点陈旧的车间被改成了展览馆,记录了伟人在新建的三年及生平。

我们进入了小平车间,里面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钳工台靠车间墙壁摆成长方形,车间中间比较宽敞,钳工台上放着打磨零件的各类器件,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暑假在老校区金工实习时用过的打磨工具,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在老虎钳上打磨了两天做出了一把小铁锤,然而第一天下来,我们女生手上已起了厚厚的茧,那么当时在车间里做钳工的小平同志以及和小平同志一起工作的那些工人们,手上起过多少茧呢?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别人的监视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那是怎样艰难的日子啊!

随后我们来到了邓林摄影展厅,里面展览了许多小平同志与家人的生活照。从站片里我看到了一位慈祥和蔼的爷爷,一位坚强傲挺、充满责任感的父亲,但更多的是一位始终挺直腰背,精神矍铄,闪着智慧光芒的老者:在海南岛沙滩上与孙儿一起神采奕奕的小平,与夫人卓琳坐在北京公园里的湖边的木凳上快乐地看孙儿们划船的小平,或走在白雪皑皑的中南海庭院里欣赏雪景的小平,一切的一切都在诠释着一代伟人的高尚情操。

出了摄影展厅,我们一眼便看到了中间大道尽头的小平铜像,我激动地跑到铜像下面要同伟人合影。我站在铜像前抬头往上看,我看到了伟人炯炯有神的眼中透射出来的亲切、宁静与智慧,我思考着,是这种挺直腰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态度支撑着伟人度过了人生中那段灰暗的日子吧!

停顿了一会儿,导游继续介绍着说道,在新建县的三年里,邓小平同志每天参加,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的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民众生产情况和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虽然被下放接受劳动改造,但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关心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情况,表现出一代领导人将来服务家国的雄心与苦心。

我思索着导游说的句句言语,心里感慨万分:是多大的胸怀使得那么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经历这么多不幸后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啊!我在心里深深为伟人折服了!

后来无意中看到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在小平诞辰之际说的话:卓琳说:“通过三年在新建县的观察,邓小平更加忧思国家的命运前途。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从“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我不经暗叹,“小平小道”是邓小平带领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思想萌发地,在这儿,新建的小平小道曾迸发出改变中国历史纪元的伟大思想,这是一个大家应该记住并瞻仰的地方。

十年“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的不幸遭遇也一起结束了,他没有被打倒,但他重新站起来了。一九七七年,中共恢复了邓小平下放前的所有职务,一九七八年,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并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主题报告,报告提出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决策。他积极抓农村改革,首先使农民摆脱贫困,接着改革城市,他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吸收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并取得显著成效。邓小平绘制了中国发展的理想蓝图,他主张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并制定了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基本目标,而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实现了这个宏伟的目标。

邓小平是站在时代前列指导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进了生活的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他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而作为他生活工作了三年的曾经的拖拉机厂,如今已改名为小平小道纪念馆的地方,他的作用也不容湮灭,因此作为发展中国主力军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里的深刻意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效仿先人,使中国发展成为民主、富强、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

小平小道参观心得体会篇四

星期天早上八点半在体训馆集合完毕,老师便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还算近。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门口,原来南昌市政府已经把小平小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径直进入了里面。

在展览馆里,看到了一则修理收音机的故事:陶端缙回忆说,1971年6月,邓补方被接到父母身边,为了给瘫痪在床的儿子解闷,有一天,小平问我家里有没有坏掉的收音机,可以让胖胖(邓补方)给修一修。一开始,我不明就里,老老实实地说了:“我一个月四、五十元钱的收入,有四个小孩,有的还在上学,还有老人,哪有闲钱买收音机啊!”当时,小平怔了一下,慢慢地说:“我知道,像你们这样年纪的工人结了婚,成了家,生活是很困难的。可这不是靠哪一个人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因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就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逆境中,邓小平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如饥似渴地汲取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营养。邓小平后来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对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这是邓小平在江西读过的部分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及其他书籍。书籍一部分是专门从北京专机带来的,同时,邓小平同志在新建县图书馆曾经借阅过不少书籍,有时县图书馆没有的书籍,新建县图书馆也到省图书馆帮助小平同志借阅。

在参观过程中,多次看到毛泽东提到邓小平: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在同陈毅家属等谈话时,提到了邓小平,说邓小平是人民内部矛盾,他还把邓小平和当时当时担任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在场的周恩来当即暗示陈毅的亲属把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传出去,为邓小平的复出制造舆论。1973年12月,毛泽东送邓小平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参观完小平小道后,我体会到了邓小平是人民心中永远的怀念。邓小平在新建人民心中矗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新建人民热爱邓小平,缅怀邓小平。今天的新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在向着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大道昂首阔步前进。

小平小道参观心得体会篇五

09013202 黄继英

星期六早上八点在体训馆门口集合完毕,老师便带着一条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小平小道位于江西省新建县郊,离我们学校很近。路上同学们兴致都很高,大家都在讨论关于小平小道的话题。当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激动,小平小道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是耳熟能详的了,然而我却一直没机会去看看,于是在心里充满了十二分的期待。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到达了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门口,原来南昌市政府已把小平小道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以保护。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径直进入了里面,这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小工厂,几栋只有一层楼的小平房被分为两排,即成为了汽车配件的车间,可以看得出来,这些房屋和树木均保持了原样,没有被修复的痕迹,只是这些显得有点陈旧的车间被改成了展览馆,记录了伟人在新建的三年及生平。

我们进入了小平车间,里面展放着两辆车,一辆是拖拉机,一辆是上饶产中巴车,钳工台靠车间墙壁摆成长方形,车间中间比较宽敞,钳工台上放着打磨零件的各类器件,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暑假在老校区金工实习时用过的打磨工具,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当时在老虎钳上打磨了两天做出了一把小铁锤,然而第一天下来,我们女生手上已起了厚厚的茧,那么当时在车间里做钳工的小平同志以及和小平同志一起工作的那些工人们,手上起过多少茧呢?一个65岁的老人,被安排在这家工厂里做钳工,天天都要别人的监视下,和钳子、扳手打交道,那是怎样艰难的日子啊!

随后我们来到了邓林摄影展厅,里面展览了许多小平同志与家人的生活照。从站片里我看到了一位慈祥和蔼的爷爷,一位坚强傲挺、充满责任感的父亲,但更多的是一位始终挺直腰背,精神矍铄,闪着智慧光芒的老者:在海南岛沙滩上与孙儿一起神采奕奕的小平,与夫人卓琳坐在北京公园里的湖边的木凳上快乐地看孙儿们划船的小平,或走在白雪皑皑的中南海庭院里欣赏雪景的小平,一切的一切都在诠释着一代伟人的高尚情操。

出了摄影展厅,我们一眼便看到了中间大道尽头的小平铜像,我激动地跑到铜像下面要同伟人合影。我站在铜像前抬头往上看,我看到了伟人炯炯有神的眼中透射出来的亲切、宁静与智慧,我思考着,是这种挺直腰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态度支撑着伟人度过了人生中那段灰暗的日子吧!

停顿了一会儿,导游继续介绍着说道,在新建县的三年里,邓小平同志每天参加,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的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民众生产情况和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虽然被下放接受劳动改造,但邓小平同志仍然十分关心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情况,表现出一代领导人将来服务家国的雄心与苦心。

我思索着导游说的句句言语,心里感慨万分:是多大的胸怀使得那么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经历这么多不幸后仍然心系国家心系人民啊!我在心里深深为伟人折服了!

后来无意中看到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在小平诞辰之际说的话:卓琳说:“通过三年在新建县的观察,邓小平更加忧思国家的命运前途。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从“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我不经暗叹,“小平小道”是邓小平带领中国坚持走改革开放道路的思想萌发地,在这儿,新建的小平小道曾迸发出改变中国历史纪元的伟大思想,这是一个大家应该记住并瞻仰的地方。

十年“文化大革命”后,邓小平的不幸遭遇也一起结束了,他没有被打倒,但他重新站起来了。一九七七年,中共恢复了邓小平下放前的所有职务,一九七八年,当选全国政协主席,并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主题报告,报告提出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的战略决策。他积极抓农村改革,首先使农民摆脱贫困,接着改革城市,他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的想法并付诸实施,他主张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吸收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帮助中国发展经济,并取得显著成效。邓小平绘制了中国发展的理想蓝图,他主张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人,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并制定了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基本目标,而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实现了这个宏伟的目标。

邓小平是站在时代前列指导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走进了生活的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他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而作为他生活工作了三年的曾经的拖拉机厂,如今已改名为小平小道纪念馆的地方,他的作用也不容湮灭,因此作为发展中国主力军的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里的深刻意义,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效仿先人,使中国发展成为民主、富强、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发展国家,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