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 音乐教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案(汇总7篇)

小编: 飞雪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一

教学内容:

一、歌曲  春来了

二、综合训练        按指定节奏来写作旋律

三、欣赏   1、牧歌   (无伴奏合唱)

2、渔歌   (巴乌、筝、笙三重奏)

民歌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热爱生活,充满热情的去寻找美好的春天。

二、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 感受蒙古民族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 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调,初步感受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教材分析:

一歌曲

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二综合训练:

用所给的音编写节奏。

三欣赏:

1、《牧歌》是流传在蒙古一带的民歌,旋律具有优美、抒情、高亢、悠扬的特点。

2、《渔歌》全曲由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几个部分组成。

民族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1、 笛 2、箫 3、唢呐 4、笙 5、管子

教学重点: 歌曲表现 旋律创作

教学难点 : 旋律创作

课时划分: 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二、欣赏

教具: 录音机 挂图

第一课时 新授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练习》

1=c-d 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 新授

1、 听范唱

2、 提问:本课的拍号、谱号。

3、 写出f大调音阶,复习音位、音准。

4、 分段进行

5、 打第一段节奏。

6、 跟琴视唱第一段曲谱。

7、 请同学分析一、二段相同与不同处,找一找模进处。

8、 自己视唱第二段。

9、 集体唱一唱两段谱。

10、 完整演唱。

11、 有感情的读词。

12、 提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哈”怎样唱才能正确表达情绪。

13、 唱词。

四、 欣赏: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内蒙民歌《牧歌》。

初听:1、感受蒙古民歌的音调。

2、 认识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3、 要求学生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复听;感受歌曲的音色、力度、和声的变化体会其 美感。

反复再听:

1、 每遍听前启发学生想象。

如;内蒙民歌,上句的旋律在高音曲围绕着“sol”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飘的白云。下句主旋律转入“do”音为主,仿佛草原上如银的羊群。

2、 做听听想想。

五、 小节

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又到了蒙古草原领略了《牧歌》的美丽,我们的生活多美好,一切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继续努力,开创美的生活。

板书设计 :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歌曲处理

2、 综合训练

3、 介绍乐器   欣赏《渔歌》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2、 问好歌

3、 坐下

二、 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模唱》

1=c—d  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综训:

1、 今天,我请同学们做一次作曲家。我们来给节奏进行旋律创作。我们先来唱一唱谱,找节奏、旋律的联系与区别。

2、 回顾以往的写作方法—重复及变化重复。按重复写上缺少的小节。

3、 启发学生在旋律上做一次变化。

四、歌曲处理: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一起唱一唱。想一想,你正在和春姑娘做游戏,很顽皮的语气来唱。

2、 问句和答句,有什么区别?最后“哈”字应怎样表达情绪。

五、 欣赏

(一) 介绍民族乐器

笛、箫、笙、唢呐、管子

巴乌、筝、笙

(二) 欣赏

(初听)1听一下由巴乌吹奏的《渔歌》主题曲。

2讲解本课各部分的内容,标出各部分标         题。

(复听)1按老师所写的标题,想象各段内容。

(再听)进一步分析歌曲旋律,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调有所感受。

做听听想想:

六小结:

板书设计 :

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

课后记: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二

一、复习常规(包括《师生问好歌》、发声练习等)

二、学习歌曲《金扁担》

一、指导学生掌握发声技巧及合唱技巧。

二、指导学生以欢快、喜悦的心情唱好歌曲,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达歌曲的内容。

三、复习变拍子,掌握歌曲的节拍规律,唱好上波音。

歌曲《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

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主部是一个上、下句结构的段落,两个乐句在节奏上完全一致,富于舞蹈性的拍子节奏型加上偶尔在第二拍上出现的上波音,不但使整个音乐呈现出热烈、兴奋、活泼、欢快的情绪、而且使歌曲散发出浓郁的苗族地方音乐色彩和韵味。对比性中段采用二拍子,其舒展的节奏,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与主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再现段落后半部分的扩展,补充和二声部演唱等处理,使人们沉浸在苗家人民载歌载舞,歌唱山寨今日一派繁荣的欢乐气氛之中。

掌握歌曲风格,唱好上波音以及前倚音,掌握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指导学生唱好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纸剪波音记号若干,笑娃娃脸一个,金扁担挂图、歌单、竖笛、钢琴。

1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1、发声练习3

唱顿音时声音要短促、跳跃、富于弹性,音与音之间气息保持好,做到音断气不断。体会小腹间的急速跳动。唱a时注意连贯气息保持,中间换气。

2、发声练习9

吐字清晰,口形不宜大,找发音位置,高低声部互相靠拢,力求和谐、统一。

步骤:

a、分别视唱或视奏两个声部。

b、带词唱,坚笛伴奏。

c、坚笛、钢琴伴奏合唱。

三、音准听辨训练

听一听,唱一唱。

老师给出上方音或下方音,让学生听辨并唱出下方音或上方音。

四、乐曲唱奏练习(学习歌曲难点部分)

1、分析乐曲拍号及结构。

2、划拍跟琴声视唱,先进入第一声部,再进入二声部。

3、问叫什么记号,请学生唱唱,用坚笛吹一吹

4、在乐谱中加入,唱一唱说一说比以前有会么不同。(更活泼、风趣)

5、自由吹一吹,唱一唱。

6、合唱、坚笛伴奏,唱的同学边唱边拍手、拍臂、拍臂,感受乐曲的拍子及强弱。

五、学习歌曲《金扁担》

1、出示不带歌曲名称的歌单,分析歌曲的拍号、调号。

2、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并捻拍感受歌曲中拍号的变换。

3、提问:同学们听了歌曲以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从山沟沟里修出了一条新公路直通大城市,从此山沟沟里的人富起来了)

4、老师补充:人们富裕了,多亏有了这条新修的公路,公路好像金扁担,挑着城乡奔"四化"。同学们,我们来给这道歌取个名字好吗?(回答正确后,将准备好的歌曲名称贴在歌单上)

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6、请同学们自己吹一吹、唱一唱,自己学歌曲。

7、问一问:歌曲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相比较,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处(第三乐段与第一乐段主旋律基本不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现,它的形式更丰富、更富有激情。)

8、请学生坚笛伴奏(能够伴奏的同学自己站起来)其它同学心想歌词,学唱第一乐段。

9、以活泼、喜悦的心情演唱第一乐段(坚笛以及钢琴伴奏)

10、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a、请出一名同学用坚笛吹奏第二乐段,其它同学轻声哼唱,并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动作来表现乐曲。

b、提问:同学们觉得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柔美、舒展)与第一、三乐段有什么不同?(拍号不同)

c、请同学们看前倚音如果把前倚音去掉,大家唱一唱,比较一下好不好?(不好)为什么?(没有前倚音乐曲显得呆板,加上前倚音后,使乐曲更有特色,更婉转优美。)

d、视唱这一乐段,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e、听琴声轻唱歌词,纠正不准确的地方。

11、学唱第三乐段

a、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高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b、听琴声轻唱歌词。

c、坚笛吹奏,和声部分进入低声部,其他同学心想歌词。

d、听琴声轻唱歌词。

e、坚笛伴奏,演唱第三乐段。

并在此处贴上笑娃娃脸以提示。

g、请学生跟老师一起唱,并接下去,充满激情地演唱第三乐段。

12、学习歌曲结束

a、歌曲结束句,把歌曲推向高潮并干脆利落的结尾。拍号为

b、请同学们看高声部中及低声部中

c、视唱或视奏高声部,请同学们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d、唱词。

e、视唱或视奏低声部,请同学们注意唱好附点四分音符也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顿。

f、唱词。

g、坚笛伴奏、合唱。

1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想吹坚笛的同学可以吹。

六、课堂小结

这道歌曲的节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泼、流畅,其结构是一个带再现的三部曲式。《金扁担》是一道苗族儿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担》是苗家对新公路的亲切称呼。歌曲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远离城镇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悦心情。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分享了苗家人的喜悦,下去之后,希望同学们能练习吹奏歌曲,并进一步感受歌曲。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三

教学内容:

一、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二、读谱知识;反复记号。

三、综合训练

1、 听辩与感受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和谐及不和谐)

2、 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

四、欣赏    彼得与狼  (交响童话)

教学目的:

一、 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二、 认识反复记号“d.c.”及其用法。

三、 听辩和感受不同的和声音程在音响上和谐或不和谐的效果,并通过歌曲的合唱部分进行实践。

四、 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教育,并从中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巩固和运用以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美国的“迪斯尼乐园”是孩子们向往的儿童世界,它有奇妙新颖、情趣各异的游艺设施,还有米老鼠、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等孩子们熟知和喜爱的童话人物。

二读知:

d.c.是反复记号的一种,表示从头反复至有“fine”字样处结束。

三综训:

1、 培养对和声的听觉与感受能力的初步练习。听辩上分和谐与不和谐。

2、 继续按指定节奏做旋律练习。要求用“do re mi”写三条不同节奏的乐曲。

四欣赏:

《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写成。作品通过音乐的描绘和解说词的辅助,孩子们不仅从故事中受到教育,同时还了解到各种动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以及各种乐器的音色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

乐曲的理解表现

教学难点 :

乐曲写作     听辩音程

课时划分:      四课时

一、歌曲   读知

二、综训

三、歌曲处理

四、欣赏

教具;

录音机、钢琴、挂图

电教手段:    录音机  幻灯

第一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学习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

2、 学习读谱知识   反复记号d.c.

3、 综合训练(一)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歌

3、 坐下  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综合训练  

1、 出示幻灯,先弹三度,后弹二度,有什么不同?

2、 讲解和谐与不和谐感觉。

3、 听辩几组和谐与不和谐音程。

4、 唱一唱。

5、 讲解,做题。

四、 新授

美国的笛斯尼乐园是孩子们的世界,这里有各式各样,有趣的卡通人物,充满着真善美,我们也一起去听一听孩子们快乐的歌声吧!

1、 听范唱。  (打开录音机)

2、 提问调式、拍号。

3、 唱一唱g大调音阶

4、 唱大跳音。

5、 视唱合唱部分乐谱(即b乐段)  学习d.c.标记

6、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即a段

7、 合唱两段。唱出弱起与强起对比及连音与非连音。

8、 有表情读词。

9、 唱词。

a、 高声部先唱合唱部分

b、 低声部后唱合唱部分

10、 完整演唱合唱部分

11、 唱齐唱部分

12、 完整演唱,注意气息交换。

五、 小结:

板书设计 :

真善美的小世界

第二课时                综训

教学内容:

1综合训练(二)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

3、 坐下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综训

1、 今天请大家当一次做曲家。

2、 出示节奏谱(1),大家读一读。

3、 出示音谱:           唱一唱?

4、 请同学们用这三个音,添到节奏谱上,组成新乐曲。

5、 教师示范一小节。

6、 提示:

a、 上下行节奏一样,旋律也应是变化重复的。

b、 最后一个音应落于主音上。

7、 请学生唱一唱自己的作品。

8、 讲评

9、 出示(2)(3)节奏。

10、 读一读,找一找相同与不同。

11、 自由作曲

12、 表演各自曲目,激发兴趣。

四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次做曲家,大家写的都很好!

今后我们还要做一些这样的练习

板书:

作曲练习

课后记:

第三课时              歌曲处理

教学内容:

1、 复习歌曲

2、   歌曲处理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

3、 坐下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复习歌曲: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叫什么?

2、 大家来唱一唱。

3、 注意弱起小节。

四、 歌曲处理:

1、 真善美的小世界是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快乐的大家庭,大家应唱出情绪来。

2、 速度稍快些,有热烈欢快的情绪,表达出我们在充满友谊和阳光的“真善美的小世界”里共同分享着生活的美好和欢乐。

3、 “v”处要换气。再来一遍。

4、 老师带来了许多大击乐器,都有什么?

串铃、三角铁、 碰铃、双响筒

5、 分配乐器。

6、 设计乐器节奏:

7、 打击乐器,并演唱。

五 、小结:

我们进一步演唱了《真善美的小世界》,并用乐器伴奏,希望大家多复习!

板书:

真善美       节奏谱         

小世界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欣赏

教学内容:

1、 复习《真善美的小世界》。

2、 欣赏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起立 13  13 |  5—||

2、 问好

3、 坐下53  53 |  1—||

二、 发音练习

1、 g大调音阶练习

声音和谐优美、轻声演唱

2、《欢乐颂》

1=c—e   微笑轻声演唱、声音位置要高。

三、 复习歌曲

四、 欣赏

1、 复习以前学过的西洋乐器。

2、 这些乐器会讲故事,今天他们要给大家讲一个美丽的童话《彼得与狼》。

3、 [初听]听一听这些乐器象是谁在讲话:

长笛吹奏快速流动的曲调——小鸟叫声

双簧管吹奏妆饰音——鸭子走路形态

单簧管吹奏断音——猫上窜下跳

大管吹奏慢速音调——爷爷形象

三支圆号吹不和谐音——大灰狼

小提琴优美旋律——彼得

4、 跟唱彼得的主题片段。

5、 完整听全曲。

6、 由学生来复述乐曲的内容

7、 分组:

一组学生做小鸟

二组学生做鸭子

三组学生做小猫

四组学生做爷爷

五组学生做大灰狼

六组学生做彼得

8、[复听]我们听音乐时,听到谁的声音,那组同学做吹奏乐器动作。

9、通过这课学到了什么?

10、做课后题

五、 总结

今天我们听了《彼得与狼》,它告诉我们团结起来机智勇敢的去斗争,就会战胜凶恶的敌人!

板书:

彼得与狼

小鸟                    爷爷

鸭子     大灰狼         猎人

猫                      彼得

课后记: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四

看大戏(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看大戏》。

2.初步了解豫剧相关知识。

3.用打击乐器和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3.初步了解有关豫剧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剧的风格特点。

【教具】

多媒体、歌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兴趣

1.学生随着京剧急急风音乐,走圆场进入教室。

师:刚才咱们是听着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走进教室的?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现在,咱们就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候一下好吗?我选旦行,你们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行当吧!

2.师生用京剧的念白方式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戏曲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戏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一说到戏曲,老师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同学看过戏曲的演出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根据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歌片)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再想一想,看大戏是什么意思呢?

二、学唱歌曲

1.学生听录音范唱。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呢?从这些歌曲内容中你感觉什么是看大戏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

2.再听歌曲范唱音乐。(教师指曲谱)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你们注意到了吗?曲谱中有几处使用了升记号呢?

生:观察、回答。

师:现在,老师把歌曲的曲谱唱一遍,请大家认真听。

3.教师唱歌曲曲谱。

师:听清楚了吗?升f

曲音乐中它又叫什么?现在就随着老师的琴声把曲谱完整地唱一遍,演唱升记号时注意运用气息、声音位置要高一些。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生随音乐模唱歌曲。

6.学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初步了解有关豫剧方面的知识

1.教师放三个不同剧种的表演片段,学生分辨。

生:思考回答。

2.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断-,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欣赏,学生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生:回答。

3.模仿说河南话。

4.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

师:大家再听一听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仔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生:聆听思考。

四、分析歌曲的内容

1.感受歌词的旋律同语言的联系。

首歌曲好吗?大家注意,在演唱中表现出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对比歌曲中演唱力度的变化。

师:我们再看,大家说有拖腔感觉的这句,老师再唱给大家听听,你听老师在唱这句的时候在旋律的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呢?师范唱。

生:回答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4.演唱歌曲。

生:思考回答。

五、表现歌曲

1.用河南话音调表现歌曲的念白部分。

师:现在,老师就用河南话把念白部分读一下,你们注意听一听。

生:模仿老师,用河南话说念白部分。

器,大家看,都有什么?(小锣、木鱼、双响筒)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节奏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想在念白中加上打击乐器,大家想一想,你想用什么节奏型来伴奏呢?

生:自由地创编简单的节奏型。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用打击乐器伴奏。

六、小结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师生说再见。)学生随《看大戏》音乐走出教室。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五

教学内容:

一、 歌曲:  白杨和小河

二、 综训: 1、按指定节奏写旋律

2、听辩与感受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三、 欣赏

1、 黄河船夫曲

2、 保卫黄河

3、 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目的:

一、 要求学生以优美亲切的声音讴歌“白杨和小河”的真挚友谊,并从中领悟友情的可贵和团结的意义。

二、 初步试听三和弦的音响效果,提出对音乐的听辩与感受能力。

三、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选曲,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

教材分析:

一歌曲

《白杨和小河》是一首采用拟人化和借喻手法的儿童歌曲,形象生动。

二综训

包括两题:

一、 按指定的节奏写旋律。

二、 听辩和谐与不和谐和弦。

三欣赏;

《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和第七乐章。

《黄河船夫曲》吸取了民歌中船工号子的音调。

《保卫黄河》进行曲风格的轮唱曲。

教学难点 :  按节奏创造乐曲

教学重点:  听辩  创作

课时划分:          三课时

一、 综训(一)  歌曲第一段

二、 综训(二)  歌曲

三、 欣赏

教具:

钢琴、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新授

教学内容:

1、 歌曲第一段

教学过程 :

一、 组织教学:

1、 立

2、 好

3、 坐下

二、发音练习:

1、《欢乐颂》    声音优美动听、位置要高。

2、 mi ma 练习

12  3  |  34   5 | 56  54 | 32  1||

1=c—e    面带微笑     轻声演唱

3、《猎人合唱》

1=f   吐字、咬字清晰,非连音演唱。

两声部间和谐。

4、 f调音阶

音准、音位掌握好!

三、综合训练:

今天,我们来做一次作曲家。

1、 请大家根据所给节奏,用do、re、mi、sao 四个音创造歌曲。

2、 结尾的音可以用这四个音的任何一个音。

3、 创作要流畅动听。

4、 如《太阳》,《牧童谣》都是用这四个音创作的歌曲。

5、 分组讨论创作。

6、 评选最好的,演唱。

四、 新授

1、 听范唱。出示课题。

2、 这首歌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儿童歌曲,贯穿全曲的轻盈跳动的节奏与柔和的小调式是歌曲的特色。

3、 节奏训练:

4、 找一找这首乐曲中的各音,从低到高排列。

5、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

6、 难点:切分节奏处唱准。练习一遍。

7、 视唱齐唱部分乐谱,速度慢。

8、 读第一段词。

9、 唱第一段词。

10、 完整演唱齐唱部分。

五、 总结

《白杨和小河》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同学们也应这样!

板书设计 :

白杨和小河

d小调音阶

课后记: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六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了解乐曲的结构;感受乐曲欢快、热情的情绪。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大河之舞》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学跳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1、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宏大的舞蹈场面。

2、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1、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2、学跳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一、师生律动学生随歌曲《青春舞曲》拍手进教室,随后跟随老师做几个新疆舞蹈动作。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进新的音乐领域。

三、欣赏乐曲

(一)初次完整欣赏乐曲

师:首先老师请你们听这段音乐,听后,请你说出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从节奏和情绪的变化上去看,能分出几部分? 能听出是什么乐器主奏就更好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随老师用指尖点节奏感受音乐。

师:播放乐曲(完整地)。

生:初次听乐曲。

生:学生畅谈听完乐曲后的感受;回答主奏乐器是什么。

生:是舞蹈者的脚步声。

师:对,这首乐曲除了乐队的音响以外,还加入了脚步声。因为这首乐曲是爱尔兰典型的民间踢踏舞的音乐。

(学生如果回答不出来,老师就让学生再听第一段主题a,主题a 反复两三遍就可以了。主要启发学生听乐队音响以外的声响。)

师:乐曲分为几部分?

(如果学生回答出是两部分,老师要请学生说原因。如果学生能回答可分为两部分,但回答不出原因,老师要引导学生,可以请学生看乐谱。)

(二)分段欣赏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这是乐曲的两个主题。两个主题音乐的节奏、情绪有没有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再播放两个主题开始的片段,让学生感受节奏、情绪的'不同。

师:那么我们通过节奏、情绪上的娈化,可以看出,乐曲分为两个部分。

1、欣赏第一部分

师:我们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边看黑板上老师画的图谱,并随着舞蹈者的脚步声拍手感受一下第一部分的情绪。(老师点击第一主题)

再听:(教师边听边画出图谱)使学生感受舞者脚步节奏的变化。

教师根据图谱完整准确敲击节奏。

师:通过音乐,请你说说舞蹈者脚步的节奏是怎样变化的?

生:脚步节奏越来越快。

师:第一段音乐是怎样的情绪?

生:欢快的。

2、欣赏第二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第二部分曲谱。

师:第二段的节奏有明显的变化,音乐加入了什么样的节奏类型?

生:后十六节奏、八分音符。

师:对,那后十六、八分音符的加入,又使得旋律有了怎样的情绪变化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感受一下第二部分音乐的情绪。

(教师播放第二部分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师生畅谈:跳跃的、不稳定的;动感十足的,气氛更加强烈。舞者激烈的脚步、奔放的情绪从音乐中可以感受出来。

师:我们看着第二部分的曲谱,用手划拍视唱感受一下。

(学生划拍小声练习唱谱。)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声用“哒”随钢琴伴奏哼唱,并随钢琴加入拍击。

师: 好的,同学们,刚才我们着重将这首乐曲两部分的音乐从节奏和情绪上分析了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吗?这首乐曲就是由爱尔兰著名的音乐家比尔·惠南创作的——什么呀?(教师展示幻灯)

生:《大河之舞》

师:对。刚才我们听的这首音乐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

(三)完整欣赏

(师生共同观看《大河之舞》视频。)

(四)介绍《大河之舞》的背景

师:《大河之舞》是什么?它是一部音乐剧。共分四场。这部音乐剧主要表现了爱尔兰古老的历史,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刚才我们欣赏的那首乐曲只是《大河之舞》音乐剧其中的一段音乐。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大河之舞》这段音乐。

《大河之舞》这部音乐剧的舞蹈风格是什么呢?是利落流畅的爱尔兰踢踏舞?是热情奔放的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还是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还是活力动感的现代舞?都不是,又都是。它融合了以上几种舞蹈风格,这就是《大河之舞》。

师: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看看《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

生:想。

(老师播放《大河之舞》中别的精彩片段。观看后让学生说出看后感受。)

四、学跳踢踏舞

生:想!

师: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融合了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汲取了气质优柔的古典芭蕾及活力动感的现代舞的精髓。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爱尔兰的踢踏舞,爱尔兰踢踏舞分为花式舞步和基本舞步,我们学习简单的基本舞步。

教师出示踢踏舞鞋:分为前掌和后跟。表演者穿着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察拍击,发出清脆的“踢踏”声。

学生学跳爱尔兰踢踏舞。

1)基本站姿:头正、身直、肩展,重点强调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放松。

2)脚步动作:踝关节放松,同时还要能控制…….

师鼓励:你们真像一群爱尔兰的舞者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爱尔兰的踢踏舞,还有哪些国家有踢踏舞?

(老师介绍西班牙佛朗明哥踢踏舞,俄国、美国也都各自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

学生回答。

师:是藏族。现在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藏族的踢踏舞怎么样?

教师表演藏族踢踏舞的几个动作。

师:今天我们欣赏、学习了爱尔兰的踢踏舞。今后,老师有机会还会教大家学跳藏族的踢踏舞。

五、课堂总结

师:《大河之舞》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了热烈欢迎。它印证了这一点:一个被遗忘的舞蹈因为一群热爱它的爱尔兰人,走向了广阔的世界。《大河之舞》不仅是世界舞蹈的瑰宝,也是整个爱尔兰民族的骄傲。请同学们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六、下课

学生随老师弹奏的《大河之舞》按节奏拍手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湖南文艺出版社篇七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六年制(五)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

1. 唱歌:巩固所学唱歌方法,增强歌唱的表现能力。

2.器乐:巩固所学演奏技能,提高演奏熟练程度,增强演奏表现力。

3.欣赏:巩固所学音乐欣赏常识,注意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的培养。

4.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巩固所学识谱知识,进行节奏和音乐短句的编写练习。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

2、 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求使学生掌握知识。

4、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性。

5、 加强自身基本功训练,提高工作水平。

6、 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工作尽职尽责。

教学重点:

1、 复习小学阶段所学音乐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了解。

2、 通过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小学阶段音乐知识的掌握。

第一课     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教学内容:

一、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二、 读知:弱起小节

三、 综训  1、声乐练习

2、节奏听辩及旋律片段创作

四、欣赏   童年——选自《海霞》组曲(管弦乐曲)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教育他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二、 弱起小节的含义及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三、 按指定节奏进行旋律片段创作,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四、 通过欣赏《童年》巩固并运用所学过的乐器知识,发展音乐听觉与记忆力,并结合作品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二史一情”的教育。

教材分析:

一、 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在学雷锋活动中,创作的一首为广大少年和儿童喜爱的歌曲。歌曲为大调式,二段体结构。

二、 读知:弱起小节指音乐由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上开始。

三、综训:

(一)做发声练习,同时也是作为讲解弱起小节知识的谱例。

(二)听辩节奏短句,并创作。

四、欣赏

管弦乐曲《童年》,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曲家本人将片中的乐曲改编为管弦乐。

教学重点:     弱起小节      乐句创作

教学难点 :     乐句创作

课时安排:   四课时

一、 复习、提出本学期要求。

二、 综训(一、二)

三、 学唱歌曲。

四、 歌曲处理、 欣赏

教具:钢琴、录音机、挂图、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