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道环境整治简报 河道环境整治工作简报(模板5篇)

小编: 雨中梧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道环境整治简报篇一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发展理念,提升河道水系治理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10月26日,黄山市屯溪区在佩琅河、占川河、定邦河等新安江沿线水域,集中开展“清理河道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当天上午,来自阳湖镇以及区直各单位的近100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身穿红马甲,手拿铁钳、扫把等清洁工具,早早来到指定地点,按照指定的不同区域,沿河而下仔细捡拾河道以及周边的垃圾和清理杂草,大家分工协作,认真清理,共同维护河道沿岸环境卫生。“今天能参加这个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因为新安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进一步践行环保理念,营造更加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志愿者王婷说。

活动中,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自身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积极投身到保护母亲河行动中,争当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宜居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组织类似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共同守好一江碧水,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实现‘水清,河畅、景美、堤固、岸绿’的目标。”屯溪区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股股长周耀辉表示。

河道环境整治简报篇二

为严格贯彻“河长制”要求,确保河道环境卫生整洁,进一步加强社区周边河道环境长效治理,塑造洁净、优美、文明、有序的人居生活,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防止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望江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河道环境专项整治活动。

河道巡查员主要对辖区河道及岸上、周边积存的各类垃圾、杂草、废弃物、堆积物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摸清垃圾储量、分布和污染情况,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清理措施,按照“全面清理、不留死角”的原则,实现水面水体无垃圾漂浮、无油污污染、无水体障碍、无水底垃圾,包括草坪维护、杂草杂树清除、乱贴乱画等。

望江苑社区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入贯彻“河长制”要求,加大对河道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动员社区居民、驻街单位、党员参与爱护环境的.行动当中,提升居民对河道保护的重视,营造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有效的确保河道畅通和干净整洁,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

河道环境整治简报篇三

大自然的产物河流为地球上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据统计全球约10%的面积属于河流,在水资源总量中河流占比为0.1‰。虽然其占比微乎其微,然而在为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中提供了必不可缺的物资条件。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河流不仅可为人类生存发展、农田灌溉以及养殖业等提供水资源,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功能从而满足人们对宜居生活的要求。然而,随着工业原材料和大机器时代的出现,世界范围内的河流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与城镇化的推进,河流中被排入生活污水、垃圾随意堆放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河流水质不断下降[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统计资料,目前人类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已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影响,并已成为人类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质持续恶化以及河道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在我国河流中也同样存在。中科院统计资料表明,全国约436条大中型河流均受到一定的污染,其中受污染河流占统计数量的82%以上,全国5个主要大尺度流域的受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据报道,部分地区的河流水质已无法满足饮用水要求。由此表明,解决我国河流水污染问题已经处于刻不容缓的地步。

近年来,为保护河流水体环境和生态自然条件,我国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河道整治项目并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2]。在河道治理措施及方案优选方面许多专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为河道整治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探讨分析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其建立原则,不仅可为治理效益评价和整治方案的优化决策提供理论参考,而且有助于实现人水和谐相处及河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

生态河道概述

西方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逐渐开始重视本国河流的水污染问题,并从多方面整治河道。随着生态环境学的提出和应用,许多地区逐渐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作为河流生态治理的依据,在该背景下下“近自然河道”的理念被提出应应用于河道整治。基于生态学理论许多学者提出了河道生态治理的概念,目前在学术界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生态河道治理概念为:在确保河流安全的情况下,为实现人类社会与河流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保证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有必要建立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开放的生态系统[3]。

生态河道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具有微生物、动物、植物等较为丰富的物种,通过多种复杂的生物链作用系统内的各类物种能够实现物质的交换与能量传递,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动态平衡与稳定。河流的外界环境与内部体系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作用关系,外界的降雪、降雨等作用可补给河流水资源,从而确保了水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另外,人类社会活动作为外界条件开发利用水资源。所以,外界条件与河流水系间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作用关系,在长期作用下处于动态平衡。

2生态河道治理模式探讨

2.1生态河道治理存在主要问题

我国河流分布较为广泛且南北地区气候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加之不同流域的水环境受污染程度不尽相同,从而使得河道治理模式多种多样,对于具体的河流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4]。结合我国河道治理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提出河道生态治理存在的不足。

1)河道淤泥堆积、防洪能力差。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发现,辽河流域许多河流的两侧河堤规模较小、形式单薄,甚至未采取相应的护岸措施,大部分河道均为达到河流防洪标准和设计要求。许多具有航运能力的河道,河岸、河堤长期的在风浪侵蚀和行船影响的作用下均受到一定的破坏,部分河段存在大面积坍塌现象。另外,许多河道两岸水土流失严重、岸坡植被较少,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在降水径流作用下地表土壤被冲刷进入河流,不仅抬升了河床的整体水位,而且在河低淤积甚至可造成河道的堵塞。野蛮式的开发建设为城市河道较为常见利用模式,由此进一步侵占了河道宽度,加之生活垃圾及城市污水的随意排放使得河流水污染问题更加突出。上述各因素不仅严重影响着河道的泄洪能力,而且给河道生态治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水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固体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化工原料等污染物在处理不达标或未处理的情况下被排入河流,这不仅打破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而且使得河流水质不断下降[5]。

3)护岸形式结构单一。

为确保城市河道防洪安全,通常会对城市河段两岸作加固处理,从而实施相应的护岸措施。然而实地调研发现,许多河流的护岸形式往往采用较为单一的现浇混凝土、干砌或浆砌石结构。这些护岸形式以保护河道防洪安全为主要目标,但是阻断了河流系统与外界环境的交流,对水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等生产条件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4)人为的改变河道形态。

防洪功能仍然为现阶段河道治理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在治理过程中为保证河岸安全采用大量的块石堆砌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另外,尽可能的以直线型河流走势替代原先的弯曲河道,对河道原有的平衡与功能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6]。

2.2生态河道治理原则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道治理,不仅要满足传统的泄洪安全要求,而且要考虑河道的娱乐、生态景观等功能作用。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始终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保护水系统的物种多样性,提高河流的生态修复与自我调节能力。

1)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在生态河道治理过程中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并将认为是最基本的原则,尽可能的维持河流的原有自然形态和原始属性。另外,从生态学的角度充分发挥河流的自我净化、自我清洁的功能作用。对于部分临河建筑物可按照水利工程防洪要求的水位、宽面宽度进行拆除,划定河道蓝线与扩宽河道,确定保护范围与管理区间,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水泥或浆砌石等硬化措施作为河岸护坡形式,所选择的护坡材料应有利于提升湿地和植被率、提高河道的垂向连通性、有助于坡面植被的生长与修复,河道治理的选择应考虑河道的亲水性和多样化原则[7]。

2)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现代化生态河道治理中可持续发展属于河流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河道整治必须考虑的重点内容。因此,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发展与河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河流的整体生态环境,河流生态治理必须要有能够保证河道正常流通的水容量与水源[7]。

3)植物合理配置措施。

实践表明,将足够的树木种植在河道附近不仅能够提高河流的调节能力,而且可有效改善河道的水体环境。树木在调节区域小气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树木的枯枝落叶可增大降雨径流时间和土壤入渗量,在保持水土和拦蓄径流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另外,河岸植物还可与水系统中的动物、植物产生交换,有利于增大水体的物种多样性和河流的净化能力。

4)协调统一性。

在生态河道治理中还要考虑艺术设计、生态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而使得治理后的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协调统一,并为附近居民提供宜居的自然环境[8]。

2.3生态河道治理模式

“重建设、轻治理”的传统治河理念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河道治理的要求,因此应明确生态河道的治理目标、详细内容并改变传统的理念方法,从而构建科学、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治河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建立河道治理模式。

1)河道治理机构。

我国河流分布范围广泛且大小河流众多,因此治理过程繁琐且难度高,需要城建部、环境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在治理过程中各部门应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目标,在河道治理中充分融入生态治理、环保理念[9]。

2)河道治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制度是保障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基础,规范化、系统化的治理制度是保证各项治理措施步入正规的重要依据,在河道治理中真正落实各项措施。

3)治理措施。

不同区域的河流其治理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就是以轨迹化、数量化、流程化标准实施治理措施。轨迹化是指为便于查询追踪应建立河道治理台账,并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数量化是指为使得治理效益更加应量化河流治理标准;流程化是指需要建立标准的河道治理流程,从而避免工作疏忽和人为随意性干扰[10]。另外,为确保各项生态治理措施落实的到位并发挥其功能效应,河道治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对治理工作人员及其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并实施奖励惩罚制度[11]。

河道环境整治简报篇四

为进一步抓落实上级政策方针,推动河长制工作稳步开展。20xx年2月23日下午,我乡林科勇同志及河长办工作人员一行3人,对来仪乡各河段清洁情况与各村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

林乡长在巡查工作中指出,要提高重视、保证质量、做好资料,巡河频率与巡河日志务必与上级要求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河长制的各项工作。村级要建立巡河日志与巡河工作记录档案,做到一案一档,建立以方便查阅为基准的河长制档案。针对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及时记录与及时上报。

河道环境整治简报篇五

为不断巩固环保攻坚成果,宁郭镇持续增强推行河长制工作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四举措深化落实“河长制”,切实当好河流生态守护人。

统一思想,迅速行动抓落实。该镇以人居环境提升为契机,组织各村积极开展河道清洁工作,清理各类垃圾10余吨。

加大力度,家喻户晓推宣传。把推动河长制工作作为宣传工作重点,通过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各村广播等方式,在辖区内大力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义,引导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爱护河流,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明确职责,各级河长严履职。进一步强调镇级河长、村级段长、河长制办公室及相关站所、村的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追究。截至目前,共开展河长巡河40人次。

强化督查,工作件件有落实。在自查基础上,该镇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听汇报、看台账、实地督查等方式,对辖区幸福河、蒋沟河、大沙河等河道清洁工作进行督查,对行动进度迟缓,工作落实不力的,将进行通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