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政审道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总结(汇总5篇)

小编: 温柔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政审道德品质篇一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是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蜡烛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身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爱之,能忽劳乎?言之,能忽海乎?”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是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我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在依法执教方面,尽管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我有时候放松了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二、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三、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专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乏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四、在优秀教师的为师三态:敬业、爱业、精业方面,我没有坚持“敬业――爱业――精业”这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基本主线,业没有政治把教师的“红”与“专”交织好以便自己更快成长。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我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匪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师政审道德品质篇二

通过此次为期近一学期网上在线的《焦作市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尤其是初中教师,必须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只有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才可能服从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

通过此次的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可根据自己实际工作中做法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诸个方面:

一、依法执教,

贯彻了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了教育法律法规。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还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在消极的因素。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我们要以振兴国家大业为重,严格执法,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二、热爱学生。尽管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我做到了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在如何激发爱心、永葆一颗爱学生之心,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尚待继续努力。

三、严谨治学。注意了树立良好和教风和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四、尊重家长。这一条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爱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但由于本人的所任学科的原因,与学生家长联系相对减少;在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方面还不够积极。

教师政审道德品质篇三

学教师职业道德课是每位教育工作者职业生涯中必要的一环。这门课程从师德、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着手,旨在帮助教师全面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履行职业使命。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些知识和理念对我的职业道路带来的指引和启发。

第二段:理念启示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的过程中,我对一些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见解。举个例子,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意味着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最合适的决策。这个理念为我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让我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教育使命。

第三段:价值拓展

除了理念的启发,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和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职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要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康、有创造力、积极向上的公民,而我们身上肩负着实现这个目标的重任。同时,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还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提醒我对待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学校内部事务时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守业操守。

第四段:反思体悟

在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自己一些不足。例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我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个人形象、工作态度和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同时进一步了解到如何改进自己的职业表现。

第五段:总结

综上所述,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是一次十分有价值的经历。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责任和社会角色,同时还向我们传授了宝贵的师德、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升华自己的职业追求,更好地履行自己教育使命,为学生在成长中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政审道德品质篇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职业道德一直是我们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探讨和学习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还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第二段:学习中的感悟

在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学术素养,更重要的是展现职业道德上的高尚品质。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更好地理解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始终坚守教师的职业道德纲常。

第三段:职业责任

在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中,我们重点探讨了教师在担任其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职业责任。我们必须确保自己始终遵循教育法规,维护学生的权益和利益,并在日常工作中遵守诚实守信、保护学生隐私和反对不公正行为等职业道德守则。

第四段:善待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还强调了作为教师的善待学生的重要性。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对应该受到平等、尊重和关爱。我们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成长,及时发现他们发现问题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助。

第五段:未来的展望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让我感到非常受益。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秉承着敬业、尊师、爱生、博学、勤教、宽容等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为创建一个团结、和谐、美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结:以上是我在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中的感受和体会。我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牢记职业道德,更高标准更严格要求自己,并继续把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和素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中,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并成为有影响力的人才。

教师政审道德品质篇五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儿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不仅仅是一时的,更是一生的。我记得有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们齐聚在巴黎,有人问他们最难忘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是幼儿园教师和生活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天职。这段时光学校组织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规范的资料有六条,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六条规范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透过反复学习,我觉得《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核心问题为师德问题,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

首先是要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

其次是爱自我。教师爱自我就是要有用心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我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我用心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幼儿。

最后是爱幼儿。这是教师所有“爱”的归宿点。教师对幼儿的“爱”务必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此刻对幼儿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

爱教育、爱自我、爱幼儿,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