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班主任班会心得体会 班主任诚信班会心得体会(通用5篇)

小编: 影墨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班主任班会心得体会篇一

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班会作为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平台,我深知其中的重要性。在每一次班会中,我都坚持以诚信为基础来进行教育,通过与学生分享和探讨,我发现了许多珍贵的经验和体验。

第二段:建立师生信任的重要性

在班会中,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班主任,我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我会通过表扬和鼓励来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并且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信任关系能够让我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进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

第三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诚实表达

在班会中,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诚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观,他们的观点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并鼓励他们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我会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者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

第四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班会是我与学生进行价值观和行为教育的重要场所。我通过分享一些正面的例子和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诚信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很重要。我强调了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价值观,并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的理解。在班会之后,我会邀请学生们做一些与诚信相关的活动,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诚信。

第五段:班会带来的收获

通过与学生进行诚信班会,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看到学生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逐步提高,他们能够更加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所体现。其次,我与学生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信任关系。学生们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困惑和问题,我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此外,班会还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团结和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结尾:

通过每一次诚信班会,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分享和互动,我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诚信为核心,不断地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为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班主任班会心得体会篇二

班主任是学生们在学校中的亲近、关怀和引领者,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认识到诚信在班会中的重要性。近年来,我不断探索和总结班主任诚信班会的心得和体会,以下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叙述。

首先,诚信是班会的基础。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场所。而一个良好的班会氛围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言行举止要符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在班会中,我始终如一地遵循承诺,尽量不轻易缺席,因为我知道学生们都对我充满信任,他们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可靠和负责任的班主任。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如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做任何虚伪和欺骗的举动。只有建立在诚信之上的班会,才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安全和信任的分享平台。

其次,诚信是班会中学生发展的动力。班会不仅是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地方,也是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班会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成果、困惑和问题,获取来自班主任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而诚信的班会能够让学生们真实地表达自己,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成长和改变。作为班主任,我要鼓励学生们敢于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困扰和困惑,给予他们真诚的帮助和建议。只有在真诚和信任的班会中,学生们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第三,诚信班会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班会是学生之间互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而诚信的班会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真实地展示自己,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班会中,我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在互动中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们在班会中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他人进行热烈的讨论和辩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诚信的班会,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

第四,诚信班会能够增强家校沟通的纽带。班级是学生和家长的重要联系纽带,而班会则是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开展班会时,我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让他们了解班级的一切情况,并向他们介绍学生的表现和进展。我坚持实事求是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并及时传达家长的期望和反馈。通过诚信的班会,家长们可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也可以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从而建立起真诚互信的家校关系。

最后,诚信班会是一种良好学风的体现。班主任在班会中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们的学风和品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作为班主任始终坚守诚信的原则,在班会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们在班会中保持诚信,不抄袭,不作弊,不造谣。通过班会中的诚信表现,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学风,培养了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

总而言之,班主任诚信班会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促进班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班主任,我深知诚信班会的重要性,并一直努力将其落实到我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相信凭借诚信的力量,我们将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温暖、互动和成长的班级。

班主任班会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的.中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礼仪教育,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民族的振兴的希望。观看了《文明礼仪》的主题班会。活动结束后,反思这次主题班会,收获不少。

1、以学生为中心。本次班会是两个学生主持,放手让学生锻炼,老师则完全退到幕后,体现了主题班会中“学生主体,班主任主导”的教育原则。

2、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几乎是全体成员都有参与。所有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准备,参与设计,自编自演。在班会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利用“看、想、说、做”来体现“知、情、意、行”,来达到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让学生情感激越,思想滋润,灵魂净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而且也能增进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进学生的智慧与才干。

我觉得今后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注意:

1、对时间应充分把握好,原本打算45分钟的主题班会课,实际用了30多分钟或者多于5分钟,是因为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细节所造成的。我想如果做以下改变,效果会更好些。在开场时,首先组织好班集体,让全体学生齐声朗读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设计,让全体学生和参会者明确本次班会的教学目标。

2、现场活动中学生小品节目,内容内涵不够深刻,且学生表演过于简单且不到位。这提醒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采取各种途径激励他们,让他们真正意识到文明守纪,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让他们的舞台表演就如同他们的现实生活,无拘无束,精彩且到位。

3、主持人的应变能力还有所欠缺。虽然本次这两个主持人的表演和组织控制能力尚可,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现场应变能力。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多方位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才能。

以上是我对本次主题班会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和理解。我会记下这次观看主题班会课的历程,为下一次组织班会课积累知识经验和素材。下一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更成功!

班主任班会心得体会篇四

最近有幸拜读到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对于我这名对待教育工作颇有些投入,从事班主任工作稍感力不从心而言此时阅读该书如获珍宝一般。十几年教龄的我任班主任工作却并不长,对待班级管理、与生交流方面的工作一直很苦恼。常留意和请教身边班主任老师工作做的作法但具体可操作性以及指导性较为局限,读过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诸多在工作中的难题都能找到答案。李镇西老师以他的爱心,民主和尊重,出神入化的班级管理模式,给我迷惘的班主任工作点燃了一盏指引明灯,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艺术之魔力。

探寻李镇西老师当班主任的乐趣、情趣,培养班主任“三心三家”责任感和幸福感。书中解开了班主任工作管理中“当班主任工作辛苦;责任太重;学生难管;家长难缠;身心疲惫”的现实困惑。

1、用爱心做桨。读着李老师的这本书,从头到尾一直都被他那博大的爱心深深地感动着。在《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很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千万别小看这种思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当对学生的爱已成为一种依恋之情,这又将是一种多么深的情感呢?“依恋”——那是对自己的亲人才会有的感觉呀!班级对于我们班主任来说,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谁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谁能不依恋他们呢?!当我们以这样一种心境去看待班上的孩子时,那么他们犯下的错误都已不值得去计较,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能让我们感到骄傲,所谓的优生差生也都能一视同仁,再多的辛苦与付出都变得甘之如饴。

2、责任心与慧心同行。一直觉得教育工作是一份良心工作。我们做多做少,做到怎么样个程度,的确没有一个规定的硬性指标,全凭自己的良心。当看到李老师写的《责任心:为共和国培养公民》一文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对“责任心”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这责任心就是要让班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让班里的每个孩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更要让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去考虑。

任何一样工作要做得好,光靠埋头苦干是行不通的,要学会巧干。而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用我们教师的智慧来做好它。那这智慧又从何而来呢?首先,学习有经验者的班级管理方法是一条快而有效的途径。李老师在书中也教给了我们许多。例如:《走进心灵的艺术》,短短几节,却让人深受启发:走进孩子的心灵,仅仅靠“真诚”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讲究语言技巧;对于偶发事件也可以挖掘出一些教育因素,使之“化险为夷”等。其次,如何具备这份智慧更重要的一条途径是勤于阅读与写作。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地反思积累,才能使自己的内在更充实,处事时也便多了一份机智。

3、用耐心守候。班主任的一些常规工作已是非常忙碌,再加上要抓好班级中的成绩(要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往往就让人变得不再心平气和,于是这个时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一丝耐心和等待。看到李老师对班上学生的真诚与耐心,让我折服了。在《凌飞:从颓唐走向优秀》这个例子中,我看到的是李老师对凌飞的不放弃,帮这个刚进高一时还谈不上多么优秀,相反还有些消极颓废的学生最终走向了优秀。这中间的过程是漫长的,甚至还让人感到失望过,但李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而是怀着耐心与执着跟他谈心、给他机会、为他写日记、和他书信交流……直到他走向优秀。其实班上的后进生也一样,要转化他们可能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星期就能成功的,有的甚至要一个月一学期一年,我们只有本着耐心与执着,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4、保留一颗童心。李老师在书中说到:“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语)……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具有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只有站在和孩子的同一个高度上,同一个角度上,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教育好他们。古人又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童心能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距离。让我们怀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和谐共处吧!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镇西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想想自己,别说尊重学生了,轮换座位基本上是两周一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时学生想调位,我总是怕他和新同桌讲话耽误学习而蛮横地拒绝他的要求,想想真是霸道。

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操心最多的一定是我们口中的那一部分“后进生”。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再谈优等生。对于他们,我似乎很少有提升他们的意识。因为在我的观念中,他们学习优秀、习惯良好,甚至在学习之余可以帮助老师分担管理班级的任务,是老师的好助手。面对这些优等生时,谁会不流露出喜爱之情呢?但是,在李老师告诉我:优等生同样需要我们去关注,只不过对于他们,我们的侧重点应该转移到品行上来。在李老师的班中,每位优等生都上了一个台阶。可以这样说,他们在李老师处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才是真正的优等生呀!

他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女儿写成长日记、写信交流沟通,十几年如一日的给他的学生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与学生家长通信,为他的学生编辑班级史册,他把一个个教育智慧,教育故事记录了下来,让平淡的生活成就了辉煌的业绩,他的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最打动我的心。我常感叹自己的平庸,感叹自己荒废时光,而让自己感叹遗憾的正是自己,自己总抱怨工作太累,生活太辛苦,把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让他平庸的流逝,于是自己的生活也变得平庸了。

书看完了,有一句话永远铭记在心: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将继续虚心地向李镇西老师学习,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喜欢的好班主任”。

班主任班会心得体会篇五

班主任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学生德育和学业的引领者。班主任的品德修养和诚信意识对学生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定期组织诚信班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思想,提高诚信意识和道德修养。在这一过程中,我有着深刻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主体

我发现班级中许多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仍然模糊,对于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因此,我在班会中选择了“诚信的重要性”为主题,通过讲解和观看视频等活动,向学生传递了诚信的内涵和重要性。我引导学生思考诚信的好处和害处,告诉他们诚信是一种品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还举了一些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学习与工作的影响。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逐渐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开始重视诚信。

第三段:诚信班会的互动体验

诚信班会的互动体验是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重要环节。在班级中,我设计了一场“诚信之旅”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负责人,并领取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一个道德问题,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讨论,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能够通过互相沟通和协商,最终取得共识。这个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诚信需要与他人沟通与合作,也让他们体验到诚信行为所带来的成功和成就感。

第四段:诚信班会的延伸活动

诚信班会不仅停留在班级内部,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将诚信理念延伸到社会中。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诚信与公益事业的关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这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诚信所带来的巨大满足感,增强了他们抵制不诚信行为的决心。

第五段:结语

通过诚信班会的开展,我深刻认识到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品德,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班级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诚信的内涵,并通过互动体验和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诚信理念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代有担当、有品德、有责任心的新一代人。作为班主任,我将继续用心、用智悟性指导学生,不断提升班级的诚信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