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级语文丛书 八年级语文教案(实用6篇)

小编: 念青松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级语文丛书篇一

1.本单元编选了《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今天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2.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在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阿学情分析

1.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

2.他们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3.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词语,理清文章思路,初步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对比、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品味语言表达效果,培养语感。

3、情感目标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培养概括要点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概括要点和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

真正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级语文丛书篇二

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

1、怎样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全貌?

注意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

2、写游鱼用了什么手法?

动静结合的手法,拟人的手法。

3、写游鱼的同时提醒我们作者在写水的时候抓住了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水尤清洌。抓住了“清”的特点。“皆若空游无所依”用的间接描写的手法。

4、记叙的顺序是怎样的?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5、“斗折蛇形,犬牙差互”中的“斗”、“蛇”以及“犬牙”的用法?

名词作状语。

6、潭四周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联系背景)

幽深冷寂;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

7、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无聊——快乐——孤凄悲凉

《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何来?

2、岳阳楼概括性的景象有哪些?

第二段。

3、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有什么相同之处?写这两段有什么作用?

以物喜,以己悲。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襟怀,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所谓“进”与“退”分别照应了哪两句话?

5、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

抓住:“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一主旨,结合实际来谈谈。

《醉翁亭记》

1、第一段是不是在写滁州城的地理特点?

不是,写的是瑯琊山的地理特点。

2、“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成语的意思。

3、山中的`景物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上下文)

抓住:山间早晚变化之景,四季变化之景,为下文滁人有设置了美好的背景。

4、第三段主要有几个片断组成?

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

5、本文的“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山水之乐、游人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的思想。

《满井游记》

1、抓住初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

2、抓住三个新奇的比喻。

级语文丛书篇三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该吸取那些教训。

教学流程

1.读课文,勾画文中描写罗布泊美丽的句子,进行整理,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文字:《美丽的罗布泊》。可以是文,可以是诗。

2.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罗布泊现状的句子,进行整理,并加入自己的想象,写一段文字:《恐怖的罗布泊》。

(以上两项,可以分男女来写,女生写第一项,男生写第二项,比一比,谁写得最好。作为预习来完成。)

3.用楼兰古国事的故导入课文。

4.展示预习成果,学生点评。

5.谈谈两者对照的`感受。想一想文章的题目为什么用“消逝”而不用“消失”?

6.谁之过?(这个环节重点研读课文12――13段,品读字词和句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

7.文章是写罗布泊,为什么还写到了青海湖和月牙泉?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你周围的,你听说过的。

8.面对这种现状,作者的心情怎样?

9.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这种“痛苦而沉重”的心情的句子进行品读。

10.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这是什么句式,应该怎么读?)

11.脚本展示:假如你是罗布泊,你想说什么?假如你是罗布泊已经枯死的胡杨林,你想说什么?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你想说什么?假如……你还可以就是一位中学生,给人类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文档为doc格式

级语文丛书篇四

思考:

(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明确: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2)划分段落

明确: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1、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2、修辞

明确:腊梅蝴蝶葫芦

6、归纳江南的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春意盎然

八年级语文雪的教案(三)

北方的雪

1、修辞

明确:两个比喻句:如粉、如沙:如包藏火焰的大雾。2、描写北方的雪的特征的动词

明确:蓬勃、奋飞、旋转、升腾、弥漫、闪烁

3、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学生讨论、交流。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哲理:要用奋斗来创造美好的世界)

级语文丛书篇五

教案示例一

重点:朗读与背诵

难点:体会名句的意蕴,学习鉴赏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归园田居》

1.简要介绍陶渊明,晋代诗人,田园诗歌的开创者。侧重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格。

2.听读,点拨“秽”、“荷”等字的读音,学生朗读。

3.理解诗意:

(1)“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

(2)请想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写出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前2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后2句优美的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不以为然,反而享受着这劳作之趣。)

(3)末句点明主旨,“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陶渊明有怎样的愿望?(不愿同流合污,为了能保持完整人格和高尚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4.总结:此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遁世思想。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于情趣,夜色柔和优美,意境醇美。“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归耕图”。

5.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过故人庄》

1.齐背孟浩然的《春晓》导入,简介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2.听读,点拨“黍”、“圃”、“轩”的读音,学生朗读(点拨五言绝句的节奏,着重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

3.理解诗意:

(1)首句交代了什么?(朋友情真意切,盛情款待)

(2)故人村庄的景色是怎样的?请想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是怎样的景色,并口头进行描述。有人说,这两句写景写得很成功,你能说说它的成功之处吗?(景色开阔,清幽恬静。)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一句写什么?(对窗赏景,把酒闲谈。

(4)最后两句写出作者什么感情?(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与朋友感情融洽,相约再聚。)

4.总结:此诗写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表现了闲适恬淡的情趣。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是诗人山水田园诗代表之作。

5.朗读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学习《钱塘湖春行》

1.孟浩然笔下的故人庄是世外桃源,而在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又是怎样一种美丽呢?

2.听读,点拨“堤”字的读音及七言诗句的节奏,朗读

3.理解诗意

(1)从诗中看,作者是怎样游览西湖的,路线是怎样的?(骑马绕湖游玩,从孤山寺到贾公亭再到白沙堤。)

(2)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西湖的美?(写莺燕花草,既有动物,又有植物。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哪些词语写出了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特征?从所写的景物来看,诗中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水:初平――刚涨莺燕:几处、早莺、暖树、谁家、新燕、春泥。――刚回来,鸟儿不多,春寒料峭,寻找向阳之树以驱寒。花草:渐欲、才能。――刚长起来。描绘早春之景。)

(诗贵含蓄,意在言外,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空间:西湖景色如此美,作者最爱的白沙堤就更不用说。)

(3)如何理解“水面初平云脚低”?(见书)

4.总结:此诗写作者早春骑马游览西湖,描绘了西湖美好的春色,表现作者的喜爱之情。

5.朗读并背诵

二、学习《书湖阴先生壁》

1.简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朗读

3.理解诗意

(1)首2句表现了主人怎么样的品德情趣?(主人勤劳好洁,清静脱俗)

(2)末2句写景妙在哪里?写出了山水怎么样的特点?(“护、绕”写出溪水温柔多情,曲折多姿,“排、送”写出青山山势若奔,翠色欲滴。)

(3)本诗的写景顺序及特点?(由近到远,采用了拟人和对偶。)

4.总结:本诗表现了诗人喜欢恬淡愉悦的生活情趣。

5.朗读并背诵。

三、学习《游山西村》

1.简介陆游,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平生作诗近万首,是古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2.朗读

3.理解诗意

(1)作者游玩经历了什么,心情如何?

(2)农家如何待客?风俗如何?(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

(3)作者对此处的`感情如何?(诗人陶醉于在优美的山野风光和农村淳朴的人情里。)

(4)佳句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回味无穷。现在多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4.总结: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之情。

5.朗读并背诵。

教案点评:

古诗的学习,首先在朗读与背诵,让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之上,对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与情感作简要的点拨,然后进行背诵。如果学生水平较高,可进行改写练习。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可以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特别是诗人此时的心情来读诗,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掌握赏析诗歌的基本办法。

难点:《归园田居》和《游山西村》两首诗所蕴涵的情感。可为学生介绍背景和作者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级语文丛书篇六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它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xx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从整体来看,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的闭塞,对外界认识较少,课外知识的积累也有限。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而,课外的延伸和拓展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便于教学的开展。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训。

1、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