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优秀9篇)

小编: 念青松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糖厂加热器在线防垢新技术试验研究

进口喷水对压气机与进气系统流场影响的研究

燃气轮机—加热炉系统集成优化研究

680燃机转子装配变形分析与控制研究

“育鲲”轮主机高温冷却水系统的三维设计及仿真

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

燃气轮机间冷器采用纳米流体强化换热的应用研究

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几何形状重构技术研究

200kw燃气轮机分布式供能系统方案研究

船舶柴油主机数学建模及电站仿真仪表的研究

dms-2017型调距桨主机遥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拉杆转子振动特性与故障模拟分析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生命,从诞生之初,先后征服了海洋、陆地、天空,覆盖了整个地球,而人类在三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成为地球霸主,纵观历史长河,工具、技术已成为人类掌握自然的利器,从钻木取火,到iphone手机,每一项技术的发明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生产力发生巨大飞跃,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航空工业也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了起来。

从长远来看,一个地球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外太空是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前一段时间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这架造价最高的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开始了它的探索使命。的确,宇宙中有着太多的未知——神秘莫测的黑洞,大量无法观察的暗物质、暗能量在虚无缥缈的宇宙边界——虽然霍金等科学家对此做了深入研究,但以我们现在的知识来研究宇宙还是很困难的,而正是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知识的渴望,我们未曾停下探索的脚步。在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旅行者号”正带着全人类的希望飞离太阳系,向宇宙深处进发。

面对如此诱人的前景,我国又怎能为之不动。自从苏联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这个早就有“飞天”文化的国度踏上了梦想的实现之路。在无人援助的情况下,我国自主设计、研究,在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号卫星,为我国打下坚实的航天基础。四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凝聚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的汗水,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工作者,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精髓。

在以后的几年中,我国有“嫦娥三号”、“天宫一号”、“神舟十号”等工程项目,也有在十几年之后登月的目标。我坚信,在全体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目标一定会实现。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我希望我能有这样一只狗,它有着强壮的'身躯,学转各种少林武术,还戴着一副墨镜,精通各种战术,大脑发达,超乎人类的想象,嘴边还挂着一个自动语言机,能把它的叫声转化成为中文,当然,一只帅气的狗一定要拥有一对飞行器,能飞上太空。哈哈,这就是我的太空超能狗。

这天,我带着我的太空超能狗出去散步,突然间,一只凶神恶煞的狗窜了出来,对着我大声地吼叫,我顿时双脚发软,身体僵硬,不得动弹了,想跑也跑不动了。“哼!想欺负我的主人,先过我这关”。我的太空超能狗跳了出来,大声地吼着,只见那条恶狗冲出来,张开血盆大嘴直奔我来,可我的超能狗毫不畏惧,使出少林太极拳,不一会儿就把那条狗打得口吐白沫。

哈哈!有了我的太空超能狗,我变得嚣张起来了,在校园里东奔西跑,可待会儿就要进教室考试了,想打一百分,但又没复习,怎么办?没关系,有我的太空超能狗啊!它赠送了我一双智能的眼睛,我戴着智能眼睛进入了考场,嘿,只见眼里放出微小的飞虫,飞到别人的试卷上,答案就摆在了眼前,哈哈!一百分没问题了。就在我骄傲地走出考场的时候,远处飞来了一只大雕啊,只见它双脚一钩把我钩到了上空,还没等我喊出救命,我的太空超能狗就来了,它打开飞行器直飞上空,与大雕搏斗,不知不觉中,我的衣服被大雕撕破了,身体悬在了高空中,说时迟那时快,我的太空超能狗一声怒吼,打出九阴白骨爪,打败了大雕,又以神速从空中将我接住,并把我安全地带回了家。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1.1项目管理概述

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美国国家标准ansi/pmi99-001-2008《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将5大项目管理过程组,即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根据其逻辑关系细分为42个项目管理子过程,42个管理子过程可以归为9个项目管理知识领域。

在成熟的项目管理组织中,项目管理会处于一个由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所治理的更广阔的环境中。项目集是一组相互关联且被协调管理的项目。项目集管理是指对项目集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以实现项目集的战略目标和利益。项目集中的项目通过产生共同的结果或整体能力而相互联系。如果项目间的联系仅限于共享顾客、供应商、技术或资源,那么这些项目就应作为一个项目组合而非项目集来管理。项目集管理重点关注项目间的依赖关系,并有助于找到管理这些依赖关系的最佳方法。具体管理措施可包括:解决系统中影响多个项目的资源制约和/或冲突,调整对项目和项目集的目的与目标有影响的组织方向或战略方向,处理同一个治理结构内的相关问题和变更管理。

1.2航天工程概述

航天工程项目以完成空间任务为目标。由于规模庞大,航天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到多种技术、多个工业领域。根据层次结构和关注焦点的不同,航天工程项目可以具体分为工程和一般项目两类。

1)工程:战略投资行为,有确定的体系结构和/或技术方法、要求、经费水平以及启动和指导一个或多个项目的管理结构。航天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航天战略发展方向。

2)一般项目:工程计划中确定的具体投资,有明确的要求、寿命周期成本、开始和结束日期。一般项目也有管理结构,可能与其他项目、政府机构以及国际伙伴有接口关系。

航天工程的启动和实施是为了完成科学目标或探索目标,实现该目标通常需要一组相互支持的项目。工程组合并管理这些项目,并向项目和相关方提供逐渐形成的辅助系统、活动、方法、技术研制和反馈。由于各个工程的科学目标和探索目标差异很大,因此需要不同的工程实施策略,既有非常简单的,也有非常复杂的。

1.3航天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航天工程项目管理着重关心3个方面。

1)技术上的:规格、外部接口、性能要求、产品质量要求;

2)时间上的:实施各阶段交付时间;

3)资金上的:按照正常时间计划约定的成本以及支付计划。

技术上不合格是指未能满足合同上1项或者多项技术指标要求,造成交付延迟以及费用超支,为了获得满意的目标需要额外的支出。如果管理计划没有充分考虑这种情况,可能会对项目的执行产生负面影响。

时间上不合格是指未能按照交付进度要求交付产品,除了技术上不合格可能会造成时间上不合格之外,供应商延误、对研制时间的低估也会造成时间上的不合格。

资金上的不合格包括由上述两种不合格造成的费用超支。如果技术不合格是由于合同未能预见到的顾客更改需求导致,那么应当重新就合同内容进行谈判,增加项目资金。

2航天工程项目管理标准规范

航天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航天战略发展方向。由于涉及到的工业与经济规模庞大,航天工程通常是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进行的。规范的制定为技术交流等提供了统一的接口。

国外在航天工程项目实践过程中,重视对规范的制定。国际空间站在实施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技术状态管理标准ssp50123,对空间站的技术状态进行管理。空间站每一次组装的技术状态均要求作为一个特殊的空间站,从结构、硬件和运营系统等多个方面分别建立设计基线。针对载荷接口的匹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国际合作方也制定了多个接口协议以及验证方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对每一构型制定复杂的试验计划以及硬件/软件方案,然后对空间站组件进行多要素综合试验。另外,大量的标准文件(ssp41160、ssp41162等)结合制定的接口协调标准和规范对空间站规格进行了明确,这对多个合作方之间工作的有效整合和实现空间站的成功在轨组装起到了重要作用。

国际上主要的航天组织均形成了较完整的航天工程项目管理标准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体系对航天工程及项目的项目管理过程及要求进行了规范,通常这些规范体系并不明显区分是航天工程还是规模较小的项目,即这些规范体系并不是针对航天工程做出一套项目管理标准,同时针对规模较小的项目再做出另外一套标准,而是采用a+b的模式,a模块形成航天项目管理的各类规范、手册等,b模块对寿命周期费用大于2.5亿美元的大型航天工程提出加严要求。这样采用一套标准,对降低标准工作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量,促进管理要求的统一是很有效的。

对nasa的项目管理系列标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b”部分针对大型航天工程的特殊要求并不是很多,在《nasanpr7120.5d航天飞行工程管理要求》中,对于寿命周期费用大于2.5亿美元的工程项目,“b”部分仅有以下3点要求。

1)nasa要求其工程项目经理必须获得工程项目经理认证。

2)nasa要求其工程必须进行成本与进度联合置信区间(jcl)分析。

3)nasa要求对其进行独立寿命周期评审。

3国外航天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通常,航天工程具有在轨运行时间长、项目周期长、涉及到多次发射活动、数万件部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多种载荷的管理及其操作规划等特点。这使得航天工程的方案、实施阶段(包括运营)的项目管理相当复杂,必须有专门的机构、使用专门的系统进行统筹管理与运营。此外,航天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还受到具体的实施单位、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工程特点的影响,这使得其没有一个统一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项目规划的多层次划分决定了项目管理组织架构的多层次划分。国际空间站的项目管理组织架构采用3级结构,由空间站项目办公室、任务操作委员会和空间站应用研究中心3个职能部门来完成管理任务。

层次化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使得顶层(管理层)可以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项目范围控制、接口协调上,对于底层的子项目实现,更多的是由执行单位进行管理。通过这样的分解结构,航天工程被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型子项目,其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一般航天项目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基本上是一致的。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在人类进入太空前,狗狗、猴子、猩猩、白鼠等动物便已开始为我们“试水”。上世纪50年代,为了评估太空低引力和发射时的重力加速度对生物体的影响,前苏联科学家专门为狗狗航天员制造了加压航天服,用于在实验中保护它们的生命安全。

发射过程中,狗狗航天员穿上现在看起来非常简陋的航天服,而后放入火箭发射,进入距地面80千米的太空边缘,最后借助降落伞重返地球。通过首批狗狗实验获得的经验和数据,为1957年的太空狗“莱卡”实验铺平了道路。这一年,“莱卡”成为第一只环绕地球飞行的动物。几年后,人类最终踏上太空探索的征程。

前苏联科学家选择的狗狗大部分是莫斯科街头的流浪狗。流浪狗而非家犬被选上执行任务,是因为科学家觉得它们可能比其他的犬只更能忍受太空飞行中严酷且极端的压力,雌犬被用来从事任务因为它们的性情和它们不需抬腿排尿。

狗狗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为它们制造的航天服只有几套完整保留下来。,狗狗航天服第一次来到英国国家航天中心。该中心的太空通讯部门负责人凯文.耶特斯当时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在太空竞赛开始之初,没有人知道人类的身体会在低引力、高空和发射时的重力加速度环境下发生何种变化。动物实验就是为了了解这些变化。绝大多数狗狗活了下来,只有几只因发生事故死亡。”

前苏联的一些狗狗航天服好似一只巨大的靴子,穿上这种航天服可能心生恐惧,但耶特斯表示很多狗狗在重返地球时看起来非常开心。他说:“我看过展现狗狗借助降落伞降落地面过程的录像。看到训练自己的主人时,它们表现得非常兴奋。”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真正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大门。一个月后的11月3日,第二颗人造卫星即将发射。这一次,卫星上将搭乘一位特殊的“客人”——小狗“莱卡”,它将成为飞上太空的第一个地球生命。

“莱卡”也是一条流浪犬,1957年11月搭乘“斯普特尼克2”号升空,成为历史上第一只环绕地球飞行的动物。不幸的是,它也为此项太空任务献出了生命。根据最初几年的官方报道,“莱卡”完成了长达一周的飞行任务,到达离地球1600千米的高处;按照计划,它在吃了最后一顿含有剧毒的晚餐后安静地死去。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曾参与前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过程的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所科学家迪米特里·马拉山科夫宣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莱卡”根本没有像前苏联官员声称的那样活得那么长,事实上,它刚飞上天没几个小时,就死于惊吓和中暑衰竭。马拉山科夫博士称,在发射后不久,绑在“莱卡”脖子上的医学传感器传回地面的数据显示,“莱卡”的`心率达到平日的三倍。传感仪的压力指标等数据都显示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小狗“莱卡”承受着巨大的痛楚。

尽管“莱卡”在太空只生存了几个小时,然而,它短暂的太空旅程证明了哺乳动物能够承受火箭发射后一定的严酷环境,为未来的载人飞行铺平了道路。在“莱卡”入主太空4年后,前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成为环绕地球飞行第一人。一个月后,美国航天员艾伦.谢泼德也成功进入太空。

因为进入太空,“莱卡”成了最著名的太空犬,美国报纸还因此把前苏联的卫星称为“莱卡的卫星”。50年过去了,“莱卡”仍然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狗之一,尽管对于关注动物福利的活动家来说,它只是在一长串为太空牺牲的动物名单中最有名的一个。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苏联的太空任务总共发射了至少57犬次上太空。

前苏联在1957年当年就为“莱卡”发行了纪念性邮票,“莱卡”后来成为了前苏联一种香烟的商标,并上了莫斯科一座纪念碑。,“莱卡”太空飞行40年后,俄罗斯人在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和太空医学研究所为“莱卡”建立了一个纪念馆。当年,它和其他9只狗就是在这里接受训练的,而最后它被选中踏上孤独的太空之旅。

如今,全世界至少有6首歌为它而谱写,描述它这次孤独的单程太空之旅。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六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天问一号”内的火星车祝融于二零二一年五月十五日成功登录火星乌托邦平原。截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已行驶超过一千米,共获取约10gb原始数据。

从屈原的《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中华民族就对宇宙有着无限的向往。如今我们正在用实际行动来回答古人对太空的疑问。火星车祝融在火星的成功着陆,填补了中国没有火星探测车的空白,这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祝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尊为最早的火神。以祝融命名,也有“祝愿美好未来,融汇古今中外”之意。中国第一次向火星发射探测车,仅一次便直接成功,中国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火星车与环绕器分离再进入大气,配平翼展开,开伞着陆器展开,缓速下降成功着陆。这一系列流畅的过程都是中国航天人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奋斗最生动的注脚。从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再到如今我国的天宫空间站和火星车祝融,这都是中国航天人为国争光,报效祖国精神的赓续绵延。

即使有了现在的辉煌,也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落后。1958年毛泽东便说:“我们也要造人造卫星!”并于1965年正式开始研制,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在1970年4月24号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这之前,美国苏联都不看好中国,不愿给我国提供任何帮助。这其中的任何零件都是我国航天人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当时的艰苦难以想象,所以现在我们的科学技术更不能落后!

祖国之美,祖国之好,不仅因山河壮丽而美,也不仅因人之友善而好,还有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自强不息,定有美好未来,定能融汇古今中外,令世界刮目相看!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去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七

1894年甲午大海战——这是一段日本侵华的历史,这是更是一段中国不堪回首的历史,却又不可忘却的前车之鉴啊!甲午战争告诉我们,海军强,则中国强!19世纪是海军实力大放异彩的时代,而21世纪则是航天技术的大比拼!

21世纪,航天强,则中国强!自从1999年,我们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打破了美国苏联垄断航天技术的局面。中国自此站起来了!接踵而至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到令国人骄傲不已的“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中国有了自己的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有飞出地球,探求宇宙奥秘的愿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就是典型的故事。人类的好奇心永远是无止境的,也正是这份好奇心,使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去探索与发现。

小时候的我,遥望夜空,总想着要摘下天上的星星;总想着天到底有没有尽头;总想着我能不能飞上去看看,到底哪里才是头。进入高中,也读了很多有关宇宙的猜想和假说,我竟也开始越来越着迷于此。因为它是如此的神奇以至于人类到现在对宇宙还是知之甚少,更别说宙外宇宙了。因为它存在了那么那么久,我们人类对于它来说,就好像是新生儿那样。它见证了太多太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人类需要宇宙来回答这段历史!

探究宇宙的第一步便是冲出地球。载人航天技术是我们努力的第一步。航天从此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梦。我的心,你的心,中华儿女的心!被“东方红一号”牵动着!被“921工程”牵动着!被神舟与天宫的对接牵动着!在这些时刻,我们可以骄傲地喊出“我们中国人!也是好样的!”

我们看到了国家的进步和辉煌,我们看到了21世纪航天对于一个民族意味着国际地位和声望,我们看到了他的前景和未来。在地球资源越来越稀缺的明天,宇宙资源显得愈发珍贵。在地球人口剧增的情况下,宇宙空间资源也给了我们希望!

在未来的某一天,或许会在某个遥远的星球,竖起我们中国的国旗!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中国会有一架和光速相匹敌的宇宙飞船!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将是那些一代一代为了航天事业而奋斗一生的航天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八

6月16日一大早,东风航天城艳阳高照,晴空万里,花草树木安静宁谧,天地间的万物都显得庄严肃穆、风采卓越。“天气真好!”出行的人们看到这样的天气,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默默地为即将要出征的3名航天员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祈福。城似海,人如潮,整个航天城的情绪着因即将升空的神舟九号飞船而空前高涨。

当日15时左右,东风中学的中学生和身着各式民族服装的群众手捧花束,连同航天科技人员和航天城的群众,陆陆续续向黑河之畔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附近聚集,来为即将要出征的3名航天员壮行。问天阁周围,处处悬挂着写着“向航天员致敬、向航天员学习”、“祝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等字样的横幅,字字扣人心扉。

与前两次航天员出征相比,此次为航天员出征送行的队伍规模明显要小得多,但送行的人们激情不减,圆梦园和周围马路上,聚集了数千名送行的人们。

烈日当空,许多人的额头和脸颊上渗出了汗珠,所有送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豪情壮志。

15时30分,神舟九号飞船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问天阁大厅简约而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送行。

17时40分,景海鹏、刘旺、刘洋身穿乳白色的航天服从问天阁来到圆梦园大院。现场欢呼雷动,军乐队奏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乐曲。航天员向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记者们纷纷按下快门。

“报告总指挥,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翟志刚行标准军礼报告,刘旺、刘洋随后依次响亮地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出发!”总指挥常万全果断下达命令,现场激情再次被点燃。

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群众和中学生载歌载舞,送行队伍一片欢腾,掌声如潮。在雄壮的军乐声和清脆的锣鼓声中,3名航天员向送行队伍挥手告别,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专用车辆。在他们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由警用摩托车和军警车辆开道的车队绕过航天城南环路,向发射场进发。车身后,送行人群跟着涌动,忘情欢呼。

发射前130分钟,3名航天员登上发射塔,进入神舟九号飞船。

航天的论文参考文献篇九

摘要:

无损检测作为民航维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对无损检测工作的质量加以管理与控制更能有效的保障维修工作。本文通过介绍质量管理的前期工作、全面质量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中的现场质量管理技术来研究无损检测的质量工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