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实用10篇)

小编: 琉璃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一

1、通过念咒语的游戏,掌握“咚吧咚吧咚咚吧……“的歌词节奏,在游戏中快乐的记忆歌词。

2、感受京味童谣的的韵味,初步尝试表现京歌儿化音的特点。

1、黑板一张、马克笔一支、大白纸一张

2、拨浪鼓:一个

和同伴合作过击鼓传花、拍腿游戏的经验。

1、出示被藏起来的拨浪鼓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1)引入咒语,讲述故事,幼儿第一次感受完整歌词

3、幼儿回忆歌词内容,老师小结做重复练习,重点讲解咚吧咚吧的节奏

(1)根据幼儿在作出的正确回答请全体幼儿念诵

(2)根据老师做的动作发现咚吧的不同

(3)集体跟着老师边游戏边完整念诵歌词一次

(4)老师示范演唱歌曲的“咚吧”难点部分

4、老师示范完整演唱歌曲,幼儿根据回忆记忆歌词

小结:完善歌谱,闯关才算完成!

5、师幼共同演唱歌曲,检验歌谱是否正确,加强对歌词的记忆

(1)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检验歌谱是否正确

(2)观察老师画的歌谱有什么特别之处,特殊符号代表“儿化音”的重点演唱方式。

(3)幼儿集体一边游戏一边演唱歌曲

6、出示拔浪鼓,再一次吸引幼儿视线,激发幼儿兴趣。

7、幼儿集体完整演唱一次歌曲,师幼互动。

歌儿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好吗?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二

重点领域:艺术

活动方式:分组

执教者:番禺区北城幼儿园-----刘海燕

活动目标:

1、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

2、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景和情节。

3、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图形谱,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

2、音乐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老师:“呜……”,听什么开来了?

“对,是火车,而且是一列奇妙的旅游列车,在旅程中,它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呐,现在老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想想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完以后告诉我好吗?”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容

1、安静倾听乐曲,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在电脑上操作图形乐谱。(欣赏后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感受)

2、再次倾听乐曲。教师在图形谱上指示音乐的进行,幼儿坐在座位上用不妨碍他人的小动作表现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景动作。

3、提问后,老师根据孩子的讲述进行整体描述(或请一个孩子进行)

三、分段欣赏,并跟随音乐做游戏

“原来我们的列车有一个这么奇妙的旅程,我们今天就来玩这个奇妙的列车旅程好吗?”

(1)引子:重点弄清什么时候收拾行装,什么时候告别,什么时候拉汽笛,什么时候派队(起踵点头)启动。

(2)ba段:重点弄清什么时候进山洞,什么时候出山洞,什么时候过长隧道。并且提示幼儿表情的投入。

(3)3段:重点指导黑子们想象奇妙的森林里有什么景物或动植物,并用身体去表现,并鼓励孩子们与别人一起合作摆造型,并提示孩子的造型要留出“铁轨”给列车通行。

(4)尾声:重点是放气和减速刹车,要求能卡准节奏做。

四、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作火车头,带领孩子完整地做游戏。把幼儿分成两组,女孩子先扮演列车,男孩子先扮演奇妙的森林。

2、玩第二遍时,男女孩子交换角色。教师在玩之前提示第一次游戏中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孩子们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

3、让孩子自由扮演角色,并提醒幼儿听准音乐,按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4、高潮结束。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三

1、感知ti ti和ta的节奏,区别拍子和节奏。

2、感受民族艺术美感,了解民族节日。

3、在情境律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cd、录音机、打棒人手一份、图谱一张、挂图。

一、故事导入

1、师:小老鼠在河边遇见了龙舟爷爷,就问龙舟爷爷:“什么是端午节?”

2、了解和感受民族节日的气氛

教师根据图片中的粽子、香包、龙舟以及初夏的植物,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二、通过学习儿歌感知节拍和节奏

1、语词律动

师:说着说着小老鼠就唱起了好听的儿谣,你听……

(配合音乐做律动,初次感知儿谣,教师做,幼儿模仿)!

2、感知拍子

师:老师每到一句都会点一个地方哦,你们跟着我做哦!

幼儿随教师肢体拍拍子,感知拍子的重拍点。

3、感知节奏,××

(1)师: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拍手加油吧!

(根据节奏拍手,及肢体各部位的创编)

(师幼共点十六宫格,感知节奏×和××)

三、乐器感知

1、介绍乐器——打棒

师:这个乐器叫什么名字?能发出什么声音?

(介绍打棒的正确用法及音色特点)

2、利用乐器干支节奏及拍子

(1)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拍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利用打棒打节奏

四、律动,导出活动

师: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过端午节吧!

(教师念儿歌,做语词律动走出教室)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四

1、让大班幼儿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础上,学习自编简单的身体动作。

2,学会唱《新年好》这首歌。

电子琴

一,导入教学

1、教师让大班幼儿观察教学室,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变化呀?

大班幼儿:有灯笼和对联

师:为什么?我们怎样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大班幼儿:我们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戏。

2、引出本次教学内容:为歌曲《新年好》。

二、学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师先一边弹琴一边范唱一遍,小朋友你们听听老师是怎么样来庆祝新年的。

2、教师要求大班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3、请大班幼儿分男、女演唱,要求大班幼儿在唱强拍时拍一下。

4,全体大班幼儿跟着琴声合唱歌曲。

三、启发大班幼儿自编节奏动作。

1、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三拍子的节奏?(如拍一次手,拍两次头:拍一次手,拍两次腿:跺依次脚,拍两次肩等等)

2、大班幼儿听教师弹琴《新年好》合着拍子的节奏,自由用动作表现强弱弱。

3、请个别乐感强的大班幼儿听琴声《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进行结束。

教师带领大班幼儿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这首乐曲。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五

同时原声逐渐由单个字到短句,使幼儿了解到原声比较长的时候,听到的回声后面的几个字比较明显。

喂~~

你好~~

我很喜欢你们~~

我看到我们班级的小朋友非常认真~~

1、 教师和配班合作二声部轮唱《拨郎鼓》

你觉得这首歌曲和你们平常听到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有两个声音,提出轮唱的概念)

2、 教师和配班再次合作二声部轮唱《拨郎鼓》

说说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1、 根据幼儿听到的歌曲内容,教师逐步出示图谱

2、 教师范唱原声,帮助幼儿了解、记忆歌词

3、 幼儿观察图谱,了解图谱,学习看图谱演唱

1、 教师与幼儿合作轮唱

2、 教师指图谱,幼儿与幼儿合作轮唱

3、 教师指挥,幼儿与幼儿合作轮唱

幼儿自由选择原声或回声,在教师帮助下排好队型,并请一位幼儿做主持人,配班教师伴奏,教师指挥,共同演出若干遍。体验快乐。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六

1、引导幼儿体会、感知歌曲中优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优美、舒缓的韵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通过学习演唱3/4拍歌曲,使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歌曲的特点。

歌曲课件、音乐教学磁带、录音机、自制长鼓、朝鲜族服装等。

一、导入:

请幼儿听两段不同的音乐(曲一:活泼欢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二、展开:

(一)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l、提问幼儿:刚才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哪段音乐是三拍子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三拍的强弱规律。

2、组织幼儿跟随歌曲音乐练习三拍子节奏。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习歌词。

l、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演唱歌曲。

3、幼儿看课件完整欣赏歌曲。要求幼儿记住歌曲中最喜欢或是最优美的歌词。

4、根据幼儿分别说出的歌词,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三)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请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小声完整跟唱歌曲。

2、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4、通过歌曲接龙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

5、为幼儿提供场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组演唱,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

6、请幼儿集体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四)通过观察朝鲜族服装和欣赏朝鲜族舞蹈,引导幼儿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1、启发幼儿通过教师身上的朝鲜族服饰,初步认识和了解朝鲜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朝鲜族舞蹈。

三、结束:请幼儿背上“长鼓”,伴随小白船的音乐,与教师一起载歌载舞。

《小白船》是一首3/4拍子的朝鲜族民歌。它的旋律优美、舒缓,整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歌词把弯弯的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小白船,在银河里飘呀飘。把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桂花树、小白兔情景化、动态化,仿佛把人们带到一种梦幻、优美的意境中,歌曲的内容生动形象、富有幻想,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首歌曲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演唱3/4拍子歌曲。难点是启发幼儿感受并演唱出歌曲优美、舒缓的韵味。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七

这首瑞典乐曲《梦幻溪》为小调乐曲,曲式为ab曲式,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的牵引,让孩子们走进圆圆和溜溜两位主人公的梦幻世界,并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声音、用柔美的肢体跟着音乐一起来绘画,装饰着美好的嘉年华会。

1、 通过肢体游戏、道具律动,感应乐句的优美,并充分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 感应ab曲式。

1、 故事挂图,音乐《梦幻溪》

2、 飘带人手一件,红黄蓝绿四组纱巾若干。

1、 重点:用肢体、飘带表现出四大乐句的优美旋律。

2、 难点:初步用手和飘带划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1、 看图讲述,师生共同体验嘉年华的快乐时光。

1、 老师轻哼音乐旋律,幼儿静静聆听,老师引导幼儿用手画出代表乐句的涟漪(乐句配上语词:小圆点慢慢变大了…………)

2、 a段:教师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飘点出旋律之高低,幼儿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轻柔的画出4个乐句。

师:你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用着你的小手、脚、肩膀、身体,画出好看的水纹线吗?试一试吧!

1、a段:聆听老师哼唱旋律,并用飘带上下飘荡划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间画出乐句的线条,或画出水面的涟漪状。

2、双人接龙游戏。

1、全体围圈,师板书唱名旋律,并尝试引导幼儿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组游戏:音乐划船(四人一组,各手持红黄蓝绿纱巾一件作浆)

a段:四人一组手持纱巾船浆做划船向前状,

b段:四人依乐句接龙画出四个涟漪。

1、请小朋友一起把纱巾叠好,放回原处。活动结束。

指导幼儿完成游戏用书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八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通过欣赏蒙古族音乐,让幼儿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事先装扮一名蒙古小客人,蒙古族音乐。

2、电脑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盛会。

提问:“那达慕”盛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举行“那达慕”盛会。

在感知蒙古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动作。

1、赛马。

2、歌舞。

(四)结束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情感。

2、用简单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地垫每人一个,有关蒙古族图片若干,视频课件,舞蹈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会。

提问:“那达慕”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出示蒙古族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引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作(勒马手)(扬鞭手)

2、教师指导规范幼儿动作。

3、教师讲解舞蹈节奏。

4、师幼共同表演蒙古族舞蹈。

(四)再次表演分组表演

(五)结束活动

幼儿园海洋音乐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的外形及属性,能用肢体造型来表现软和硬。

2、初步学会念儿谣,尝试用石头堆叠游戏、语词节奏来感应音效次数。

3、尝试能看指挥进行合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语词并感应音效次数。

活动难点:肢体造型感应柔软与尖硬,并尝试能看指挥进行合奏。

活动准备:

1、音乐vcd、故事挂图

2、大布袋1个,袋子里装一些软、硬、粗糙、平滑的物品。

3、纱巾、布球、石头、水袖、蛙鸣筒、软垫若干。

四、队形

幼儿半圆就坐在软垫上

活动过程:

一、暖身部分

1、故事引导

蜂,他要大家想想有谁能和小蜜蜂一起玩呢?

2、造型活动

(1)老师:有什么东西不是轻轻的,也不是软软的,不怕小蜜蜂的.针(引出石头)。

(2)你们会用身体做出坚硬的造型吗?

(3)幼儿:做各种坚硬的造型。

(4)老师:推压学生,测试是否如石头坚硬

二、儿谣《石头》

(一)软与硬的触感

1、游戏《摸一摸》::请幼儿逐个闭目老师事先准备在大袋子里的物品,并描述触感。

2、出示石头,请幼儿说说触摸石头的感受。

3、石头可以做什么?(建筑、作画、游戏……)

(二)观察外形、练习堆叠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石头的儿谣,请大家一起来听听儿谣里说了是什么?(第一遍音乐)

1、小朋友们来说说,儿谣里都说了什么?(启发幼儿学念儿谣)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教师念谣并随音乐做相应的语词动作。

3、幼儿每人手拿三颗石头(先随老师念谣练习放石头和捡石头,注意休止符),依语词做动作。

4、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边学念谣边玩石头游戏。

(三)石头乐器

感应次数:刚才,我们和几个石头玩游戏啦?如果只有两颗石头还能玩游戏吗?怎么玩

1、幼儿每人两个石头

(1)语词节奏:念儿谣并走出语词节奏。

(2)石头数目:步伐停止,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演奏数目。

2、两部合奏

(1)语词节奏:小石头数颗包入水袖,e奏语词节奏。

(2)石头数目: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

3、三部合奏

(1)前奏:蛙鸣筒m刮奏拍子

(2)语词节奏:小石头放入水袖me奏

(3)石头数目:两个石头m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

(四)石头造型,创意想象排图案

1、分成4人一小组,各组在软垫上模仿老师排出一样的图案。

2、创作:自由创作各式图案,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