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端午包粽子心得体会(汇总5篇)

小编: 薇儿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包粽子心得体会篇一

端午节,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吃粽子。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动手,包美味的小粽子。

花生、豆子和米被妈妈掺在一起泡好了,叶子也放在开水中煮好捞出,泡凉水了。我按捺不住兴奋,顺着一个方向开心的搅拌起米来了。哦!对了,还有蜜枣。告诉大家,我妈妈其实也不会包粽子,她请了位阿姨当帮手。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以后就可以包粽子给爸爸妈妈吃了。

阿姨超级厉害。只见她拿起了三片叶子,就跟变戏法似的,一下就窝成漏斗状了,抓了一把米,又在中间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了些米,直到填满为止,只见她用手指压紧实,又把口封好,打了个结。就这么几下,粽子就包好了。

我有模有样的学着,可怎么也不会弄。阿姨告诉我手不能松,一定要压紧,这样才不会松散而且口感会更好。在阿姨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了个三角形的`粽子,样子怪怪的,可我还是特开心。

闻着家家户户飘出的粽香味,我感受到了传统端午节魅力。

端午包粽子心得体会篇二

端午节快到了!今天老师很开心,教了我们包粽子,材料有:芦苇叶、糯米、线。另外我喜欢吃甜的,所以我包的.馅儿是白糖。

首先把芦苇叶和糯米洗干净,拿起芦苇叶放到切菜板上铺平,将它折起卷成一个圆锥形,之后舀起糯米倒进刚才卷好的芦苇叶里,再将多余出来的芦苇叶从左边按到右边,从右边压到左边,最后再从前边盖到后边,然后用线绕三圈裹起来系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可是现在的粽子还不能吃,那怎么办呢?答案是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关上盖子,点火煮!但是煮粽子要20分钟,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呼”,漫长的20分钟终于过去了,现在我们揭开锅盖熄火,戴上手套伸进锅里拿起一个粽子放到盘子里,端起盘子摆在桌子上,拿起剪刀剪开线,拉掉线丢进垃圾桶,剖开芦苇叶用筷子夹住粽子,就可以吃了,小心烫哦!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好了,我要拿去给爸爸妈妈分享了。

端午包粽子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包粽子。

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有浸泡好的糯米,胖嘟嘟的`猪肉,一些绿豆和小红豆,少许生抽、红糖、盐、几片粽叶和几段棉绳。

先将糯米、绿豆、红豆和粽叶洗干净并沥干水分,把腊肉切成小粒,将生抽、红豆、绿豆、腊肉和盐放在糯米里拌匀。再取出粽叶,卷成漏斗型,放入糯米,用筷子将其插实,把其余部分往上盖,最后用棉绳扎紧。我一边扎一边想:看来包粽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将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中,水烧沸后改微火煮了一个半小时以上,关火后让它们闷在里面。等高压锅冷却后再取出粽子,香喷喷的腊肉粽咸咸的',好吃极了。

你们知道粽子来源吗,是因为屈原沉汨罗江后,百姓为了河中鱼儿不食其尸身,将米包起来煮熟投入江中。之后这种食物就被命名为粽子。

我们也要有屈原那样的爱国精神。

端午包粽子心得体会篇四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节日。每年的端午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包粽子,通过亲手动手制作这道美味佳肴,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次端午节校园包粽子的活动中,我收获了很多,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第一段:认识端午节的渊源和意义

在端午节校园包粽子之前,学校安排了一场有关端午节的知识讲解会。在这次会上,我们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我们了解到,端午节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也是祛病防疫的节日。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国民族精神的坚韧和民族传统的重要性。这让我更加期待着接下来的包粽子活动。

第二段: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和技巧

端午节当天,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包粽子。老师先给我们讲解了包粽子的步骤和要点,然后我们才动手制作。一开始,我觉得包粽子肯定很简单,没想到包得一团糟,形状都是歪歪扭扭的。但是,随着老师的指导,我才逐渐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我发现,包粽子需要耐心和细心,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通过亲身体验,我深深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和技巧。

第三段: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包粽子的活动需要大家合作完成,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相互配合。有的同学负责洗粽叶,有的同学负责调制糯米,有的同学负责包粽子。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乐趣。只有大家都努力,才能把粽子包得又好看又好吃。

第四段:品尝美味的粽子,感受中华文化

经过大家的努力,一批批色香味俱佳的粽子被生产出来了。当我们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满口的粽香和糯米的香甜让我们无不感叹。在品尝粽子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粽子的多样化,有甜粽子、咸粽子、肉粽子等等。这些不同口味的粽子展示了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和地域特色。通过品尝粽子,我更加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

第五段:收获和启发

通过这次的校园包粽子活动,我收获了很多。我不仅学到了多样化的粽子制作技巧,还领略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我还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做好一件事情。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喜欢和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也更加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端午包粽子心得体会篇五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庆祝这个传统节日。而在学校中,老师们往往会组织学生们自己动手包粽子,体验包粽子的乐趣,并从中领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以下是我在端午节校园包粽子的活动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包粽子不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珍贵。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因为它寓意丰收和辟邪,所以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来祭祀祖先。通过亲身参与包粽子的活动,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制作粽子,更是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包粽子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合作,每个人分工合作,互相协作,才能包好一个粽子。有的同学负责剥粽叶,有的负责搓饭团,有的负责裹粽子。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分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要互相配合。这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让我们明白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再次,包粽子让我们学会了珍惜食物。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原材料的辛苦和精心准备。粽叶从树上采摘下来,经过洗净、晾干;粽子馅需要各种食材的配料,米、红豆、肉、蜜枣等。所有这些辛苦付出的过程,都让我们明白食物是来之不易的。同时,看到自己动手包好的粽子,也更懂得了食物的珍贵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

此外,包粽子让我们培养了耐心和细心。包粽子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和粽子馅一样,不能有丝毫马虎。从剥粽叶到包起来,需要小心翼翼,不能有一丝差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耐心,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步骤。通过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学会了专注和认真。

最后,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当我们亲手制作出一个个香喷喷的粽子时,心中涌动着一股成就感。那种辛勤劳作、收获的感觉,让我们明白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只有辛勤付出,才会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总之,参与端午节校园包粽子活动,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制作粽子的技巧和方法,还学到了更多的生活道理。包粽子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了食物的珍贵,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耐心细心,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这是一次充实而有意义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增加了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