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道德学风建设心得体会(精选5篇)

小编: 影墨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篇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道德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作为学生,道德学风建设是我们培养自身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参与和组织道德学风建设工作中,我深感道德学风建设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通过参与道德学风建设,我不仅加深了对道德的理解,还收获了自身的成长。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道德学风建设的体会和心得,旨在感悟道德的力量,努力将其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道德学风的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所参与的道德学风建设活动中,学校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为目标,积极组织各类活动。例如,每周一的“道德讲座”是我们培养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专家学者对道德故事进行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每周五的“道德表彰大会”则是激励我们个人努力,树立道德典范的重要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有效引导了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

其次,道德学风的建设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道德的敬畏感,并将之内化为行为的规范。在我组织的道德学风活动中,我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例如,在社区义工活动中,我们有机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也在其中体验到了乐于助人的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明白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道德品质。而作为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他们则需要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通过教诲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再次,道德学风的建设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提升道德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快速而广泛,学校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搭建道德教育的网络课程,开展网上道德讲座和交流活动。这样的做法既能适应学生们喜欢网络生活的习惯,又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道德修养。我曾参与学校组织的在线讨论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道德问题。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不仅加深了对道德的理解,还学会了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判断力和分析能力。

最后,道德学风的建设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虽然我所参与的道德学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学生之间的道德行为差异较大,有些同学的道德观念尚不成熟;另外,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会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产生影响。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学校和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和需求,设计更加切实可行的道德教育方案。而学生们则需要加强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

在道德学风建设的道路上,我深切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道德不仅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更是我们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参与道德学风建设工作,我不仅培养了道德品质,也加深了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认识。我相信,只有每一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篇二

界的下一个真相,而这个过程有不得半点弄虚作假,那些搞科研不为科研只为名利的浅薄思想只会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些事实同样也教育了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求真务实,坚持诚信为先。

“学风”一词,最早源于《礼记 中庸》“审问之,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学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当今社会,学风一般指个体或者群体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的精神风尚和思想态度,包括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从我们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在科研领域,学风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科技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指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技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因此,学风建设对于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同样重要,它决定着学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关系到学术研究着的行为方式,影响着国家学术界的走向。通过在校园内进行学风建设,能让同学们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刻苦踏实,勤奋进取,独立思考和钻研,努力培养综合学习和研究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质量。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与设施,拓宽知识、提高素质。增强学习动力,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专心听讲,勤做笔记,认真作业。树立积极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意识和精神。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活动,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学术研究者自身道德意识的薄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没有正确引导科研工作者的思想,一味要求数量,对于实际工作成果质量监督不力。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自身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对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科研活动作为特殊的社会活动,本身具有独特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从事科研活动的群体比其他社会群体更需要一个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诚信负责、真诚协作的文化氛围。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出现,有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但从根本上说,科学文化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本质是科学文化缺失或者说发育不良的问题,是科技事业发展与社会资源配置趋势出现偏差或者说背离的问题。“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科学文化对于科研人员学风道德的塑造具有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同样,高尚的学风道德也会对科学文化的发育发展乃至全社会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良好风范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以优良科学道德和学术素养为科技工作者乃至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发育严重滞后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文化相对于商业文化处于弱势,这是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一是对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尊重不够,过分看重短期目标,急功近利,缺乏“十年磨一剑”的长远打算和执着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严重缺失,缺乏批评质疑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不强;三是受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官本位”、学术霸权问题突出;四是在涉及人的科研活动中,缺乏对人的基本尊重,科研伦理底线受 到挑战;五是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对科研活动的监督能力和作用不强。这些问题都助长了学风浮躁和不端行为发生。

由于解决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必须尽早完善有关规则的制定,早日杜绝学术造假行为的发生。要彻底解决类似问题,关键在于抓好教育、制度和监督三个环节。教育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监督是保障,防惩结合、标本兼治。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坚持教育引导。目前关于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和处罚主要是针对杜撰

(有时也称为造假、编造)、篡改和剽窃(ffp),但大量低水平、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在这三种不端行为之外,对科研实践的危害更为长远、更具有腐蚀性。防止这些不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主要依靠引导和教育。当前应大力宣传科技界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戒案例警示教育,从正反两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严格自律并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应当以研究生为重点,在高校更加广泛地开展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科学规范教育。加快建立起覆盖全国科技工作者以及青年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 精神,努力营造健康良好的学术环境。

二是加强制度规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相关管理部门颁布了多项相关的政策规定,并逐步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科学道 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成立了科研诚信办公室,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建立了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尤其是自 2019 年国务院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召开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惩处措施,一个严肃惩处科研不端行为的高压态势已经初步形成。在学术共同体自我规范方面,近年来中国科协颁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学会科学道德规范》《科技期刊道德规范》《关于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强化学会监督责任,发挥学术期刊在引导科技工作者严守学术规范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应该继续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在不同研究领域,合理确 定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投入的比例,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条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开透明,增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完善学术平等机制,从制度层面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宽容对待探索失败,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

领域,科学研究过程越是细微、复杂、深奥,只有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行研究人员才可能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科研共同体在发现和防治科研不端行为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加强监督检查,完善识别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技术手段,增强对不端行为的威慑力。作为当代硕士研究生,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科研规范和治学态度。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 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在有关部门积极处理学术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培养科学道德意识。虽然我们现在只是一名研究生,但也是一名科学工作者,都要捍卫学术的神圣性,在学术研究的崎岖小路上坚持求真求是求实求精的原则,绝不弄虚作假绝不助长学术上的不正之风,从工作的点滴做起,为铸就人格而努力,为取得不朽的研究成果而不懈追求,而这也正是每一个从事或即将从学术研究的人应尽的义务,只有做到了这些,有一天我们才有资格走进学术殿堂,为建设他而奉献生命。学风是校风的一部分,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都需要大力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与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一样,意义重大,需要选择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优良学风的要求和特征学风是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和学习纪律的综合反映。学风有好、差之分,有优、劣之别,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为支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有明确、正确的学习动机,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能把自己现在的学习和祖国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具有学习动力,能为实现既定的成才目标而学习。

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篇三

近年来,道德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备受重视。作为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栋梁之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树立良好的品德风范,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深切感受到道德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深化课堂内外道德教育的内容。作为大学生,我们正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但道德修养同样重要。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渠道和方式,通过专题讲座、班会活动等形式,向学生灌输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在校内外进行志愿者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只有在课堂内外的道德教育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其次,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和示范作用。教师是大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使他们具备高尚的师德、坚定的职业操守。此外,学校还应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加强指导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只有教师本身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起到榜样的作用,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再次,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互助学习。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学生们需要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环境的建设中来。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开展互助学习,组织学习小组,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互助成长的平台。只有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相互监督和帮助,才能为整个学校的良好学风建设做出贡献。

第四,加强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重要。学校可以与家长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同时,学校还应该在社会上引导和组织道德教育活动,提高大众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家庭和社会的道德教育与学校的道德教育相互配合,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加强道德评价和奖惩机制。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道德评价和奖惩机制,对积极践行道德、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彰和激励,对违反道德规范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总之,道德学风的建设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在道德教育的引领和塑造下,才能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为未来的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篇四

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上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及其外在表现。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研究生学风建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在听过林院长、于书记、龚晓宽教授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讲座报告,并观看电影《钱学森》之后,我感触良多,并开始反思自己对于科学、学术的态度。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不端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本该十分纯洁的象牙塔中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大量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等存在着抄袭、捏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对于我们刚刚进入专业科研领域的研究生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教育非常必要,也很迫切。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习活动,不仅需要我们勤奋努力,更加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到自己的结论。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我们将不可能独立的进行研究,只能在前人的理论中打转,永远没有突破和创新。而在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带来很多,比如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等等。在这个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浮躁的情况下,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坚守。不仅是对于社会现象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坚持,至少是对人性良善的坚守、对人的尊重,而不至于与社会某些不良的风气同流合污。我想,这种坚守也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只有拥有自己的想法、见解,才能够选择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一位上,这样就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钻研,来探索。因此,我们需要永远保持着对真理谦卑的态度,不断的探索,不断的追求。

我们要在深入认识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以及行业常规的基础上,秉承诚信的品质,不断地求实创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未来也会有人继续深造或者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为研究生,我们要重操守、重品行、重修养,遵守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风,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要诚信、平等待人、正确认识自身、不妒忌,扎实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要勇于创新、把握前沿、注重实践,把握机遇,争取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我们的毕业论文选题要宽厚、阅读文献要经典,研究过程中要勇于攻关、取得成果后要扩大战果,撰写论文应严谨规范。科学是可传播可证伪的,而学术研究的核心是不断创新。因此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应该要遵守学术规范标准,力求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发现。与学术规范相对应的就是学术不端。

我们要尊重科学事实,践行学术道德。坚持严谨求学,诚实做人。自觉维护

学校学术声誉,坚决抵制为人、为学上各种弄虚作假行为。在科研、论文过程中要倡导严谨学风,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剽窃他人作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与利;反对在学术研究中沽名钓誉、弄虚作假,以实际行动端正和践行学术道德。要坚持实事求是,遵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守学术刊物引文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自控能力,努力拼搏,严谨求实,用实际行动共建学术伦理。要倡导严谨治学,维护学术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精神,反对投机取巧的作风和行为,要争做遵守和履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

开学伊始,学校组织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讲座,目的是向研究生讲授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学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防止论文抄袭的有关举措。这次活动学院为我们特别放映《加强学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姚建铨》和《天津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报告会》两个视频,使我们感受颇多,受到了一次较好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

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在这次学校组织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讲座活动中,学习到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让我体会很深。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指科技工作者在科研规范、行为准则、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气、治学原则等方面出现的失范现象。因为其不利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正确使用,所以称之为问题。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反映了现代科研体制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既有科技工作者精神层面的伦理道德问题,也有行为层面的科研规范问题。 作为化工学院的研究生在做实验和学术研究的时候要讲究真实性和创新性,防止科研不端和不当的行为。

首先,科研不端行为是指严重违反基本的科学诚信的行为,这种行为与科研违规行为、科研越轨行为的内涵十分接近。从国内外情况看,科研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1、不端行为是违反科学界通用的道德标准,或严重背离相关研究领域的行为规范;

2、不端行为是蓄意的、明知故犯的或是肆无忌惮的;

3、不端行为不包括诚实的错误或者观点的分歧。

比如: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包括:编造数据、篡改数据、改动原始文字记录和图片、在项目申请和成果申报,以及职位申请中做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如将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未经本人同意将其列入作者名单,将不应享有署名权的人列入作者名单,无理要求著者或合著者身份或排名,或未经原作者允许用其他手段取得他人作品的著者或合著者身份。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如将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使人产生为其新发现、新发明的印象,或引用时故意篡改内容、断章取义;违反职业道德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包括:未经许可利用同行评议或其它方式获得的上述信息、未经授权就将上述信息发表或者透露给第三者、窃取他人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想据为己有;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学不端行为,包括:将同一研究成果提交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多个出版物发表、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将基于同样的数据集或数据子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除非各作品间有密切的承继关系;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包括故意损坏、强占或扣压他人研究活动中必需的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数据、软件或其他与科研有关的物品;.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包括骗取经费、装备和其他支持条件等科研资源。滥用科研资源,用科研资源谋取不当利益,严重浪费科研资源。在个人履历表、资助申请表、职位申请表,以及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故意隐瞒重要信息。

其次,科研不当行为是指:虽然违反科学的目的、精神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基本道德原则,但没有直接触犯明确规定的研究活动的道德底线的行为。科研不当行为的特征主要为:

1、科研不当行为以明确不违反科学共同体规约为前提,更不是一种违法行为。科研不当行为是在遵守合法性原则的前提下,在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它是在合规范围内的不当,对于合规范围外的科学不当行为已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科研不端行为首先就是对科学共同体规约的破坏,而科研不当是科学研究者在其自由裁量范围内所为的行为,因此它本身并不违规。

2、科研不当行为虽然不是科学共同体规约所明确禁止,但它是不合理的,具有不合理、不公正、不合乎科学道德的特征。一个科研行为之所以是科研不当行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违反了科学的目的、原则和精神,所作出的科研行为不公正、不适当、不合科学道德。

据与自身先前的研究不一致时不出示该数据。

在平时的学习科研中要防止科研不当,所以要知道科研不当的表现形式。其中科研不当行为的表现形式很多,如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论文写作中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参考引文不规范;为得到预设结果而使用不恰当的实验手段、统计方法或片面报道研究结果;重复发表相同内容的研究成果;在科研成果上的署名排序上不按实际贡献的大小;在同行评议,包括项目评议、成果鉴定、出版物评审、学位授权审核、学校评估活动中,受某些利益的干扰而有失客观、公正;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和占用科研资源;发表不成熟的结果;扣押研究成果;不与同事共享研究记录或珍贵材料,等等。

一般来说,科研不当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数据的不当使用

2、未能在合理的期间内获得重要研究数据;

3、维持不充分的研究记录,特别是那些用于发表或被他人所依赖的结果;

4、运用不恰当的统计学或其他计量方法提高研究结论的重要性;

5、在论文中给出理由的情况下将异常值从数据集中剔除;

6、为了提高研究的重要性,运用不恰当的统计方法;

7、窃取供应品、书籍或数据;

8、操纵实验以获得本人想要的结果;

9、未经许可复制数据、论文或软件程序;

10、在合理的期间内,未能保持良好的研究记录或研究数据。

第二,违反科学规则:

2、在人体研究实验中没有报告不良事件;

3、在研究中不珍惜动物资源;

4、违反本人所在研究机构的生物安全规定而未尽告知义务,将员工和学生暴露于生物风险之中。

第三,不当的同行关系:

1、通过与论文研究无重要关联的特殊服务获取署名;

2、在同事没有对论文作出重大贡献的情况下将其列为作者,以作为人情回报

;3、为了确保本人成为唯一的发明人,未告知合作者本人申请专利的意图;

4、未经授权运用他人的想法,或对这种使用未给予应有的感谢;

5、与同事讨论本人所正在承担的期刊论文审稿工作中获得的保密数据;

8、妨害他人的工作;

9、评审他人论文时未经认真阅读即拒绝论文的发表;

10、在评审工作中做出贬损的评论乃至贬损他人人格;拒绝同行接触作为已发表论文之支撑的独一无二的研究材料或数据。

第四,不当的师生关系:1、基于财、物、性等交易行为许诺学生以更好的成绩;2、过度

使用、忽略或剥削研究生或博士后的劳动;

3、提供过于正面或过于负面的推荐信。

第五,基于产出压力的不当科研:

1、在基金项目的申请中夸大事实,以说服评审人此项目将会对该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2、为了应对资助方的压力,修改研究的设计、方法或者结果;

3、在论文或计划中保留方法或结果的细节;

6、在工作申请或建立中夸大事实;

7、在资助本人研究的公司中拥有实质性数量的股份而未披露此种经济利益;

8、故意夸大新药的临床效果以获得经济利益。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我们所提倡的“诚信为学,恪守学术道德”,具体体现在从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把内化于自身学术良知中的学术规范升华为行动的纲领。不断把外在的准则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只有在头脑中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品质,才会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行规,不闯学术的‘红灯’。大学是高度宽容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而智力成果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密切得多。一稿多发、论文造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不同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让人警醒。科研不端行为是伴随科学的发展产生的,要依靠科学界自身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去消除在外在准则要求的同时,更要有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学风浮躁是引起学术不端和学风不当行为的重要原因,而学风浮躁又与现行的评价体系相关。而要克服学风浮躁、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需要“诚信为学”。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我们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今日研究生,明日之学者。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杜绝“学术腐化”、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

第三,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第四,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第五,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第六,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向假冒伪劣学术宣战。做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推进者,为构筑太原理工大学优良的学术风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习到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在日后的学习与学术研究中,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愿我们携手共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共建良好学风”。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从我做起,贯彻落实学术道德规范,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道德教育,积极推动道德学风建设。在学校的精心引导和教师的耐心教育下,我深受启发和教育,收获了许多关于道德学风建设的心得体会。在此,我愿以此文分享我的思考和体验。

首先,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至关重要。道德学风建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诚实守信是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时刻保持真实、真诚的态度,对人对事说实话、做到实事求是。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才能避免虚假和欺骗。我们应当使诚实守信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从点滴之中积累诚实守信的品质,为日后的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荣辱观念是对待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认知和态度。一个有正确荣辱观念的人能够对待好与不好、赞扬与批评,有着比较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在校园中,每个人都应该不以成绩、地位为目的去攀比和争名,而以品德和学业为目标努力奋斗。要衡量好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不因一时的得失而沮丧或骄傲自满。只有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念,我们才能遵守道德规范,发挥出最大的个人潜力。

此外,要强化家校合作,共同推动道德学风建设。家庭是培养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则是第二课堂。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从学校中,我们都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家庭和学校需要密切合作,共同谋划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同时,需要家长和老师在道德教育方面保持紧密合作,相互交流,互相支持,共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引导,从而形成家庭学校合作共建的有益循环。

再者,道德学风建设需要靠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道德建设中,才能真正促使道德学风的形成。学生要勇于主动发声,发表对于道德学风建设的见解和意见。不仅要监督他人,也要勇于监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批评。此外,应当加强道德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诸如道德课堂、道德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道德学风建设,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道德学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社会则是人才生长的土壤。道德学风建设不能局限在学校界限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需要合力推动道德教育,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当推动道德教育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全面提升道德学风建设的成效。

总之,道德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又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学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在共同的努力下,我们才能够培养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使道德学风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应当立足当下,做到诚实守信、树立正确荣辱观、加强家校合作、主动参与,倡导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道德学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